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课件:2.2 电动势
3.电动势的大小:在电源的内部从负极到正极移送单位正 电荷非静电力做功的数值.一定要注意必须是“单位正电 荷”,而不是“任意电荷”.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课堂讲义
电动势
例 1 关于电动势E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BC )
A.电动势E的大小,与非静电 力所做的功W的大小成正比,与 移送电荷量q的大小成反比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课堂讲义
二、电动势与电路中能量转化的有关计算
电动势
区别电动势与电势差,理解电路中能量的转化:
1.电动势和电势差虽然单位相同——都是伏特(V);
定义式U= W
别.
q
、 EW=
q
类似,但二者有本质的区
电势差反映电场力做功,将电势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而电动势反映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能的转化方向不同. 2.电动势等于电源未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势差
预习导学
电动势
一、电源
1. 其他形式的能 电势能 2. 正极 负极 非静电力 增加 静电力 正极 负极
3 . 化学 化学能 电磁 机械能
二、电源的参数——电动势、内阻
1.(1)本领 电动势
(2)非静电力 1C 电荷q
(3)非静电力 无关 无关 (4)相同 伏特
2 . (1)内阻
想一想:如图所示是不同型号的干电池,其电动势都是1.5 V,这说明什么问题?用久了的干电池,它的内阻会变吗?
目标定位
预习导学
课堂讲义
对点练习
课堂讲义
电动势
例 1 关于电动势E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BC )
A.电动势E的大小,与非静电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2
纯电阻电路
I = U/R
M
非纯电阻电路
I < U/R
欧姆定律不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纯电阻电路与非纯电阻电路
3.纯电阻电路和非纯电阻电路的比较纯电阻电路非 Nhomakorabea电阻电路
元件特点
电路中只有电阻元件
除电阻外还包括能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用电器
电流、电压、电阻三者的关系
这个关系最初是物理学家焦耳用实验得到的,叫焦耳定律。
1. 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 Q 等于电流 I 的二次方、导体的电阻 R 和通电时间 t 三者的乘积,即:
2. 热功率 :一段电路因发热而消耗的功率称为热功率。
二、焦耳定律
1.一根 60 Ω 的电阻丝接在 36 V的电源两端,在 5 min内共产生多少热量?
在时间t 内通过这段电路上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 为:
在这个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为:
将q 代入得:
在这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简称电功。
1.(1)电功定义:在一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简称为电功.
(3)单位:焦(J)常用单位有千瓦时(kW·h)千瓦时,俗称“度”,.
1kW·h=3.6×106J
探究结论
(2)公式 W=UIt
2.(1)电功率: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3)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4)单位:瓦(W) 常用单位:千瓦(kW).
1kW=103W
3.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是用电器长期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也就是用电器加上额定 电压时消耗的功率(用电器铭牌上所标称的功率是额定功率), 实际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功率。 用电器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实际功率才等于额定功率。为了使用电器不被烧坏,要求其实际功率不能大于额定功率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2.3《欧姆定律》ppt
• 答案:(1)如图
• (2)A • 解析:(2)电键闭合前,将滑动变阻器滑动到
A端,使测量电路处于短路状态,起到保护 作用。
课堂知识构建
考点题型设计
•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 若加在某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3/5时,
解法二:由R=UI00=ΔΔUI11=20U.40A/5 得I0=1.0A 又R=UI00=ΔΔUI22,所以ΔI2=I0,I2=2I0=2.0A 解法三:画出导体的I-U图象,如图所示,
设原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0时,导体中的电流为I0。 当U=3U5 0时,I=I0-0.4A 当U′=2U0时,电流为I2 由图知I0-35U0.04A=UI00=025.U4A0 =2IU20 所以I0=1.0A I2=2I0=2.0A
• 答案:(1)见解析图
• (青岛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三校联 考)下图为“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实验 的实物连线图,已知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
• (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 ①闭合开关前,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________;
• ②闭合开关后,逐渐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________;
灯光
• (1)在图上画出I-U图线。
• (2)从图线上可以看出,当电压逐渐增大时, 灯丝电阻的变化情况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图线表明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升高而
• 解析:(1)根据U、I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找出 对应的点,连成平滑曲线,即I-U图线,如 图所示。
• 3.单位 • 在国际单位制中是:欧姆________,符号是Ω,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知识点归纳物理选修3-1课本中,第二章是重点内容,高中生要注意相关知识点的记忆,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知识点第1节电源和电流一、电源电源就是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迁到负极的装置。
(从能量的角度看,电源是一种能够不断地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二、电流1. 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 产生电流的条件(1)导体中存在着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导体——自由电子电解液——正、负离子(2)导体两端存在着电势差三、恒定电场和恒定电流1. 恒定电场:由稳定分布的电荷产生稳定的电场称为恒定电场。
2. 恒定电流: 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称为恒定电流。
四、电流(强度)1. 电流: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跟通过这些电荷量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电流,即:单位:安培(A)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2、电流是标量,但有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注意:(1)在金属导体中,电流方向与自由电荷(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相反;(2)在电解液中,电流方向与正离子定向移动方向相同,与负离子走向移动方向相反,导电时,是正负离子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电量q表示通过截面的正、负离子电量绝对值之和。
第2节电动势一、电动势(1)定义:在电源内部,非静电力所做的功W与被移送的电荷q的比值叫电源的电动势。
(2)定义式:E=W/q(3)单位:伏(V)(4)物理意义:表示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非静电力做功)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
电动势越大,电路中每通过1C电量时,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的数值就越多。
二、电源(池)的几个重要参数(1)电动势:它取决于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及电解液的化学性质,与电池的大小无关。
(2)内阻(r):电源内部的电阻。
(3)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总电荷量。
其单位是:A·h,mA·h.第3节欧姆定律一、导体的电阻(1)定义: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 2.5焦耳定律 课件
1、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要发热,在此过程中产生的 热量如何计算?电流产生的热量用焦耳定律来计算
2、焦耳定律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表示?
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强度的平 方、导体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用公式表示为:Q=I2Rt
焦耳定律适用于纯电阻电路,也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可知: Q I 2Rt UIt U 2 t R
q
q
q
多少功?
电场力做的功:W=qU
◆在上面所述的导体中是否存在电流?电流强度是
多少? 存在,电流强度为:I=q/t
◆若用电流和电压来表示电流所做的功可表示成什么?
电场力做的功:W=qU=UIt 这就是电路中电场力做功即电功的表达式.
评
1.电功:在一段电路中电场力所做的功,也就是通常 所说的电流所做的功,简称为电功.
例2.把一根长为L的电炉丝接到220V的电路中用它来烧 沸一壶水,需时间t秒钟,若将此电炉丝均匀的拉长, 使半径减小为原来的一半,而后再剪掉长为L的一段, 再将余下的电炉丝接到同样的电路中,仍用 它烧沸一 壶同样的水,则需时间 12t 秒.
解析:由电阻定律可知,此电阻丝阻值变为原来的12 倍,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功率变为原来的1/12,烧 沸同一壶水,需要电功相同,则时间变为原来的12倍, 故,答案为12t.
W=Q =UIt=I2Rt=U2/Rt P电=P热=UI=I2R=U2/R
(1)纯电阻电路——只含有纯电阻的电路,如电炉、 白炽灯等,像演示中电动机不转时的电路.
W电
Q热
电流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W电= Q内 即 P电= P热
下一页
非纯电阻电路中,电能不但有一部分转化为内能还有 一部分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所以电功不等于电热。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1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典型例题】【例1】如图验电器A 带负电,验电器B 不带电,用导体棒连接A 、B 的瞬间,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A 、有瞬时电流形成,方向由A 到B B 、A 、B 两端的电势不相等C 、导体棒内的电场强度不等于零D 、导体棒内的自由电荷受电场力作用做定向移动【解析】A 、B 两个导体,由A 带负电,在A 导体周围存在指向A 的电场,故B 端所在处的电势B ϕ应高于A 端电势A ϕ;另外导体棒中的自由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出定向移动,由于导体棒中的自由电荷为电子,故移动方向由A 指向B ,电流方向应有B 到A 。
【答案】A【例2】在彩色电视机的显像管中,从电子枪射出的电子在加速电压U 的作业下被加速,且形成的电流强度为I 的平均电流,若打在荧光屏上的高速电子全部被荧光屏吸收。
设电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进入加速电场之前的速度不计,则在t 秒内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数为多少?【解析】本题已知的物理量很多,有同学可能从电子被电场加速出发,利用动能定理来求解,如这样做,将可求得电子打到荧光屏的速度,并不能确定打到荧光屏上的电子数目,事实上,在任何相等时间里,通过电子流动的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是相等的,荧光屏是最后的一个横截面,故有t 时间里通过该横截面的电量Q=It ,这样就可得到t 时间里打在荧光屏上的电子数目,n =e It eQ =【例3】如图所示的电解槽中,如果在4s 内各有8c 的正、负电荷通过面积为0.8㎡的横截面AB ,那么⑴在图中标出正、负离子定向移动的方向; ⑵电解槽中的电流方向如何?⑶4s 内通过横截面AB 的电量为多少? ⑷电解槽中的电流为多大?【解析】⑴电源与电解槽中的两极相连后,左侧电极电势高于右侧电极,由于在电极之间建立电场,电场方向由左指向右,故正离子向右移动,负离子向左移动 ⑵电解槽中的电流方向向右⑶8C 的正电荷向右通过横截面AB ,而8C 的负电荷向左通过该横截面,相当于又有8C 正电荷向右通过横截面,故本题的答案为16C⑷由电流强度的定义I=416=tQ =4A 【基础练习】 一、 选择题:⑶该导体的电阻多大?【能力提升】1、对于有恒定电流通过的导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B、导体是个等势体C、导体两端有恒定的电压存在D、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都相等2、对于金属导体,还必须满足下列哪一个条件才能在电路中产生恒定电流?()A、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B、导体两端有电压C、导体内存在电场D、导体两端加有恒定的电压3、银导线的横截面积S=4mm2,通以I=2A的电流,若每个银原子可以提供一个自由电子,试推导银导线单位长度上的自由电子数的计算公式,并计算结果(已知银的密度=10.5×103㎏/m3,摩尔质量M=108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 A=6.02×1023mol-1,计算结果取一位小数)4、如图所示,AD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金属导体L,两端加上一定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内单位体积内的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量为q,试证明导体中的电流强度I=nqSv§2、3电动势欧姆定律【典型例题】【例1】下列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是通过静电力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B、在电源内部正电荷从低电势处向高电势处移动C、电源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内部非静电力做功的本领D、把同一电源接在不同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也将变化【解析】在电源内部,存在由正极指向负极的电场,正电荷受静电力的阻碍不能向正极移动,正是电源内部的化学化学作用或电磁作用提供非静电力才使正电荷从低电势的负极向高电势的正极移动,正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实现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人教版高中物理-有答案-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一、多选题1. 为了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待测电源和开关、导线配合下列仪器可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B.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C.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D.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2. 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知()A.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值是3VB.电池内阻的测量值是1.5ΩC.外电路发生短路时的电流为1.5AD.电压表的示数为1V时外电路中的电阻R=2Ω3. 用伏安法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读数变化明显B.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压表和电流表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D.使滑动变阻器阻值尽量大一些,测量误差才小4. 在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若有两只电压表V1和V2量程相同,内阻R V1>R V2;两只电流表A1、A2量程相同,内阻R A1>R A2,在该实验中,为了使E、r的测量精确些,选择的电表可以是()A.V1和A2B.V2和A2C.V2和A1D.V1和A15. 某同学欲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完成相关实验.图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内阻约0.1Ω;电压表V的量程为3V,内阻约6kΩ;G为小量程电流表;电源电动势约3V,内阻较小,下列电路中正确的是()A.测定一段电阻线(约5Ω)的电阻B.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约3Ω)C.描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的伏安特性曲线D.测定电流表的内阻6. 某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范围为0∼20Ω,连接电路的实物图如图所示.关于该学生接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滑动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B.电流表接线有误C.电压表量程选用不当D.电压表接线不妥7. 如图所示,a、b是两个独立电源A、B的路端电压U与其总电流I的关系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路端电压都为U0时,它们的外电阻相等B.电流都是I0时,两电源的内电压相等C.电源A的电动势大于电源B的电动势D.电源A的内阻小于电源B的内阻二选择题某同学做“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测得电流与路端电压的数据见表:其中存在测量错误的数据是()A.第1组B.第2组C.第3组D.第4组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为使实验效果明显且不损坏仪器,应选择下列哪种电源较好()A.内阻较大的普通干电池B.内阻较小的普通蓄电池C.小型交流发电机D.小型直流发电机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电源的电动势约为6V,内阻约为0.5Ω,电流表的内阻为0.5Ω,电压表的内阻为6kΩ.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当采用的电路是()A. B.C. D.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电路.电路中R1、R2为已知阻值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甲同学设计的电路能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B.只有乙同学设计的电路能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C.只有丙同学设计的电路能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D.三位同学设计的电路都能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在“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正确的U−I图像,如图所示,其中图线斜率绝对值的物理含义是()A.短路电流B.电池内阻C.电池电动势D.全电路电阻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a、b两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 a、E b和内电阻r a、r b时,画出的图线如图所示,则由此图线可知()A.E a>E b、r a>r bB.E a>E b、r a<r bC.E a<E b、r a>r bD.E a<E b、r a<r b某同学在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他根据自己测量的数据作了如图所示的U−I图线,从图线中可知该同学测量的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为下列各组数据中的哪一组()A.E=3.0V,r=1ΩB.E=3.0V,r=2.5ΩC.E=3.0V,r=6ΩD.E=3.0V,r=3Ω如图所示,用一只电流表和两个定值电阻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由于未考虑电流表的内阻,其测量值E和r与真实值E0和r0相比较,正确的是()A.E=E0,r=r0B.E>E0,r<r0C.E=E0,r>r0D.E>E0,r>r0三、实验题在“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1)备有如下器材A.干电池1节B.滑动变阻器(0∼20Ω)C.滑动变阻器(0∼1kΩ)D.电压表(0∼3V)E.电流表(0∼0.6A)F.电流表(0∼3A)G.开关、导线若干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只选填器材前的序号)(2)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实验误差,请在虚线框中画出该实验最合理的电路图.(3)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U−I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得电池的电动势为________V,内电阻为________Ω.在“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可用以下给定的器材和一些导线来完成实验.器材:待测干电池一节,电压表V,电流表A,滑动变阻器R1(0∼10Ω),滑动变阻器R2(0∼200Ω),开关S.(结果均保留2位小数).(1)为方便实验调节且能较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选填“R1”或“R2”).(2)实验所用电路如图甲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图乙中完成实物连接图,要求保证开关在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正确的位置.(3)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图丙中的图像b,则他根据图像b求得电源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4)丙图中a图线是某电阻R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两条图线a、b的交点的横、纵坐标分别表示________,该同学将该电阻R与本实验中的所用的电池连成一闭合电路,此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________W.(5)假如本实验中所使用的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可视为理想电压表),而电流表具有一定的内阻(不可忽略),则根据本实验原理图所测得的电源电动势值将________,内电阻值将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四、填空题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电路和U−I图像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闭合开关之前为防止电表过载,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________处(选填“a”或“b”).(2)供选用的器材有:A.干电池1个B.滑动变阻器(0∼50Ω)C.滑动变阻器(0∼1750Ω)D.电压表(0∼3V)E.电压表(0∼15V)F.电流表(0∼0.6A)G.电流表(0∼3A)其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选填字母代号)(3)这个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阻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乙所示的R−1图线,其中R为电阻箱读数,I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IE=________V,r=________Ω.五、解答题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阻r,所用电路如图甲所示,一位同学测得的六组数据如表所示.(1)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乙中作出U−I图线.(2)根据图线求出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V,电池的内阻r=________Ω.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一、多选题1.【答案】A,B,C【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根据E=I(R+r),由电流表测电流,用电阻箱读出外电阻的阻值,可以求出E、r,A正确;B.根据E=U+Ir,由电流表测出电流,由电压表测出电压,可以求出E、r,B正确;C.根据E=U+URr,由电压表测出电压,用电阻箱读出外电阻的阻值,可以求出E、r,C正确;D.因为滑动变阻器不能读出电阻的数值,所以只有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测不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D错误.故选ABC.2.【答案】A,C【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U=E−Ir知,当I=0时,E=U=3V,选项A正确;C.短路时,U=0,I=1.5A,选项C正确;B.r=EI短=31.5Ω=2Ω,选项B错误;(或根据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r=|ΔUΔI |=31.5Ω=2Ω)D.电压表的示数为1V时,可求出电流I=1A,外电阻R=UI=1Ω,故选项D错误.故选AC.3.【答案】A,C【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由U=E−Ir可知,应选用旧的干电池作为被测电源,以使电压表读数变化明显,故A正确;B.应选用内阻较大的电压表和内阻较小的电流表进行实验,故B错误;C.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不能使滑动变阻器短路造成电流表过载,故C正确;D.电源电动势较小,实验时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宜太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大,电路电流太小,电流表读数误差较大甚至不能读数,故D错误;故选AC.4.【答案】A,D【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本题实验中电压表与电池并联,测量的结果应该是二者并联后的电动势和内阻,为减少电压表的影响,应选用内阻大的电压表.外电路中电流表与电阻串联,实验中不要求知道电阻的阻值,将电流表和电阻合二为一即可,电流表测量的是它们的真实电流,因此对电流表的内阻要求不太严格.AD正确.故选AD.5.【答案】A,B【考点】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伏安法测电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待测电阻丝的电阻与电流表内阻相当,远小于电压表内阻,该待测电阻属于小电阻,电流表应用外接法,故A正确;B.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应测量通过电源的电流,测的数据偏小,误差形成的原因是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在该实验中,电压表内阻非常大,分流很不明显,误差较小,故B正确;C.描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的伏安特性曲线,电流、电压要从0测起,滑动变阻器应该用分压式,不能用限流式,故C错误;D.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最终支路电阻即为电流表的内阻,所以支路的电阻不能用滑动变阻器,应该用电阻箱,故D错误.故选AB.6.【答案】A,B,D【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在实物连线图中,滑动变阻器的两个固定端接入电路了,滑动头没有接,所以移动变阻器滑动端时,不会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大小,变阻器不起变阻作用,A正确;B.电流表只允许电流从电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图中两线都接在了电流表的负接线柱上,电流没有流经电流表,所以B正确;C.图中电源由两节干电池充当,电动势是3V,所以电压表量程应选用0∼3V,图中量程选择是正确的,所以C错误;D.图中把电压表直接和电池并联,这样即使将开关断开,电压表仍有示数,即开关不能控制通过电压表的电流,且电流从负接线柱流入,从正接线柱流出,所以电压表的接线不妥,D正确.故选ABD.7.【答案】A,C【考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当路端电压都为U0时,电流都为I0,由U=IR得,此时外电阻相等,选项A正确;BC.a、b与U轴的交点不同,所以E不同,电源A的电动势大于电源B的电动势,所以在电流都是I0时,两电源的内电压不同,所以选项B错误,选项C正确;D.又由a、b与I轴的交点,b的大于a的,即B的短路电流较大,又B的电动势相对较小,所以B的内阻比A的内阻小,选项D错误.故选AC.二选择题【答案】C【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由图示电路图可知,在闭合电路中路端电压:U=E−Ir,电源电动势E、电源内阻r都不变,随电流I减小,路端电压U应增大,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第三组实验数据电压随电流减小而减小,这是错误的.故C错误.故选C.【答案】A【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为了使电路中路端电压变化比较明显,应使用内阻较大的干电池.A正确.故选A.【答案】A【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电流表的内阻与电源的内阻差不多,故电流表相对于电源内阻来说,采用电流表外接法.B图测的实际上是电源内阻和电流表内阻之和,误差较大,D图错误,C图无法测出.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答案】D【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图甲中可用E=I1(r+R1)、E=I2(r+R2)求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图乙中可用E=U1+U1R1r、E=U2+U2R2r求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而图丙中可用E=U1+I1r、E=U2+I2r求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故三位同学设计的电路都能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故D正确.故选D.【答案】B【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公式E=I(R+r)=U+Ir得,U=E−Ir,所以在U−I图像中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池内阻.B正确.故选B.【答案】A【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据E=U+Ir,可得U=E−Ir,可见U−I图线与纵轴的交点表示电源的电动势,所以有E a>E b,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电阻,故r a>r b.A正确.【答案】A【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由U=E−Ir知,当I=0时U=E,故在U−I图像中,纵轴截距表示电源电动势的大小,即E=3.0V;本题图中横轴截距对应的路端电压为2.4V,此时电路没有短路,计算内阻时只能使用公式r=|ΔUΔI |,不能用r=EI短,选项A正确.故选A.【答案】C【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不考虑电流表的内阻R A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别得:{E=I1R1+I1rE=I2R2+I2r解得:r=I1R1−I2R2I2−I1,E=I1I2(R1−R2)I2−I1.考虑电流表内阻R A时,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分别得:{E0=I1(R1+R A+r0)E0=I2(R2+R A+r0)解得:r0=I1R1−I1R2I2−I1−R A=r−R A<r,E0=I1I2(R1−R2)I2−I1=E.C正确.故选C.三、实验题【答案】(1)B,E(2)电路图如解答图所示;(3)1.5,1【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一般为待测电阻的几倍时较好,在该实验中因电源内阻比较小,故滑动变阻器选择较小一点的即可,故滑动变阻器应选B(也可以从便于调节电流表的量程要大于电源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对于干电池来讲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一般是0.5A,故需要选择0∼0.6A量程的电流表,所以电流表应选E.(2)电路图如图所示.(3)由题U−I图像可知:纵截距为1.5V,故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电阻r=|ΔUΔI |=|0.9−1.50.6−0|Ω=1Ω.【答案】(1)R1(2)实物图如解答图所示;(3)1.45,0.83(4)将该电阻R与电源连成闭合回路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0.63(5)不变,不变【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1)为方便调节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用R1.(2)由原理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为限流式接法,电压表正接线柱接滑动变阻器,负接线柱接电流表,开关要控制整个电路.(3)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电动势的大小,E=1.45V,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短路电流,再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求得电源内阻,r=1.2−0.21.5−0.3Ω=0.83Ω.(4)丙图中a图线是某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则两条图线的交点的横、纵坐标分别表示将该电阻R与电源连成闭合回路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由图可知电压U=0.7V,电流I=0.9A,所以此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是P=UI=0.63W.(5)该接法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而导致电流表示数偏小,所以电流表的内阻不会对实验结果带来影响.实验中所使用的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可视为理想电压表),根据本实验原理图所测得的电源电动势值将不变,内阻阻值将不变.四、填空题【答案】(1)a(2)B,D,F(3)1.5,0.75【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解答】解:(1)闭合开关之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P应放在最大值位置处,即a处.(2)滑动变阻器起控制电流的作用,而电源电动势大约1.5V,电路中电流较小,故为了便于调节,滑动变阻器选取B;电源电动势大约1.5V,因此电压表选择量程为3V的比较合适,故电压表选择D;电路中的电流较小,因此电流表选择F.(3)在U−I图像中,图像与纵坐标的交点等于电源的电动势,所以由图可以读出电源的电动势为1.5V,图像中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所以电源的内阻为r=|Ω=0.75Ω.|1.2−1.50.4【答案】2.9,0.9【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r.解:由欧姆定律有,E=I(R+r),R=EI由此知图线的斜率为电动势E,纵轴截距大小为内阻r.V=2.9V,r=0.9Ω.E=2−(−0.9)1.0五、解答题【答案】(1)作图如解答图所示;(2)1.45,0.69【考点】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1)作图线时应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直线上,个别偏离太远的点应舍去,图线如图所示.(2)由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可得电动势E=1.45V,再读出图线与横轴交点的坐标≈0.69Ω.(0.65,1.00),由E=U+Ir得r=E−UI。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电动势
电势能 ____________ 的装置.
3 .电动势用来表示 __________ 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电源 ________ 电能 本 领 的 物 理 量 . 用 E 来 表 示 . 定 义 式 为
W E = 伏特 . ________ .其单位是________ q
4 .电动势由电源中 _______________ 非静电力的特性 决定,跟电源的
体积____________ ,跟外电路____________ . 无关 无关
5.电源的重要参数有电动势 ______,________ 内阻 ,______ 容量 等.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一、电源
1.定义: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例如:干电池和铅蓄电池能够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水
栏 目 链 接
栏 目 链 接
1 .在外电路中,正电荷由电源的 ______ 正 极流向 ______ 负 极.在电源的内部靠“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________ 极搬 负 运到________ 极. 正
栏 2 .电源是通过非静电力做功把 ____________ 其他形式的 能转化为目 链 接
本领,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越多,电动势就越大
答案:B
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电动势等于断路时的路端电压;
电动势等于内、外电压之和等. ④电动势越大,表明每移动1 C电荷,电源可把更多的其 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而不能表明电源容量大. 2.内阻. 电源内部也是由导体组成的,所以也有电阻,这个电阻
栏 目 链 接
叫做电源的内阻.内阻和电动势同为电源的重要参数.
栏 目 链 接
答案:BD
变式 迁移
2.关于电源的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二章第7节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3.当外电路断开时,R=∞,I=0,Ir=0,U=E, 此为直接测量法测电动势的依据.当外电路短路时,R=
0,I= (称E 为短路电流),U=0.由于通常的电源内阻很 r
小,短路时会形成很大的电流.这就是严禁把电源两极
不经负载直接相接的原因.
如右下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当可变电阻的滑片P向b移动时,电压表 的V1读数 U1与电压表 的V2 读数U2的变化情况是( )
答案:(1)E=6 V,r=1 Ω
(2)1 Ω,9 W
变式迁移
3.一电源与电阻R组成串联电路,电源的路端电 压U随电流的变化图线及外电阻的U-I图线分别如右图 所示,求:
(1)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2)电源的路端电压; (3)电源的输出功率.
解析:(1)由题图所示U-I图线知:电源电动势
E=4
1.闭合电路
(1)闭合电路的组成:①内电路:电源________的电 路,其电阻称为________,内电阻所降落的电压称为 ________.
②外电路:电源________的电路,其两端电压称为 ________.
(2)内、外电压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并联电路分流知道通过 R2 的电流 I2=I′2 =3ER,故 I2=23I. 答案:B
变式迁移
1.如下图所示的电路中,当K闭合时,电压表和电 流表(均为理想电表)的示数各为1.6 V和0.4 A.当K断开 时,它们的示数各改变0.1 V和0.1 A,求电源的电动 势.
解析:当K闭合时,R1、R2并联接入电路, U=E-Ir即E=1.6+0.4 r① 当K断开时,只有R1接入电路,外电阻变大, 干路电流减小,路端电压增大 由U=E-Ir有 E=(1.6+0.1)+(0.4-0.1)r② 由①②得: E=2 V,r=1 Ω. 答案:2 V
人教版高中物理-有答案-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导体的电阻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导体的电阻一、多选题1. 关于导体的电阻及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知,导体的电阻与长度l、电阻率ρ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A.由R=ρlS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B.由R=UIC.将一根导线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D.电阻率往往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2. 下面关于螺旋测微器读数正确的是()A.甲图中的读数为3.40mmB.甲图中的读数为3.400mmC.乙图中的读数为1.032mmD.乙图中的读数为1.532mm3. R1和R2是材料相同,厚度相同,表面都为正方形的导体,但R1的尺寸比R2大得多,把它们分别连接在如图电路的A、B端,接R1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1,接R2时电压表的读数为U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R1=R2B.R1>R2C.U1<U2D.U1=U2二、选择题.对于温度一定的某种金属导线来说,它的电阻率根据电阻定律,电阻率ρ=R⋅SL()A.跟导线的电阻成正比B.跟导线的横截面积成正比C.跟导线的长度成反比D.由所用金属材料本身特性决定用游标卡尺测量某一物体的厚度,测量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所示,下列读数中正确的是()A.3.90cmB.31.0mmC.30mmD.30.0mm一同学将变阻器与一只“6V、6∼8W”的小灯泡L及开关S串联后接在6V的电源E上,当S闭合时,发现灯泡发光.按如图所示的接法,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灯泡将()A.变暗B.变亮C.亮度不变D.可能烧坏灯泡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R=ρlS是电阻的定义式B.电阻率表征了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由导体的长度决定,与温度有关C.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电阻率ρ很大的导体,电阻可以很小如图所示,一段长为a,宽为b,高为c(a>b>c)的导体,将其中的两个对立面接入电路中时,最大的电阻为R,则最小的电阻为()A.c2Ra2B.c2RabC.a2RbcD.R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2bc.当将A与B接入电压U(V)的电路中时,电流为I;若将C与D接入电压为U(V)的电路中,则电流为()A.4IB.2IC.12I D.14I欧姆不仅发现了欧姆定律,还研究了电阻定律,有一个长方体金属电阻,材料分布均匀,边长分别为a、b、c,且a>b>c.电流沿以下方向流过该金属电阻,其中电阻阻值最小的是()A. B.C. D.如图所示,厚薄均匀的矩形金属薄片边长ab=2bc,当将A与B接入电路或将C与D接入电路中时电阻之比R AB:R CD为()A.1:4B.1:2C.2:1D.4:1在如图所示电路中,AB为粗细均匀、长为L的电阻丝,以AB上各点相对A点的电压为纵坐标,各点离A点的距离x为横坐标,则U随x变化的图线应为()A. B.C. D.神经系统中,把神经纤维分为有髓鞘和无髓鞘两大类,现代生物学认为,髓鞘是由多层类脂物质——髓质累积而成,具有很大的电阻,经实验测得髓质的电阻率为ρ=8×106Ω⋅m.某生物体中某段髓质神经纤维可看作高20cm、半径为4cm的圆柱体,当在其两端加上电压U=100V时,该神经发生反应,则引起神经纤维产生感觉的最小电流为()A.0.31μAB.0.62μAC.0.15μAD.0.43μA某同学想探究导电溶液是否与金属一样遵从电阻定律.她拿了一根有弹性的细橡胶管,里面灌满了盐水,两端用铁棒塞住管口,形成一段封闭的盐水柱.她量得盐水柱的长度是20cm,并测出此时盐水柱的电阻等于R.然后,她握住橡胶管的两端把它拉长,使盐水柱长度变为40cm.如果溶液的电阻也遵从电阻定律,此时盐水柱的电阻值应为()A.RB.12R C.2R D.4R两根材料相同的均匀导线A和B,其长度分别为1m和2m,串联在电路中时沿长度方向电势的变化如图所示,则A和B导线的横截面积之比为()A.2:3B.1:3C.1:2D.3:1某个由导电介质制成的电阻截面如图所示.导电介质的电阻率为ρ、制成内、外半径分别为a和b的半球壳层形状(图中阴影部分),半径为a、电阻不计的球形电极嵌入导电介质的球心成为一个引出电极,在导电介质的外层球壳上镀上一层电阻不计的金属膜成为另外一个电极.设该电阻的阻值为R,下面给出R的四个表达式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R,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断.根据你的判断,R的合理表达式应为()A.R=ρ(b+a)2πab B.R=ρ(b−a)2πabC.R=ρab2π(b−a)D.R=ρab2π(b+a)三、实验题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待测电阻丝:R x(阻值约4Ω,额定电流约0.5A);电压表:V(量程3V,内阻约3kΩ);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约0.2Ω);A2(量程3A,内阻约0.05Ω);电源:E1(电动势3V,内阻不计);E2(电动势12V,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Ω)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2)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选填器材代号),在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1)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甲和图乙所示,长度为________cm,直径为________mm.(2)按图丙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①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置于最________(选填“大”或“小”)处;将S2拨向接点1,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示数为I0;②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________(选填“大”或“小”),S2拨向接点2;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0,此时R2阻值为1280Ω.(3)由此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四、解答题一根长为l=3.0m、横截面积为S=1.5×10−3m2的铁棒,两端加电压U=8.0×10−2V.(铁的电阻率ρ=1.0×10−7Ω⋅m)求:(1)通过铁棒的电流.(2)铁棒内的电场强度.测量液体的电阻率,工业上采用一种称为“电导仪”的仪器,其中一个关键部件如图所示,A、B是两片面积为1cm2的正方形铂片,间距为d=1cm,把它们浸在待测液体中,若通过两根引线加上一定的电压U=6V时,测出电流I=1μA,则(1)这种液体的电阻为多少?(2)这种液体的电阻率是多少?材料的电阻率ρ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ρ=ρ0(1−αt),其中α称为电阻温度系数,ρ0是材料在t=0∘C时的电阻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α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度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0∘C时,铜的电阻率为1.7×10−8Ω⋅m,碳的电阻率为3.5×10−8Ω⋅m;在0∘C附近,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3∘C−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5.0×10−4∘C−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10m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0∘C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导体的电阻一、多选题1.【答案】A,D【考点】电阻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BC项,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并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导体中的电流无关,A正确,B、C错误;D项,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强弱,电阻率常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D正确.故选AD.2.【答案】B,D【考点】螺旋测微器【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B项,甲图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3mm,可动刻度为40.0×0.01mm=0.400m,所以最终读数为3mm+0.400mm=3.400mm,所以A错误,B正确;CD项,乙图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1.5mm,可动刻度为3.2×0.01mm=0.032mm,所以最终读数为1.5mm+0.032mm=1.532mm,所以C错误,D正确.故选BD.3.【答案】A,D【考点】电阻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a,则导体的电阻R=ρLS =ρaad=ρd,由两导体的ρ与d相同,得两导体电阻相等,即R1=R2,故A正确,B错误;导体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示数U=IR=Er+RR,由于电源电动势E、内阻r、导体电阻R 相同,则电压表示数U相同,即U1=U2,故C错误,D正确.故选AD.二、选择题【答案】D【考点】电阻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导线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大小、横截面积、长度无关,由材料本身特性决定,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D【考点】游标卡尺【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当10分度游标卡尺的零刻度线和第10条刻度线都和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时,游标卡尺的读数应看其零刻度线所对齐的主尺上的刻度.如本题中游标卡尺的零刻度线与主尺上30.0mm的刻度线重合,所以被测物体的长度是30.0mm,而不是31.0mm.故D正确.故选D.【答案】B【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由题图可知,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是PB段的电阻丝,由于灯泡的额定电压等于电源电压,所以不可能烧坏灯泡.当滑片P向右滑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丝变短,电阻减小,灯泡变亮,B选项正确.故选B.【答案】D【考点】电阻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R=ρl是电阻的决定式,电阻的定义式是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的,故A错误;SB.电阻率表征了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的强弱,与导体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导体的长度无关,故B错误;C.各种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方向不一定相同,金属导体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随温度的升高却减小,故C错误;D.根据电阻定律可知,如果导线长度很小,而横截面积很大时,电阻率很大,电阻也可能很小,故D正确.故选D.【答案】A【考点】电阻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最大电阻对应的接法应是横截面积最小而长度最长的,即S1=bc,L1=a,此时R=ρabc;最小的电阻对应最大的横截面积与最短的长度,即S2=ab,L2=c,此时R′=ρcab ,则有ρ=R⋅bca=R′⋅abc,得R′=c2a2R.A正确.故选A.【答案】A【考点】电阻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设沿AB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1,沿CD方向的横截面积为S2,则有S1S2=12.AB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1,CD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2,则有R1R2=ρl abS1ρl bcS2=41,电流之比I1I2=R2R1=14,I2=4I1=4I.A正确.故选A.【答案】A【考点】电阻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由电阻的决定式R=ρLS 可知,A中电阻R A=ρcab,B中电阻R B=ρbac,C中电阻R C=ρabc ,D中电阻R D=ρabc,故电阻最小的为A.故A正确.故选A.【答案】D【考点】电阻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设沿AB方向横截面积为S1,沿CD方向横截面积为S2,则有S1S2=L adL ab=12,AB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1,CD接入电路时电阻为R2,则有R1R2=ρ⋅L abS1ρ⋅L bcS2=L abL bc⋅S2S1=21⋅21,故R1R2=41.D正确.故选D.【答案】A【考点】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由U=IR x=ER ⋅RLx=ELx,其中E、L均为定值,故U与x成正比,A正确.故选A.【答案】A【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由R=ρlS ,得R=3.18×108Ω,所以I=UR=0.31μA,A正确.故选A.【答案】D【考点】电阻定律【解析】由电阻定律可得,R=ρLs,对于盐水来讲,体积V=LS保持不变,由此得到电阻的数值.【解答】解:溶液的电阻随长度、横截面积的变化规律与金属导体相同,故R=ρLS,使盐水柱长度变为40cm.体积不变,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12,可知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即为4R.故选:D.【答案】B【考点】电阻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B两端的电势差分别为6V、4V,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得R AR B =32,根据电阻定律得,R=ρlS ,则S=ρlR.则横截面积之比S AS B=13.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答案】B【考点】物理量单位推导【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A项,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单位是合理的.将b=a代入得到R≠0,因为电阻是很薄的一层,电阻应该很小,这个等式是不合理的,故A错误;B项,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单位是合理的.将b=a代入得到R=0,根据上面分析是合理的,故B正确;C项,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m2,左右两边单位不同,则此式不合理,故C错误;D项,等式左边的单位是Ω,右边的单位是Ω⋅m2,左右两边单位不同,则此式不合理,故D错误.故选B.三、实验题【答案】(1)1.773(1.771∼1.775均正确)(2)A1,E1,如解答图所示【考点】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1)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上显示为1.5mm,小数部分由可动刻度读得为0.273mm,二者相加就是测量值,1.5mm+0.273mm=1.773mm.(2)待测电阻丝的额定电流大约为0.5A,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量程为0.6A的电流表A1,待测电阻丝的电阻大约为4Ω,额定电流大约为0.5A,故由欧姆定律得额定电压大约为2V,所以电源应选E1.由于待测电阻丝的电阻较小,故电流表应选外接法,如图所示.【答案】(1)5.01,5.315(2)①大,②大(3)1280【考点】测定金属的电阻率【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l=(50+0.1×1)mm=50.1mm=5.01c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d=(5+31.5×0.01)mm=5.315mm.(2)电学实验的设计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此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是以限流方式接入电路中的,故在①步骤中合上开关前应使其接人电路中的阻值为最大,以保证电路安全.同理②步骤中亦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大.(3)①步骤中,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0=ER+R1+R g+r,其中R表示圆柱体的电阻②步骤中,仍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0=ER2+R1+R g+r,由等量代换可得R=R2=1280Ω.四、解答题【答案】(1)通过铁棒的电流为4×102A.(2)铁棒内的电场强度为2.7×10−2V/m.【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定律电场强度【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1)由R=ρlS 和I=UR得I=USρl =8.0×10−2×1.5×10−31.0×10−7×3.0A=4×102A.(2)E=Ud =8×10−23.0V/m=2.7×10−2V/m.【答案】(1)这种液体的电阻为6×106Ω;(2)这种液体的电阻率是6×104Ω⋅m.【考点】电阻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1)根据欧姆定律R=UI得液体的电阻R=UI =61×10−6Ω=6×106Ω.(2)根据电阻定律R=ρLS可得ρ=RSL =6×106×1×10−41×10−2Ω⋅m=6×104Ω⋅m.【答案】所需碳棒的长度为3.27m.【考点】电阻定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设碳棒的长度为x,则铜棒的电阻为R1=ρ1L−xS =ρ01(1−α1t)L−xS,碳棒的电阻R2=ρ2xS =ρ02(1−α2t)xS,要使得在0∘C附近总电阻不随温度变化,则有R1+R2=定值,则有式中t的系数必须为零,即有x≈3.27m.。
高中人教版物理选修3-1课件:第2章-2-电动势-
二、电动势和内阻 1.电动势 (1)定义: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的功 跟被搬 运的电荷量的比值。
(2)公式:E=Wq 。 (3)单位: 伏特,用符号“V”表示。
(4)物理意义:电动势的大小反映了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 电能 的本领,电动势大,表示电源的 转化本领大。
(5)大小:从做功角度,其数值等于非静电力把 1 C 的正电荷 在电源内部从负极搬运到正极所做的功。
A [无论电源内部还是外部,电场都是由正极指向负极,故A 错误;在外部电路中,负电荷靠电场力由负极流向正极,而内部电 路中,正电荷由负极流向正极,因电场力与移动方向相反,故必有 非静电力作用在电荷上才能使其由负极流向正极,在电池中,靠化 学作用使化学能转化为电势能,故B、C、D正确。]
对电动势的理解 1.概念理解 (1)电源的种类不同,电源提供的非静电力性质不同,一般有化 学力、磁场力(洛伦兹力)、涡旋电场力等。 (2)不同电源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是不同的。电动 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将1 C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搬运到正极 所做的功,也就是1 C的正电荷所增加的电势能。
2.有关电动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电路中通过1 C电荷量时,电源消耗的其他形式能的数值 等于电源电动势的数值 B.电源提供的电能越多,电源的电动势越大 C.电源的电动势越大,也就是电源内储存的电荷越多 D.电源的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本 领
A [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将1 C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到正极时 非静电力做的功,当电路中通过1 C电荷量时,电源消耗的其他形式能 的数值等于电源电动势的值,故A正确。电动势表征电源把其他形式 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将1 C正电荷在电源 内从负极移到正极时非静电力做的功,与电源提供的电能的多少无 关,与电源内部储存的电能的多少无关,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 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故B、C、D错误。]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 专题 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 课件
专题: 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
导
1、知道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的原理 2、会使用游标卡尺及螺旋测微器,并且能读数
1、游标卡尺的构造: 内径测量
A 深度测量 C
思
B
外径测量
A、主尺 B、游标尺 C、窄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游标卡尺一般分为10分度、20分度、50分度三种
2、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以十分度为例)
0.1mm 游标
当被测量的物体厚度为0.1mm时,游标上的 哪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刻度线相重合呢?
结论:被测量的物体厚度为主尺上的0刻度 线与游标上的0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游标向右移动0.6mm
0.6mm
当被测量的物体厚度为0.6mm时,游标上的 哪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刻度线相重合呢?
4、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0mm 6×0.1mm
3、螺旋测微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应先检查零点: 缓缓转动微调旋钮D′,使测杆(F)和测砧 (A)接触,到棘轮发出声音为止,此时可动尺 (活动套筒)上的零刻线应当和固定套筒上的 基准线(长横线)对正,否则有零误差。
当测砧和测微 螺杆接触时
可动刻度0刻度线刚好和 固定刻度的基准线重合
可动刻度的套筒左边框刚好和 固定刻度的0mm刻度线重合
6×1mm 6×0.1mm
6×0.9mm
L 0mm 0.1 6mm 0.6mm
读数=整的毫米数 + 0.1×n(毫米) (主尺) (游标) n指游标上的第n根刻度线与主尺上刻度线相重合
课堂训练
3
主尺
cm
27mm
0
7×0.1mm
游标
10
L 27 mm 0.1 7mm 27.7mm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多用电表的原理
拓展一 对欧姆表的进一步理解 如图所示是多用电表的表盘.
(1)为何欧姆表的零刻度在表盘的右端? (2)欧姆表的刻度为何是不均匀的? (3)刻度盘的中间刻度值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1)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可变电阻,使 电流表指针满偏,所以在电流表满刻度处标电阻“0”.
(2)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
小试身手 2.(多选)关于多用电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多用电表是电压表、电流表、欧姆表共用一个 表头改装而成的 B.用多用电表无论是测电压、电流,还是测电 阻,红表笔接触点的电势都高于黑表头接触点的电势 C.多用电表的电压挡、电流挡、欧姆挡都是靠外 部提供电流的 D.直流电流刻度线和直流电压刻度线都是均匀 的,可以共用同一刻度线 答案:AD
第二章 恒定电流
8 多用电表的原理
学习目标
1.知道欧姆表测量电阻的原 理,进一步提高应用闭合电 路欧姆定律分析问题的能 力. 2.了解欧姆表的内部结构和 刻度特点. 3.了解多用电表的基本结构, 知道多用电表的测量功能.
重点难点
重点
多用电表的 构造.
理解欧姆表 难点 的构造和原
理.
知识点一 欧姆表 提炼知识 1.欧姆表内部构造:表头、电源和可变电阻三部分 组成. 2.欧姆表原理:依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制成,由 电流表改装而成.
3.欧姆表测量原理.如图所示,当红黑表
笔间接入被测电阻Rx时,通过表头的电流I=
E r+Rg+R+Rx
.改变Rx,电流I随着改变,每
Hale Waihona Puke 个Rx值都对应一个电流值,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值对
应的Rx值,就可以从刻度盘上直接读出被测电阻的阻值.
4.欧姆表内阻:将红、黑表笔短接,调节滑动变阻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课件第二章第1节电源和电流
1.分别带正、负电荷的A、B两个导体,若用导线R连 接,导线R中可能存在一个________电流.若要保持持续的 电流,A、B间需维持着一定的________.能使A、B间维持 一定的电势差的装置称为________.
2.达到稳定状态时,导线内的电场是由________、 ________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电荷的分 布是________的,电场的分布也是________的且导线内的 电场线保持和导线________.
推导:如右图所示,AD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长为l 的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 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设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 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
AD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总数:N=nlS.
总电荷量Q=Nq=nlSq.
所有这些电荷都通过横截面D所需要的时间:
答案:B
变式迁移
1.把一个金属导体的两端与具有不同电势的带电 物体接触,导体中的电荷将怎样运动?
答案:金属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是带负电 荷的电子,而负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将由低电势处 向高电势处移动,因此金属导体中的电荷(电子)将从 低电势的物体向高电势的物体运动.
三、电流
1.电流: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跟通过这些电 荷量所用时间的比值.
通过触电者的电流大小,一般是取决于皮肤的电阻,湿皮肤 与干皮肤电阻范围大约在1~500 kΩ之间.足够大的电流能 引起手脚肌肉收缩,触电者往往有抓住不放的现象.起初, 电流往往还未达到致命的大小,但因皮肤的电阻是随时间增 加而减小的,当电流强度达到0.1 A时,便可置人于死地.电 流通过人体要放热,因此,人触电死亡,实际上是电流通过 人体(尤其是心脏)时把人烧死的.如果发现某人触电而被粘 在电线上,应该用干木棒或干衣服、绳索等将触电者尽快与 电线分离.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二章电动势
第2节电动势1.知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了解电路中(电源外部和内部)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过程中,静电力和非静电力做功与能量转化的关系。
3.了解电源电动势的基本含义,知道它的定义式。
4.了解电源内电阻。
一、电源1.非静电力的作用:把正电荷由□01负极搬运到□02正极,同时在该过程中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03电势能。
2.非静电力的实质:在电池中是指□04化学作用,在发电机中是指□05电磁作用。
3.电源:通过非静电力做功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06电势能的装置。
二、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电动势(1)物理意义:反映电源□01非静电力做功本领的大小。
(2)大小: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C的□02正电荷在电源内部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即E=□03W非q。
(3)单位:□04伏特(V)。
(4)大小的决定因素:由电源中□05非静电力的特性决定,跟电源的体积无关,跟□06外电路也无关。
(5)常用电池的电动势干电池铅蓄电池锂电池锌汞电池1.5 V 2 V 3 V或3.6 V 1.2 V2.内阻:电源内部导体的电阻。
3.容量:电池放电时能输出的□07总电荷量,其单位是:A·h或mA·h。
对于不同型号的干电池,其电动势一般都为1.5 V,这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对于不同型号的干电池,在电池内把1 C的正电荷从干电池的负极移到正极所做的功都是1.5 J。
(1)电源的电动势就是电源两端的电压。
()(2)所有电池的电动势都是1.5 V。
()(3)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非静电力把1 C的正电荷在电源内从负极移送到正极所做的功。
()(4)电动势公式E=Wq中的W与电压U=Wq中的W是一样的,都是电场力做的功。
()(5)电源的电动势大说明其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
()提示:(1)×(2)×(3)√(4)×(5)√课堂任务对非静电力的理解仔细观察下列图片,认真参与“师生互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有答案-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多用电表的原理
人教版物理选修3-1第二章:多用电表的原理一、选择题。
1. 有一个多用电表,其欧姆挡的四个量程分别为:“×1”“×10”“×100”“×1k”,某同学把选择开关旋到“×100”挡测量一未知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很大,为了减小误差,它应该()A.换用“×1k”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B.换用“×10”挡,不必重新调整调零旋钮C.换用“×1k”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D.换用“×10”挡,必须重新调整调零旋钮2. 把一个满偏为6m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其中电源电动势为3V.在测电阻时,电流表指针指在表盘上2mA处,则改成相应的电阻刻度时,应是()A.250ΩB.500ΩC.1000ΩD.1500Ω3. 如图所示是一个欧姆表的外部构造示意图,其正、负插孔内分别插有红、黑表笔,则虚线内的电路图应是图中的()A. B. C. D.4. 关于欧姆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欧姆表是由电压表和电流表组合而工作的B.欧姆表是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工作的C.被测电阻越大,欧姆表的指针偏转角就越大D.与电流表、电压表一样,欧姆表的刻度是均匀的5. 把一个满偏电流为200μ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其中电源的电动势E=1.5V.当调好零后,在两表笔间接一被测电阻R x时,电流表G的指针指在刻度盘的正中间位置,那么R x的值是()A.7.5kΩB.22.5kΩC.15kΩD.30kΩ6. 用多用电表欧姆挡测电阻,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测量前必须调零,而且每测一次电阻都要重新调零B.因为使用多用电表之前有一个机械调零,所以测电阻时不用再调零C.待测电阻如果是连接在某电路中,应先把它与其他元件断开,再进行测量D.两个表笔要与待测电阻接触良好才能测得较准确,为此应当用两个手分别将两个表笔与电阻两端紧紧捏在一起7. 如图所示为多用电表欧姆挡的原理示意图,其中电流表的满偏电流为300μA,内阻R g=100Ω,调零电阻最大阻值R=50kΩ,串联的固定电阻R0=50Ω,电源电动势E=1.5V,用它测量电阻R x,能准确测量的阻值范围是()A.300kΩ∼80kΩB.3kΩ∼8kΩC.300Ω∼80ΩD.300Ω∼80Ω8. 一只多用电表有4个欧姆挡,分别为“×1”、“×10”、“×100”、“×1k”,欧姆挡表盘的中间刻度值为“15”.现用它来测量一未知电阻的阻值,先将选择开关置于“×100”挡处,接着将红表笔和黑表笔接触,发现表针指在“0”处,然后进行测量,结果发现表针指在欧姆挡刻度值为“200”的刻度线附近,为了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必须换挡并重新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必须将选择开关改为置于“×10”挡处B.必须将选择开关改为置于“×1”挡处C.换挡之后必须重新调零才能进行测量D.换挡之后不必重新调零就能进行测量9. 用欧姆表测一个电阻R的阻值,选择旋钮置于“×10”挡,测量时指针指在100与200刻度弧线的正中间,可以确定()A.R=150ΩB.R=1500ΩC.1000Ω<R<1500ΩD.1500Ω<R<2000Ω10.黑箱中有一个二极管,还有两个阻值均为1kΩ的电阻,它们与黑箱的接线柱1、2、3接成电路,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对这三个接线柱间的电阻进行测量,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那么黑箱中的线路是哪一个()A. B.C. D.11. 一个用满偏电流为3mA的电流表改装成的欧姆表,调零后用它测量500Ω的标准电阻时,指针恰好指在刻度盘的正中间.如用它测量一个未知电阻时,指针指在1mA处,则被测电阻的阻值为()A.1000ΩB.5000ΩC.1500ΩD.2000Ω12. 用多用电表测直流电压U和测电阻R时,若红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插孔,则()A.测U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测R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表B.测U、测R电流均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C.测U、测R电流均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D.测U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测R时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13. 欧姆表电路及刻度盘如图所示,现因表头损坏,换用一个新表头.甲表头满偏电流为原来表头的2倍,内阻与原表头相同;乙表头满偏电流与原表头相同,内阻为原表头的2倍,则换用甲表头和换用乙表头后刻度盘的中值电阻分别为()A.100Ω,100ΩB.200Ω,100ΩC.50Ω,100ΩD.100Ω,200Ω二、多选题。
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 第二章 第七节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②沿电流方向存在电势“跃升”
闭合电路的电势变化情况
如果电源是一个化学电池,在电源的正负极附近存在着化学反应层。
反应层中非静电力(化学作用)把正电 荷从电势低处移到电势高处,在这两个 反应层中,沿电流方向电势升高。
在正负极之间,电源的内阻中也有电流, 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
外电路: 电源外部的用电器和 导线等构成外电路
内电路: 电源内部的电 路是内电路
闭合电路的电流方向
在外电路中,电流方向由正极流向负极, 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在内电路中,即电源内部,通过非静电力 做功使正电荷由负极移到正极,所以电流 方向为负极流向正极。
内电路与外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相同
闭合电路的电势变化情况
问题与练习
现有电动势1.5V、内阻1.0欧姆的电池多节,准备用几节这样的电池串联起来对 一个“6.0V 0.6W”的用电器供电,以保证用电器在额定状态下工作。问:最 少要用几节这种电池?电路还需要一个定值电阻做分压用,请计算这个电阻的规 格。 提示:串联电池组的电动势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动势之和;串联电池组的内阻等 于各个电池的内阻之和。
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现讨论两种特殊情况 当外电路断开时 I 变为 0,Ir 也变为 0
断路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 源电动势
当电源两端短路时 外电阻R = 0
很大
很小
烧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两种特殊情况下的电势降落情况
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请根据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式U = E - Ir,以U 为纵坐标,I 为横坐标, 作出U 与I 关系的函数图象U-I 图
U=E—Ir U 是 I 的一次函数
高中物理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第7节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1
(2)直线的斜率 E E 由 I0= r 得 r= ,所以直线斜率的绝对值就等于电源内阻, I0 直线斜率的绝对值越大,内阻 r 越大. (3)图象的面积 图线中某点横、 纵坐标的乘积 UI 为电源的输出功率, 即图中 矩形的“面积”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
考查维度 1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计算
如图所示, 电源电动势为 6 V, 内阻为 1 Ω, R1=5 Ω, R2=10 Ω,滑动变阻器 R3 的阻值变化范围为 0~10 Ω,求电 路的总电流的取值范围.
2.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源的输出功率 P E2 ,当 R=r 时,电源的输 (R-r)2 +4r R 出功率最大, 其最大输出功率为 P= E2 .电源输出功率随外电阻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4r
出
=I
2
E 2 R=R+r R=
3.电源的效率:指电源的输出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即 P出 IU U I2 R η= =IE= E.对于纯电阻电路,电源的效率 η= 2 P总 I (R+r) R 1 = = ,所以当 R 增大时,效率 η 提高.当 R=r(电 r R+r 1+R 源有最大输出功率)时,效率仅为 50%,效率并不高.
总
r)变大,所以 L3 两端的电压(UL3=E-
UL1-U 内)变小,通过 L3 的电流 IL3 变小,所以 L3 变暗;由于 I 总变大,IL3 变小,所以通过 L2 的电流(IL2=I 总-IL3)一定增 大,L2 变亮,选 B.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 S 闭合时,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 想电表)的示数分别为 1.6 V 和 0.4 A.当 S 断开时,它们的示 数各变 0.1 V 和 0.1 A,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W=10.9 W.
(2)当 r=R+R0,即 R=4.5 Ω 时,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最 大值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目录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目录第一章静电场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2.库仑定律库仑定律库仑的实验3.电场强度电场电场强度点电荷的电场电场强度的叠加电场线匀强电场4.电势能和电势静电力做功的特点电势能电势等势面5.电势差6.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静电现象的应用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电场导体上电荷的分布尖端放电静电屏蔽8.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电容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常用电容器9.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的加速带电粒子的偏转示波器的管理第二章恒定电流1.电源和电流电源恒定电流3.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5.焦耳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焦耳定律6.导体的电阻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导体的电阻7.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路端电压与负载的关系8.多用电表的原理欧姆表多用电表实验: 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量小灯泡的电压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测量定制电阻测量二极管的正反向电阻实验: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原理实验方法数据处理9.简单的逻辑电路“与”门“或”门“非”门第三章磁场1.磁现象和磁场磁现象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地球的磁场2.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的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3.几种常见的磁场几种常见的磁场安培分子电流假说匀强磁场磁通量4.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力安培力的方向安培力的大小磁电式电流表5.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洛仑兹力的方向和大小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6.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回旋加速器。
【高中物理】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1同步教师用书: 第2章 1 电源和电流
1 电源和电流学习目标知识脉络1.了解电流的形成,知道电源的作用和导体中的恒定电场.2.知道电流的定义及单位、方向的规定,理解恒定电流.(重点)3.理解电流形成的微观实质.(难点)电源和恒定电场[先填空]1.电源2.恒定的电场(1)定义:由稳定分布的电荷所产生的稳定的电场.(2)形成:连接A、B导体的导线内的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积累的电荷共同形成的.(3)特点:任何位置的电荷分布和电场强度都不会随时间变化,基本性质与静电场相同.(4)适用规律:在静电场中所讲的电势、电势差及其与电场强度的关系同样适用于恒定电场.[再判断]1.恒定电场与静电场基本性质相同,两者没有区别.(×)2.电路中有电流时,电场的分布就会随时间不断地变化.(×)3.电源的作用就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4.恒定电场的电场强度不变化,一定是匀强电场.(×)[后思考]恒定电场就是静电场,对吗?【提示】静电场是静电荷产生的电场,而恒定电场是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累积电荷形成的电场,但二者基本性质相同.[合作探讨]如图2-1-1所示,电闪雷鸣时,强大的电流使天空发出耀眼的闪光.图2-1-1探讨1:电闪雷鸣时,耀眼的闪光为什么只持续一瞬间?【提示】因为云层与大地或云层之间的电压在电闪瞬间减小,不能再维持强大电流的存在.探讨2:电闪雷鸣过程中发生怎样的能量转化?【提示】电能转化为光能、热能等.[核心点击]1.电源的作用(1)从电荷转移的角度看,电源的作用是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持续地定向移动.(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搬运电荷的过程是非静电力做功的过程,从而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2.形成电流的三种电荷形成电流的三种电荷为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其中金属导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是自由电子,液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有正离子和负离子,气体导电时定向移动的电荷有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1.关于电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只要将导体置于电场中,导体内就有持续电流B.电源的作用可以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C.导体内没有电流时,就说明导体内部的电荷没有移动D.持续电流是由静电场产生的【解析】电流在形成时有瞬时电流和恒定电流,瞬时电流是电荷的瞬时移动形成的,而持续电流是导体两端有稳定的电场形成的,电源的作用就是在导体两端加上稳定的电压,从而在导体内部出现稳定的电场,可见本题答案应选B.【答案】 B2.(多选)在由电源、导线等电路元件所组成的电路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34522019】A.导线中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B.导线中的电场强度方向跟导线方向平行C.导线处于静电平衡状态D.导线内沿电流方向各点的电势逐渐降低【解析】在电源和导线中感应电荷的共同作用下,垂直导线方向的电场相互抵消,在导体中形成了沿导线方向的电场,即导线中的电场强度方向跟导线方向平行,B正确,A错误;导体内有电场,说明导体不是静电平衡状态,C错误;沿电场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电场方向就是正电荷的受力方向,也就是电流的方向,即导线内沿电流方向各点的电势逐渐降低,D正确.【答案】BD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两个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2)电路还必须是闭合的,即必须用导体将电源连接起来.恒定电流[先填空]1.电流概念(1)概念: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物理意义:反映了电流的强弱程度.(3)符号及单位:符号是I,单位有安培、毫安、微安(单位符号分别为A、mA、μA).(4)表达式:I=q t.(5)电流的方向: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或负电荷定向移动的反方向为电流方向.2.恒定电流大小和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电流.[再判断]1.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2.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3.导体中的电流,实际是正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后思考]有同学认为“只有导体中才可有电流”,谈一谈你的认识.【提示】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不论是导体内还是其他空间,只要有电荷定向移动就可形成电流,如氢原子中核外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形成了一环形电流等.[合作探讨]如图2-1-2所示,把电源用导线连接在插入食盐水中的两个金属电极上,电路中形成电流.图2-1-2探讨1:盐水中的电流和金属导线中的电流形成机制有什么不同?【提示】盐水中的电流是Cl-离子和Na+离子同时反向定向移动形成的,金属导线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的.探讨2:盐水中的电流沿什么方向?【提示】左.探讨3:假设t s内有N个Cl-和N个Na+通过图中虚面,则电路中的电流多大?【提示】I=2 Ne t.[核心点击]1.理解电流概念注意的四个要点(1)公式I=qt中,q是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而不是通过导体单位横截面积的电荷量.(2)当导体中有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时,公式中的q 应为通过导体横截面的正、负两种电荷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3)横截面的选取是任意的,电流的大小与横截面无关.(4)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它与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的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的内部,电流是从电源的负极流向正极.电流虽然有大小和方向,但电流是标量,而不是矢量.因此电流的合成不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nqS v(1)建立模型如图2-1-3所示,AB表示粗细均匀的一段导体,两端加一定的电压,导体中的自由电荷沿导体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设导体的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S,导体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自由电荷的电荷量为q .图2-1-3(2)理论推导导体AB中的自由电荷总数N=nLS总电荷量Q=Nq=nLSq所有这些电荷都通过导体横截面所需要的时间t=L v根据公式I=qt可得,导体AB中的电流I=Qt=nLSqLv=nqS v.(3)结论由此可见,从微观上看,电流决定于导体中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自由电荷的电荷量、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速率以及导体的横截面积.3.三种速率的区别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电子热运动的速率电流传导的速率物理意义电流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电流I=nqS v,其中v就是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构成导体的电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由于热运动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机会相等,故不能形成电流.闭合开关的瞬间,电路中各处以光速c建立恒定电场,在恒定电场的作用下,电路中各处的自由电子几乎同时开始定向移动,整个电路也几乎同时形成了电流大小10-5 m/s105 m/s3×108 m/s3.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密度为ρ,每摩尔铜原子有n个自由电子,今有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铜导线,当通过的电流为I时,电子平均定向移动的速率为()【导学号:34522020】A.光速c B.I neSC.ρIneSm D.mIneSρ【解析】假设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为v,那么在t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自由电子数相当于在体积vtS中的自由电子数,而体积为vtS的铜的质量为vtSρ,摩尔数为vtSρm,所以电荷量q=v tSρnem,因电流I=qt=vSρnem,于是得到v=mIneSρ.【答案】 D4.一根横截面积为S的均匀长直橡胶棒上均匀带有负电荷,每米电荷量为q,当此棒沿轴线方向做速度为v的匀速直线运动时,由于棒运动而形成的等效电流大小为()A.q v B.q/vC.q v S D.q v/S【解析】时间t内通过垂直于棒运动方向某一横截面的电荷量Q=q v t,依电流的定义式可得I=Qt=q v,故A正确.【答案】 A计算电流大小的三种方法1.金属导体中电流的计算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只有自由电子,运用I=qt计算时,q是某一时间内通过金属导体横截面的电子的电荷量.2.电解液中电流的计算电解液中的自由电荷是正、负离子,运用I=qt计算时,q应是同一时间内正、负两种离子通过横截面的电荷量的绝对值之和.3.环形电流的计算环形电流的计算采用等效的观点分析.所谓等效电流,就是把电子周期性地通过圆周上各处形成的电流看成持续不断地通过圆周上各处时所形成的电流.对周期性运动的电荷,常取一个周期来计算等效电流.利用I=qt=qT求等效电流.高中物理考试答题技巧及注意事项在考场上,时间就是我们致胜的法宝,与其犹犹豫豫不知如何落笔,倒不如多学习答题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电流:
(1)定义式:I=q/t (2)电流有方向,但它是标量。 规定:导体内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金属导体中电流的计算式:I=nqSv
n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的个 数,S为导线的横截面积,v为 自由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
2.2 电动势
1、定义:非静电力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
所做的功跟它的电荷量的比值。
4r
当R=r时:Pm= E2 4r
R
P
当R<r时:R越大,P出越大 Pm
当R>r时:R越大,P出越小
R1= PR2 ,则r2=R1R2
0
r R1
R2
R
3、电源的效率:
电源的效率随外电阻的增大而增大
判断:电源的输出功率最大时,电源的效率最大。 (错,因为当R=r时,电源输出功率最大, 此时电源效率只有50%)
5.若测其它电阻:重复步骤 2.3.4。
6. 不用时拔出表笔,选择开 关置于OFF档或交流电的最高 档。长期不用取出电池。
二、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由E= U外+ U内
得:U外= E - Ir =- rI+E
U-I图象:
r
纵截距:E 横截距:I短
E
斜率绝对值:r (图线的陡峭程度)
斜率tan =-tan
ΔU ΔI
=-r
0
E
r
关于电源的功率问题 闭合电路中的能量转化
电源提 供电能
外电路消 耗的能量
r
内电路消 耗的电能
在外电路,沿电流方向电势降低。 在内电路,沿电流方向电势升高。
一、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内容:闭合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跟电源的电动 势成正比,跟整个电路的总电阻成反比。
1、表达式:I E Rr
2、变形式:E= IR+ Ir
r
= U外+ U内 电源的电动势
路端电压 等于内外电路
3、适用条件:纯电阻电路 电势降落之和
表达式: R l
S
2、电阻率:反映材料导电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单位: 欧·米( )
金属: T
电阻温度计
电阻率与温 某些材料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时
度的关系
=0
R=0 超导体
合金:电阻几乎不随温度变化
锰铜合金、镍铜合金
标准电阻
2.7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一、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
电路的组成: 外电路: 内电路: 闭合电路:
三、电源的输出功率与效率
1、推导:由E= U外+ U内
得:EI= U外I+ U内I
即:P总= P外+ P内
r
电源提供的 电源的输出
电功率EI
功率U外I
∴ P出= P总- P内
电源内部的 发热功率I2r
2、电源最大输出功率(纯电阻电路)
P出 UI
I 2R
E2R (R r)2
E2 (R r)2
2.8 多用电表的原理
思考与讨论:能不能让它们共用一个表头制成一个多用
电表?请完成最简单的多用电表的电路图
A
A+
- B
A
A+
R1 - B
A R2
A+
-B
A
+-
R2
R1
2
1
3
A
B
问:开关S调到1、2、3、 4、5、6个位置时电表分 别是什么电表?(在识别电 阻档和电压档电路时,可 以把虚线框中的电路当成 一个电流表)
定义式:E= W q
W:非静电力做的功 q :电荷量 2、物理意义:反映电源非静电力做功本领的大小。
(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大小)
2.3 欧姆定律
一、电阻:
1、定义式: R U I
(取决于导体本身, 与U、I无关)
2、决定式: R ρ l s
二、欧姆定律:
1M=106
1、公式: I U R
第二章 恒定电流
电源和 电流
电动势
欧姆定律
闭
合
串联电路和并 电
联电路
路
欧
姆
焦耳定律
定
律
电阻定律
简
单
的
逻
辑
电
多用电表
路
实验:测定电池的 电动势和内阻
2.1 电源和电流
1、电源的作用:提供持续的电压 2、形成电流的条件: (1)存在自由电荷 (2)导体两端存在电压 3、恒定电流:大小、方向都不随时间变化的 电流。
2、适用范围:金属、电解液适用, 气体、半导体不适用。
三、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I-U图象)
I
1
2 图线斜率表示电阻的倒数
U
斜率k=tanα= I
1 R
R1<R2
2.4 串联电路 和并联电路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改装
三个主要参数: 内阻Rg 满偏电流 Ig
满偏电压Ug
由欧姆定律可知 Ug Ig Rg
1、2为电流表
3、4为欧姆表,
5、6为电压表
A
E
E
234 5
1
6
B
2.在测量电流和电压时两个位置中哪个位置量程比较大?
电流:1大
电压:6大
问题:若测一个阻值为810Ω左右的电阻,
应该选择哪个欧姆档位?
810×1 Ω 8.1×100Ω
偏角小 —示数跨度大 —不易读准 偏角大 —示数过小 —大倍率放大误差
81×10Ω 指针指在刻度中央附近,误差较小。
用欧姆表测量电阻的使用步骤:
1.机械调零:测量前, 应先检查电表指针是否 静止在电流的零刻线处 (左端的“0”位置), 如不指零,应用螺丝刀 轻轻转动定位螺丝,使 指针指零。
1.机械调零:
2.选档:选择开关选择合适档位。
3.欧姆调零:红(+)黑(-) 表笔短接,电表指针指向电阻 为零处(右端的“0”位置), 如不指零 ,调节调零旋钮, 使指针指零。 4.测量、读数: 接入电阻, 读数=示数×倍率
1.电流表G改装成电压表
原理:串联一个电阻(分压)
Ig
Rg
R
V
Ug
UR
U
U
由串联电路的特点:U IgRg IgR
2.电流表G改装成电流表
原理:并联一个电阻(分流)
I Ig Rg
IR
R
U
I
A U
由并联电路的特点: Ig Rg I Ig R
2.5 焦耳定律 Q=I2Rt
电功和电热: 1)纯电阻电路中:
W=UIt=I2Rt=Q P电=UI= P热=Q/t=I2R 2)非纯电阻电路中: W=UIt 大于I2Rt=Q; P电=UI 大于P热=Q/t=I2R P电=P热+P其它
2.6 导体m 的电阻
1、电阻定律:
内容: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 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导体电 阻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