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正版
2012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课PPt课件1
选用试剂
稀盐酸 稀硝酸 稀硫酸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氯化钙 硝酸钡 氯化钡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方案三
原子 分 构 成 裂 构成 分子
构成
金属 稀有气体
金刚石、石墨、硅等
(单质)
氧气、氢气、氮气等 (单质) 水、二氧化碳、甲烷等(化合物)
物 质
离子
构成
氯化钠、氢氧化钾等 (化合物)
看右图所示,观察几 分钟,有什么现象?这 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现象 . 烧杯中的溶液会发生变 化吗?
解释
.
结论:氨分子在不断运动;氨气溶于水生成氨 水使酚酞变成红色。
3、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质发生物理变化 时,物质的分子 本身没有改变,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 起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子.
分子
破裂
原子
不变,重新组合
新分子
相同点:
分子
构 成
构成
物质
构 成
⑴是存在的,是构
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构成
⑵ 是不断地运动的
⑶有间隔。
原子
得失电子
离子
区别:
在化学反应中是否
可以再分
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标准:物质是否是一种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物 它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质
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它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混合物中各成分仍保持各自原来的化学性质
项 目 血清钾 血清钠 血清氯 钙 离子钙 磷 镁 二氧化碳结合力
检验 日期 报告 日期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氧气(共17张PPT)
实验编号 (1)
现象 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加入二氧化锰后,带火 (2) 星的木条复燃
(3)
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带火星的木条又复燃
分析
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很 慢,放出的氧气少,不足以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二氧化锰加速了过氧化氢溶 液的分解,放出的氧气使带火 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是过氧化氢产生的,二 氧化锰只起加快产生氧气的作 用。
结论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制氧气的速率,二氧化锰本身 未见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在实验(1)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是因为 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很少。 在实验(2)中,木条复燃,是因为过氧化氢溶液中加 入少量二氧化锰,使分解加速。 这一反应可以表示如 下: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 应,叫做分解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2.分析与讨论 (1)在实验(1)和(2)中木条是否复燃?发生这种 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在实验(3)的重复实验中,反应后二氧化锰有 无变化? (3)综合分析实验(1)~(3)中所观察到的现象, 你认为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的反应中起了什么作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课件:2.3制取 氧气( 共17张PPT)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以史引入 体验探究
化学是实验科学
体验探究
探究蜡烛燃烧
探究呼吸气体成分
实验报告示例
学习方法
【自学指导1 】
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是一门以 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
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 得到的。
(2)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
现象的
、
和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 等,可以发现和验
化学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发光、放热、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颜色改变……
讨论:
有发光、放热、 生成气体等这些 现象发生的一定 是化学变化吗? 举例说明。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哪种类型,并说明理由。
1.春天到了,冰雪融化 。 2.把一块3克的黄金打造成一枚漂亮的戒指 。 3.菜刀生锈了 。 4.农民用收获的粮食自酿米酒 。 5.灯泡钨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
(1)大量液体药品的取用 (倾倒)
注意事项: 1、细口瓶塞要倒放 2、标签要向手心 3、瓶口要紧挨 4、使用完盖好,放 回原处
? 化学是一把双刃剑
五、化学的拓展——绿色化学
又称环境友好化学
• 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 的原料
•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 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实现“零排放” • 产品有利与环境、社区安全、人体健康
化学参与的过程工业:以美国为例,在全 部生产中份额要超过30%。这还不包括诸如电 子、汽车、农业等相关工业的产值。后者都要 用到化学工业的产品。
与化学有关的中国古代发明和文明
指南针模型
蔡伦
火药—— 万户飞天模型
活字印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
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二、推进新课二氧化碳的性质师:1.物理性质(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
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
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
2012年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3.2 原子的构成》PPt课件1
以氧原子为例,说明构成 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 怎样构成原子的?为什么整个 原子不显电性?
几种原子的质量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铁 1个原子的质量/Kg 1.674×10-27 1.993×10-26 2.657×10-26 9.288×10-26
定义:以一种碳原子质量1/12作为标准, 其他 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 的值, 就是这种原子 的相对原子质量。
带电荷的原子团也叫离子
CO
2_ 3 _
SO4
OH
+
2_ 阴离子
NO3
_
NH4
阳离子
举例
结合 单 质
同种元 素组成
原
元 具有相同核电荷 素
数的一类原子
铁,铝等
结合 破裂 分 子 聚集
水
氢气
化 不同种元 合 素组成 物
子
等
离 子
得失 电子
结合
氯化纳等
元素,原子,离子,分子,物质间的关系图
原子种类
相对原子 质 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氢 碳
氧 钠 磷
1 12
16 23 31
1 6
8 11 15
0 6
8 12 16
硫
铁
32
56
16
26
16
30
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近似值)
原子核 1.原子构成
质子(+) 中子
核外电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 国际上以一种碳原子质量1/12作为标
28
+16
28 6
+16
28 8
Al
Al
3+
s
人教版九年 级化学上册课后练习与标准答案
讨论
空气中含二氧化碳较少,不足以 使滴入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结合自己的体会,你认为化学中的探究需要哪些 步骤(或环节)?根据做过的探究填表。
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 么不同?
猜想(假设) 呼出的气体含较少的氧气
实验
燃着木条分别伸入盛空气和盛呼出
气体的集气瓶中。
证据
木条继续燃烧; 木条很快熄灭;
(6)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 答: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分子组
成的,这些分子彼此之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组成的。
3、选择题
(1)下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相 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
+
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D、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
石蜡放在水中浮于水面 属于对物理性质的描述;
蜡烛在空气中能燃烧 属于对化学性质的描述。
问题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 么不同?
猜想(假设) 呼出的气体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
向盛呼出气体和盛空气的集气瓶中分别滴入
石灰水 ,振荡。
证据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
结论与解释 呼出的气体含较多的二氧化碳
验时,常常要在集气瓶里预先加少量的水,试推 测对不同物质来说,这样做的目的各是什么,是 不是可以用少量细沙代替水?
答:防止燃烧产物下落使集气瓶炸裂;
溶解吸收实验产生的某些污染物。
(4)利用下列所示仪器、药品(及其他必要物品) 进行实验探究。
把二氧化锰加入过氧化氢时会快速地反应,无 法控制反应速度 。
2012秋九年级新人教版化学上册知识点及单元试卷全套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新版教案全册教案(103页)
九年级化学(上)(配人教地区使用)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此部分内容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许多饶有趣味且又带有一定想象力的美好愿望,指出这些美好愿望“正在通过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逐步实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学习的价值,并产生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
教材从具体事例出发,先是引导学生了解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它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接着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图画和简明的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以及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向学生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
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搜集、展示等,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获取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重点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激发学生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难点了解什么是化学。
多媒体、NaOH溶液(用啫喱水瓶盛装好)、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大世界”字样的纸(表面为白纸)。
一、导入新课请三名学生分别上台表演:甲:(展示A、B两种无色液体)请大家猜测,如果把这两种液体混合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甲:[向盛有A液体(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B液体(AgNO3溶液)。
](在同学们惊讶的目光中)甲:我表演的节目叫“清水变牛奶”,可是不能喝!乙:这有什么稀奇,我也会表演(展示C、D两种无色液体),我也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把它们混在一起会有什么现象呢?(在同学们各抒己见后)乙:[向盛有C液体(NaOH溶液)的烧杯内,逐滴滴入D液体(无色酚酞)。
](在同学们期待的目光中)乙:我的节目叫“我为液体添色彩”。
初中化学_人教2011课标版_九年级上册(2012年6月第1版)_元素周期表 (2)
30 Zn 48 Cd 80 Hg
112
31 Ga 49 In 81 Tl
113 Uut
Rf 58 Ce 90 Th
Db 59 Pr 91 Pa
Sg 60 Nd 92 U
Bh 61 Pm 93 Np
Hs 62 Sm 94 Pu
Mt 63 Eu 95 Am
Ds 64 Gd 96 Cm
Rg 65 Tb 97 Bk
30 Zn 48 Cd 80 Hg 112 Cn
镧 系 锕 系
57 La 89 Ac
58 Ce 90 Th
59 Pr 91 Pa
60 Nd 92 U
61 Pm 93 Np
62 Sm 94 Pu
63 Eu 95 Am
64 Gd 96 Cm
65 Tb 97 Bk
66 Dy 98 Cf
67 Ho 99 Es
我爱化学
我
爱
化
学
最强大脑----第一关
答对得1分 答错扣1分
1、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 期表的科学家是( )
C
A.道尔顿 C.门捷列夫
B.阿伏加德罗 D.拉瓦锡
2、钒被誉为“合金的维生素”,钒元素的相 关信息如下下列有关钒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为23 23 V C.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8 钒 D.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g 50.94
68 Er 100 Fm
69 Tm 101 Md
70 Yb 102 No
71 Lu 103 Lr
项目二 寻找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学习资源
认真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交流讨论,你们 学习任务 能发现哪些规律: (二)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九年级上册教案化学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化学上册全册教案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分析讨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围绕着什么是化学,化学有什么作用,以及怎样学习等问题,对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进行熏陶和培养。
(2)通过我国化学成就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学习化学的紧迫感和热情。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化学2、化学的作用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四、课时设计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教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在接下来的40分钟里,我将和大家一起进行一次奇异的旅行——走进化学世界。
(喷字呈现“化学”二字)去领略化学带给我们的震撼!如果说,数学使人精细;哲学使人深邃;艺术使人浪漫;……。
那么我要说,化学使人梦想成真!在古代,人们梦想像鸟儿一样,身生双翅,翱翔于蓝天白云之间;在近代,人们梦想像千里眼、顺风耳一样,与远方亲人“天涯若比邻”;梦想能够亲眼观看,微观世界的奇异景象……化学就是帮助人类实现梦想的“魔法石”!金属的冶炼,使人们拥有了制造飞机、汽车等崭新代步工具的材料,让人们“周游世界”的梦想成真;光导纤维的制造,使人们体验到“视频聊天”的快乐,让人们“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真!同学们,你有怎样的梦想呢?学生:回答(板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同学们,你们想体验梦想成真的快乐吗?请跟我一起走进化学的殿堂,为我们的梦想成真而努力学习!学生:愿意!教师:化学离我们并不遥远,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自然界的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化学的神奇变化;人世间的衣、食、住、行……每分每秒都在展示着化学的无穷魅力!没有化学变化的发明创造,就没有当今世界的五光十色、包罗万象;没有化学变化的千百万化,就没有当今世界的多姿多彩、神奇无限。
……教师:大家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学生:水!教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等学科。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全册课件全集(717张)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讲授新课
归纳与小结
1.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毒性、氧化性、稳定性、腐蚀性、 酸性、碱性等。
2.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 挥发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等。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近代,道尔顿和阿伏加德罗等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 的结论: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 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破裂,而原 子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些观点是认识和分析化 学现象及其本质的基础。
英国科学家— 道尔顿
意大利物理学家、化 学家—阿伏加德罗
讲授新课
三 化学发展史
观察与思考
1.古代化学 (1)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并使人类变得 聪明而强大。 (2)人类利用物质的变化制得了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讲授新课
观察与思考 中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蔡侯纸”的发 明者—蔡伦
火药:万户飞天模型
中国精美的瓷器
讲授新课
。
随堂训练
3.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下列诗句中涉 及物理变化的是( C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九上化学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2课时 物质的性质
导入新课
随堂训练
2.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全册课件-2024鲜版
2024/3/27
12
空气
空气的组成
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 体、二氧化碳等组成。
2024/3/27
空气的性质
空气无色无味,具有一定的密度和 压强,是一种混合物。
空气的作用
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 件,参与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 流动。
13
氧气
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 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
计算中的注意事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准确找出已知量与未知量的比例关系;注意单位换算和计算 结果的准确性。
28
07 第六单元 碳和碳 的氧化物
2024/3/27
29
金刚石、石墨和C
金刚石
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具有高热导率、高硬度等特点,用于切割、 磨削、钻探等领域。
石墨
具有润滑性、耐高温、导电导热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铅笔芯、润 滑剂、电极等领域。
探究水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探讨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分析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废水、生 活污水等,以及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 健康的影响。
2024/3/27
提出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等 具体措施,以及国家和个人在保护水资源方 面的责任和义务。
21
水的净化
2024/3/27
了解水的净化方法和原理
介绍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常用 的水净化方法,以及它们的原理和应 用范围。
2024/3/27
26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01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
物的状态。
0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材第82页习题第3、4、5题
2012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水的组成》教案教学设计课题3 水的组成一.知识教学点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2.难点:水的化学式的确定。
3.疑点:水的化学式为什么是H2O。
4.解决办法:由产生的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氢气与氧气的密度计算出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再由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三.教学步骤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
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
所以本节的关键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012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4.3水的组成》教案教学设计课题3 水的组成一.知识教学点 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二.重、难、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确定水的元素组成,引出氢气。
2.难点:水的化学式的确定。
3.疑点:水的化学式为什么是H2O。
4.解决办法:由产生的氢气的体积与氧气的体积比,氢气与氧气的密度计算出两种元素的质量比,再由两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出水中氢、氧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三.教学步骤本节内容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教材。
通过电解水实验的事实,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并且通过实验和推导要给学生一个启示,物质的化学式是实验事实再通过严格的计算得出的,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深刻理解课文含义,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发展。
本节的另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出氢气,为下一节内容打基础。
所以本节的关键是做好实验,一定要保证计课题3 水的组成一.知识教学点1.水的物理性质。
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的化学式是H2O。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3 水的组成课件(新版)新人教版-课题3 水的组成课件
课堂教学展示 新课导入 水的净化
硬水和 软水
丰富且 短缺
爱护水 资源
爱护水资源
水的净化
自然界 的水
化学式与化合价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探究
知识点1 氢气的性质
(1)氢气的物理性质:
氢气是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标准状 况下密度是 0.09克/升(最轻的气体),难溶于水。在 -252 ℃,变成无色液体,-259 ℃ 时变为雪花状固 体。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 氧元素的化合物。
【归纳】物质的简单分类
物质 根据组成物质 种类的多少
混合物(多种物质组成)
金属单质
单质 非金属单质
(一种元 纯净物 根据组成元素 素组成) 稀有气体
种类的多少
(一种物质组成) 化合物
氧化物
(多种元 素组成)
……
【注意】
①单质和化合物都必须是纯净物。由同 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而由 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化合物, 也可能是混合物。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产 生的气体是 氢气 ,它们的体积比为1∶2,此实验证明 了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 氢气 和氧气,说明水是 由 氢 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由 不同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 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元素 的叫氧化物;由
同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叫单质。
水的物 理性质 (101kPa)
颜色、气 味、状态 (常温)
无色、无 味、透明 的液体
沸点/℃
100
熔点/℃
密度(4℃) /(g·cm-3)
0
1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 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 氢气 和 氧气 。 二者的体积比约为 2∶1 ,这个实验证明 了水 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该反应 的文字表达式为 水 通电 氢气+氧气 。
人教版初三化学九年级上册 PPT课件 图文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道尔顿
意大利化学家 阿佛加德罗
门捷列夫
二 、什么是 化 学
化学是一门在分子原子
层次上研究 物质的 组成、 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 律 的自然科学。
亿名教育修正版
三、化学与人类的 关系——生活中处
都来说说:
▲请你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 住、行几方面举事例证明化学对 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亿名教育修正版
四、为什么要学化学?
1、化学到底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学化学?
学习化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 识物质及其变化,并帮助我们更文明、 更健康地生活。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反应时,观 察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附加条 件)。
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 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变化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实验1:水的沸腾
1.请说出水的颜色、状态、气味。 2.水加热沸腾时,试管口有什么现象? 3.干冷玻璃片上有什么现象?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 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相互联系 实例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 内容
颜沸发色点性,,等状硬态 度,,气溶味解,性熔,点挥,可性燃,性稳,定还性原等性,氧化
注意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新课标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一、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 化学的定义。
-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化学的发展历程。
- 古代化学:火的发现和利用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我国古代的造纸术、制火药、烧瓷器等化学工艺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
- 近代化学:道尔顿和阿伏伽德罗等科学家创立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 现代化学:利用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探索微观世界,合成新物质,如纳米材料、高分子材料等。
3. 化学的作用。
- 生产化肥和农药,增加粮食产量。
- 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
- 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 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
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改变。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玻璃破碎等。
- 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例如,铁生锈、蜡烛燃烧等。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放热、发光等。
-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 蜡烛的物理性质:白色固体,质软,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 蜡烛燃烧时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
- 蜡烛燃烧的产物: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有水生成;迅速倒转烧杯,向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 实验步骤:收集两瓶空气(集气瓶正放)和两瓶呼出的气体(排水法收集)。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爱护水资源》课件ppt(完美版)
1·下列图标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B)
A.
B.
C.
D.
2·地球上可直接利用的淡水不足总量的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
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北东市政府给每户居民发放节水龙头
B. 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园林或农田
C. 将生活、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D. 沿海地区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的问题
二、爱护水资源
爱护水资源的途径: 一方面:节约用水 另一方面:防止水体污染
(一)节约用水
二、爱护水资源
象掌上明珠一样珍惜每一滴水!
标志以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 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着节约用水是 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 白色部分象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则为拼 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 要公众参与。
和渔业生产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1931年日本水俣病患者
(二)防治水污染 防治水体污染措施
二、爱护水资源
• (1)工业上:工业废水处理后排放.
• (2)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提倡使用农家肥. • (3)生活上: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 • (4)加强水质的质量监测
二、爱护水资源
(一)节约用水
二、爱护水资源
2、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使用新技术、 改革工艺, 节约用水。
如果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从20%提高到40%,
每天可节水1.3×107t
(一)节约用水
二、爱护水资源
3、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淋灌。
(二)防治水污染
二、爱护水资源
水体污染指的是大量污染物质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自净能 力使 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 生活、 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绪言课件(33张)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蔡侯纸”的发明 指南针模型 者
火药—— 万户飞天模型
化学在中国 的发明
我国的化学工艺如烧制瓷器、 造纸、制火药等对世界的发 展作出过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欣赏
唐三彩-马俑
商代的 青铜器
元代的 瓷器
唐三彩骑马俑
中国古代文化艺术欣赏
化学的发展史
(元素周期律和
古代化学
;(2) 墨水 ;
(3) 书本 ;(4) 橡皮 。
绪言_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知识小结
学完本课题你应该知道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一门学科? 二、化学是研究什么的一门学科? 三、怎样才能学好化学?
元素周期表)
近代化学
(冶金、火药、造纸)
(原子—分子学说)
现代化学
(物质结构理论)
道尔顿 英国 化学家、物理学家
阿伏加德罗 意大利 化学家、物理学家
原子论和分子学说
近代:道尔顿和阿佛加德罗建立了原子和分子学 说
——化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近代,道尔顿(英国科学 家)和阿伏加德罗(意大 利物理学家、化学家)等 科学家的研究,得出了一 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分 子和原子构成的,分子的 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 化学变化的基础。这就是 意大利化学家 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分子原子论,这是近代化 阿佛加德罗 道尔顿 学的基础。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绪言_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应用
在医药卫生方面
SARS疫苗
杀菌消毒
绪言_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5.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
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
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
应用多媒体教学从化学反应的实质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二)整体感知
本节通过精心设疑,实验探究,刘不同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测定、分析、推理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然后分析实质,深化认识,并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探理解,为学习化学方程式准备理论依据,为学好化学用语奠定基础。
(三)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什么?
[引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裂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再聚集成新物质(边讲解边板书)。
这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在化学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本身在化学变化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重新组合。
因此在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并没有发生变化。
这是从质的方面来研究化学变化,今天我们就从量的方面来研究、分析化学变化。
[板书]:一.质量守恒定律
[讲解]: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呢?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讨。
[板书]:实验一:CuSO4与NaOH的反应
[实验]:演示课本第70页:实验4-2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思考。
[总结板书]:a.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反应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b.结论: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
c.表达式:CuSO4 + NaOH → Na2SO4 + Cu(OH)2
[讲解]:在这个实验中,最后天平仍处于平衡,说明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相等,从众多实验事实中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共性。
[板书]: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提问]: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目的]:(不失时机,再次提问)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宏观-微观分析说明)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有条件的话应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分析原因。
)
[总结板书]:2.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提问]:镁条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比镁条增加了,蜡烛燃烧后完
全消失了,这些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目的]:启发学生思考,组织讨论,由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
[结论]: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目的意图]:发散思维,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关键字词(“参加化学反应”和“质量总和”等)的理解和认识。
(四)总结、扩展
1.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归纳为四不变:
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微观(实质):原子的种类不变
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
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2.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注意以下几点
(1)质量守恒定律是通过研究不同化学反应,从而揭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的定律。
因此它是一切化学反应必然遵循的一个定律(注: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内容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推广到其他物理量。
(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所有反应物和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运用此定律时其他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四.布置作业
1.阅读课本第70页3-5段。
2.完成课后题。
3.预习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