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植物减数分裂制片观察
![植物减数分裂制片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48ca14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1.png)
汇报人:XX
目录
• 引言 • 植物减数分裂的基本知识 • 制片前的准备工作 • 制片过程详解 • 观察与记录 • 实验结果展示与讨论 • 注意事项与实验技巧
01
引言
Chapter
目的和背景
01
研究植物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
减数分裂是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减数分裂的观
结果分析与讨论
染色体行为异常与遗传变异
在实验中观察到部分细胞的染色体行为异常,如染色体不分离、落后等,这些异常行为 可能导致遗传变异。
纺锤丝的作用机制
纺锤丝的形成与微管蛋白的聚合有关,其牵引力确保了染色体的正确分离。纺锤丝的异 常可能导致染色体分离错误,进而引发遗传问题。
细胞质分裂与细胞壁形成的调控
1 2
染色体形态和数量变化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经历了浓 缩、配对、交换、分离等一系列形态和数量上的 变化。
纺锤丝的形成与作用
纺锤丝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牵引染色体向细 胞两极移动,确保染色体的正确分离。
3
细胞质分裂与细胞壁形成
在减数分裂后期,细胞质分裂,细胞壁在赤道板 位置形成,将母细胞分为两个子细胞。
其他辅助器材
根据实验需求,准备好其他辅助器材,如吸水纸、擦镜纸 、计时器等。
04
制片过程详解
Chapter
取材与固定
选择适当材料
选用分裂旺盛的植物组织,如洋葱根尖、小麦幼穗 等。
固定液选择
常用Carnoy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3:1)或FAA 固定液(福尔马林:冰醋酸:50%乙醇=5:5:90)。
观察顺序
02
按照减数分裂的时期顺序进行观察,有助于理解整个分裂过程
遗传学实验报告
![遗传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9a80c95022aaea998f0f3a.png)
专题一:植物专题实验一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制片与观察摘要:本实验选取大蒜作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大蒜根尖的培养取得生长旺盛的植物分生组织,然后对根尖细胞进行前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压片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关键词: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abstract: in this experiment, we chose allium sativum as the material. we got a lot of activity floristic cells through cultivating the roots of allium sativum. then we disposed the cells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whole processes of the mitosis.key words: mitosis interphase prophase metaphase anaphase telopha 实验原理有丝分裂是植物体细胞进行的一种主要分裂方式。
有丝分裂的目的是增加细胞的数量而使植物有机体不断生长。
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物质能准确的进行复制,然后有规律的均匀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
植物有丝分裂主要在根尖、节间、茎的生长点、芽及其他分生组织里进行。
将生长旺盛的植物分生组织经取材,固定、解离、染色、压片,可以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
实验用品大蒜(allium sativum 2n=16),carnoy固定液(由95%的乙醇和冰乙酸以3:1的比例配置),1mol/l的hcl,石炭酸品红,水浴锅,显微镜,剪刀,矿泉水瓶,蒸馏水实验步骤1 生根、取材与固定采用水培法于暗处使大蒜生根,每天换水两次。
4天后,根长至2.0cm左右。
上午10:00用剪刀将根尖剪下,并直接放入固定液中固定,以保持细胞真实的生活状态,避免操作过程中对细胞生活状态的破坏。
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f675d5fa102de2bd96058852.png)
百合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观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学习并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的制作方法。
二、实验材料
百合雄蕊(Lilium )2n=24
三、实验原理
在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4个小孢子(n)。
在适当的时期采集植物的花药,经固定、染色、压片等操作程序后,就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四、实验器具和药品
1.器具: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滤纸、显微镜等。
2.药品:无水乙醇、冰醋酸、卡宝品红、醋酸洋红等。
五、实验步骤
取材→固定→保存→花药剥离→染色→压片→镜检
关键步骤:
1.花药剥离时大、中、小花药都要有,量要充足。
2.固定:取出花药,用卡诺固定1-4小时,然后保存在70%酒精中,放在冰箱
内保存备用。
新鲜材料可直接观察。
3.镜检时要注意第一次分裂前期的不同时期。
六、预习内容
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识别要点。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实验)
![植物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观察(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98c341e46529647d26285232.png)
2.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染色体变化时,需 观察多张装片,对比不明显。
3.实验中仅观察减数分裂过程,无法直观 的比较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以百合花药作为实验材料,对原实验的改进:
1.制作百合花药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 既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调动了学生实 验探究的兴趣。
五、实 验 结 果
六、对比分析
(一)探究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 次分裂的区别
减数第一次分裂
DNA
复制
着丝点
不分裂
染色体行为 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
同源染色体
有
减数第二次分裂 不复制 分裂
染色单体分开 无
(二)探究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
分裂的细胞 分生组织的细胞
分裂次数
分裂后的细胞 分裂前后细胞 中染色体DNA
只分裂一次
体细胞
母细胞与子细胞完 全相同
减数分裂 原始的生殖细胞
连续分裂两次
精子细胞或卵细胞 染色体、DNA的数目 都减少了一半
dna着丝点染色体行为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复制不复制不分裂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分离染色单体分开分裂的细胞分裂次数分裂后的细胞分裂前后细胞中染色体dn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分生组织的细胞原始的生殖细胞只分裂一次连续分裂两次体细胞精子细胞或卵细胞母细胞与子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dna的数目都减少了一半
34、38六组,取其花药用卡诺氏液处理2— 4小时,固定细胞形态。浸泡在体积分数为 70%的酒精中,并放在0——4℃冰箱里储存 备用。
二、漂洗 取固定后的花药,用蒸馏水漂洗后,剪
成花药切段。 三、染色和制片
用镊子将花药段放在载破片上反复挤压, 使花粉粒细胞完全溢出来,再用解剖针移去 残余花药壁。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https://img.taocdn.com/s3/m/3bdec252bb4cf7ec4bfed081.png)
7 镜检:先在低倍镜下找到细胞,再换 成高倍镜仔细观察。
实验报告:
1 画出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减数分裂各时期 的图像;
2 在显微镜下注意区分花粉母细胞和药壁 细胞,说明它们有什么不同;
3 结合染色体的行为,说明减数分裂过程 中有哪些重要的遗传学事件发生?
实验2 植物细胞减数分裂 及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实验目的:
1 学习用植物花药制备减数分裂玻片标本的方 法;
2 了解高等植物减数分裂的细胞学特征,重点 掌握染色体的动态变化过程,为理解遗传学的基本 遗传规律奠定细胞学基础。
实验原理:
高等植物的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某些细 胞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 裂的两次分裂,最终形成4个单倍的小孢子。在适 当的时候采集植物的花蕾,进行固定、染色、压片 等过程,可以在显微镜下看到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 裂的过程和染色体的变化。
大葱要选取嫩绿饱满、总苞光滑的花蕾。
2 固定:将花序总苞剥去,放入卡诺氏 固定液中,室温下处理3小时后,经95%乙醇 洗后,于70%乙醇中冷藏保存。
3 分离花粉母细胞:冲洗后的花序取上、 中、下部各2个花蕾放在载玻片上,取出花 药,用解剖针反复挤压花药,最后将药壁残 渣去除干净。
4 染色: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 10~15min。
实验材料:
大葱、蚕豆、玉米等都是可以选择的材 料。本实验选用大葱的花药。
实验用品:
用具:显微镜、剪刀、镊子、解剖针、载玻片、 盖玻片、酒精灯、铅笔、吸水纸等。
药品:蒸馏水、卡诺氏固定液、45%醋酸、改 良苯酚品红染液等。
实验步骤:
1 取材:选取适当的花蕾是实验的关键, 不同植物材料的取材时间有所不同。(Why)
减数分裂的观察
![减数分裂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cd9837d2ad51f01dc381f10f.png)
减数分裂的观察121140083 朱琪璋一实验目的1通过对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制片和观察,了解高等植物小孢子的形成过程以及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2进一步掌握细胞染色体制片的基本技能。
二实验原理1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仅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2减数分裂的特点是:连续进行两次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4个子核,每个子核只含单倍体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所以叫做减少分裂。
另外一个特点是前期特别长,而且形态和行为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与分离等。
3植物花粉形成过程:在植物花粉形成过程中,花药内的一些细胞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2n),每个小孢子母细胞进行2次连续的细胞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和第二次减数分裂)。
每一个小孢子母细胞产生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就是1个小孢子。
小孢子内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如下图)三实验器材与材料材料:蚕豆小花序将新鲜采取的材料投入3:1乙醇冰醋酸固定液中固定3~24小时,再投入75%酒精中保存,若保存时间较久,可放在70%酒精一份,甘油一份的溶液中。
器材:镊子,解剖针,盖玻片,载玻片,显微镜,醋酸洋红染液,吸水纸。
四实验步骤①自保存液中取出蚕豆幼小花序,水洗几次,用解剖针分开花蕾,按花蕾大小排在载玻片上。
②先取中等大小的花蕾,用解剖针取出花药,放在载玻片上。
③加一滴醋酸洋红放在花药上。
初步镜检,看取材是否合适,若不合,调换合适的花蕾。
④用解剖针轻轻剥开花药,可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
染色20~30分钟。
⑤加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垫上后用拇指适力压一下,使材料分开。
⑥在显微镜下观察,镜检,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
五实验结果①照片展示减数分裂过程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中期Ⅰ后期Ⅰ末期Ⅰ间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分孢子期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2个时期①减速第二次分裂后期②四分孢子时期(如图清晰可见4个减数分裂产生的细胞)六问题讨论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答:选取的材料不能太老,不能减数分裂早已完成,观察不到染色体的形态变化。
减数分裂实验
![减数分裂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0fc7d90a650e52ea5518989e.png)
减数分裂实验一、实验目的观察植物在发生减数分裂时,处于各个时期的细胞所表现出的状态。
学习在解剖镜下找出花中的花药并将其弄碎。
学习对细胞的染色以及制片和在显微镜下的观察,学习压片法。
二、实验原理1、蚕豆花的花药是是植物蚕豆有性生殖产生雄性细胞的地方。
如果所找的花药并为形成成熟的精子即花粉,那么就可以在华药中的细胞中找到细胞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细胞的染色体形态的不同。
2、减数分裂的各个时期的染色体情况:(一)、减数分裂I(1)前期I:1)细线期: 染色体呈细线状,具有念珠状的染色粒。
持续时间最长,占减数分裂周期的40%。
细线期虽然染色体已经复制,但光镜下分辨不出两条染色单体。
2)偶线期:持续时间较长,占有丝分裂周期的20%。
是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时期,这种配对称为联会。
这一时期同源染色体间形成联会复合体。
在光镜下可以看到两条结合在一起的染色体,称为二价体。
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经过复制,含四个染色单体,所以又称为四分体。
3)粗线期:持续时间长达数天,此时染色体变短,结合紧密,在光镜下只在局部可以区分同源染色体,这一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的时期。
4)双线期:染色体进一步变短变粗,联会复合体解体,同源染色体分开,交换部位形成交叉,且向两极移动,称为交叉端化。
可看到4条染色单体。
5)浓缩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更高,是观察染色体的良好时期。
核仁此时开始消失,核被膜解体,但有的植物,如玉米,在终变期核仁仍然很显著。
(2)中期I:核仁消失,核膜解体,中期I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
每条同源染色体由一侧的纺锤丝牵引。
(3)后期I:在纺锤丝的牵引下,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离,移至两极。
所以染色体数目减半。
但每个子细胞的DNA含量仍为2C。
同源染色体随机分向两极,使母本和父本染色体重所组合,产生基因组的变异。
(4)末期I:染色体到达两极后,解旋为细丝状、核膜重建、核仁形成,同时进行胞质分裂。
遗传学实验 减数分裂的制片与观察
![遗传学实验 减数分裂的制片与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1a6b5cf7770bf78a6529545e.png)
实验二减数分裂的制片与观察PB12210261 徐导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摘要】本实验选取玉米雄花作为实验材料,首先将已固定好雄花的花药剥离出来,然后通过对花粉母细胞进行解离、染色、压片来观察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关键词】减数分裂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Abstract】In this experiment, we chose Zea mays as the material. We got a lot of cells in meiosis. Then we disposed the cells in order to observe the whole processes of the meiosis.【Key words】Meiosis leptonema zygonema pachynema diplonema diakineses【实验部分】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2、熟悉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加深对减数分裂的认识;3、掌握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压片技术和方法。
二、基本原理减数分裂(meiosis),又称成熟分裂(maturation division)是在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性母细胞(2n)连续进行两次核分裂(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配子(n)。
经过受精,雌雄配子(n)融合为合子,又恢复了体细胞染色体数目(2n)。
确保了亲代与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从而保证了物种相对的遗传稳定性。
在适当的时候采集植物的花蕾制备染色体标本就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植物细胞的减数分裂。
整个减数分裂可分为下列各个时期:第一次分裂前期Ⅰ减数分裂的特点之一就是前期Ⅰ特别长,而且又较复杂。
通常根据细胞核内结构变化特征又将这一期分成五个时期,即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
细线期(leptotene):这是减数分裂的开始时期,染色质开始浓缩为细而长的丝状,首尾不分,且细线局部可见到念珠状颗粒,即染色粒。
实验二 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实验二 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cb1ad215901020207409c73.png)
三、材料
大葱葱花(2n=16):花外膜没打开,成黄绿色,处于减 数分裂阶段。
四、方法步骤
取花药于载玻片上; 用解剖针把花药剥开,将其中的花粉母细胞挤出; 挤出花粉母细胞后,再滴卡宝品红染色5-10min; 加上盖玻片,再放上滤纸,用拇指适当加压,并把周围 染液吸干; 显微镜下观察。
五、结果观察
绘制减数分裂前Ⅰ、中Ⅰ、中Ⅱ、后Ⅱ、末Ⅱ图任意两幅 图。
五、观察结果——大葱减数分裂
五、观察果——大葱减数分裂
五、观察结果——大葱减数分裂
实验二 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减数分裂的全过程,观察染色体形态特征,掌握花粉 减数分裂制片技术。
二、原理
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仅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 特点一:连续进行两次核分裂,而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结果形成4个 核,每个核只含有单倍数的染色体,即染色体数减少一半,所以称作 减数分裂。 特点二:前期特别长,而且变化复杂,包括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换 与分离。 细线期: 染色质浓缩为几条细而长的细线; 偶线期: 同源染色体开始配对; 粗线期: 染色体继续缩短变粗,双价体形成; 双线期: 非姐妹染色单体开始分开; 浓缩期: 双价体开始向赤道面移动,纺锤体开始形成。
课件: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课件: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3a2ab0baeaad1f347933f52.png)
实验目的
• 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制片的技术和 方法。
• 了解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 态变化。
实验原理
• 减数分裂是生物在形成性细胞过程中 的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
• 高等植物在此过程中,先由花药或胚 珠中的某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或大 孢子母细胞,这些细胞经过一次DNA复制 而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结果一个小孢 子母细胞形成4个小孢子,一个大孢子母 细胞形成一个大孢子和三个极体,它们都 只具有单倍的染色体。
减数分裂
间期 (preinterphase)
减数第一分裂 (meiosis I)
中间期 (interkinesis)
减数第二分裂 (meiosisⅡ)
前期I (prophase I, PI) 细线期 偶线期 粗线
期 双线期 终变期
中期I (metaphase I, MI) 后期I (anaphase I, AI) 末期I (telophase I, TI)
前期II (prophase II, PII), 中期II(metaphase II, MII) 后期II(anaphase II, AII) 末期II(telophase II, TII)
细线期:染色体很细很长,呈细丝状在细胞核内交 织成网。每一个染色体内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但在 显微镜下看不到双线结构,染色体呈丝状结构。
偶线期:染色体的结构和细线期差别不大,同源染 色体配对形成二价体,每个二价体有两个着丝粒, 染色体比细线期粗。
粗线期: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显微镜下可看到每 个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
双线期: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得更为粗短,二 价体的两条同源染色体相互分开,可见到交叉。
实验二.植物花蕾减数分裂制片及观察
![实验二.植物花蕾减数分裂制片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f020e7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4.png)
实验二.植物花蕾减数分裂制片及观察实验目的:通过植物花蕾的减数分裂制片和观察,了解减数分裂的过程和规律。
实验原理:植物花蕾的生长过程中,花蕾内的细胞发生减数分裂,形成雌、雄配子体。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分裂的一种,其特点是染色体数目减半。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先经过一次有丝分裂,产生两个相同染色体数目的间期细胞。
然后,再进入第二次分裂,其中染色体在核质中自由排列并分离,最终形成四个单倍体的生殖细胞。
实验材料:1. 茄子或百合等植物花蕾。
2. 75%酒精。
3. 1%苏丹红染液。
4. 光学显微镜。
5. 盖玻片。
实验步骤:1. 取一颗开花前的茄子或百合的花蕾,用剪刀将花瓣、花药等植物细胞切除,只留下花蕾的基部。
2. 将花蕾浸泡在75%酒精中,静置24h以上,使花蕾内的细胞中的液体充分挥发。
3. 用镊子将花蕾基部剪下,用小刀将其切成纵平面。
4. 将切好的花蕾放入1%苏丹红染液中,静置3min,然后去除余染。
5. 用移液管将少量蒸馏水滴在切片上,覆盖盖玻片。
6. 在显微镜下观察制片,寻找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纹理和细胞形态等。
实验注意事项:1. 制片时要注意操作技巧,避免受伤。
2. 操作前要对刀具进行消毒处理,避免污染。
3. 在苏丹红染液中染色时,要避免过染或不均匀染色,影响观察结果。
4. 在显微镜下观察时,要注意调节放大倍数和光线,以便更清晰地观察到细胞结构和染色体的纹理等。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可以深入地了解到植物花蕾减数分裂的过程和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同一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各异、数目减半等现象,进一步说明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分裂中的重要过程。
同时,实验让我们对植物细胞结构和染色体的形态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生物学知识的深入学习和研究提供了基础知识。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
![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bcaff6cbaa00b52acfc7ca68.png)
姓名系年级学号日期科目遗传学实验题目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动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的观察摘要:减数分裂,也叫成熟分裂。
是一种发生在高等生物成熟个体有性繁殖组织中的一种分裂方式。
本实验意在通过观察蝗虫精巢中处于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的行为,来了解生物性母细胞减数分裂的一般规律及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过程;学会辨认减数分裂的几个重要时期,并知道其判断依据,同时掌握制片和染色技术。
本次实验经过取材、卡诺固定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制片和镜检五个步骤,在显微镜下找了到处于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细胞,使我们对处于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细胞的行为有更加直观的了解。
引言早在19世纪末期,人们就对动植物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883年,比利时细胞学家Edouard van Beneden最早发现马蛔虫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是配子染色体数目的2倍。
1887年。
Weismann预言了减数分裂的存在。
后来Flemming, von Winiwarter, Hertwig等学者对动植物细胞的研究经过长达25年的努力,才逐渐弄清了在这种特殊的分裂方式中存在的诸多细胞学问题。
1902—1903年.Sutton观察了笨蝗的减数分裂过程,推论基因在染色体上,他还推论一个染色体上必然有多个基因。
目前,减数分裂的过程已经被研究的比较透彻,但尚存未解决的问题。
如:排列的纺锤丝与漂浮的染色体通过动粒相连接,它们能决定染色体如何被分配至子细胞。
染色体的正确分离对于细胞来说至关重要,但细胞生物学家对染色体的分离过程仅有一些模糊认识。
是由细胞指挥的吗?或是染色体自行决定的?通过一些一流的实验,北卡罗莱那州杜克大学的Leocadia Paliulis和R. Bruce Nicklas表明了在一个截然不同的环境下,染色体仍然知道如何去做。
Nicklas说,下一步,我们需要了解染色体如何将它的指示在动粒的化学性质与结构上表现出来。
植物减数分裂实验报告图片及分析
![植物减数分裂实验报告图片及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3cc200f18583d049645919.png)
取材选分生区的细胞(方形,排列紧密)。分生区细胞个体小、紧密排列、呈长方形,有的细胞正在分裂,细胞壁薄细胞核大,主要是分生区细胞可以分裂,各个时期的形态都有,便于观察
时间上,上午9点左右最佳,此时细胞分裂最旺盛
4.根据减数分裂在雌雄配子中产生的特点不同,说明通常选择花序观察的原因。
1细线期2偶线期3粗线期
4双线期5终变期6中期Ⅰ
7后期Ⅰ8末期Ⅰ9前期Ⅱ
10中期Ⅱ11后期Ⅱ12末期Ⅱ
13四分孢子
图1植物减数分裂过程观察结果(1000×)
实验结果分析
1.以图阐释减丝分裂各时期的基本特征,说明中期I与中期II、后期I与后期II在染色体形态、染色体倍性方面的区别。
中期
后期
I
II
I
II
染色体形态
有同源染色体
无色体着丝点断裂,无姐妹染色单体
染色体倍性
2n
2n
n
2n
2.讨论要获得较好的减数分裂相需要注意的问题。
取材时应选用雄性个体。因为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在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并没有分裂彻底
因为雄性个体产生精子数多于雌性个体产生卵细胞数;在排卵时排出的仅仅是次级卵母细胞,并没有分裂彻底
5.根据减数分裂具有同步性的特点,说明在观察时应掌握的技巧。
减数分裂的同时伴有受精作用,区别在于减数分裂存在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可以观察到四分孢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分裂在遗传上的重要意义
性母细胞(2n)经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 配子(n),通过受精作用雌雄配子融合为合子,使 染色体数目回复为2n。这样在物种延续的过程中确保 了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从而使物种在遗传上具有相对 的稳定性; 同时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包含有同源染色体的配对、交 换、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这些都是基 因的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在这些基本规律的作用下,导致了各种遗传重组的发 生,而遗传重组又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玉米(2n=20)的取材:玉米最后一片叶刚 露出叶尖的一周内,即处于大喇叭口期的玉米 穗,摸到无穗苞时,剥出雄花序于上午8—10 点固定。玉米每个小穗内有两朵小花,每朵小 花有3个花药。取2-3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制 片。
蚕豆(2n=12)一朵小花有10个花药,有 大有小,取其中一大一小制片即可。在减Ⅰ完 成后不形成细胞板,所以不形成二分孢子;减 II分裂发生在不同的平面,形成立体锥状排列 的四分包子,外被胼胝体。花粉粒为椭圆形, 有嵴和多个萌发孔。
中期II(metaphase II, MII) 后期II(anaphase II, AII)
(interkinesis)
减数第二分裂
末期II(telophase II, TII)
(meiosisⅡ)
细线期:染色体很细很长,呈细丝状在细胞核内交 织成网。每一个染色体内含有两条染色单体,但在 显微镜下看不到双线结构,染色体呈丝状结构。 偶线期:染色体的结构和细线期差别不大,同源染 色体配对形成二价体,每个二价体有两个着丝粒, 染色体比细线期粗。 粗线期: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显微镜下可看到每 个染色体的两条姊妹染色单体。 双线期: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得更为粗短,二 价体的两条同源染色体相互分开,可见到交叉。 终变期:染色体高度浓缩,均匀分散在核膜附近, 呈X、V、O、∞等形状。
中期Ⅰ:核膜、核仁消失。同源染色体均匀排列在赤道板上, 从纺锤体的侧面看,二价体像一列横队排列在细胞中;从纺 锤体的极面看,一个个二价体分散在细胞质中。
后期Ⅰ:二价体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分开,由纺锤丝拉向细胞 的两极。 末期Ⅰ:同源染色体分别到达细胞的两极,染色体变成染色 质。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两个子核。每个染色体数目 减半变为(n)。 前期Ⅱ: 中期Ⅱ: 后期Ⅱ: 末期Ⅱ: 小孢子→单核花粉→二核花粉→三核花粉
(小麦)
(小麦)
(小麦)
中期I (小麦)
小麦
(中期I)
后期I (小麦)
二分孢子
中期II (小麦)
后期II 末期II (小麦)
四分孢子 (小麦)
小麦 四分孢子
花 粉 粒 ( 小 麦 )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玉米)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玉米)
双线期 (玉米)
终变期 (玉米)
减数第一分裂
前期I (prophase I, PI) 细线期 偶线期 粗线 期 双线期 终变期 中期I (metaphase I, MI)
后期I (anaphase I, AI)
末期I (telophase I, TI)
(meiosis I)
中间期
前期II (prophase II, PII),
染色压片: 把花药横切3-4段,加1滴醋酸洋 红(或卡宝品红)染液。用解剖针 轻压花药,使花粉母细胞从切口出 来。静置染色10min。同时手持载 玻片在酒精灯上横过几次轻微加热, 注意不可使其沸腾。用镊子尖轻轻 敲片,压片镜检。
实验作业
绘制减数分裂各时期的分裂图象。
减数分裂
间期
(preinterphase)
实验八 植物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实验目的
掌握植物细胞减数分裂制片的技术和 方法。 了解植物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动
态变化。
实验原理
减数分裂是生物在形成性细胞过程中 的一种特殊方式的细胞分裂。 高等植物在此过程中,先由花药或胚 珠中的某些细胞分化为小孢子母细胞或大 孢子母细胞,这些细胞经过一次DNA复制 而连续进行两次细胞分裂,结果一个小孢 子母细胞形成4个小孢子,一个大孢子母 细胞形成一个大孢子和三个极体,它们都 只有单倍的染色体。
实验材料与药品
小麦(2n=42)幼嫩的复穗状花序或玉 米(2n=20)
蚕豆(2n=12)幼嫩的头状花序
醋酸洋红 卡宝品红
实验方法
固定:4月中旬选择旗叶距为
±2cm的小麦幼嫩花序,投入
卡诺氏固定液中固定。
取材:小麦为复穗状花序,成熟的顺序由 中间到两边。取2-3个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药。
中期I
后期I (玉米)
中期II
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玉米)
双线期
(玉米)
终变期
中期I(极面观)
二分孢子
(玉米)
四分孢子
(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