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标准概述

合集下载

砖混结构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砖混结构模板施工工艺标准

砖混结构模板施工工艺标准1 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模板安装与拆除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要求2.1.1 木模板(包括胶合板模板)、定型组合钢模板(包括配套的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木材或钢管),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型卡、L型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12~14号)、隔离剂。

2.2主要机具圆盘锯、手电钻、扳手、钢丝钳、线坠、撬棍、水平尺等。

2.3作业条件2.3.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的轴线位置是否正确,墙顶的留置标高是否正确,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2.3.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3.3 模板拉杆如需螺杆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洞。

2.3.4 检查构造柱内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准备工作→支模板→预检→混凝土浇筑→养护、拆模。

3.2 构造柱模板3.2.1 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交角处的构造柱, 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内侧阴角处贴上角模,直角交角每隔1M以内设2根拉杆,丁字形交角每隔1M以内设3根拉杆(因有三面贴模板),拉杆将外平模与内角模拉结;直形墙处的构造柱,砖墙两面贴平模板,拉杆利用砖墙将两面模板拉结。

拉杆直径不小于Φ12。

拉杆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砖处。

3.2.2 构造柱模板底部应留置清扫口。

3.3 门窗过梁模板3.3.1 门、窗过梁模板由底模、侧模、夹木和支撑等组成,底模及侧模可采用木模或钢模。

底模长度等于门窗洞口长度,宽度与墙厚相同,侧模长度应比过梁长40~50cm。

3.3.2 安装时,先将过梁底模按设计标高搁置在支撑上,支撑立在洞口靠墙处,中间部分间距为1m左右,然后装侧模,侧模的两端紧靠砖墙,在侧模外侧装上夹木和斜撑,将侧模固定。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砖混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由砖墙和混凝土构件组成。

在建筑中,柱、圈梁和板缝是砖混结构中常见的构造形式,需要使用支模工艺来进行施工。

1.柱的支模工艺柱是砖混结构中承受纵向荷载的构件,需要使用支模工艺进行施工。

柱的支模主要分为两种形式:立杆支模和剪刀撑支模。

立杆支模是将木质或钢质的立杆固定在地面上,上部与顶部地梁连接,形成支模的立杆系统。

立杆之间可以加入水平横杆进行加固,提高支模的稳定性。

立杆支模适用于较小尺寸的柱子。

剪刀撑支模是将两个剪刀撑(由木质或金属构成)固定在地板上和梁底部之间,形成支模的剪刀撑系统。

剪刀撑之间可以加入水平横杆进行加固,提高支模的稳定性。

剪刀撑支模适用于较大尺寸的柱子。

在柱的支模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支模的定位和粘贴钢筋的工作。

支模的定位要保证柱的位置和尺寸准确,并且要与设计图纸一致。

粘贴钢筋时,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固定在支模内,并注意钢筋的排布密度和粘贴质量。

2.圈梁的支模工艺圈梁是砖混结构中连接柱子的水平梁,起到分散荷载和加固结构的作用。

圈梁的支模主要采用钢模板来进行施工。

钢模板是将钢质构件制作成所需梁的形状,在工地上进行组装和安装。

钢模板的优点是结构稳定,拆装方便,并且可以反复使用。

在支模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和定位,确保圈梁的尺寸和位置准确无误。

在圈梁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圈梁与柱子的接口处的处理。

常见的处理方法有:将圈梁与柱子的交界处凿沟,加强连接;在圈梁与柱子的接缝处设置钢筋,增加连接强度。

3.板缝的支模工艺板缝是砖混结构中横向连续的墙体或楼板之间的缝隙,需要使用支模工艺进行施工。

板缝的支模主要采用木质模板来进行施工。

木质模板是将木材切割成所需尺寸的模板,在工地上进行组装和安装。

木质模板成本低、易于加工和调整,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板缝。

在支模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和定位,确保板缝的位置准确无误。

在板缝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模板的定位和支撑。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

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本要机具:2.1.1 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粒径0.55~1.2cm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2.2 作业条件:2.2.1 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2.2 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钢筋办完院检手续。

2.2.4 构造往、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2.2.5 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养护3.2 混凝土搅拌:3.2.1 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3.2.2 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

磅秤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

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

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2.3 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 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 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

掺合料在倒水泥时一并加入。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一、模板工程4-1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外板内模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浇筑工艺。

2施工准备2.1 材料及本要机具:2.1.1 水泥:用325~425号矿渣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

2.1.2 砂:用粗砂或中砂,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5%。

2.1.3 石子:构造柱、圈梁用粒径:0.5~3.2cm卵石或碎石;板缝用粒径0.55~1.2cm 细石,当混凝土为C30以下时,含泥量不大于2%。

2.1.4 水:用不含杂质的洁净水。

2.1.5 外加剂:根据要求选用早强剂、减水剂等,掺入量由试验室确定。

2.2 作业条件:2.2.1 混凝土配合比经试验室确定,配合比通知单与现场使用材料相符。

2.2.2 模板牢固、稳定,标高、尺寸等符合设计要求,模板缝隙超过规定时,要堵塞严密,并办完预检手续。

2.2.3 钢筋办完院检手续。

2.2.4 构造往、圈梁接槎处的松散混凝土和砂浆应剔除,模板内杂物要清理干净。

2.2.5 常温时,混凝土浇筑前,砖墙、木模应提前适量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浇筑、振捣→ 混凝土养护3.2 混凝土搅拌:3.2.1 根据测定的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雨天应增加测定次数。

3.2.2 根据搅拌机每盘各种材料用量及车皮重量,分别固定好水泥(散装)、砂、石各个磅秤的标量。

磅秤应定期核验、维护,以保证计量的准确。

计量精度:水泥及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外加剂为±2%。

搅拌机棚应设置混凝土配合比标牌。

3.2.3 正式搅拌前搅拌机先空车试运转,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料搅拌。

3.2.4 砂、石、水泥(散装)必须严格按需用量分别过秤,加水也必须严格计量。

3.2.5 投料顺序:一般先倒石子,再倒水泥,后倒砂子,最后加水。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施工工艺标准(doc 5页)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施工工艺标准(doc 5页)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施工工艺标准(doc 5页)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形卡、L 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用木楔楔紧。

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3.3.2.3 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

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3.3.2.4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间距50cm左右。

3.3.3 板缝模板:3.3.3.1 板缝宽度为4cm,可用50mm×50mm方木或角钢作底模。

大于4cm 者应当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5~10mm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找平。

3.3.3.2 板缝模板宜采用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或采用吊杆方法。

3.3.3.3 支撑下面应当采用木板和木楔垫牢,不准用砖垫。

4 质量标准4.1 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001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doc

001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doc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1 范围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3.3.1 构造柱模板:3.3.1.1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 圈梁模板:3.3.2.1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最新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施工技术方案

最新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施工技术方案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1范围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0)、铅丝(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作业条件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操作工艺3.1工艺流程:支构造柱模板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支板缝模板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3.3.1构造柱模板:3.3.1.1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圈梁模板:3.3.2.1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

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

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1. 引言砖混结构是指由砖墙和混凝土柱、梁组成的结构体系,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支模施工是砖混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它是为了给混凝土浇筑提供支撑和模板,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形状和尺寸准确。

本文将介绍砖混结构支模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

2. 支模材料准备在进行砖混结构支模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支模所需的材料,包括木模板、支撑架、连接件等。

•木模板:选择高质量的刨光木板作为模板材料,确保其平整度和承载力。

•支撑架: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支撑架,一般可采用钢管支撑或木方支撑。

•连接件:使用连接件固定模板和支撑架,如螺栓、扣件等。

3. 模板安装模板安装是支模施工的首要任务,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图纸和要求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安装。

•根据施工图纸确定砖墙和混凝土柱、梁的位置和尺寸。

•在墙体定位的基础上,安装梁、柱的模板,确保模板平整、稳固和垂直。

•根据砖墙的位置和厚度安装墙模板,并注意留出门窗洞口。

•安装好模板后,对模板进行检查和调整,确保模板的准确性和牢固性。

4. 支撑架搭设支撑架的搭设是支模工艺中的关键步骤,它直接影响到模板的稳定性和施工的安全。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撑架类型,将其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搭设。

•在墙体周围设置支撑架,确保模板的稳固性和平整度。

•根据柱、梁的位置和要求设置相应的支撑架,并注意支撑点的数量和间距。

5. 连接件安装连接件的安装是支模工艺中的关键环节,它能有效地连接模板和支撑架,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根据连接件的类型和规格,将其安装在模板和支撑架上。

•对连接件进行紧固,确保其承载力和稳定性。

•检查连接件的紧固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6. 混凝土施工支模工艺完成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

•在模板内部设置钢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布置和连接。

•在钢筋布置完毕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保证浇筑质量和施工速度。

•根据施工计划和混凝土的硬化时间,进行养护保养。

7. 结论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对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关键作用。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施工方案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施工方案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施工方案砖混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体系,主要由砖墙、钢筋混凝土柱、圈梁和楼板组成。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支模施工,为混凝土浇筑提供支撑和模板,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和质量。

1.柱支模施工方案:柱支模的施工应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首先,在柱下方安装立柱支架,并通过调节螺栓使其与预定的柱位高度一致。

然后,在立柱支架上安装横梁,在横梁上安装支模架,形成柱支模的整体结构。

支模架的数量和布置应根据柱的尺寸和间距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以确保支模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圈梁支模施工方案:圈梁支模的施工应在柱支模完成后进行。

首先,在柱上方安装横梁和支模架,形成圈梁的支模结构。

支模架的数量和布置应根据圈梁的尺寸和间距进行合理设计和安排,以确保支模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支模架上安装横梁和纵梁,并通过调节螺栓使其与预定的圈梁高度和位置一致。

支模架上还需要安装边模板和顶板,以形成完整的模板结构。

3.板缝支模施工方案:板缝的支模施工需要在圈梁支模完成后进行。

首先根据楼板的尺寸和间距安排支模架的数量和布置,并在支模架上安装横梁和纵梁。

然后,在横梁和纵梁之间安装和固定支撑模板,形成板缝的支模结构。

支模架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要满足工程要求,支撑模板的安装要牢固可靠,以确保整个模板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总结:在砖混结构的柱、圈梁和板缝支模施工中,需要根据结构的尺寸和间距进行合理的支模架设计和布置,并选择适当的支模材料和连接方式。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支模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确保支模的安全和质量。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支模结构,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部分,以确保支模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等混凝土施工工艺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1 范围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支构造柱模板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支板缝模板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3.3.1 构造柱模板:3.3.1.1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施工工艺标准之砖混

施工工艺标准之砖混

施工工艺标准之砖混、外砖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砖混结构、外砖内模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工艺。

2 施工准备2.1材料及主要机具:2.1.1钢筋:应有出厂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了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分检验。

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

2.1.2 铁丝;可采用20~22号铁丝(火烧丝)或镀锌铁丝(铅丝)。

2.1.3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砂浆垫块、塑料卡。

2.1.4 工具:钢筋钩子、撬棍、钢筋板子、绑扎架、钢丝刷子、手推车、粉笔,尺子等。

2.2作业条件:2.2.1按施工现场平面图规定的位置,将钢筋堆放场地进行清理、平整,准备好垫木。

按不同规格型号堆放并垫好垫木。

2.2.2 核对钢筋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相同。

2.2.3 弹好标高水平线及构造柱、外砖内模混凝土墙的外皮线。

2.2.4 圈梁及板缝模板已做完预检,并将模内清理干净。

2.2.5 预应力圆孔板的端孔已按标准图(96G44)的要求堵好。

3 操作工艺3.1构造柱钢筋绑扎:3.1.1工艺流程:→→→3.1.2 预制构造柱钢筋骨架:3.1.2.1先将两根竖向受力钢筋平放在绑扎架上,并在钢筋上画出箍筋间距。

3.1.2.2 根据画线位置,将箍筋套在受力筋上逐个绑扎,要预留出搭接部位的长度。

为防止骨架变形,宜采用反十字扣或套扣绑扎。

箍筋应与受力钢筋保持垂直;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放置。

3.1.2.3 穿另外二根受力钢筋,并与箍筋绑扎牢固,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10d(d 为箍筋直径),弯钩角度不小于135°。

3.1.2.4在柱顶、柱脚与圈梁钢筋交接的部位,应按设计要求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一般在圈梁上、下均不应小于六分之一层高或45c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cm(柱脚加密区箍筋待柱骨架立起搭接后再绑扎)。

3.1.3 修整底层伸出的构造柱搭接筋:根据已放好的构造柱位置线,检查搭接筋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砖混支模(模板工程)

砖混支模(模板工程)

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标准一、作业范围:本工程构造柱、门框柱、门窗过梁、圈梁、压顶模板工程。

二、施工准备:1、材料及主要机具:1)木模板、钢模板、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蝶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12号-14号)、隔离剂等。

3)打眼电钻、搬手、锤子、钳子等。

2、作业条件:1)弹好建筑100cm线,检查墙的位置是否浮线,办理预检手续。

2) 构造柱、门框柱、门窗过梁、圈梁、通窗压顶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3)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4)所有夹具牢靠、稳固;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撑牢靠。

5)检查模板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三、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支构造柱模板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支板缝模板2、支模前将构造柱、门框柱、门窗过梁、圈梁、压顶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支模板:1)构造柱、门框柱模板:1.1构造柱、门框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钢模板。

用一般的支摸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板或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Ф16。

拉条穿过墙体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门框柱大马牙搓以外一丁头砖处。

1.2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1.3根部留置清扫口2)门窗过梁、圈梁、压顶模板:12.1圈梁模板采用木模板或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2.2 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应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

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2.3钢筋绑扎完毕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

砖混结构 “硬架支模”施工工艺

砖混结构 “硬架支模”施工工艺

砖混结构“硬架支模”施工工艺砖混结构作为经济适用的结构类型,被广泛使用于居住建筑中。

尤其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板作为楼盖结构的采用,大大节约了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

因此,预制空心板楼盖砖混结构是一种应用广泛、取材方便、造价低廉的结构类型。

该结构类型的施工工艺已有成熟的施工顺序和施工工法,并被许许多多工程技术人员采用。

传统施工工艺的施工顺序为:构造柱钢筋——墙体砌筑——构造柱模板支设——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圈梁钢筋——圈梁模板——圈梁混凝土——模板拆除——预制空心板吊装——灌缝和板带浇筑。

我们把该工艺姑且称之为“后吊法”施工。

但是,随着砖混结构抗震设计和节点设计日益完善,“后吊法”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难以克服的弊端也随之突显。

主要表现在:1、劳动强度大。

圈梁混凝土浇筑时,工作面成线形分布,施工操作平台往往无法为施工提供足够的方便。

当采用物料提升机作为垂直运输设备时,混凝土的运输只能到该层楼地面,入模时须人工提升至本层层高的高度,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2、圈梁混凝土浇筑时,其上表面平整度很难达到验收规范的要求,因此往往需进行二次找平。

如果只是单纯的依靠空心板吊装前的座浆来找平的话,吊装后的空心楼板板底标高和平整度往往很难达到规范的要求。

这就增加了顶棚抹灰的厚度,势必增大顶棚抹灰空鼓的几率,影响顶棚抹灰和装饰的质量和使用阶段的人身安全。

3、预制空心板在吊装前,应对楼板端头空心部位实施封堵,以防止上部荷载过大造成板端脆性破坏。

传统的施工工艺是在吊装前用相同标号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密实,但由于孔内没有很好的支撑封堵,手工填塞操作既不方便,施工质量也无法保证。

施工时也时常有用水泥砂浆代替细石混凝土的做法。

使得封堵的密实性大打折扣,甚至遗漏该工序的现象时有发生,为工程质量安全埋下隐患。

基于以上的问题,通过对圈梁模板的改进,就可以解决上述矛盾,确保易于发生质量通病的工序质量。

我们把它叫做“硬架支模预制板先吊法”施工工艺。

其施工顺序为:构造柱钢筋——墙体砌筑——构造柱模板支设——构造柱混凝土浇筑——圈梁钢筋——圈梁模板——预制空心板吊装——圈梁混凝土浇筑——灌缝和板带浇筑——模板拆除。

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标准概述(doc 8页)

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标准概述(doc 8页)

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标准概述(doc 8页)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 (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 (U 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 (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1 工艺流程:支构造柱模板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支板缝模板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3.3.1 构造柱模板:3.3.1.1 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砖混结构模板允许偏差表4-1允许偏差 (mm)单层、多层多层大模1 轴线位移:柱、梁 5 5 尺量检查2 标高±5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3 截面尺寸:柱、梁+4 -5 ±2 尺量检查4 每层垂直度 3 3 用2m托线板检查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6 表面平整度 5 2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7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3 拉线和尺量检查5.1 在砖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

5.2 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屑等杂物。

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标准概述

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标准概述

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本工艺标准要紧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1 材料及要紧机具:木板〔厚度为 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 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 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 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 形卡、 L 形插销、 3 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12 号~14 号)、隔离剂等。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弹好墙身+50cm 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1 工艺流程:支构造柱模板预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支板缝模板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构造柱模板: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纳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碍事外墙平坦,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 1m 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 30cm 开始,每隔 1m 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纳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歪撑支牢。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圈梁模板:圈梁模板可采纳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寻平。

圈梁模板采纳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

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适宜。

001_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

001_砖混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支模工艺
3.3.2.2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适宜。
3.3.2.3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3.3.2.4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间距50cm左右。
5.3应保护钢筋不受扰动。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构造柱处外墙砖挤鼓变形,支模板时应在外墙面采取加固措施。
6.2圈梁模板外胀:圈梁模板支撑没卡紧,支撑不牢固,模板上口拉杆碰坏或没钉牢固。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修理模板。
6.3混凝土流坠:模板板缝过大,没有用纤维板、木板条等贴牢;外墙圈梁没有先支模板后浇筑圈梁混凝土,而是先包砖代替模板再浇筑混凝土,致使水泥浆顺砖缝流坠。
6.4板缝模板下沉:悬吊模板时铅丝没有拧紧吊牢,采用钢木支撑时,支撑下面垫木没有楔紧钉牢。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7.2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技术负责人:交底人:接交人:
4.2根本工程:
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漏浆,应小于l.5mm。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4.2.3允许偏差工程见表4-1。
砖混结构模板允许偏差表4-1
允许偏差(mm)
单层、多层
多层大模
1
轴线位移:柱、梁
5
5
尺量检查
2
标高
±5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
2.2.3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砖混结构支模施工工艺本工艺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结构、外砖内模和外板内模结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模板工程。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木板(厚度为20~50mm)、定型组合钢模板(长度为600、750、900、1200、1500mm,宽度为100、150、200、250、300mm)、阴阳角模、连接角模。

2.1.2 方木、木楔、支撑(木或钢),定型组合钢模板的附件(U 形卡、L形插销、3形扣件、碟形扣件、对拉螺栓、钩头螺栓、紧固螺栓)、铅丝(12号~14号)、隔离剂等。

2.1.3 打眼电钻、搬手、钳子。

2.2 作业条件2.2.1 弹好墙身+50cm水平线,检查砖墙(或混凝土墙)的位置是否符线,办理预检手续。

2.2.2 构造柱钢筋绑扎完毕,并办好隐检手续。

2.2.3 模板拉杆如需螺栓穿墙,砌砖时应按要求预留螺栓孔洞。

2.2.4 检查构造柱内部是否清理干净,包括砖墙舌头灰、钢筋上挂的灰浆及柱根部的落地灰。

3.1 工艺流程:支构造柱模板准备工作→支圈梁模板→办预检支板缝模板3.2 支模前将构造柱、圈梁及板缝处杂物全部清理干净。

3.3 支模板:3.3.1 构造柱模板:3.3.1.1 砖混结构的构造柱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

可用一般的支模方法。

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时模板膨胀,影响外墙平整,用木模或组合钢模板贴在外墙面上,并每隔1m以内设两根拉条,拉条与内墙拉结,拉条直径不应小于φ16。

拉条穿过砖墙的洞要预留,留洞位置要求距地面30cm开始,每隔1m以内留一道,洞的平面位置在构造柱大马牙槎以外一丁头砖处。

3.3.1.2 外砖内模结构的组合柱,用角模与大模板连接,在外墙处为防止浇筑混凝土挤胀变形,应进行加固处理,模板贴在外墙面上,然后用拉条拉牢。

3.3.1.3 外板内模结构山墙处组合柱,模板采用木模板或组合钢模板,用斜撑支牢。

3.3.1.4 根部应留置清扫口。

3.3.2 圈梁模板:3.3.2.1 圈梁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组合钢模板上口弹线找平。

3.3.2.2 圈梁模板采用落地支撑时,下面应垫方木,当用木方支撑时,下面用木楔楔紧。

用钢管支撑时,高度应调整合适。

3.3.2.3 钢筋绑扎完以后,模板上口宽度进行校正,并用木撑进行定位,用铁钉临时固定。

如采用组合钢模板,上口应用卡具卡牢,保证圈梁的尺寸。

3.3.2.4 砖混、外砖内模结构的外墙圈梁,用横带扁担穿墙,平面位置距墙两端24cm开始留洞,间距50cm左右。

3.3.3 板缝模板:3.3.3.1 板缝宽度为4cm,可用50mm×50mm方木或角钢作底模。

大于4cm者应当用木板做底模,宜伸入板底5~10mm留出凹槽,便于拆模后顶棚抹砂浆找平。

3.3.3.2 板缝模板宜采用木支撑或钢管支撑,或采用吊杆方法。

3.3.3.3 支撑下面应当采用木板和木楔垫牢,不准用砖垫。

4.1 保证项目:模板及其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支撑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撑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

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胀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4.2 基本项目:4.2.1 模板接缝处应严密,预埋件应安置牢固,缝隙不应漏浆,应小于l.5mm。

4.2.2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模板隔离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或沾污钢筋。

4.2.3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1。

砖混结构模板允许偏差表4-1允许偏差(mm)单层、多层多层大模1 轴线位移:柱、梁 5 5 尺量检查2 标高±5 ±5 用水准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3 截面尺寸:柱、梁+4 -5 ±2 尺量检查4 每层垂直度 3 3 用2m托线板检查5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2 用直尺和尺量检查6 表面平整度 5 2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7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移 3 3 拉线和尺量检查5.1 在砖墙上支撑圈梁模板时,防止撞动最上一皮砖。

5.2 支完模板后,应保持模内清洁,防止掉入砖头、石子、木屑等杂物。

5.3 应保护钢筋不受扰动。

6.1 构造柱处外墙砖挤鼓变形,支模板时应在外墙面采取加固措施。

6.2 圈梁模板外胀:圈梁模板支撑没卡紧,支撑不牢固,模板上口拉杆碰坏或没钉牢固。

浇筑混凝土时设专人修理模板。

6.3 混凝土流坠:模板板缝过大,没有用纤维板、木板条等贴牢;外墙圈梁没有先支模板后浇筑圈梁混凝土,而是先包砖代替模板再浇筑混凝土,致使水泥浆顺砖缝流坠。

6.4 板缝模板下沉:悬吊模板时铅丝没有拧紧吊牢,采用钢木支撑时,支撑下面垫木没有楔紧钉牢。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7.1 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7.2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资料。

一般砖砌体砌筑工艺标准1 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砖混、外砖内模及有抗震构造柱的砖墙砌筑工程。

2 2 2 施工准备2.1 材料及主要机具:2.1.1 砖: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

清水墙的砖应色泽均匀,边角整齐。

2.1.2 水泥:品种及标号应根据砌体部位及所处环境条件选择,一般宜采用3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1.3 砂:用中砂,配制M5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孔径的筛子过筛。

2.1.4 掺合料:白灰熟化时间不少于7d,或采用粉煤灰等。

2.1.5 其它材料:墙体拉结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2.1.6 主要机具:应备有大铲、刨锛、瓦刀、扁子、托线板、线坠、小白线、卷尺、铁水平尺、皮数杆、小水桶、灰槽、砖灰子、扫帚等。

2.2 作业条件:2.2.1 完成室外及房心回填土,安装好沟盖板。

2.2.2 办完地基、基础工程隐检手续。

2.2.3 按标高抹好水泥砂浆防潮层。

2.2.4 弹好轴线墙身线,根据进场砖的实际规格尺寸,弹出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设计要求,办完预检手续。

2.2.5 按设计标高要求立好皮数杆,皮数杆的间距以15~20m为宜。

2.2.6 砂浆由试验室做好试配,准备好砂浆试模(6块为一组)。

3 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砂浆搅拌↓作业准确→砖浇水→砌砖墙→验评3.2 砖浇水:粘土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5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浇水有困难,必须适当增大砂浆稠度。

3.3 砂浆搅拌: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灰膏控制在±5%以内。

宜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4 砌砖墙:3.4.1 组砌方法:砌体一般采用一顺一丁(满丁、满条)、梅花丁或三顺一丁砌法。

砖柱不得采用先砌四周后填心的包心砌法。

3.4.2 排砖撂底(干摆砖):一般外墙第一层砖撂底时,两山墙排丁砖,前后檐纵墙排条砖。

根据弹好的门窗洞口位置线,认真核对窗间墙、垛尺寸,其长度是否符合排砖模数,如不符合模数时,可将门窗口的位置左右移动。

若有破活,七分头或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附墙垛或其它不明显的部位。

移动门窗口位置时,应注意暖卫立管安装及门窗开启时不受影响。

另外,在排砖时还要考虑在门窗口中边的砖墙合拢时也不出现破活。

所以排砖时必须做全盘考虑,前后檐墙排第一皮砖时,要考虑甩窗口后砌条砖,窗角上必须是七分头才是好活。

3.4.3 选砖:砌清水墙应选择棱角整齐,无弯曲、裂纹,颜色均匀,规格基础一致的砖。

敲击时声音响亮,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内墙上。

3.4.4 盘角:砌砖前应先盘角,每次盘角不要超过五层,新盘的大角,及时进行吊、靠。

如有偏差要及时修整。

盘角时要仔细对照皮数杆的砖层和标高,控制好灰缝大小,使水平灰缝均匀一致。

大角盘好后再复查一次,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挂线砌墙。

3.4.5 挂线:砌筑一砖半墙必须双面挂线,如果长墙几个人均使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混水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下道工序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3.4.6 砌砖: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

砌砖时砖要放平。

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

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为保证清水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2m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可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

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清水墙不允许有三分头,不得在上部任意变活、乱缝。

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3h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内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

砌清水墙应随砌、随划缝,划缝深度为8~10mm,深浅一致,墙面清扫干净。

混水墙应随砌随将舌头灰刮尽。

3.4.7 留槎:外墙转角处应同时砌筑。

内外墙交接处必须留斜槎,槎子长度不应小于墙体高度的2/3,槎子必须平直、通顺。

分段位置应在变形缝或门窗口角处,隔墙与墙或柱不同时砌筑时,可留阳槎加预埋拉结筋。

沿墙高按设计要求每50cm预埋ф6钢筋2根,其埋入长度从墙的留槎处算起,一般每边均不小于50cm,末端应加90°弯钩。

施工洞口也应按以上要求留水平拉结筋。

隔墙顶应用立砖斜砌挤紧。

3.4.8 木砖预留孔洞和墙体拉结筋:木砖预埋时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决定。

洞口高在1.2m以内,每边放2块;高1.2~2m,每边放3块;高2~3m,每边放4块,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边或下边四皮砖,中间均匀分布。

木砖要提前做好防腐处理。

钢门窗安装的预留孔,硬架支模、暖卫管道,均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不得事后剔凿。

墙体拉结筋的位置、规格、数量、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

3.4.9 安装过梁、梁垫:安装过梁、梁垫时,其标高、位置及型号必须准确,坐灰饱满。

如坐灰厚度超过2cm时,要用豆石混凝土铺垫,过梁安装时,两端支承点的长度应一致。

3.4.10 构造柱做法:凡设有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

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

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cm(即五皮砖)。

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拉结筋按设计要求放置,设计无要求时,一般沿墙高50cm设置2根ф6水平拉结筋,每边深入墙内不应小于1m。

3.5 冬期施工:在预计连续10d由平均气温低于+5℃或当日最低温度低于-3℃时即进入冬期施工。

冬期使用的砖,要求在砌筑前清除冰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