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文体关键语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近三年襄樊语文中考阅读试题
(一)2010年
阅读记叙文《雪中小卓玛》,完成17-21题。
(13分)
雪中小卓玛
李春雷
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驱车赶往西宁。
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
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
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
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
“你是哪个村庄的?”“谢谢!”
“上学了没有?”“谢谢!”
“你叫什么名字?”“谢谢!”
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
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
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
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
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
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
地震之后,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
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
况且看看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
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
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
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
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
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
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
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
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
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
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呢?或许正在暖意盈盈的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
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
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
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思。
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那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
我再三地劝她。
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强,她虽然明
白了我的好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
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
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
在我的心底燃烧着。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28日,有改动)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分)
18.阅读全文后,你觉得藏族小姑娘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2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的感觉到了这一切”中的“这一切”指什么?(3分)20.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的含义。
(3分)
21.下面是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根据这句话的具体语境,揣摩此时小卓玛的心理活动。
(2分)
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
阅读议论文《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完成22-26题。
(13分)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朱铁志
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
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
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
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
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
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
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
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
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
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
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
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
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
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
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
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
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
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
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
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
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
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
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
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
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
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
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
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
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
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
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
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
(摘自《人民日报》2010年4月19日,有改动)
22.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用原文语句回答。
(3分)
23.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24.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四是。
(2分)
25.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6.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
(2分)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
(二)2009年
阅读散文《布鞋》,完成17-21题。
(13分)
布鞋
厉彦林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
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
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
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
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阙子”。
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阙子成色也不差。
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阉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
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
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
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
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
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
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
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
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
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
有时娘子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
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
”娘微笑着说:“等你长大了,有媳
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
”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
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
娘经常笑着说:“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
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
”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
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
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
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人民日报》2009年4月25日,有改动)
17.文章以为线索,通过对的问忆,表达了对之情。
(3分)
18.请从第③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19.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
(2分)
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
20.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卜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
(3分)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21.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分)
阅读议论文《“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完成22-26题。
(13分)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汪金友
“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
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
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
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
”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
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
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
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
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
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
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
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
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上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
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
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
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
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相对于父辈,现在的青年人大都生长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里。
没有缺过吃,没有缺过穿,没有吃过苦,没有发过愁。
从小到大,一直被关心和照顾。
书倒是读了不少,但路却走得不多。
所以当他们即将走出校门的时候,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补上“走路”这一课。
勇敢地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广阔的天地去。
把“万卷书”融入到“万里路”上,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
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
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
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
寻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积累。
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在为找工作奔波。
有的投了简历,石沉大海;有的参加了面试,未破聘用。
但这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
此处不行,就到彼处;高处不行-,就到低处;闹处不行,就到静处。
说不定,越是偏僻和陌生的地方,越有好风景。
越是在基层,越能够磨练意志、施展才华、增长本领。
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
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
(《人民日报》2009年5月25日,有改动)
22.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3分)
23.开篇引用胡总书记话的作用是:(1)(2)(2分)
24.你是如何理解“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这句话的?(3分)
25.首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
”下列事例中不符合此句观点的一项是()(2分)
A.李时珍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尝遍百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笔耕不息,终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B.竺可桢数十年如一日,亲自到室外观测气候,进行记录,为我国气象规律的探索留下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成为我国著名科学家。
C.梁启超小时读《史记》能背诵十之八九,善于总结读书方法,他认为读书要分精读和略读,还要熟读成诵、做好读书笔记。
D.司马迁10岁开始“诵古文”,20岁开始游历,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为完成史学巨著《史记》打下坚实基础。
26.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完本文后,请结合文意,谈淡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3分)
(三)2008年
阅读记叙文《你在伞里吗》,完成17-21题。
(13分)
你在伞里吗
白丽娜
①雨渐渐大起来。
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
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
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
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
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
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
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
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
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
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
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
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
(《读品》2008.1)
⒘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
(2分)
⒙“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的女儿。
(2分)
⒚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3分)
⒛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1.你是这样理解“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这句话的?(3分)
阅读议论文《辩证看压力》,完成22-26题。
(13分)
辩证看压力
邵景均
①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
但是,外界压力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
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②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
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
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
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③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
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
史载:“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曹植的七步诗,更是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
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
曹丕称帝后,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
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④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状、推陈出新。
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
飘。
”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
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
真正的强者,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
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
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使人更能坚强不屈,表现出坚韧的美德。
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⑤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
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
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
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
(《人民日报》2008年4月8日第7版)
22.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
(3分)
23.细读第④段,请找出本段的分论点。
(2分)
24.文章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25.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分)
26.谈谈你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3分)
二、语句品析练习反馈
(一)
(8)第二天,儿子走了,带着深深的羞愧。
(9)从此,儿子处世如泥土般低调,性情如泥土般内敛,为人如泥土般虚心,对待成
败得失亦如泥土般自然、平静和从容。
(10)几年之后,与儿子同时发迹的伙伴,三三两两地从很高的位置掉下来,跌得很痛。
只有儿子一步一步走得很稳。
(11)“发迹之后,我就扔掉了那把土。
不过,好在失败之前,母亲送给了我这把土。
”儿子常对朋友们说,“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
”
1、文中的“泥土”仅仅是指自然界的泥土吗?请谈谈你的理解。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再把这把土扔了,就等于扔掉了我的整个人生”的深刻含义。
解题思路:这两个题着重考查词语、句子的深层含义。
答题时要联系词语、句子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