商品与货币优秀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1)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个别价值量。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对商品生 产者的意义。 2、劳动的复杂程度对商品价值量决定的影响。 (1)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 (2)同一时间内,复杂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 因而形成较多的价值量;
因此,自然界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的源泉。
*大卫·李嘉图的名言:”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
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2、抽象劳动 (1)抽象劳动是指商品中抽取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
类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2)创造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经济的社会
关系;抽象劳动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得以体现。 (3)创造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特有的
历史范畴。
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3、具体劳动Fra Baidu bibliotek抽象劳动的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统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1)二者是统一的;
(2)二者是对立的。
第一、生产者从事具体劳动,只是为了在交换中实现和补偿抽象劳
动,交换完成,形成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向交换两极的对立运动。
第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一时间内创造了更多的使用价值,但单
商品与货币
第二章 商品与货币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商品 货币 价值规律
第一节 商品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三、商品的价值量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1、使用价值
商品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
用价值;
不同的商品由于自然属性不同,使用价值不同,
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原理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中劳动的二重属性决定的。
1、具体劳动
在特定形式下进行的千差万别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社会分工指的是具体劳动意义上的分门别类。
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
发展的永恒条件。
具体劳动只有同物质条件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
④货币的本质: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商品的特殊性:
第一、只有货币商品才是一般价值的代表,一切商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1)二者的统一性:互相依存,缺一不可。 (2)二者的矛盾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 首先,生产使用价值的直接动机是为了实现价值。 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是两者的分离。 第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以商品交换为条件。
同一商品有多种属性和多种用途。
不论在任何社会,使用价值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
质内容,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商品的使用价值总是社会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
值(或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政治经济学只研究作为商品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
者的商品的使用价值。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2、交换价值和价值 (1)商品的交换价值是指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
三、商品的价值量
(3)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无差别的一般简单劳 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
(4)在商品交换中,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 比例是在多次的交换中自发形成的。
*(5)技术商品和某些服务商品的价值量的决定。 ①技术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就是它的社会必要劳
动时间; ②使用这种技术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为个别(局部)劳动和社会(整体)劳动的矛盾,成为劳 动二重性和商品两因素的根源。
第二节 货币
一、价值形式的演变和货币的本质
1、价值形式的演变:
等价形式
(1)简单价值形式 1只绵羊 = 2把斧子
(2)扩大简直形式:
2 把斧子
1只绵羊=
80斤粮食 60尺布
5张兽皮 一定量的其他商品
(3)一般价值形式;
2 把斧子
货币形式
80斤粮食
60尺布
=1 只绵羊(1两黄金)
0·1克金子
一定量的其他商品
(4)货币形式。
①货币形式与一般价值形式并无本质区别;⑷[1012]
②货币的出现解决了交换中迅速扩大的矛盾,促进了商 品交换的发展,但货币的出现并没有消除商品的内在矛盾, 反而使矛盾进一步发展。
③货币的产生:商品交换的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
的大小也会影响技术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三、商品的价值量
3、劳动生产力(率)对商品价值量的影响。 (1)劳动生产力的含义即表示;
(2)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 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率成反比。
结论: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力不断提
高,单位使用价值包含的价值量日益减少是必然的
趋势。
四、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位商品价值量下降,形成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运动。
第三、社会的要求对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制约,使得具体劳动不
能实现或表现为较少的抽象劳动。
(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马克思科学的劳动 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是彻底地揭示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及其 规律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三、商品的价值量
(5)从现象形态上看,商品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的统一,从本质内涵上看 ,商品时价值和使用价值两 因素的统一。
(6)价值的实质:价值体现的是人们交换劳动的生 产关系。
(7)美国学者奈斯比特提出的“知识价值论”。
知识本身不能创造价值,创造新价值的是掌握知识 的劳动者。知识是通过提高人的劳动的复杂程度来对 加之产生作用。
1、商品经济的产生条件: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 品属于不同所有者。
2、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商品经济的类型。 3、私有制条件下的劳动既具有私人性质又具有社会性质。 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
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其他矛盾。 5、公有制商品经济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转化
商品想交换的属性。在量上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 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比例或关系。 (2)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说明了交换价值揭 示的比例关系的必然性。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错误观点:“效用决定论”和 “供求决定论”。 (3)商品的价值:就是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无 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4)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只是 价值的表现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