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华北电力大学导师库

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 计算机应用技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管理科学与工程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水文学及水资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热能工程 通信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应用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热能工程 英语语言文学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技术经济及管理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英语语言文学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数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技术经济及管理 通信与信息系统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环境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 企业管理 机械设计及理论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计算机应用技术
职称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级高工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所在地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保定 北京 北京 保定 北京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北京 北京 保定 保定 北京 北京 保定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保定 北京 保定 北京 保定 北京 北京 保定 保定 保定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电子工程 计算机应用技术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系统结构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环境工程 英语语言文学 流体机械及工程 会计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理论物理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环境工程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热能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工程热物理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诉讼法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工程热物理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热能工程 应用化学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水文学及水资源 电机与电器 通信与信息系统 热能工程
女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男 男 男 女 男 男 男
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林俊
男
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太阳能光伏及能源材料
1、生物质能
4
肖显斌
男
副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生物质能
5
郑宗明
男
副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生物质能
6
赵莉
女
副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生物质能
风力发电研究中心
1
田德
男
教授
(博导)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风力发电系统理论与技术
2
刘永前
男
教授
(博导)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风力发电系统理论与技术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太阳能热发电及节能工程
5
张伟
男
副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太阳能热发电及节能工程
6
张兵
女
副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太阳能热发电及节能工程
太阳能研究中心
1
陈诺夫
男
教授
(博导)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太阳能光伏及能源材料
2
姚建曦
男
教授
(博导)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太阳能光伏及能源材料
3
邓英
女
教授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风力发电系统理论与技术
新能源热物理研究中心
1
杨勇平
男
教授
(博导)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1、太阳能热发电及节能工程
2
徐进良
男
教授
(博导)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14
徐进良
男
教授
博导
动力工程
1、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
15
杨少霞
女
副教授
动力工程
1、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
16
杨世关
男
副教授
动力工程
1、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
17
姚建曦
男
教授
博导
动力工程
1、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
18
张 兵
女
副教授
动力工程
1、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
7
李建兵
男
讲座教授
环境工程
1、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2、不确定性能源与环境系统模拟与优化
8
陈冰
男
讲座教授
环境工程
1、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2、不确定性能源与环境系统模拟与优化
9
卢宏玮
女
教授
环境工程
1、环境系统分析
2、流域系统管理
3、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10
李 薇
女
副教授
环境工程
1、能源环境污染控制
2、环境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
19
张 伟
男
副教授
动力工程
1、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
20
张锴
男
教授
博导
动力工程
1、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
21
赵 莉
女
副教授
动力工程
1、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
22
郑宗明
男
副教授
动力工程
1、新能源开发利用与节能环保
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1
陆道纲
华北电力大学导师库

职称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级高工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教授 副教授
所在地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保定 北京 北京 保定 北京 保定 保定 保定 保定 北京 北京 保定 保定 北京 北京 保定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保定 北京 保定 北京 保定 北京 北京 保定 保定 保定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工 博导
跨信号、电路
跨软件与理论
跨信号
跨电力
跨检测技术
博导 缺方向
缺方向 博导
博导
跨信号、电路、电子 跨信号、电子与通信
博导
跨软件与理论
跨信号、电子与通信
跨软件与理论
鲍海 谷俊杰 梁志瑞 孙保民 李存斌 牛跃辉 董福品 赵强 徐鸿 朱勇华 戴忠信 韩璞 蒋艳杰 董华英 于荣生 张大庆 闫顺林 刘林 尹连庆 宗伟 张国立 刘建飞 阎春雨 高强 郝建红 刘淑平 崔翔 米增强 郑顾平 陈惠良 王伟 王振旗 孙淑珍 王泽忠 刘衍平 张桂芹
缺方向
博导
跨信号、电子与通信 工程热物理
苑津莎 徐磊 刘观起 乌云娜 张新国 纪昌明 刘力丰 周兰欣 赵莲清 孟建良 梁明 杨淑英 张树芳 祖林 李成榕 戴毅姜 李农庄 田沛 曾鸣 张文建 马铁川 张金辉 张希荣 康怡 黄元生 戚宇林 黄少锋 郭铁桥 胡志光 常澍平 宋雨 李永倩 郭京生 戴庆辉 吕跃刚 张丽静
动力能源 热能工程
环境学院 应用化学
环境学院
电气学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动力能源 水文学及水资源
电气学院 电机与电器
电子系 通信与信息系统
华北电力导师介绍-电力系

电力工程系一、简介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力工程系是我校的骨干院系,成立于1958年建校之初。
四十多年来无数电力人团结一致、开拓创新、不断进取,取得了累累硕果。
电力工程系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具有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等5个学科均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电工理论新技术是部级重点学科,电力系统保护与动态安全监控实验室是教育部立项建设的重点实验室,高电压技术与电磁兼容实验室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电磁场分析、测试实验室是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
今天的电力工程系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着一支学术造诣高和创新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杨以涵教授是我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杨奇逊教授是我国微机继电保护方向的奠基人。
目前本系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教授29人,副教授23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36 人。
近五年共承担科研项目近300项,其中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科技项目和其他省部级重点项目5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近5000余万元;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2项;获专利6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奖励7项;出版专著和教材10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国际三大检索收录200余篇。
电力工程系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已与美国、英国、瑞士、法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新加坡、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研究生培养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能力的培养。
硕士论文选题90%以上是来自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生产实际的攻关项目,学位论文水平较高,得到了校内外同行的好评。
一大批研究生毕业后取得多项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大都成为用人单位的技术骨干。
二、专业介绍(一)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是一个与电能的生产、传输、变换使用、控制、管理等有关的专业。
华电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导简介及传热学知识点总结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博导简介(按拼音排序)戈志华80798702热能动力工程教研室卞双80798479院办公室付忠广80798469院办公室张光80798702热能动力工程教研室安连锁,男,1955年10月生,汉族,现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职务。
安连锁教授主要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学研究工作,先后为本科生、研究生讲授《流体力学》、《泵与风机》《最优化技术在热力发电厂的应用》等课程。
在热力设备及大型回转机械安全、经济运行与节能技术;声学技术与应用等领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二项、“863”子课题一项、博士点基金三项以及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就工程教育中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承担国家级教学改革项目5项、省部及多项。
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EI收录论文32篇;出版教材4部,教育教学研究论文21篇。
200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被评为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2007年被聘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第四届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力教育协会能源动力工程学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曾培养博士研究生多名、硕士研究生多名。
联系电话:010-********E-mail:als@陈鸿伟,男,1965年1月生,汉族,重庆人。
1996年5月毕业于东南大学热能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曾任热力、热能教研室副主任,现任中国动力工程学会锅炉专委会委员、动力工程副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4年5月至2005年7月赴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开展合作研究,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赴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进行访问研究。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60
宋光雄
男
副教授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工程
1、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失效预防
2、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61
何成兵
男
副教授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工程
1、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62
董玉亮
男
副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63
康顺
男
教授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1、电站设备优化设计与节能
2、输电线路工程
9
马志勇
男
副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1、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新能源技术与设备
10
杨志凌
男
副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1、新能源技术与设备
2、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1
高青风
男
讲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12
吕雪峰
女
讲师
动力工程
1、核能科学与工程
2、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13
周世梁
男
讲师
动力工程
1、核能科学与工程
2、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14
李向宾
男
讲师
动力工程
1、核能科学与工程
2、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15
曹博
男
讲师
动力工程
1、核能科学与工程
2、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
16
程晓磊
男
讲师
华电考研复试班-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

华电考研复试班-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专硕考研复试经验分享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
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新征程。
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
学校长期隶属于国家电力部门管理。
2003年,学校划转教育部管理,现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特大型电力集团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
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两地实行一体化管理。
学校现有教职工近3千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近1万人。
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
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成立于1958建校初期。
近五十多年的办学历程中经历了校本部从北京到河北,从河北又回到北京,从电力部到教育部的地域以及归属的变迁,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其包容并蓄、均衡有道的精神,相继派生出一批新专业和学科方向,同时孕育了若干个院系,2005年原机械工程学院并入,组建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009年更名为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
2007年7月和9月从学院相继孵化、成立了可再生能源学院和核科学与技术学院。
启道考研复试班根据历年辅导经验,编辑整理以下关于考研复试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广大复试学子有所帮助,提前预祝大家复试金榜题名!专业介绍机械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机械类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机械工程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工程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庞力平
男
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传热传质与多相流
2、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
4、先进表面技术与激光加工技术
25
辛燕
女
讲师
材料学
1、先进金属材料
26
杨勇平
男
教授
博导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
动力工程
1、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2、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3、分布式供能
4、制冷与空调技术
5、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
6、能源管理与节能技术
27
杜小泽
男
教授
博导
工程热物理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1、电站设备优化设计与节能
2、输电线路工程
9
马志勇
男
副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1、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2、新能源技术与设备
10
杨志凌
男
副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1、新能源技术与设备
2、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11
高青风
男
讲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5
董兴辉
男
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1、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及应用
2、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6
刘衍平
女
教授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程
1、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设备
2、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7
杜冬梅
女
教授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
8
李林
男
副教授
2、先进表面技术与激光加工技术
3、新能源材料
21
侯世香
女
副教授
材料学
1、电厂金属材料的劣化、磨损、腐蚀与防护
22
李斌
女
副教授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工程
1、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失效预防
23
刘静静
女
副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2、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失效预防
24
王永田
男
讲师
材料学
3、电厂金属材料的劣化、磨损、腐蚀与防护
3、热力系统、设备建模与仿真
44
陈海平
男
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
1、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3、能量系统节能与技术经济分析
45
付忠广
男
教授
博导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工程
1、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2、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3、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动力工程
1、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2、叶轮机械与流体工程
42
刘石
男
教授
博导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2、传热传质与多相流
3、分布式供能
4、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43
梁双印
男
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工程
1、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2、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失效预防
2、新能源材料
15
陈克丕
男
副教授
材料学
1、先进陶瓷材料
16
毛雪平
男
副教授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工程
1、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失效预防
17
李宝让
男
副教授
材料学
1、新能源材料
18
张东博
男
副教授
材料学
1、先进表面技术与激光加工技术
2、新能源材料
19
吕玉珍
女
副教授
材料学
1、新能源材料
20
薛志勇
男
副教授
材料学
1、先进金属材料
动力工程
1、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2、清洁能源利用技术与设备
39
徐鸿
男
教授
博导
热能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动力工程
1、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2、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3、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失效预防
40
胡三高
男
教授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41
安连锁
男
教授
博导
热能工程
流体机械及工程
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50
孙保民
男
教授
博导
热能工程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
1、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2、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3、传热传质与多相流
51
刘彤
女
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文彦
女
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4、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失效预防
46
戈志华
女
副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2、节能理论与技术
47
卞双
女
副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48
程伟良
男
教授
热能工程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
1、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49
张永生
男
副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序号
姓名
性别
职称
所属二级学科专业
研究方向
1
芮晓明
男
教授
博导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流体机械及工程
机械工程
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2、电站设备优化设计与节能
3、新能源技术与设备
2
柳亦兵
男
教授
博导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电子工程
动力机械及工程
机械工程
1、机械系统动特性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传热传质与多相流
2、节能理论与技术
35
周乐平
男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传热传质与多相流
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36
冼海珍
女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
1、传热传质与多相流
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37
魏高升
男
副教授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节能理论与技术
38
徐钢
男
副教授
热能工程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传热传质与多相流
2、节能理论与技术
28
郭民臣
男
教授
热能工程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
1、节能理论与技术
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29
徐二树
男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分布式供能
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3、复杂系统建模、仿真与控制
30
刘忠
男
教授
热能工程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
1、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2、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31
刘文毅
男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动力工程
1、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32
段立强
男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分布式供能
2、节能理论与技术
3、洁净煤发电技术与设备
33
王修彦
男
副教授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2、节能理论与技术
34
杨立军
男
副教授
博导
工程热物理
2、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3、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3
夏延秋
男
教授
博导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流体机械及工程
机械工程
1、电站设备优化设计与节能
2、新能源技术与设备
3、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控制与信息技术
4
张照煌
男
教授
博导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设计及理论
机械工程
1、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
2、新能源技术与设备
1、制造业信息化技术及应用
2、新能源技术与设备
12
刘宗德
男
教授
博导
材料学
动力机械及工程
热能工程
动力工程
1、电厂金属材料的劣化、磨损、腐蚀与防护
2、先进表面技术与激光加工技术
3、能源转换的安全与节能
4、动力机械工作过程及失效预防
13
刘东雨
男
教授
材料学
1、先进金属材料
14
郭永权
男
教授
材料学
1、稀土电磁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