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乐府到文人五言诗资料
汉乐府民歌与文人五言诗
《艳歌行》、《悲歌》
6
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01
东门行
02
东门行,不顾归。
03
来入门,怅欲悲。
04
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05
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06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糜。
07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
08
“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妇病行》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从乞求与孤买饵,对交啼泣,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探怀中钱持授交。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鲜明的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
4
起兴(引子)——被逐(开端)——自杀(高潮)——化鸟(结局)
3
曲折的情节
6
以幻想形式结尾。
01
汉代文人五言诗
02
班固《咏史》,写缇萦救父,语言质朴。
03
张衡《同声歌》,新婚女子的自述,语言典丽。
04
秦嘉《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D
语言生动朴素。
四、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中国诗歌一开始,抒情诗就占有压倒的优势。《诗经》中仅有少数几篇不成熟的叙事作品,楚辞也以抒情为主。到了汉乐府民歌出现,虽不足以改变抒情诗占主流的局面,但却能够宣告叙事诗的正式成立。
大多采用第三人称,表达人物事件显得自由灵活。 结构方面,常常是选取生活中一个典型的片断来表现。如《东门行》只是写丈夫拔剑欲行、妻子苦苦相劝的场面。《艳歌行》只写女主人为游子缝衣、男主人倚门斜视的片断。
汉代乐府民歌和文人五言诗31页PPT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EBiblioteka D汉代乐府民歌和文人五言诗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五言诗的起源:
五言诗:一、起源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与其它诗歌样式一样,也是从民间产生的。
早在四言诗盛行的时代,五言诗就已经开始萌芽,《诗经》中的四言诗中偶然杂有五言诗句。
西汉时,五言的歌谣越来越多,自汉武帝以后,五言歌谣被大量地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
它们有不少的新故事以及相当的艺术技巧,逐渐吸引文人们的注意和爱好。
文人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开始模仿起来,于是就有了文人的五言诗。
这便是五言诗的起源。
五言诗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二、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当是班固的《咏史》。
歌咏缇萦救父的故事。
虽“有感叹之词”,但“质木无文”,缺乏形象性。
三、文人模仿创作的文人五言诗文人模仿民歌创作的五言诗当以辛延年的《羽林郎》为著名,它是模仿《陌上桑》而写的。
四、汉代最有影响的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一、《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时代《古诗十九首》载于萧统《文选》,因为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文选》的编者题为“古诗”。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历来有许多推测。
从其内容、风格、技巧推断,它不能产生于西汉,而是东汉末年下层失意知识分子的作品。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既非一人创作,其反映的思想内容就很复杂。
有写热中仕宦的,如“今日良宴会”;有写游子思妇的,如“行行重行行”;汉代文人五言诗中的许多内容,在《国风》中都可以找到。
尤其是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更为深沉的内容:人生短促的生命意识。
男女离别的痛苦不但在于相思,而且还在于光阴流逝。
久别的夫妇虽然还会有团聚的日子,但青春的年华却一去不复返了。
正因为有了这种生命的感伤,才使这首诗具有更深的内蕴,它启发读者不但要珍惜爱情,更要珍惜青春,珍惜朝气蓬勃的生命。
也正因为青春的可贵,才足以显见爱情的价值的无限。
由此可见,写游子思妇的五言诗作,表现了汉代文人深沉的生命意识,它的内蕴,超出了男女相思,也使它与《诗经》中那些同题诗作有了明显的时代意识差别和抒情主体差别。
汉乐府民歌与文人五言诗2--打印
第五章五言诗的起源与发展一、五言诗的起源五言诗是社会生活和语言不断丰富发展的产物。
战国以后,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和人们思维的日渐精密,语汇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人们的审美水平也越来越高。
面对新的变化,四言诗因不便于单音词与双音词的灵活配合,节奏又单调、呆板,而变得难以适应。
于是五言诗渐渐萌生。
五言诗的产生经历了从杂言到民间五言,再到文人五言的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在四言诗盛行的《诗经》时代就已经有了五言句式,但只是偶然出现,并不是完整的五言诗歌。
到了春秋末期,楚国出现了《孺子歌》(又称《沧浪歌》辞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及至西汉时代,民间出现的五言歌谣越来越多,如汉成帝时期的童谣:“邪径败良田,谗口害善人。
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巅。
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汉书•五行志》)至汉武帝时,类似的民歌被采入乐府,从而引起了文人的注意,于是文人五言诗开始出现。
相传西汉时的枚乘、李陵、苏武、卓文君等都作过五言诗,迄今尚没定论。
但从诗歌发展过程来看,一般认为西汉时期还不能出现如些工整的文人五言诗作品。
二、东汉文人的五言诗见于著录的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
歌咏的是缇萦救父、汉文帝废除肉刑的故事,这是他有意模仿乐府民歌之作。
只是老实的叙事,缺乏形象性,钟嵘《诗品》评为“质木无文”。
班固以后,作这种新体诗的逐渐多起来,有张衡的《同声歌》,东汉末有秦嘉《赠妇诗》、蔡邕《翠鸟》、郦炎《见志诗》、赵壹《刺世疾邪诗》、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娆》等。
以辛延年的《羽林郎》模仿汉乐府诗歌最为成功。
东汉末年,五言诗艺术进入了黄金时代。
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辛延年的《羽林郎》、宋子侯的《董娇娆》影响最显著,艺术成就最出色。
解析:羽林郎,汉代所置官名,是皇家禁卫军军官。
诗中描写的却是一位卖酒的胡姬,义正辞严而又委婉得体地拒绝了一位权贵家豪奴的调戏,在《陌上桑》之后,又谱写了一曲反抗强暴凌辱的赞歌。
三、汉代乐府民歌和文人五言诗
(二)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 1、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批判精神。
• 汉乐府民歌源于民间,所反映的都是社会 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喜怒怨愤,与汉代 文人文学以反映上流社会生活为主有天壤 之别,因而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二)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 1、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批判精神。
• 同时汉乐府民歌以叙事的手法反映生活,强化了 诗歌的生活气息。 • 汉乐府民歌所反映的生活事实早已存在,而且后 来也长期存在,这不仅使读者更容易受到感染, 也为后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内容极其广泛的题材。 尤其是在表现社会生活时,汉乐府民歌体现出关 注民生疾苦的忧患意识和揭露社会黑暗的现实批 判精神。
• • • • • • • • • • • •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 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 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十五从军行》汉乐府
•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升旅谷,井上升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 ②乐府民歌展现了战争和劳役给民众带来 的深重苦难。
• 《战城南》: • 直接描绘战死的士卒横尸疆场听任乌鸦啄 食的惨烈场景,这是民生的悲剧。 • 《古歌》、《悲歌》抒发出远离家乡的征 夫浓厚而沉重的乡愁和怨愤。
2、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第四章 两汉乐府诗和文人五言诗
第二节 汉乐府诗的思想内容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对乐府诗的产生用“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来概括,指出了汉代乐府诗植根于汉代的社会现实,抒写了人们真实的思想感情的特点。汉乐府诗是汉代社会历史的真实反映。
西汉乐府自武帝始规模日益庞大,空前繁盛。虽经汉宣帝、元帝两度下令裁减乐府人员[ ],但至成帝末年人员最多时仍达八百多人[ ]。汉哀帝登基之初,改革朝政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罢去乐府机构[ ]。东汉虽然没有乐府名称的音乐机构,搜集和制作演唱歌诗由黄门鼓吹署负责[ ],但人们习惯上仍沿用乐府旧名称之,其采集的歌诗仍被后人称之为乐府。魏晋六朝文人用乐府题写作的诗也称为“乐府”。唐代的“新乐府”具有乐府诗的某些特点,但不用旧乐府题而自创新题。宋元以后又将乐府作为词、曲的别称。我们所说汉乐府诗常指采自民间的乐府民歌。
四、婚姻恋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不幸哀唱
乐府诗的恋爱婚姻诗与《诗经》一样,多数为女性作者,但却缺少《诗经》中的恋爱欢歌,大多数是由爱至恨的哀唱。《上邪》是中国爱情诗歌中的一朵奇葩。“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细嚼语气,这是女子被人误解后的自誓之词,作者指老天为证,一气排列五件自然界绝无可能产生的现象来以示自己对爱情的坚贞不渝,虽对爱人情真意挚,但仍可读出誓言后面恋爱关系中的裂痕。《有所思》中女主人对其爱人一往情深,精心准备了信物,“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然当听说对方有二心时,由爱生恨,将礼物“拉杂摧烧之”,还不解恨,更要“当风扬其灰”。《白头吟》中的女主人虽然心志高洁,忠于爱情,“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但其只重钱刀不重爱情的爱人仍然三心二意,所以她在与之“相决绝”,指责他“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的同时,又发出了“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心灵的呼唤。《上山采蘼芜》是一位弃妇与故夫偶遇时的对话,构思奇特,不是正面写弃妇的无辜与哀怨,而是从故夫言中说出两次娶妇的对比和体会,写出了前妻的勤劳、善良、无辜,颇有喜剧色彩,但笑中有泪,在弃妇平淡的问话中透示着心中的怨恨与不平。1765字的长篇叙事诗《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所揭示的爱情悲剧的制造者,并非来自男性的二三其德,而是封建家长制。庐江小吏焦仲卿与妻刘兰芝两情弥笃,然焦母不喜儿媳,苛刻挑剔。焦难违母意,要刘暂回娘家,与刘盟誓决不相负,相机再娶。兰芝归家后,其兄嫂逼其嫁给太守,兰芝不屈投水而亡,仲卿闻之亦自缢。作者不是从兰芝的角度来诉说不幸,而是从第三人称角度详细完整地叙述了这个婚姻悲剧,从而揭示了封建家长制不仅给女性带来不幸,而且也使男性成为受害者,扼杀了真情,吞噬了生命。有力地控拆了封建礼教的罪恶。
汉乐府民歌与文人五言诗1--打印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 敢与君绝!
4、表达了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哀。
《薤露》《蒿里》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少踟蹰!
名篇赏析 1、 《陌上桑》 《陌上桑》创作的时代背景
据《汉书•艺文志》所载,西汉的乐府民歌就有 138 篇,东汉的尚不在内。 但现存的东汉乐府民歌部共不过三四十篇。它们最早见录于南朝人沈约的《宋
书•乐志》,后来郭茂倩有所增广。保存中国古代乐府诗歌最完备的一部书是宋 代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本书把收集了唐以前的乐府诗歌与一些文
人的拟作。将这些诗歌分为十二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是因为本诗原是民歌,经过文人再加工之后,就融入了 文人的审美情趣。
主题:
反抗强暴说
维护伦理说
反动主题说
2、《孔雀东南飞》
《焦仲卿妻》(孔雀东南飞) 本诗最早见于南朝陈人徐陵的《玉台新咏》,题作《古诗无名人为焦仲卿妻作》,
第四章汉代乐府和文人五言诗
七出
本为残酷教条,内 则这条更始毫无人 性。在这些封建教 条的条条框框之下, 妇女动辄得咎,处 于一种被压迫、被 奴役的地位。它是 封建社会吃人的本 质。兰芝悲剧的根 源就在于此。
社会意义:
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兰芝与 焦仲卿的婚姻悲剧,以血的 事实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 家长的罪恶,揭露了封建婚 姻关系、封建家庭关系的本 质:“父母之命,媒约之 言”。妇女在婚姻上无保障, 受压迫、奴役。同时,作品 热烈的歌颂了兰芝夫妇为了 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反抗 封建恶势力的叛逆精神。寄 托了青年男女对不愉的爱情、 幸福的婚姻的热烈向往,作 品具有强烈的民主性。
二、五言诗的起源和特点
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和其 他的诗歌形式一样,都是起源于民间,五言诗萌 芽可上溯到《诗经》时代,在三百篇中有五言的 句子。
《沧浪》(战国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 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五言句式虽然出现很早,但真正作 为一种诗体,为文人所拟作,并达到成 熟阶段却在东汉时期,完整的五言诗首 先在汉代名民歌出现。如《陌上桑》 《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 芜》等。在乐府民歌影响下,文人创作 的五言诗也出现了。最早的是班固的 《咏史》,接着有张衡的《同声歌》, 秦嘉的《赠妇诗》,赵壹的《刺世嫉邪 诗》,辛延年的《羽村郎》
后人把乐府机关所写的诗叫“乐府诗”, 简称乐府。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名称,有自 己的特点: (1)入乐,即谱上曲子可以演唱。 (2)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 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出现的第三次高 峰(一次:诗经;二次:楚辞),现实主义 精神和《诗经-国风》中一脉相承。楚辞是浪 漫主义。
汉乐府的思想内容:
乐府现实主义精神:感于哀乐,缘 事而发。即:有感于喜怒哀乐,因此 而抒发。 乐府机关职能:采集民歌谣,谱写 歌曲,训练乐工。 乐府作用、目的:为统治阶级服务, 提供统治阶级各种需要。如:祭祀、 朝会、军旅等。也可了解民间意愿, “观风俗,知厚薄”,以达到巩固封 建统治的目的。乐府机关客观上起到 保存民歌的作用,使民歌得以集中记 录、流传。
从汉乐府民歌到文人五言诗的嬗变
从汉乐府民歌到文人五言诗的嬗变中国诗歌发展史上,汉乐府民歌与文人五言诗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汉乐府民歌和文人五言诗,都曾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要形式,其中汉乐府民歌的起源可追溯到秦朝,而文人五言诗的起源,则大约可以追溯到汉朝,二者皆为中华文明的珍贵财富,对中国文学史有着重要的影响。
汉乐府民歌,是汉朝时期最为流行的古典歌曲,也是中国古代民歌的代表作。
它以简单易懂的押韵方式,以及生动活泼的语言,记录了当时人民的生活,以及诸多故事。
汉乐府民歌前后存在了两千多年,其中蕴含着当时人们的多样经历,对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极大的历史资料。
而文人五言诗则是汉朝以后,书面语言更为发达的时期产生的。
文人五言诗,融合了丰富的文学视野,把民间传统的形式进行更具有层次的发挥,形成了更为精致的文学形式,这使得文人的诗歌有了更为丰富的内容,在当时传播的也更加广泛。
汉乐府民歌与文人五言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各具特色。
汉乐府民歌更贴近民间文学,在押韵又有节奏感,记录了当时人民的多彩生活;而文人五言诗则更为变化多端,由于其语言的丰富,能够更好的表达出作者的心态,表现出一种理性的观点,而汉乐府民歌则更多的停留在比较表达客观的层面,更具有一种传统的情怀。
不同的文学形式,在当时的传播范围也是不同的。
汉乐府民歌,其形式简单,人们可以轻松记忆,当时很多曲调也可以被轻松地记住,也因此在当时得以广泛流传。
而文人五言诗则更为抽象,只要经过传播,并不能被很多人容易地记住,因此文人的诗歌,当时的传播范围就较为有限,但当时的文人们仍然在不断努力让他们的诗歌更加被人接受,可见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并非一蹴而就,其中也是非常艰苦的。
总之,汉乐府民歌与文人五言诗,二者各具特色,在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也是当代人们学习古代文学、了解当时文化背景的重要参考。
研究从汉乐府民歌到文人五言诗的发展,不仅可以了解两种不同文学形式的特点,也可以看出作者们的艰辛与努力,对于现代人来说,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五言古诗的兴起
迢 迢 牵 牛 星
美 丽 的 传 说 源 自 江 苏 东 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牛郎织女的故事
相爱
结婚
受阻
恳求
分离
遥望
tiáo
jiǎo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 xiān zhuó
zhù
迢 迢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牵 牛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星 》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mò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汉魏晋诗是中国诗歌的重要发展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 作用。
《古诗十九首》及其文学地位
内容上,有的表现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 有时抒发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有的 抒写夫妻朋友间的离愁别绪,有的表现文 人、士大夫阶层的彷徨失意的心情。
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标志着五言 诗的成熟。刘勰在《文心雕龙》称誉它为 “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称它 “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 的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 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东汉末年无名氏《古 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 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 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 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五言诗可 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 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 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 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 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 要形式之一。
天鹰座
牛郎星
思想感情
牛郎织女 隔河相望 不能团聚
比
人间男女 相爱受压制 不能欢聚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汉代文学-汉乐府及文人五言诗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 迟迟,采蘩祁祁。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七月》)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 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 新人虽完好,未若故人姝。 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 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阁去。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 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思考题:对比《诗经·氓》与《上山采蘼芜》
(四)讽刺政治黑暗、揭露权贵荒淫。汉代谣谚多 为史书所录,旨在反映社会、政治问题。
• 汉乐府一经文人的改造,就从里到外发生了变化, 从思想内涵和审美情趣就与民歌大相径庭。文人 们自不必“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而是更 多地体现自我,表现自我,多抒发羁旅他乡的哀 愁,人生苦闷,及时行乐的情感
五言诗起源于民间
萌芽于《诗经》五言句式 • 五言诗的萌芽可上溯到《诗经》中的一些五言句式,如《召
辩女者,陈国采桑之女也。晋大夫解居甫使于宋,道过陈, 遇采桑之女,止而戏之,曰:“汝为我歌,我将舍汝”。采 桑女乃为之歌曰:“……”大夫曰:“为我歌其二。”女曰: “墓门有梅,有鹗萃止。夫也不良,歌以讯之。讯予不顾, 颠倒思予!”大夫曰:“其梅则有,其鹗安在?”女曰:“陈, 小国也,摄乎大国之间,因之以饥饿,加之以师旅,其人且 亡,而况鹗乎!”大夫乃服而释之。(《陈辩女传》)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楚辞·国殇》)
中国古代文学史研究8 从汉乐府到文人五言诗68页PPT
1、 舟 遥 遥 以 轻飏, 风飘飘 而吹衣 。 2、 秋 菊 有 佳 色,裛 露掇其 英。 3、 日 月 掷 人 去,有 志不获 骋。 4、 未 言 心 相 醉,不 再接杯 酒。 5、 黄 发 垂 髫 ,并怡 然自乐 。
谢谢你的阅读
Hale Waihona Puke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诗歌发展史一、上古:口头歌谣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三、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四、魏晋南北朝1、建安文学(文学的自觉时代):三曹(曹操、曹植、曹丕)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3、两晋文学:西晋:左思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五、隋唐五代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2、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3、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4、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六、宋代1、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2、苏轼(北宋时代最有成就的诗人)3、“诚斋体”:杨万里4、陆游(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宋诗特点(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七、元代:杨维桢(铁崖体)八、明代:高启、李梦阳与前七子、李攀龙与后七子九、清代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2、国朝六家: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3、诗界革命(黄遵宪、梁启超等)词发展史1、晚唐:温庭筠、韦庄2、南唐五代:冯延巳、李璟、李煜3、宋发展(以人物为线索):晏殊、欧阳修——柳永(长调慢词)——苏轼(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善于用典,数量居两宋词人之首)派别:婉约: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豪放:苏轼、辛弃疾、张元干等4、金元:元好问、萨都剌5、清:清初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6、元曲(小令、“叶儿”)前期(质朴自然)——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后期(典雅工丽,远离现实)——张可久、乔吉、雎景臣等诗词发展规律1、发展规律: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
7汉乐府和文人五言诗
(3)唐乐府:撇开音乐,着眼于内容,指 批判现实的讽刺诗。 如元结《系乐府》、白居易《新乐府》、 皮日休《正乐府》等。 (4)宋元后:也有称词、曲为乐府的,入 乐即称乐府。
2、汉乐府民歌的保存
据《汉书· 艺文志》所载篇目,西汉乐府民 歌有138首,但现存的总共不过三四十首。 最早见于记录的是沈约《宋书· 乐志》,郭 茂倩编《乐府诗集》有所增广。
战城南(明· 胡应麟)
战城南,日无色。 壮士长征死,愿作乌鸢食。
请谓乌与鸢:“壮士死,国家委。身丧其 元,汝食其肉,一胡忍且残。……”
战城南(明· 徐熥)
战城南,死城北,枯骨累累弃路侧。 为我谓乌,游魂不归。 臭腐将焉用,饲汝安足悲。 阴云漠漠,寒雨潇潇。黄昏古城下,新鬼 声号咷。阳九厄,战城南,空裹革。七尺 微躯我不惜,老死蓬蒿竟何益。
郭氏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下列12类: 1郊庙歌辞,2燕射歌辞,3鼓吹曲辞, 4横吹曲辞,5相和歌辞,6清商曲辞, 7舞曲歌辞,8琴曲歌辞,9杂曲歌辞, 10近代曲辞,11杂歌谣辞,12新乐府辞。
相和歌辞:是流行在当时江南的世俗乐歌。 相合是一种演唱方式,含有“丝竹更相 和”、“人声相和”两种意思。
朝争刃上功,暮作泉下鬼。
悲风吊枯骨,明日照荒垒。
千载留长声,呜咽城南水。
战城南(明· 朱诚泳)
战城南,死城北,满地僵尸污青血。 马蹄蹀躞,骨肉狼藉。 地远无人收,乌鸢飞飞下来食。 黄沙漠漠,黑水潺潺。 日暮一回首,壮士彫朱颜。 兵事凶,战事危,匈奴桀骜谁制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婚恋家庭:
①爱之真率: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 衰。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 合,乃敢与君绝!
《孔雀东南飞》
菩萨蛮(唐 敦煌曲子词) 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 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白日参[shēn]辰现,北斗回南 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第十讲 从汉乐府到文人五言诗
第一节 汉乐府
பைடு நூலகம்
一、乐府机关的设立与乐府诗
1.乐府的含义 汉初,朝廷设有“乐府令”,负责掌管 音乐。武帝时,正式设立了乐府机构。 《汉书· 艺文志》:“自孝武立乐府而采 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 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 知薄厚云。”
2.乐府诗的含义 汉代把当时由乐府机关所编和演奏 的诗篇称为“歌诗”,魏晋六朝时 始称这些歌诗为“乐府”或者“乐 府诗”。于是乐府便成为一种与音 乐有关的诗体名。乐府诗包括民间、 封建统治者、文人和乐工的作品。
上山采蘼芜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 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 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 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 人从閤[ɡé]去。”“新人工织 缣jiān,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 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 如故。”
③相思之苦:《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远道不 可思,宿昔梦见之。梦见在我傍, 忽觉在他乡。他乡各异县,展转不 可见。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肯相为言!客从远 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 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 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3)贵族楚歌: 帝王、藩王、公主都做过楚歌。 乌孙公主《悲愁歌》 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 孙王。庐为室兮旃[zhān]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 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2.“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歌 (苦与乐、爱与恨、生与死):
1)社会问题:
①穷人之穷:《东门行》《妇病行》 《东门行》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 盎[àng ]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 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 “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餔[bū] 糜[mí ]。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 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 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卓文君《白头吟》
一别之后,二地思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 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拆 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系念,万般无 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尽,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望孤 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 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红如火,偏遇 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 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 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②离弃之悲:《有所思》《怨歌行》 《白头吟》《上山采靡芜》
《有所思》(西汉) 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 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 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 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 之。秋风肃肃晨风飔sī,东方须臾 高知之。
怨歌行 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 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 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 弃捐箧[qiè ]笥[sì]中。恩情中道绝。 班婕妤
天马歌 太一况[贶,赐给] ,天马下。霑赤汗, 沫流赭[zhě]。志俶[tì]傥,精权奇 [非凡,多形容良马善行] 。籋[niè 蹑] 浮云,晻[yǎn迅速]上驰。体容与,迣 [chì 超越]万里。今安匹?龙为友。
2)娱乐之歌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
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佳人歌》 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 迟。 ——刘徹《李夫人歌》
③兵役之苦:《战城南》《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 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 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烹谷持作 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 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陇西行(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王昌龄《长信怨》
奉帚[zhǒu ]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 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白头吟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
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 沟水头。躞[xiè]蹀[dié]御沟上, 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 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 何袅々(摆动),鱼尾何簁[shāi ,又 读shī]々(濡湿)。男儿重意气,何 用钱刀为。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是乐府《相和歌· 瑟调曲》旧题, 内容写边塞战争。陈陶的《陇西行》共四首, 此其二。此诗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 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
④霸女之恶:《陌上桑》《羽林郎》 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 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 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 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 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 (qiao)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 锄。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
3.乐府诗的分类 两汉乐府大部分保留在宋代郭茂倩的 《乐府诗集》中。 《乐府诗集》将历代乐府诗划分为十 二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横吹曲 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 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 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
二、汉乐府的思想内容
1.贵族乐歌: 1)郊庙歌:颂美天神地祗zhī,风格 典雅博奥,富丽堂皇。
②富人之富:《鸡鸣》《相逢行》《长安 有狭斜》 长安有狭斜 长安有狭斜,狭斜不容车。适逢两少年, 挟[xié]毂(gǔ)问君家。君家新市傍, 易知复难忘。大子二千石,中子孝廉郎。 小子无官职,衣冠仕洛阳。三子俱入室, 室中自生光。大妇织绮罗,中妇织流黄。 小妇无所为,挟琴上高堂。丈人 [指丈 夫]且徐徐,调弦讵[jù]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