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文人五言诗

合集下载

《古诗十九首》五言诗巅峰之内容辨析

《古诗十九首》五言诗巅峰之内容辨析

《古诗十九首》五言诗巅峰之内容辨析一、《古诗十九首》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不是一时一地作,作者多人,其出现最迟不晚于桓帝时期。

二、游子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相互补充,是基本内容。

(一)游子情怀。

1、思乡情结。

《涉江采芙蓉》:“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明月何皎皎》:“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以往的史传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是富贵还乡的场面,《古诗十九首》作者多是失意士子,充满沦落凄楚;《诗经》中思念对象有妻子,更多的是桑梓情中渗透亲子爱,《古诗十九首》思乡焦点集中在妻子身上,思乡和怀内密不可分。

2、作者之所以离家在外,目的建功立业,步入仕途。

《今日良宵会》:“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

无为守贫贱,轗轲常苦辛。

”《回车驾言迈》:“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两汉乐府诗除叙事诗外,也有抒情诗,格调上和《古诗十九首》相近,但表现积极用世精神的作品很少。

3、由于仕宦成功率低,需要寻找慰藉,以保持心态平衡。

作者人生意识清醒,追求现实享受:“荡涤放情志”(《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目的是寻求补偿,话虽达观,有深层悲哀。

(二)思妇心态。

1、盼望游子早归。

盼而不归,反应不同。

(1)有的珍视婚姻:保存游子的信“三岁字不灭”(《孟冬寒气至》)。

(2)有的因“游子不顾返”,日感衰老,宽慰自己“努力加餐饭”(《行行重行行》)。

(3)有的在春光明媚的季节经受不住寂寞,“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

2、其作者大部分可能是游子揣摹思妇心理而作,重在表现独处的苦闷。

《古诗十九首》中思妇和游子的形象都是孤独的。

和游子相比,思妇更孤独。

(三)游子思妇徘徊于礼教与世俗之间,时有违礼之言,但无违礼之行。

游子即使决心“荡涤放情志”,一旦面对燕赵佳人,又“沉吟聊踯躅”。

(《东城高且长》)女子先是埋怨对方的迎娶过迟,但又表白:“君亮执高节,贱妾亦何为。

五言诗的起源:

五言诗的起源:

五言诗:一、起源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与其它诗歌样式一样,也是从民间产生的。

早在四言诗盛行的时代,五言诗就已经开始萌芽,《诗经》中的四言诗中偶然杂有五言诗句。

西汉时,五言的歌谣越来越多,自汉武帝以后,五言歌谣被大量地采入乐府,成为乐府歌辞。

它们有不少的新故事以及相当的艺术技巧,逐渐吸引文人们的注意和爱好。

文人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开始模仿起来,于是就有了文人的五言诗。

这便是五言诗的起源。

五言诗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写作,经过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二、最早的文人五言诗:最早的文人五言诗当是班固的《咏史》。

歌咏缇萦救父的故事。

虽“有感叹之词”,但“质木无文”,缺乏形象性。

三、文人模仿创作的文人五言诗文人模仿民歌创作的五言诗当以辛延年的《羽林郎》为著名,它是模仿《陌上桑》而写的。

四、汉代最有影响的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一、《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时代《古诗十九首》载于萧统《文选》,因为作者姓名失传,时代不能确定,故《文选》的编者题为“古诗”。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历来有许多推测。

从其内容、风格、技巧推断,它不能产生于西汉,而是东汉末年下层失意知识分子的作品。

二、《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古诗十九首》既非一人创作,其反映的思想内容就很复杂。

有写热中仕宦的,如“今日良宴会”;有写游子思妇的,如“行行重行行”;汉代文人五言诗中的许多内容,在《国风》中都可以找到。

尤其是游子思妇的相思之情。

更为深沉的内容:人生短促的生命意识。

男女离别的痛苦不但在于相思,而且还在于光阴流逝。

久别的夫妇虽然还会有团聚的日子,但青春的年华却一去不复返了。

正因为有了这种生命的感伤,才使这首诗具有更深的内蕴,它启发读者不但要珍惜爱情,更要珍惜青春,珍惜朝气蓬勃的生命。

也正因为青春的可贵,才足以显见爱情的价值的无限。

由此可见,写游子思妇的五言诗作,表现了汉代文人深沉的生命意识,它的内蕴,超出了男女相思,也使它与《诗经》中那些同题诗作有了明显的时代意识差别和抒情主体差别。

古诗十九首内容有

古诗十九首内容有

古诗十九首内容有
《古诗十九首》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其内容多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

这些诗歌主要表现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情感和思绪,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生苦短与及时行乐:《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等诗篇中,诗人感叹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认为应该及时行乐,享受人生的美好。

2. 离别相思:《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等诗篇中,诗人表达了对远行人的思念和离别的痛苦,反映了人间情感的脆弱和真挚。

3. 爱情主题:《西北有高楼》、《明月皎夜光》等诗篇中,诗人描写了爱情的痛苦和失落,反映了爱情的复杂和悲凉。

4.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回车驾言迈》、《驱车上东门》等诗篇中,诗人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挣扎。

5. 自然景物的描绘:《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等诗篇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感慨,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联系。

这些诗歌在艺术上具有天然浑成的风格,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之一。

三、汉代乐府民歌和文人五言诗

三、汉代乐府民歌和文人五言诗

(二)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 1、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批判精神。
• 汉乐府民歌源于民间,所反映的都是社会 下层民众的日常生活和喜怒怨愤,与汉代 文人文学以反映上流社会生活为主有天壤 之别,因而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二)乐府民歌的艺术特点
• 1、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批判精神。
• 同时汉乐府民歌以叙事的手法反映生活,强化了 诗歌的生活气息。 • 汉乐府民歌所反映的生活事实早已存在,而且后 来也长期存在,这不仅使读者更容易受到感染, 也为后代诗歌创作提供了内容极其广泛的题材。 尤其是在表现社会生活时,汉乐府民歌体现出关 注民生疾苦的忧患意识和揭露社会黑暗的现实批 判精神。
• • • • • • • • • • • •
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 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属累君两三孤子,莫我儿饥且寒, 有过慎莫笪笞,行当折摇,思复念之!” 乱曰:抱时无衣,襦复无里。 闭门塞牖,舍孤儿到市。 道逢亲交,泣坐不能起。 从乞求与孤儿买饵,对交啼泣, 泪不可止:“我欲不伤悲不能已。” 探怀中钱持授交。 入门见孤儿,啼索其母抱。 徘徊空舍中,“行复尔耳,弃置勿复道!”
《十五从军行》汉乐府
•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升旅谷,井上升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 ②乐府民歌展现了战争和劳役给民众带来 的深重苦难。
• 《战城南》: • 直接描绘战死的士卒横尸疆场听任乌鸦啄 食的惨烈场景,这是民生的悲剧。 • 《古歌》、《悲歌》抒发出远离家乡的征 夫浓厚而沉重的乡愁和怨愤。
2、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成就最高的汉代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

成就最高的汉代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是汉代文人的成就之最。

通过对古诗十九首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汉代文人的文学成就,以及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下面,我将通过对古诗十九首的分析,来探讨成就最高的汉代文人五言诗这一主题。

一、《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成就1.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司马迁,他是汉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2. 《古诗十九首》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所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共有十九篇,涉及风俗、历史、名士、英雄等多个方面。

3. 司马迁以其卓越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的身份,为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发展和成就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古诗十九首》的文学价值1. 《古诗十九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表现出司马迁优美的文学品味和高超的写作技巧。

2. 诗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内涵,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3. 诗歌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意境,展现了司马迁卓越的审美眼光和表达能力。

三、《古诗十九首》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 《古诗十九首》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文学遗产,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诗中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成为后世文人作品中的重要灵感源泉。

3. 《古诗十九首》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被誉为是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成就之最。

四、《古诗十九首》的影响与价值1. 《古诗十九首》的问世,充分展现了汉代文人五言诗在创作技巧和艺术表现方面的成就。

2. 诗歌中体现出的文人情怀和历史感受,使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3. 《古诗十九首》通过其优美的诗篇和丰富的意境,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五、司马迁与《古诗十九首》的历史价值1. 司马迁作为汉代史学家和文学家,通过《史记》和《古诗十九首》等重要著作,对我国文学史和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古诗十九首》作为司马迁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展现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杰出才华和卓越成就。

第四章汉代乐府和文人五言诗

第四章汉代乐府和文人五言诗

七出
本为残酷教条,内 则这条更始毫无人 性。在这些封建教 条的条条框框之下, 妇女动辄得咎,处 于一种被压迫、被 奴役的地位。它是 封建社会吃人的本 质。兰芝悲剧的根 源就在于此。
社会意义:
作品生动地描绘了兰芝与 焦仲卿的婚姻悲剧,以血的 事实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 家长的罪恶,揭露了封建婚 姻关系、封建家庭关系的本 质:“父母之命,媒约之 言”。妇女在婚姻上无保障, 受压迫、奴役。同时,作品 热烈的歌颂了兰芝夫妇为了 忠于爱情,宁死不屈的反抗 封建恶势力的叛逆精神。寄 托了青年男女对不愉的爱情、 幸福的婚姻的热烈向往,作 品具有强烈的民主性。
二、五言诗的起源和特点
五言诗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它和其 他的诗歌形式一样,都是起源于民间,五言诗萌 芽可上溯到《诗经》时代,在三百篇中有五言的 句子。
《沧浪》(战国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 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五言句式虽然出现很早,但真正作 为一种诗体,为文人所拟作,并达到成 熟阶段却在东汉时期,完整的五言诗首 先在汉代名民歌出现。如《陌上桑》 《战城南》《十五从军征》《上山采蘼 芜》等。在乐府民歌影响下,文人创作 的五言诗也出现了。最早的是班固的 《咏史》,接着有张衡的《同声歌》, 秦嘉的《赠妇诗》,赵壹的《刺世嫉邪 诗》,辛延年的《羽村郎》
后人把乐府机关所写的诗叫“乐府诗”, 简称乐府。乐府作为一种诗体名称,有自 己的特点: (1)入乐,即谱上曲子可以演唱。 (2)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 乐府民歌是我国诗歌史上出现的第三次高 峰(一次:诗经;二次:楚辞),现实主义 精神和《诗经-国风》中一脉相承。楚辞是浪 漫主义。
汉乐府的思想内容:
乐府现实主义精神:感于哀乐,缘 事而发。即:有感于喜怒哀乐,因此 而抒发。 乐府机关职能:采集民歌谣,谱写 歌曲,训练乐工。 乐府作用、目的:为统治阶级服务, 提供统治阶级各种需要。如:祭祀、 朝会、军旅等。也可了解民间意愿, “观风俗,知厚薄”,以达到巩固封 建统治的目的。乐府机关客观上起到 保存民歌的作用,使民歌得以集中记 录、流传。

《孟冬寒气至》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孟冬寒气至》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孟冬寒气至》古诗十九首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孟冬寒气至》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抒写的是寒冬长夜里深闺思妇的离愁别恨,表现其坚定不移的爱情。

诗先写季节转换、外界风寒,用景物的凄清衬托女主人公内心的凄凉;再集中描写她夜不能寐,只好仰观星月,借以打发漫漫长夜的生活场景;然后用她极其珍视游子书信的情节,写出她对远方游子可悯可哀的感情;最后女主人公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既表现了她真挚不变的感情,又展示了她自己可悲的遭遇。

全诗以第一人称自诉衷曲的形式展示思妇心理,曲折婉转,意蕴深厚。

作品原文:孟冬寒气至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

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

置书怀袖中,三岁字不灭。

一心抱区区,惧君不识察。

作品注释:⑴孟冬:冬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十月。

⑵惨:残酷,狠毒;或指悲痛,伤心。

栗:冷得发抖,这一词兼指心理和生理上的感受。

⑶列:“裂”的古字,割,分。

这里是排列的意思。

⑷三五:农历十五日。

⑸四五:农历二十日。

詹(chán)兔:即“蟾兔”,月亮的代称。

⑹遗(wèi):给予,馈赠。

书札(zhá):引申为书信。

札,古代用来写字的小木片。

⑺上:指书札的开头。

⑻下:指书札的结尾。

⑼三岁:三年。

灭:消灭,这里是磨灭意思。

⑽区区:犹拳拳,诚恳而坚定的意思。

⑾察:观察、仔细看,这里是明察、知晓的意思。

作品译文:初冬十月寒气就袭来了,呼啸的北风多么凛冽。

心多忧愁就知道夜晚长,抬头看天上星斗罗列。

每月的十五日月亮就圆满,到二十日就已残缺。

有客人从远方到来,带来了你给我的书信一封。

信中前半讲长久地相思,后半讲长时间的离别。

把书信放在衣袖里面,三年后字迹也没有泯灭。

我一心怀抱着衷爱之意,只怕你不知道这一切。

创作背景:此诗是以一位女子思念远方爱人时自述的角度来写的,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

现存第一首五言诗

现存第一首五言诗

现存第一首五言诗班固的《咏史》是现存第一首五言诗。

咏史[汉]班固三王德弥薄。

惟后用肉刑。

太苍令有罪。

就递长安城。

自恨身无子。

困急独茕茕。

小女痛父言。

死者不可生。

上书诣阙下。

思古歌鸡鸣。

忧心摧折裂。

晨风扬激声。

圣汉孝文帝。

恻然感至情。

百男何愦愦。

不如一缇萦。

【译文】禹、汤和周文王以文德治国的美德已经越来越淡薄,随之实行残酷的肉刑。

太仓令(淳于意)被诬有罪,押解到长安城。

只悔恨没生儿子,困苦危难时才孤立无援。

小女(淳于缇萦)听父亲这么说心痛不已,她想人死了哪还能复生。

她到皇宫门前给汉文帝上书,并在宫门前吟唱《鸡鸣》诗。

缇萦号哭阙下、伤心断肠,而见不到君王更忧心如焚。

圣明的孝文帝,终于被至诚所感动。

天下男儿为什么那么愚笨无能,竞比不上弱女子缇萦。

【注释】三王:当指夏商周三代的开国君主禹、汤和周文王。

德:文德。

弥:副词,益,越来越。

薄:衰减,淡薄。

传说三代圣王以文德治天下,故“刑错而兵寝”(刑罚不用,兵器也收藏起来)。

其后则文德日渐衰微,各种各样的刑罚也就多起来。

惟:语气词。

肉刑:古时切断肢体、割裂肌肤的刑罚,包括墨刑、劓(yì)刑、剕(fèi)刑、宫刑、大辟等。

太仓令:官名,管理太仓(汉代政府储粮之仓)的行政长官。

缇萦之父淳于意曾担任齐之太仓令。

就递:递解。

“递”,《文选》作“逮”。

身:自身,自己。

困急:危急关头。

茕(qióng)茕:孤独之状。

汉文帝四年(前175),有人告发太仓史淳于意触犯刑律。

淳于意被逮,押赴长安。

淳于无子,有五女。

将行,“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

’”(史记·孝文纪》)诣(yì):到。

阙(què)下:阙谓宫阙,阙下代指朝廷。

“小女”以下三句,言缇萦向皇帝上书,自请为官婢以续父亲之刑。

《史记》载:“其少女缇萦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臣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

今坐法当刑。

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

佚名《东城高且长》原文解析创作背景

佚名《东城高且长》原文解析创作背景

佚名《东城高且长》原文|解析|创作背景《东城高且长》是出自汉代的文人五言诗之一,这首诗借梦抒情,思维开阔,十分值得我们阅读和学习哦,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篇古诗吧。

《东城高且长》原文两汉:佚名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译文及注释译文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

从曲折绵长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

四野茫茫,转眼又有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

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犹如动地般的吹起。

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

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

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

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

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

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那燕赵宛洛之地本来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艳丽其颜如玉般的洁白秀美。

穿著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

《音响一何悲》之曲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声竟似骤雨疾风,听起来分外悲惋动人。

由于听曲动心,不自觉地引起遐思,手在摆弄衣带,无以自遣怅惘的心情。

反复沉吟,双足为之踯躅不前,被佳人深沉的曲调所感动。

心里遥想着要与佳人成为双飞燕,衔泥筑巢永结深情。

注释东城:洛阳的东城。

逶迤:曲折而绵长的样子。

回风动地起:“回风”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风。

“动地起”言风力之劲。

秋草萋已绿:“已”,一作“以”。

“萋”,通作“凄”。

绿是草的生命力的表现,“萋已绿”,犹“绿已萋”,是说在秋风摇落之中,草的绿意已凄然向尽。

四时更变化二句:“更”,替也。

“更变化”,谓互相更替在变化着。

晨风怀苦心二句:“晨风”,鸟名,就是鹯,鸷鸟。

《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赏析

《涉江采芙蓉》原文|译文|赏析《涉江采芙蓉》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

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涉江采芙蓉》原文两汉:佚名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译文及注释译文我踏过江水去采荷花,生有兰草的水泽中长满了香草。

可是我采了荷花要送给谁呢?我想要送给远方的爱人。

回头看那一起生活过的故乡,路途显得那么无边无际。

两心相爱却不能在一起。

于是我们要各在一方,愁苦忧伤以至终老异乡。

注释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遗(wèi):赠。

远道:犹言“远方”。

还顾:回顾,回头看。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形容无边无际。

同心:古代习用的成语,多用于男女之间的爱情或夫妇感情融洽指感情深厚。

终老:度过晚年直至去世。

赏析《涉江采芙蓉》初读时十分单纯,而这”单纯“其实寓于颇微妙的婉曲表现中。

初看起来,似乎无须多加解说,即可明白它的旨意,乃在表现远方游子的思乡之情。

诗中的“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正把游子对“旧乡”的望而难归之思,抒写得极为凄惋。

那么,开篇之“涉江采芙蓉”者,也当是离乡游子了。

不过,游子之求宦京师,是在洛阳一带,是不可能去“涉”南方之“江”采摘芙蓉的,而且按江南民歌所常用的谐音双关手法,“芙蓉”(荷花)往往以暗关着“夫容”,明是女子思夫口吻,当不可径指其为“游子”。

连主人公的身分都在两可之间,可见此诗并不单纯。

不妨先从女子口吻,体味一下它的妙处。

夏秋之交,正是荷花盛开的美好季节。

在风和日丽中,荡一叶小舟,穿行在“莲叶何田田”、“莲花过人头”的湖泽之上,开始一年一度的采莲活动,可是江南农家女子的乐事。

采莲之际,摘几枝红莹可爱的莲花,归去送给各自的心上人,难说就不是妻子、姑娘们真挚情意的表露。

《生年不满百》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

《生年不满百》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生年不满百。

《生年不满百》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

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感慨人生苦短。

劝人通达世事。

及时行乐。

不必为那些毫无益处的事而日夜烦忧。

并讽刺了那些贪图富贵者不懂得领悟人生的愚昧无知。

同时也表现了人生毫无出路的痛苦。

诗的前四句极言人生短暂。

主张人应当及时行乐;后六句进一步游乐人生中的三种主张:要及时。

不惜费。

不要企慕神仙。

全诗思路清楚。

层层推进;对比明确。

达意深刻;用典恰当。

意蕴深厚。

作品名称,生年不满百。

创作年代,东汉。

作品出处,《昭明文选》。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无名氏。

何不秉烛游⑵!为乐当及时。

何能待来兹⑶?愚者爱惜费⑷。

但为后世嗤⑸。

仙人王子乔⑹。

难可与等期⑺。

注释译文。

⑴千岁忧:指很深的忧虑。

古诗十九首千岁。

多年。

时间很长。

⑵秉烛游:犹言作长夜之游。

秉。

本义为禾把。

禾束。

引申为动词。

意为手拿着。

古诗十九首手持。

⑶来兹:就是“来年”。

因为草生一年一次。

所以训“兹”为“年”。

这是引申义。

⑷费:费用。

指钱财。

⑸嗤:讥笑。

嘲笑。

此处指轻蔑的笑。

⑹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⑺期:本义为约会。

约定。

这里引申为等待。

人生只有短短的数十载岁月。

却常常怀有千万年的忧愁。

及时行乐却怨白昼短黑夜长。

那为何不执火烛夜晚游乐?韶光易逝太匆匆行乐要及时。

时不我与又怎可等到来年?愚笨的人锱铢必较吝啬守财。

死时两手空空被后人嗤笑。

像王子乔那样驾鹤升天成仙。

这样的事情难以期待成真。

创作背景。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

作者已佚。

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

今人综合考察十九首诗所表现的情感倾向。

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

一般认为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

《古诗十九首》虽说不是出于一个作者之手。

但这些诗篇却都植根于东汉末年大动乱的历史土壤。

《涉江采芙蓉》全文与赏析

《涉江采芙蓉》全文与赏析

《涉江采芙蓉》全文与赏析《涉江采芙蓉》是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

这首诗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游子思乡和爱人相思的深沉情感,给人留下了无尽的遐想和感慨。

全诗如下: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主人公涉过江水去采摘芙蓉花,生长着兰草的沼泽地里,芳草萋萋。

芙蓉,即荷花,给人以清丽、高洁之感;兰泽与芳草,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两句看似只是在描写自然景色,实则为下文的抒情埋下了伏笔。

采芙蓉的行为,暗示着主人公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主人公采下芙蓉花,却陷入了沉思:这美丽的花朵要送给谁呢?原来,自己所思念的人远在他乡。

这里的“远道”,不仅是空间上的距离,更是心灵上的隔阂。

主人公的孤独和无奈在这一问中尽显无遗。

她满心欢喜地采摘花朵,却发现无人可赠,那种失落和哀伤油然而生。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主人公回过头来遥望故乡的方向,只看到那道路漫长而无边无际。

这一“还顾”的动作,生动地表现出她对故乡的眷恋和不舍。

然而,长路漫漫,归期遥遥,这种思念之情愈发深沉和痛苦。

“漫浩浩”三个字,形象地描绘出道路的遥远和迷茫,也象征着主人公内心的彷徨和无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尽管两人心心相印,却不得不分离两地,只能怀着忧伤一直到终老。

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也是最令人痛心的地方。

相爱的人不能相守,只能在思念中度过漫长的岁月,这种痛苦和无奈是何等的深沉。

“同心”与“离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悲剧色彩。

而“忧伤以终老”则表达了主人公对未来的绝望和无奈,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命运感到悲哀。

这首诗在艺术上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

首先,它运用了象征和比兴的手法。

芙蓉花象征着美好的爱情和纯洁的心灵,采芙蓉的行为则暗示着对爱情的追求。

兰泽和芳草的描写,不仅营造了优美的环境,也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论略

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论略

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发展论略
五言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创作形式,它以其简洁、精炼的形式,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汉代是五言诗的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汉代,五言诗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不仅被广泛用于山水诗、赞美诗等,而且在宋代以前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汉代的文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五言诗的创作上,从而使它的创作形式更加精炼、更加简洁。

汉代的文人对五言诗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

比如汉魏时期张祜,他在金陵《咏鹅》中采用了五言诗的形式,使五言诗的创作更加简洁、更加精炼,被誉为“五言诗祖师”。

汉末著名文学家谢灵运,他创作的五言诗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汉代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五言诗创作形式,比如《唐诗三百首》中的“抒情诗”,以及唐代的“抒情章句”,这些新型的五言诗形式为五言诗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汉代五言诗发展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它的出现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灵感。

至今,五言诗仍然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受欢迎的文学形式之
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创作形式之
一。

总之,汉代是五言诗发展的关键时期,文人们在这一时期对五言诗的创作有着重要的贡献,使五言诗的创作更加简洁、更加精炼,从而为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灵感。

汉代文人五言诗、七言诗

汉代文人五言诗、七言诗
游子思乡诗:《明月何皎皎》《去者日 以疏》《涉江采芙蓉》
游宦诗:《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 《回车驾言迈》
友朋诗:《西北有高楼》《明月皎夜光》 感生诗:《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
《生年不满百》(思妇、游子等主题也 往往与感生相伴)
婚嫁诗:《冉冉孤生竹》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别離。相去萬餘里, 各在天一涯。【注】:相去,相距。涯, 方。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胡馬依 北風,越鳥巢南枝。相去日已逺,衣帶 日已緩。【注】:已,通“以”。日以 遠、日以緩,一天天遠、一天天緩。緩, 寬鬆。浮雲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注】:上句爲象徵,遊子在外另有新 歡。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晩。棄捐勿 復道,努力加餐飯。
(二)作者:应为较下层文人。
(三)1.东汉末;2.某些属西汉。反映 的是汉人的某些共同情感。
(四)内容:具有相似的思想情调和艺 术风格。大多围绕相思、傷别,人生短 促、及时行乐,世态炎凉、怀才不遇等 主题。
保存于《文选》中。魏晋南北朝人往往 将其奉为五言古诗的典范。被称为“五 言之冠冕”(刘勰)。
《生年不滿百》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注】:人 生短促,但卻經常懷有多種憂慮,憂慮 之多猶如有千歲之長。晝短苦夜長,何 不秉燭遊?【注】:夜長無法娛樂,何 不秉燭而遊?爲樂當及時,何能待來兹? 【注】:兹,年。愚者愛惜費,但爲後 世嗤。【注】:愛、惜,并吝嗇之義。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注】:王 子喬,爲周靈王太子晉,後成仙。等, 相同。期,會。 《青青河畔草》【注】 Nhomakorabea思妇诗。
青青河畔草,鬱鬱園中柳。【注】:草、 柳正盛,時光大好,而荡子不歸,空負 良時。又,河畔之草,綿延無盡,正象 徵思之無窮;柳爲送別時所折。盈盈樓 上女,皎皎當牕牖。【注】:盈盈,指 舉止儀態;皎皎指膚色衣飾。牕,“窗” 之異體字。娥娥紅粉糚,纖纖出素手。 【注】:娥娥,美好貌。糚,妝之異體 字。紅粉,脂粉。出素手,謂其以手憑 窗。昔爲倡家女,今爲蕩子婦。【注】: 倡家女,歌舞樂伎。蕩

《迢迢牵牛星》诗歌赏析

《迢迢牵牛星》诗歌赏析

《迢迢牵牛星》诗歌赏析《迢迢牵牛星》诗歌赏析《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迢迢牵牛星》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迢迢牵牛星朝代:汉朝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简介《迢迢牵牛星》是产生于汉代的一首文人五言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此诗借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被银河阻隔而不得会面的悲剧,抒发了女子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字里行间,蕴藏着一定的不满和反抗意识。

诗人抓住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神话相关的物象,借写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心态,来比喻人间的离妇对辞亲去远的丈夫的相思之情。

全诗想象丰富,感情缠绵,用语婉丽,境界奇特,是相思怀远诗中的新格高调。

翻译/译文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

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

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

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

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默默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注释迢(tiáo)迢:遥远的样子。

牵牛星:河鼓三星之一,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东。

皎皎:明亮的样子。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河汉,即银河。

纤纤:纤细柔长的样子。

擢(zhuó):引,抽,接近伸出的意思。

素:洁白。

札(zhá)札:象声词,机织声。

弄:摆弄。

杼(zhù):织布机上的梭子。

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此句是用《诗经·小雅·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

而这里则是说织女因相思,而无心织布。

涕:眼泪。

零:落下。

汉代五言诗

汉代五言诗

汉代五言诗汉代五言诗汉代五言诗作者:汉代五言诗出自:《汉书·地理志下》:“武帝元封六年,初令天下郡国举贤良方正各一人。

至武帝太初元年,诏曰:‘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笨麴并酒》:“四月中作醋法:以清酒二斗,苦酒二升,稻麴一石,曲三升,沉香半两,同酿…三日后取酒,既澄清,以大斛贮之,投酒一斛于池中,又投好米四斗于中,每旦视麴色之美恶,以意酌量,满十斛则止。

若所投之米多而麴少,则倍加麴;少则减麴。

如此,冬即温,夏即凉。

”汉代五言诗句子:汉代五言诗意思:汉代五言诗翻译:汉代五言诗赏析:汉代五言诗出自:五言律诗。

中国汉代时期形成的一种诗体。

汉代五言诗的特点:①句式比较灵活,不像近体诗那样讲究对仗,押韵较宽。

如王粲《七哀诗》中有“仰瞻八龙”等语,用字颇为随便。

不仅如此,汉代五言诗还在平仄方面提出一些新的要求,这就更难掌握。

例如,当时盛行于吴、楚地区的一种格式叫做“句句平仄”,平仄声调有五、四、二、三、一、五、七的顺序。

首句可平可仄,称“平平”;第二、四、六、八句必须平声,称“仄仄”;倒数第二句不能用仄声,称“拗句”;但第二、四、六、八句必须用平声,这就构成了二联互换平仄位置的格式。

汉代五言诗和汉代文人诗的主要区别在于篇幅短小,内容单纯,感情真挚。

汉代五言诗的作者是一个叫王吉的人,他和蔡邕共同完成了这部作品。

《上之回》到了汉朝,张衡写了一首《归田赋》描述了自己辞官归隐的决心。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孔子已经无人问津。

当时东汉末年战乱频发,人民深受其害,百姓苦不堪言,社会矛盾极为尖锐。

而且,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其政权,大肆宣扬阴阳五行学说,并且迷信鬼神之道。

人民的生活愈加困苦,各地都爆发了农民起义。

那个时候,刘备虽然和曹操是亲戚,但他始终坚持兴复汉室的梦想,甚至连儿子取名字都是叫“刘封”,这表明他要永远追随刘皇叔,光复汉室。

1、《上之回》,作者是西汉的王吉,选自《张衡列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代文人五言诗
一、五言诗的起源
五言诗源于民间歌谣。

西汉五言谣谚渐多,对文人五言诗的兴起,当有深刻影响。

惠帝时有戚夫人所唱的《舂歌》:子为王母为虏。

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

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汉书·外戚传》载李延年所作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汉书·五行志》引西汉民谣:“斜径败良田,谗口乱善人。

桂树华不实,黄雀巢其颠。

故为人所羡,今为人所怜。


五言诗进入乐府促进了文人五言诗的发展。

东汉班固《咏史》是现存最早完整的文人五言诗。

《诗品序》:“东京二百载中,惟有班固《咏史》,质木无文。


辛延年《羽林郎》、宋子侯《董娇娆》的出现,表明东汉中期文人学习乐府民歌已相当成熟。

张衡的《同声歌》在东汉文人五言诗中别具一格。

自张衡始,东汉文人五、七言诗形成了以抒情为主的基本走势。

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从班固到秦嘉,经过一个世纪左右的发展,东汉文人五言诗的创作进入繁荣期。

东汉后期出现的《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二、古诗十九首
1、始载于梁萧统所编《文选》,非一人一时之作,创作年代约在东汉后期,内容多写离愁别绪,羁旅游宦的失意彷徨,有感伤色彩,被奉为古代抒情诗的艺术典范,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2、古诗十九首的基本内容:描写游子思妇别离相思之苦;抒发仕途失意和生死之悲。

清人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说《古诗十九首》:《十九首》所以为千古至文者,以能言人同有之情也。

人情莫不思得志,而得志者有几?虽处富贵,慊慊犹有不足,况贫贱乎?志不可得而年命如流,谁不感慨?人情于所爱,莫不欲终身相守,然谁不有别离?以我之怀思,猜彼之见弃,亦其常也.夫终身相守者,不知有愁,亦复不知其乐;乍一别离,则此愁难已.逐臣弃妻与朋友阔别,皆同此旨。

故《十九首》虽此二意,而低回反复,人人读之皆若伤我心者.此诗所以为性情之物,而同有之情,人人各具。

则人人本自有诗也。

3、《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是古代抒情诗的典范,长于抒情,委曲宛转,反复低徊。

“思深远而有余意,言有尽而意无穷”(吕本中《童蒙诗训》)。

巧妙地起兴发端,常以写景叙事发端,极其自然地转入抒情,水到渠成,又抑扬有致。

许多诗篇以其情景交融、物我互化的笔法,构成浑然圆融的艺术境界。

语言炉火纯青,形成深衷浅貌的语言风格。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刘勰《文心雕龙》:“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讲读:《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

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馀里。

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

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

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

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

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

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

努力加餐饭。

诗以思妇自叙的口吻,抒写了居家妻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深切思念的哀怨之情。

在艺术上,这首诗也颇具特色。

首先,是抒发的感情的丰富性和典型性。

这首诗以时间的推移为顺序展开抒情描写,先写初别离的悲痛,次写路远难会的担忧,再写悬想中对丈夫久行不归的疑虑,最后写相思损害身心健康,以自我宽解作结。

抒写感情显得丰富多彩,可以说把思妇的一些主要心理活动、种种情感都概括进去了,从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其次,善于以比兴达意,委婉含蓄地表达感情。

再次,是以回环往复的诗体形式来加强抒情效果。

它虽未直接采用重章迭句形式,但同一意绪却运用了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反复加以抒写,达到了酣畅尽兴的效果,感染力极强。

阅读讨论: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

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

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

但感别经时。

体会本诗的表现手法。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本诗的语言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