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专题复习5全面版.ppt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含访谈)ppt (2)
3.访谈的文体特点
针对性 专题性
访谈主要是通过对一定的对象、一定的事件或一定的 问题,在现实的情景中提问的。 访谈的问题需要经过高度的提炼,突出某一方面的问 题,集中在某个点上,突出一定的主题思想。
访谈的内容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它应该是在 一定的起点或一定的高度上,对可以成为“话题”的、 典型性 新鲜的报道,对大众普遍关心的、能引起共鸣的问题 进行的专访。
[阅读模板]
第一步(任务驱动 1):浏览全文,把握话题 访问者杨澜和访谈对象余光中讨论的话题为四个。 第二步(任务驱动 2):区分对象,把握问题 这一步比较简单,因为文本中有十分明显的人物标志。 第三步(任务驱动 3):析提问技巧,品回答语言 (1)这篇访谈访问者除了运用了直问的提问方式外, 还运用了 追问的提问方式。
第4讲
访谈阅读的 3 大特色题型
访谈虽说是新闻文体的一种,但又不同于新闻文体,所 以需要熟悉访谈文本特点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 才能既准 确又迅速地掌握访谈内容,为解答题目奠定基础。
一、明文体特征,知读文关注点 1.访谈的概念 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家或知情 者,请他们对提问的问题进行解答,然后用谈话纪实的方式进行 报道的文章。 访谈的三要素:专家(或知情者)、记者和现场。 2.访谈的种类 (1)对新闻(时尚)人物的报道。 (2)对某一新闻(历史)事件的采访和记录。 (3)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 上述几种访谈中,最常见、报道最多的是第一种。
(4)再现访谈对象的话语特点,体现现场感。如《焦点访谈》 《艺术人生》 《鲁豫有约》等。 (5)提问者善于引导,随机应变;访谈对象要积极回应,言之 有物。 (6)提问技巧 ①一般提问方法 a.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发 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双方的距离。 b.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c.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d.旁问: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 氛。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新闻阅读ppt
实 用
类
闻文
本
阅
读
一、掌握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
(一)新闻的文体特征
1、新闻定义: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 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 事实的及时报道
2、新闻分类:新闻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 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视新闻等体裁; 狭义的专指消息。
3.文体特点:
基本特点: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最主要的特点:“用事实讲话”。 基本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 因、经过、结果。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 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结语有 时可省略。
标题
特点:准确、凝练、新颖、醒目。 形式:单行标题,多行标题。
引题(引标)
交待形势,烘托气氛,说明背景等。
正题(主标)
对一则消息内容的高度概括。
副题(副标)
往往是重要事实,结果的提要。
导语
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以凝练简明的语言,
概述新闻的主要内容或事实,鲜明地揭示新闻的中心。
写法常见的有叙述式、描写式、评论式、提问式、
结论式等。
主体
对导语内容进行展开和补充,是消息的躯干。按 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 按事物之间的逻
辑关系安排层次。 结语
消息的最后一句话或一段话,有的消息,事实说 清楚了,就不需要结尾。它可对全文内容作概括性小 结;可用带有启发激励性的语言作结;可对发展趋势作 预测;可提出值得深思的问题。
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1.材料真实。报告中所运用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确凿无 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不能虚构,数字必须准确,既不能夸 大,也不能缩小。这是调查报告的一个最基本的特点。 2.对象典型。调查报告反映的对象多种多样。但不管从哪方面 取材,都必须注意典型性。只有被反映的对象具有典型意义,调查 报告才真正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3.叙议结合。调查报告以介绍事实材料为主,运用叙述的方法 把事情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交待清楚,但它不是运用文学具体描绘 和形象刻画,是让读者具体了解经验成功之处或错误失误之处,所 以要运用材料叙述来说明问题。为了揭示事物的本质意义,表明作 者的主观见解,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往往要进行一些议论。但这 种议论只能是“画龙点睛”的,要恰到好处、点到即止。 4.针对性强。调查报告反映典型,因此它具有强烈的针对性。 它必须有针对性进行调查研究,对经验或教训作认真细致的分析总 结,指导群众去弄清他们都关心的事情或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 问题。
全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5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第二单元新闻访谈整体阅读课件
第五步:挖掘中心主旨,理解文本意义 抓住关键句、中心句、过渡句把握文本的中心内容,研 究文本的主旨,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和感情态度。如《九天 神眼》中,“在这光环的背后,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一方 面衔接前后文,另一方面又暗合文章中心。
目标。
第二步:抓住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新闻的内容,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 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在阅读的过程中,尤其要注 意人物和事件,分析什么人干了什么事,表现出了什么精神
风貌和观点态度。如《九天神眼》除概述性的文字外,还重
点叙述了两件事,我们需要通过描述性的内容研究机组人员
在两件事中的表现,需要提炼这种表现背后所反映的人的精
神内涵。
第三步:理清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借助时间、地点的切换或其他线索,梳理文章的脉络、 顺序, 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借此准确地剖析文章框架结构。 如 《 九 天 神 眼 》 是 按 照 “奖状”飞机 → 机组人员 → 飞行经历 → 舍小为大 的顺序组织文字的。
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一进入机舱,才发现这小小的“身
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1.45米的 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 长椅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③而这也 给驾驶“奖状”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
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
第三步:掌握提问技巧,品味回答语言
访问者的提问是有一定的提问技巧的,如直问、追问、 推问等。访谈对象回答更是一门语言艺术,需要细细品味, 方能领悟其中内涵。 第四步:把握关键,深入内核
2018年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文档:专题4 、5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报告 传记 专题5 实用类文本阅读
基础保分课 2道选择题——题“异”法“同”,求快求准实用类文本两道选择题的考查有一定的区别,单选题所设置的选项,其信息区间跨度小,往往局限于某一段中;而双选题所设置的选项,其信息区间跨度较大,概括性强,往往需要综合全文进行理解和分析。
无论是单选题还是双选题,都是对文本信息的筛选、整合与分析,所以两题的解题方法是相同的,都需到文本中找到相应的信息区间,然后与选项比对,进行综合分析;稍有不同的是单选题的信息更“显性直白”一些,双选题的信息更“隐性综合”一些。
一、单选题解题技法指导[技法指导]单选题快解“3字诀”[解题示范][典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百岁科界泰斗,一生赤子情怀1927年,年方14岁的张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交通大学预科班。
1933年12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被称为“无线电之父”的意大利人威廉·马可尼到交大访问,张煦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欢迎仪式的全过程。
与大师面对面,极大地鼓舞了张煦,为了激励自己,他在宿舍里贴上了马可尼的大幅照片。
随后的岁月里,他的办公桌玻璃板下,常年压着一张马可尼的标准照。
与大师的一面之缘,成了他一生修身治学的精神支柱。
1936年,年仅23岁的张煦带着优异的成绩和简单的行李,远赴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院学习通信工程学科。
在美国求学的四年,张煦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工作,每天的学习和实习日程都排得满满的。
在哈佛听课,他总是坐在台下的第一排,一面专心听,一面认真记,恨不得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刻在心里。
实验课上,他从来不肯仅仅照着书本演示一遍就完事,总是要亲自动手,边思考,边测试,直到对实验方法、测试仪器都充分了解和熟练掌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的博士论文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留美的学习和生活,不仅给张煦后来从事通信工程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最重要的是,形成了他一生的座右铭:High Thinking,Low Living(勤奋思考,简单生活)。
194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张煦怀着“祖国培养我,我要报效祖国”的理想,回到抗战艰难时期的祖国。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含访谈)ppt (5)
⑨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 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 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 外科医师丹特· 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 ⑩“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 4 点钟。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 放的速度感到惊异。 ⑪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 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 6 点 30 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 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 7 点 30 分。
[读文示范]
(2010· 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相关题目。 “她只能活七小时”[注] [美]保罗· 舍恩斯坦 ①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 间是下午 3 点 40 分。 ②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 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 7 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 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 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
⑫3 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 给你青霉素。” ⑬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 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 ⑭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 8 分钟,这是 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 65 英里/小 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 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 ⑮“也许是, ”一个记者说, “但是从现在起, 大夫, 靠你了。 ”
年普利策新闻奖。
[这样快读文]
第一步(任务驱动 1):看标题,抓要素,整体把握新闻内容 (1)从本文的标题可以读出哪些信息? 明确:①本文是一篇写人写事的新闻;②人命关天,事情非常紧急。 (2)请在原文用横线标记出投入救援的人物。 (3)请用波浪线标记出救援涉及的地点及时间。 (4)请用一句话概括出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明确:新闻记者和社会各界同心协力找到了当时珍贵的青霉素并及 时把它送到了小女孩的病床前。
高考复习实用类文本阅读(一)新闻ppt(6份打包)4
新闻文体的另一变体——访谈考查的3大题型 结 束
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 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 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 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 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 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新闻文体的另一变体——访谈考查的3大题型 结 束
二、访谈的要求 1.抱着尊重、理解、学习的态度与访谈对象交谈。 2.一组问题要围绕访谈主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主 题要体现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3.每个问题明确单一。要始终围绕访问者(提问者)的 思路(话题意识)展开。提问者提出的一些关键问题要尽力引 导访谈对象回答,争取让访谈对象把问题讲透。 4.不同问题采用不同语调和句式,用语要平实化、口 语化。
一、访谈的概念 访谈是就某个人、某件事、某个特定问题去访问专 家或知情者,请他们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运用谈话 纪实的方式进行报道的文章。访谈可以是对新闻人物或 时尚人物的报道,可以是对某一新闻事件或者历史事件 的采访和记录,也可以是对正在发生的或人们所普遍关 心的某种社会问题的访谈。而在这几种类型中,最常 见、报道得最多的是人物专访。
新闻文体的另一变体——访谈考查的3大题型 结 束
5.访问者在总结时,要注意有观点,有事实依据。要联 系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主流思想文化、各阶层的关注 程度,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阐释(特别是负面的,要指出正确 的方向)。
新闻文体的另一变体——访谈巧
1.一般技巧
类型
技巧
作用
趣问
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 生动的话题或提问方式进 行发问,以消除陌生感, 拉近双方的距离
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3.5《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闻阅读(含访谈)》ppt课件1
-12 -
其实,完全不必过于焦虑。中国人的阅读率正在上升,比如去年 我国成年人人均纸质书和电子书合计阅读量为7.25 本,较2012 年 上升了0.51 本。今天的阅读率一定超过古代,在遍地文盲的时代, 特别是印刷技术落后的时代,阅读率怎么可能高?至于指责国人喜 欢浅阅读,习惯用电子工具阅读,更是经不起推敲。时代在变,电子 书也是书,不能因为读了纸质书就有了优越感。试想,那些喜欢龟 壳书的人有理由嘲笑竹简书吗?而习惯于竹简书的读者又有理由嘲 笑纸质书吗?载体变了,书犹在,喜欢阅读何必拘泥于载体的不同?
对我国国民倾向的阅读形式的研究发现,66.0% 的成年国民更倾 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15.6%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超, 过 更倾向于“网络在线阅读”的国民比例(15.0%)。
-8-
从阅读者的年龄分布看,0-17 周岁未成年人是纸质图书阅读的 绝对主力,这一群体的图书阅读率为76.1%, 人均图书阅读量为 6.97 本,较2012 年提高了1.48 本,其中14-17 周岁未成年人课外 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8.97 本。另外,通过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的 分析发现,2013 年我国0-8 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 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86.5%, 在这些家庭中,家长平均每天花 费23.87 分钟陪孩子读书。
-14 -
2 .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说明新华社记者与《中华读书报》记 者报道的侧重点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第一则更侧重于报道在数字媒介迅猛发展的影响下,数 字化阅读的相关情况;第二则侧重报道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在不 同的方面介绍国民阅读情况。 解析:此题考查概括筛选文中的信息,范围依然是“材料一”和“材料 二”但, 比较的角度是“新华社记者与《中华读书报》记者”的报 道。可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然后比较。
2018届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专题复习全面版.ppt
③增强新闻内容的厚度。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有一家特产店,主要售卖大枣、 奶片等当地特产。老板娘的爱人也在航天战线上 工作,2011年她第一次看火箭发射。“给我冻得 够呛,”她说,“那时候才知道,老公真不容易。”④ 晚上19时左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气象室主任尹洁, 收到了最新的气象预报:15日晚间,酒泉小风,有云, 温度适宜。她肯定地对记者说:“这样的气象条件 可以满足发射要求。”她透露,气象室主要提供气 象预报,并进行危险天气监测和预警;气象室会梳理 近十年的复杂气象资料,设定出极端的天气条件进 行演练,然后倒逼式检查,以提高预报能力并完善预 案。
②访谈的提问技巧 趣问:采用一些诙谐有趣、形象生动的方式发问,以消除陌生感,拉近 双方的距离。 直问:不拐弯抹角,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截了当地提出来。 推问:运用逻辑推理,提出问题。 旁问:访问者不顺着原来的话题说下去,而是有意岔开,先说点别的事 情,以此来制造轻松的气氛,调节被访者的情绪。 追问:对访谈对象刚刚陈述的疑点或没有充分说明的地方进行追问,使 访谈对象顺着访问者的思路继续予以回答。 延伸:对访谈对象没有涉及的领域进行引导,可以拓宽范围,避免片 面性。 对比:访谈对象就某一个现象在回答不同问题时的陈述不尽相同时,访 问者进行对比提问。
⑧李剑、周立、 朱峰登三人从不 同角度介绍了发 射前准备情形。
【发射成功】 虽已入秋,但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酒泉发射场里仍 蚊虫众多,记者手上就趴着一只贪婪的蚊子。但这 并不影响人们对航天发射的观看热情。晚间,发射 场外已聚集了不少观众,他们正在明月下静待天宫 二号的发射。⑨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计划部副部长郭忠来对记者说, 经过前期充分准备和检查评审确认,现在发射场中 心各系统技术状态正常,设施设备功能正常,“完全 具备执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飞行任务的条件”。 天宫二号的总设计师朱枞鹏说:“天宫二号状态正 常,与其搭载的空间应用系统协同良好。”一切已 准备就绪。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实用类文本阅读 新闻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
新闻阅读
1.课前素养积累 2. 考点阐释 3.考点精讲 4. 规律方法 5. 拓展提升
1.课前素养积累
濡染书卷气,培育我正义 胸中存浩然,振作我精神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2.考点阐释
2.分析新闻导语的作用 3角度
角度 内容角度
结构角度
社会、读 者角度
分析 导语属于哪类导语,写出了什么事实,为全文奠定了 什么基调等。 导语概括了新闻事实,是总写,引出下文对事实的展 开。
如导语突出了新闻价值、吸引读者等。
3.分析新闻背景的作用 5角度
角度
分析
背景与内容角度
说明或解释新闻主要内容或对新闻发生的原因进行 诠释说明,令新闻通俗易懂。
分析对表达观点 新闻标题的拟定,倾注着记者的心血,凝聚着其鲜明的观点态度, 和感情的作用 因此要明确新闻标题的艺术性,就需把握记者的观点和情感。
分析对群众获取 新闻标题涵盖新闻的主要内容,这是群众获取信息的第一印象。 信息的作用和对 同时,新颖别致的标题,能够造成悬念,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 吸引读者的作用 这就需要分析标题是如何做到吸引读者的。
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 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 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 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
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 你青霉素。”
角度1 从能否表现出新闻内容和深化主题的角度思考。 角度2 从结构是否完整的角度思考。 角度3 从是否增加了新闻时效性、现场感的角度思考。
高考语文文阅读ppt课件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 力。回答本题要高屋建瓴,通过材料的具体内容找到报道者的倾向。 从而明白,对同一件事情的报道,作者不同,目的不同,侧重点也有 所不同。新闻的时效性在各自的报道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第一则侧 重在纸质阅读,关注的是未成年人;第二则主要是呼吁国人改变阅读 习惯;第三则强调网络浅阅读带来的危害。A 项“说明三者都有应景 的嫌疑”说法过于武断。B 项“还是显得不够专业”于文无据。C 项 “表现了媒体的利益倾向”属于臆断,由此可以得出答案。 答案: D E。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不同的阅读形式的理解。(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题考查考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三则材料中都提到不 同的阅读方式,并且有各自的观点。材料一偏向于多元共存,材料二呼 吁人们去多读纸质书,材料三表现了对网络浅阅读的担忧。三者比较, 多元共存是最佳选择。 参考答案:从读纸质书到阅读电子书、手机 阅读、网络在线阅读,阅读形式更趋多元化,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们应该持包容心态。不管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在线书,只要找好 书阅读,认真阅读,就不会显得肤浅。至于有人对线装的大部头情有独 钟,那是个人爱好,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选择。在这方面,政府引导是 第一位的,过分担忧甚至阻挠是不明智的。
(摘自 2014 年 4 月 23 日《北京青年报》)
材料三: 天津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宝义认为,人们不是不阅读,而是阅读 的方式在变。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兴起,对传统阅读方式造成巨大冲击, 习惯了网络浅阅读的民众,难有耐心阅读“大部头”,从阅读纸质书变成阅 读电子书、微博、微信。但带来的问题是,只能获取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要 领略经典著作深刻的美,需要时间和耐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等考点和其他文体类似。
真题体验
一、(2014·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5分) 九天神眼
从起初遥远的一点,到依稀模糊的轮廓,再到清晰可见的机身,减速、放下 起落架、稳稳在某军用机场降落。“奖状”飞机又一次执行特殊任务凯 旋了。 走近它,“小”是给人最直观的印象。机身长、宽不过数米,差不多一人 多高。而让人很难想到的是,眼前这小小的“个头”,竟能在13 000米的 高空飞行,最大巡航速度0.72马赫,可连续飞行6个小时。一进入机舱,才 发现这小小的“身板”还着实能“装货”:在直径不足1.5米、高只有 1.45米的狭窄机舱内,就装有3个固定座椅,两个座椅在驾驶舱,1个长椅 在后舱,各型电子设备占据了舱内大半个空间。而这也给驾驶“奖状” 飞机的机组成员带来了麻烦,狭小的舱内空间,使得除两名驾驶员外,机组 其他人员只能挤坐在一尺见方的小长椅上,蜷缩着直不起腰、伸不开腿, 时间一长,腰酸背疼不说,想方便也找不着地方。但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 境下,他们每次执行任务都要连续飞行四五个小时。
第22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作者在文章结尾说:“她的世界百 米冠军虽然没有实现,但在世人心 中,奥蒂何尝不英雄!”请结合奥林 匹克精神,谈谈你的认识。
这篇报道以顺叙的方式写作,并特 别突出了时间,有什么好处?
柯利蒂大夫为什么说“今天,你们 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 不了的事”?
解析:CE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多次参与导航工作” 于文无据。E项,“以小见大”、心理描写的表述有误。
2.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简 要说明。(4分)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本文是一篇通讯,写作对象是“奖 状”机组人员。文章记叙任何一件事都是为塑造写作对象的形象服务 的,基于这样的理解,就不难答出北川航拍排除险情一事所突出的人物特 征。 答案:①技术精湛,临危不乱;②团结协作,配合密切。(意思对即可)
第15题
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 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
分析语言特色。发掘文 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 时代精神。
2017年的《考试大纲》对于“实用类文本阅读”,总体说明中 将“传记”和“新闻”的顺序做了调整,这一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并且增加了“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的表述,这 一点,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样的修改有可能打破10年来全国 卷“传记阅读”独打天下的局面,并且在具体考查中,有可能针对 “真实性”这一点设题考查。 新闻是一种实用类文本,理解语句含意、筛选文中信息、评价文本
(摘编自苏银成等《探空测地的“九天神眼”》)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奖状”飞机虽“小”,但“装货”能力不小;它的本领也不小,飞行 高度高,航速不低,续航能力强。 B.“奖状”飞机舱内空间逼仄狭窄,机组成员的活动空间不到机舱的一 半,这给机组成员带来了诸多不便。 C.“奖状”号机组1986年成立以来,飞行架次多,作业面积广;多次参与 导航工作,为社会做出了贡献。 D.文章写2011年7月西藏航拍一事,突出了“奖状”号机组不怕苦不怕累、 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作风。 E.这篇通讯点面结合、以小见大,主要通过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来 表现中国当代军人的阳刚之美。
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这 篇报道却有所不同。请对文中画 线部分作简要分析。
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 理解。
评价观点。探究问题、 提出见解。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文 体特征。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 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 价值和时代精神。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 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分析文体特征。
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 影响。发掘文本所反映 的人生价值和时代 精神。
第1整合信息。分析 表现手法。评价观点。
2014(福 建卷)
第14题
文中写北川航拍时排除险情一事, 突出了机组群像的什么特征?请 简要说明。
分析文体特征。概括中 心意思。
特别 说明
东卷)
样写有什么作用?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 文章结构。概括中心 意思。探讨写作背景 和写作意图。
怎样理解“在这片静默之 中,奥蒂转身,面无表情地 第21题 朝起点慢慢地一步一步走 着……”这句话在文中的含 意?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 文章结构。概括中心 意思。探讨写作背景 和写作意图。
2010 (山东 卷)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 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 得自己就是沧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 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 什么? 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 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 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看到可以引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 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 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 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工匠特别 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可是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 多工艺失传了。
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 要有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 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有创新。梁 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 直记在心里,永远也不敢忘掉。 主持人:2003年,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 穿越罗布泊年龄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龄做这样的事? 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 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 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起我就想亲自 来看一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二、(2014·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15分) 罗哲文(1924—2012),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 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节选。 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 么选择了学习建筑学? 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 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 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 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 做手工,我还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主持人: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 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
谈及飞行经历,机长张凯如数家珍,“自1986年配备‘奖状’号,我们中 队已先后7次入藏,20余次进疆,飞行面积超过250万平方公里,协助完成 10余项重大科研攻关,完成抢险救灾任务160余架次。” 多年的飞行,让“奖状”中队满载殊荣,也使他们不少人患上了“职业 病”。副教导员孙文奎说,“每晚7点半要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天气预报, 不管有没有任务,早晨起来第一件事就是看天。”“一有灾情,无论天气 如何,我们都会自发处于待命状态。在那种情况下,灾情就是命令,我们有 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一次,张凯机组飞往重灾区北川遥感航拍,电瓶温度指示灯突然报警,温度 直线上升。如果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空中断电的危险。千钧一发之 时,机长张凯脑海中掠过了一个个特情处置预案,一个个处置口令也脱口 而出: “下降高度!” “跳开X号保险丝!”
3.请根据文本,探析“蕴含着的是一份大爱”这句话的含意。(6分)
解析: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和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 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本句的关键词是“大爱”,结合文本可知“大爱” 主要是指机组人员为国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然后分析这份“大爱” 中所蕴含的机组人员及其家属什么样的人生价值与时代精神,它包括家 属的无私奉献和机组人员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 答案:①机组成员高度的使命感,对国家对人民高度的责任感;②家属对 机组成员的理解,对国家事业的支持;③机组成员及其家属为“大家” 而牺牲“小家”“小爱”的奉献精神。(意思对即可)
专题八 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 高考体验——把握高考考情 感知高考真题
考情概览
年度及 卷别
题号
题干
题干及考点
考点
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文 第19题 体基本构成中的哪个部分?
请结合本文分析其作用。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 文章结构。概括中心 意思。分析文体特征 和表现手法。
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
2007(山 第20题 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
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 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 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 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 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 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 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 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 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了。 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 常危险,人很难攀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一点摔 下去没命了。
(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2005年,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