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国家生态安全建设
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生态安全的保护地——甘肃张掖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 —
甘 肃 张掖 黑 河 湿地 自然 保 护 区
郭 秉 堂
发 源于 祁 连 山 的黑 河 是 我 国第 二 大 内陆 河 , 流经
物 多样性 ; 以黑 鹳 为代 表 的湿 地 珍禽 及 鸟类 迁 徙 重要 通 道 和栖 息 地 ; 河 中游 重 要 的水 源涵 养 地 ; 北 荒 黑 西
季节 性 河流 、 洪 平原 湿 地 、 泛 永久 性 淡水 湖 、 节 性淡 季 水 湖 、 本 沼 泽 、 丛 湿 地 、 陆盐 沼 8个 类 别 , 草 灌 内 面积
2 2 1 4公 顷 , 9 3. 5 占保 护 区总面 积 的 7 .%。 1 1 保 护 区有 6个 植 被 型 、O个 植 物 群 系 和 2 群 2 5个
常稀 有 和珍 贵 , 一旦破 坏 , 极难 恢 复 。 甘 肃张 掖 黑河 湿地 自然保 护 区 , 处 青 藏高 原 与 地 蒙新 高 原 过渡 地带 , 肃 河西 走 廊 中段 , 河 中游 , 甘 黑 长
10公 里 , 7 跨甘 州 、 临泽 、 台三 县 区 。 高 保 护 区深 居 内陆 , 候 干 旱 , 气 降水 量 少 , 发 量 蒸
保 护 区有野 生 脊椎 动 物 2 9种 , 中鱼类 1 0 其 9种 , 两栖 类 2种 , 行 类 9种 , 爬 哺乳 类 2 4种 , 类 15种 鸟 5
( 中《 其 湿地公约》 规定 的水禽 6 种 , 4 占我国水禽种数 的 2 .1 繁殖 种 4 种 ) 国家重 点保 护 的 I 动物 47 %, 1 。 级 有 黑鹳 、 金雕 、 带 海雕 、 玉 白尾 海 雕 、 鸨 、 鸥 6种 ; 大 遗 Ⅱ级 动 物 有 白琵 鹭 、 天 鹅 、 天 鹅 、 、 、 鹰 、 大 小 鹗 鸢 苍 白 头鹞 、 棕尾鸳、 大鸳 、 毛脚驽 、 短趾雕 、 红隼、 燕隼、 灰鹤、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第三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的公示
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第三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的公示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公布日期】2021.04.13•【字号】•【施行日期】2021.04.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监察正文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关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第三项整改任务完成情况的公示针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甘肃省一些地方对黄河生态保护治理认识不到位,工作有差距”的问题,对照《甘肃省生态环境厅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实施方案》进行全面整改,现对整改完成情况进行公示。
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以来,厅党组始终坚持边督边改、立行立改、动真碰硬整治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政治责任和底线性任务来抓,强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
积极发挥部门综合监管职责和生态安全协调机制作用,充分发挥厅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示范引领作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
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要会议精神、重大决策部署,就事关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全局性、前瞻性重大问题开展工作研讨,并结合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落实。
(一)系统谋划,夯实污染防治基础。
一是研究形成黄河流域(甘肃段)污染防治工作思路等专题研究报告,印发了污染防治专责组工作方案和2020年工作要点,举办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甘肃)高峰论坛”,完成黄河流域4个水系36条重要干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初步建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
此项工作得到生态环境部高度肯定,并将我省列为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省份。
二是于2020年11月编制完成了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专项实施方案(初稿)。
(二)突出重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以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为抓手,稳步推动工业企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工作。
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治理带来的几点思考
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治理带来的几点思考作者:马小飞来源:《发展》2018年第10期一、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治理情况概述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干旱区著名的大山系,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有其独特的自然环境。
祁连山区以其面积广、海拔高截留了大量的地形雨,显示了其重要的水源生成功能,特别是具有局部气候调节和生态维护功能价值,对于甘肃河西走廊农业发展奠定了前提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祁连山是西北地区一种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安全屏障,生态战略地位重要。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祁连山北坡中、东段,在行政区划上地跨武威、金昌、张掖3市8县(区),包括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古浪、永昌、凉州、山丹、甘州、民乐县(区)的部分地区。
2017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就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对于祁连山国家级保护区存在的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问题,部分水电设施违法建设、违规运行,周边企业偷排偷放问题,大规模无序采探矿活动等环境破坏问题提出了严肃通报批评。
事后,甘肃省委、省政府立即做出了整改一系列部署安排,张掖市、武威市、金昌市结合各地实际,开展扎实有效整治行动,祁连山生态环境状况逐渐恢复好转。
通过回顾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治理整改全过程,对于甘肃省做好生态治理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二、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治理的启示与思考(一)生态安全治理的理念需要转变。
传统的生态治理理念是重在出现问题之后的整改和处置,通俗地讲,就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前工业时代发展路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初步阶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了保证经济发展速度处于高位增长的区间,不惜牺牲环境代价,消耗资源,破坏环境,基本形成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增长”的模式。
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由注重速度向追求质量转变,势必会减弱对生态环境的依赖度,特别是对于资源推动性经济增长方式的挑战。
科技支撑助推甘肃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第 2 期 3
甘 肃科 技
G n u S in e a d T c n a s ce c n e h o
f2 . 7 Ⅳ0 2 .3
De . 2 1 c 0 1
21 年 1 0 1 2月
科 技 支 撑 助 推 甘 肃构 筑 生态 安 全 屏 障
科技支撑甘肃经济社会发展 战略研 究课题组
指 出“ 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 通道 , 在全 国发展稳定大局 中具有重要地位” 将甘 ,
肃 的生态安全 问题上升到国家需求层面。作为一道 生态屏障 , 屏障立则全国生态安全, 屏障废则全 国生 态失守 , 甘肃的生态环境建设无疑已成为关系西北、 乃至国家生态安全 的重要课题 。同时, 自然生态条 件总体恶化的趋势是甘肃省域单元的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约束条件 。“ 十二五” 时期 , 甘肃省要 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 , 标 生态修复与建设仍是关 系全 省经 济 、 会 、 态 协 调发 展 的基 础性 工 作 , 社 生 具有 全 局性 、 瞻性 。 前
一
建设 是 一项 庞 大 的 系统 工 程 , 需要 多种 因素 的共 同
作用 , 投人、 人才、 政策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 , 而先 进技 术 和科 技 成果 的广 泛应 用更 是生态 建设 和环 境 保 护迫 切 的 现 实 需 求 。 因此 , 十二 五 ” “ 时期 , 肃 甘 的生态建设需要更 为系统的科技支撑体 系, 以实现 甘肃、 西北 、 国家不 同层 面 的生态 安全 目标技 支 撑 的需 求 .
更为 迫 切
理技术 、 河西走廊盐渍化土地 “ 三系统” 治理技 术、 沙质荒漠化指标体系及 动态评估技术、 生态安全下
沙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式、 利用放射性核素示踪 法测定和评价土壤风蚀等技术集成体系。 2 2 黄土高 原 生态整 治技 术与模 式 . 甘肃省黄土高原研究起步于 2 0世纪 8 0年代 ,
甘肃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生态文明
于良性和协调 , 自然保护对 象得到拯救和恢复 , 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但是 由于甘 肃 自然环境条件十 分严酷 , 态系 生 统非常脆弱 , 须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当前保护区生态安全存在 的问题 , 改善 重建生态环境。 关键词 : 态文 明; 生 自然保护 区; 建设 ; 面临 问题
中图 分 类 号 :799 ¥5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保 持 能力 、 防风 固沙 能力 , 系 生 物 多样 性 能 力 , 维 防
全 面发展 、 续 繁 荣 为基 本 宗 旨的 文 化 伦 理 形 态 。 持 它将 使人类 社会形 态 发生根 本转 变 。生 态文 明要求
人类 摆脱 工业 文 明 中为增 长 而 增 长 的经 济 发 展 模
间的关系 , 使社会、 经济、 然三者协调发展 。 自
生境 的 “ 地 保 护 ” 生物 多样 性 保 护最 为有 就 是 力 和最为 高效 的保护 方法 。就地保 护不 仅保 护 了所
1 自然保护区在 生态文明建设 中的作用
1 1 自然保 护 区建 设是 生态 文明 的基础 .
护措施 就是建 立 自然 保 护 区 , 过 对 自然保 护 区的 通
人 类 文 化 与 孕 育 其 的 自然 环 境 具 有 紧 密 的 联 系, 多元 文化是 人类 适应发 展 的表现 , 民族文 化与 生 态系统 之间 的关 系体 现为 2个 复杂体 系之 间的寄 生 性共存关 系 , 文化对 自然 生 态 系统 的寄生 必 然 表 现 出一定程 度 的偏 离 , 决 不会 毁 掉 所 处 的 自然 生态 但 系统 , 借鉴 生态 知 识 能有 效 地 扭转 人 类 社会 现 只有 在面 临的严 重 的生态 受损 , 土流失 问题 , 人类 水 确保 社 会 的可持 续发 展 。
自然保护区在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及现状
自然保护区在甘肃省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性及现状摘要: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战略通道,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
但甘肃自然地理复杂,生态极其脆弱,其生态文明建设艰巨而复杂。
自然保护区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甘肃已建设有自然保护区49处,总面积873.7万公顷,占甘肃省国土总面积的20.7%,保护了甘肃省90%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种群和80%以上的湿地,对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甘肃自然保护区安类型分有森林生态类型24处,荒漠生态系统类型8处,湿地生态系统类型9处,野生动物类型8处,按级别分国家级16处,省级32处,县级1处。
甘肃自然保护区当前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管理工作不到位,管理水平不高,科研监测工作滞后,思想认识不到位,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甘肃生态文明自然保护区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
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惜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自然保护区作为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最直接、最具体的区域,不仅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前沿阵地和基本单位,更是弘扬生态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基地。
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年环境年报统计,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
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1.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自然保护区保护珍贵的濒危动物、植物、地质剖面以及各种典型的生态系统,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自然过程基本规律、物种生态特性的重要基地,是观察生态系统动态平衡、取得监测基准的地方,为人类活动后果评价提供基础准则,便于进行连续、系统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为研究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全面的天然“本底”,是各种生态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甘肃白龙江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对策
魏 龙.甘肃白龙江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对策[J].南方农业,2024,18(8):127-129,133.甘肃白龙江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对策魏龙(甘肃白龙江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甘肃陇南 742500)摘 要为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的作用与价值,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以甘肃白龙江博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通过介绍该自然保护区的概况,分析其目前在生态建设方面存在的整体规划有待优化、生态建设管理模式急需改进、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巨大、生态旅游发展不规范等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做好科学规划、优化生态建设管理体制及模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规范发展生态旅游项目等建设措施。
关键词生态建设;对策;甘肃白龙江博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S75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ki.1673-890x.2024.08.040甘肃白龙江博裕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属于长江上游关键的水源涵养林区,也是西北地区极为重要的绿色屏障。
该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复杂且多样,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在推进生态建设期间,不仅通过造管并举大力保护原森林资源,而且同步营造大量生态公益林。
然而,该自然保护区在开展生态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定不足,需要积极探索优化对策,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
1 现状甘肃白龙江博峪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也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绿色屏障。
该自然保护区自然条件复杂多样,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据调查统计,该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高等植物2 000余种,常见的有659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有红豆杉、水杉、独叶草等;分布有药用植物400余种,食用植物和菌类近300种,植被分为8个植被型,38个群系;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5纲27目62科237种(亚种),占甘肃省脊椎动物总数的27.7%;拥有国家级保护动物3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0种、二级保护动物29种,有37种野生动物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资源公约》附录物种。
甘肃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
甘肃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xx年xx月xx日•引言•甘肃环境现状分析•甘肃环境保护对策•甘肃企业环保现状及责任目•甘肃个人环保行动倡议•研究结论与展望录01引言1背景与意义23甘肃省位于黄土高原和西部荒漠化地区的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甘肃省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等。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问题愈加突出,对人民生活和可持续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分析甘肃省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目的采用文献资料搜集、现场调研和专家访谈等多种方法,了解甘肃省环境状况和主要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方法研究范围本研究主要针对甘肃省境内环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限制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本研究可能无法全面覆盖所有环境和生态问题,同时部分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研究范围与限制02甘肃环境现状分析PM2.5和PM10超标甘肃部分城市和区域的PM2.5和PM10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对居民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污染由于能源结构和工业结构的偏重,甘肃部分地区的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污染较为严重。
空气质量现状甘肃部分河流湖泊的水质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氨氮、总磷和高锰酸盐等。
河流湖泊污染甘肃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主要污染指标为硝酸盐、亚硝酸盐和氨氮等。
地下水污染水质现状土壤污染甘肃部分地区的土壤受到不同程度污染,主要是由于工农业活动和生活垃圾等引起的。
重金属污染甘肃部分地区的土壤存在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于采矿、冶炼和化工等企业的排放。
土壤现状交通噪音甘肃部分城市的交通噪音污染较为严重,对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施工噪音甘肃部分城市和区域的施工噪音也较为严重,对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一定影响。
噪音污染现状甘肃部分地区存在核辐射设施,可能对环境和居民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核辐射甘肃部分城市和区域的电磁辐射强度较高,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一定影响。
甘肃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
甘肃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控制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及其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应当遵循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公众参与、损害担责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将其纳入环境保护规划,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协调解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应当对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负责,并落实环境保护措施,预防和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第七条建设项目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为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和环境影响登记表。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客观、公正地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九条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应当在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前报有审批权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环境影响登记表实行备案管理。
第十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自受理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之日起规定的期限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第十一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经批准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甘肃2024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文件
甘肃2024年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文件一、引言甘肃省是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地理环境多样的省份,然而,由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甘肃省在生态及地质灾害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灾害避险能力,特制定本文件,旨在打造生态友好的省份,减少生态及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二、甘肃省生态保护措施1.加强生态系统监测和预警能力,建立完善的生态监测网络。
通过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做好预防工作。
2.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加强环境污染治理。
严格监管污染源,推行清洁生产,加强对大气、水体和土地的污染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3.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推动退耕还林还草和沙地石漠化治理。
通过植树造林和草原恢复以及沙漠绿化等措施,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减少沙尘暴的频发。
4.提高环境意识和教育水平,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培养环境友好的生活方式。
三、甘肃省地质灾害避险措施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预警系统。
通过利用遥感技术和地质灾害监测设备,提前发现潜在地质灾害隐患,及时采取措施避险。
2.制定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管理标准,加强对潜在危险区域的管控。
通过对地质条件、人员流动、土地利用等因素的综合考虑,确定潜在灾害区域,并制定相应的防灾措施和管理标准。
3.加强地质灾害救援和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地质灾害救援机构和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确保在灾害发生时快速响应和有效救援。
4.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和应用。
投入更多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强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提高避险能力。
四、甘肃省社会参与和国际合作1.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参与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避险工作。
通过组织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和灾害防御行动,提高公众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2.加强地方与中央的协作,争取更多的经费和支持,推动生态保护和地质灾害避险工作。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甘肃生态文明建设
2 0 1 3年第 2 3期 ( 总3 7 7期)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甘肃生态文明建设
李新一, 伏春兰 , 肖爱生
( 中共 天水 市委 党校 , 甘肃 天水 7 4 1 0 1 8 )
摘 要: 建设生 态文 明, 是 实现甘肃可持续发展 的必由之路 , 更是确保 国家生态安全 的现 实需要 。甘 肃省在生 态文 明建设 中, 紧
首
先 实施 林 区 封 山育 林 、 牧区退牧还草 、 生 态 移 民等 措 施 , 尽 快 遏
雪 山冰川不 断隐退, 黄 土高原地区 降雨少 且集 中, 植被稀 少 , 黄
土 土质 疏 松 , 水土流失严重, 造成干旱、 洪涝 、 泥 石 流 等 自然 灾 害
制生态破坏和草原退化局面 , 增 强其水源涵养能力。 随之采取综
2 0 1 0 年5 月, 国务院办公厅 出台的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 ~ 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 中明确指 出, 甘 肃的发展 “ 要 以生矿山建设和环境保护 为前提 , 以转变经济 发展 方式和发 展 循环经济 为切 入点, 促进 经济社会与人 口、 资源 、 环境协 调发
合措施 , 进 一 步实 施 游 牧 民定居 工程 项 目 、 牛 羊育 肥 基 地 建 设 项
频 发, 环境污染 日趋严重, 沙尘暴连年肆虐等 现象 。严 峻的生态 形 势告诉人们 , 尽快改变 生态环境恶化 的状况 、 加速传 统经济模 式 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转换 , 是实现甘肃科学发展 的必 由之路 ,
应 急 反应 能 力 进 行 了培 训 ;二 是 对 中小 河 流 治 理 和 病 险 水 库 除
险加 固, 包括 新建加固堤 防、 护岸 、 河道 整治清淤等 中小河流 治 理; 三是生态环境 综合 治理 , 包括人工造林、 封 山育林 、 森林防火 等森 林生态系统保护 与建设 , 退牧还 草、 人 工饲 草料 地、 棚 圈等
生态安全危机治理机制建设研究——以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生态破坏事件为例
A N L I F E N X I生态安全危机治理机制建设研究——以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生态破坏事件为例马小飞摘 要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步入到后工业化时代以后,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俨然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时代话题,发展方式、发展结构、发展理念与生态价值观没有形成有效的匹配与融合,进而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生态危机因其产生发展消亡整个过程具有其特殊性,因此,生态危机治理与一般公共安全危机治理相比具有特殊性,需要从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着手,找出有效应对举措。
关键词:生态危机 机制建设 祁连山1 问题的提出关于生态危机治理这个话题学术界和理论界开始关注缘起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步入到后工业化时代,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俨然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时代话题,发展方式、发展结构、发展理念与生态价值观没有形成有效的匹配与融合,进而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一系列问题。
同时,伴随着人类进入风险社会,各种风险危机叠加,在这种背景下,人类开始重新审视如何对待环境,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如何理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现实问题。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生态危机治理的研究范畴和学科范围主要集中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四个方面,从政治学角度重点围绕生态价值观和生态文明理念以及治国理政的制度范式进行,特别是以生态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对于生态问题的阐述进行现代化的现实解读和深入演变。
经济学角度则围绕着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与生态之间关系,进而得出生态资本化和资本生态化这两个路径发展态势,论证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发展模式的弊端。
管理学则从治理角度,特别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这个思路出发,阐述了政府、社会、社会组织、企业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政府治理,实际上也是对于政府职能的优化,也是对如何处理多个治理主体关系之间的一种思考。
社会学则倡导社区在危机治理中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特殊功能,强调生态危机治理关键在于要把生态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生活的日常和社会发展的日常。
浅谈甘肃生态文明省建设
浅谈甘肃生态文明省建设摘要:甘肃提出的坚持绿色发展取向、实施生态屏障行动、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的重大使命,完全符合党的十八大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
幸福美好新甘肃既是科学发展的甘肃,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甘肃,更是生态文明的甘肃。
如何建设生态文明省,建成幸福美好新甘肃,这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义不容辞的重任。
关键词:绿色发展生态屏障行动幸福美好新甘肃生态文明一、甘肃的生态环境状况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和东部季风区三大自然区的交汇部,位居黄河、长江上游,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流源头,是我国唯一具有三大自然地理区域的省份,也是西部地区一个生态功能特殊、生态环境脆弱多样、生态地位极端重要的生态枢纽区域。
甘肃地域狭长,分为陇中黄土高原区、河西地区、甘南高原区和陇南山区四大生态类型区。
陇中黄土高原占全省75%以上的人口、70%以上的耕地,但耕地主要为坡耕地(占90%以上);河西地区降雨减少,生态退化,严重缺水,土壤沙化;甘南草原超载放牧,草原退化严重;陇南山区人口密度大,开发过度,交通不便,泥石土流严重。
“风吹草地见牛羊”、“蓝天碧水”、“风调雨顺”已成为人们的期盼和祝福。
多样的生态类型,恶劣的立地条件,使甘肃成为多灾多难的省份,频发的沙尘暴、持续干旱和地震、泥石流、暴雨足以说明其严重性。
二、甘肃建设生态文明省的原则1.尊重自然,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追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省建设就是要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协调共进。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各方利益关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省建设的根本要求。
2.因地制宜,保护资源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省,核心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如果说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就是“竭泽而渔”。
忽视了资源环境保护,经济建设难以搞上去;即使一时搞上去了,最终也要付出沉重代价。
甘肃祁连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治理带来的几点思考
俗 地讲 ,就是 走 “先 污 染 、后 治 理 ”的 前 工 业 时 代 发 改 进 和 产 品 的 创 新 走绿 色 发 展道 路 。社 会发 兜
展路子 ,在经济 社会发展 的初步阶段 ,以经济建设 底 保 障作 Jf1j,为 生 态 治 理 创造 环 境 条件 、竹造 良
安 全危 机桐 比较 ,其 危害 程 度 的 时间 跨度 会 更 长 , 畴之 外 ,与 其 关 联 度 比较 高 l,l勺还 有 经 济 建 I殳、文 化
有 的危 时间 跨度 f 以 延续 儿 一 卜甚 至 一 盯年 ;造 建 没和 社 会 建 没 此 ,生 态 治理 小 仪 仪』『lj限 j
度 进 行 “前预 防 ,降低 危 机发 ,J概 率 ,减 弱 危 机 带 来 的社 会 美有 饥 结 合起 米 ,发 展 卜念 _、J 经 济 、
扩 大化 n,J 子活 跃 度
生 态旅 游经 济和 生 态服 务、【【,经济 牛 念 治理 关
(二 )生态安 全 治理 的主体 需要 多元化 、僻理 向 在 丁 宣传 引 导 ,把 生 态 文 _1』J删 念 渗透 到 济 :会 发
济 发展 方式 转 变 , …注莺 速 度 向追 求 质量 转 变 ,势 型 生 活方 式 。
必 会减 5j5=}对生 态环 境 的依 赖 度 ,特 别 是 对于 资 源推
(三 )生 态治理 的 方式 内容 需要 综合 化 生 态 f}
动性 经 济增 长 方式 l,{勺挑 战 同 时 ,生 态危 机 与 公共 理是 一 个 系统 化 的宏 伟 工程 ,除 了生 态义 l1』]这 个范
火 包人 揽 ,承 担 rr大量 的 社 会职 能 : 随荇 公共 管 生态 环境 遭 到破 坏 与 后期 恪 改 治柙 的个过 .我
甘肃藏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研究
原植被覆盖度大幅下降, 中度退化 的草 调节气候 、 防止水土流 失 、 维护生 物多 措施 , 保护湿地 、 天然草地 、 生物多样性
使该区域的生态 原植被 覆盖度 已 由原来 的 8 ~ 0 %下 样性方面是其他地 区无可替代 的。 5 10 需要 集 中区等生态功能区 ,
经济和可持续 发展带来严重危机 , ( ) 三 植被覆盖度下降 , 生物多样性
( )加强甘肃藏 区生态建设 与环 出措施 , 一 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 。 . 3 通
锐减。多年来 , 甘南州境 内由于大规模 境保 护 , 是确保 国家和地 区生态安全的 过 围栏建设 、 禁牧休牧 、 草原防火 、 山 封
河川径 流量逐年减少导致下游地 使每年流 ^ 黄 上升 、 业、 矿产 业等特色产 、 开发力度 , 而这 被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 发展 ・ 月刊
FZA ・ A CAA J AH ND OH YN U I l
调 查 研 究
区水 资源 紧缺 , 沙化面积 和荒漠化面积 解决 , 成为了制 约农牧村经济快速 发展 境 、 水生态保 护力度 , 实现流域 水质稳
甘 肃 藏 有 野 生 动 物 2 1 , 吲 3种 属
和生态环境造成更大 的压力 , 高原生态 地带 , 是全球物种资源最 丰富的区域之
一
。
新 的历史发展起 点上 , 甘肃藏区生态建 家重点保护 的有大熊猫 、 黑颈鹤 、 黑鹳 、 设 与环境保护必须与经济 、 社会发展相 灰鹤 、 天鹅 等 13种 , 中黑颈鹤数 大 4 其
逐年扩大 , 源涵养功 能降低 , 态环 和生态保护 的制约 因素之一 。 水 生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和教训
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和教训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甘肃省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教训。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
一、积极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甘肃省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处,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但也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问题。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甘肃省从加强生态保护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
甘肃省成立了一批自然保护区,如麦积山、祁连山、天祝等,保护了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
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甘肃省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通过植树造林和草原恢复,有效改善了土壤质量,增加了植被覆盖率,减少了水土流失。
加强水资源保护。
甘肃省加大了对河流湖泊的保护力度,严禁乱采乱挖,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还加强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监测,禁止非法猎捕和交易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了生物多样性。
二、加强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甘肃省积极推进环境治理和污染防治,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
加大了对工业企业的环境监管力度。
甘肃省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环境排放监测,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整改或关闭,减少了环境污染。
加大了对农业和畜牧业的污染治理力度。
甘肃省推广了有机农业和生态畜牧业,减少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了农业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了对大气和水体污染的治理。
甘肃省加强了对大气和水体污染源的排查和治理,严禁乱排乱放,减少了大气和水体污染。
三、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甘肃省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利用,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加大了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甘肃省拥有丰富的风能、太阳能和水能资源,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减少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降低了温室气体排放。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甘肃省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加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再生产业发展,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甘肃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
甘肃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1+6”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1”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6”即《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各级党委和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法院和检察院,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本规定,紧密结合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区创建、主体功能区划、生态红线划定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产业特点及环境质量特征等实际,履行好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内的各自职责。
兰州新区、甘肃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责任,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条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并重,坚持谁决策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管行业必须管生态环境保护的原则,建立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和问责制度,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
第四条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及环境质量负总责;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法院和检察院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职责;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承担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质量领导责任;分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导承担综合监管领导责任;其他有关领导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法院和检察院负责人按照职责要求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第六条负有生态环境保护职责的部门除按本规定履行工作职责外,要认真落实本级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生态环境保护事项,并承担相应责任。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基地纪实
大 、 态脆 弱 、 内外 知 名度 高 , 有一 定 的区域 代表 生 国 具 性 , 态地位 十分 重要 。保 护 区各类 生态 文 明教 育 资 生 源丰 富 , 生态 保 护严 格 , 态 文化 氛 围 浓厚 , 学 、 生 科 文 化 价值 高 , 开展 生态 文 明建设 理想 场所 。2 1 是 0 0年 3
文明。
山、 民乐 海 潮 坝 省级 森 林 公 园 , 以及 “ 一 ” 川 等 多 七 冰 个保 护 区生 态文 明示 范基 地 。 极 发挥 保护 区 内 4处 积
省 级森 林公 园和风 景 名 胜 区 自然 景 观 优势 , 开展 对 游 人 的生态 宣 传活 动 。
四是 发 挥生 态 文 明基 地示 范 带动 作 用 , 为大 专 院
两会 期 间 参加 甘 肃 代 表 团 审议 时 均 强调 要 加 强祁 连
山冰川 和 生态保 护 , 国人 大代 表和 全 国政 协 委员通 全
过 提 交议 案 , 表谈 话 , 达 了对 祁 连 山冰川 及 生态 发 表
祁连 山被 誉为 河西 走廊 的“ 亲 山 ” “ 命线 ” 母 和 生 ,
月, “ 被 甘肃省 生态 文 明教 育基地 ” 动领 导小组 授 予 活 首批 “ 甘肃省 生态文 明教 育基 地 ” 称号 。
重 要 的生态 文明建设 地位
年 被 《 国功 能生 态 区划 》 定 为水 源 涵 养 生态 功 能 全 确
区和全 国 5 个 重要 生态 服务 功能 区之一 。 0
加强生态文明 建设 推进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生态林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2.1 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科技支撑力度不够 甘肃省林业软科技、硬条件均比较落后,生态林
230
第17卷第12期 Vol.17 No.12
南方农业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土建慧 . 甘肃省生态林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J]. 南方农业,2023,17(12):230-232.
甘肃省生态林建设现状问题及对策
土建慧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甘肃张掖 734500)
2023年6月 Jun. 2023
231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17卷第12期 Vol.17 No.12
南方农业 South China Agriculture
2023年6月 Jun. 2023
以上的半湿润地区适合营造大规模的乔木生态林;在 森林草原地区,应营造混交乔木林或灌草植被;在高 海拔地区和退化严重的草场,要禁牧封育、封山绿化; 特别是在沙区和坡耕地,要退耕还林还草;沙漠化地 区不宜种植乔木林,易加剧土壤水分的散失,引起土 壤沙化 [5]。以“三屏四区”生态功能区为框架,在祁 连山水源涵养林区、二江一水(白龙江、白水江、西 汉水)、河西沙区、黄土高原等地区,依水定林,依 托自然优势科学布局各山、路、渠、四旁等生态林资源。 在甘肃省广大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应以恢复和保护 当地天然植被为主,同时可以适当增加木本植物的种 类,尤其在小气候环境相对比较优越的地区,更应该 加大木本植物的数量。因为木本植物不仅可以提供丰 富的生态资源和治理效能,而且相对于草本植物具有 更为强大和持久的生态稳定性。 3.3 完善生态林管护机制,降低自然灾害损失
甘肃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
甘肃环境保护现状及对策关键信息项:1、甘肃环境现状概述生态系统状况污染情况资源利用情况2、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政策执行的困难公众环保意识3、环境保护的目标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4、环境保护的具体对策加强环境监管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加强环保教育与宣传加大环保投入促进生态修复与保护11 甘肃环境现状概述111 生态系统状况甘肃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系统多样但较为脆弱。
其拥有广袤的草原、森林以及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然而,由于长期的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部分地区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
草原退化、森林覆盖率降低以及湿地面积减少等问题日益凸显。
112 污染情况在大气污染方面,工业排放、冬季采暖以及交通运输等因素导致空气质量不佳,尤其是在一些重点工业城市。
水污染问题也较为严重,部分河流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影响了水资源的质量和供应。
土壤污染方面,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工业废弃物的不当处置,对农田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113 资源利用情况水资源短缺是甘肃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不合理利用加剧了这一状况。
同时,能源结构以传统的煤炭为主,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相对不足。
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如过度开垦导致的土地沙漠化等。
12 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121 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甘肃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往往面临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艰难抉择。
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在短期内对经济增长有一定贡献,但却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122 政策执行的困难尽管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监管不力、执法不严等问题。
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违规排放污染物,而相关部门的处罚力度和监管手段有待加强。
123 公众环保意识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相对较低,环保意识的淡薄使得一些破坏环境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
同时,公众在日常生活中对环保产品和绿色消费的选择也不够积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构建一道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分属长江、黄河和内陆河三大流域。
中东部是国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南高原和陇南山地每年向黄河补水65.9亿立方米,占黄河总径流量的11.4%;河西走廊的祁连山冰川是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56条内陆河流的发源地,每年75亿立方米的水资源补充支撑着河西及黑河下游内蒙古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阻止巴丹吉林、腾格里、库姆塔格三大沙漠合拢和抵御风沙东扩发挥着重要作用。
甘肃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气候和地貌类型,对西北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有着重大影响。
甘肃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国家战略定位,2012年甘肃省与中科院联合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打造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战略设想。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时指出,甘肃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在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求我们着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2013年8月,李克强总理在兰州主持召开促进西部发展和扶贫工作座谈会时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切实保护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2013年底,国务院通过了《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这是我省继兰州新区和循环经济示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之后获得国家支持的又一重大政策性战略平台。
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将有利于我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全面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对于早日建成经济发展、山川秀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幸福美好新甘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综合试验区建设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
甘肃地貌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生态系统复杂,既是黄河、长江、内陆河的重要水源补给地区,也是维护全国生态平衡的资源宝库,具有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重生态功能,在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中的战略地位突出。
以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为载体,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大规模治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协调人口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不仅是甘肃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需要。
综合试验区建设是甘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甘肃88.7%的国土面积纳入了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统筹区域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
展,是必须解决好的紧迫难题。
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目的在于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和环境友好型产业,以利于在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减轻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更美好的家园。
由此可见,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是甘肃实现经济、资源、环境、人口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综合试验区建设是欠发达地区转型发展的战略途径。
这些年,通过不懈努力,甘肃经济社会迈上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轨道。
但与全国相比,甘肃经济还处于欠发达省份行列,发展不足仍是主要矛盾。
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坚持从省情出发,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对于破解自然条件严酷、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严重匮乏等难题,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转型发展新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综合试验区建设是维护边疆稳定的战略选择。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是连接亚欧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历来是中西文化交流、经贸往来、边疆巩固、民族融合发展的重要地区。
同时,甘肃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态功能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甘肃不仅是我国西部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生产加工基地,也是国家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推进综合试验区建设,探索适合区域生态特点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对于促进西北地区社会稳定、生态安全、边疆稳固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省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有效提升了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河西内陆河地区,以水源涵养、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为重点,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先后实施了一批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工程,黑河和石羊河下游干涸多年的东西居延海和青土湖重现生机,分别形成近40平方公里水域和10平方公里以上的湿地;在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以水土保持和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水资源保护,建设沿黄河生态走廊,兴修标准化梯田3400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30%以上,旱作节水农业面积占粮食播种面积的32%以上;在甘南高原地区,以水源涵养、草原治理、河湖和湿地保护为重点,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恢复草原面积3万多公顷,实现1.5万户游牧民定居;在南部秦巴山地区,以生物多样性和森林保护为重点,加强区域综合治理和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建设,实现了森林面积、森林蓄积双增长,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进一步扩大;在兰州、白银等重点城市,以大气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建立联防联控机制,实行网格化管理,城市大气环境明显改善,曾被列入全国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的兰州,2013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9天。
目前,尽管甘肃省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局部地区生态环境有所好转,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
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面积大、侵蚀强度高、分布范围广,全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90.7%,是全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土地沙漠化危害严重,全省沙化土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28%;自然湿地萎缩,河湖生态退化,水源涵养和调蓄功能下降;森林覆盖率不高,仅为11.3%;草地沙化、退化、盐碱化严重,草场退化导致生态功能明显弱化,生态系统更加脆弱;城市人居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城市绿色生态空间减少;自然灾害分布范围广,泥石流、滑坡、洪涝、冰雹、沙尘暴频发多发,危害严重。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牢牢抓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这一重大机遇,坚持国家政策支持和自我创新发展相结合,深化改革、统筹谋划、攻坚克难,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走出一条欠发达地区成功转型发展的示范之路。
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要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坚持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政策指导原则,坚持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并重,在发展中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共赢。
要从思想上廓清把保生态与抓发展对立起来、把资源保护与有序开发割裂开来的误区,摒弃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坚决不走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综合试验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以思想和行动的高度自觉,推动绿色发展。
抓好重点生态工程和重大生态项目。
重大项目工程是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支撑。
要充分发挥已建成重点生态和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生态效益,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推进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保护与建设、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等重大生态项目,启动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两江一水”区域综合治理以及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等规划,积极争取国家批准并实施甘肃黄河干流生态环境保护、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和综合治理、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等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任务全面落实的重大项目,尽快形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的项目支撑体系。
积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
绿色产业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
要以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引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保护和壮大林草生态系统,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夯实绿色农业发展基础。
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
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产业比重。
着力培育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以及生态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使产业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
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加快甘肃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省建设。
积极推进石化、有色、冶金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增效升级。
进一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风光电等清洁能源比重,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积极推进以污染减排为重点的重大环境保护项目建设,着力解决水污染、矿区环境污染和大气污染等问题。
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
推进城乡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防治面源污染。
把生态保护同扶贫开发结合起来,加大生态脆弱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贫困群众生态移民力度,减轻生态压力,提高生态自我修复能力。
大力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机制。
科学的体制机制是推进工作的保障。
要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不断完善综合评价考核体系,进一步形成分级负责、协作联动、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格局。
同时,要加快完善生态环境政策法规,探索建立生态保护与恢复机制、重点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机制、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等制度,力争为全国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积累有益经验。
(作者: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刘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