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教学反思
-----赵真
教学内容首先不能逾越教材,但鉴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当前教学讨论、研究的前沿,是未来课程改革的方向,所以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予以体现。鉴于时间问题,教学中可在某一素养上着力探讨,也可作整体呈现。
本课的高考考点说明是要求掌握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反割台斗争。结合考点说明,并基于上述考虑,最终确定教学目标为列举侵华史实、概述反侵略斗争事迹并体会其斗争精神,理解视界是影响斗争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学结构为:危机·苦难、觉醒·抗争、探因·近代化。第一部分突出两个条约对中国造成的危害;第二部分渲染邓世昌、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的抗争精神,以达成学科素养的家国情怀要求;第三部分从世界潮流的角度,探究反侵略斗争失败的原因,引导学生理解能否深刻把握世界潮流是反侵略斗争成败的重要原因。
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关注了以下几点:
一、立足“教材”
“用教材教”是我们老生常谈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怎样用教材教”仍需要我们继续探索。教学内容要进行适当的取舍,不能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于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被弱化,仅通过“对号入座”的方式一笔带过,突出其中的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直
接原因(朝鲜农民起义)即可;甲午战争的过程被转化为依据动态地图进行战役排序的学生活动,由学生一边讲述一边演示;《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影响应受到重视被转化为与《南京条约》的对比与填表活动,教师从旁点拨哪些条款是对之前的继承和发展,哪些条款之前条约中没有的,同时引入资本输出这一概念,以帮助学生理解投资设厂这一条款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沉重打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过程通过视频予以呈现,既顺利过渡、又能引发学生的兴趣,体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亦受到重视被转化为学生的连线活动;列强侵华给中国造成的危害,也是通过上述视频加以呈现。
二、关注“人文”
以“人”带史,从“人”的角度来承托反抗,符合高一新生的心理特征,易于激发学习兴趣;以“人”带史,直指“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一课标要求。这里的“人”,可以是个体,如邓世昌、丁汝昌、刘永福等,也可以是群体,如北洋舰队的将士、台湾军民、义和团民众等。经过取舍,最后从课堂容量的角度出发,突出了黄海海战中的邓世昌、反割台斗争、以及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
通过视频《甲午大海战》中的片段对邓世昌的牺牲过程进行细节渲染,既突出英雄的形象,又以“没有怕死的兵,只有战死的魂!”的结论感染学生;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9页的历史纵横,通过文字描述感受台湾人民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坚强意志和深沉的爱国情感。此外,对义和团民众战斗过程的细节再现,引导学生关注图中人物的表
情,用对比性的图文排列和文字描述给学生以视觉触动和冲击,一方面将基础知识一笔带过,另一方面也对其朴素的爱国情感予以肯定,既强化了学生的家国观念,又涉及到了部分对义和团运动的积极评价。
总之,本设计凸显了历史中的“人”的活动与情怀,以此引导课堂中的人——学生回望这段既熟悉又陌生的历史,从中悟出作为未来的人所应具有的情感、人格与智慧。
三、渗透“学术”
由于从反侵略的角度展开本课,故而本设计重视了甲午中日战争、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也间接涉及到了对义和团运动的评价、八国联军侵华的原因。如果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解析原因的话,学生难以从世界史的高度理解这段历史,难以把眼光放大放长。考虑之后,打算从中观的长时段,扩大视野从世界角度去观察这段历史,即把这段历史放入世界的范围内去考量,找出“一个人的反抗”和“一群人的反抗”的共同原因。因此对于甲午战争,细节性因素如中日士兵素养、统治者对海军建设的态度、两国的政治态势等略而浅谈,主要从中日比较、世界潮流的角度去分析;对于义和团运动,人员组成、口号辨析等也大胆舍弃,仅从中西发展、世界大势的角度去理解。帮助学生理解19世纪中后期,当西方国家追求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时,中国相当一部分的上层和普通民众仍然留恋农耕文明的温床,对世界潮流工业文明漠视,轻视,拒绝近代化或者近代化的不彻底,最终使得中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反对外来侵略的活动中,屡屡失败。
本课在史料运用上,曾考虑以史料的方式呈现《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危害及影响,但由于对学情的不确定和时间紧迫这两个因素而作罢。第三部分从世界史的角度引导学生观察这段历史,在问题的设置上缺乏梯度,导致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启发,从而出现学生在2个小问题上没有顺利回答出来的情况,对最终得出结论形成了一定的阻碍,也使得在这一部分教师的解释偏多,学生的回答偏少,影响了深化的效果。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我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基础知识背景,忽略了他们对于洋务运动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的不了解,二是我在设置问题上缺乏梯度,应该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由浅入深的有效提问,给学生一个铺好一个个台阶,引导他们向上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