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培训资料
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创新”模式
浅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自主、合作、创新”模式教师要实现在各教学环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目的,让学生接受更加专业的教育,给小学音乐注入新鲜血液。
因此,本文将以小学音乐“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来展开分析,通过详细阐述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要采用“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价值,再提出促进小学音乐“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顺利开展的可行性对策。
一、针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激活学生热情开展自主学习的探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了促进“自主、合作、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要求教师应激活学生热情,开展自主学习。
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虽然心理和生理都处于发展阶段,对一些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很难保持注意力一直集中,这就要求教师避免采用机械式灌输教学模式,因为这种教学手段不仅不能激活学生学习热情,还会让学生对音乐课堂产生抵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制定符合其身心发展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更愿意主动地参与到各学习环节中。
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森林狂想曲”这一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了解该首音乐作品的旋律,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所以教师应注重创设梦幻般、精灵般的热带雨林,因此教师要发挥出信息技术的利用优势,提升创设情景的真实性,那么随之学生的学习热情将会被激活,而教师则要善于引导学生能够想象自身处于一大森林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配合教师授课。
总体来说,教师应善于掌握学生的内心喜好来制定更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学内容,才能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二、针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探究在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教师应当善于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要求教师能够迎合新课改提出的各项要求,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和态度,在授课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将自身的价值和优势全面展现出来,使其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二
《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二音乐是一个非常神奇的艺术形式,不仅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还可以提高我们的修养和娱乐精神。
而想要真正地理解音乐,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
在四年级下册的音乐教学中,第二节课教学目标就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节音乐课的详细内容吧。
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什么是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元素。
2.能够分辨不同的乐器的声音。
3.能够理解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音乐风格。
二、教学内容1.基本音乐元素在讲授旋律、节奏、和声等基本音乐元素之前,老师可以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简单的乐曲,让学生通过听觉来感受这些基本元素。
在播放完毕后,老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这首曲子的旋律是什么?这首曲子的节奏感强烈还是柔和?这首曲子中出现了和声吗?2.不同的乐器此部分的讲授可以采用展示不同乐器图片、视频展示或自己带着几个常见的乐器上课等方式。
通过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外形和发声原理,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应用。
通过投射音乐画面或是现场演示,可以看到不同乐器的演奏方式和音响效果,让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更具体、深刻。
3.音乐类型和音乐风格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音乐风格代表不同的文化以及不同的艺术追求。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类型和风格,老师可以通过课上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并讲解各种音乐类型和风格的发展历史和特征。
三、教学实践1.课前激发兴趣在授课前要为音乐课培养学生兴趣。
这可以通过提前播放学生喜欢的音乐片段、播放精美的音乐录像展示等方式来实现。
这些游戏和音乐片段应该是年龄段相当的,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
2.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尝试配合多种教学方式来讲授音乐基本知识,比如用图表以及短视频的形式来演示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使用课堂互动的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音乐元素,经常带一些乐器上课模拟演奏等,这样不断创新和改变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兴趣,并且更好地理解记忆音乐知识。
小学音乐课堂“双师”教学模式之实践策略
教学研究•教法新探小学音乐课堂“双师”教学模式之实践策略文/上海市浦东新区上南实验小学周玲霞【摘要】“双师”教学是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新教学模式,是录播教师统一授课与本校任课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在实践中,线下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任务,提前观课,梳理“空中课堂”的教学知识点。
“双师”教学模式中的线下教师,教学设计要注重内容的融合性,加强知识点的巩固,进行活动的创新;要有针对性地选用线上教学素材,加强线下师生互动来弥补线上教学的不足。
作为第二轮“空中课堂”线上教学的教师之一,我站在线下教师的角度设计“空中课堂”教学环节,通过“线下小贴士”主动关联线下教学,延伸体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双师”教学模式。
只有“双师”模式的有效结合,才能确保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小学音乐课堂“双师”模式实践策略所谓“双师”教学模式,即为采用录播教师统一 授课与本校任课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教学。
这是上海市教委推出“空中课堂”后产生的新型教学 模式。
“空中课堂”是全市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教学方法和资源素材。
而学 生学习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知识结构的稳固和转化,则需要线下教师进一步加强指导和复习。
所以,“双 师”教学模式是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必然产物。
这 种模式的课堂教学设计值得探索和实践。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双师”课堂教学呢?作 为一名线下教师,我认为应该策略性地进行教学实 践。
(下转第55页)(上接第53页)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电路在生产、生活中的 广泛应用,使学生领略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整个单元的设计围绕“锌锰千电池的供电原理和 实际使用时的电路规律”展开,从研究锌锰干电池能 够持续提供电流的原因着手,渗透了电源电动势、电源内阻、内电路、外电路等基本概念的学习。
学生通 过对锌锰干电池提供的电流在闭合电路中流动遵循 规律的研宄,发现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具有普适价 值。
通过整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物理来源 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小学音乐课堂听、唱、写、创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听、唱、写、创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摘要:听、唱、写、创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思维的激发,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融合多声部教学,让学生在听唱写创领域之内实现自主思维的拓展。
融合学生的创作内容对其进行保障,以创新性的音乐教学活动为中心。
最终,通过思维的启发与课堂知识的融合,对其进行贯穿,本文结合小学音乐听、唱、写、创教学进行必要化的分析,了解音乐课堂的构成模式,并对音乐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逐步拓展。
由融合学习兴趣,创造音乐氛围,强化合作学习,注重细心聆听为中心。
让音乐课程实现突破,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激发。
关键词:小学音乐;听唱写创;实践研究听、唱、写、创教学模式是结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在音乐课堂上强调学生自主思维的激发,并通过听读学习认识了解,帮助学生做好思维的发展,这也是目前小学课堂构成的关键。
融合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拓展模式,强调学生自身表现力的发展,在多维观察过程之中,结合音乐课堂的听唱,写唱,学习,实现多元观察,并让小学音乐课堂内容做出逐步拓展。
一、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融入音乐课程学习的基础,只有在兴趣激发模式下,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够得到提高。
了解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看法,随后继续紧贴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真的去学习音乐知识。
基于教学效率提升目标,按照新课程改革理念去对课程教学模式做出认识。
对学生做出多方面的评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到自主体检音乐、了解音乐课程构建模式。
面向所有的学生,让学生了解到音乐的文化底蕴。
随后强调每位学生的个性音乐学习特点,使得学生能够按照自我个性去进行音乐学习,突出音乐教学的发散性特点。
在教学《广东狮子锣鼓》这一课程时,教师可将著名音乐《雨花石》、《红梅赞》带入课堂。
结合以往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倾听这些歌曲。
在播放这些歌曲时,教师并没有直接对问题做出深入,而是按照学生的学习过程,先由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进行入手。
教师可将雨花石以及红梅赞这两首歌曲的歌词大意阐述给学生,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两首歌曲的动人之处在哪里。
小学音乐学科培训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学科培训实施方案一、培训目标。
小学音乐学科培训的目标是通过系统的教学和实践,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使其在音乐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包括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3. 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包括音乐基本概念、音乐历史、音乐欣赏等;4.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培训内容。
1.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符号、音高、音程等;2. 歌唱和舞蹈的训练,通过学习经典的儿童歌曲和舞蹈,培养学生的歌唱和舞蹈能力;3. 乐器演奏的基础训练,学习简单的乐器演奏技巧,如打击乐、键盘乐器等;4. 音乐欣赏和鉴赏,学习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5. 音乐创作的初步尝试,通过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培训方法。
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音乐作品、音乐表演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游戏教学,通过音乐游戏等趣味性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兴趣和参与度;3.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合唱团、舞蹈团等,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4.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开展个性化的音乐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四、培训评估。
1. 定期考核,每学期进行一次音乐学科考核,包括理论知识考核和实践能力考核;2. 学期末表演,每学期末组织音乐表演活动,让学生展示所学的音乐技能和成果;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音乐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
五、培训效果。
通过小学音乐学科培训,学生将能够全面发展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提高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和审美能力,为学生未来的音乐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就是小学音乐学科培训实施方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支持,让我们共同为小学音乐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
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一、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特点小学音乐课程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激发学生音乐创造潜能,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环节。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记忆力较弱、动手能力强。
小学音乐课程又具有音乐概念多、知识点杂的特点。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课程的内在逻辑,合理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灵活运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二、思维导图的应用优势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非线性的知识结构表达方式,通过将信息通过主题、支线、分支等形式进行表达,可以清晰地表达知识的框架结构和内在联系。
思维导图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整体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
思维导图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整理和记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巧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学习效果。
1. 引导学生构建音乐知识的框架结构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构建音乐知识的框架结构,以帮助学生建立整体性的认知和理解。
教师可以选择某一音乐概念作为主题,在主题周围列举相关的音乐元素、音乐器材、音乐历史等支线,再在支线下列举具体的音乐知识点。
通过思维导图的构建,学生可以清晰地了解音乐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知识。
2.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讲解音乐创作过程时,可以用思维导图呈现音乐创作的整体框架,从音乐创作的灵感来源、音乐创作的构思、音乐创作的编曲等方面进行展开,鼓励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基础上进行音乐创作,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音乐创作的兴趣。
3. 整合多种学习资源进行知识传递4. 辅助学生整理和记忆音乐知识结语巧用思维导图建构小学音乐课堂学习新模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有助于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思维导图,使其成为教学的有效工具。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学习基本乐理知识
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学习基本乐理知识在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上,教师要教授基本的乐理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对音乐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本文将以一个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案的形式,详细介绍如何有效地教授音乐基本乐理知识。
以下是教案的具体内容:教案名称:小学一年级音乐教学——学习基本乐理知识目标:1. 了解基本的乐理概念,包括音符、音程等;2. 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辨别不同的音符和音程;3. 能够使用简单的符号表示音符和音程。
教学资源:1. 黑板、彩色粉笔;2. 音乐教材;3. 简谱卡片或乐谱。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段简短的音乐片段,让学生聆听,并引导他们注意不同的声音和乐器。
2. 教师与学生互动,询问他们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
二、学习音符(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大的音符符号,并指着它解释这是一个音符。
2. 教师逐渐画出其他不同形状的音符符号,并解释不同的音符代表不同的音高和音长。
3. 教师将绘制的音符符号与实际音乐音符进行对应,让学生通过视觉来辨别不同的音符。
三、学习音程(15分钟)1.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音符符号,然后再在它们之间画出一条连接线,并解释这是一个音程。
2. 教师逐渐画出其他不同音程的符号,并解释不同音程代表不同的音高差距。
3. 教师播放不同的音程示范,并让学生根据听觉来辨别不同的音程。
四、练习(15分钟)1. 教师发放简谱卡片或乐谱给每个学生,并要求他们根据音符和音程的知识来演奏简单的乐曲。
2. 学生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视觉和听觉的辨别,使用符号来演奏乐曲。
五、巩固(10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刚刚学习的音符和音程的知识,让学生回忆并总结这些内容。
2. 教师提问学生关于音符和音程的相关问题,鼓励他们积极回答。
六、拓展(5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进阶的乐理知识,如节拍、调式等,并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兴趣。
2. 教师鼓励学生继续学习音乐,提供学习乐器的机会。
大单元模式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大单元模式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作者:史敏来源:《家长·下》2023年第09期音乐是听的艺术,能够用音符引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自古以来都是陶冶情操与培养情感的重要载体。
在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建设的教学体系中,作为美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课程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且随着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音乐教学也开始由乐理知识和视唱技巧转向情感熏陶,更加强调对学生音乐潜能的发掘与音乐兴趣的培养。
基于此,本文主要从大单元视角出发,结合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要求,对大单元模式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路径展开探究,介绍了大单元模式下的音乐教学设计特征,并分别站在教学单元构建、教学情境创设和教学活动设置三个层面对如何将大单元的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分析。
音乐具备拨动人心弦的魔力,能够通过听觉系统直接影响到人的思想与心理,实现陶冶情操与培养情感的目的。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课程体系中,音乐教学被看作落实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重要路径,教师需要担负起培养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素养的职责。
传统教学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关注乐理知识的灌输与歌唱技巧的培养,本质还是指向知识与技巧的教育,学生在课上的学习就像在完成任务,教师教学的内容很少能够触及学生的内心。
而大单元模式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更注重启发,以大概念为引、大情境为基、大任务为载体,将学生带入真正的音乐世界,使其沉浸式感受音乐,给予学生充分感知音乐主题与音乐情感的机会和空间,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素养。
一、大单元模式下的音乐教学设计特征新课标背景下的大单元教学是一种以单元为学习单位,完整呈现教学内容,指向学生整体思维与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模式,其重点强调的单元或者大单元,既可以是教材中原本编排的单元,也可以是教师基于教材整合教学内容后形成的单元,无论是哪一种,综合课堂上的实际教学后都呈现了与传统教学模式截然相反的系统性、整体性特征。
结合新课标对大单元的说明和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实践来看,大单元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即以概念为核心、以情境为背景、以任务为载体,大概念负责统领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大情境负责展现整合单元的教学主题,大任务负责驱动学生展开对单元教学内容的探究与思考。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探究与实践
摘
学是较 为成功 的模 式, 是培 养学生创造 能力的核 心。在课堂教 学 中, 以人 为本 , 围绕学生 的 “ , 学” 让学生提 出
问题, 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本文试用 问 题教学的理论、 策略、 和案例分析阐述教学模式的构建及方法的创
设。
关键词
课 堂教 学模 式 问题教 学 探 究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27 6 (0 1 1.160 10 .6 12 1) 1 1.2 0
中图分 类号 : 6 39 G 2.
随着 教育 事 业 的飞速 发 展 , 尤其 是 素质 教育 的提 出 , 促
进了音乐“ 教学改革” 旨在探索培养学生具有创造能力和实 ,
践 能 力的 教学 模 式 。 以新 的教学 理念 、 新颖 的 教学 形 式 、 丰 富的学 习资源 、 阔的音 乐文 化领域 , 广 调动 学 生主动 地 、 极 积 地 、 快活 泼地 学 习音乐 , 愉 从而促 进 学生全 面发 展 , 学生 终 为
一
在 问题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 其教学策略有三:
1 创 建 问题情 境 。 良好 的 问题 情境 对 于提 高 学 生的 学 . 习兴趣 , 发 学 生的 学 习动机 , 养 创造 能 力有 着 非 常重 要 激 培
。
动 性 是教 学所 必 需 的 , 它对 应 于学 习 的被 动性 , 者在 学 生 两 学 习活动 中表现 为 :我 要 学” “ 我 学” “ 要学 ” “ 和 要 。我 是基 于 学生对 学 习 的一种 内在 需要 ,要我 学” 是基于 外在 的诱 因 “ 则 和 强制 。 学生 对 学 习的 内在 需要表 现 在 两个 方 面 : 趣和 责 兴 任 。学 生有 了学 习兴趣 , 习对 他 来 说就 不是 负 担 , 学 而是 享 受。 教学通 过 在 一定 的情 景 中呈 现 的 问题来 展 现 , 枯燥 而 使 抽象 的知 识学 习转 变为 问题 的探 索和解 决 , 在探 索 的过程 中 掌 握学 习方 法 和知 识 , 就成 为 一种 享 受 , 一种 愉 快 的体验 。 如 果 问题 由学 生提 出, 能激 发学 生 的 学 习方 式 , 样 学 习 更 这
小学音乐培训计划
小学音乐培训计划第一节课:音乐基础知识目标:通过讲解和互动学习,孩子们对音乐的基本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内容:音乐的定义、音乐的分类、音符的基本知识、节奏的基本知识。
活动安排: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定义,了解音乐的分类,并给学生们播放不同类型的音乐,让他们能够辨别出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让学生们互相合作,用敲击乐器的方式来体验基本的音符和节奏。
第二节课:声乐训练目标:通过声乐练习,让孩子们了解声乐的基本要领,感受音乐的美妙。
内容:音准练习、音色练习、韵律练习。
活动安排:老师会给学生们讲解声乐练习的基本要领,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来让学生们亲自感受声乐练习的过程,通过学生们的演唱,老师会给出指导和建议,让学生们逐渐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
第三节课:乐器学习目标:通过乐器学习,让孩子们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内容:钢琴、小提琴、吉他等乐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演奏技巧。
活动安排:老师会给学生们介绍一些常见的乐器,然后通过老师的示范和学生的亲自练习,让学生们了解乐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和演奏技巧,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乐器的特点和魅力。
第四节课:音乐欣赏目标:通过音乐欣赏,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内容: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民谣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介绍和欣赏。
活动安排:老师会给学生们介绍一些不同类型的音乐,然后让学生们亲自聆听这些音乐,通过欣赏音乐来了解音乐的美妙和魅力,让学生们逐渐培养自己的音乐鉴赏能力。
第五节课:音乐创作目标:通过音乐创作,培养学生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提高他们的创造力。
内容:自由创作音乐、歌曲编写。
活动安排:老师会给学生们讲解一些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然后让学生们进行自由创作,通过老师的指导和指点,让学生们能够完成自己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音乐天赋。
第六节课:音乐舞蹈目标:通过音乐舞蹈,提高学生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表演能力。
内容:舞蹈基础训练、舞蹈编排。
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六步教学法”模式建构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歌唱教学“六步教学法”模式建构策略作者:董珮珮来源:《天津教育·下》2024年第03期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歌唱教学有着其独特的重要意义,在此阶段引导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影响也将贯穿始终。
探索切实可行的小学生歌唱教学策略、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模式是本文探讨的关键内容。
一、音乐课堂在小学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及的作用。
审美素质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素质之一,因此,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课堂逐步建立学生的审美认知,从而更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能够辨别善恶、区分美丑、认清是非,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从而能够更好地开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而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22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提道:“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
”(一)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小学课程主要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等学科。
其中,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音乐课程在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特点。
审美素质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因此,审美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音乐课堂逐步建立学生的审美认知,从而更深层次地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使学生能够辨别善恶、区分美丑、认清是非,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从而更好地开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进而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音乐教育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天赋,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小学三年级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三年级歌唱二小放牛郎教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歌唱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小学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音乐发展的重要时期。
教师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和优质的教材,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好的音乐素养和兴趣。
本篇文章旨在介绍一种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即小学三年级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准确、流畅地演唱《二小放牛郎》。
2.学生能熟练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学生能通过歌曲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二、教学内容1.对歌曲的音乐元素进行讲解。
2.学生听咿呀口琴演奏歌曲。
3.学生与老师一起唱歌,逐字逐句地学习歌曲。
4.通过学习歌词和歌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民生活。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通过《二小放牛郎》的背景介绍和音乐元素分析,让学生了解这首歌曲的起源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2.听咿呀口琴演奏歌曲通过听咿呀口琴演奏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
3.学生与老师一起唱歌,逐字逐句地学习歌曲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与老师一起唱歌,并且逐字逐句地学习歌曲。
教师要重点讲解歌曲中含有的情感、文化内涵和唱法等方面。
4.通过学习歌词和歌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民生活教师通过讲解歌词中的词语、典故和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民生活的情景。
四、教学方法1.听力训练法通过反复听歌、模仿唱歌,让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合唱演唱法通过教师带领和学生合唱,让学生在良好的音乐氛围中发扬合作精神、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3.文化解读法通过讲解歌词中的词语、典故和背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民生活的情景,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
五、教学体会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歌曲,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
通过在课堂上体验歌曲的演唱和学习,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了大大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四美”教学模式的研究
浅谈小学音乐欣赏课堂“四美”教学模式的研究小学音乐欣赏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环节,而“四美”教学模式是一种能够有效提高学生音乐欣赏水平的教学方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四美”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和研究。
一、理论基础1.音乐欣赏的概念音乐欣赏是指通过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的一种艺术活动。
它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基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
2. “四美”教学模式的含义“四美”教学模式是指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感官美、情感美、思维美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二、实践方法1.感官美的培养感官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感官的刺激,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提高音乐欣赏的效果。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视听、触摸、嗅觉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美感。
2.情感美的培养情感是音乐作品所传达的基本要素之一,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培养他们的情感共鸣能力。
4.审美能力的培养三、实证研究与评价1.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对一所小学的音乐欣赏课堂进行观察和实践,结合学生的反馈和测试结果,进行实证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学生对“四美”教学模式的感受和反馈。
2.评价标准四、结论与展望1.结论2.展望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四美”教学模式,探索更多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
还可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如音乐教育APP等,创造更好的音乐欣赏教学环境和体验。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模板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模板一、课程概述音乐课程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本教学模板以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提供了一套系统、科学、生动的音乐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2. 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识谱、演奏、合唱等。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4. 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音乐文化。
三、教学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符号、节奏、音符、音阶、和弦等。
2. 音乐技能:声乐、器乐、舞蹈等。
3. 音乐欣赏:国内外优秀音乐作品、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
4. 音乐创作:作曲、改编、即兴创作等。
5. 音乐活动:合唱、乐队、民族舞蹈等。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的过程中主动学习。
2. 游戏教学法:将音乐知识融入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实践教学法: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音乐技能。
5. 欣赏教学法:通过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学习态度等。
2. 终结性评价:定期进行音乐知识、技能考核,检验教学效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音乐教材。
2. 乐器:钢琴、吉他、民族乐器等。
3. 音响设备:音响、麦克风、投影仪等。
4. 网络资源:音乐网站、教学视频等。
七、教学进度安排1. 每周一节音乐课,共计40分钟。
2. 按照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
3. 每学期进行一次音乐汇演,展示学生所学成果。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避免过度压力。
3. 注重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试论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内外整合模式
试论小学音乐教学课堂内外整合模式概要:音乐教学课堂内外整合的模式,为学生全方位学习音乐创造了极大的空间,同时为家庭音乐素养的提升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通过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提高了每个孩子背后的家长群体的音乐素养。
一、音乐教学课堂内外整合模式的概念音乐教学课堂内外整合模式中,课内是指学生在校参与的音乐教学课堂,课堂教学充分运用网络和现代信息技术,使之为音乐教与学的服务;课外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音乐课堂教学以外的音乐教与学的活动延伸。
内外整合模式是指以网络作为课内与课外教学的基础,其方法、手段灵活运用于课内与课外教学活动;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而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音乐知识与技能的主渠道,对课外教学具有导向和检测作用,二者相互补充与协调,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
音乐教学课堂内外整合模式是指依托网络环境和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将音乐的教与学通过丰富的网络途径,融入音乐课内与课外,使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有机结合,形成有效的教学整体,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二、音乐教学课堂内外整合模式的可行性1. 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在信息化技术发达的当下,互联网对学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极大地促进了音乐教学模式的变革,在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形成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
与此同时,单一的课堂教学满足不了学生音乐学习的需求,音乐教师开始关注课外音乐教学的作用,希望能够充分运用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平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升艺术修养提供帮助。
2. 学生的切实需要我们对五、六年级的100名学生进行音乐学习情况抽检,统计表明92%的学生对音乐学习有明显的兴趣;88%的学生渴望自己在音乐方面得到明显的提高;80%的学生认为目前仅有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满足不了自己的需求。
综上所述,学校每周的音乐课时有限,仅靠单一的音乐课堂教学远远不能满足各个层面学生的需求。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唱歌课
一、课前律动(一分钟)
二、发声练习
1.音阶练习(正反唱小组合作)
2.咬字发生练习(小组合作:你唱我听)
3.简单和声练习(小组合作完成)
三、复习旧知(歌曲或者相关乐理知识)
四、学习新课
1.聆听:教师弹奏演唱、课件播放演唱等形式
2.学唱:跟琴演唱,跟教师学唱(集体、分组)
3.重难点纠正:针对学生唱歌中的问题,教师进行纠正(分组、个别、集体)
4.齐唱
5.表演(小组合作排练,小组展示,师生评价)
五、总结新课
欣赏课
一、课前律动,引入新课
二、聆听全曲,整体感受
(小组讨论自己的想法)
三、分段聆听,感受情绪
(小组交流,体现音乐内容)
四、总结全曲,表演展示
(小组展示,师生评价)。
小学音乐课中“三段五步式”有效教学模式的运用
小学音乐课中“三段五步式”有效教学模式的运用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到今天,接受式学习方式仍然主宰着教学的主阵地——课堂。
于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四起。
为使课堂教学改革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核心、以构建愉快的教学模式为突破口,提出了“三段五步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操作程序。
“三段”为课前、课中、课后,“五步”为预(复)习反馈、质疑讨论、精讲点拨、效果呈现、总结延展。
将课堂教学的环节阶段与操作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力求为学生创设愉快的课堂教学的环境氛围,力争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得,以便更好地体现与调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积极性。
对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推进“三段五步式”这种课堂教学模式,笔者将谈以下几点:一、预习反馈课前预习听音乐非常重要。
音乐形象是通过节奏、节拍、曲调、调式、调性、和声、曲式等音乐要素来构成所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再通过人的听觉器官,引起各种各样的情感反应。
因此,对音响的感受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基础。
课前多听一听要学唱的歌曲或要欣赏的曲目,会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
那课堂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在预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从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塑造的形象、表达的情绪方面入手,充分利用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启发学生利用想象力,将所听到的音乐用语言描述出来,同时也描述出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
预习的内容还可以为搜集本单元中出现的音乐家、音乐知识、小故事以及其他相关材料。
让学生通过“听唱训练营”“资料百宝箱”“音乐节奏万花筒”“结构梳理站”“歌曲品味园”“质疑交流台”这几大步骤进行预习。
发现不懂的地方就记录下来,上课时要格外关注,用心学习。
二、质疑讨论引导探知、提出疑问,让学生感受到攀登之乐。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继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讨论,进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学习需要来确定合作学习的形式。
例如,同桌二人合作、小组合作、大组合作或自由结合合作等。
胜溪新村小学部课堂教学模式—音乐
音乐“五个一”课堂教学模式解读胜溪新村学校小学部李玉婷新课改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并且丰富和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课堂主体由教师变为学生。
音乐课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形式,可分为单一课型和综合课型两种课型。
故根据其课型特点,制定了几种课型的教学模式。
几种音乐课堂教学类型的教学模式:(一)以歌曲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看一看。
本环节根据歌曲的背景,同时播放本课歌曲的音乐,让学生在了解知识的同时感知歌曲旋律,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尊重民族文化等思想感情。
听一听。
在了解歌曲的背景以及相关知识后,倾听音乐,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变化,从而更有利于学生对歌曲的学习。
练一练。
1、学习歌曲节奏:在欢快的击拍中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学生们逐步学会自己击打节奏,较难的节奏老师适当讲解。
主要让学生做到手嘴并用(口念节奏,手打节拍)2、按节奏读歌词:按节奏读歌词,不仅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歌曲的节奏,而且可以熟悉歌词,为歌曲的演唱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唱一唱。
1、范唱歌曲由多媒体画面展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同时老师进行范唱,给学生全方面的视听撞击,使歌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学唱歌曲在练一练的环节中学生已经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可让学生把自己听到的唱一唱,或直接跟琴学唱、变换不同方式(如模唱、接力唱、教师领唱等形式)进行。
3、练习歌曲给学生展示空间,让学生之间相互听唱,或指定学生独唱、男女生分唱、边律动边唱、对唱等形式练习歌曲。
多种练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课堂氛围积极活跃。
演一演。
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自创舞蹈动作或根据音乐强弱音的分布,用手势进行表现等。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创编中培养创造能力,分享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二)以欣赏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该模式课堂教学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听一听新授教学的过程一般分为初次聆听、再次聆听两个步骤。
1.在初次聆听的过程中,遵循“以听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初听全曲对作品进行整体感知,初步感受作品的情绪、音乐情境等,简单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等等,使学生对作品有个初步的了解。
浅析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教学模式
264教育产业与教学实践在初中和高中的课堂中,出现最频繁的一种教学内容就是给学生们讲解概念性的内容,概念性的内容非常的重要,他是构建学生知识框架的砖头,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基石性知识。
这种由概念性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方式就叫做概念教学模式。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才开始记事,正是音乐教育工作者对小学生们的大脑进行概念性知识传授的关键时期,音乐课堂上的概念性知识的传授,也是构建小学生音乐框架的非常重要的砖头。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会出现音乐概论性知识比如,音符,速度,节奏节拍,合唱,声乐,器乐等等,都要求小学生在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引导下主动学习,自己去探索这些音乐知识。
概念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有五步,第一步是导入,第二步是呈现例子,第三步是总结概论,第四步是提供例证,第五步是总结。
导入阶段就是教师运用各种方法,让学生明确本堂课重点在于老师给出多个例子区分归纳,比如肯定性例子和否定性例子,最后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课堂形式,还要引入课堂所要讲的知识。
呈现例子就是教师提供学生肯定性例子,并且分析例子,并且提供一些否定性例子与肯定性例子对比,让学生区分例子的肯定属性和否定属性,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掌握例子的各种属性,为下一个环节总结概论做铺垫。
总结概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来总结这一例子的概念,在总结时可以有错误,遗漏,老师可以借此机会再次向学生解释讲解概念知识,这一环节重点是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提供例证就是学生主动总结,教师修正确定概念之后,教师给出一些肯定性例子和否定性例子给学生进行区分,或者此概念的题目让学生练,以此为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与准确度的检测。
总结就是教师根据学生当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
今有李斯特认为:“音乐之所以被人称为最崇高的艺术,那主要是因为音乐是不借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
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血管中流淌着的血液感情在音乐中独立存在,放射光芒。
儿童唱歌基础培训教案
儿童唱歌基础培训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以下内容:1.唱歌的基础技巧,如呼吸、发音、节奏等。
2.唱歌的表达方法,包括情感传达、演唱技巧等。
3.提高唱功,包括音准、音色、音量、音程等。
4.培养唱歌的兴趣和爱好,锻炼音乐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唱歌的基础技巧1.唱歌的呼吸训练教学重点:正确的呼吸姿势和方法将宝宝放在床上或椅子上,手放在小腹上。
教宝宝用鼻子吸气,使小腹向上凸起,演示示范动作,然后教宝宝用嘴巴呼气,让小腹向内缩。
同时,告诉宝宝唱歌要注意吸气的时候要快、平、深,呼气的时候要慢、均匀。
2.唱歌的发音训练教学重点:发音准确、清晰请宝宝模仿老师发出不同的音,如aeiou等元音音、b、p、m等辅音音。
同时,让宝宝观察口形动作,帮助纠正发音不准的问题。
3.唱歌的节奏训练教学重点:把握节奏感,准确配合乐曲节奏使用有节奏的音乐,让宝宝模仿音乐的节奏感,辅导宝宝正确地跟进。
第二课:唱歌的表达方法1.唱歌的情感传达教学重点:传达情感的准确表达,让人感受到唱者的情感宝宝听一首音乐,然后结合故事情节,让宝宝表达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
2.唱歌的演唱技巧教学重点:舞台感和细节表现能力通过模拟舞台演出,让宝宝学习如何站姿、手势、唱腔等细节表现,使唱歌更具舞台感和表现力。
第三课:提高唱功1.唱歌的音准训练教学重点:音调平稳,不跑调使用吉他、钢琴等乐器伴奏,纠正宝宝的音准问题,让宝宝感受到音准的重要性。
2.唱歌的音色训练教学重点:唱出自己的音色,提高声音稳定性让宝宝尝试不同的发声方式和频率,发现自己的音色特点,并通过练习提高声音的稳定性和音色稳定性。
3.唱歌的音量训练教学重点:音量大小的掌控和表现能力通过多次练习不同音乐的音量大小,帮助宝宝逐渐掌握音量的表现能力和控制技巧。
4.唱歌的音程训练教学重点:唱出准确的音程通过唱出固定的音程,让宝宝锻炼准确关键区间的掌控,提高声音的准确度和音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
式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音乐学科的教学也迎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
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丰富和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
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经成为了教育热点问题,现根据学科的特点谈一谈音乐学科基本类型课教学模式。
一、音乐课堂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形式。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形式,可分为单一课型和综合课型。
单一课型指在一节课中,只进行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完成一个主要任务,其内容集中、单纯、突出中心,能有效地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
如唱歌课、欣赏课、乐理课、视唱练耳课、节奏训练课等。
综合课型是指在一节课中,进行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丰富,有讲、有唱、有听,有艺术实际,有层次变化,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
如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与唱歌的综合课等。
二、以歌曲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
本教学模式充满快乐、全员参与、给学生创设空间、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增进友谊;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情感态度。
基本模式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游戏、音乐故事、律动、肢体表演、媒体播放或谈话等方式导入新课。
第二步:感悟体验,提升思想(展示歌曲背景,激发学生高尚的思想)
本环节根据歌曲表现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或不同季节风情,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向学生展示该地域该民族的民俗习惯、风光或民
族歌舞,同时播放本课歌曲音乐,让学生在欣赏民族风情的同时感知歌曲旋律。
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尊重民族文化等思想感情。
第三步:范唱歌曲,激发兴趣
由多媒体画面展示歌曲所表现的情景(播放录音或老师范唱),给学生全方面的视听撞击,使歌曲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四步:探索发现,学习新知
1、学习歌曲节奏:
在欢快的击掌中让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学生们逐步学会自己击打节奏,较难的节奏老师适当讲解。
2、按节奏读歌词:
低年级学生认字少,学习歌词时,会有许多生字不认识,按节奏读歌词为学习歌曲清除障碍。
3、学唱歌曲:
在前面的环节中学生已经熟悉了歌曲的旋律,可让学生把自己听到的唱一唱、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相互指导,或利用直接跟琴学唱、变换不同方式的模唱、接力唱、教师领唱等形式来教学。
4、练习歌曲:给学生展示空间,让学生之间相互听唱,或指定学生独唱、男女生分唱、边律动边唱、对唱等形式练习歌曲。
多种练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课堂氛围积极活跃。
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每一个小环节都紧扣教材,让学生在愉快的打节奏、读歌词、学歌曲中,学会音乐知识、增加音乐素养。
第五步:创新表现,拓展延伸
让学生根据音乐旋律自创舞蹈动作,相互表演、乐器伴奏、同学合作共同表演、或根据音乐强弱音的分布,用手势表现等。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创编中培养创造能力,分享与同学合作的快乐。
最后,概括整合。
在悦耳的乐声中,在同学们欢快的舞蹈中,音乐课落下帷幕。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只有在平日教学中注意积累、注意学习,才能真正领悟到音乐课堂教学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