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优秀教案(最新整理)
【一年级科学教案1-2】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展台、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一、谈话导入。
引领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卷首语。
二、初步认识“科学”。
1、今天学习什么课?指定学生回答。
2、什么是科学?出示图片:(彩虹、火山蘑菇岩、猪笼草、恐龙)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出示图片:家居设备组合。
提问:你认识哪些电器?它们都有什么用?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引导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反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通过做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一、活动过程。
1、科学课上做什么?引领学生观察图片,深入理解科学课上需要完成的事情。
2、我们一起做一做。
(1)教师引领学生观察绿萝的叶子。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是什么形状的?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的叶子?(2)教师做“小鱼有什么变化”的实验。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3)教师做第4页中的水溶实验。
建议学生回家尝试一下,并做好观察。
二、科学家的故事。
教师搜集几个科学家的故事,为学生简单讲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 看一看》教学设计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4 看一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看一看》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以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为主要目标,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事物,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材首先展示了一些学生熟悉的场景和物品,如教室、校园、文具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接着,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观察这些事物,以及观察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在教学过程中,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观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观察的过程。
(2)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观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情感。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发现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细心发现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等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事物。
体验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活动,体验观察的过程和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观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教师展示一个神秘的盒子,让学生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猜测。
教师打开盒子,展示里面的物品(一个小玩具),并提问:同学们是怎么猜到的呢?引出观察的重要性,导入新课。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8 比一比》教学设计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8 比一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8 比一比》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身边常见的事物,认识到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比较。
教材以生动的图片和简单的文字,引导学生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让学生初步建立比较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通过比较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周围的世界,为后续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基础。
同时,教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分享和倾听。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能够用比较的方法区分不同的物体。
(2)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比较,如尺子、绳子等。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测量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让学生在比较活动中感受科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认识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等特征,能够用比较的方法区分不同的物体。
(2)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进行比较。
教学难点(1)准确地描述物体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在比较活动中体会科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3 分钟)教师展示一些不同大小、长短、高矮的物品,如铅笔、橡皮、书本、杯子等,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这些物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比一比。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听一听》教学设计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听一听》教学设计课题:《听一听》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青岛版(2024)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听一听》的教学设计理念是通过听觉体验激发学生对科学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倾听自然和生活中的声音,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同时增强对声音现象的感知和理解。
教学过程中,教师将设计多样化的听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声音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基本概念,以及声音与环境的关系。
通过互动和合作学习,学生能够学会如何记录和描述声音,进而培养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听一听》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学会用耳朵去听周围的声音,了解不同声音的特点,感受声音的奇妙,并初步掌握一些听声音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到耳朵可以听到各种声音。
能够分辨不同声音的特点,如大小、高低、远近等。
学会一些听声音的方法,如安静倾听、集中注意力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倾听、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声音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不同声音的特点,学会听声音的方法。
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观察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准确的语言描述不同声音的特点。
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四、学生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声音是他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但他们对声音的认识还比较感性和片面。
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通过有趣的活动和引导来保持他们的专注度。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可能在描述声音特点时会遇到困难,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
五、教学策略创设情境:通过播放各种声音的音频、展示图片等方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认识科学【学习目标】了解科学的定义和作用认识到科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科学的概念,让学生对科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实例展示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消化、植物的生长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植物的生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一个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与家人分享1.2 探究科学方法【学习目标】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和进行实验【教学内容】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调查等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和进行实验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植物的生长2.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假设、制定计划并进行实验,如探究水的沸腾规律【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第二章:我们的地球2.1 认识地球【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教学内容】引入地球的概念,让学生对地球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实例展示地球的基本特征,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自转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形状和特征,让学生举例说明地球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2. 展示地球的形状和自转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地球的自转现象,并与家人分享2.2 探索地球的秘密【学习目标】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认识到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介绍地球的内部结构,如地壳、地幔、地核等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和特点【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地球的内部结构,并进行实际操作,如模拟地球的内部结构2. 引导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不同层次和特点,并进行实际观察和实验【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观察地球周围的环境,并思考地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第六章:我们生活中的物质6.1 认识物质【学习目标】了解物质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物质的概念,让学生对物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物质的分类,如固体、液体、气体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不同类型的物质,如固体、液体、气体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并与家人分享6.2 探索物质的性质了解物质的基本性质学会观察和描述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等【教学内容】介绍物质的基本性质,如颜色、形状、气味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物质的基本性质【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基本性质,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和描述不同物质的颜色、形状、气味等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和描述物质的性质【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并与家人分享第七章:我们周围的能量7.1 认识能量【学习目标】了解能量的定义和分类认识到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能量的概念,让学生对能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能量的分类,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能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不同类型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电能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能量,并与家人分享7.2 探索能量的转化【学习目标】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学会观察和描述能量的转化过程【教学内容】介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能量的转化过程【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和描述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和描述能量的转化过程【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过程,并与家人分享第八章:我们身边的生命8.1 认识生命【学习目标】了解生命的定义和特征认识到生命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引入生命的概念,让学生对生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介绍生命的特征,如生长、繁殖、适应环境等【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定义,让学生举例说明生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展示生命的特征,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殖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日常生活中的生命现象,并与家人分享8.2 探索生命的多样性【学习目标】了解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分类和多样性,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特征【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和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生物多样性,并与家人分享第九章:我们身边的科学实验9.1 认识科学实验【学习目标】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学内容】介绍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并进行实际操作,如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2. 展示科学实验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食物的消化、植物的生长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进行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9.2 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学习目标】学会设计简单的科学实验体验科学实验的乐趣和探索精神【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设计简单的科学重点和难点解析:1. 认识科学和探究科学方法:这部分内容是理解整个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和探究方法。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完整版)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走进科学课教学要求:1.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研究的知识内容,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
2.认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初步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教学重点:1.认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过程:1.导入:a.了解哪些科学家的名字?b.了解哪些我国科技项目?2.研究新课:a.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b.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c.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研究。
3.活动过程:a.看书第二页,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b.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
c.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d.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e.小组代表说发现。
f.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4.拓展活动:听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互相讲。
2.我的“小问号”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惯。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惯。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
教学过程:1.课前交流,初步感悟:a.老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学生自由提问。
b.组织学生交流。
2.课中体验,深化感悟:a.老师出示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学生自由提问。
b.学生各抒己见。
c.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组合成小组,选好组长。
3.全班汇报:4.看课本第五页的图画,你有哪些“小问号”?a.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有哪几种颜色?2、声音传播实验1).请学生分组,每组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子,以及一些沙子和石子。
2).让学生将沙子和石子放入瓶子中,然后将瓶子放在水中。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开学第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了解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熟悉科学教室的环境和规则,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安全意识。
通过互动活动,让学生认识新同学,增强班级凝聚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让学生了解科学教室的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
难点如何让一年级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科学课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游戏法。
四、教学准备收集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视频和图片。
准备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器材,如放大镜、磁铁等。
制作教学课件。
设计一些互动游戏的道具,如姓名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自我介绍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科学老师[老师姓名]。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一起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很高兴能认识大家,希望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能成为好朋友。
引出主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解决问题。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科学了解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苹果会从树上掉下来。
在这一学期里,我们将一起学习很多有趣的科学知识,做很多好玩的科学实验。
大家期待吗?(二)认识科学课播放科学小实验视频师: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些有趣的科学小实验视频,让我们一起感受科学的魅力吧!播放视频后,提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觉得这些实验神奇吗?为什么会发生这些现象呢?介绍科学课的学习内容师:在我们的科学课上,我们将学习很多有趣的知识。
比如,我们会认识身边的动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我们会学习天气的变化,知道如何预测天气;我们还会做很多科学实验,探索科学的奥秘。
同学们,你们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呢?(三)认识科学教室带领学生参观科学教室师:现在,老师带大家参观一下我们的科学教室。
大家要注意观察,看看科学教室里都有哪些有趣的东西。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第一章:认识科学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定义和特点,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会观察和思考,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3.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和特点2. 科学思维能力3. 科学方法的应用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趣味小故事引入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思考,举例说明科学思维能力的运用。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实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准确回答科学的定义和特点。
2. 学生能够展示科学思维能力的运用。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章:观察与实验一、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和记录,培养观察能力。
2. 了解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能够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1. 观察方法与记录2. 实验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3. 实验方法的运用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入观察和实验的重要性。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记录,学习观察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了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现象。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展示观察方法和记录技巧。
2. 学生能够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3.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方法验证科学现象。
第三章:生物与非生物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和区别。
2. 能够分辨生物和非生物。
3. 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的特征和非生物的特征2. 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3. 生物的保护意识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入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
2.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分辨,学习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生物调查,了解生物的保护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描述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
2. 学生能够正确分辨生物和非生物。
3. 学生能够展示对生物的保护意识。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让它们立起来》教学设计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让它们立起来》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材分析《让它们立起来》是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科学课》中的一课。
本单元作为小学科学课程的起始单元,旨在引领学生走进科学世界,初步感知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课以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能否立起来为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实践操作,探究物体立起来的方法和条件。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后续科学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核心素养目标(一)科学观念认识到物体有不同的形状和结构,有些物体可以立起来,有些物体不容易立起来。
了解物体立起来与物体的重心、支撑面等因素有关。
(二)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不同物体立起来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多种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探究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尝试让各种物体立起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探究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四)态度责任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勇于尝试的科学态度。
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探究让不同物体立起来的方法。
理解物体立起来与重心、支撑面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物体的重心,并理解重心与物体立起来的关系。
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总结出让物体立起来的一般规律。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物体的站立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物体为什么能立起来以及如何让物体立起来的方法缺乏深入的思考和探究。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好动、好玩,喜欢通过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课程简介本科目旨在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引导学生探究自然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常见的物质和现象。
2.能够掌握测量温度、长度和重量的方法。
3.能够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释周围的自然现象。
4.能够借助科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一章:万物皆有物质1.1 引入教师用两个不同的容器,一个装着水,一个装着沙子,让学生观察、比较,并探究两种物质之间的不同之处。
1.2 水和沙子的区别让学生探究水和沙子之间的区别,并引导学生发现水和沙子都具有重量、体积、颜色、形状等特征。
1.3 其他常见物质引导学生认识空气、火、土、石等其他常见物质,并通过实验探究它们的性质。
第二章:万物皆有形状2.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不同形状的图像,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之间的有什么不同。
2.2 形状的分类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形状的基本特征。
2.3 描述物体的形状让学生通过绘制物体图像,描述物体的形状,并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物体在移动过程中形状的变化。
第三章:万物皆有颜色3.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不同颜色的图像,引导学生探究不同颜色之间的区别。
3.2 颜色的分类让学生通过观察不同颜色的物体,认识红、黄、蓝、绿等基本颜色,并学习用颜色来表示物体的特征。
3.3 新颜色的产生引导学生通过混合不同颜色的颜料,产生新的颜色。
并让学生探究颜色的深浅变化是通过颜料的少量或多量来实现的。
第四章:测量物体的长度、重量和温度4.1 引入学生通过观察自己身边有哪些物体可以用来测量长度、重量和温度,并了解到测量的重要性。
4.2 长度的测量通过纸条和鞋带等物品来让学生学会长度的测量方法,并让学生学习描述长度的言语和书写形式。
4.3 重量的测量通过利用砝码和秤等工具来让学生掌握重量的测量方法,并学习描述重量的言语和书写形式。
4.4 温度的测量通过使用温度计等工具来让学生掌握温度的测量方法,并让学生了解摄氏度和华氏度的用法。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材简介本教案是根据《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编写的教学指南,内容包括了全册各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安排等内容。
通过本教案的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获得知识、培养观察分析能力、培养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册科学学习,学习了解有关动植物、季节、天气、身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本教学重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应达到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探究和验证科学现象。
3. 学生培养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四、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
2. 讨论法: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3. 实验探究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验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4. 游戏化教学法:通过游戏和竞赛等方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活动安排第一单元:动物园教学目标: 1. 了解动物园里常见的动物名称。
2. 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对不同动物的喜欢或不喜欢。
教学活动: 1. 观看动物园游记视频,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种类和特点。
2. 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动物进行介绍,并用图片或手工制作动物模型。
3. 学生在组内表演自己喜欢的动物并进行交流。
第二单元:四季变化教学目标: 1. 了解四季变化的特点和原因。
2. 学习观察和描述季节变化的现象。
教学活动: 1. 回顾季节的概念,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讨论,记录不同季节的特点。
2. 学生利用图片或绘画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闻和尝》教学设计及反思
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闻和尝》教学设计及反思课题:《闻和尝》科目:小学科学年级:一年级上册版本:青岛版(2024)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有方法》中的《闻和尝》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习用闻和尝的方法观察物体,了解不同的观察方法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
通过观察水果、食物等常见物品,让学生认识到闻和尝是重要的观察手段,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安全意识。
课文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出问题:怎样用闻和尝的方法观察物体?2. 观察活动:观察水果的气味和味道。
3. 安全提示:强调在闻和尝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安全。
4.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用闻和尝的方法观察更多的物品。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们喜欢通过各种感官去探索和认识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闻和尝的经验,但对于如何正确地用闻和尝的方法进行观察还不太清楚。
此外,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和直观的教学方法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1. 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愿意尝试新的活动。
2. 以形象思维为主:需要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象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3. 好动:喜欢参与各种活动,难以长时间保持安静。
4. 缺乏安全意识:在进行闻和尝的活动时,可能会不注意卫生和安全。
二、教学设计理念1. 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2. 强调实践: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闻和尝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注重安全: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在闻和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4. 融合多学科:将科学、健康、语文等学科知识融合在一起,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目标1. 认识到闻和尝是观察物体的方法之一。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科学观念: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
科学思维: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并描述食盐和白糖在水里的变化。
探究实践: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能对食盐、白糖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表现出探究兴趣。
态度责任:了解溶解在生活的应用。
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
在教师指导下,观察并描述食盐和白糖在水里的变化。
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会用到放大镜,请同学们课后继续观察!
板书设计
15.放大镜
镜片
镜框
镜柄
放大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和用肉眼观察相比,使用放大镜观察更清楚。
教学反思。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我们周围的物体1. 认识不同的物体,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2. 探究物体的性质,如形状、颜色、质地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
2. 探究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如力的作用、能量的转化等。
3.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科学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探究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如力的作用、能量的转化等。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和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实验法: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 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
2. 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练习,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
六、教学计划第一周:我们周围的物体1. 物体形状的认知2. 物体颜色的认知3. 物体质地的认知第二周:我们生活中的科学1. 水的沸腾2. 食物的消化七、教学资源1. 实物教具:各种形状、颜色、质地的物体2. 图片素材: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3. 实验材料:水、食物等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和分类物体2. 新课:介绍物体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3. 实践:进行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巩固记忆九、作业设计1. 观察身边的物体,记录它们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2. 家长协助进行家庭实验,如观察食物的消化等十、教学反思1. 学生对物体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的认知程度2. 学生对水的沸腾、食物的消化等科学现象的理解程度3. 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运用效果,以及学生的反馈情况十一、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科学探索活动,如观察校园中的植物、昆虫等。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备课设计科学观念与应用:初步对科学产生兴趣;
1走进科学课
时
科学观念与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
1.初步感知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探究科学的重要方法。
教师准备:明确课堂探究需要做好的准备:利用图片、文字等使学生明确
2.进行小纸鱼实验。
(1)教师讲解:科学课上会做许多实验。
在这些实验里面,我们会发现很多神奇的现象。
(2)教师演示实验方法,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步骤。
(3)学生模仿教师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2我的小问号
时
教师准备:明确课堂探究需要做好的准备:利用图片、文字等使学生明确
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备课
本单元为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包括看一看、听一听、摸一摸、问一问尝一尝4课,从5中最基本的感觉器官来让学生认识感觉器官及其作用。
3看一看
4.听一听
5.摸一摸
时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5课,是全书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的第三课。
6.闻一闻尝一尝
尝时
本课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6课,是全书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的第4课。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备课设计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青岛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最新)
2、观察花生。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花生,让学生描述花生剥开后是什么样的?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花生。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总结:观察要按一定的顺序,由远及近、由外到内…诈问学生是否知道其他的观察顺序。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其他观察顺序。
三、科学家的故事。
课件播放科学家的小动画故事。
说说故事中的科学家。
你还知道那些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故事?
四、拓展活动。
回家观察植物的叶子并画下来。
教学
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学生畅所欲言
看来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用处还真不少,以后的科学课上,我们还要研究更多更好玩的秘密!
板书
设计
1 走进科学课
观察 实验 制作
2.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
教师准备四种不同材质的杯子:纸杯、塑料杯、玻璃杯,还有不锈钢杯,让学生观察这几个杯子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观察交流。
师引导:你用眼睛看的真仔细!也就是说这四个杯子的材质不同,老师如果用铅笔敲一敲,那大家猜一猜他们发出的声音是相同的吗?
让学生先猜想,再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敲一敲、听一听、说一说这样的环节进行验证。
教学环节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到了观察物体的一种方法,是什么?对,用眼睛看。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用眼睛看物体的颜色、形状等就是在观察;而且观察物体时还要按照一定的顺序。今天,咱们再来借助另一个感觉器官——耳朵继续认识物体。
(教师板书课题《听一听》。)
新
课
教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
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实验材料和教具。
2. 学生准备:带好笔记本,准备好提问和参与实验。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3. 交流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2. 同伴评价:让学生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第六章教案主题:我们身边的物体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能够分辨物体的不同特征,如形状、颜色、质地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触摸,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身边物体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描述物体的特征。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适当的词汇表达物体的特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不同特征的物体,如球、立方体、圆柱体等。
2. 学生准备:带好笔记本,准备好观察和描述物体。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物体,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观察活动:让学生观察教师准备的物体,引导学生描述物体的特征。
最新青岛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把它们立起来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提问:生活中有这样一种物体,它一直立着不倒,即使把它放倒了,还会立刻立起来。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
教师布置任务:做个不倒翁
学生活动
学生回答:不倒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动手,主动去探究不倒翁的秘密。
6.板书设计(板)
(2)教师提示:尝试着不借助物体让它立起来。可以先讨论,然后动手尝试。
学生活动
小组内讨论交流并利用周围的物体尝试让木棒立起来。
同学组内交流,动手操作。
方法一:我是用折一折的办法,让卡纸立起来。
方法二:我是用卷一卷的办法,让卡纸立起来。
方法三:我用旋转的方法让陀螺立了起来。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在借助其他物体和不借助其他物体两种情况下把木棒、鸡蛋、平衡车立起来,学习用科学的思维解决遇到的问题。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2、把它们立起来
1.教学内容分析
《把它们立起来》是关于平衡、思维、创造的挑战,孩子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平衡车、木棒、熟鸡蛋等日常物品为载体,亲手探素支撑与稳定的奥秘,借助或不借助其他物体让其立起来,进而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实践操作与逻辑思维能力。
2.学情分析
通过第—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学习科学是有趣又好玩的活动。《让它们立起来》是小学生进入小学阶段的第二节科学课。学生还沉浸在幼儿活动和游戏的学习状态中,还在适应科学课教学,抓住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针对性,提高实效性。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自己平时放车的一些方法。
学生根据经验自由回答。
(1)扶着平衡车让它站起来。
(2)把平衡车靠在墙上让它立起来。
(3)给平衡车按个支架可以让它立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我们一起学科学1.走进科学课一、教学要求:1、收集有关科学和科技发展的资料,明确科学课研究的对象和学习的知识内容。
2、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3、体会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和社会进步的作用,初步体会到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1、意识到科学精神、态度、价值观与科学成就的取得有直接关系。
2、知道科学家的发明创造对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⑴知道哪些科学家的名字?⑵知道哪些我国科技项目?2、学习新课;(一)科学课上要做什么?1、谈话,简述科学的意义,科学课研究的对象。
2、分析科学家取得某项成就的原因。
3、具体说出科学家的哪些精神值得自己学习,(二)活动过程:(1)1、看书第二页。
2、说说你看到了哪些,等得了什么?3、学生独立获取信息,同位互相交流。
4、小组交流自己的阅读结果.(三)活动过程:(2)1.拿出带来的叶片观看一下,叶子是什么样的?2.小鱼为何改变了方向?(课本第三页)3、小组代表说发现。
4、教师小结:我们要从小热爱科学,善于观察与思考,能够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的答案及追求真理。
四、拓展活动听科学家的故事。
学生互相讲。
2.我的“小问号”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研究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和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不同颜色的小动物玩具,图片等等。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初步感悟1、师: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同学们的心情怎么样?2、组织学生交流。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1、师:老师这儿有几样物品,你能提出小问号吗?师出示:黄色、红色、绿色的玩具、小车等。
谁来提问?学生自由提问(只要学生能够根据物品或者是提示提出问题即可,不管问题有没有答案,问题是否科学,都可以。
)2、师:是啊,小车为什么能跑,青蛙为何能跳,这一个个美丽的小问号是多么有趣啊!我们来说说听听。
学生各抒己见。
3、师:我们可以自愿组合成小组。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分组,选好组长)4、全班汇报:5、看课本第五页的图画,你有哪些“小问号”?(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有哪几种颜色?(2)鸟类是怎样繁殖的?......(3)全班汇报,共同揭秘。
对于可以解决的问题,老师可以积极发动学生,师生一起解决。
三、拓展活动(课后作业)在课后进行观察,把自己的“小问号“记录下来,我们下一节课讨论。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知道3.看一看教学目标:认识眼睛,以及它们的作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准备材料:镜子七巧板图片教学建议:学生戴眼罩的时间不宜过久,可能会造成感觉不适。
教学过程:1、导入一教师:(播放动画)蒙蒙诺诺是怎么找到自己照片的啊?小朋友们闭上眼睛,你们还能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吗?,往四周看一看能看到什么?(引导学生发现眼睛的重要性)2、导入二活动导入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们安静。
仔细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楚吗?活动:小眼看世界(1). 戴上眼罩,体验黑暗教师:(分发材料)你看得见吗?能走路吗?(引导体验黑暗带来的不便)教师:下面老师要请一个小朋友上前,戴着眼罩,穿过这些障碍物,看看会怎么样。
(在教室前面摆法一些椅子等障碍物,摆放2-3个即可,同时老师在旁边注意保护,以免学生跌倒磕碰)(2). 眼睛的作用教师:刚才戴上眼罩的小朋友走的跌跌撞撞的,谁说一下这是为什么呢?(鼓励幼儿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进一步让幼儿体验黑暗,明白眼睛的作用)教师: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所以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眼睛,还要关心和帮助眼睛看不到的人,对不对?(引导小朋友爱护眼睛,培养小朋友助残意识,关心帮助残障人士)3、评估(1). 是否知道眼睛的作用。
(2). 是否参与了眼睛的游戏。
4、小结:师谈话说如何保护自己眼睛和耳朵4、延伸:图片有哪几种动物(9页大象图)教学反思:4.听一听教学目标认识眼睛和耳朵,以及它们的作用。
知道眼睛和耳朵的重要性。
材料准备水杯、瓶子、沙、石子等。
教学建议:在进行声音的游戏的时候,尽量选择周围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中进行。
教学过程一、现在请同学们安静。
现在仔细听一听,听见什么声音了吗?那么现在请你们把耳朵捂住,还能听见吗?听得清楚吗?二、听声辩音比赛(1). 请学生聆听几种乐器的声音,并尝试记住这些声音的特点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听到了哪些乐器的声音?它们都有什么特点呢?(配合幼儿回答演奏乐器,引导幼儿回忆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2). 让学生在戴着眼罩的情况下,辨别几种乐器的声音教师:这边的小朋友戴上眼罩,老师演示乐器,这边的学生当评委。
(将学生分成两组,第二轮轮换进行,让学生辨认乐器的声音)教师:老师请出一个小朋友来演奏乐器,让戴着眼罩的小朋友猜测是哪种乐器的声音,好不好?(引导幼儿探究声音的兴趣,体验耳朵的重要性。
)三、评估 1. 是否知道耳朵的作用。
2. 是否参与了耳朵的游戏。
四、延伸在家里和爸爸妈妈一起玩一个“盲人摸物”的游戏。
小朋友和爸爸妈妈轮流来体验闭着眼睛摸东西的感觉。
5.摸一摸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知物体的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特征,发展感知能力。
2. 帮助幼儿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
3. 培养幼儿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用手感知物体的特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觉教学准备:每人一套材料:三支彩笔,复印纸、纸板、砂纸方法与手段:讨论法、问答法、游戏法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动手触摸的兴趣。
师:请你用手摸一摸自己的皮肤,说说你有什么感觉?(引导说一说摸过的什么感觉,引导说完整句。
)学生自由操作,并各自发表意见。
二、引导幼儿通过触摸,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
1.师:你准备的东西摸上去感觉一样吗?有什么不同?捏捏毛巾和纸板有什么不一样?摸摸砂纸的正面和反面又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说出软硬、光滑、粗糙等词汇。
师:我们能用手摸出软、硬、光滑、粗糙,你们的小手真能干!2.教师继续提问:现在请你用手摸摸自己身上,说说你有什么感觉?3.再摸摸其他物品从箱子中任意摸出一种物品,说说它的特征。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用手摸一摸物品,说一说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鼓励学生尝试用几个词表达自己的感觉,帮助学生从物体的多方面感知特征与表达。
三、引导学生讨论,扩展经验。
1.准备1—2个学生没有触摸过的东西。
师:你怎样才能知道这些东西是冷的、热的、软的、硬的、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那么谁来试试?引导幼儿回答用手摸摸捏捏并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捏一捏,摸一摸。
2.教师继续提问:你还摸过什么东西?他们摸上去有什么感觉?说出来告诉大家。
四、活动延伸:回家蒙上眼睛,摸一摸,分辨出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首先,我让幼儿直接动手操作,激发幼儿触摸的兴趣,并明确从各物体获得的感知。
接着,引导幼儿摸摸物品,感知冷热、软硬、粗糙、光滑等相对的特征,进一步感受各特征。
通过摸摸自己和摸摸教室里的物体,幼儿感知物体的不同特征。
然后,再以幼儿没有碰触过的物体、曾经碰触过的物品、看到的教室外的物体展开讨论,拓展幼儿的经验。
最后,我以游戏进行延伸,让幼儿通过触摸物体进行猜测,加深幼儿对物体特征的印象。
活动中,绝大多数幼儿能够用一个词描述物体特征,但并不能自主地使用两个及其以上的词语描述。
今后我会加强幼儿从多角度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
6.闻一闻,尝一尝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的感官,学习用鼻子、眼睛、嘴巴来辨别各种液体。
2、愉快的参与活动,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感觉。
教学准备:1、无色透明的液体(开水、酒精、白醋)。
2、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
3、气味较为浓烈的水果(苹果、柠檬、石榴)4、透明一次性杯子若干、带盖塑料杯若干。
教学过程:1、老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要举行一个问答比赛,你们想参加吗?”请学生尽快举手回答问题:(1)什么动物的鼻子最长?(大象)(2)什么动物的鼻子像圆形?(小猪)(3)什么动物的鼻子最灵敏?(小狗)2、把实验材料(苹果、柠檬、石榴)放在桌上,让学生蒙住眼睛,闻闻气味。
3、请学生说一说刚才闻的是什么,然后摘下眼罩验证。
4、将三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开水、酒精、白醋)放在桌子上,先请学生猜杯子里装的是什么,然后请幼儿闻一闻,区分开水、酒精、白醋。
引导学生发现鼻子对认知物体的作用。
5、将三种黑色的液体(咖啡、可乐、酱油)放在桌上,提问:“我们除了通过视觉、嗅觉来辨别各液体,还有什么方法呢?”引导学生通过尝一尝来辨别各种液体。
6、小结辨别物品的方法:闻、尝都是在观察。
第三单元玩中学7.玩磁铁教学目标:1.在游戏中,了解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
2.能在主动探索、反复尝试中找出磁扣的南北极。
3.在合作游戏和探索活动中感受玩磁铁的乐趣。
教学准备:条形磁铁、U形磁铁若干,磁扣人手一个,磁铁玩具教学过程:一、探究磁铁同极排斥、异极相吸的特性1.情境导入,激趣师:小队员们,又到了我们一起“学科学,大闯关”的活动了,大家有没有信心闯关成功?别忘了我的口号是“科学泡泡,动手动脑;玩转磁铁,探索奥妙!”大家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们?好,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闯关游戏。
2.探究知道新问题师:同学们,我们观察一下磁铁。
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磁铁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学生:(1)磁铁的形状:方块磁铁、瓦形磁铁、圆柱形磁铁、圆环磁铁、圆片磁铁、条形磁铁、U形磁铁。
(2)磁铁两端有蓝色,一端红色。
(3)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物质。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
3.游戏:变身小磁铁师:同学们很棒,请你们任选蓝色和红色小标志的两头,互相对碰会有什么现象?(同颜色的两端相斥,不同颜色的两端相吸。
)二、探究磁铁的应用1.激趣师:玩过了游戏,我们休息一下,进行我们的终极挑战。
2.学生探究,磁铁还可以吸引那些物体?(教师适时引导,并观察学生实验情况。
)3.分享实验结果。
4.教师小结,简介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
8. 玩彩泥教学目标:1.彩泥制作学会揉、压、搓等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2.能随意取橡皮泥,通过分泥、团圆、压扁、挤捏等技能,塑造不同样式的花朵形状。
3.通过学生用彩泥制作花朵,激发学生爱护植物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准备:课件、彩泥、硬纸板、彩泥制作工具教学过程:一、开始部分:1、师:让我们一起拍拍小手吧!2、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朋友,它的名字叫圆圆,它想和大家一起玩游戏。
你们愿意吗?二、基本部分:1、游戏:《彩泥变变变》①、揉一揉:彩泥变成汤圆②、压一压:汤圆变大饼,比一比谁的饼大。
③、搓一搓:汤圆变面条,比一比谁的面条长。
④让幼儿自己变一变,说一说变成了什么。
2、同学们,彩泥好玩吗?今天是圆圆的生日,圆圆有一个生日愿望?圆圆:我最喜欢夏天五颜六色的花朵,可是现在是冬天,花朵都枯萎了,我想看盛开是美丽花朵,你们能帮我实现生日愿望吗?3、老师边播放课件边动手演示花朵的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