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分析
容易被忽视的帕金森迹象镶牙要综合考虑
![容易被忽视的帕金森迹象镶牙要综合考虑](https://img.taocdn.com/s3/m/0fb6712fe87101f69f319519.png)
容易被忽视的帕金森迹象/镶牙要综合考虑作者:来源:《养生保健指南》2011年第10期容易被忽视的帕金森迹象文/黄宇明许多人都知道,帕金森病患者会有震颤、运动障碍,其实,患者还可能有一些特殊症状。
1.油脂面、多汗 70%-80%帕金森病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为皮脂溢、多汗等,患者的前额总是油光发亮。
2.流口水很多帕金森病患者经常出现流口水的现象。
对此,年轻患者可用抗胆碱药物,如安坦,抑制唾液的分泌。
老年患者不建议用,可有意识地将唾液吞下。
3.疼痛帕金森病患者都会出现疼痛。
其表现是多方面的,最常见的表现为肩颈部痛、头痛、腰痛,也会出现手臂或腿的酸痛,局部的肌肉僵直是其主要原因。
4.感觉异常帕金森病患者身体的某些部位还会出现异常温热或是寒冷的症状,出现异常温热感的病人更多一些。
这种异常的温热感多出现于手、脚。
有些患者的异常感觉出现在身体的一侧或是体内,如感到胃部或下腹不适。
5.下肢肿胀帕金森病病人有时会出现下肢肿胀现象,主要出现在脚部,严重时会波及小腿。
通常在先出现障碍的那一侧下肢。
为减轻这种症状,患者可适当运动。
肿胀严重时,可以采取对症治疗,如服用一些利尿性药物。
6.语言障碍语言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的常见症状,表现为语言不清、说话音调平淡,没有抑扬顿挫、节奏单调等。
应及早对患者进行言语训练,可以进行口型发音训练,多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多让他们讲话,以促进语言功能的改善。
7.膀胱刺激症状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往往一天中要上很多次洗手间,尤其是晚上夜尿的次数多,并因此导致失眠。
通过抗帕金森病的治疗,可使膀胱的症状随之得到改善。
除了以上非运动症状之外,嗅觉减退和便秘也可能是帕金森病的早期表现;帕金森病患者往往还伴有情绪抑郁,可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应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此外,认知障碍和睡眠障碍也会困扰帕金森病患者,对于前者,应用改善认知功能的药物有明显疗效;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表现形式多样,包括入睡和睡眠不深、睡眠行为异常、白天过度嗜睡等。
帕金森病(整理临床及相关病例内容)
![帕金森病(整理临床及相关病例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ba29f03e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b.png)
步骤1-帕金森症状的诊断
运动减少: 随意运动在始动时缓慢,疾 病进展后,重复性动作的运动速度及幅 度均降低。 至少符合下述一项: 肌肉强直 静止性震颤4-6Hz 姿势不稳(非原发性视觉,前庭功能, 脑功能及本体感受功能障碍造成)
步骤2-排除非帕金森病的诊断
无不典型的体征
(Rajput,et al. 1991)
病理检查确认 临床误诊为PD的原因
病理
Only SND
SND & Pos Hypot
Profound SN cell loss, no inclusions AD only
Drug-induced
Only NFT pathology
例数
2 2 2
1 1 2
发病至未访(年)
3
CJD
2
3
O th er
2
3
疑似特发性帕金森病的 主要的特发性帕金森综合症
诊断
多系统萎缩 进行性核上性眼肌麻痹 小脑基底结变性 路易小体病
误诊为 PD%
10%~45% 10%~33%
1%~57% 4%~40%
来自 143 例帕金森症,10 年来的病理检查结果 brain,2002;125:861
单侧起病 静止性震颤 逐渐进展 发病后多为持续性的不对称性受累 对左旋多巴的治疗反应非常好(70-100%) 严重的左旋多巴导致的异动症 左旋多巴的治疗效果持续5年以上(含5年) 临床病程10年以上(含10年)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Criteria A Resting Tre., Rigid., Brady., Asymm. Criteria B (Suggestive of alternative Diagnoses) Atypical signs at onset (1st 3 years) Supranuclear gaze palsy, slowing of vertical saccades Severe symptomatic dysautonomia unrelated medication Criteria C Substantial and sustained L-dopa or Dopamine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研究进展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fd0713f9f90f76c661371ad9.png)
胺类 递质 不被 摄取 , 留于 囊泡 外 , 囊 泡 内 DA耗 竭 , 而使 纹 状 体失 去 使 从 抑制 性神 经递 质 , 导致 已酰 胆 碱 递 质相 对 增 强 , 现 P 。另 外 甲基 多 出 DS 巴、 甲苯 噻嗪 也能 引起 P S 氯 D 。 5 其 他药 物所 致的 P S D 根据 文献 报道 , 白鼠经 腹腔 注射 盐 酸 哌替 啶可 出 现类 帕 金 森病 症 小 状 。这是 由于盐 酸哌替 啶 与 人工 合 成 N一 甲基苯 四 氢吡 啶 结 构类 似 , N 甲基苯 四氢 吡 啶能被 神 经胶 质细胞 单氧 化酶 ( n a n s a e 氧化 mo o mie i s ) od 成具 有 毒 性 的 吡 啶 拟 似 物 ( 一 meh l一 4一 p e yp r imi ie 1 ty h n lyi u o d , d d MP ) D 神经元 通 过高 亲和 性的 D 摄取 系统 MP , P ,A A P 而使 黑质 细胞 受损 , 引起 P S 此 外拉 米呋 啶可 致 P S 这 主要 是 因 为 拉 米呋 啶 代 谢产 D , D , 物通 过血 脑屏 障后 可 能阻 滞 突触 后 DA 能受 体 功 能 。此外 , 据 相关 的 根 文献 报道 , 氧 氟沙 星等 均能 引起 P S 左 D 。 综 上所述 。我们 可 根 据 产 生 P S的致 病 因素 , 定 相 应 的治 疗 方 D 制 案 , 而 提 高 P S治愈 率 。同 时 , 提 示 我们 应 注 意 用 药 , 防或 避 免 从 D 可 预 P S的发生 : D ①对 易 引起 P S的 药 物应 当使 用 最 小 有效 治 疗 剂 量 旦 D 一 发生 药 源性 P S应立 即停 用 可 疑 的药 物 , 进 行 监测 和治 疗 ; 当使 用 D 并 ② 易 引起 P S的药 物时 , 仔 细 阅读 说 明 书 , 当 时应 在 药 师 或 医 师指 导 D 应 适 下使 用 ; 避免 合用 两种 或两 种 以上易 引起 P S的药物 。从而 降 低 P ③ D DS 的发 病率 , 强 人们 的 预防意 识 。 增
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探讨
![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03c9292087c24028915fc362.png)
1 . 2 方 法
对照组 3 5 例和观察组 3 6 例 。对照组 患者术后单独给 予达 菲林
治疗 , 观察组 患者手术后 给予达菲林联合 利维爱治疗 , 观察 2组 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 2个月后血 清雌二 醇
月。
【 关键词 】子宫 内膜异位症
复发 率
反向添加 疗法
副反应
1 . 2 . 2 研究方法
患者均进行血 常规监测 ,监 测时间 : 用
药后 1 个月、 2个月 , 晨起 抽取外周静脉血 2 m L, 使用放射免疫 子宫 内膜异位症为 育龄期女 性雌激素依赖性多发病 , 其发 病率 高 , 据 统计 占妇科手 术的 3 0 %以上 , 且发病 率仍 然呈 现上 升 的趋势[ 】 】 。本 文主要探讨 了反 向添加疗法在子 宫内膜异位症
1 . 2 方法 帕金森综合征在 中老年群体 中具有较 高的发病率 , 其危害 程度较高 , 对患者健康及 正常生活造成极为不利 的影 响。在现 代临床中治疗 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时, 通常予 以与治疗脑血
管疾病相 同的药物 , 通过抗血小板药物 、 控制血压 、 血糖及 血脂
患者均采用常规 治疗 ,主要为美多 巴 1 2 5 m g /
血管 源性帕金森 综合征通 常是 因患者 出现 反复性脑 卒 中 而产 生的一种 与帕金森综合征相似的综合征 , 此疾病主要病理 是 以基底核为 中心发生多发性 出血及梗死症状 。目前血管源性 帕金森综合征 的相 关发病机制并未得到统一认知 , 通常认 为多
【 3 】 郑杰.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 合症 的疗效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
![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843123af0029bd64783e2cf5.png)
2 0 1 3年 第 3期
论 著/ 护理 素
观察依 达拉 奉治疗 血 管源性 帕金 森综合征 的疗效
朱 明
( 四川省双流第二人 民 医院,四川 华阳 6 1 0 2 1 3 )
【 摘要 】 目的 研 究并分析依 达拉奉 对血 管源性帕金森 综合征 的临床 治疗效 果。方法 我 院门诊 2 0 1 0 年
有效率为 9 4 . 5 5 %, 对照组 的 5 5 例患者 中 , 显效 2 1 例, 显效率 3 8 . 1 8 %, 有效 2 4例 , 有效率 4 3 . 6 4 %, 临
床 治 疗 总有 效 率 为 8 1 . 8 1 %。二者 之 间 的差 异具 有
组, 对 照组 的 5 5例 患 者 中 , 男性 3 1例 , 女性 2 4
及血脂 等 .上述治疗方法 的基本 目的为预防患者 脑梗死 的再次发生 , 临床疗效并不理想 。为了进一 步分析治疗 血管源 性帕金森 综合征 的主要 方式 , 为 了更为深入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血管源性帕金森
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 我 院特 组 织本 研 究 , 并 总 结 研
率4 1 . 8 1 %, 有效 2 9例 , 有效率 5 2 . 7 3 %, 临床 治疗 总有 效率 为 9 4 . 5 5 %, 对 照组的 5 5例 患者 中, 显效 2 1 例, 显 效 率3 8 . 1 8 %。 有效 2 4例 , 有效 率 4 3 . 6 4 %, 临床 治疗总有效率 为 8 1 . 8 1 %, 二 者之 间的差异具有显 著性 , 即P < O . 0 5 。 结论 给 予血 管源性 帕金 森综合征 患者依 达拉奉进 行治 疗十分安 全 , 其具 有毒 副作 用小 、 安全、 可靠 、 疗效显著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209284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e.png)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drug-induced Parkinsonism,DIP)指因使用某些药物而导致帕金森样运动障碍的一种疾病。
本文将对DIP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详细分析。
一、临床表现DIP最主要的症状是帕金森样运动障碍,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硬、运动迟缓等。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平衡失调、面部表情呆滞、言语缓慢等症状。
与正常的帕金森病相比,DIP患者往往没有伴随晨僵(早上起床时肌肉僵硬)和侧面或后侧面震颤的特点。
二、诊断1. 详细询问病史:医生应与患者和家属充分交流,了解病史,尤其是与使用药物的时间和剂量相关的信息。
2. 进行身体检查:仔细观察患者的运动表现,包括手部静止性震颤、肌肉抵抗检查和运动迟缓等。
3. 辅助检查:可以通过脑电图(EEG)、核磁共振(MRI)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来排除其他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等。
4. 提前停止使用可能导致DIP的药物:如果患者服用某种药物后出现了帕金森样运动障碍,医生应考虑停止使用该药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
三、治疗治疗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关键是停用导致该病的药物。
在停药的同时,医生可能会选择给予某些药物来减轻患者的症状。
以下是可能采取的治疗方法:1. Dopamine agonists(多巴胺激动剂):这类药物可以替代或增强大脑中的多巴胺,从而改善患者的帕金森样症状。
2. Anticholinergic agents(抗胆碱药物):这类药物可以减少非震颤性帕金森样症状,如肌肉僵硬和运动迟缓。
3. Levodopa(左旋多巴):对于严重症状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左旋多巴来缓解运动障碍。
4. 物理疗法:如物理治疗、康复训练和语言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在启动治疗后,医生应定期跟踪患者的症状变化,根据需要进行药物调整。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是一个可逆的运动障碍疾病,一旦停用导致该病的药物,患者的症状通常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常见精神药物副作用和护理
![常见精神药物副作用和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7a61f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37.png)
常见的精神药物副作用及预防和护理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药物治疗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临床上在使用精神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药物副反应是很常见的,引起的副作用除药物因素外,还可能与某些非药物的因素有关,如病人的年龄、性别、遗传因素、过敏体质等。
因此,除了医生在临床中合理用药外,平时观察病人时应考虑以上相关因素,才能更好地对病人情况加以正确的判断,同时,要求我们护士必须掌握精神药物的使用方法,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性能,中毒的临床表现、应急处理能力。
另外,由于精神病人缺乏主诉,我们护士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注意观察病情,掌握各个病人用药情况,及早发现病人的异常表现,对病情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当发现病人出现任何不适时,都应该深入了解,查明原因,是否是用药的关系,及时汇报医生,做到早期发现,正确、安全、有效的处理,这样治疗护理得当,可以使病人药物副作用得以及早治疗、控制。
精神药物副作用常见的主要有:1.神经系统的副作用:锥体外系反应、药源性癫痫、植物神经系统副作用、恶性综合征、共济失调等2.心血管的副作用: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变、心肌炎、心肌梗死、心衰、下肢静脉血栓等3.精神方面的副作用:过度镇静、药源性精神障碍等4.消化系统的副作用:胃肠道副作用、肝脏副作用、麻痹性肠梗阻5.泌尿系统的副作用:肾损害、尿潴留6.造血系统的副作用: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7.致畸作用:锂盐、三环抗抑郁药、氟哌定醇均可导致胎儿畸形8.代谢与内分泌的副作用:体重增加、男性乳房增大、甲状腺功能障碍、性功能障碍、月经异常9.皮肤副作用:药物性皮炎、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皮肤色素沉着10.眼部副作用:视力障碍、闭角性青光眼、视网膜病11.药物依赖与停药综合症12.猝死:心源性猝死、肺血栓栓塞下面主要讲一讲,临床经常遇到的一些药物副作用,使大家有一定的了解,在以后临床观察方面便于识别,更好地及时发现病人情况,作出处理。
第15章 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症药
![第15章 抗帕金森病药和治疗老年性痴呆症药](https://img.taocdn.com/s3/m/2e0d18c4240c844769eaee85.png)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PD.
临床症状:
•震颤: •肌僵直或肌肉痉挛: •运动迟缓: •缺乏平衡感觉: •其他症状:
病变部位:黑质-纹状体的多巴胺
神经通路.
机理:
多巴胺能神经功能减弱,胆 碱能神 经功能相对增强.
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
拟多巴胺类药 中枢抗胆碱药
左旋多巴 卡比多巴 金刚烷胺 溴隐亭
四、溴隐亭
[机制]
大剂量:激动黑质-纹状体多巴受体(强)—
—治疗帕金森氏病;
小剂量:激动结节-漏斗部的多巴胺受体—
—减少催乳素和生长激素的释放.
苯海索(安坦)
状体中Ach作用.
[作用机制] 阻断中枢胆碱受体,减弱纹
[作用特点]
1、疗效低于左旋多巴; 2、轻症患者; 3、不能耐受左旋多巴或禁用左旋多巴者; 4、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的某些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左旋多巴药动学特点]
1、胃排空速度减慢、胃液酸度过高、同服抗
胆碱药、高蛋白饮食等可降低生物利用度.
2、肝代谢为主:在外周L-dopa
DA,而DA 很难通过BBB进入中枢发挥作用,外周不良 反应多。 周DA生成,使L-dopa较大量地进入脑内再 转化为DA而生效.
3、若同时应用多巴脱羧酶抑制剂,可减少外
[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
1、抗帕金森病
2、治疗肝昏迷
1、抗帕金森病
[作用] 补充纹状体内DA的不足. [特点] a.疗效差异:
b.症状差异: c.起效慢: d.对抗精神病药引起的锥体外 系症状无效.
2、治疗肝昏迷
肝昏迷: 伪递质学说: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 2、心血管反应: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63例临床症状与治疗分析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63例临床症状与治疗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5c962f192e45361066f58c.png)
过上述 方法治疗 以后 , 如果 帕金森综合征症状或者所合并 的迟发
性运动 障碍症状仍没有 明显 的改善 , 需要 每天加用 2 0 0 mg的盐 酸硫必利 , 进行静 脉点滴 , 时间为 6 ~ 1 2 d 。
1 资料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 料
本研 究 资料 收集 为我 院从 2 0 1 0年 3月一 2 0 1 3年 2月在锥 2结 果
较重; 主要 临床表现是 肌强直和运动缓 慢; 本组患者 中有 2 3 . 8 %的患者 同时 出现 迟发性 的运动障碍 , 有1 1 . 1 %患者 同时合并
有静坐不能 , 有7 . 9 %患 者同时合并有肌张力 障碍 , 给予患者异丙嗦或者硫必利等药物的症治疗有明显的效果 。 结论 药源性 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最好 的治疗方法就是预 防 . 给予患者适 当的药物对症治疗 . 能够切实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 6 d 。 给予金刚烷胺 口服 ; 年龄小于 7 O岁 的患者 , 另外加 患者共 6 3例, 观察 患者 的临床特点 , 并 和原发 性帕金森病的患者 疗程为 3
进行鉴别诊断以及 治疗 进行 了详 细的回顾性分析 。 现将详情报道 用苯海 索; 对于无法静坐 的患者 , 另外加用氯硝西伴进行治疗。通
1 3 0 0 0 0
【 摘 要】 目的 分析和研究药源性 帕金森综合 征( D I P )  ̄ J 主要临床特点和鉴别诊断 以及治疗效 果。 方法 回顾性的对本院收治的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 6 3 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 结果 全部患者都存 在明确 的用药史 , 在用药 1 5 d 一 5 年 以后出 现帕金森综合征 的表现 , 有7 6 . 2 %患者在 3 个月 以内出现症状 ; 都属 于双侧肢体对 称起病 , 有1 4 . 3 %例患 者以一侧症状 表现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的病因和防治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的病因和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3eadd332453610661ed9f4a9.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的病因和防治
导语:关于“帕金森综合症”,日常大部分人认为就是一些行动上和姿势的不稳,比如手臂的颤抖等等,人反应迟钝,当然这是其中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实
关于“帕金森综合症”,日常大部分人认为就是一些行动上和姿势的不稳,比如手臂的颤抖等等,人反应迟钝,当然这是其中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实它的相关病症还是比较复杂,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的是有关“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的病因,以及治疗原则,一起来关注和预防这个病种。
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是由各种已知原因,包括血管病、药物、感染、中毒、外伤等所致的帕金森病样表现。
(1)药物源性帕金森综合症是继发性帕金森综合症最常见的原因,多由服用多巴胺能耗竭剂或具多巴胺受体拮抗作用的抗精神病药或钙离子拮抗剂引起。
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居多,多出现于用药后3个月内。
多数患者症状可逆,停用相关药物数周或数月后症状可消失。
表现为服用相关药物后出现静止性震颤、肌僵直、动作迟缓、运动减少、姿势不稳等锥体外系症状。
起病较快、进展迅速是其特点。
震颤较轻微或不出现,但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较明显,还可出现静坐不能,口、面、颈及肢体的不自主运动。
(2)血管病性帕金森综合症主要表现为碎步,步态不稳,对称性铅管样肌僵直,缺乏静止性震颤,半数以上患者有假性球麻痹及锥体束征;以下肢受累为主,对左旋多巴治疗无效。
治疗
另外,关于治疗方面,治疗帕金森症的药物包括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胆碱能制剂和金刚烷胺等;部分患者可考虑神经核团毁损术或脑深部电刺激手术。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氟桂利嗪胶囊致老年性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分析
![氟桂利嗪胶囊致老年性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44d984cb307e87101f69670.png)
【 关键词】 帕金森障碍 ;氟桂 利嗪 ;治疗
【 中图分类号】R725 【 . 文献标识码】B 【 4 文章编号】10 — 52(02 2 04 — 2 07 97 2 1)0 — 5 1 0
s n r me w r r d k n saa d r i i , w i h s o l ete t d a c r igy Co cu i n T e b s t o ote t h ln - y d o e b a y i e i n i d t e g y h c h u d b a e c o d n l . r n so h e t l meh d t a e F u a r t r i e c p u e —i d c d s n l a k n n s s n r me i p e e t n, a d s mp o t e a y c l alva ec ii a y tmso i n a sls n u e e i p is i z e r e m y d o rv n i s o n y tma c t r p a l it l c lsmpo f i h l e n
qn i g,DO G Qa m. Dp r etfN uo g ,C n zo e rl o i l a gh u 60 1 hn a N io一 eat n o eroy agh uCn a s t ,C nzo 10 ,C i m l t H pa 0 a
【 bt c】 O j t e o ne gtt icl a r , ins dr tetf uaz e as e i ue - A s at r b cv T vs a e li t e d go sn e m n oH nri pu sn c 8 ei i t eh cn af u s a ia ta i e in c l d d e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139-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139-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66da3e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1f.png)
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139-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39-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一)帕金森病的基本状况和临床表现1、()是PD的一种特殊运动障碍A、动作迟缓[正确答案]B、静止性震颤C、强直D、肌肉僵硬E、偏瘫2、属于PD临床特征-运动症状的是()A、抑郁B、便秘C、肌僵直[正确答案]D、精神障碍E、RBD3、PD的神经病理与生化改变不包括()A、胶质细胞减少[正确答案]B、进行性多巴胺神经元变性死亡C、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减少(80-99%);与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成正比D、黑质色素变淡,选择性黑质多巴胺神经元丧失;黑质神经细胞减少≥50%时产生PDE、胶质细胞增生4、()不属于引起PD的药物A、甲基多巴B、利血平C、奋乃静D、对乙酰氨基酚[正确答案]E、达哌啶醇5、关于帕金森病的流行病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B、男>女C、女>男[正确答案]D、白种人>黄种人>黑人E、平均发病年龄约为60岁二)帕金森病的辅助检查和诊断1、()是引起静止性震颤的病因A、小脑性震颤B、帕金森病震颤[正确答案]C、增强的生理性震颤D、直立性震颤E、肌张力障碍2、关于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多谱勒探头应置于患者颞部骨窗B、正常人中脑黑质为低回声区,PD患者在该区出现部分高回声区,可能与该区大量的铁沉积有关C、该手艺特同性不高,正常老年人黑质区也大概有铁质沉积导致回声反常D、该技术特异性很高,正常老年人黑质区也可能有铁质沉积导致回声异常[正确答案]E、以上都不对3、()属于帕金森的绝对破除标准A、核上性下视共视障碍(PSP)[正确答案]B、5年内运动症状完全无进展(除非病情稳定与药物有效调整有关)C、出现吸气性呼吸障碍D、发病3年内出现跌倒(>1次/年)E、无法解释的锥体系损害症状(无力、腱反射亢进)4、下列原发性震颤与帕金森的临床表现的描述中不准确的是()A、原发性震颤无二肌僵直、运动缓慢、姿势平衡障碍,帕金森病有B、饮酒对原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都无效[正确答案]C、帕金森病的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原发性震颤相反D、帕金森病的震颤频率在4-6Hz,原发性震颤,震颤频率在8-12HzE、帕金森病具有静止性震颤特点,员发现该震颤具有姿势性、运动性的特点5、下列选项中属于帕金森支持标准的是()A、双侧对称性的帕金森综合征(双侧起病,客观检查未见单侧优势)B、10年内出现过度的躯干先驱,不对称性手、脚挛缩C、明确的肢体静止性震颤[正确答案]D、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多巴胺耗竭剂导致剂量和时间依赖的帕金森综合症(药源性PD)E、对中度以上PD病人高剂量左旋多巴治疗仍无疗效三)帕金森病的鉴别诊断1、以小脑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的是()A、MSA-PB、MSA-C[正确答案]C、MSA-AD、MSA-BE、混合型2、下列选项中属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特性的是()A、由纹状体中微血管堵塞引起B、左旋多巴制剂有效[正确答案]C、起病突然,病程呈阶梯样进展或者进展不大D、临床步态障碍明显、震颤较少见、常为对称E、常伴局灶神经系统体征(如锥体束征、假性球麻痹、情绪不稳、聪慧等)3、()和()是CBD最常见的运动症状A、不对称的肌强直和运动迟钝[正确谜底]B、对称的肌强直和运动迟缓C、震颤和不对称的肌强直D、震颤和运动迟钝E、真沉和对称的肌强直4、()是CBD诊断标准中的核心症状A、异己肢B、皮层觉得受累C、言语障碍D、失用[正确答案]E、认知损害5、下列关于CBS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CBS是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不对称局限性肌强直、肢体失用、肌张力障碍等特征B、很可能的CBS(ProbableCBS):至少包括2个以下不对称的表现:肢体僵硬或运动不能、肌张力障碍肌阵挛C、常以单侧上肢笨拙僵硬阵挛和感觉异常为首发症状[正确答案]D、CBS并非一特定的临床病理单元,包括多种具有不同病理表现的疾病。
利巴韦林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
![利巴韦林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c664b8ab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4.png)
利巴韦林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由于大脑中负责控制肌肉运动的多巴胺神经元的逐渐丧失而引起。
该疾病导致患者手脚颤抖、肌肉僵硬、运动缓慢以及平衡和协调能力受损等临床症状。
针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案中,利巴韦林(Levodopa)药物被广泛应用,具有显著的疗效。
利巴韦林是一种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并被转化为多巴胺的前体药物。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大脑中起着调节肌肉运动的重要作用。
帕金森病患者由于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失,大脑中多巴胺的水平减少,从而导致了帕金森病的症状。
利巴韦林的治疗方式是通过口服药物的方式将其输送到大脑中。
利巴韦林会在体内被转化为多巴胺,并且能够增加大脑中多巴胺的浓度,从而帮助缓解帕金森病的症状。
这种转化过程需要依赖外源性的多巴酸羟化酶(DOPA decarboxylase)的参与。
与利巴韦林相比,多巴胺药物直接以多巴胺的形式给予患者。
然而,多巴胺药物在体内会被周围的组织或酶迅速代谢,从而限制了其进入大脑的数量。
相比之下,利巴韦林通过转化为多巴胺的方式,能够更有效地增加大脑中多巴胺的浓度,从而提供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由于利巴韦林具有较好的疗效和耐受性,因此已成为帕金森病治疗中的常用药物。
然而,利巴韦林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例如,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药物剂量不足或过量、运动控制波动等症状。
此外,利巴韦林还可能引起恶心、呕吐、失眠、抑郁等不良反应。
为了减轻利巴韦林的副作用,医生通常会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
常见的联合治疗药物包括卡比多巴(Carbidopa)和羟基克酰胺(Entacapone)。
卡比多巴可以抑制外周多巴酸羟化酶的活性,从而提高利巴韦林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的数量。
羟基克酰胺则可以增加多巴胺在大脑中的停留时间,延长其疗效。
除了联合治疗药物,帕金森病患者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缓解症状。
物理治疗、运动疗法和康复训练等方法都可以帮助患者提高肌肉的灵活性、平衡和协调能力。
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
![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29b911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1d.png)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典型临床表现为步态慌张、呆滞、非对称性肌张力增加等,多数患者在发病之后均不能生活自理,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对整个家庭都带来了严重不利的影响[1]。
对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临床上主要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为确定最佳的药物治疗方案,本文选取了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65例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65例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片(美多芭)进行治疗,男性17例,女性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分析陈新星肖珊DOI :10.3969/j.issn.0253⁃9926.2021.04.023作者单位:710065西安,陕西省康复医院神经内科(陈新星);西安高新医院神经内二科(肖珊)通信作者:肖珊表12组修复成功率对比组别例数对照组322681260000412试验组32319713对照组玻璃纤维桩折断[6]2例,可能因对照组前牙残根仅有近远中侧或唇舌侧牙本质,没有完整牙本质肩领包裹,前伸咬颌时力量不能分散,致纤维桩折断。
对照组和试验组前牙残根玻璃纤维桩修复后均未出现根折病例,说明玻璃纤维桩核用于前牙残根修复,安全性较高,残根留存率方面有明显优势,因玻璃纤维桩与天然牙牙本质二者弹性模量相近,应力能较好的分散到根周围支持组织,降低了根折的风险。
对照组和试验组出现根尖炎概率均较低,玻璃纤维桩核与牙本质弹性模量相近,二者在粘结剂作用下结合紧密,微生物难以存留,不易发生根尖炎。
对于只有唇舌侧或近远中侧不完整牙本质肩领的前牙残根,玻璃纤维桩核与周围一颗健康天然牙连冠修复,在抗纤维桩折断,抗患牙根折,降低患牙根尖炎,桩核冠固位稳定,残根留存率方面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的不足之处:①试验组需要对一颗天然牙进行全瓷冠牙体预备,牙体组织切割较多,需得到患者的充分知情同意;②2组患者修复后观察期半年时间短,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期进一步确定修复后疗效。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PPT课件全
![帕金森叠加综合征PPT课件全](https://img.taocdn.com/s3/m/18f725db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00.png)
4、帕金森叠加综合征 (1)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 (2)多系统萎缩 (3)帕金森综合征-痴呆-肌萎缩侧束硬化征 (4)皮质基底神经节变性(CBGD) (5)偏侧萎缩-偏侧帕金森综合征 (6)阿尔兹海默病
临床表现
直立性低血压:症状表现为 头重脚轻、头晕、视力模糊、乏 力、恶心、认识能力下降、心悸、颈后和后肩背部疼痛、头痛 ,长时站立易出现症状,晕厥前无面色苍白、恶心多汗等症状
临床表现--其它自主神经症状
性欲减退或阳痿 尿频、尿潴留或尿失禁 大便秘结、失禁或便秘 出汗减少或无汗 瞳孔不等大,光反应迟钝 迷走神经核受累出现吞咽困难和心跳骤停
临床表现
核上性凝视麻痹:早期表现为两眼意向性及追随性下视麻痹,上视受限,逐渐进展成完全性垂直性凝视麻痹(与顶盖前区、中脑被盖灰质病变有关)
临床表现
PD样表现,姿势平衡障碍,痉挛性构音障碍,吞咽困难,中轴肌张力增高,缺乏静止性震颤 认知功能障碍,以记忆障碍为主 易伴发抽搐、睡眠减少、抑郁 生存期6年左右
病理
表现主要为弥漫性神经元变性,反应性神经胶质增生。病变常从骶段开始逐渐上升 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中存在嗜银包涵体是基本病理改变
发病机制
由于节没有相应增加,因此没有代偿性的心率增快和周围血管收缩,导致回心血量骤减,心排除量减少,脑灌注不足而晕厥 Onuf核位于第二骶髓前角支配括约肌,SDS患者出现排尿障碍和阳痿
临床表现
氟桂利嗪胶囊致老年性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分析
![氟桂利嗪胶囊致老年性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46baa7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7f.png)
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中外医疗在临床因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导致的帕金森综合征属于一种常见的医源性神经系统疾病,该病症在发病之后会对患者的生活以及生存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常见的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发生的药物以多巴胺拮抗药以及耗竭药物为主,譬如说吩噻嗪类、噻吨类、丁酰苯类、甲氧氯普胺等。
因在基层医院中氟桂利嗪(FNZ)的应用十分广泛,从而导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发生率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1]。
该次研究中出于对氟桂利嗪胶囊致老年性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分析进行探讨,为今后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理论参考的目的,对该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药源性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中资料来源于该院收治的药源性帕金森综合症老年患者病例,抽取其中的36例。
包括有男13例,女23例,年龄61~85岁,平均(73.2±13.6)岁。
1.2病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是在服用氟桂利嗪胶囊之后发生的;②全部患者均通过病史以及相关临床检查对其他原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予以排除;③在患者停药后,绝大多数的临床症状均能够得到有效的好转,仅有部分患者的症状会持续较长时间;④患者均不存在显著的帕金森综合征病史以及家族病史[2]。
1.3研究方法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针对临床特点包括一般资料、检查情况、治疗情况、预后效果等展开回顾性分析。
1.4检查方法研究中,抽取患者静脉血展开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血脂、电解质等实验室检查。
所有患者均接受颅脑CT 或MRI、头颈动脉血管数字彩超等检查。
1.5治疗方法研究中所有得到明确诊断的患者均立即对氟桂利嗪予以停用,并给予患者125~250mg/次的美多巴,口服;2mg/次安坦,2~3次/d,口服;0.25~0.5mg/次普拉克索,3次/d,口服,以上药物单一或者是联合应用对患者进行治疗。
帕金森病的早期治疗需知
![帕金森病的早期治疗需知](https://img.taocdn.com/s3/m/67b89a3781c758f5f71f674e.png)
帕金森病的早期治疗需知发表时间:2020-12-21T06:39:02.589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作者:范贶[导读] 原发性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隐袭起病,进展缓慢,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导致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减少。
范贶四川省万源市中心医院 636350原发性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隐袭起病,进展缓慢,主要病理改变为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退变和路易小体形成,导致纹状体多巴胺递质减少。
主要临床特征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同时伴各种非运动症状,如嗅觉障碍、便秘、睡眠障碍等。
一、针对运动症状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康复与运动疗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原则是以达到有效改善症状、提高工作能力和生命质量为目标。
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应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不良反应,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用药原则,避免或降低运动并发症尤其是异动症的发生率。
治疗应强调个体化特点。
进行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时,特别是使用复方左旋多巴制剂及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时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发生撤药恶性综合征,即突然停用抗帕金森药物引起肌强直、高热、肌酶增高、意识障碍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
2)帕金森病早期一般不主张手术治疗,而在长期治疗疗效明显减退,或出现严重的运动波动及异动症者可考虑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
3)中医或针灸等作为辅助手段对改善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
康复与运动疗法对帕金森病症状的改善乃至对延缓病程的进展可能都有一定的帮助。
帕金森病患者多存在步态障碍、姿势平衡障碍、语言和/或吞咽障碍等,可以根据不同的行动障碍进行相应的康复或运动训练。
如健身操、太极拳、慢跑等运动;进行语言障碍训练、步态训练、姿势平衡训练等。
特别是姿势平衡障碍,可让患者主动调整身体重心、踏步走、大步走、听口令、听音乐或拍拍子行走或跨越物体(真实的或假想的)等可能有益。
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及其防治
![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00b707f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0d.png)
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及其防治
雷招宝
【期刊名称】《中国药房》
【年(卷),期】1990(000)002
【摘要】1817年Parkinson,J。
描述了一种以运动机能减退、强直和震颤为特征的疾病,故此后称之为帕金森氏病;继发于同一原因引起的这些症状称之为帕金森氏综合征(Parkinson's Syndrome,PS)。
目前认为,PS的发生可能是由于锥体外系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两种调节机制发生障碍所致:一种以多巴胺(DA)能神经为主,可能也包括5-羟色胺能神经,对锥体外系起抑制作用;一种以胆碱能神经为主,可能也包括组胺能神经,对锥体外系起兴奋作用。
如果黑质纹状体内DA能神经元变性,介质DA减少,使其抑制功能明显减弱,因而胆碱能神经功能占优势,结果产生PS的临床症状。
本文对一些药物所引起的PS作一综合报道。
【总页数】1页(P)
【作者】雷招宝
【作者单位】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帕金森氏综合征与帕金森氏病 [J], 盛建华;武春艳
2.药源性帕金森氏综合征近况 [J], 赵经文;李艳梅
3.帕金森氏病、帕金森氏综合征、原发性震颤的TGAb、TMAb和甲状腺功能的测试研究 [J], 许继平
4.帕金森氏病和帕金森氏综合征的MRI表现 [J], 陈克田
5.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分析 [J], 闵喆;薛峥;连立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效果,以供参考。
方法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
均采用多巴絲肼治疗,对比两组在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方面的差异性。
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以双侧肢体对称性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无认知功能障碍,震颤发生率低,震颤幅度小,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标签: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症状;治疗效果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是因使用某种药物阻断突触后多巴胺受体或导致多巴胺耗竭而诱发的锥体外系副作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原发性帕金森病具有共同点和差异性,本文分析了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1年5月~2013年4月收治的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均在服药后出现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肢体运动减少、肌张力增高,震颤少,即使有也以运动、姿势性震颤多见。
30例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均双侧肢体对称性肌强直、运动减少,占100.00%。
仅3例患者发生震颤,占10.00%,震颤幅度较小。
发病后进展迅速,症状左右对称,所有患者均无认知功能障碍。
患者年龄43~78岁,平均年龄(64.35±11.54)岁;体重45~80kg,平均体重(61.52±9.38)kg;病程10~35d,平均病程(2
2.64±5.36)d;其中男性患者8例,女性患者22例;引起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包括氟桂利嗪12例、阿米替林4例、盐酸氟西丁6例、胃复安5例、利血平3例;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症状发生于服药后1~8个月。
将同期收治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46~87岁,平均年龄(66.84±12.24)岁;体重50~81kg,平均体重(63.67±11.63)kg;病程1~6年,平均病程(3.34±1.05)年;其中男19例,女者11例。
1.2方法观察组患者立即停用引起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
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巴丝肼片(商品名:美多芭,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片250mg,含有左旋多巴200mg,苄丝肼50mg,国药准字H10930198)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125mg/次,3次/d,饭后服用。
之后根据疗效,逐渐增量至达到理想疗效,最大剂量不超过5片/d[2]。
1.3评价指标显效:初始剂量用药后7d内临床症状消失,初始剂量下即可
控制症状。
有效:初始剂量用药后7d内临床症状缓解,增加剂量后可控制症状。
无效:初始剂量用药后7d内临床症状无改变,增加剂量至规定的日最大剂量仍不能控制症状[3]。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数据处理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有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时认为组间差异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意义。
2 结果
2.1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人体的黑质-纹状体通路中存在多巴胺和乙酰胆碱,其中多巴胺为抑制性递质,对纹状体内神经细胞产生抑制作用。
乙酰胆碱为兴奋性递质,对纹状体内神经细胞产生兴奋作用。
正常状态下多巴胺和乙酰胆碱保持动态平衡状态。
一旦两者失衡,即可产生帕金森综合征症状。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是某几种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类型,给患者造成了额外的痛苦。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原发性帕金森病有许多相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异[4]。
本研究对比了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与原发性帕金森病等临床症状和药物治疗效果,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病与病程进展均较慢,常呈现不对称发病。
肢体震颤发生率较高,震颤幅度较大,常伴有非运动症状,一般采取多巴丝肼治疗可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5]。
本研究中3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经治疗后达到显效12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高达96.67%。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均有明确的用药史,女性多于男性,起病急骤、进展迅速,常呈现对称性发病,出现双侧肢体对称性肌强直、运动减少。
肢体震颤发生率低,幅度幅度较小,可出现迟发型运动障碍。
一旦确诊立即停用原因药物,采取多巴丝肼治疗后部分患者症状得以缓解,但部分患者症状未见缓解,治疗效果不佳[6]。
本研究中30例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经治疗后达到显效9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为76.67%,仍有23.33%患者在增加多巴丝肼用药剂量后仍未见好转。
采用多巴丝肼治疗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不适较常见,未发生一例因不能耐受不良反应而停药者。
综上所述,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以双侧肢体对称性肌强直、运动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无认知功能障碍,震颤发生率低,震颤幅度小,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参考文献:
[1]魏虹,刘芝修,李祥,等.31例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临床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22(11):972-973.
[2]王文峰.美多芭方案应用于帕金森病的治疗[J].中国实用医药,2010,5(7):21-22.
[3]曹国文,陶宏,张全英,等.一例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分析与救治[J].中国药学杂志,2012,47(7):565-566.
[4]张逊娟.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患者63例临床症状与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8(11):118-119.
[5]朱艳玲.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5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3):69-90.
[6]陈秋惠,杨宗辉,张颖,等.氟桂利嗪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24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5):2983-2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