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

合集下载

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要点

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要点

生涯彩虹图、兴趣岛、成就经历 盘点、价值观拍卖会、360度评 估、橱窗分析法、职业测评法、 职业咨询法等。
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
橱窗分析法
开放区
日常爱好、态度及 脾性……
别 盲目区 人 知 兴奋或痛苦状态时的情绪 己 表现,自己的某些可能伤 害他人的行为习惯……
自己未知 别 人 未 知
自己已知
价值观、隐私
大专或以上学历,营销类相关专业,对外语水平要求 不高;一年以上工作经验,最为注重的是人际沟通能力, 其次是团队合作能力;要求具有积极进取、吃苦耐劳 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有一定的工作承受能力和热情
决策定位
(目标确立)
内 容 方向 目标 路径 方 法
成本收益法、供求关系分析法、匹配分 析法、期望效用法、SWOT分析、TOP模 式定位、MPS方法、“机会-能力-价值” 法、CASVE法、生涯平衡单等
职业生涯人物访谈
是学生进行职业探索的一个重要途径 • 通过对同一行业中数位工作者的深入交流, 获取职业信息的一种方法 • 印证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 • 了解与未来工作有关的特殊问题或需要, 如潜在的入职标准、核心素质要求、晋升 路径和工作者的内心感受 • 认识直接的优势和不知 • 结识职场人士,拓展求职人脉
1(-3) 3(+15)
2(-8)
1(+2) 2(-6) 2(+4) 2(+2) 1(-3)
他人物质得失 家庭收入
2(-10)
目标确立
分数1-5,权重1-5
生涯平衡单(2)
权重 生涯选项一:工作 + 2(+4) 1(+3) 生涯选项二:升本 + 3(+6) 3(+9)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大学生职业发展理论体系

一、理论基础(一)职业生涯选择理论1.特质-因素理论。

美波士顿大学帕森斯创立,是人们依据人格特征及能力特点等条件,寻找具有与之相应因素的职业。

2.人格类型理论。

20世纪60年代,霍兰德,是在特质-因素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人格与职业类型相匹配的理论。

3.社会学习理论。

库伦波茨探讨割个人的教育与职业偏好和技能是如何形成的。

认为影响职业生涯选择的因素包括:遗传素质和特殊能力、环境条件、学习经验、工作取向技能。

4.择业动机理论。

美心理学家佛隆认为,个体行为东地的强度取决于效价的大小和期望值的高低。

5.心理动力理论。

美心理学家鲍亭以佛洛依德的个性心理分析为基础,吸取特质-因素理论和心理咨询的一些概念和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个人内在动力和需求等动机因素决定职业生涯选择。

(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1.舒伯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

美职业心理学家舒伯提出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

2.格林豪斯职业生涯发展五阶段理论。

准备、进入、早期、中期、后期五个阶段。

3.加里德斯勒五阶段模型。

成长、探索、确立、维持和下降二、职业生涯选择与决策(一)初步测试1.气质及其类型测评p50气质是个体生来就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总和。

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和粘液质2.人格及其测量人格是一个人区别另一个并保持相对稳定的非智能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的总和,心理性上成为个性。

卡特尔16pf量表;艾森克人格测试问卷(EPQ)3.性格评估考察个人与职业相关的性格特点,“我是怎样一个人”p144MBTI性格测评4.能力评估德能:道德修养、道德实践、道德影响力、道德选择智能: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创新能力技能: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写作能力、学习能力、专业技能、特殊技能体能:生理、心理的健全程度5.施恩职业锚测评问卷,40个问题,测评出8类职业锚。

P17技术/职能型(TF)、管理型(GM)、自主独立性(AU)、安全稳定型(SE)、创业创造型(EC)、服务型(SV)、挑战型(CH)、生活型(LS)职业锚以习得的工作经验为基础,不取决于潜在的才干和动机;不是依据测评出来的能力、才干或动机、价值观,是依据自省和已被证明的才干、动机、需要和价值观,切实选择职业定位;是个人稳定的职业贡献区和成长区,但也可以变化和发展。

(完整版)萨帕职业发展理论

(完整版)萨帕职业发展理论

美国代表性的职业管理学家萨柏(DonaldE·super)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他把人生的职业生涯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一)成长阶段(growthstage),属于认知阶段。

(0—14)(二)探索阶段(explorationstage),属于学习打基础阶段。

(15—24)(三)确立阶段(establishmentstage),属于选择、安置阶段。

(25—44)(四)维持阶段(maintenacestage),属于升迁和专精阶段。

(45—64)(五)衰退阶段(declinestage),属于退休阶段。

(65岁以后)Super的生涯发展理论Super是职业生涯发展研究领域中最具权威性的人物之一,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生涯发展研究者。

从1940到1950年,Super出版了两本生涯发展的专著:《职业适应动力学》和《职业心理学》,奠定了他在该领域的权威地位。

1980年代末,Super在许多研究者的成果的基础上,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人格理论等四个学术领域的内容,系统提出了生涯发展理论,提出了生涯发展的十四项基本主张,从而构成了其生涯发展理论的基础。

与其它理论相比,Super的理论为生涯咨询和辅导提供了更加有用的工具,指导了生涯辅导的具体实施,得到了各国生涯辅导专业人士的普遍支持。

针对我国现阶段高校研究生的就业特点,以下主要介绍Super生涯发展理论中的生涯发展阶段、自我概念、生涯成熟度、生涯彩虹几个方面的内容:1.生涯发展阶段Super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五个阶段(又称大循环):成长期(growth),从出生到14岁;探索期(exploration),15岁到24岁;建立阶段(establishment),25岁到44岁;维持期(maintenance),45岁到64岁;衰退期(decline),65岁以上。

在每个时期至下个时期之间,称为转换期(transition),又称为小循环,包括:新的成长、再探索以及再建立等三个历程。

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职业生涯阶段理论1.格林豪斯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格林豪斯(J. H. Greenhaus)从人生不同年龄段职业生涯进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的角度把职业生涯划分为五个阶段:职业预备阶段、进入组织阶段、职业生涯初期、职业生涯中期和职业生涯后期。

(1)职业预备阶段。

典型的年龄阶段为0-18岁。

主要任务:进展职业想象力,对职业进行评估和选择,接受必需的职业教育。

(2)进入组织阶段。

18-25岁为进入组织阶段。

主要任务是在一个抱负的组织中获得一份工作,在猎取足量信息的基础上,尽量选择一种合适的、较为满足的职业。

(3)职业生涯初期。

处于此期的典型年龄段为25-40岁。

学习职业技术,提高工作力量;了解和学习组织纪律和规范,逐步适应职业工作,适应和融合入组织;为将来的职业胜利做好预备,是该期的主要任务。

(4)职业生涯中期。

40-55岁是职业生涯中期阶段。

主要任务:需要对早期职业生涯重新评估,强化或转变自己的职业抱负;选定职业,努力工作,有所成就。

(5)职业生涯后期。

从55岁直至退休为职业生涯后期。

连续保持已有职业成就,维护尊严,预备引退,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2.施恩的职业生涯阶段理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和闻名职业生涯管理学家施恩(E.H.Schein)立足于人生不同年龄段面临的问题和职业工作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9个阶段:成长、幻想、探究阶段;进入工作世界阶段;基础培训阶段;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阶段;职业中期阶段;职业中期危急阶段;职业后期阶段;衰退和离职阶段;离开组织或退休阶段。

(1)成长、幻想、探究阶段。

一般0-21岁处于这一职业进展阶段。

主要任务是:进展和发觉自己的需要和爱好,进展和发觉自己的力量和才能,为进行实际的职业选择打好基础;学习职业方面的学问,查找现实的角色模式,猎取丰富信息,进展和发觉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理想,作出合理的受教育决策,将幼年的职业幻想变为可操作的现实;接受教育和培训,开发工作世界中所需要的基本习惯和技能。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分为五个阶段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分为五个阶段

舒伯的生涯发展阶段分为五个阶段舒伯的职业生涯理论把人的职业发展划分为5个大的阶段如下:1、成长阶段(从0,14岁)经历对职业从好奇、幻想到兴趣,到有意识培养职业能力的逐步成长过程。

他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3个成长期:幻想期(10岁之前):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和进行模仿。

兴趣期(11-12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开始作职业选择。

能力期(13-14岁):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相符合与否,有意识的进行能力培养。

2、探索阶段(由15-24岁)择业、初就业。

也可分为3个时期。

试验期(15-17岁):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过渡期(18-21岁):选择接受专门的专业和职业培训或者查看劳动力市场。

尝试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其中一种职业。

3、建立阶段(从25-44岁为建立稳定职业阶段)经过两个时期。

尝试期(25-30岁):对最初就业的职业不满意,再选择、变换职业工作。

变换次数各人不等。

也可能满意初选职业而无变换。

稳定期(31-44岁):最终职业确定,开始致力于稳定工作。

4、维持阶段。

在45-64岁这一长时间内,劳动者一般达到常言所说的功成名就的情景,已不再考虑变换职业工作,只力求维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

5、衰退阶段(65岁以上)由于生理及心理机能日益衰退,个人职业角色的分量逐渐减少,开始考虑退休并享受自己的晚年生活。

我们注意到,在15-24岁的探索阶段,生涯规划的主要任务是认识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的社会价值,了解就业机会,接受专门的专业和职业培训。

叔伯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叔伯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叔伯生涯发展阶段理论李考克斯到威尔逊爵士形成了一个经典理论,即叔伯生涯发展理论。

这一理论假定所有人都有共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而且这些阶段也是一致的。

如果理解正确,此理论认为,一个人从出生到职业生涯中止的一生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不同的用处,有一种整体的发展方向,以实现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以叔伯生涯发展阶段理论为基础,人们认为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发展路径通常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段:探索成长、实践尝试、定位发展、熟悉角色和调整退休。

探索成长阶段,是一个人从生到死中最开始的阶段,这也是一个发掘自己乐趣的过程。

而实践尝试阶段,则是一个人学习工作的过程,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职业生涯的选择,并从事每一份工作积累经验。

定位发展阶段,则可以理解为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在制定了职业规划后,全力以赴地发展自己。

在熟悉角色阶段,一个人获得了更加成功的角色,进而为社会奉献。

最后是退休调整阶段,是一个人生活中最后的阶段。

不同于婴儿期,每个人都会试图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职业规划来制定自己的发展路径,由此更新不同阶段的生活理念和行为。

另外,叔伯生涯发展理论也提倡,每个阶段都要有受教育的机会,以便改变思考方式,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现有的知识,使之成为受教育的继承者。

另外,一个人的爱好也随着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这对于每一阶段的生涯发展也会有所影响,并且在每一阶段都会有更多的爱好,使人们更有激情,探索更多的机会。

叔伯生涯发展理论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并及时思考自己接下来的行动。

同时,它也允许一个人每一阶段可以拥有更多的知识,不断重新发现自我,也可以继续为自己的职业定位拥有积极的态度,帮助自己实现潜力,向着更好的未来去发展。

职业生涯的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的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的发展理论职业生涯的发展是一个人在职业道路上从起步到成就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职业决策、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职业晋升等方面。

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理论被提出来解释和指导个人在职业生涯中的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生涯的发展理论。

1. 事业发展阶段理论事业发展阶段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道格拉斯·霍尔斯托姆提出,他将个人的职业生涯分为成长期、稳定期和衰退期三个阶段。

在成长期,个人通常处于学习和发展的阶段,通过积累经验和技能来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

在稳定期,个人已经建立起一定的职业地位和稳定的职业发展轨迹,追求职业发展上的稳定。

而在衰退期,个人的职业发展逐渐走下坡路,需要面对职业的变化和退休等问题。

2. 职业核心概念理论职业核心概念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超提出,他认为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受到三个核心概念的影响,包括自我概念、世界观和职业观念。

自我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包括价值观、人格特点和能力等。

世界观指个人对于外部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包括社会文化和组织文化等。

职业观念指个人对于职业的看法和态度,包括职业兴趣和职业满意度等。

这三个核心概念互相作用,共同塑造一个人的职业生涯。

3. 需求满足理论需求满足理论由心理学家亨利·门德尔顿提出,他认为个人在职业生涯中追求满足五种需要,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个体在职业发展中会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方向。

例如,有些人可能更看重稳定的工作和安全感,而有些人则更追求挑战和自我成长。

4. 职业生涯自主性理论职业生涯自主性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理查德·贝特提出,他认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应该是自主的和自主决策的。

个人在职业生涯中应该能够有自主权,能够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方向,并且能够主动构建自己的职业道路。

个人在整个职业生涯中,应该具备自我评价、自我决策和自我认知的能力。

职业生涯的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的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阶段发展理论舒伯(Super)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岁至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岁至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岁至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探索阶段:由15岁至24岁,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职业生涯阶段理论

职业生涯阶段理论一、西方职业生涯阶段理论(一)金兹伯格的职业选择三阶段理论(二)休普的四阶段理论1、试探期(25岁以前)2、创立期(25-45岁)3、维持期(45-65岁)4、衰退期(65岁以上)(三)萨珀的职业发展五阶段理论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孔子在《论语.为政篇》论述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或,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规。

"三、考察职业生涯的两个角度(一)全程性职业生涯模式(二)阶段性职业生涯模式职业发展阶段理论[详见"职业的有效管理"P42-职业周期的阶段和任务]工作准备阶段(0-25岁)任务是确定最初的职业取向,接受系统教育和形成职业发展观念.进入组织阶段(18-25岁)焦点是对工作和组织的选择,组织通过工作实际展示和推行自我管理帮助员工适应"现实的震荡".职业早期阶段(25-40岁)基本任务是在组织和职业中塑造自我,使自己的职业生业初见成效.职业中期阶段(45-55岁)解决中年危机和职业停滞的问题.职业晚期阶段(55岁-退休)任务是保持工作状态和适当绩效,渐进退休或弹性工作的方式以解决退休后的不适应性,培养和选择退休后的生活情趣和方式.职业生涯周期的阶段和任务与生物社会生命周期的阶段和任务紧密相关,因为两者都和年龄、文化连接在一起。

所以,施恩教授根据职业周期的特点,对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进行了划分,并指出了每个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职业生涯周期的阶段分为十个阶段:一、成长、幻想、探索(0-21岁,角色:学生,候选人,申请人)面临的广义问题特定任务1、为进行实际职业选择打好基础;2、将早年职业幻想变成可操作的现实;3、对基于社会经济水平和其他家庭景况所造成的现实压力进行评估;4、接受适当的教育和培训;5、开发工作世界中所需要的基本习惯和技能。

1、发展和发现自己的需要和兴趣;2、发展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3、学习职业方面的知识,寻找现实的角色模型;4、从测试和咨询中获得最大限度的信息;5、查找有关职业和工作角色的可靠信息源;6、发展和发现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7、做出合理的教育决策;8、在校品学兼优,以保持尽可能开放的职业选择;9、在体育活动、业余爱好和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寻找机会进行自我测试,以发展一种现实的自我意向;10、寻找实验性工作和兼职工作的机会,做出早期职业决策。

职业生涯规划五大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五大理论

职业生涯规划-五大理论1000字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特点和职业目标,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职业生涯。

而要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需要依据相关的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下面将介绍五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个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分为六种类型: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

这六种职业兴趣类型分别对应了不同的职业领域,如现实型对应了现实型工作,如技术工人和司机;而研究型对应了科学和研究领域,如科学家和工程师。

通过对自身职业兴趣类型的了解,个人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并且在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更容易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

二、帕森斯职业划分理论帕森斯职业划分理论认为,每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技能和培训要求,而这些技能和培训要求将具有相似特征的职业集合在一起。

例如,医生、律师和会计师这些职业都有明确的技能和培训要求,并且属于“专家”职业领域。

因此,通过对职业进行分类和划分,个人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职业领域之间的相似点和差异,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评估和职业选择。

三、托曼职业价值观理论托曼职业价值观理论认为,每个人对职业有不同的价值观,例如对工作的成就感、挑战性、地位和社会关系的看法。

职业选择应该与个人的价值观相一致,这有助于个人达到职业成功,并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因此,通过对自身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认知和评估,个人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目标,从而在职业规划中做出更恰当的决策。

四、莱文职业生涯阶段理论莱文职业生涯阶段理论认为,个人职业生涯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探索阶段、建立经验阶段、建立稳固性阶段、改变阶段和成就和满足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职业需求和挑战,例如在探索阶段,个人需要了解自己想要做什么,并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而在建立稳固性阶段,个人需要建立自己的职业稳定性,并开始为未来做准备。

因此,通过了解自己所处的职业生涯阶段,个人可以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为未来做好准备。

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理论

职业生涯管理的相关理论

从钱学森一生看职业生涯2
• 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
• 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 • 维持阶段 • 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
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 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 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 员。 • 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 席。 • 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 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 名誉主席。 • 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衰退阶段
进入工作世界
基础培训
早期职员的正 式成员资格 职业中期
职业中期危险 阶段
职业后期
衰退和离职阶 段 离开组织或职 业——退休
年龄
任务
职业状态
0-21 16-25
1、发现、发展需要、兴趣、能力 2、学习职业知识,寻找现实的角色模式 3、接受教育培训,开发工作所需技能习惯
1、进入劳动力市场,谋取第一项工作 2、成为一个组织或一种职业的成员
的、守次序的、能自我控制的
系统的工作
政管理助理、邮政职员等
人格类型关系图
常规型 企业型
实际型
研究型 艺术型
相近关系 中性关系 相斥关系
社会型
五、职业锚
• (一)职业锚的含义 •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研究院的E.H.施恩教授提出的
职业锚的特征
• 在长期的工作经历中形成,即使面临困难选择也不会放 弃。
• 40多岁时,要选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然后把重点都放在 这个行业上,并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第一,公司拥有10亿美 元以上的资产用于投资,整个集团拥有1000家以上的公司 (38岁选择网络产业,决定在此方面做巨大的投资,今天 ,“软库”在全球已经投资了超过600个互联网公司,并 成为一些一流互联网公司的主要股东 )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舒伯阶段发展理论发布时间:2008-9-11 | 信息来源:就业指导中心| 点击次数:1025舒伯(Super)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将生涯发展阶段划分为成长、试探、决定、保持与衰退五个阶段。

成长阶段:由出生至14岁,该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开始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建立阶段:由25岁至44岁,由于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小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探索,因此该阶段较能确定在整个事业生涯中属于自己的“位于”,并在31岁至40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这个“位子”,并固定下来。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统整、稳固并求上进。

这个阶段细分又可包括两个时期:一是试验-承诺稳定期(25岁至30岁),个体寻求安定,也可能因生活或工作上若干变动而尚未感到满意;二是建立期(31岁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最具创意时期,由于资深往往业绩优良。

维持阶段:由45岁至64岁,个体仍希望继续维持属于他的工作“位子”,同时会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

(1)横贯一生的彩虹——生活广度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横向层面代表的是横跨一生的生活广度。

彩虹的外层显示人生主要的发展阶段和大致估算的年龄:成长期(约相当于儿童期),探索期(约相当于青春期),建立期(约相当于成人前期),维持期(约相当于中年期)以及衰退期(约相当于老年期)。

在这五个主要的人生发展阶段内,各个阶段还有小的阶段,舒伯特别强调各个时期年龄划分有相当大的弹性。

应依据个体不同的情况而定。

(2)纵贯上下的彩虹——生活空间在一生生涯的彩虹图中,纵向层面代表的是纵贯上下的生活空间,是由一组职位和角色所组成。

舒伯认为人在一生当中必须扮演九种主要的角色,依序是:儿童、学生、休闲者、公民、工作者、夫妻、家长、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岁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度期(18岁至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并稍作承诺期(22岁至24岁),生涯初步确定井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规划理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规划理论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职业规划理论职业规划是指个体通过明确目标、评估自身条件和制定可行的职业发展路径,以达到职业成功和个人满意度的过程。

在大学生阶段,职业规划尤为重要,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序的发展框架,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职业市场的挑战。

一、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Holland's RIASEC Theory)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是职业规划中常用的理论之一。

根据这一理论,个体的兴趣和职业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理论将人们的性格特点和兴趣分成了六类,分别是现实型(R型)、研究型(I型)、艺术型(A型)、社会型(S型)、企业型(E型)和常规型(C型)。

大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类型,选择与之匹配的职业方向。

二、弗兰克-帕森斯职业生涯理论(Frank-Parsons Career Theory)弗兰克-帕森斯职业生涯理论认为,职业规划应该从个体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和个性等方面出发,进行全面的评估,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然后,通过对职业市场的了解和就业前景的研究,制定适合个体的职业发展策略。

该理论强调个体在职业规划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主导自己的发展,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三、Super职业生命周期理论(Super's Career Development Theory)Super职业生命周期理论将职业发展看作一个持续的生命周期过程。

该理论提出了生涯发展的五个阶段:探索期、发展期、稳定期、下滑期和退出期。

大学生处于职业发展的探索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应该积极地尝试不同的职业机会,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逐渐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

四、建构主义职业理论(Constructivist Career Theory)建构主义职业理论认为,个体的职业决策不仅仅受到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

个体的职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建构和重建自我形象的过程。

大学生在职业规划过程中,应该积极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探索不同的职业选择,并根据自身的价值观和兴趣进行自我定位和选择。

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职业生涯是一个人长期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人有着不同的职业需求和人生追求。

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是职业生涯规划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于具体阶段的划分,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我们最常见的、也是应用得最广泛的,则是萨珀的生涯发展阶段理论。

生涯发展大师萨珀(Super)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及人格发展理论之大成,通过长期的研究,系统地提出了有关职业生涯发展的观点。

1953年,他根据自己“生涯发展型态研究”的结果,将人生职业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共五个阶段:1.成长阶段(0~14岁)成长阶段属于认知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童开始发展自我概念,学会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要,且经过对现实世界不断地尝试,修饰他自己的角色。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这个阶段共包括三个时期:一是幻想期(4~10岁),它以“需要”为主要考虑因素,在这个时期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很重要;二是兴趣期(11~12岁),它以“喜好”为主要考虑因素,喜好是个体抱负与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三是能力期(13~14岁):它以“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能力逐渐具有重要作用。

2.探索阶段(14~25岁)探索段属于学习打基础的阶段。

该阶段的青少年,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打零工等机会,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了一番探索,因此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

这个阶段发展的任务是:使职业偏好逐渐具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这阶段也包括三个时期:一是试探期(15~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及机会,作暂时的决定,并在幻想、讨论、课业及工作中加以尝试;二是过渡期(18~21岁),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三是试验承诺期(22~24岁),生涯初步确定并试验其成为长期职业生活的可能性,若不适合则可能再经历上述各时期以确定方向。

休伯曼教师职业生涯阶段五阶段的主要观点

休伯曼教师职业生涯阶段五阶段的主要观点

休伯曼教师职业生涯阶段五阶段的主要观点一、概述休伯曼教师职业生涯阶段理论是由美国教育学家Don C. Hoyme于1970年提出的,他认为教师的职业生涯可以分为五个不同阶段。

这一理论在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对于了解教师的职业发展规律、指导教师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休伯曼教师职业生涯阶段五阶段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为教育界提供一些启示。

二、探究阶段1. 探究阶段是休伯曼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通常出现在刚毕业从教的教师身上。

在这个阶段,教师对教学工作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他们渴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探索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

他们热衷于实验性的教育活动,愿意尝试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积极参与学校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们一起共享教学经验,相互交流心得。

探究阶段的教师通常充满朝气和活力,对教育事业充满了信心和热情。

2. 对此,教育领域的专家指出,探究阶段的教师需要注重培养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保持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信心。

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给予这些刚刚进入教育领域的年轻人更多的关爱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教育工作,建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和职业道德。

三、调适阶段1. 调适阶段是休伯曼教师职业生涯的第二阶段,一般出现在教师的工作年限在3-5年之间。

在这个阶段,教师已经逐渐适应了教育工作的环境和要求,开始真正融入到教育体系之中。

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风格,拥有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育理念。

对于新生儿童的特点,知道课程发展的基本进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

2. 在调适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加强对教育领域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学习,丰富自己的教育知识储备,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保持积极进取的教育态度,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提出教学改进的建议。

而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也应该给予这个阶段的教师更多的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促使他们进一步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24 岁)
后,尝试将它作为维持生活的工作。如果不适合则可 能再经历上述各阶段以确定方向。 经过上一阶段的尝试, 不合适者会谋求变迁或作其他 探索,大部分人能确定在职业生涯中自己的位子,并
25—44 岁 在 31—40 岁,开始考虑如何保住自己的位子,并固 建立 阶段 次 阶 段 建立期(31—44 岁) 维持 45—65 岁 阶段 由于生理和心理机能的日渐衰退, 个体不得不面对现 衰退 65 岁以上 阶段 角色,寻求不同的方式以替代和满足需求。 实,从积极参与到隐退。这一阶段往往注重发展新的 面对新的人员的挑战,维持既有的成就和地位。 当职业的形态都很明确后,便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 试验承诺稳定期 (25—30 岁) 定下来。 原本以为适合的工作,后来可能发现不太令人满意, 于是会有一些改变,但此阶段是定向后的尝试,不同 于探索阶段的尝试。
1/3
界的正确态度,并了解工作的意义。 需要占决定性因素, 幻想中的角色扮演在此阶段很重 幻想期(4—10 岁) 要。 (15—17 岁)
作等加以尝试。此时的选择会缩小范围,但对自己的 能力、未来的学习与就业机会还不是很确定,以后也 不一定采用此时的选择。
广东教育出版社
学习新的技能 辨识新问题并设 法解决 接纳个人的限制
从事向往已久的事 寻找合适的退休后 活动场所 发展非职业性的角 色
成长 念 资料来源:沈之菲编著. 生涯心理辅导.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3
广东教育出版社
职业生涯五阶段理论
舒伯认为职业发展是自我概念演进和贯彻的过程,是个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不断同化 和顺应,进行角色扮演和反馈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的职业生涯可以划分为五个 发展阶段: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每个阶段有自己的次阶段,需要完成不同的任 务,见表 3-1。 表 3-1 职业生涯发展的五个阶段和发展任务 阶段 年龄 主要任务 经由家庭、学校中重要任务的认同,而发展出自我概 念。此阶段的一个重心是生理和心理的成长。经过对 出生到 14 岁 现实世界的不断尝试,发展自我形象,发展对工作世 成长 阶段 次 阶 兴趣期(11—12 岁) 段 能力期(13—14 岁) 在职业考虑中,能力的作用逐渐增大。 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兼职等机会,对自 15—24 岁 我能力及角色、职业作一番探索,使职业偏好逐渐具 体化、特定化并实现职业偏好。 会考虑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和机会,作 出暂时性的职业选择,并通过幻想、讨论、课程、工 探索 阶段 次 阶 段 进入就业市场或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试图实现 过渡期(18—21 岁) 自我概念,将一般性的选择转为特定的选择。 试验并稍作承诺期 初步确定一个比较合适的领域, 找到一份入门的工作
2/3
成年早期 (25-45 岁) 中年(45-65 岁) 减少运动时间 集中于主要活动
老年(65 岁-) 减少工作时间
设法保持工作的稳定
巩固自己面对竞 争
保持仍有兴趣的事
广东教育出版社
建立 探索
开始创业 学习更多的工作机 会 发展适宜的自我概
安于现职 寻找机会,做自己喜 欢做的事 学习与他人之间的关 系
舒伯在提出生涯发展阶段后,经过研究,对发展任务的看法进一步加深。他认为在人 一生的生涯发展中,各个阶段同样要面对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问题,因而形 成“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其循环式发展任务见表 3-2。个 体的职业发展通过 2 种途径得以优化:一是开发个体的能力兴趣,这多用于个体的学生时 期;二是促进个体的自我认知,明晰自身的优劣势。 表 3-2 循环式发展任务(舒伯,1984) 年龄 阶段 青年(14-25 岁) 减少用于嗜好的时 衰退 间 验证当前的职业选 维持 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