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古汉语被动句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摘要】以各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作为观察点,揭示古汉语被动句的发展轨迹及其变化规律。
【关键词】古汉语被动句发展
轨迹变化规律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c-
0113-02
被动句就是表示被动意义同时又有明确语法标志的句式。时代的变迁导致语言的变化,被动句作为一种语法范畴,随着语言的变化,它的使用范围是不同的。本文以各个时期的经典著作作为观察点,揭示古汉语被动句的发展轨迹及变化规律。
一、被动句的发展
(一)被动句的起源。被动句的起源是汉语史研究中尚未完善解决的问题。王力认为:在远古汉语里,在结构形式上没有被动和主动的区别。直到甲骨文金文里也还是这种情况。真正的被动在先秦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它的出现是春秋以后的事。随着西周金文被动句的逐步被确认,王力的这种传统观点被改变了。1980年,杨五铭正式提出西周金文已有被动式的观点,并得到王力的支持。潘允中也明确指出,关于被动句的起源时限,应该断自西周初期。然而,对于被动句的起源,唐钰明和周锡复两位先生又提出新的看法:先
秦汉语被动式的起源应上溯至商代。商代被动式为数不多,形式单一,于字式是最早出现的形式。例如:
(1)不若于示?(《殷虚文字乙编》3400)
(2)异其左于矢?(《甲骨文合集》30347)
这两个句子均为由“于”字引介施动者的被动句,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于字式。
(二)先秦被动句。被动形式到西周时期为数还是很少的,且此时被动句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于+施事者”,即由介词“于”加上施事宾语放在动词后面形成;二是“见+动”,即“见”由动词虚化为副词以后放在谓语动词的前面表示被动。
春秋以后被动句式逐渐多样化,出现了“于”字式、“见”字式、“见*于*”式、“为”字式、“为*所*”式、“被”字式等,形成了汉语被动式发展演变的特殊历程。如《春秋左氏传》出现了四种被动句式,“于”字式使用最多,“为”字式其次,其中新出现了“为*所*”式。《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中也仍是“于”字式居多,“见”字式比较常见。
(三)两汉被动句。到了汉代,被动句有了新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又出现了三种被动句式:一是“为……所……”式;二是以“被”为标志组成的被动句;三是以“遇”或“遭”作为标志组成的被动句。这三种被动句式在《史记》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也就是在《史记》中被动句有了重要的发展变化。
“为……所……”式在《左传》中仅有一例,但在《史记》中所在多有,并且形式多样:“为”+名+“所”+动,“为”后面的名词是引进的施动者,“所”是助词,在这种句式中意义较虚,起加强被动语气的作用,主要是从结构起联接和标志作用;“为”+名+“所”+动+补;“为”+“之”+“所”+动,表示施动者的名词由代词充当;“为”+“所”+动;“所”+动。
以“被”为标志组成的被动句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被+动;被+动+于+名;被+动+宾。
以“遇”或“遭”作为标志的被动句首次在《史记》中出现,但出现的频率不高。例如:
(3)泯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4)今龟使抵网,而遭渔者得之。(《史记·龟策列传》)
(四)魏晋南北朝被动句。魏晋南北朝是汉语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被动句主要是“为……”及“为……所……”式。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也出现了带宾语的“被”字式。
“为……”式被动句分为三种情况:“为nv”式;“为v”式;“为n见v”式。
“为……所……”式被动句分为七种情况:“为n所v”式;“为所v”式;“为n+(修饰语)+所v”式;“为n所v+(宾语)”式;“为n所v+(补语)”式;“为n所见v”式;“为n之所v”式。
带宾语的“被”字句在魏晋时期已经出现。例如:
(5)时(刘)焉被天火烧城,车具荡尽。(《三国志·蜀书·刘二牧传》)
(6)建安二十三年,陆浑长张固被书调丁夫,当给汉中。(《三国志·魏书·张至存传》)
王力在《汉语史稿》中指出,到了唐代被动式又有了新展,“被”字的前面有主语,动词的后面仍有宾语,而宾语所代表的人物又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所领有的。他说的正是被字句带宾语,从例(5)、例(6)来看,说这种句式产生于唐代是有误的。
(五)隋唐五代被动句。隋唐五代是古汉语向近代汉语过渡的重要历史时期,被动句式在隋唐五代时期已有了很大发展,表现了中近古被动句式的特点。通过对《世说新语》、《敦煌变文》进行考察,隋唐五代被动句式的基本特点也非常清晰,被动句式有“于”字句、“见”字句、“为……所”句、“被”字句、“吃”字句和综合式等多种形式。“于”字句、“为”字句、“见”字句、“为……所”句这四种句式已用例甚少,是上古的残留,这段时期最值得注意的是“被”字句和新出现的“吃”字句。
“被”字句结构形式多样化。“被”带宾语和不带宾语的句式使用频率一样,带宾语的“被”字句已普遍使用。“被”不带宾语的句式可以分为三种情况:被+v;被+vv;被+v+宾语。
带宾语式的被字句中的宾语大部分是单音或双音名词,有的是
专名,有的是偏正结构,有的是并列结构,也有的是代词,表现在这个位置上的成分有相当的灵活性。大多数“被”所引进的宾语是行为的施动者,但也有少数不是行为的施动者,而是施动者所造成的结果或所运用的工具。例如:
(7)登时草木遭霜箭,是日山川被血荼。(《敦煌变文·李陵》)另外出现了“吃”字被动句式的萌芽,“吃”字句变文中仅有一例。例如:
(8)黄羊野马捻枪拨,虎鹿从头吃箭川(穿)。(《敦煌变文·王昭君》)
例(8)中的“吃”带上了关系语,引出了动作行为的施动者,被动的意义非常明显。
(六)宋元明清被动句。宋元明清被动句式都已经比较稳定,旧有的“为”字式、“于”字式、“为……所”式等都已经消亡。被动句使用得最多的是“被”字句,也有用“吃”表被动的,但不普及,在《关汉卿戏曲集》中也仅有几例,在宋元稍后的作品中就多见了。大约到了清代,“被”的可替换词又有“叫”、“给”。
“被”字句的形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被+v,“被”与动词之间不带宾语,这种句式是少数;“被”+宾语(施事者)+ v,这种句式占多数;被动与动补结构相结合的用例很多,动补式是《关汉卿戏曲集》的一大特点,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趋向、程度,其中还出现了介宾结构作“被”字句的补语,表处所。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