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T及MRI影像分析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它由异常扩张的、薄壁的、脆弱的血管组成。
这种病变通常不会引起症状,但在一些情况下,它可能会引起头痛、癫痫发作和脑出血等症状。
CT(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用于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以下是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1. 瘤体边界清晰:CT图像上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具有清晰的边界,与周围正常脑组织分界明显。
这有助于与其他类型的病变进行区分。
2. 低密度病灶: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CT图像上呈现为低密度病灶,密度通常略高于脑脊液。
这是由于瘤体内的血管呈现出较低的密度。
3. 中心混杂密度: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瘤体内部常常有一些混杂密度的结构,这是由于瘤内的血管结构和脱落的红细胞在CT图像上的表现。
这种混杂密度可能是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个诊断特点。
4. 增强扫描效果: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增强扫描时通常会显示出特异性的强化模式。
瘤体周围的血管供应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这些血管的强化特点可能有助于进行诊断。
1.观察治疗:对于没有引起症状和并发症的小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可以选择观察治疗。
定期的影像学检查可以用于监测病变的变化,以及确定是否需要其他治疗方法。
2.手术切除:对于症状明显或有脑出血风险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切除是一种常见的治疗选择。
手术切除可以将瘤体完全清除,并减少进一步的出血风险。
3.放射治疗:对于那些手术切除风险较高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放射治疗可能是一种备选治疗方法。
放射治疗可以用来减小瘤体的大小,以及控制病变的生长。
4.介入治疗:对于那些不适合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患者,介入治疗可能是一种选择。
介入治疗可以通过导管在血管内注射液体或负载药物来堵塞血管,以达到停止病变生长的效果。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包括瘤体边界清晰、低密度病灶、中心混杂密度和增强扫描效果。
在治疗选择方面,可考虑观察治疗、手术切除、放射治疗或介入治疗,具体选择要考虑患者的症状、病变的大小和位置等因素。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诊断价值
[ 8 ] Hu g h e s J r F M, B o r t n e r c D, P u r d y G D, e t a 1 . I n t r a c e l 1 u l a r K s u p p r e s s e s t h e a c t i v a t i o n o f a p o p t o s i s i n l y mp h o e y t e s [ J ] . J B i o l
・
4 8 ・
中 国 实用 神 经 疾 病 杂 志 2 0 1 3年 7月 第 1 6卷 第 1 3期
C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P r a c t i c a l Ne r v o u s Di s e a s e s J u l 2 0 1 3 , yo 1 . 1 6 N o . 1 3
{ a l p h a )i s a n e a r l y a p o p t o t i c a c t i v a t o r i n P E DF — i n d u c e d e n d o —
[ 2 3 Vi l l a f l o r e s O B, C h e n Y J , C h e n C P, e t a 1 . C u r c u mi n o i d s a n d
o f n e u r o n a l E RK, J NK/ S AP K a n d P 3 8 i n Al z h e i me r d i s e a s e:
t h e “ t wo h i t ”h y p o t h e s i s [ J ] .Me e h Ag e i n g De v ,2 0 0 1 , 1 2 3 : 3 9 —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血管性病变,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
其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妊娠、荷尔蒙、创伤等因素有关。
本文将从CT影像学诊断特点和治疗选择两方面介绍脑内海绵状血管瘤。
一、CT影像学诊断特点1.形态表现海绵状血管瘤的形态多样,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也有部分呈不规则形状。
大小也不一,从数毫米到十几厘米不等。
有些海绵状血管瘤边缘清晰,呈半球形,边缘稍高于脑组织;有些则表现为分叶状,边缘模糊不清。
2.密度表现在CT扫描中,海绵状血管瘤的密度多种多样,主要是因为瘤内的血流速度快慢不同,进而导致血栓和瘤内出血的不同程度。
瘤内部分密度较低,如皮层下部、血肿区和血栓区,而瘤周密度较高。
3.强化表现CT增强扫描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手段。
一般情况下,海绵状血管瘤显著强化,增强强度高于周围正常脑组织。
在肿瘤的表面和中央部位可以明显看到强化分别呈周围和中心型。
强化时间一般在1~3min内,但有时也可以出现持续性强化。
4.周围水肿海绵状血管瘤周围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水肿,表现为脑组织浸润和变形。
当瘤体较大时,周围的脑组织可以发生压迫和位移。
海绵状血管瘤在CT扫描中也可以出现钙化。
当瘤体较小或者密度较高时,钙化就可能更加明显。
有时钙化形态不规则,甚至呈条带状。
二、治疗选择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选择根据病变的大小、部位、病情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1.手术治疗对于海绵状血管瘤较大、有明显症状、生长迅速的患者,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的目的是完全清除病变,并维持脑功能的完整。
手术难度较大,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
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以避免出现术后感染、脑水肿等并发症。
2.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导管穿刺技术将微创的器械置入瘤体内,瘤体内栓塞或注入药物。
其中,栓塞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置入栓子或凝血剂,使瘤体内的血流减缓或中断,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鉴别诊断。
方法搜集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全部病例均行头颅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其中5例有CT检查。
结果 11例海绵状血管瘤均位于海绵窦区,呈单发病灶,右侧4例,左侧7例。
CT平扫为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MRI平扫表现为长T1均匀性或不均匀性低信号,明显长T2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8例,中度强化3例,CT和MRI 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CT定性诊断正确率为20%(1/5),MRI定性诊断正确率为54.5%(6/11)。
结论 CT表现与其它实体肿瘤相比无特异性,定性诊断困难;MRI表现呈底向外的哑铃型或类园型长 T1长T2信号改变较具特征性,增强表现为非常显著的强化,对定性具有决定诊断的作用。
【关键词】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CT and MRI findings and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avernous sinus Cavernous angioma. Methods 11 cases with cavernous sinus cavernous angiomas were all proved by operation and pathology, 11 cases were examined all by MRI plan scan and enhancement scan, 5 cases were examined by CT. Results 11 cases cavernous angiomas all located in the cavernous sinus, The tumors were a little hyperdensity on CT plan scan. On MRI plan scan, the tumors displayed long T1 low-signal and high-signal intensity on T2WI. 8 cases intensified obviously and 3 cases intensified moderately after strengthening. The rate of CT and MRI in cavernous angiomas qua location was 100%, the rate of CT qua diagnosis was 20%(1 of 5), the rate of MRI qua diagnosis was 54.5%(6 of 11). Conclusion The CT resembles in carvenous angiomas has no particularity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entity tumors.The MRI image of the bottom outivardly of bottle gourd form or similar round and long T1 and long T2 signal changes was the characteristic of carverous angiomas. It enhances remarkably.MRI can make qualitative diagnosis of carverous angiomas.[Key words] cavernous sinus; cavernous angioma;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是一种血管畸形性良性肿瘤,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两种类型,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较少见,约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0.4%~2.0%[1],常位于海绵窦,影像上常与此处的其它肿瘤混淆,导致临床的误诊和误治,本文总结笔者近5年来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资料,分析其CT和MRI表现,目的为提高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
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及鉴别诊断介绍: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血管病变,它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对于临床的治疗和随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鉴别诊断及相关辅助检查。
一、影像学表现:1·CT表现:●平扫表现:脑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呈高密度,有时可出现钙化灶。
有些病例在平扫时可见富血管纹理。
●强化扫描表现:动态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呈强化,强化程度因病变的不同而异。
2·MRI表现:●T1WI表现:大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呈等或略低信号。
富血管纹理可形成“蜘蛛网状”或“星芒状”。
●T2WI表现:大多数脑海绵状血管瘤呈等或略高信号。
伴有富血管纹理的病变可呈混杂信号或高信号。
●强化扫描表现:病灶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因病变的不同而异。
3·DSA表现:●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血供和血管结构,有助于确定病变范围和血管解剖。
二、鉴别诊断:1·脑动静脉畸形(AVM):与脑海绵状血管瘤鉴别的主要依据是AVM的有明确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与病变直接相连,而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供血和引流血管是通过脉络丛与病变相连。
2·脑血管瘤:脑血管瘤多数呈均匀强化,且有时可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而脑海绵状血管瘤在动态增强扫描中强化不均匀,无明确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三、辅助检查:1·脑血管造影:可进一步明确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血供和血管结构。
2·CT灌注成像(CTP):评估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灌注情况,有助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3·MR灌注成像(MRP):评估脑海绵状血管瘤的灌注情况,对病变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4·钳夹试验:通过夹紧供血动脉,观察病灶是否消退,可以帮助鉴别诊断。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相关文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脑海绵状血管瘤:由局部脑血管发生的一种良性肿瘤性脑血管病,其基本病理改变是局限性脑血管扩张,形成了许多血管蜂窝状瘤窝,内充满血液成分。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诊断
临床表现
• 好发于中年女性 • 生长缓慢,起病隐匿,压迫邻近眶后结构,逐渐进行性症
状才被发现。 • 常见症状和体征:单侧视物模糊、眶后疼痛、复视、面部
麻木、头痛和眼外肌运动功能障碍。随着肿瘤生长可发生 双侧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和眼球固定。 • 无特异性,不同于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缺少脑内血管瘤常 见的出血和癫痫。 • 上述症状可因妊娠而加重,妊娠终止后缓解。
• Ye J h , Dai J P , Li X , et al . Dynamic enhancement features of cavernous sinus cavernous hemangiomas on convent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R imaging . AJNR , 2008 , 29 : 577 - 581
•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MRI特征,姚振威 冯晓源,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 杂志,2010 ,16 :185 - 188
谢谢!
部分层面出现血管瘤包绕颈内动脉的趋势。 • DSA:由于供血动脉较细或病灶内血流缓慢以及对比剂稀释等原因,
在鞍旁出现毛细血管期延至静脉窦期的团块状淡染色影(较为特异)。
• 供血和回流:颈内动脉的硬脑膜支和颈外 动脉,血流经岩下窦引流入颈外静脉,同 侧颈内动脉虹吸部管腔受压变窄,虹吸部 开口增大,大脑中动脉水平段有时可见受 压上抬表现。
• C 型(混合型,少见):同时由桑葚样成分及海绵样成分 构成。
影像学表现
• 形态:鞍旁横向哑铃形或球形为多见, 且后者也多伸入鞍内。发病时 往往病灶较大。
• CT:均匀高密度或等密度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灶内无钙化(主要特点),鞍区、颅中 窝骨质破坏。
• MRI:稍长T1明显长T2 信号 • 脑组织受压推移,瘤周无水肿 • 增强:即刻均匀强化或显著不均匀进行性强化 •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移位(具有一定特征性):颈内动脉向前下推移,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及MR
同样地,其「海绵状」也是依据形态起名,因其「剖面呈海 绵状或蜂窝状」。
概述
提到畸形血管团,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动静脉畸形(AVM) ,那么,海绵状血管瘤与 AVM 的畸形血管团是类似的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来看下两者的本质区别: 海绵状血管瘤:血管团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为正常管径的
而且,约 19% 的病例为多发病灶,多发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人 常合并有身体其他脏器的血管瘤病灶。
下面用一个颅骨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图片加深印象。
图 1 A:水平位 CT 骨窗像显示左侧额骨内弥漫的溶骨性病 变,伴骨小梁增厚;水平位(B)和失状位(C)T1WI 显示 T1 像等信号的骨质病变,失状位增强的 T1WI(D)显示病灶 强化。
诊断要点
脑外病灶:以海绵窦区的海绵状血管瘤为例,在 MR I 表现为 T2WI 呈极高信号,增强扫描强化非常显 著,ADC 值明显升高,DWI 接近等信号,MRS 检查 无 NAA 峰、Cr 峰和 Cho 峰,可以作出定性诊断。
对于小型 (<1 cm) 以及非出血性海绵状血管瘤,磁 敏感加权成像(SWI)的检出率更高。
脑内圆形/椭圆形病灶、有混杂密度(代表不同程度的出血, 重复一遍:出血是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最重要的特征)、MRI 的 T2 像有含铁血色素沉积。
图 4 为一例脑深部海绵状血管瘤,对照该图更能加深对上述 文字的理解。
治疗方案
1. 原则 牢记:手术切除病灶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根本方法,也是
唯一有效的方法。除中颅窝海绵状血管瘤外(当病灶切除困 难时),不主张对其他部位海绵状血管瘤进行放疗。 2. 什么情况下需要手术? 病灶反复小量出血、癫痫和重要功能区的占位效应,是海绵 状血管瘤手术适应证的主要考虑因素,即: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颅内血管瘤,它由薄壁的海绵状血管腔构成,通常呈现为一种良性病变。
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可变的病变,其临床表现、CT影像学特点和治疗选择在不同个体间可能存在差异。
1. 形态特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呈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晰,大小可变。
一般而言,较小的海绵状血管瘤直径不超过2cm,大的病变可能较大,并可表现为多个病灶。
2. 密度特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CT扫描上一般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
因为病变内充满血液,所以在非造影扫描上常常与正常脑组织相似。
在增强扫描上,病灶可显示为均匀强化,与周围脑组织的强化程度相似。
3. 分布特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任何部位,但倾向于分布于供应大脑皮质的血管分支区域。
常见的部位包括颞叶、额叶和顶叶。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选择通常是基于病变的大小、位置和临床表现等因素。
对于较小且无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可以选择观察。
这是因为一些小的病变可能是无症状的,而且手术治疗本身也会有一定的风险。
对于较大的或有症状的病变,手术切除通常是首选治疗方法。
手术可以通过开颅或经导向导管介入手术进行。
手术切除可以减少病变的大小和局部症状,但手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手术创伤和神经功能损伤等。
对于那些手术风险较高或者病变较难以手术切除的患者,放射治疗可能是一种可行的选择。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使用高能X射线或质子束来杀死病变内的异常细胞,从而控制病变的生长和发展。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主要包括形态特点、密度特点和分布特点。
治疗选择通常基于病变的大小、位置和临床表现等因素,包括观察、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等方法。
最终的治疗选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决策。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其特点为多发、良性和无明显病理性异常血管。
CT(Computerized Tomography)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对于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CT影像上的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
1. T1加权像: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T1加权像上呈等或稍高信号。
这是由于病灶内的血液成分含有高含铁量的大量血红蛋白。
3. 强化: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通常不强化,但部分病灶中心可出现点状或块状强化,这是由于病灶中心的大量血液成分含有的高含铁量。
4. 管腔: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内可见大量扩张的血管腔,呈现为低密度或无密度区域。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选择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适用于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患者,通常不需要主动介入。
对于有症状的患者或病灶较大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常用的方法。
手术治疗包括完全切除病灶或部分切除病灶。
手术切除病灶可以缓解症状并预防出血。
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病灶,放射治疗是一种可选的方法。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CT影像上具有一定的诊断特点,其中T1加权像上呈等或稍高信号,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可见扩张的血管腔。
治疗选择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灶大小决定是否需要手术切除或放射治疗。
最终的治疗策略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诊断
04
手术治疗
01 02 03 04
手术治疗是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目的是全切病变以减 少复发和出血风险。
手术方法包括显微手术、神经内镜手术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手术等。
手术治疗的效果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大小和与周围组织的毗邻关系等 因素。
手术治疗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如脑组织损伤、神经功能缺失等,需 在术后密切观察和康复治疗。
其他治疗方法
1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介入治疗、放疗和基因治疗等, 主要用于无法手术或术后辅助治疗。
2
介入治疗是通过导管栓塞病变血管来减少出血风 险,放疗用于控制病变生长和减轻症状,基因治 疗仍处于研究阶段。
3
其他治疗方法的效果和安全性需进一步研究和验 证。
预后评估
预后评估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 、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式等因素进行 评估。
临床表现
头痛、癫痫、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 症状,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症状。
诊断标准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 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确诊需要病理 学检查。
02
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检查
X线平片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在X线平片上通常 无阳性表现,但有时可见颅骨内板下 弧形或蜂窝状骨质吸收。
脑血管造影
已较少用于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 ,但对于了解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仍有一定价值。
肿瘤分布
海绵状血管瘤可单发或多发,可在颅内不同部位同时出现。多发性海绵状血管瘤可能与 遗传因素有关。
肿瘤信号与强化特征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肿瘤信号
在MRI上,海绵状血管瘤通常表现为T1 低信号、T2高信号。增强扫描时,肿瘤 可出现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海绵状血管瘤的CT与MRI表现
海绵状血管瘤的CT与MRI表现目的:通过试验探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I的表现,评估两者的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的海绵状血管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MRI及CT检查,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分析病灶在CT及MRI上的表现情况,评估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价值。
结果:在CT影像中,所有患者脑内结构均未见明显异常,病灶部位明显可见。
其中16例患者病灶表现为高密度小结节,占40%,20例均匀增强,占50%。
在MRI影像中,21例患者病灶表现为低信号影,占52.5%,28例平扫脑内病灶在增强MRI上表现为轻中度增强,占70%。
结论:海绵状瘤在CT及MRI上的表现无特异性,可有多种表现形式,增强后亦有多种表现形式。
但以CT上的高密度灶及MRI上的低信号影为多见,尤其MRI低信号影更为多见,两者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标签:海绵状血管瘤;CT;MRI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先天性的静脉畸形,可以发生在颅内,头颈部及手部等,病灶儿童时期可以长大变形,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1]。
本次研究中,我们以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CT及MRI上的变现。
目前,临床上还不能通过CT及MRI确诊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确诊海绵状血管瘤。
本次研究,通过试验探究海绵状血管瘤的CT及MRI的表现,评估两者的诊断价值,旨在为临床判断海绵状血管瘤的准确性提供新的思路,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9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检查证实的海绵状血管瘤的患者40例,对他们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常规颅脑CT及MRI检查,分析他们的CT及MRI表现,评估两者的诊断价值。
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55岁,平均年龄(32.4±2.4)岁。
临床表现主要以运动和感觉障碍,癫痫症状为主。
具体海绵状血管瘤类型及部位分布情况见表1。
1.2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检查。
CT机使用GE 16排螺旋CT扫描机,常规头颅轴位检查,层厚5~10 mm,增强扫描造影剂使用优维显,注药后立即扫描。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特点及治疗选择如下:一、CT影像学诊断特点:1. 增强扫描特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增强扫描中常呈现为不同程度的结节状、类圆形或类椭圆形强化影,边缘清楚,强化程度较高。
增强扫描还可以显示肿瘤周围的血管呈放射状或网格状分布,被称为"毛刺征"或"土星环征",是其特征性表现之一。
2. 平扫特点:在平扫图像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呈现为稍高于正常脑组织的低密度或等密度结节,边缘清楚,形态规则。
可以有钙化,但相对较少见。
3. 血管瘤扩张特点:当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引流系统发生阻塞时,可出现明显的血管扩张。
扩张的血管多呈放射状或网状分布,可进一步支持诊断。
二、治疗选择:1. 无症状的海绵状血管瘤:针对无症状的小型海绵状血管瘤,通常不需要主动进行治疗,但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2. 症状性或高危海绵状血管瘤:对于出现症状或存在较高风险的海绵状血管瘤,治疗选择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a. 手术切除:对于较大的、位于功能区或其他危险区域的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切除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可以彻底清除肿瘤,但手术风险较高,术后恢复周期较长。
b. 放射治疗:对于手术困难的病例或高龄患者,可以考虑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通常采用胶体金、线性加速器或伽马刀等方式,能够通过照射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
c. 综合治疗:对于某些复杂性的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可能需要综合多种治疗手段,如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化疗等。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主要包括增强扫描的强化特点及肿瘤周围血管的毛刺征或土星环征。
治疗选择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严重性来决定,包括观察随访、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综合治疗等。
每一种治疗方式都有其适应证与禁忌证,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血管畸形,它是一种由多个扩张和异常变继的小血管组成的肿瘤。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通常是先天性的,但它们可以在任何年龄出现症状,包括颅内出血和神经症状。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通常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其中包括CT和MRI。
CT扫描通常是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因为它可以很好地显示血管瘤的位置和形态。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形态特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大小不一。
在CT 扫描上呈现为低密度,与周围正常脑组织相比较,形成典型的“葡萄串”样表现。
2. 强化特点:CT增强扫描可显示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强化特点。
通常在病灶的周边出现环状强化,较大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甚至可以显示出更多的不规则强化区域。
3. 位置特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可以出现在大脑皮层、白质、小脑、脑干等部位,但最常见的是位于脑实质。
4. 并发症表现:在CT扫描上可以显示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一些并发症,如出血、水肿和周围组织受压等。
除了CT扫描,MRI也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重要手段。
MRI可以提供更详细的组织结构和血管情况,对于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也有很高的准确性。
一旦诊断出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治疗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的严重程度以及病变的大小和位置来确定。
目前主要的治疗选择包括观察、手术和放疗。
观察是一种在没有症状或者症状较轻的病例中的治疗选择。
经过定期的影像学检查观察病变的变化,对于一些小型无症状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可以选择观察。
手术是治疗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对于有严重症状或者有出血倾向的病例。
手术的目标是完全切除病变,以防止出血和减轻症状。
放射治疗则是对于手术不适宜或者手术后复发的病例的治疗选择。
它通过减小病变的大小和控制其生长来达到防止出血和减轻症状的目的。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容量性血管性病变,通常为先天性。
其特点是脑组织内形成了大量畸形血管,病变局限在脑的特定区域,并且通常在病变处有血肿形成。
以下将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进行详细的介绍。
1. 影像学特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常出现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高密度区,CT值一般大于50HU。
在感兴趣的区域上,可以看到一些条纹状或结节状的异常影像,这些影像表示病灶部分或全部的局部出血。
海绵状血管瘤还可以伴有相应区域的水肿、脑梗死、钙化和囊变等改变。
2. 血肿的形成: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经常引起大量的出血,形成血肿,CT常表现为高密度的圆形或椭圆形区域。
血肿的大小和位置与病变的大小和位置有关。
血肿的压迫作用可能导致周围脑组织的受损和功能障碍。
3. 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CT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最可靠方法之一。
在动脉期,可显示出异常血管,如扩张畸形的毛细血管和螺旋状动脉(the corkscrew appearance),以及病变周围的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在静脉期,可显示出动态造影。
1. 观察治疗:对于无症状或轻度症状的小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观察治疗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患者需要定期进行MRI或CT检查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2. 放射治疗:对于无法手术切除或不愿手术的患者,放射治疗是一种选择。
放射治疗通过给予病变部位高剂量的放射线,使瘤组织坏死和缩小。
3. 手术切除:对于较大或症状明显的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选择。
手术切除可以通过显微镜引导下的开颅手术或介入手术(经血管导管)进行。
4. 介入治疗: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介入治疗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介入治疗可以通过血管内注入可导致瘤血管血栓形成和闭塞的药物,如丁香素(alcohol),或者通过在瘤血管内植入支架或线圈等器械,来阻塞异常血管。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主要包括圆形或椭圆形高密度区、血肿形成以及血管造影CT的异常表现。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16例分析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16例分析目的:探讨脑内与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材料和方法:搜集1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影像资料进行分析,MRI检查16例,CT检查10例,其中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14例,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2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可位于脑内任何部位,单发病灶多见,无明显占位效应,周围无或轻度水肿。
CT检查的全部病例呈稍高及混杂密度影14例,增强扫描大都无强化;MRI检查T2WI表现为”桑葚状”混杂高信号,周围有云絮状低信号环,增强后病灶仅少数轻度强化。
脑外型病灶位于中颅窝鞍旁,MRI呈类似哑铃形或类圆形较均匀的稍长T1明显长T2信号,增强扫描呈明显均匀强化。
结论:脑内与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MRI优于CT 像,特别是MRI的T2WI像有助于明确诊断。
标签: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T和MRI;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属脑血管畸形中较少见的一种,占颅内血管畸形6-15%,发病率仅次于颅内动静脉畸形;分脑内和脑外型,以脑内型多见。
脑外型以鞍区多见,术前易与鞍旁其它病变混淆。
随着CT和MRI的普及,术前诊断已成为可能。
我们收集近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6例资料,发现其影像学表现很有特点,可以在术前准确诊断,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40岁,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复视、眼睑下垂、癫痫发作等,CT检查10例,其中平扫3例,平扫加增强7例;采用西门子EMTION DUO 双排螺旋CT机,横断位常规扫描,发现病灶后2mm薄层扫描,对比剂采用优维显,剂量1.5mm/KG;16例均行MRI 检查,平扫加增强4例;MRI检查使用GE Signal1.5T磁共振扫描仪。
常规横断位和冠状位SE序列。
T1WITR/TE=550ms/15ms,T2WI:TR/TE=3500ms/120ms,层厚5-8mm,层间距2mm,T1WI增强后多平面扫描,MRI增强检查对比剂为Gd-DTPA,剂量0.1mmol/KG,肘静脉推注。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血管病变,通常表现为脑内海绵状血管团块,由扩张的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在CT(计算机断层扫描)影像学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一些特征性的诊断特点,并且治疗选择也有一些不同的方法。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在CT影像上通常显示为圆形或卵圆形肿块,边界清晰。
其内部密度可因含有血管和瘤内出血而不均匀。
在造影剂增强CT中,瘤体可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由于瘤内血管的血流缓慢,瘤体中央常可出现低密度的“血缺区”。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血供来源和排泄途径也可以通过CT影像来观察。
在血供来源方面,CT血管造影能够显示瘤体的供血动脉,多数为大脑中动脉或额颞支动脉。
在排泄途径方面,CT静脉造影可观察到瘤体周围辅助排血静脉,有助于了解瘤体排血情况。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选择主要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
手术
切除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能够完全切除瘤体,并且可以进一步明确病理诊断。
介入治疗
包括栓塞治疗和局部肿瘤注射治疗,通过阻断脑内瘤体的血供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放射治
疗是另一种选择,适用于手术切除困难或患者不能耐受手术的情况。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主要包括瘤体形态、密度特点、血供来源和排泄途径等。
治疗选择包括手术切除、介入治疗和放射治疗等方法,应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
体情况来决定。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及治疗选择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畸形,它通常出现在大脑的深部,由多个血管瘤组成,形状呈海绵状。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血管造影影像学检查所能显示出来的血管瘤类型,其特点是多发性、边界模糊、周围形成梭形状、易发生出血。
1. 多发性病灶:脑内海绵状血管瘤通常呈多发性,即在同一侧脑组织中可见到数个大小不等的血管瘤病灶,且可存在在同一脑叶或者不同脑叶上。
2. 边界模糊: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瘤体边界通常模糊不清,与周围正常脑组织交界处不明显。
3. 呈梭形状:在CT扫描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病灶呈梭形状,其形态不规则,且在扫描中呈高密度灶。
4. 出血表现: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由于易发生出血,在CT扫描中可见到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包括出血灶、血肿等。
治疗选择
1. 手术治疗:对于脑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手术治疗是常见的治疗选择之一。
手术的目的是通过直接切除血管瘤,减少其对周围脑组织的影响,预防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影像学诊断特点主要表现为多发性病灶、边界模糊、呈梭形状以及出血表现等特点。
在治疗选择方面,手术治疗、放射治疗以及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常见的治疗选择,具体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血管瘤的位置、大小、数量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选择。
希望通过及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方案,能够有效控制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发展,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海绵状血管瘤影像特征及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影像特性及鉴别诊断
海绵状血管瘤旳CT特性: ﻫ平扫图像显示瘤巢多数呈略高密度,边界大多清,瘤巢内可见“颗粒”征,即在略高密度背景内具有数量不一旳颗粒状高密度和低密度影,文献报道前者为钙化,后者为血栓所致,颇具特性。
“瘤周水肿征”在提示瘤内有新鲜出血具有一定意义。
无“占位效应征”也是海绵状血管瘤旳又一重要特性。
增强后CT扫描,瘤巢明显强化边界也显示清晰。
ﻫﻫ海绵状血管瘤旳MRI特性:
T1WI上瘤巢多数呈等低混杂信号,好似“冻豆腐”样体现。
多数瘤巢周边均显示呈黑色低信号旳含铁血黄素环。
在T2WI上,瘤巢呈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高信号,系由许多大小不等旳点状高下信号混杂而成,即“桑椹”样体现,瘤巢周边黑色低信号环较T1WI显示得更加清晰。
增强后扫描,T1WI上瘤巢呈明显强化旳高信号。
图1、
2 mri平扫示右侧鞍旁一稍长t1、长t2信号肿块,边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旳重要鉴别诊断:
动静脉畸形(AVM):AVM在CT平扫图像上大多形态不规则,少数呈圆形而易与海绵状血管瘤相混淆。
MRI 图像能清晰显示AVM 旳畸形血管瘤巢、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
星形胶质瘤:周边往往伴有较大范畴水肿区,并且占位效应明显。
实变型颅咽管瘤:发生于鞍上区,应与该区旳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相鉴别,两者均可浮现钙化,但形态与大小却大相径庭,后者钙化常呈点状,前者多呈小片状或包壳状,颅咽管瘤外形光滑,占位效应明显,在MRI 矢状位图像上能清晰显示视交叉抬高或蝶鞍受压扩大等征象。
CT和MRI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CT和MRI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对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分析CT和MRI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例。
实验组采用CT检查,对照组采用MRI检查,对患者病变部位、形态、大小及周围情况进行分析,观察CT和MRI在平扫或增强时的表现。
结果:13例呈哑铃、葫芦状,7例呈圆形。
20例病灶无钙化、囊变。
CT平扫13例均匀或稍高密度,7例不均匀高密度。
MRI平扫8例脑灰质信号,4例疑似脑灰质信号,8例不均匀高信号。
结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含有明显的CT、MRI表现特征,采用CT和MRI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临床效果非常显著。
【关键词】CT检查;MRI检查;CHCS;诊断效果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英文简称CHCS,属于海绵窦肿瘤类非常见病。
在临床上,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在术前的诊断失误率相对较大,鞍旁脑膜瘤、垂体瘤与神经鞘瘤的主要特征尚未被人们完全掌握。
因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确实具有明显的CT、MRI表现特征,应用CT、MRI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笔者选取2009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分析CT、MRI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20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其中,实验组10例,男2例,女8例;年龄27~67岁,平均年龄(47±20)岁;病程0.1~3年,平均(1.55 1.45)年。
对照组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6.5±21.5)岁;病程0.1~3年,平均(1.55±1.4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T及MRI影像分析摘要】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征象。
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8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对其CT及MRI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7例位于右侧海绵窦,1例位于左侧海绵窦,均呈“葫芦形”生长,CT呈高密度,MRI显示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其中1例病例误诊为脑膜瘤,3例病灶手术切除。
结论: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表现具有其特征性,但仍与鞍旁及颅底脑膜瘤、神经源性肿瘤、垂体瘤影像表现近似,需认真分析病灶,减少误诊率。
【关键词】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窦;CT、MRI【中图分类号】R739.4;R73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2-0052-03The value between CT and MRI for the diagnosis of hemangioma in the cavernous sinusHuang Yunong ,Yao Xiaogang,Zhao Ming,Chen Jing.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Sixth peple’s Hospital ,Chengdu610000,Sichuan,China【Abstract】Objective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diagnosis of Cavernous Hemangiomas in the Cavernous Sinus between CT and MRI Methods Review 8 patients with Cavernous Hemangiomas in the Cavernous Sinus by Surgical confirmed cases ,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Results At right side in 7 cases,at left side in1 case,8 case were ‘gourd like’ shape,CT scan showed higher debsity;MRI show ed grayT1WI signal and high signal in T2WI.Conclusion Cavernous Hemangiomas in the Cavernous Sinus have many characteristic in CT and MRI,to provide help for the operation.【Key words】Cavernous Hemangiomas ; Cavernous Sinus ;CT,MRI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临床较少见,与发生于此区域其他病灶易混淆;虽为良性病变,但由于其病理结构及其发生部位的特殊性,如未能准确诊断,冒然手术可导致术中不可控的大出血,造成严重后果;准确诊断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对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1]。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7年10月收治共8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病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7例,年龄46岁至62岁,平均年龄54岁;均有间断性头痛病史,3例患者合并右眼视物模糊,1例患者右侧面部麻木,1例患者右眼外展受限,1例右上眼睑下垂。
1.2 仪器与方法1.2.1 CT采用SIEMENS emotion 6多层螺旋CT扫描仪,扫描参数为120KV,80mA,重建矩阵512×512,层厚7mm,层间距7mm。
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碘造影剂,每公斤体重2ml,推注速率3ml/s。
推注20秒后描,并分别在推注后40秒、60秒、120秒延时扫描。
1.2.2 MRI采用GE MR355 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头颈联合线圈;均行冠矢轴位扫描;扫描参数T1:TR 600ms,TE 80ms,T2:TR 2000ms,TE 120ms,DWI:b值 1000s/mm2;轴位扫描层厚7mm,层间隔1mm,冠状位及矢状位扫描层厚5mm,层间隔1mm;重建矩阵均为512×512。
增强扫描推注钆喷酸葡胺,剂量0.1mmol/kg,推注90s后扫描,并于5分钟及10分钟延时扫描。
1.2.3各病例由两位高年资副主任医师读片、诊断并作出分析。
2.结果2.1 病灶一般情况本次共收集8例病例,均为单发,发生于海绵窦区,其中7例位于右侧,1例位于左侧,呈“横葫芦状”生长,与颅底呈窄基底相连,最大径约37mm~53mm,平均值约45mm,病灶边界清楚,信号不均匀,1例呈早期均匀强化,另7例均呈不均匀强化,并呈“慢进慢出”改变,周围脑膜未见强化改变;8例病灶均累计中颅凹,相邻颞叶脑实质受压,周围未见有水肿带,其中4例病例侵犯蝶鞍区。
2.2 CT表现显示为海绵窦旁边界清楚“横葫芦状”肿块占位改变。
其中1例为均匀高密度改变,另7例病灶呈不均匀高密度改变,其中心可见片状稍低密度区域,其中1例病灶可见病灶中心有小片状更高密度出血改变;增强扫描可见1例注射造影剂早期即呈均匀强化改变,延迟期呈持续强化改变,另7例病灶增强早期边缘明显强化,延迟期逐渐向病灶中心充填;相邻颞叶脑实质稍受压改变;周围脑实质未见水肿改变。
其中4例病灶可见蝶鞍区骨质吸收。
2.3 MRI表现1例病灶信号均匀,呈长T1、长T2信号改变,增强扫描呈早期均匀强化,并在延迟期呈持续强化改变;另7例病灶呈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改变,内可见更长T1、更长T2信号坏死区域,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改变,并明显呈自边缘向中心强化改变,其中心坏死区域不强化。
8例病例均可见病灶同侧大脑中动脉被向上推挤,其中7例病灶颈内动脉C4段被包绕,1例病灶同侧颈内动脉C3、C4、C5段被包绕,被包绕颈内动脉管径未见狭窄改变。
图1 CT平扫;图2 A-2C MRI平扫;图3A-3D MRI增强扫描,3A至3D自注药后时间依次延长,可见造影剂有自边缘向中心逐渐充填改变。
3.讨论3.1 临床表现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约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13%左右,鞍旁肿瘤或肿瘤样病变约占2%,中年女性多发,病因不明,有研究表明其发病可能与雌激素相关[2];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由于其病理特性、起病部位、生物学特性,导致其症状隐匿,病程缓慢,在发病初期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以致在患者就诊时病灶已较大,累及范围较广,此次收集8例病例均累及中颅凹[3];头痛为患者最常见症状,病灶长大后可有颅内高压症状:恶心、呕吐;第Ⅲ、Ⅳ对颅神经受累及致相应颅神经麻痹症状较常出现[4],如眼睑下垂、眼球突出、眼外肌麻痹等症状;如累及垂体则导致垂体增生引起停经、泌乳等内分泌失调症状。
其临床表现并无特异性,与其他海绵窦区、鞍区占位病变相似。
3.2 病理学特征海绵状血管瘤起源于海绵窦区硬脑膜[5];病灶边界清楚,分叶状;由大小不等扩张的血管团组成,管腔之间可见菲薄间隔;其切面呈海绵状、蜂窝状;可分为两型:(1)海绵状型:假包膜完整,表面光滑,瘤体张力可随血压改变,(2)桑葚状型:假包膜不完整,瘤体边缘不光整,质韧,其张力不随血压变化[6]。
3.3 影像学表现3.3.1 CT表现单发,发现病灶时往往以较大,由于颅底结构的关系,常常外侧较大,内侧较小;常发现为鞍旁“葫芦状”高密度影,其内密度可不均匀,内无钙化,周围一般不出现水肿改变[7];蝶骨可有侵蚀;增强扫描海绵状型呈明显均匀强化,桑葚状型呈不均匀渐进强化;病灶周围骨质可有吸收改变,常见部位有鞍底、颅底、岩尖等部位。
3.3.2 MRI表现形态与CT表现一致,“横葫芦”状生长;其表现为边界清楚的长T1、长T2信号,T1WI信号往往较脑灰质低,T2WI信号呈高信号,甚至类似脑脊液信号;由于病灶内血流流速缓慢,病灶内不出现留空信号影[8];病灶内出血少见,如有出血,可见T1WI高信号改变,瘤周少见有含铁血黄素环;增强强化方式与其病理类型相关,与CT强化方式类似。
MRI增强延迟扫描对于不同病例类型海绵状血管瘤有鉴别意义,海绵状型延迟扫描一般呈均匀强化,而桑葚状型一般延迟期呈不均匀强化改变。
3.4 鉴别诊断3.4.1鞍旁脑膜瘤常发生于颅底、鞍旁,边界清楚,往往呈宽基底与颅骨相接,CT呈等密度,钙化常见,部分病灶甚至瘤体钙化呈高密度改变,MRI显示呈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改变,但T2WI信号明显低于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信号;增强扫描早期及明显强化,强化程度亦不及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并可见相邻脑膜增厚强化[9]。
3.4.2垂体瘤病灶易向上生长,常侵犯鞍上池,但瘤体主要位于鞍内,CT密度常呈等或稍高密度,较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密度稍低;MRI多表现为等或稍长T1、或稍长等T2信号改变,较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T1WI信号高,T2WI信号低,增强扫描其强化程度不及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3.4.3神经源性肿瘤海绵窦区常见三叉神经鞘瘤,呈跨颅窝生长,不均匀稍长T1、稍长T2信号改变,囊性变常见;增强扫描亦呈明显均匀强化改变,但其强化程度不及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
3.4.4动脉瘤最常发生于基底动脉环,但海绵窦段也可有发生,动脉瘤往往可见留空改变,增强扫描于动脉强化方式一致,部分病灶内血栓形成后其内密度及信号可不均匀,CTA、MRA及DSA检查可鉴别。
3.4.5胆脂瘤患者可有反复发作的中耳炎病史、感音神经性耳聋及前庭症状;病灶主要位于中耳,一般可见明显中耳骨质结构破坏、吸收,听小骨常受累及,病可有中耳炎改变[10]。
终上所述,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为颅内少见病,易与海绵窦区其他占位性病变向混淆,其特殊的病理结构导致其手术难度大,术中易出现不可控出血,术后致残率高,如不能准确诊断往往给手术造成极大难度;了解其特征性改变,减少术前误诊率显得尤为重要;海绵窦区“横葫芦”状CT高密度,MRI长T1、长T2信号占位,尤其是T2呈高亮类似于脑脊液信号,周围无脑膜尾征、瘤周无水肿等改变均为我们诊断提供依据,术前CT及MRI还可提供病灶位置、范围、与周围结构毗邻关系,给手术以充分准备。
【参考文献】[1]白玉贞,韩晓东,牛广明.鞍旁海绵状血管瘤的MRI表现[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12):1604-1607.[2] George A,Mani V, Noufal A. Update on the classification of hemangioma.J Oral Maxillofac Pathol 2014;18(Suppl 1):S11720.[3]于同刚,戴嘉中,钱慧君,等.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点[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26(8):720-722.[4] Wang X,Liu X, Mei G,Dai J, Pan L, Wang E. Phase II study to assess the efficacy of hypofractionated 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arge 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s.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2;83:e223-30.[5] Wang X,Mei G,Liu X,Dai J,Pan L,Wang E.The role of stereotactic radiosurgery in 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Neurooncol 2012;107:239-45.[6] Park CK,Choi SK,Kang IH,Choi MK,Park BJ, Lim YJ. Radiosurgical considerations for 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 long-term clinical outcomes.Acta Neurochir(Wien) 2016;158:313-8.[7] Xu Q,Shen J,Feng Y, Zhan R.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s.Oncol Lett 2016;11:1545-8.[8] Anqi X,Zhang S,Jiahe X,Chao Y.Cavernous sinus cavernoushemangioma:imaging features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Clin Neurol Neurosurg 2014;127:59-64.[9] Yamamoto M,Kida Y,Fukuoka S,et al.Gamma Knife radiosurgery for hemangiomas of the cavernous sinus: a seven-institute study in Japan. J Neurosurg 2010;112:772-9.[10] Mayo C,Martel MK,Marks LB,Flickinger J,Nam J, Kirkpatrick J.Radiation dose-volume effects of optic nerves and chiasm.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 2010;76(3 Suppl):S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