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霍姆林斯基论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一、创造性劳动的含义
什么是劳动?劳动既指体力劳动,也指脑力劳动,还包括日常工作和各种活动。
在工厂做工、农田干活是劳动,学习、教育、上班也是劳动,就连自我服务,如小孩吃饭穿衣等都是劳动。
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述劳动时,有时是从广义上谈,但更多是谈体力劳动。
他指出,劳动是人类全部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人不能没有生活,人也不能不进行劳动,劳动是推动和促进人类生活向高级阶段发展的重要因素。
没有劳动,就不会有社会,就不会有人类生活,人类的社会生活也将停滞不前。
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劳动时,经常使用“创造性劳动”一词。
这种“创造性劳动”指的是他要求的劳动不完全是一般概念或通常意义上的体力劳动,而是在“创造性”基础上,包含“创造性”的体力劳动。
这是一种融入了脑力劳动,融入了智慧,融入了创造性的劳动,它需要丰富的知识和很高的文化程度。
创造性劳动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时代特点所决定的,它不仅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有利于人民生活的改善,而且在提高人的精神素养,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和才能的发挥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二、创造性劳动的特点
第一,苏霍姆林斯基明确地把教师的劳动与研究、探索联系在一起,道出了教师劳动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突出特点,要求人们以积极的
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凭借着科学理论的指导、通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而进行创造。
因为这样所得到的认识是“自己的发现”,“真正的发现”,所以,他也就会深植于人们的头脑之中,与原有的知识、情感融为一体,水乳交融,逐渐化为信念,在实践中人们也就会自觉地以此为指导,努力探寻更好的教育方法,并不断的丰富它,完善它。
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者就会常常“为这一发现所鼓舞,并领略到创造灵感所带来的不同寻常的幸福”,发展了自己的才干,使自己潜在的智能得到了展现,感受到了人的力量的伟大,困惑与艰难的磨炼使人变得坚强与自信,鼓起继续探索的决心和勇气,从而实现了自我的超越与升华。
而这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又成了教师把工作做得更好的动力源泉。
第二,选择把科学原理变成人的活生生的思想情感的恰当方法。
如果说科学家的创造表现在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认识到新的规律与原理,那么教师的创造则表现为在科学原理与学生之间选择科学恰当的方法,使学生认识的接受、智能的发展、品德的陶冶更为易于进行。
选择方法,包括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知识教育与品德教育等方面。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在我们社会主义现实中找到作这试手的实际机会,力争使那年轻的心灵里燃起的火花不致熄灭。
”(《帕夫雷什中学》第5页)教师如果找不到这种实际机会,学生头脑里所产生的思想就会变成无的之矢。
这种无的之矢放得越多,学生对教师用来影响他意识和行为的那些手段的敏感性就越差。
因此,我们教师应该“创造这种机会和条件,促使学生在理解道德概念的同时去实践
道德行为”(同上)。
苏霍姆林斯基之所以极为重视领导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是因为它深刻的认识到它对于科学而有效的管理学校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的根本途径:
首先,它能够更好地全面地贯彻学校领导者的教育思想。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领导者是学校工作的主导,教师集体是学校工作的主体,用科学原理作指导来研究学生、教育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线。
只有充分地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他们产生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明天超过今天的愿望,学会积累和分析教育现象,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那么学校领导者的教育思想、工作意图,才能全面而深入地贯彻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努力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新一代公民。
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它能够激发和坚定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献身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劳动过程中进行创造性思考乃是能热爱劳动的源泉之一。
”(《帕夫雷什中学》第9页)并且还阐明,创造性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发现并研究了教育过程中到目前为止尚未被人注意的某个方面,而且在于这种研究能从根本上改变教师对自己劳动的看法,创造性研究能使教师不再把教育工作看作是同一些事情的单调乏味的重复,看作每天在各个年级里千篇一律地讲课和复习,而是看作永远常新的、独一无二的创造活动”(《谈话》第5页)。
它还能够“驱散教师当中对工作的冷漠态度和惰性,点燃起创造精神的火花”(《谈话》第5页),而且,当教师感到自己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这种情
感是他渴求知识、热爱读书、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的内心需要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谈话》第91页)。
第三,它能够形成真正的教师集体。
只有当学校里有一个由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组成的核心时,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教师集体。
因此,以个人创造为基础,用统一的教育信念把教师们团结在一起,就会使每个教师的个人创造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溪流,汇聚成集体技巧、集体经验的巨流。
而且,有创造精神的教师集体是教师个人才智发展的沃土,“哪里的教师能从集体的信念出发来看待个人的工作,哪里就会有创造性的劳动”(《谈话》第18页)。
第四,它能够更有利于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
一方面,由于创造性劳动使教师选择了科学的施教方法,就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激发起学生求知与创造的欲望;另一方面,创造性劳动又培养了教师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更为熟悉所教学科的最新发展状况,因而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师集体是一个智慧与创造的海洋,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就有了更适于它生长的沃土,从而能够开出艳丽的创造之花。
三、培养创造性劳动的方法
第一,首创精神。
领导者尤其是校长必须能运用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理论,对学校教学与教育工作中所存在的现象和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或研究思路,并且以自己的实际研究来引导教师,教育教师,感染教师。
“所谓领导教师集体,做教师的教师,这就意味着校长要亲自指导学生的脑力劳动,对他施
以影响。
”(《谈话》第22页)“对教学和教育工作中的某一问题产生兴趣并把这种兴趣传达给别人,这是学校工作中最主要之点。
”(《谈话》第7页)只有用自己的火花才能点燃别人的火花,只有用自己的信念才能培养别人的信念。
苏霍姆林斯基身为校长,始终兼教一门语文课,曾从一年级到十年级连续担任一个班的班主任,在10年内跟踪研究了学生在同年、少年和青年时期的各种表现。
他还先后为3700多名学生作了观察记录,能够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
他以自己的首创精神和出色的工作教育和感染了教师,引导着全体教师进行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的创造性劳动。
因此,他再三地告诫人们:“如果没有校长本人的首创精神,而是等待着教导主任去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指望教师主动精神的自然产生,那就意味着等待侥幸的发现和意外的成功。
没有校长本人的以身作则,没有你自己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就无法进行领导。
”(《谈话》第7页)此话一语破的,道出了用教育思想领导学校、引导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关键和根本。
第二,坚持听课。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的认识和评价是前所未有的,他说:“课,就是教育思想的源泉所在;课,就是创造活动的源头;课,就是教育信念萌发的园地。
”(《谈话》第7页)因而,他认为有经验的校长所关注的中心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听课和分析课应是校长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从千万种日常现象中抽取出来的教育思想,才是教育创造的实质所在。
”(《谈话》第14页)“只有分析研究了大量事实及其相互联系,才会取得对于教育现象的发言权。
”(同上第
23页)因而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除上课外,每天必须听课至少两节,若外出开会耽误了则一定补上。
如果对某些现象虽经认真观察和思考而仍不得其解时,则连续听5节、6节,力求找出这个令人心神不安的问题的答案。
因此,他的工作就深入细致,扎实具体,富有生机。
相反,一些学校工作之所以会做的表面化、形式化和简单化,“首先是由于校长不了解课堂内的一切,不了解教师的创造性技巧在朝什么方向发展,不了解学校工作的技巧是什么。
”(《谈话》第210页)他把那种在一年中听课很少的校长比喻为“好比是一个被蒙住眼睛的人在黑暗中徘徊:能听到一点,却什么也看不见”(同上)。
第三,激发愿望。
从教师自身来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谈话》第90页)。
但学校领导者不能任其自生自灭,而应该用某项探索、某种思想来激发全体教师进行创造性劳动。
“只有在探索现实生活所提出的问题的答案时,闪现出生气蓬勃的思想火花,那才会有创造性劳动。
而没有提出问题以及寻找各种事物间因果关系的愿望,那么任何时候也点燃不起这种探索的火花来。
”(《谈话》第14页)他还指出:“教师只有不是消极地承认所发生的一切,而是自己去积极地影响它们,并有所创造,从而成为对学生个性发生积极作用的力量,他的劳动才具有创造性。
”(上书第88页)这些论述都说明激发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愿望,是使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重要前提。
简言之,激发愿望的途径有三:一是加强职业道德和公民精神的教育。
“才能、天赋、人的个性只有在公民思想政治和公民精神成熟性的背
景上才会充分激发出来。
人有了坚定的公民立场,他才可能有所创造。
”(《帕夫雷什中学》第21页)二是为教师创造研究条件和交流心得的机会。
帕夫雷什中学每半月召开一次心理学讲习会,专门讨论学生的精神生活问题;两个月召开一次学术演讲会,教师交流对某些问题的研究心得。
他们还不断丰富图书资料和增加实验设备,为教师的研究提供良好条件。
三是完善奖励机制,对那些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的鼓励。
第四,教会方法。
要领导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就必须教给教师积累和分析事实的方法。
“事实——这是教育过程的客观规律的现实的表现。
”(《谈话》第88页)从平常的、司空见惯的事情中看出新的方面、新的特点、新的细节,这是培养创造性劳动的重要条件,也是激发兴趣和灵感的源泉。
因此,学校领导者应当经常把教育工作这块宝石的未经雕琢的那一面转向教师,使他们为里面包含的思想受到感动,感到不安,并把积累事实、分析事实的方法教给他们,使教师们在对新事物的追求中施展自己的创造力,从而实现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
四、创造性劳动的意义
(一)能够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性,就没有创造性,就没有丰富而丰满的精神生活,也就没有对教育工作的兴趣。
”并且还阐明,创造性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发现并研究了教育过程中到目前为止尚未被人注意的某个方面,而且在于这种研究能从根
本上改变教师对自己劳动的看法,创造性研究能使教师不再把教育工作看作是同一些事情的单调乏味的重复,看作每天在各个年级里千篇一律地讲课和复习,而是看作永远常新的、独一无二的创造活动”,它还能够“驱散教师当中对工作的冷漠态度和惰性,点燃起创造精神的火花”。
而且,当教师感到自己是教育现象的创造者,“这种情感是他渴求知识、热爱读书、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的内心需要的取之不竭的源泉”。
可以说,创造性劳动是强化教师的敬业精神、预防教师职业倦怠、丰富教师精神世界的根本途径。
(二)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技能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就其广义来说——这是既包括受教育者也包括教育者在精神上不断充实和更新的一个多方面的过程”。
而促进教师不断充实和更新的有效方法就是引导教师开展创造性劳动,用研究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工作,用创新的精神去提升自我。
谁能感到自己是在进行研究,谁就会更快地成为教育工作的能手。
因此,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他总是与教师一道共同分析教学过程,对每堂课的分析都会揭示出某种新问题,用他的思想去吸引和激励教师的进一步探索,对于有经验的老师,则重在帮助激励他去寻找一个进一步完善自己教学技巧的创造领域。
教师的教育素养与专业技能,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研究探索、反思改进之中而不断提高的。
(三)能够形成真正的教师集体
只有当学校里有一个由具有创造精神的教师组成的核心时,才能形成一个真正的教师集体。
因此,以个人创造为基础,用统一的教育
信念把教师们团结在一起,就会使每个教师的个人创造像一条永不枯竭的溪流,汇聚成集体技巧、集体经验的长河。
而且,富有创造精神的教师集体是教师个人才智发展的沃土,哪里的教师能从集体的信念出发来看待个人的工作,哪里就会有创造性的劳动。
(四)能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一方面,由于创造性劳动使教师选择了科学的施教方法,就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激发起学生求知与创造的欲望;另一方面,创造性劳动又培养了教师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更为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及最新发展状况,因而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教师集体是一个智慧与创造的海洋,学生各方面才能的发展就有了更适于它生长的环境,从而开出艳丽的创造之花。
(五)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科学管理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从管理的角度来说,领导者是学校工作的主导,教师集体是学校工作的主体,用科学原理作指导来研究学生、教育学生是学校工作的主线。
只有充分地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激发他们产生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明天超过今天的愿望,学会积累和分析教育现象,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那么学校领导者的教育思想、工作意图,才能全面而深入地贯彻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去,才能努力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新一代公民。
帕夫雷什中学的成功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