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三民主义形成和发展(1)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耕者有其田
扶助 农工
新三民主义“新”在三个地 方:
1、民族主义“新”在反帝 2、民权主义“新”在民权的普遍性
3、民生主义“新”在更关注工人和农民
3、新三民主义与中共 革命纲领的异同
探究:新三民主义与中共革命纲 领的异同?
相同:
民主革命目标相同(反对帝国 主义侵略、反对封建军阀统治)
(3)地位与作用:
三大政策
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三民主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2、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
(主要理解“新”在哪里?)
新三民主义和旧三民主义的异同
旧三民主义 民族 主义 民权 主义 民生 主义
推翻清朝封建统治
新三民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联俄
各民族一律平等;联共 Nhomakorabea推翻封建帝制,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 和国
(时局图)
2、同盟会的建立
(时间、地点、纲领、性质、意义)
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十六字纲领”
(解释其含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3、三民主义的形成
(内容、与革命的关系、评价)
(1)三民主义的内容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内容
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辛亥革命
(1911年)
《临时约法》
(1912年)
三 民 主 义 的 实 践
活动
维护民主共 和的斗争
(1913年—1922年)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两次护法运动
结 果
必修三第16课_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修改)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三民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醒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站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
富
三个代表 现代化建设
强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孙中山首倡三民主义
(一)三民主义提出的历史背景 材料中描绘的中国是一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辛亥革命 活 动
维护民主共 和的斗争
《临时约法》
二次革命
护国运动
两次护法运动
结 果
失 败
三民主义实践的表现有 ①武昌起义成功 ②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④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 务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之所以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 领,主要是因为它 A、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B、适应了近代中国历史的要求 C、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 要求 D、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 孙中山,1903年12月13日
(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 希望通过李鸿章,使清政府变法维新,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2)与材料一相比,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 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的变化?
方法: 以前采用温和的改革(或“改良” ),以后主张革命;
目的: 以前未主张建立新的政治制度,以后主张推翻清政府 建立共和国。
课堂练习
1.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 用”“兴办 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2.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三民主义:1、背景:(1)政治:改良救国方案的失败。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思想:革命知识分之队伍迅速壮大并把西方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作为革命的思想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4)组织:革命团体的建立。
(5)个人努力:孙中山早期活动。
2、提出:1905年,孙中山同黄兴、宋教仁在日本东京组建了中国同盟会,在《中国同盟会总章》中,孙中山提出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不久又在《民报.发刊词》上,将这个纲领进一步阐发为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为目标的三民主义。
3、内容: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民权主义指“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主张核定地价,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
如何理解民族、民权和民生三大主义之间的关系?①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政治前提。
②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
③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是三民主义中最具思想特色的部分。
④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的。
4、评价:①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推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鼓舞人民群众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
②三民主义是资产阶级比较完整但不够科学的民主革命纲领,民族主义不但没有明确反帝且具有狭隘性,民生主义没有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是由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的,这就决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5、实践和结果:①革命派与保皇派的论战,促进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实行民主政治,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②指导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人教版必修3)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共20张PPT)
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权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 进步性是什么?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 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
材料5:“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社会改变 经济组织,核定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 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 所共享。”“敢有垄断国民之生计者,天下其击之。” “兄弟所认的,是定地价的法子,比方地主有地价值 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千;那地将来因交 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 赢利八千,当归国家。”
2、提出:国民党一大(1924年
广州 )
第一次国共合作《宣言》:
接受中共主张 —反帝反封建
确立三大政策—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重解三民主义 —旧三民主义到新三民主义
3、旧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内容的比较 思考:新在哪里?
旧三民主义 民 族 民 权 推翻清政府 废除君主专制 政体,建立共 和国,国民一 律平等 平均地权 新三民主义
——《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1906年
上述材料反映了“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其进 步性是什么?联系当时中国实际,其局限性是什么? ①把矛头直指清王朝,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采取革命的手段,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②把满洲贵族和满洲人民区分开来,体现民族平等 局限:没有明确的反帝主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维护共和斗争: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孙中山就任大元帅
结果:失 败
教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方案在半殖民 地半封建中国是走不通的。
??
山穷水尽疑无路! 敢问路在何方?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背景:
主观 ①多次Βιβλιοθήκη 争失败的教训②孙中山与时俱进、顺应潮流的精神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ppt)(共27张PPT)
探究2:新三民主义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有何异同? 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国际 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 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成为国共两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
中共民 主革命 纲领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反 帝 反 封 建
党合作的政 治基础,推 新三民主 动了国民革 义 命运动的发 资产阶级 展。
三次巨变;三位巨人:
第 六 单 元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三民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醒
毛泽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
站
邓小平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
富
三个代表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强
课程标准: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的作用。
一、三民主义的 提出背景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不同点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新旧三民主义之比较:相同点
①性质: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 革命的纲领 ②内容: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 都以民权为核心 ③目的:都以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 ④影响:都成功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探究1: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之间是怎样的关系?
新 三 民 主 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目标: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三、三民主义的内容
三民主义 同盟会纲领 内容 局限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暴力革命,推翻 没有明确反对 (民族革命) 恢复中华 清王朝的统治 帝国主义
(前提)
推翻封建君主 创立民国 专制,建立资产 (政治革命) 阶级民主共和 (核心) 国 民生主义 解决以土地为 (社会革命) 平均地权 中心的财富重 新分配问题, (补充) 平均地权。 民权主义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课件(人教历史必修3)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 暴力推翻清王朝 (民族革命) 恢复中华 实现民族独立自主
民权主义 推翻帝制 (政治革命) 创立民国 建立民主共和国 国民主权 核心 民生主义 核定地价 平均地权 (社会革命) 国民共享
前提
补充和 发展
≠平分土地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 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 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 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 制,故要社会革命。
爱国主义, 第二次: 顽强不屈(不抛弃,不放弃) 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联俄、 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与共产党合作 与时俱进
(最伟大的转变),开展国民大革命。
“工人之失业者,国家当为之 谋救济之道,尤当为之制定劳 工法,以改良工人的生活”
“农民缺乏田地沦为佃户者, 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
材料反映了孙中山哪些思想主张?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 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 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 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不必管他……兄弟最信仰的是定地价 的办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至二 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得二千,已 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 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端自然永绝,这是最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国家前途》 请回答: ⒈据材料指出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 ⒉据材料分析孙中山要解决什么社会的土地问题?从根本 上要解决什么矛盾? ⒊在解决土地问题上,孙中山反对什么? ⒋民生主义能否满足农民的基本要求?试评价它的局限性。
1905年在日本成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 政党——中国同盟会,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7267必修3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原创课件
3.捍卫成果 捍卫成果
(1)背景:袁世凯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背景: 统职位后,企图复辟______; 统职位后,企图复辟 ; (2)行动:孙中山领导了 )行动:孙中山领导了_________、护国 、 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原因 原因
(1)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军事上推行独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 裁统治,政治上竭力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裁统治,政治上竭力破坏民主共和制度。 (2)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 )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 面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 年孙中山发动“ ① 面对袁世凯的专制独裁,1913年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 年孙中山发动 二次革命” 年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 ②于1914年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 年在东京组织中华革命党 先后发表《讨袁檄文》 讨袁宣言》 揭露袁世凯破坏共和、 ③先后发表《讨袁檄文》和《讨袁宣言》,揭露袁世凯破坏共和、 复辟帝制的罪行。 复辟帝制的罪行。 孙中山高举护法旗帜,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挥师北伐, ④ 孙中山高举护法旗帜,先后三次在广州建立政权,挥师北伐, 同封建军阀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同封建军阀进行了长期的斗争。 (3)孙中山思想的转化:在失败和长期抗争的过程中,在俄国十 )孙中山思想的转化:在失败和长期抗争的过程中, 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 月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孙中山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 的建议,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的建议,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第十六课 三民主义的形 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背景
精美历史课件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背景知识 知识框架 大纲考点 课外拓展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1912年临时约法:主权在民;政治平等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背景知识 知识框架 大纲考点 课外拓展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1. 背景:革命受挫;国共合作;1924年国民党“一大” 2. 内容:民族主义——民族解放;民族平等 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平民共有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3. 与中共革命纲领比较:革命目标(反帝反封建)基本相同,但仍属资产阶级 4. 意义: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国民革命
谢谢!
《上李鸿章书》
1894年6月,孙中山到达天津,欲通过盛宣怀 求见李鸿章。虽经盛宣怀竭力推荐,李鸿章还是 拒不接见,也不看孙中山写了什么。这次不愉快 的经历使孙中山的思想倾向发生转变,开始踏上 革命的道路。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背景知识 知识框架 大纲考点 课外拓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许多救国主张碰壁;革命派登上舞台 2. 提出:1905年同盟会纲领、《民报·发刊词》 3. 内容: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武力推翻清朝 民权主义——“创立民国”,政治革命建立共和国 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国民共有增涨地价 4. 影响与评价:进步性——较完整革命纲领;表达资产阶级利 益要求;反映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愿望 局限性——没明确反帝;没彻底土地革命纲领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背景知识 知识框架 大纲考点 课外拓展
(一)重点知识: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影响
识记并理解三民主义的内容、新三民主义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 理解各自产生的影响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ppt课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共产国际和 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孙中山 思想转变,改组国民党
民族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 栏 义的要求;民权主义:强调普遍的、 目 链 平等的民权;民生主义:以“平均 接 地权,节制资本”为两大原则,实 行“耕者有其田”,改善农民和工 人的生活状况 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 国民大革命的发展
不 同 点
内 容
实 践
特别提示: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反映了孙中 山革命思想的转变与飞跃,但与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相比 较,缺少人民性和革命的彻底性,这说明新三民主义本质 上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栏 目 链 接
应用 示例 1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 》载: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 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由此把三民主义阐发为( )
栏 目 链 接
温馨指引:民族主义是民族革命,是三民主义的政
治前提;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民 权主义是社会革命,是三民主义的补充和发展。
应 用 思 考
1.三民主义有没有反帝的性质,为什么?
提示:有。因为三民主义是在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背景下提出的,反对清朝统治也 就间接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因此,三民主义 有反帝的性质,只是没有明确反帝。
栏 目 链 接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国 1 .辛亥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中华民国 ________ ,推翻了清朝的
封建统治。 2 . 制 定 法 律 : 1912 年 制 定 并 颁 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 . 捍 卫 民 主 共 和 的 斗 争 : 先 后 发 动 了 “__________ ________”和两次“ ________”。 二次革命 ”“ 护国运动 护法运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六单元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习题(1)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有人认为:“从实力来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诺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的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主题使然也。
孙中山把主题摸对了,几颗炸弹一丢,满清帝国就土崩瓦解了。
”这反映出:①三民主义基本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②实力是否强大,对历史进程的发展无关紧要③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④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能否将个人事业同时代的要求相结合()A. ①②④B.①②③④ C.①④ D. ②③④2.“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来分作两次去做。
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政体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是革命”。
孙中山这段话强调的是()A. 驱逐满人 B. 汉人掌权 C. 建立民国 D. 平均地权3.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的演说中提到“由于我们的革命,只有革命党的奋斗;因为没有革命军的奋斗,所以一般官僚军阀把持民国,我们的革命便不能完全成功。
”从中可以分析出()A. 孙中山已正确认识到了革命失败的根源B. 孙中山认识到了建立革命武装的重要性C. 孙中山认为革命军应是政治、军事并重的新型军队D. 孙中山否定了革命党的历史功绩4.孙中山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孙中山对“忠”的理解是A. 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B. 保持忠君爱国思想C. 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D. 强调国家民族意识5.以下对三民主义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民族主义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的愿望;②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③民生主义是要变土地私有制为土地公有制;④三民主义是西方政治思想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A. ①②③④B.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6.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 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B. 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C. 没有提出推翻封建帝制D. 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7.当历史学家谈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反法西斯主义、黑人民权运动等史实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下列哪一概念? ( )A. 共和B. 社会保障C. 人权D. 君主立宪8.孙中山认为,西方国家贫富不均,劳资矛盾尖锐,“社会革命其将不远”,中国应该防患于未然,因此他提出了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 D. 民粹主义9.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的核心是( )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民主与科学10.2012年11月29日,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阐述了中国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夯实基础】一、提出1、背景:① 19世纪末,中国程度加深,加剧②许多仁人志士提出的各种均失败③的初步发展④孙中山上书改革碰壁,走上了用暴力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道路2、内容:“民族主义”(民族革命)“民权主义”(政治革命)“民生主义”(社会革命)3、作用:①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纲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和的共同愿望②局限:三民主义没有明确提出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
二、实践1、临时约法(1)颁布:年春(2)内容:(3)性质:2、捍卫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
三、新三民主义提出背景:①孙中山的挫折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看到了希望③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④年国民党“一大”召开,改组国民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内容:“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作用:①“”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核心②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统一战线的基础,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
【合作探究】一、下面是有关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其内在联系的论述,阅读材料,思考如何评价三民主义?三民主义中民族、民权、民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第一,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政治纲领的展开表述;第二,在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是核心,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它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民族主义是前提,民生主义是补充和发展。
二、根据下述材料,归纳孙中山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原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两次护法运动的失败等,说明两点:一是同盟会和国民党组织涣散,需要重组;二是建立革命联盟。
1922年9月4日,孙中山在上海召集各省国民党负责人53人,讨论改组国民党问题,陈独秀、马林、张太雷均应邀参加。
孙中山解释了联俄、联共政策,马林讲了话。
与会者一致同意改组国民党。
9月6日,陈独秀被孙中山指定参加由丁惟汾、张秋白等9人组成的国民党党务改进起草委员会,起草国民党改组方案并草拟国民党党纲和党章草案。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与发展导入:孙中山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
孙中山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1905年)1.背景:(1)阶级:清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2)政治: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各种救国方案屡屡失败。
(3)思想: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思想。
2.提出经过:(1)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纲领。
(2)1905年10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把同盟会的纲领进一步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3.基本内容:项目类型内容含义意义局限民族主义民族革命“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用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最大限度地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加速了清朝的瓦解。
没有明确提出反帝主张,带有排满情绪。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创立民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只重视国家政权的形式,忽视了人民群众在国家中的地位。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涨价归公主观上反映了对人民的同情,认识到土地问题的重要性。
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材料:1905年,粱启超在《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一文中指出:“中华民族是我国境内所有民族从千百年历史演变中形成的、大融合的结果。
汉满蒙回藏等融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统一大民族。
……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
4.评价:(1)进步性:①涉及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②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辛亥革命的发展。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1
[合作探究] 探究之三:
• 观看短片,思考什么是“中山精神”?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欢迎连战率领的大陆访问 团一行时表示:“中山先生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留下 了许多珍贵的精神遗产,值得我们永远地继承和发扬。” 以下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几句口号或警言: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天下为公” “博爱”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须努力”, “统一祖国,振兴中华”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建立民国 活动
捍卫共和
结局:陷入绝境
教训:寻求新的 出路,新的力量
背景: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发展: 新三民主义
原因:主、客观 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 核心:三大政策
“新”的内容 积极性 局限性
[合作探究] 探究之一:
• 如何理解三民主义是一个比较完整的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思路引领:关键要从“比较”两字上面去理解这个
8、孙中山晚年强调“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 力”的历史背景是 ( ) 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B②列强在中国享有各种特 权③北洋政府名曰“共和”实为专制④中国处于 割据混战局面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返回
[知识整理]
时代
教训 背 经济 思想 景
政治
形 萌芽 成 过 程 形成
实践
创建民国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推翻了满清 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 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 封建帝制。
1912年元旦,孙中山 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 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 临时政府成立,从而创 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共和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中山为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
知识梳理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问题探究一 结合材料探讨分析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背 阶级上: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 景
思想上:西学传播,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 主观上:孙中山由改良转向革命
材料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 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
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是资产阶级土 地局纲限领性: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产阶 级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1905同盟会成立
三民主义与同盟会十六字纲领有什么关系?与课 本P79“学思之窗”中“三种革命”有何对应关系?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民族革命
民族主义
内容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政治革命
社会革命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内容
内容
问题探究二
阅读材料,讨论概括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及其局限性。 怎样正确评价三民主义?
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 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 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 命……” ——《孙中山选集》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 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 族一律平等
民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 权 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 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 自由及权利。
民 生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阅读课文第二目,归纳:在三民主义指导下,孙中山 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哪些努力和斗争?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
实
颁布《临时约法》(内容、意义)
结果失败,为救 国必须寻求新途
践
捍卫民主共和(表现)
径、新力量
知识梳理
三、三民主义的发展
——提出新三民主义
问题探究三
新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是什么?其内容与 旧三民主义比较新在哪里?三民主义与三
局限性:没有明确反 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 的土地革命纲领。决定 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 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 命任务。
三民主义是孙 中山进行革命的政 治纲领,他力图通 过民族、政治、社 会三大革命打通中 国走向近代化的道 路,挽救沉沦在即 的民族和国家。你 知道孙中山是如何 实践三民主义的吗?
知识梳理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内容
内容
民族革命
政治革命
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推翻作为帝国主义统治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
工具满清王朝的封建统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治。
核心
内容
社会革命
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平均地权”“核定 地价”“国民共享” 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
积极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 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 评 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 价 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 愿望 ,推动了民主革命发展。
第六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江泽民指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 进道路上经孙历中了山三领导次辛历亥史革性命的推巨翻帝变制,,产使生中了国三人民位站 在平时。代”醒中前 结过国列 合来人毛的 引民了泽伟 言;站东大,起领来导人回了新物答;民:下主孙列主中问义山题革命、。创毛建泽新东中、国邓,使小
大政策关系如何?怎样评价新三民主义?
捍卫民主共和斗争失利,为救国必须寻求
背 新途径、新力量
景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影响与帮助
标志 国民党一大召开,接受中共主张, 确立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内容(与旧三民主义比较)
内容
名 称
旧三民主义 质的飞跃 新三民主义
民 族
反对民族压迫,反对 满洲贵族统治
——胡锦涛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标要求】
识记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
基本内容
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
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理解、运用
知识梳理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问题探究一 结合材料探讨分析三民主义提出的背景
材料一:1895年~1898年间经,济国上内:新资创本建主的义商得办到厂初矿步企发业展,,资本 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资设产厂阶十级五力家量以壮上大。
材料四:1894年,孙中山在康有为变法思想的影响下北上 天津 ,上书李鸿章,提出“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尽其 用货畅其流”的改革纲领,但是遭到李鸿章的冷遇。从此, 孙中山放弃了改良思想和行医职业,坚定地走上了革命道路: 创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思考: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孙中山有什么变化?
内容: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
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
材料二: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 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 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
内容: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局限性:没有彻底扫荡封建地主、官僚势力
思考:19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状况?
材料二:
政派奕昕治救上国:方民案族失危败机康有为进一步加深,各
思考:从《时局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结果 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材料三:
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中 体西用” 康、梁:维新变法。
思想上:西学传播,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
思考: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思考,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先 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 哪些?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起了什么作用?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了
1、江泽民指出的“三次历史性的巨变”分别是什么?它们对 中国人民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小平理论
2、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需要,分 别创立了什么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在孙中山诞辰140 周年上的讲话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 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 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 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 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 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 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 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 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 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