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法现金流量表参考方法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间接法现金流量表一、原理: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流量则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
间接法现金流量的编制原理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为起点(利润表中“净利润”),通过对有关项目进行调整,转换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一)、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为起点,剔除非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活动净利润(A)。
净利润加:曾经减少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失) (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损失(2)固定资产报废损失(3)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及融资顾问费等)(4)投资损失减:曾经增加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收益)(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收益(2)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及非经营性产生的汇兑损益等,注意不包括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和日常手续费等经营活动相关的项目) (3)投资收益(二)、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流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A)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B)。
加:经营活动中曾经减少利润,但不减少现金的项目(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1)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2)固定资产折旧(3)无形资产摊销(4)待摊费用摊销 (5)产品销售成本(存货的减少) (6)递延所得税“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 (7)计算所得税(应交税金的增加)减:经营活动中曾经增加利润,但不增加现金的项目(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但不减少现金的项目(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1)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2)固定资产折旧(3)无形资产摊销(4)待摊费用摊销(5)产品销售成本(存货的减少) (6)递延所得税“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7)计算所得税(应交税金的增加) 减:经营活动中曾经增加利润,但不增加现金的项目(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1)应收账款的增加(2)应收票据的增加(3)预收账款的减少(三)、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B)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结束)。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情况。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有两种方法可以使用,分别是直接法和间接法。
本文将主要介绍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编制步骤。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是一种通过对净利润进行调整来计算现金流量的方法。
它是基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数据进行推导的,主要体现了企业经营活动对现金产生的直接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现金流量表的主要部分。
现金流量表按照经营、投资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进行划分。
经营活动部分反映了企业日常经营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包括销售收入、采购成本、支付的税费等。
投资活动部分反映了企业进行资本投资的现金流量,包括购买固定资产、投资其他企业等。
筹资活动部分反映了企业筹集资金的现金流量,包括借款、发行股票等。
在使用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我们需要首先获取企业的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收入和费用情况,而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资产和负债情况。
在调整利润表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将非现金项目加回到净利润中。
比如,折旧费用和摊销费用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费用,但并不涉及现金支付,因此需要将其加回到净利润中。
其次,要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排除在外。
比如,营业外收入和支出、非经常项目和计提的坏账准备等,它们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无关,因此需要将其排除。
最后,还需要考虑递延税款和应收账款的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调整资产负债表时,主要是为了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比如,固定资产的变动会影响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因此需要将其调整到投资活动部分。
而长期借款的变动会影响到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因此需要将其调整到筹资活动部分。
在调整完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后,就可以编制现金流量表了。
首先,将调整后的净利润作为起点,对各项调整进行汇总,得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现金流量表编制方法_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公式一、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2.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利息)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
现⾦流量表间接法图⽂:初五这篇,我们不讲现⾦流量表直接法怎么编,因为我们有骄傲的核算系统~这⾥我们主要来聊聊在报告附注⾥出现的间接法的编制逻辑,以及间接法与其他附注间的勾稽关系。
我们知道利润表是以权责发⽣制为基础编制的,⽽现⾦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收付实现制,现⾦流量表间接法通过在净利润基础上扣除⾮经营活动的利润,加上全部⾮付现费⽤,再减去全部的⾮付现收⼊,得出经营性现⾦流,从⽽便于将净利润和经营性现⾦净额进⾏⽐较,从现⾦流的⾓度分析净利润的质量。
这⾥归纳以净利润为起点,对三⼤项进⾏调整(此处按PRC⼝径。
IFRS原理相同,调节项会较细):1. 剔除⾮经营活动产⽣的利润:调整项⽬勾稽关系+处置固定资产/⽆形资产/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或收益(-)主表资产处置收益(损失)及营业外收⽀附注+财务费⽤或收⼊(-)主表科⽬+投资损失或收益(-)主表科⽬+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或收益(-)主表科⽬2. 调整与利润有关,但与现⾦流⽆关的项⽬:调整项⽬勾稽关系+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主表科⽬+计提的信⽤损失主表科⽬+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附注+⽆形资产摊销⽆形资产附注+待摊费⽤摊销待摊费⽤附注以上这些,都是与相关主表科⽬或者附注有明显相互勾稽关系的。
3. 调整与利润⽆关,但与现⾦流有关的项⽬:+存货的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减少/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的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的增加-存货的增加-递延所得税负债/资产的减少/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的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的减少这⼀部分主要是存货、经营性应收应付及递延税等资产负债项的变动影响。
这⾥有个简单粗暴的记法:资产类项⽬的变动负相关负债类项⽬的变动正相关细究原理,⼤概要写这么长这⾥就给⼤家说说我⾃⼰的理解。
⾸先看应收项⽬,如果期末应收减少了,可以理解为有应收款收回来了,有现⾦⼊账,就应该加上这部分减少的影响。
如果期末应收增加,就相当本期进⼊收⼊的赊销多,这部分赊销没有现⾦流影响,但在净利润⾥已经含了这部分赊销收⼊,应该减掉,所以就是减去应收项⽬的增加。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
被审计单位: 报表截止日:
编制: 复核:
项目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营业收入 + 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 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 + 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 + 当期收回前期核销的坏账 — 以非现金资产抵偿债务而减少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 — 当期核销的坏账 — 票据贴现的利息 + 当期收到的销项税 + 其他 收到的税费返还 = (1)增值税退税: 实际收到的出口退税(不包括用于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的部分)= 根据应收补贴款账户以及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专栏分析确定 先征后返增值税=补贴收入(返还增值税)账户发生额 + (2)所得税退税 所得税账户当期退税数 + (3)先征后返的消费税、营业税 根据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等账户发生额分析确定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 补贴收入、应收补贴款(与其对应的部分)本期收入额 + (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其他应收款期末余额)(与其对应的部分)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当期销售成本 — (存货期初余额-存货期末余额)
本期金额
差额
调整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审定数
中级会计系列讲座七:现金流量表间接法讲义
知识点1:现⾦流量表间接法的基本原理⼀、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流量(间接法)的基本原理教师总结:三种情况可能需要调整:(1)影响净利润但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情况(2)影响净利润但不产⽣现⾦流量的情况(3)产⽣现⾦流量但不影响净利润的情况教材内容: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流量涉及的情况可以归纳为四类:(1)实际没有⽀付现⾦的费⽤。
没有⽀付现⾦费⽤的业务要调整加上。
⽐如资产减值损失不影响现⾦流量表正表,但其减少了利润,所以要将其加上。
再如⽆形资产的摊销。
(2)实际没有收到现⾦的收益。
(3)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
⽐如投资收益、财务费⽤等与经营活动没有关系,所以要进⾏调整。
(4)经营应收应付项⽬的增减变动。
知识点2:现⾦流量表间接法表格范例⼆、现⾦流量表补充资料范例知识点3:现⾦流量表间接法的填列三、现⾦流量表间接法的具体填列⽅法:(1)资产减值准备填写本期的计提增加数,减去本期转回数(如果允许转回)。
(2)固定资产折旧、油⽓资产折耗、⽣产性⽣物资产折旧填写本期计提的折旧额。
(3)⽆形资产摊销本期计提的摊销⾦额(4)长期待摊费⽤摊销期末与期初长期待摊费⽤的差额(5)处置固定资产、⽆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6)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减收益)根据营业外收⽀科⽬的明细填列。
(7)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减收益)⼀般直接使⽤当期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的⾦额。
(8)财务费⽤(减收益)经营活动产⽣的财务费⽤不调整(⽐如利息收⼊、⼿续费等),主要调整为由筹资投资活动所引起的财务费⽤,如利息⽀出。
(9)投资损失(减收益)(10)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减增加)(11)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变化,⼀般会引起所得税费⽤的变化,但对于引起资本公积或者商誉发⽣变化的,不在这⾥反映。
如“可供出售⾦融资产”。
(12)存货的减少(减增加)以期末期初存货的余额变化来计算,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问题。
(13)经营性应收项⽬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及预付账款。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一、现金流量表介绍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情况,是对企业现金流量的真实呈现。
而间接法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
与直接法相比,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更加直观和简单。
它通过计算净利润和各种非现金项目的调整,从而得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与直接法相比,间接法更加普遍和常用。
二、现金流量表编制步骤现金流量表编制的步骤如下:1.首先,收集财务报表数据,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这些数据将作为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基础。
2.然后,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计算净利润。
净利润是现金流量表的起点,因为其他现金流量项目都是从净利润进行调整得出的。
3.接下来,调整净利润以考虑非现金项目的影响。
非现金项目包括折旧、摊销、减值损失、递延税项等。
这些项目对净利润有影响,但不会直接带来现金流入或流出。
4.然后,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包括与销售收入相关的现金流量,如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收到的利息和手续费等。
5.接着,计算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包括与投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如购买或出售资产、支付或收取的利息和股息等。
6.最后,计算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包括与筹资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如借款或偿还债务、发行或回购股票等。
完成以上步骤后,就可以得到一份完整的现金流量表。
一般来说,现金流量表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部分,清晰地反映了企业在特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三、间接法优缺点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有以下优点:1.间接法计算简单。
相较于直接法,间接法不需要收集和计算全部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数据,减少了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工作量。
2.间接法能够反映净利润的现金组成。
间接法通过调整净利润,揭示了净利润背后的现金流动情况,更加直观地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状况。
3.间接法更广泛适用。
间接法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和中国财务报告准则(CAS)所要求的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因此更具有普遍性和可比性。
现金流量表直接法和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直接法和间接法引言现金流量表是财务会计报表的一部分,用于展示一个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动情况。
它能够显示企业在运营、投资和融资活动中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况。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直接法和间接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
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现金流量表直接法是一种较为直接和简单的方法,直接展示了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现金流量。
该方法要求以现金来源和现金支出的形式呈现,通过将各项收入和支出与现金流量联系起来,以计算出纯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的编制步骤如下:1.运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从销售收入中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和营业费用,再扣除其他与运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计算出运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计算各项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购买和出售固定资产、股权投资等,计算出投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3.融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计算各项融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如发行股票、借款等,计算出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4.计算净现金流量:将运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相加,计算出期间的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的优点是直观且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相关,能够清晰地展示现金的来源和去向。
但其缺点在于计算复杂度较高,需要详细的财务数据支持。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现金流量表间接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基于企业的净利润来计算现金流量。
该方法通过将净利润与各项非现金项目进行调整,得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编制步骤如下:1.计算净利润:从利润表中获取期间的净利润。
2.调整净利润:将净利润中与现金无关的项进行调整,如计提的折旧、摊销、应收账款减少等,计算出调整后的净利润。
3.计算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通过将调整后的净利润与运营活动中的非现金项目进行调整,如应收账款减少、存货减少等,计算得到经营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4.计算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净现金流量:计算各项投资和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计算得到投资活动和融资活动的净现金流量。
会计操作技能之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与直接法编制
会计操作技能之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与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是一份财务报表,用于展示企业在特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有两种常用的方法:间接法和直接法。
本文将介绍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和直接法的概念、编制步骤以及其各自的特点。
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现金流量表是一份反映企业现金活动的财务报表,即记录了一定会计期间内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
它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方面的现金流量。
二、间接法的编制步骤间接法是根据其他财务报表(如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信息,对净利润进行调整得到现金净流量。
具体步骤如下:1. 调整净利润:根据利润表中的信息,将与现金无关的收入、费用和损益项目进行调整。
比如,将计提的折旧和摊销费用加回净利润中。
2. 调整非经营性现金流量: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现金流量进行调整,例如出售固定资产所获得的现金流量。
3. 调整变动资金: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信息,对变动资金进行调整。
比如,计算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变动情况。
4. 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将以上调整项加减后得到的数额,即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5. 计算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通过资产负债表的相关信息,计算出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
6. 编制现金流量表: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进行汇总,编制现金流量表。
三、直接法的编制步骤直接法是通过将现金流量的每个项目直接列示出来,不依赖于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信息,从而获得现金净流量。
具体步骤如下:1. 列示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将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所支付的现金等项目直接列示出来。
2. 列示投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将购买固定资产、购买股权的现金流出以及出售固定资产、股权,获得的现金流入等项目直接列示出来。
3. 列示筹资活动中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将借款、发行债券所获得的现金流入以及偿还债务、支付股利等现金流出项目直接列示出来。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0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0余额-存货期初余额)〕某(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一、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间接法是“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列示方法。
间接法以利润表的最后一项“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经营活动的净利润项目、不涉及现金的净利润项目、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变动、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流动负债的变动等,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又存在金额差异。
“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净利润有关的交易或事项不一定涉及现金,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与净利润有关的交易或事项不一定都与经营活动有关,如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等;有些交易和事项虽然与净利润没有直接关系,但属于经营活动,如用现金购买存货等。
所以,间接法下只有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才能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二、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调整项目解析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不涉及经营活动的费用-不涉及经营活动的收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减少数+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流动负债的增加数(1)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包括: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
这些项目并没有带来现金流出,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现金流量表一、原理: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流量则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
间接法现金流量的编制原理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为起点(利润表中“净利润”),通过对有关项目进行调整,转换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一)、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为起点,剔除非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活动净利润(A)。
净利润加:曾经减少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失)(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损失(2)固定资产报废损失(3)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及融资顾问费等)(4)投资损失减:曾经增加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收益)(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收益(2)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及非经营性产生的汇兑损益等,注意不包括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和日常手续费等经营活动相关的项目)(3)投资收益(二)、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流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A)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B)。
加:经营活动中曾经减少利润,但不减少现金的项目(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1)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2)固定资产折旧(3)无形资产摊销(4)待摊费用摊销(5)产品销售成本(存货的减少)(6)递延所得税“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7)计算所得税(应交税金的增加)减:经营活动中曾经增加利润,但不增加现金的项目(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但不减少现金的项目(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1)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2)固定资产折旧(3)无形资产摊销(4)待摊费用摊销(5)产品销售成本(存货的减少)(6)递延所得税“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7)计算所得税(应交税金的增加)减:经营活动中曾经增加利润,但不增加现金的项目(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1)应收账款的增加(2)应收票据的增加(3)预收账款的减少(三)、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B)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结束)。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知识点1: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基本原理一、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间接法)的基本原理教师总结:三种情况可能需要调整:(1)影响净利润但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情况(2)影响净利润但不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况(3)产生现金流量但不影响净利润的情况教材内容: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涉及的情况可以归纳为四类:(1)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
没有支付现金费用的业务要调整加上。
比如资产减值损失不影响现金流量表正表,但其减少了利润,所以要将其加上。
再如无形资产的摊销。
(2)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
(3)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
比如投资收益、财务费用等与经营活动没有关系,所以要进行调整。
(4)经营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知识点2:现金流量表间接法表格范例、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范例知识点3: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填列三、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具体填列方法:(1)资产减值准备填写本期的计提增加数,减去本期转回数(如果允许转回)。
(2)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填写本期计提的折旧额。
(3)无形资产摊销本期计提的摊销金额(4)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末与期初长期待摊费用的差额(5)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6)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减收益)根据营业外收支科目的明细填列。
(7)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减收益)一般直接使用当期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
(8)财务费用(减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费用不调整(比如利息收入、手续费等),主要调整为由筹资投资活动所引起的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
(9)投资损失(减收益)(10)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减增加)(11)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变化,一般会引起所得税费用的变化,但对于引起资本公积或者商誉发生变化的,不在这里反映。
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2)存货的减少(减增加)以期末期初存货的余额变化来计算,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问题。
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
一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经营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净利润+不减少现金的经营性费用+非经营性费用—非经营性收入+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减少—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增加+流动负债的增加—流动负债的减少1.不减少现金的经营性费用有减值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
2.非经营性费用(收入)有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收入),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损失,财务费用。
3.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递延所得税负责的增加。
4.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减少(增加)有经营应性应收项目减少:应收款项的减少和预收账款的增加,存货的减少5.流动负债的增加(减少)有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应付账款的增加和预付的减少二财务管理的原则有关竞争环境的原则1.自利行为原则应用委托代理和机会成本。
2.双方交易原则双方交易的“零和博弈”。
3.信号传递原则“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4.引导原则应用行业标准和免费跟庄有关创造价值的原则1.有价值的创意原则2.比较优势原则3.期权原则4.净增效益原则应用差额分析法和沉默成本有关财务交易的原则1.风险报酬权衡原则2.投资分散化原则3.有效资本市场原则4.货币时间价值原则三利得和损失利得是企业在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损失是企业在非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利得和损失可以分为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和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两类。
其中,计入损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
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和损失。
(完整版)间接法现金流量表参考方法
间接法现金流量表一、原理: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流量则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
间接法现金流量的编制原理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为起点(利润表中“净利润”),通过对有关项目进行调整,转换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一)、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为起点,剔除非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活动净利润(A)。
净利润加:曾经减少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失)(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损失(2)固定资产报废损失(3)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及融资顾问费等)(4)投资损失减:曾经增加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收益)(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收益(2)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及非经营性产生的汇兑损益等,注意不包括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和日常手续费等经营活动相关的项目)(3)投资收益(二)、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流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A)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B)。
加:经营活动中曾经减少利润,但不减少现金的项目(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1)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2)固定资产折旧(3)无形资产摊销(4)待摊费用摊销(5)产品销售成本(存货的减少)(6)递延所得税“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7)计算所得税(应交税金的增加)减:经营活动中曾经增加利润,但不增加现金的项目(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1)应收账款的增加(2)应收票据的增加(3)预收账款的减少(三)、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B)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结束)。
加: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会增加现金的项目(1)存货的减少(2)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3)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减: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会减少现金的项目(1)存货的增加(2)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3)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二、基本填报方法:1、净利润: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运算自动取数;2、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累计借方发生额(本期冲销借方负数显示);3、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各项成本费用的折旧=累计折旧(期末-期初)(未考虑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4、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末-期初)(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的摊销);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期末);6、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收益以“-”号填列):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收支明细分析填列;7、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收益以“-”号填列):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收支明细分析填列;8、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收益以“-”号填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数填列);9、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注意此项不一定等于财务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而仅指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财务费用,应考虑在外部银行、财务公司的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和外部银行、财务公司手续费等日常支出;10、投资损失(收益以“-”号填列):=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1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增加以“-”号填列):=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期末);1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减少以“-”号填列)=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期初);13、存货的减少(增加以“-”填列):=存货账面(期初-期末),(存货变动不属于经营活动的不调整,如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如用资产负债表应收项目期初期末余额计算,需加回当期计提的存货减值;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增加以“-”填列):=应收账款账面(期初-期末)+应收票据(期初-期末)+预付账款账面(期初-期末)+其他应收款账面(期初-期末),如用资产负债表应收项目期初期末余额计算,需加回当期计提的应收坏账准备。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表格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表格篇一:现金流量表编制间接法原理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
间接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为起点,经过对有关项目的调整,转换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方法(基本格式如表5-12)。
表5-12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补充资料行次金额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减:收益)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种转换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即“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起点,剔除非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
第二步,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活动的净利润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
第三步,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具体过程列示如下:一步——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净利润(权责发生制下)加:曾经减少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1)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损失(2)固定资产报废损失(3)财务费用(利息及融资手续费等)(4)六项准备(不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减:曾经增加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1)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收益(2)非经营性产生的汇兑损益(财务费用)(3)投资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下)①第二步——将①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加:经营活动中曾经减少利润但不减少现金的项目(1)计提坏账准备(2)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3)固定资产折旧(减:存货增加部分)(4)无形资产摊销(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6)本期应付工资、福利费的增加(减:存货增加)(7)待摊费用摊销(减:存货增加)(8)计提经营性预提费用(减:存货增加)(9)产品销售成本(存货减少)(10)递延税款贷项(11)计算所得税(应交税金增加)减:经营活动中曾经增加利润但不增加现金的项目(1)应收帐款的增加(减:应交税金(增值税)的增加)(2)应收票据的增加(减:应交税金(增值税)的增加)(3)预收帐款的减少因净利润而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②第三步——将②调整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加: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增加现金的项目(1)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减:财务费用——贴现)、其他应收款等的减少(2)预收帐款的增加(3)购货退回(存货减少)减: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减少现金的项目(1)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的减少(2)预付帐款的增加(3)购进存货支付的现金(存货增加)(4)应付工资、福利费的减少(5)预提费用的减少(6)待摊费用的增加(7)应交税金的减少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三步)以上就是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间接法分析现金流量表(共5篇)
间接法分析现金流量表(共5篇)第一篇:间接法分析现金流量表间接法是指以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等项目,调节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利用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是作为“补充资料”列示的,其规范性和准确性都较直接法要粗糙一些。
一个突出的问题表现在有关项目往往交错相间,使任何试图对其内容做清晰有效的层次划分都显得有些徒劳。
这里通过对相关项目之间制衡关系的分析,旨在深化认识会计运作机理,理解间接法的逻辑架构和内容安排,并有助于梳理当前制表工作中出现的混乱和拼凑现象。
5.3.1 总体架构分析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财务状况变动表,原财务状况变动表中“资金来源”基本上就是根据间接法列示的。
同样,可以借此来考察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编制整体思路。
从净利润到现金流量再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的转化,可以先从一个简单公式看起,即:净利润 =收益-费用(含所得税)=(现金收益+未现金收益)-(现金费用+非现金费用)=(现金收益-现金费用)+(非现金收益-非现金费用)=净现金流量(1)+(非现金收益-非现金费用)净现金流量(1)=净利润+非现金费用-非现金收益通过上式可以粗略地考察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通常据此分析收益的质量。
上式括号里面的内容即构成间接法的主要调整内容。
但实际处理并没有那么直观,式中的现金流量仅仅是全部现金流量的一部分,它不涉及对损益没有影响的现金流量,而且关键的问题还在于我们的目标不是全部的现金流量,而仅限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对于非经营活动的损益,即使形成现金流量也应予以剔除。
考虑到这些因素,从上述净现金流量(1)中剔除非经营性损益产生的现金流量,再加上(或减去)不涉及损益的经营活动形成的现金流量,即可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用公式表示如下: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现金流量(1)-非经营活动损益形成的现金流量+不影响利润的其他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利润+非现金费用-非现金收益-(非经营性现金收益-非经营性现金费用)+(不影响利润的其他现金流入-不影响利润的其他现金流出)对上式右边的调整项目进一步分化组合,即把非现金费用(收益)分解成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两部分,并把非经营性部分与非经营性现金费用(收益)合并成为非经营活动费用(收益),进而可得到: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利润+经营性非现金费用-经营性非现金收益—非经营活动收益(或:+非经营活动费用)+不影响利润的其他经营性现金流入(或:-流出)上式基本上表述了当前现金流量表的总体框架,从中可以看出,对净利润进行调整的项目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四类,即经营性非现金费用、经营性非现金收益、非经营活动损益和不涉及损益的其他经营活动形成的现金流量等。
专题7现金流量表间接法
专题7: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知识点1: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基本原理一、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间接法)的基本原理教师总结:三种情况可能需要调整:(1)影响净利润但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情况(2)影响净利润但不产生现金流量的情况(3)产生现金流量但不影响净利润的情况教材内容: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涉及的情况可以归纳为四类:(1)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
没有支付现金费用的业务要调整加上。
比如资产减值损失不影响现金流量表正表,但其减少了利润,所以要将其加上。
再如无形资产的摊销。
(2)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
(3)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
比如投资收益、财务费用等与经营活动没有关系,所以要进行调整。
(4)经营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知识点2:现金流量表间接法表格范例二、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范例知识点3: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填列三、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具体填列方法:(1)资产减值准备填写本期的计提增加数,减去本期转回数(如果允许转回)。
(2)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填写本期计提的折旧额。
(3)无形资产摊销本期计提的摊销金额(4)长期待摊费用摊销期末与期初长期待摊费用的差额(5)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6)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减收益)根据营业外收支科目的明细填列。
(7)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减收益)一般直接使用当期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的金额。
(8)财务费用(减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财务费用不调整(比如利息收入、手续费等),主要调整为由筹资投资活动所引起的财务费用,如利息支出。
(9)投资损失(减收益)(10)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减增加)(11)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减少)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的变化,一般会引起所得税费用的变化,但对于引起资本公积或者商誉发生变化的,不在这里反映。
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2)存货的减少(减增加)以期末期初存货的余额变化来计算,不考虑存货跌价准备的问题。
现金流量的间接法
现金流量的间接法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一部分,它提供了一个企业在特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详细记录。
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支持其日常运营和投资。
现金流量表有两种主要的编制方法,分别是直接法和间接法。
本文将着重介绍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
什么是现金流量的间接法?现金流量的间接法是一种通过将净利润调整为现金流量来编制现金流量表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将净利润中与现金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以获得企业期间内的净现金流入或流出。
间接法通过对各项调整进行逐项说明,让用户更加清晰地了解到资金来源和运用的情况。
现金流量的间接法的编制步骤现金流量的间接法主要包括以下的编制步骤:第一步:准备期初和期末折旧和摊销表在编制现金流量表之前,我们需要准备期初和期末的折旧和摊销表,以便在后续的调整中使用。
折旧和摊销是企业日常运营中的一项重要费用,对企业的现金流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第二步:调整净利润在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中,我们需要对净利润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来计算净现金流入或流出。
这些调整包括:•增加与净利润无关的费用,如折旧、摊销和无形资产摊销等;•减少与净利润无关的收入,如投资收益和利息收入等;•调整净利润以考虑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如非经营性损益、股权激励费用等。
第三步:计算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完成对净利润的调整后,我们可以开始计算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包括考虑与销售和采购相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经营性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税项支付等。
第四步:计算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企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包括考虑与购买和出售资产相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收回投资和支付的债务等。
第五步:计算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最后,我们需要计算企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这包括考虑与发行和偿还债务、支付股利和分红等相关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现金流量的间接法的优势和局限性优势现金流量的间接法具有以下的优势:1.与直接法相比,间接法更易于理解和编制。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表格
现金流量表间接法表格篇一:现金流量表编制间接法原理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
间接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为起点,经过对有关项目的调整,转换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方法(基本格式如表5-12)0表5-12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补充资料行次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j净利润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减:收益)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种转换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即“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起点,剔除非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
第二步,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活动的净利润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
第三步,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具体过程列示如下:(9)产品销售成本(存货减少)(10)递延税款贷项(11)计算所得税(应交税金增加)减:经营活动中曾经增加利润但不增加现金的项目(1)应收帐款的增加(减:应交税金(增值税)的增加)(2)应收票据的增加(减:应交税金(增值税)的增加)(3)预收帐款的减少因净利润而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②第三步——将②调整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加: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增加现金的项目(1)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减:财务费用——贴现)、其他应收款等的减少(2)预收帐款的增加(3)购货退回(存货减少)减: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减少现金的项目(1)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的减少(2)预付帐款的增加(3)购进存货支付的现金(存货增加)(4)应付工资、福利费的减少(5)预提费用的减少(6)待摊费用的增加(7)应交税金的减少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三步)以上就是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概述
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而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
间接法的基本原理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为起点,经过对有关项目的调整,转换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方法(基本格式如表5-12)。
表5-12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基本格式补充资料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利润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财务费用投资损失(减:收益)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这种转换可以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即“利润表”中的净利润)为起点,剔除非经营活动所产生的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
第二步,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活动的净利润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
第三步,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
具体过程列示如下:第一步——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净利润(权责发生制下)加:曾经减少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1)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损失(2)固定资产报废损失(3)财务费用(利息及融资手续费等)(4)六项准备(不包括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减:曾经增加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1)处理固定资产等的收益(2)非经营性产生的汇兑损益(财务费用)(3)投资收益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权责发生制下)①第二步——将①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加:经营活动中曾经减少利润但不减少现金的项目(1)计提坏账准备(2)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3)固定资产折旧(减:存货增加部分)(4)无形资产摊销(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6)本期应付工资、福利费的增加(减:存货增加)(7)待摊费用摊销(减:存货增加)(8)计提经营性预提费用(减:存货增加)(9)产品销售成本(存货减少)(10)递延税款贷项(11)计算所得税(应交税金增加)减:经营活动中曾经增加利润但不增加现金的项目(1)应收帐款的增加(减:应交税金(增值税)的增加)(2)应收票据的增加(减:应交税金(增值税)的增加)(3)预收帐款的减少因净利润而形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②第三步——将②调整为“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加: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增加现金的项目(1)应收帐款、应收票据(减:财务费用——贴现)、其他应收款等的减少(2)预收帐款的增加(3)购货退回(存货减少)减: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减少现金的项目(1)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其他应付款等的减少(2)预付帐款的增加(3)购进存货支付的现金(存货增加)(4)应付工资、福利费的减少(5)预提费用的减少(6)待摊费用的增加(7)应交税金的减少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第三步)以上就是间接法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接法现金流量表
一、原理:
净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计算的,现金流量则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的。
间接法现金流量的编制原理就是以企业报告期内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净利润为起点(利润表中“净利润”),通过对有关项目进行调整,转换为按照收付实现制计算出来的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一)、以权责发生制下的净利润为起点,剔除非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净利润,将“净利润”调整为权责发生制下的经营活动净利润(A)。
净利润
加:曾经减少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失)
(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损失
(2)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3)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及融资顾问费等)
(4)投资损失
减:曾经增加利润,但与经营活动无关的项目(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收益)
(1)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产生的收益
(2)财务费用(利息收入及非经营性产生的汇兑损益等,注意不包括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和日常手续费等经营活动相关的项目)
(3)投资收益
(二)、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有关,但与现金流无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A)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净利润(B)。
加:经营活动中曾经减少利润,但不减少现金的项目(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1)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
(2)固定资产折旧
(3)无形资产摊销
(4)待摊费用摊销
(5)产品销售成本(存货的减少)
(6)递延所得税“贷”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
(7)计算所得税(应交税金的增加)
减:经营活动中曾经增加利润,但不增加现金的项目(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1)应收账款的增加
(2)应收票据的增加
(3)预收账款的减少
(三)、通过对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与现金有关的项目进行调整,将(B)调整为
收付实现制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结束)。
加: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会增加现金的项目
(1)存货的减少
(2)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3)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减:经营活动中与利润无关,但会减少现金的项目
(1)存货的增加
(2)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增加
(3)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减少
二、基本填报方法:
1、净利润: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运算自动取数;
2、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损失累计借方发生额(本期冲销借方负数显示);
3、固定资产折旧:=计入各项成本费用的折旧=累计折旧(期末-期初)(未考虑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无形资产(期末-期初)(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的摊销);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期末);
6、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收益以“-”号填列):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收支明细分析填列;
7、固定资产报废损失(收益以“-”号填列):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收支明细分析填列;
8、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收益以“-”号填列):=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数填列);
9、财务费用(收益以“-”号填列):注意此项不一定等于财务利润表上的财务费用,而仅指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财务费用,应考虑在外部银行、财务公司的活期存款利息收入和外部银行、财务公司手续费等日常支出;
10、投资损失(收益以“-”号填列):=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1、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增加以“-”号填列):=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期末);
12、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减少以“-”号填列)=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期初);
13、存货的减少(增加以“-”填列):=存货账面(期初-期末),(存货变动不属于经营活动的不调整,如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如用资产负债表应收项目期初期末余额计算,需加回当期计提的存货减值;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增加以“-”填列):=应收账款账面(期初-期末)+应收
票据(期初-期末)+预付账款账面(期初-期末)+其他应收款账面(期初-期末),如用资产负债表应收项目期初期末余额计算,需加回当期计提的应收坏账准备。
注意:所有项目应剔除非经营性应收变动,如集团内企业间借款,计入其他应收款核算的应收变动;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少以“-”填列):=应付账款(期末-期初)+预收账款(期末-期初)+应付票据(期末-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期末-期初)+应交税费(期末-期初)+其他应付款(期末-期初)。
注意:所有项目应剔除非经营性应付变动,如债务重组中以固定资产抵债减少的应付账款等业务;
16、其他:一般不允许有数据。
17、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等于主附表现金流量表项目金额
注意:不要倒挤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