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艺术作品的表现与再现性

合集下载

艺术再现与表现

艺术再现与表现

艺术再现与表现以艺术再现与表现为题,我们将探讨艺术如何通过再现与表现来传达思想、情感和观念。

艺术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表达形式,通过各种媒介和技巧,将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与观众进行沟通和交流。

艺术再现是指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再现出来。

艺术家通过对对象的观察、理解和感受,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技巧,将其表现出来。

艺术再现可以是对具体事物的真实描绘,也可以是对情感、理念和抽象概念的再现。

无论是写实主义的绘画、雕塑作品,还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作品,都是艺术家对现实的再现。

艺术再现不仅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来实现,音乐、舞蹈和戏剧等艺术形式也可以通过声音、动作和表演来再现。

音乐家通过音符的组合和演奏技巧,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表达出来。

舞蹈家通过身体的运动和舞台表演,将自己的感受和故事传递给观众。

戏剧演员通过角色扮演和台词表演,将剧本中的故事和人物再现在观众面前。

艺术再现不仅仅是对外界事物的复制,更是艺术家对事物的重新解读和理解。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赋予作品独特的艺术感和想象力。

艺术再现不仅是对现实的再现,更是艺术家对现实的重新构筑和诠释。

与艺术再现相对应的是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是指艺术家通过作品传达自己的情感、思想和观念。

艺术家通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戏剧等形式,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观念表达出来。

艺术表现可以是对自然、人物、社会等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也可以是对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表达。

艺术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对某个主题的绘画作品,可以是对社会问题的音乐作品,也可以是对内心情感的舞蹈作品。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技巧,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转化为艺术作品,与观众进行沟通和交流。

艺术表现不仅仅是艺术家个人的情感和思想表达,更是与观众共同的感受和理解。

艺术再现与表现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一种沟通和交流方式。

艺术家通过作品再现和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观念,观众通过欣赏和理解作品,与艺术家进行心灵的交流。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既是一对矛盾又是一对统一的关系。

客观再现指的是艺术作品对客观事物形态、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真实再现,是作品所呈现的形象与客观事物本身的相似程度。

主观表现则是艺术家通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感受、思考和创造,将其内心世界与情感表达出来,通过作品传达给观众。

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有其局限性。

艺术家的感知和理解都是有限的。

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理解都有其独特的角度和立场,因此作品的再现往往会有个人的主观偏差。

艺术形式和媒介的限制也会影响到作品的客观再现。

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媒介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技巧,很难完全忠实地再现客观事物的细节和特征。

尽管存在客观再现的局限,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并不取决于其与客观事物的相似程度,而是取决于艺术家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创作,可以将客观事物提升到超越现实的层面,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象和意义。

这种主观表现不是简单地将内心感受直接呈现出来,而是通过艺术形式和技巧的加工和转化,将内在的情感和思想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表达出来,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观赏性。

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统一体现在艺术作品的真实性和艺术性的融合。

艺术作品虽然是创造性的产物,但它同时也存在着现实的基础。

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是在对客观事物的基础上展开的,作品的表现力也需要通过客观再现来得到支持和呈现。

艺术家在作品创作中既要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客观事物,又要通过个人的主观表现来赋予作品更多的艺术性和独特性,这就要求艺术家在表现客观事物时保持一种客观的立场,同时注入个人意识和情感。

只有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中找到平衡点,作品才能真正达到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统一。

探析超级写实主义绘画中再现性与表现性的关系

探析超级写实主义绘画中再现性与表现性的关系

探析超级写实主义绘画中再现性与表现性的关系
超级写实主义是一种绘画风格,旨在以高度精细的绘画技术和细腻的绘画效果再现现实中的物体和场景。

在超级写实主义绘画中,再现性和表现性是两个关键概念,它们相互关联并相互影响。

再现性指的是绘画作品中再现物体和场景的程度。

超级写实主义追求将物体和场景以逼真的方式再现在画布上,通过精细的细节描绘、真实的光影效果和准确的比例来使观众产生错觉,仿佛绘画作品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

实现再现性需要艺术家具备扎实的绘画技法和细心的观察力,以及对光影、色彩和材质的理解。

表现性指的是绘画作品中艺术家对物体和场景进行个人诠释和表达的能力。

尽管超级写实主义注重细节的再现,但艺术家仍然有机会通过对色彩、构图和笔触等因素的处理来表现自己的风格和情感。

艺术家可以通过选择特殊的主题、强调某些细节或运用独特的绘画技法来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理解。

表现性在超级写实主义绘画中使绘画作品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再现,而是艺术家个人对现实的诠释。

超级写实主义绘画中的再现性和表现性是不可分割的。

再现性使观众产生真实感,表现性使绘画作品具有艺术家个人的特色和风格。

再现性和表现性的关系正是超级写实主义绘画的魅力所在,使观众不仅能够看到艺术家对现实的再现,还能感受到他们对现实的深入思考和个人情感的表达。

论油画创作中的表现性和再现性

论油画创作中的表现性和再现性

创 造 的精 神 财 富 。 两类 不 同 的 艺术 形 式 , 能够 表 现 人类 不 同的 精神 内容 , 创造 出不 同 的形 式感 ,给人 以不 同的 审美 享 受 。它们 在 油 画创 作 中各 自拥 有 不 可替 代 的美 学 形 式 。 3 3 形式 和 内容 形 式和 内容 在美 术 中指构 成作 品的 两个 要素 ,内容是构 成艺 术形象 的客
2油萄 创作 中 的再 现性 “ 现” 再 :按 本 身 字 面 意 思 就 是 再 次 出现 ,又 有 亦 称 回忆 、 重现 的 、 再 现的概 念 ,有表 示 ,象征 , 陈述 ,上演 ,说 明等意 义 。艺术 再现 ,有 的说 是 模仿 、重现 :有 的说 是模 仿 的模 仿 :有 的说就 是描 绘 、刻 画什么 ,就是 把 物 体的相 似性 呈现 出来 :有 的说再 现 不 同于模仿 ,再 现关 注 的艺术 作品 ,不 是 艺术作 品被模 仿 的外在 事物 ,而 模仿 的重 点于 外在 事物 ,忽 略 了艺术作 品 自身。我 所理解 的 油画创 作 中的再 现性 ,就 是首 先是 油画 创作 活动 ,不是 自 然重 复 、重现 ,它包 含 了审美 主体 及油 画创 作者 、欣 赏者 、艺术 媒介 和再 现 事物 或者 说创 作对 象 内容 的种 种关 系 。 油 画 创作 中 的再 现 性 是艺 术 形 象 表 达 的一 种 , 它 可 以再 现 有形 之 物 , 可视之 形:还 可以再 现无 形之 物 ,无形 之声 ,无形 之 理;可 以再现具 象之 形 , 同样可 以再 现抽 象之 形 。油画 创作 中再现 性是 相对 其表 现性 而言 的 ,不讲表 现性 而 讲 再现 性 是 没 意 义 的 。 3油画 创作 中 的裹 现性 表 现 ,按 汉语 字 面 理 解就 是表 示 出来 。或 许 往 往 与 生命 、与 人有 关 。 表 现在 我们 的人类 日常生活 中 随处可 见 。从心 理角 度理解 ,表 现是 人 的内心 情 感状 态通过 一般 能够 被他 人感 觉 的动作 或者表 情 呈现 出来 的。艺 术表现 可 以说是艺 术家 的 内在 情 感状态 精神 世 界通过 艺术 形式 ( 作 品) 达 的种种 感 如 传 觉 信息 。 油画 创 作 中的表 现 性 如 同再 现 性一 样 ,是一 个 有 意 思 的知觉 范 畴 ,是 个 耐人 寻味 的美 学特 征,是 一个 绘 画上令 人 困惑 的关系 ,是一 个认 识油 画 创作 形式 的关 键概念 。 画的创 作过 程是 再现 和表 现相 结合 的感 觉、 油 思维 、 认 知 、再创造 过程 。 油画创 作 中的表 现性 可 能包 括表 现什 么 、如何 表现 、用 什 么表 现 。如果 再现可 以理 解为 表现 的基 础 ,那 么表 现可 以理 解为 再现 的精 神 转换 。 从 下 面几 个 关 系 中理 解 油画 创 作 中 的表 现性 : 3 1 把 表现和 再现 紧密 地联 系在 一起 思考 . 油 画 创 作 中 , 再现 论 是再 现 真 理 , 以表 达 真 善 为 美 ,近 于 康 德 ,黑 格 尔 的传统 美学 古典 派 。表 现论 是 自然流 露 ,近于 浪漫 派 。油画创 作是 再现 和 表现 相 结合 的结 晶 。 再现 归根 揭底 地说 是主体 人对 对象 世 界的再 现 ,用主 体人 的主 观情 感来 表 现事物 , 另一个 角度 说 ,再现 是有 表现 的再现 。 现离不 开 具体 的表象 , 从 表 表 现 永远 不 是 抽 象 的表 现 ,它是 具 体 的 表现 ,所 以表 现之 中肯 定 有 再现 。 3 2 具 象和抽 象 .

(参考课题1)美术创作的表现与再现

(参考课题1)美术创作的表现与再现

删减和夸张是美术
家常用的创作手法,能帮助 美术家做出更有感染力的作 品。
长 城 吴 冠 中
小组讨论:尝试用专业的艺 术语言赏析、分析美术家运 用了哪些创作手法来表现长 城的?(可从造型和色彩两 方面入手)
表现性绘画重在表达作 者的精神和内心情感,无论 使用怎样的创作手法,都是 为了更好地表达画家自己的






《哭泣的女人》 毕加索
再现性绘画:以真实的表现 个观世界为目的,艺术形式 逼真写实。
表现性绘画:以客观对象为 媒介,或以夸张变形处理, 或以新的组合创造一个新的 艺术世界,重在表达作者的 精神和内心情感。
观察思考美术家的作品与现实中的照片有什么区别?
删减
拜克托瓦尔山 塞尚
夸 张
夜晚的咖啡馆外 梵高
可从造型和色彩两方面入手了解美术家的创作过程了解删减和夸张是表现性绘画常用的创作手法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来源高于
美术家的经历、情感会 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自然 美景、美丽的人物也会勾起 美术家的创作欲望,而生活 中的摄影作品、速写以及写
生是他们创作灵感的源泉。
《蒙娜丽莎》 达·芬奇
情感。
尝试体会毕加索所要表达怎样的情感给我们 《格尔尼卡》 毕加索
总结
了解美术家的创作过程 了解删减和夸张是表现性绘画常用的创作手法 理解艺术家所要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感

“艺术”的表现与再现性

“艺术”的表现与再现性

“艺术”的表现与再现性作者:吴伟来源:《景德镇陶瓷》2015年第05期陶瓷艺术是陶瓷载体融入装饰艺术的总称,而艺术的表现与再现,作为一对美学概念,它与艺术的诞生和发展相伴随。

主张再现论者和主张表现论者,观点迥异,亦有不同的创作实践。

但在艺术创作中,再现和表现不是泾渭分明的截然分开的,而是相对的,相辅相成的。

它也是陶瓷艺术界常讨论的话题。

这里不揣浅陋,就再现与表现之艺术分野,例如,陶瓷颜色釉艺术就是以颜色的表现形式,再现其颜色釉的艺术特征。

表现和再现的方式也是多样性的,艺术创造的要义是对主体和客观的整体建构,即对内在情感和外在世界的整体把握。

《陶歌》诗云:“官古窑成重霁红,最难全美费良工;霜天晴昼精心合,一样抟烧百不同。

”概括的就是颜色釉艺术的再现及表现过程与特征,是火的艺术的结晶。

所谓再现的艺术,是指艺术家在其作品中对他所认识的客观形象或社会生活进行具体描绘。

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

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模仿现实。

这类作品平易近人,如实摹写,生动细腻,具有独特的审美魅力,一般容易为观众所欣赏和接受。

表现的艺术,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

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及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

在创作倾向上,则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表达“精神的现实”。

这类作品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及个人主观情感。

在不同的论点上,艺术再现论认为:艺术再现论的哲学基础是坚持客观存在为第一性,把客观存在的自然社会现象当作艺术创造的本源,艺术作品应该像镜子一样客观地反映生活,艺术家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从现实出发,追求艺术的客观性,再现客观世界。

因此,衡量和判定艺术品的标准就要看艺术作品是否能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

而艺术表现论认为:艺术完全是一种情感问题,表现即是内心情感的外部呈现。

美术鉴赏-再现与表现

美术鉴赏-再现与表现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任何作品都有表现的因素,只是侧重点不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
我们如何表现某种情感或心境体会
LOGO
三原色:红黄蓝 三间色:橙绿紫
了解简单的色彩知识
LOGO
色相 色彩纯度
色彩明度
变化无穷的色彩世界
LOGO
色 彩 明 度
绘画的奥秘在哪里?
LOGO
加黑
加白
色 彩 的 纯 度
LOGO
美术中的再现与表现
(创作与表现)
邓乐平
通过下面的美术作品重新思考定义:
LOGO
什么是再现? 什么是表现? 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Pag品
LOGO
思考、讨论:
LOGO
什么是再现?
尊重客观对象的描绘 理性 侧重写实和逼真
什么是表现?
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 感性 采 用象征、夸张、变形、抽象的手法
加灰 加互补色
色彩是富有生命里的精灵
LOGO
色彩的对比
补色对比
同类色对比
面积对比
试着描绘以下以“秋”为主题的印 象
LOGO
要求:
体会以下图片中蕴含的情绪意味或感觉, 从当中任何一张图片中获取你想要的灵感 提示:“秋”可以代表喜悦、辉煌 伤感、孤寂 开阔、爽朗等等。 (仅供参考) 所需材料:图画本、彩笔、油画棒、水彩、 水粉等颜料
总结 点评
总结:
LOGO
绘画创作中再现与表现的相互关系是相互渗透 的,只是侧重点不同,从而形成我们瑰丽的绘 画世界,同时也建立起了人类文化框架中的一 角,我们纵览中西美术的发展:古希腊、文艺 复兴、唐宋元明清及19世纪现代艺术百花齐放 的绘画世界,只能感叹一代代艺术家对艺术的 理想和追求。 点评:构图、造型、色彩运用、表达情绪、 意蕴方面。

试从意象谈艺术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试从意象谈艺术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

试从意象谈艺术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李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江苏南京210097)艺术作品是艺术家特定审美意识的物态化产物.它们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有着各自的特殊规律.由于其物化手段不同,使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审美特征。

因此,要准确地认识艺术世界。

就应该对艺术进行分类研究。

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是最普遍的分类方法。

但我们应认识到.艺术的区别是相对的,联系是绝对的。

通过艺术的中心——意象.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艺术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体。

一、意象概述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正式完整使用了“意象”这个概念;“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

他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提出了“意象”.即在艺术构思活动中。

外物形象和诗人的情意是结合在一起的。

诗人凭借外物发挥想象,外物的具象又在诗人的情意中孕育成审美意象。

至此,“意象”之意大致确定.即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体。

王昌龄在《诗格》中主张诗有三格,在论述其第一格时说:“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就安神思,人偶照境,率然而生”。

司空图在《诗品》中说:“是有真迹。

如不可出,意象欲出,造化已奇”。

很显然以上所谓“意象”仅属于艺术创造者进行艺术构思的范畴,即构思中的形象。

但到了现代,随着接受美学的兴起。

人们认识到艺术品的完成并不标志着艺术活动的终结,艺术品在等待“阅读”.只有获得了欣赏,艺术活动才真正完成。

欣赏者主要根据艺术品进行审美,却又必然带上自己的主观色彩.则意象还指欣赏者根据文本在脑中创造的新形象。

二、艺术的中心是意象艺术创造活动是为了创造一件“文本”,这个文本的中心是意象。

正是在意象的指导下,艺术家完成了艺术创造活动.即刘勰所说的“窥意象而运斤”的过程。

正如邓以蜇在《论“理”——气韵生动》中所说:“画家所写者盖写其胸中所寓之意象耳”。

而对一件完成了艺术品来说,意象也许可以说是“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的,说它“至大无外”。

是说除了它本身固有的,我们不能再有任何添加.否则就不是“这一个”艺术品了。

浅谈书法艺术创作中的再现与表现

浅谈书法艺术创作中的再现与表现

|Shu Hua Shi Jie-书画视界|■一浅谈书法艺术创作中的再现与表现邓艳英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摘要:本研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再现与表现的定义,再现与表现在多种艺术中的体现,主要阐述了书法的相关知识以及书法创作中再现与表现二者相结合的必要性,最后阐述了书法创作中如何实现再现与表现的结合,从而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艺文兼备的书法佳作。

关键词:书法再现表现共性个性艺文兼备中图分类号:J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7-0035-03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不仅提出了“现实主义”,而且对艺术创作中如何处理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以及人物塑造的个性和共性、人物和环境的关系等问题做了阐述。

作品在表现事物的本质和属性时相应的也表现了人的本质和属性,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

艺术作品要结合再现才能反映社会劳动生活、富有真情实感,同时又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提炼加工升华才能准确表达出创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只有再现与表现相结合,这样的作品才能更好地满足当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推动时代精神文明向前发展。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因为劳动创造了美,我们是社会的人,艺术作品是对社会劳动生活的反映;艺术高于生活,是因为艺术创作者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对艺术作品进行加工再创造,赋予艺术作品内涵及灵魂;艺术品如果只是再现,即是“纯粹的现实主义”;艺术品如果纯粹只是表现,即是“纯粹的表现主义”,即徒无法打动人心。

书法艺术创作应根据作品内容、要表达的精神内涵,对作品字体及作品形式进行有侧重的调整,从而达到共性与个性并存、艺与文兼备、再现与表现相结合。

艺术品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②。

—、各艺术品中的再现与表现艺术作品中的再现指对客观现实进行如实的反映;表现则指艺术家主观意识的表达,前者侧重客观性,后者侧重主观性。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艺术作品是一种表现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方式,通过各种形式来再现和表达艺术家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

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一直是艺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客观再现指的是艺术作品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而主观表现则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情感和认知的表达。

本文将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旨在探讨艺术作品的价值和意义。

客观再现是艺术作品的基础,它要求艺术家对客观世界进行准确的观察和再现。

在绘画、雕塑、摄影等视觉艺术中,艺术家需要捕捉客观世界的景象和形态,再现出现实世界的美丽与真实。

在文学、音乐、舞蹈等非视觉艺术中,艺术家也需要通过语言、音乐、动作等形式来再现客观世界的情感和氛围。

客观再现是艺术作品的基础,它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基础,让艺术作品具有了真实感和可信度。

客观再现并不是艺术作品的全部,艺术家的主观表现也是至关重要的。

艺术家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再现,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情感,塑造出具有独特个性和风格的艺术作品。

在绘画中,梵高的《星夜》表现了他内心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在音乐中,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表达了他对命运的挑战和人生的坚韧。

这些都是艺术家通过主观表现,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艺术作品中,赋予作品更多的内涵和意义。

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对立,而是相互补充、相互催化的。

客观再现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基础,而主观表现则赋予了作品更多的个性和深度。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对客观世界进行准确的观察和再现,同时也需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到作品中。

只有这样,艺术作品才能更好地传达艺术家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考。

在当代艺术中,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关系更加紧密。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逐步深化,艺术家不再局限于对传统客观世界的再现,他们开始涉足更广阔的领域,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艺术家需要更加深入的思考和表达,通过对客观世界的再现,表达自己对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理解和思考。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本文著录格式】王尊.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以双簧管改编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例[J].北方音乐,2020,01(01):255-256.众所周知,与哲学、社会科学不同,艺术作品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家的创造,但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根据自己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创造的”。

本文主要以双簧管的改编作品《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为例,研究其包含的相关创作技法、演奏表现方式等,结合杨琪老师的著述《艺术学概论》中的有关内容,对艺术作品中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之间以及它们的关系进行浅要分析,并加以自己的理解感受。

一、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杨琪老师在《艺术学概论》中对艺术形象的客观性的阐述是:艺术形象的客观性是指艺术形象包含着社会生活的客观内容。

在《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双簧管改编作品中,从曲式结构及材料的选择上都很好地体现出这一点。

(一)从作品内容来看作品主要描绘了陕北人民在革命时期的生活状态,反映的就是当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通过演奏和欣赏这首作品,我们可以很直观地感受到当时陕北地区人民的审美意识,以及他们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面貌。

这正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客观内容在这首作品中的表现。

(二)从创作手法来看从曲式结构来看:这首作品改编于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时期我们的音乐文化事业还没有完整的体系,是一个待建的领域,双簧管作品作为“舶来品”更是如此,作曲家将创作的立足点主要放在了程式化的原理上,尤其是曲式结构这一部分,基本沿袭欧洲传统模式的结构原则。

因此我们在分析这首作品时,就不难看出当时我国音乐创作的客观环境。

从调式特征来看:全曲明朗开阔,结合了陕北地区民歌开阔嘹亮的特性,引子部分就运用双簧管高音明亮婉转的特点来模仿原本作品中竹笛清丽自然的音色,再现出信天游经典的高亢曲调。

将人民群众的真实情感,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展现在听众的眼前。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表达与理解,其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客观再现指的是艺术家试图以客观的视角去呈现他所观察到的事物或者场景,而主观表现则是艺术家通过自己的情感、感受和经验对所呈现的事物或场景进行诠释和表达。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既涉及到艺术家自身的创作手法和审美取向,也与观众的审美体验和心理感受紧密相关。

本文将就此问题展开探讨,力图从不同角度揭示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的关系,以期更好地理解艺术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之间的关系需要从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和审美观念入手进行探讨。

在艺术创作中,客观再现往往被认为是一种对事物的客观描绘和再现,其追求的是真实、客观、客观性和客观性等理念。

艺术家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和观察,以客观的眼光去描绘和再现事物的形态、结构、色彩、光影等特征,以求得到观众对事物的真实和客观的认知。

而主观表现则更多地强调了艺术家对事物的个人情感、感受和经验的诠释和表达。

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将自己的情感与所描绘的事物融合在一起,使得作品充满了个人的情感和心灵感受。

在审美观念上,客观再现更多地关注于作品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而主观表现更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在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和审美观念上存在一定的对立和冲突,但二者又是密切相关和相互依存的。

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是艺术作品中一个复杂而微妙的问题,在艺术家的创作手法和审美观念、观众的审美体验和心理感受以及作品的内涵与意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关联和冲突,但二者又是相互依存和相辅相成的。

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既是作品的两个方面,又是作品内在的统一和整体,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应当在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之间找到平衡点,使得作品更具有客观性和真实性,同时也更具有艺术性和表现力,从而更好地呈现出作品的内涵与意义。

观众在欣赏作品时也应该对作品进行客观的认知与理解,同时注重对作品情感和情感的感受,从而更好地体验到作品的魅力与魅力。

造型艺术中的表现与再现

造型艺术中的表现与再现

造型艺术中的表现与再现你们的秘书在有关我即将宣读的论文的信中,要求我尽量用形而上学的术语来表述我的结论。

【1】我回信说我将尽力而为。

我知道形而上学们家所使用的相当多的术语,我对相当数量的形而上学词汇也非常熟悉,但我本人遇到的困难在于,我不知道究竟该在我的结论中使用哪些术语;我发现在我竭力遵循你们的秘书非常自然的要求时,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困难。

我遇到了一个许多作家都已经克服了的困难,它却难倒了我;我愿将其归咎于一种不寻常的胆怯。

不过事实是,我曾有难得的机会来发现自己在形而上学思维方面的欠缺。

因为,我私下里结识一些形而上学家,一直被迫加入他们的讨论。

因此,我认为,如果我有什么从事形而上学的资质的话,它们一定会因为这种讨论过程而被抽引出来。

我想,我对美学的态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的与经验的美学。

我在世界各地走动,不停地观看艺术品,努力想要把自己训练成一个能欣赏它们的人,并运用因此而发展出来的鉴赏能力来检测它们的相对价值。

在进行这种比较性工作时,我发现自己不得不时常在一种美学理论中总结我的结论;我将这种美学理论看作一种临时而带有科学假说性质的东西,其正确性只维持到某种新现象的出现要求修正这一理论的术语时为止。

今晚,我所能提供的就是这样一种纯粹归纳性的美学。

或许你们会向我表明,我的结论可以用什么样的形而上学的形式来加以表达,或者,以什么样的方式,这些结论可以得到纠正,以便适应其陈述的形而上学精确性。

作为一个出发点——相当直接而又令人气愤出发点——让我举一个绘画艺术的定义的例子,它出现在约翰•科利尔先生(John Collier)所著的同一主题的书里。

“绘画艺术”,这位绅士说,“就是一种用颜料在一个扁平表面上模仿坚实对象的艺术。

”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一种极其干脆的模仿理论。

每年挤进伯灵顿大厦的画廊欣赏约翰•科利尔先生及其同事的画作的公众,十有八九无意识地坚持这一理论,并顽固地实践这一理论。

它当然拥有一个令人尊敬的古典传统,事实上,不仅在艺术家当中,而且还在艺术批评家当中,都可以形成一个令人惊讶的长长的名单。

再现与表现艺术

再现与表现艺术

再现与表现艺术再现与表现艺术(2008-09-22 20:18:49)标签:美术教育分类:笔记再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艺术是与我们视觉感知的现实世界相一致的。

认为艺术是对外部世界的忠实摹仿和客观描绘。

表现:以描绘对象为媒介,以表现自己的情感、感受、意趣、思想、意念等主观世界为主,将对象按照主观意图予以变形和抽象化处理。

西方的“再现”理论:亚里士多德建立比较系统的模仿说——“人对摹仿的作品总是感到快感”。

“绘画是自然界一切可见事物的唯一模仿者”“画家的心应该像一面镜子”——达·芬奇。

艺术上的唯一原则是把看见的东西抄录下来——罗丹中国的再现理论:“画,类也”——《广雅》。

“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释名》。

谢赫(南朝)的书画品评标准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模移写”再现性美术的特点:再现客观对象特征,形象具体真实。

富有文学性的内容。

艺术形象向典型化靠拢。

美术家的主观情感与形式手法隐藏于形象的背后。

艺术表现论(摹心说):认为艺术是对人尤其是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直接或间接的表现。

这是从创作主体———艺术家的视角观照艺术,它的成熟和繁荣与人类文明进程和人主体观念的觉醒有关。

西方的“表现”理论(摹心说):毕达哥拉斯学派,:艺术表现的就是“人类心灵本身”。

柏拉图的“灵感说”:神启———迷狂,是公认的西方表现说的开端。

中国的“表现”理论:艺,种也——《说文解字》。

中国古典艺术强调“气韵、性情”等主观精神的表现。

倪赞:"画者不过意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写胸中逸气耳"。

表现性艺术可以分三类:表现情感情绪的作品。

冷静地追求形式构成的一种艺术旨趣,称之为理性化的表现艺术。

或局部真实,整体怪诞,或抽象化怪诞,构成超现实的艺术世界。

表现性美术的特点:改变客观物象原来的形与色;画面空间趋于平面化;突出作品构成的形式意味再现与表现是美术创作的两种基本形式,也是艺术中的一对基本矛盾。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对世界的认知和表达,既具有客观再现现实的属性,也包含着主观表现个体情感和思想的特征。

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的关系是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命题,也是艺术作品引发观众思考和争议的重要原因。

本文将就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展开讨论,探索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

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是艺术作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客观再现是指艺术家尽可能真实、客观地再现客观世界,包括人物形象、事物景象和历史事件等。

艺术家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理解,以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来呈现出现实世界的某种景象或事实。

客观再现是艺术作品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是艺术家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描绘。

而主观表现则是指艺术家在表现客观世界的将自己的情感、思想和审美追求融入其中。

艺术家通过艺术表现来展示个人的情感体验、精神境界和审美情趣,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人生、社会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主观表现是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个人内心世界之间的关系,是艺术家作为个体的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在艺术作品中常常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很多艺术作品既包含着对客观世界的再现,又蕴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审美表达。

文学作品中的小说和诗歌通常会包括对客观世界的描绘和再现,同时也会体现出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追求;绘画作品和雕塑作品也常常通过客观再现来表现客观世界的形象和事物,同时也会受到艺术家主观情感的启发和影响。

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的关系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客观再现的要求是艺术家要尽可能客观地再现客观世界,不夸大不减小,力求真实可信;而主观表现则是艺术家要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赋予作品更多的个性和情感。

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既要求艺术家对客观世界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又要求艺术家有富有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追求。

在艺术创作中,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各自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客观再现是艺术作品的基础,它要求艺术家对客观世界有深刻的认知和了解,要求艺术家具有准确、真实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艺术作品意境的特征

艺术作品意境的特征

艺术作品意境的特征
艺术作品的意境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作品通过其形式和内容表达了感性情感和理性精神,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在艺术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蕴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

而理性则是指通过作品的形象、意境及形式所凸现出的理性内涵。

2. 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艺术作品既能够真实地再现客体世界及人物,也能够表达主体的情感和理想,以及主体对客体世界的思考和评判。

再现性艺术作品同样需要融入主体的情感和理想;表现性作品虽然所表达的主要是心理和情感的真实,但也具有再现性。

3. 意境的审美特征:意境是一个艺术作品所营造出的氛围和感受,与艺术作品本身的内容和技巧有关。

它通常以清新、淡雅而不刻意张扬的方式表现,不需要过多的华丽或夸张的元素。

部分意境作品会营造浓郁的氛围,形成深沉的情感体验,令人感觉陶醉和心生敬畏。

综上所述,艺术作品的意境特征是多方面的,它们共同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和审美价值。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

试论艺术作品的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对现实世界的观察、理解和表达的产物,在表现方式上通常具有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两种特征。

客观再现是指艺术作品以客观的、真实的方式再现现实世界中的事物、景象和情感,体现了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把握;主观表现则是指艺术家通过个人的情感、感受和想法对客观世界进行重新诠释和表达,从而赋予作品独特的主观色彩和情感内涵。

在艺术创作中,客观再现和主观表现的关系十分紧密,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客观再现是艺术作品的基础和前提之一。

艺术作品首先需要具有客观性,即要求作品以真实、客观的方式再现出现实世界中的事物和情感。

艺术家通过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体验,以画笔、相机、雕刻刀等工具将所见所感转化为艺术作品,使观众得以通过作品感受到现实世界的美与真实。

在绘画作品中,艺术家利用色彩、线条和形态等元素,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精准描绘和构图布局,再现出环境、人物和物品的形态与色彩,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观察和再现。

客观再现使得艺术作品具有了普世的价值和意义,观众可以通过作品感受到作者对客观事物的独特理解和表达,从而增进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客观再现并不等同于客观性。

在表现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艺术家难以完全割裂自身的主观情感和观点。

艺术作品的主观表现即是指在客观再现的基础上,艺术家赋予作品独特的情感和思想,使作品具有了个性化和独特性,从而赋予作品更深刻的内涵和感染力。

在音乐作品中,作曲家通过乐曲的编排和主题的表达,赋予作品独特的情感和意境,使观众在欣赏作品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由此可见,主观表现是艺术家对客观世界进行主观审美和情感表达的过程,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泛的感染力。

浅析艺术创作中的再现与表现

浅析艺术创作中的再现与表现

浅析艺术中的再现与表现摘要:再现与表现作为艺术家创作的两种基本方法,在历来的文艺理论研究中被艺术家争论不休。

再现与表现不但是艺术鉴赏中的一对基本矛盾,也是艺术创作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对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家;艺术创作;关系;再现;表现一、名词解释艺术中所谓的“再现”,就是效法自然,模仿自然,将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人物真实完整的呈现在艺术作品中。

一般是艺术家对他所认识的对象或社会生活的具体描绘,感性的、理解的因素比较显著,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写实和逼真,即追求感性形式的完美和现象的真实;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认识客体,再现现实。

再现具有平易近人、真实写照、形神兼备等特点,一般为观众所喜闻乐见。

所谓“表现”,即重在“表现的艺术”,强调表现自我感受及个人主观情感,认为艺术不是表达生活的现实,而是表达“精神的现实”,是作品中排除再现部分的所有。

一般是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理性的、情感的因素比较显著。

比如绘画作品,往往表现出绘画者的个人情感的闪光与显现,观看其作品我们似乎能够看见绘画者感情的波动轨迹,使欣赏着感情也随之被波及而动荡。

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的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以致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则偏重于表现自我,个边课题,表达理想。

艺术中的表现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

二、再现与表现的相互关系历史上,在文艺理论的研究中,再现与表现可以说是艺术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它们相对立而存在,相统一而发展。

而再现与表现的关系,从“再现论”与“表现论”这两种文艺理论真即可显现出来。

(一)再现论“再现论”在艺术理论史上可以说是:“根深蒂固”,艺术起源说中的“模仿说”为它奠定了理论基础。

古西腊哲学家谟克利特认为“艺术是对于自然界的模仿,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缝补;从燕子我们学会了造房子;从黄莺我们学会了唱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艺术作品的表现与再现性
摘要:表现,是把要表达的艺术思想通过各种形式传达给受众,而再现指的是将原有的东西经过艺术家的重新构思或创作之后再次呈现出来。

在人类艺术史上,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既再现客观现实,又表现主观理想。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是艺术在本质上不可缺少的因素。

关键词:艺术作品表现性再现性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谐统一
艺术作品的表现性与再现性
艺术应该是有意味形式的,能够激起人们审美感情的才能称之为艺术作品。

艺术形式的“意味”是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并赋予不同事物以不同意味的东西,它即可是具象又可是抽象的。

艺术作品的创造形式则应该充分利用色彩、线条、体面、明暗等表现出来,变异、夸张和含蓄是其内在的手段。

表现艺术——强调主观情感,不循规蹈矩,不机械模仿,不求绝对真实效果,而把扎实的基本功隐藏在背后,只充分利用基本功而不会滥用基本功。

并能充分运用各种符号形式去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趣,由于表现艺术摆脱了服从客观物象的束缚而得以充分显现它的意味,使之不断能创新。

再现艺术——以客观物象去描绘,虽然也有加工改造,也有主观表现因素在内,但作品中的物象与现实中的物象还是基本吻合。

画得最好,功夫最深也不过是千篇一律,真可谓画之辛苦,看之无味,尤其是那些专事描绘客观物象平庸的作品中,形式意味甚至是不存在的,早已被客观事物表象所掩盖扼杀了。

由此可见,就艺术的感染力和表现力方面,表现性作品更有其意味形式,更具有创新的空间
巴洛克艺术就是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的代表。

罗马是巴洛克艺术的诞生地,从这中心向外散布到整个欧洲,以及在美洲的属地。

这时期的画家倾向在画中使用弧线及对角线,画作中充满动势和戏剧性的光影及色彩,使画里的空间产生无限的错觉,藉以把观赏者的眼光带进画里。

代表性画家有:义大利的卡拉瓦吉欧、贝尼尼、法国的普桑,以及西班牙的委拉斯盖兹等。

除了画作外,巴洛克艺术也表现在建筑上。

充满装饰的建物,大量采用弧线的整体造型,圆屋顶、大扶梯以及十分考究的庭园、广场、喷泉、桂廊和雕刻,都是当时建筑物的特色。

决定本质特征的依据
艺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与科学、伦理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艺术来源于现实生活,能动地反映社会存在,并积极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反作用于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

但是,艺术为一种满足人们特殊精神需要的审美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其特殊性。

作为观念形态的东西,艺术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形式的本质特征,首先取
决于它所反映的对象的特殊性和掌握方式的特殊性二者的统一。

艺术反映的对象虽是统一的客观世界,但却是客观世界的特殊方面,即在社会历史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能引起人们普遍兴趣的、具有各种审美特征的具体生活现象。

在一定意义上讲,艺术有其特殊的反映对象,即作为人的社会本质与其丰富多彩的具体表现相统一的生动、完整的社会生活。

所以,社会的人及其内心世界总是艺术反映的中心对象。

即使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其反映角度和意义也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研究对象。

这种自然景物的描绘不仅是自然本身的一些自然属性、特征的直接再现,同时也是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面貌的一种间接表现。

它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特殊审美要求,使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审美对象的这种特殊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艺术必然要从本质与现象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中去把握现实生活。

以形象揭示生活本质
艺术作为人对世界的一种特殊掌握方式,基本特征在于,它不是象科学那样用抽象的概念、范畴、理论体系的形式来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而是用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和形象体系的形式揭示生活的本质。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手段,是从本质与现象、个别与一般的有机统一中完整地把握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

艺术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形象思维。

艺术家对生活本质的把握,虽然必须从感性认识深化到理性认识,但这一思维过程始终不脱离对事物的具体的形象感受和情感体验,其结果不是概括出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体系,而是通过对生活素材的选择、提炼和集中,概括出显示生活本质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典型形象或意境。

因此,艺术的形象思维以情感体验为中介,是本质化与个性化同时进行的过程。

现实生活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转化为艺术形象时,也就具有更典型、更理想、更有普遍性的特征。

再现因素与表现因素的统一
艺术能动地反映现实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艺术形象既是现实生活审美特性的概括,又是艺术家对现实的审美情感的呈现,它的内容是客观与主观,再现因素与表现因素的有机统一。

艺术作品作为审美意识的物态化形态,产生于创作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作用中。

当艺术家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提炼和概括时,不能不表现他对生活的理解、评价和理想。

艺术家的创作心理活动,首先要以知觉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突出地选择和再现对象的形象特征,而这种知觉因素又是同想象紧密结合,并受其制约的。

这种创造性的想象不仅再现现成事物,而且能创造出新的形象。

艺术思维中的想象区别于科学思维中的想象,它带有浓厚的情感因素,并推动情感活动自由地扩展和抒发。

中国古代诗论和画论中称之为“情景交融”的境界。

艺术家对生活本质的理性认识在作品中不是以抽象的概念、逻辑推理的形式出现,而是蕴含、渗透在感知、想象和情感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和融合之中。

艺术形象既是对生活现象本质特征的集中、概括的反映,又蕴含着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而通过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思想的表现,又往往反映和凝集着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人们的普遍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

在人类艺术史上,一切真正的艺术都既再现客观现实,又表现主观理想。

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都是艺术在本质上不可缺少的因素。

结束语
艺术作品需要表现性艺术去表达其内心强烈感受,同时也需要再现性艺术去展现其真实现象。

进行艺术作品的创作,应该兼顾其表现性和再现性,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相辅相成。

参考文献
1、《谈美术教学中的表现性及方法》,李志勤,中国美术教育,1998(6).
2、《艺术学概论》,彭吉象,高等教育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