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力学说课张璇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说课稿《工程力学基础》
课程思政教学竞赛说课稿《工程力学基础》一、选题背景《工程力学基础》是大学工科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力学基本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涉及到大量的工程实例和案例,与工程伦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思政教育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开展《工程力学基础》的教学竞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提升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竞赛内容与目标本次竞赛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论知识的掌握:学生需要对《工程力学基础》中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 实践能力的展示:学生需要通过解决一系列的工程案例,展示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政教育的融入:竞赛过程中,学生需要充分体现工程伦理、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等思政教育内容,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本次竞赛的目标是:1. 提高学生对《工程力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思政教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竞赛组织与安排竞赛的组织方式采取小组形式,每个小组由5名同学组成。
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1. 预赛预赛采取闭卷形式,考察学生对《工程力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预赛内容涵盖课程的核心理论知识,并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 复赛复赛分为两个环节:理论分析环节和实践操作环节。
- 理论分析环节:学生需要分析和解决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工程案例,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能力。
- 实践操作环节:学生需要实际操作一些简单的工程实例,通过实践操作检验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
3. 决赛决赛采取口头答辩的形式进行,学生需要根据所给的工程案例,进行现场解答和分析,展示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思政教育素养。
四、评分标准与奖励竞赛的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掌握程度:针对预赛和复赛的理论部分,评分主要根据学生对《工程力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岩土工程勘察理论方面问题的解读
岩土工程勘察理论方面问题的解读发表时间:2018-03-06T11:37:03.28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作者:张璇[导读] 同时对其不断的创新,优化勘察数字化系统结构以及勘察质量,坚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满足市场竞争需求。
黑龙江省伊春市伊春区林业勘察设计院黑龙江 153000摘要:我国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机制,其主要的工作任务是为了详细调查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条件,从而为建设工程的整体规划及设计与施工提供可参考的基础性材料。
笔者在本文中将系统分析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理论,着重以其理论创新作为出发点探讨关于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应用及拓展。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理论1岩土工程概述1.1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理论岩土工程勘察的研究对象是工程建筑所处的地球表面的岩土体及赋存于其中的水、应力、热等组成的整个工程建筑场地的地质环境。
这样一个地质环境对工程建筑条件有三方面的用途,即:建筑地基(地基、坝其、路基等);建筑环境(硐室、油库、地下铁道、井巷等);建筑材料。
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目的与任务是查明建筑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分析论证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对建筑场区作出岩土工程评价。
这样除了应用广泛的理论,对各项具体问题进行阐述,论证及提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外,还要研究各种勘察方法的原理,适用条件相互关系与配合,研究勘察方向与步骤,不同勘察阶段的工作布署,通过勘察资料的分析整理,岩土工程图的编制,发现场地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分阶段、有步骤地加以解决,以应用各种理论进行正确地岩土工程评价。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就是为工程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营提供详细地可靠地地质资料,运用地质力学知识回答工程上的地质问题,以使地质环境与建筑物相适应,从地质上保证建筑的安全稳定、经济、合理、正常运行,并达到合理利用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环境的目的,同时对建筑不利的地质条件进行处理和技术措施。
2022学年中职高二年级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王亚双主编)第二章教案
《工程力学》王亚双主编电子教案第二章 平面汇交力系【课题】第一节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平衡的几何法【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二汇交力合成的三角形法则2、掌握多个汇交力合成的力的多边形法则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教学重点】多个汇交力合成的力的多边形法则【教学难点】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教学方法】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二、新授内容(一)平面汇交力系的几个概念1、平面力系:当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处于同一个平面内,称该力系为平面力系。
2、平面汇交力系:指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二)讨论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的方法:1、几何法:几何画图的方法。
2、解析法:建立坐标系,在坐标系里用矢量投影研究问题。
(三)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1、二汇交力合成的三角形法则(1)在刚体上点A 作用两个力F1和F2,由平行四边形公理可知,这两个力可以合成一个力F R ,记FR=F1+F2。
(对角线即为它们的合力F R )此时由这两个力构成的三角形均称为力三角形。
(二汇交力合成的三角形法则)2、多个汇交力合成的力的多边形法则【总结】平面汇交力系可简化为一合力,其合力的大小与方向等于各力的矢量和(几何和),合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设平面汇交力系包含n 个力,以F R 表示它们的合力矢,则有:F R = F1+F2+F3+F4+...+Fn = ∑Fi n i=1 即 F R = ∑Fi如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都沿同一直线,则称此力系为共线力系。
3、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1)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该力系的合力等于零。
用矢量式表示,即 ∑Fi = 0 (平衡情形下,力多边形中最后一力的尾与第一力的首重合,称此时的力多边为封闭的力多边形)接在铅垂墙上,AC = BC ,角度如图,不计各构件自重,在B处作用一铅垂力F = 10 KN ,求CD杆受力与铰支座A处的约束力。
(完整word版)工程力学教案
《工程力学》教案2016~2017学年第2 学期学院名称:机械学院授课专业:16级机械全部专业14五年机械全部专业课程名称:工程力学主讲教师:***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制备注:一、教案和讲稿的区别1.讲稿,所承载的是知识信息。
教案,所承载的是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信息。
2.讲稿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支配,而教案的思路形成,受教学过程的管理逻辑支配。
3.讲稿与教案,二者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4.在内容上,讲稿涉及的是知识性和能力开发项目,教案涉及的是组织性项目。
5.在表现形式上,讲稿篇幅较长,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师个人观点的浓缩或延伸;教案篇幅较短。
二、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现在很多教师会从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来反观自己的得失,通过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来提高教学反思的质量。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首页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课时教案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教案附页质点是指具有一定质量而形状与大小可以忽略不计的物体。
4.力系的概念力系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一群力。
5.平衡的概念平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
静力学公理公理一二力平衡公理公理二加减平衡力系公理推论1力的可传性原理公理三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公理四作用与反作用公理在讲公理的过程中涉及到学生高中物理中的部分知识要加以联系,并在讲解的过程中进行推论证明。
40min力的投影1.力在直角坐标轴上的投影2.合力投影定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推导出:cossinxyF FF Fαα==引导学生总结出合力投影定理:121....nx x x nx ixiR F F F F==++=∑121...ny y y ny iyiR F F F Y==+++=∑25min小结静力学是研究物体的平衡问题的科学。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10305课程名称: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学时/学分:96 / 6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数》适用专业: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应用技术、金属材料工程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开课院系:基础教学学院工程力学教学部教材:《工程力学教程》西南交大应用力学与工程系编 2004 年 7 月参考教材:《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力教研室高教社 2002 年 8 月教材:主要参考书:《材料力学》单辉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 4 月第二版《材料力学》刘鸿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年第四版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工程力学》包括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这两门课的主要部分内容,是机电、材料、汽车等工科大学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简单工程对象正确建立力学模型的能力,对这些力学模型进行静力学,运动学,动力学(包括瞬时与过程)分析和计算的能力;同时对构件的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等问题有明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能力。
能利用工程力学的基本概念判断分析结果正确与否的能力。
并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力学基础。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理论力学内容部分和基本要求:(一)静力学:力的概念;约束及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各种力系的简化与平衡;摩擦和物体的重心。
(二)运动学:描述点的运动方程、在其基础上求点速度和加速度;刚体的平动与定轴转动方程的建立、如何求其速度和加速度;重点讲授点的复合运动和刚体的平面运动。
(三)动力学:质点运动微分方程,动力学普遍定理应用,惯性力的概念及达朗伯原理。
学完理论力学后,应完整地理解基本内容,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达到下列要求:1、具有从简单实际问题中提出理论力学问题的初步能力。
2、能选取分离体并正确画出受力图。
3、平面力系和空间力系的简化;能熟练运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简单物系的平衡问题(包括考虑有摩擦力的情况)。
微纳米点阵力学超材料的设计和性能
第43卷第1期力学与实践2021年2月微纳米点阵力学超材料的设计和性能张璇李晓雁t莱布尼茨新材料研宂所,德国萨尔布吕肯66123)t(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先进力学与材料中心,北京100084)摘要在过去几年中,增材制造技术的不断涌现促进了点阵力学超材料研究的迅猛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三维微纳米点阵力学超材料的性能和设计,强调点阵单胞基本单元的演化发展:从桁架到平板再到曲面,如何降低结构内部的应力集中,一步步实现理论预测的各向同性的H a sh in-S h tr ik m a n极限刚度。
并对这一类力学超材料在生物医药、能源环境等领域的应用进行概述。
关键词点阵力学超材料,超高强度,各向同性,H ashh卜S h tr ik m a n极限刚度中图分类号:T B12 文献标识码:A d o i:10.6052/1000-0879-20-100D E S IG N A N D M E C H A N IC A L P R O P E R T Y OF M IC R O-/N A N O-S C A L EA R C H IT E C T E D M ET A M A T E R IA L SZHANG Xuan*,1)LI Xiaoyant* (Leibniz In stitu te for New M aterials, Saarbriicken 66123, G erm any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M echanics, C enter for Advanced M echanics and M aterials,T 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 hina)A bstract In the past years,the prosperous progress of additive manufacturing,promotes a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echanical architected metamaterials.In this paper,the design and the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se metamaterials are introduced,including the following parts:the evolutional development of the unit cell design from beam-based,plated-based to shell-based structure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intrinsic stress concentration;the route to achieve the isotropic Hashin-Shtrikrnan stiffness limit;their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ields of biological medicine,energy,environment,and others.K ey words mechanical architected metamaterial,ultrahigh strength,isotropic,Hashin-Shtrikrnan stiffness limit在旅行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精美绝伦的镂 空建筑,如高达324米的埃菲尔铁塔、占地25万平 方米的鸟巢体育场,令人叹为观止(图1)。
浅谈水力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浅谈水力学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张璇(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水力学是水利工程、农田水利、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而水力学实验教学是实践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主要研究水流在静止和运动的状态下在工程中的应用。
在大学学习阶段,实验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亲自操作实验设备,巩固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够在操作中通过思考来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可以得到科研方面的提高。
和理论教学一样,实验教学同样要“授人之渔”,不是简单的重复劳动。
因此,师生在教学中的角色只是对学生起点拨启发的指引者,更多的是要靠学生通过认真思考刻苦钻研自己去理解去掌握,发挥学生的潜能。
学生通过验证水流静止和运动的规律,观察压强、水流流态、流速、学习水位、流量等水力要素的基本测量方法,将理论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水力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实验中,学生能否正确操作和如何将知识合理、巧妙地运用到实验中,离不开教师的细心引导。
这就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对实验仪器和实验过程熟练掌握。
能将仪器的特点及作用向学生讲解清楚,对试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做到心中有数,实验仪器设备方面的漏洞要及时发现。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从每个个体的视角出发,教师耐心解答他们的疑惑,引导他们不断探索,那么实验课得到的将不只是枯燥的结果,而是在成长中一直伴随他们的爱思考、爱钻研的精神。
课堂上,专业课有些枯燥,很多学生兴趣不大,但是到了实验室,很多学生表现出的期待是在教室里看不到的。
上实验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书本知识融入课堂,使学生理论与实验相结合,既可以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动手做实验,一举两得。
有些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比较差,不爱听讲,但是做实验的时候很爱问问题,实验数据得出后他们很有成就感。
这使教师明白了课堂教学与实验相结合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何结合得更完美也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问题,但毋庸置疑的是实验教学在理论教学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工程力学作业静力学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F'B
45°
B 30°
D
FDx
FDy
工程力学电子教案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22
由平衡方程得出
FB 3.31kN FDx 1.94kN FDy 1.65kN
F’Dy FCD
D F’Dx FD
对活塞D作受力分析如图,由分析可知,FCD与F’Dx相互 平衡,而F’Dx与FDx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据力偶旳性质,力偶不能合成为一
F2
C
种力,或者说力偶没有合力,即它
B
不能与一种力等效,因而也不能被
F1 一种力平衡,力偶是一种最简朴旳
F12
特殊力系。所以这三个力必合成为
一种力偶。
它旳力偶矩为:M 3 Fa
2
工程力学电子教案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作业:3-9
10
3-9:机构OABO1在图示位置平衡。已知OA=400mm,O1B=600mm, 作用在OA上旳力偶旳力偶矩之大小︱Me1︱=1N·m。试求力偶矩Me2 旳大小和杆AB所受旳力FN。各杆旳重量及各处摩擦均不计。
A
Fy 0 , FAy ql F 0
MA 0,
M
A
1 2
ql 2
Fl
0
解出未知约束力
FAx 0
FAy ql F
M
A
1 2
ql 2
Fl
FAx
MA
l
18
F B
工程力学电子教案
文档仅供参考,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作业中旳问题: 固定端约束 固定端阻止构 件旳任何方向移动和转动。 空间问题中,它旳约束力涉 及x,y,z三个方向旳力和 xOy,yOz,zOx三个面内旳力 偶;在平面问题中涉及三部 分:水平约束力FAx和竖直约 束力FAy以及平面内矩为MA旳 约束力偶。
两种拉格朗日法T.L和U.L.几何非线性计算对比分析
两种拉格朗日法T.L和U.L.几何非线性计算对比分析作者:张凯庆李永刘张璇赖建聪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年第19期摘要:文章针对材料几何非线性特性,选取周边固支受均布载荷作用的圆板,分别利用两种拉格朗日法T.L和U.L.进行计算,最后进行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发现,两种计算方法相差很小。
关键词:几何非线性拉格朗日法;TL法;UL法1 计算工况周边固支受均布载荷作用的圆板,其几何参数为:R=50.0cm,h=1cm,E=2.0E6kg/cm2(或2.56E6kg/cm2),v=0.3,?滓s=17.32kg/cm2,圆板大挠度理论解公式:wc/h+A(wc/h)3=Bq(a/h)4/E,将计算模型划分为15个单元,按15个等增量步计算中心点的载荷-位移曲线。
2 数值解计算与对比划分模型如图1所示。
单元划分及节点信息单元划分:径向划分15个8结点等参单元;结点总数:78;R向位移约束数:6;Z向位移约束数:3;均布力数:15。
边界条件:上边界作用均布力15;下边界自由;左边界简支;右边界固支根据几何非线性程序计算,可以得到TL和UL两种方法的中心点载荷位移曲线。
TL法结果如表1所示,UL方法结果如表2所示。
两种方法所得到的位移曲线比较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1]李元媛,淡勇,蔡睿贤.理想塑性轴对称平面问题的解析解[J].机械工程学报,2009,7:270-273+277.[2]张年文,童根树.平面框架几何非线性分析的修正拉格朗日-协同转动联合法[J].工程力学,2009,8:100-106+130.[3]J.E.Barradas Cardoso,Nuno M.B. Benedito,Aníbal J.J. Valido.考虑翘曲变形的复合材料叠合梁几何非线性的有限元分析[J].钢结构,2009,10:82-83.[4]周凌远,李乔.基于UL法的CR列式三维梁单元计算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6,6:690-695.。
2022学年中职高二年级机电类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王亚双主编)第三章教案
《工程力学》王亚双主编电子教案第三章 力矩和平面力偶系【课题】第一节 力对点之矩 【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力矩的概念、性质、合力矩定理的知识2、通过合作探究,问题驱动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领悟3、通过协作,使学生明白团结的力量,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力矩的性质和合力矩定理 教学难点:合力矩定理的推论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问题导向 【教学过程】 一、实例导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是使刚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包括移动和转动,力对刚体的移动效应可用力矢量来度量;而力对刚体的转动效应可用力对点的矩(力矩)来度量。
二、新授内容(一)力矩的概念(力矩是代数量)1、定义:在力学中,物理量Fd 及其转向来度量力使物体绕转动中心O 转动效应,这个物理量称为力F 对O 点之矩,简称力矩。
2、公式:Mo (F )=±Fd ;()2O OABM Fd S ∆=±=±F (公式理解见下图所示)其中d 为点O 到力F 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称为力臂,单位为m 。
点O 称为力矩中心,简称矩心。
力矩单位是N ·m 。
3、力矩方向判断:一般规定,力使物体绕矩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为正,作顺时针方向转动时,力矩为负。
“+ ”—— 使物体逆时针转时力矩为正; “-” —— 使物体顺时针转时力矩为负。
4、另一种理解:力对点之矩(力矩)是指力使物体绕某点转动效应的量度。
+-(二)力矩的性质1、力对点之矩不仅取决于力的大小,而且与矩心的位置有关;力等于零或者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为零。
2、力对点之矩不因该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
因为力沿其作用线移动时,力和力臂均未发生改变。
3、互成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互成平衡的两个力对同一点之矩的大小相等、转向相反,即一个为正值,另一个为负值,所以其代数和为零。
(三)合力矩定理(适用于有合力的任何力系)1、定义: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对于平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所有各分力对于该点之矩的代数和;2、公式:Mo (F R )=∑Mo(F i )()()()()()R 12O O O O n O i M M M M M =++⋅⋅⋅+=∑F F F F F (重点)3、力矩与合力矩的解析表达式Mo (F )= Mo (Fx )+ Mo (Fy )= x ·Fy + y ·Fx=x ·F sin α - y ·F cos α或Mo (F )= x ·Fy - y ·Fx称此公式为平面内力对点之矩的解析式。
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等奖)
工程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一等奖)
首先,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然后对每段话进行小幅度的改写,使其更加流畅和易于理解。
工程力学是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广泛应用于机械、材料、土建、水利、能源、交通、船舶、航空和化工等领域。
该课程理论性强,应用性和实践性强,能够为后续专业课程的研究及毕业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程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实现“知识、能力、素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培养应用工程力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中的力学问题的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归纳和总结的能力。
此外,该课程还旨在培养学生本专业相关领域工作的岗位能力和专业技能,以适应工程生产一线的技术、管理等职业岗位要求的技术和管理人才。
全面打造具有职业素养的工程科技人才。
该课程还致力于思政育人,旨在培养学生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爱国爱家的情怀,培养科研精神和职业素养,以及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端应用型人才。
最后,课程设计思路图应该清晰明了,反映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思政育人目标。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王飞月;孟凡英【摘要】工程力学教学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设计均布荷载作用梁时,从梁的支承形式、截面形状、材料等作为"发散点",启发学生寻求多种解法,进行比较、筛选、论证,得出现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期刊名称】《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09(022)003【总页数】2页(P74-75)【关键词】工程力学;教学;发散思维;收敛思维【作者】王飞月;孟凡英【作者单位】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张家口,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B12-4工程力学是一门研究物体机械运动和物体承载能力的科学,是工科各类专业中一门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课,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基础课与工程技术的综合。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会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决一些简单的工程实际问题,它在工程设计和实践中的应用尤为广泛。
掌握工程力学知识,不仅为学习后续课程具备设计或计算物体承载能力的初步能力,而且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对工程问题的简化和分析计算能力,有助于今后从事设备安装、运行和检修等方面的工作。
为此,提高工程力学的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其手段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
收敛思维则是利用已有信息,进行比较、筛选、论证,得出现条件下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在创造过程中,光有发散思维的活动并不能使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因为创造活动的最终结果只需少数或惟一的方案,所以发散思维之后尚需要收敛思维,这两种思维的有效组合构成了创造活动的一个循环过程。
笔者在工程力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每一问题出发,运用全部已知信息,进行放射性联想,追求多个答案,寻求多种解法,即从知识纵横联系出发,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探讨问题,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能力。
《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张燕霞
【期刊名称】《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卷),期】2008(000)024
【摘要】钟时当前高取教育的现状,分析工程力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探讨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方法.
【总页数】1页(P68)
【作者】张燕霞
【作者单位】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
【相关文献】
1.工程力学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J], 李晓妮;程涛
2.高职高专工程力学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工程力学》教材编撰中的几点体会[J], 刘思俊
3.提高工程力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J], 欧淑彬
4.关于提高《工程力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J], 欧淑彬
5.浅谈工程力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J], 王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
张璇;韩哲;黄洪云
【期刊名称】《科技风》
【年(卷),期】2022()32
【摘要】物理实验课课程是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学习的第一门实验课程,是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训练的开端,本研究把物理学史、哲学思想引入物理实验课程,同时通过应用网络教学平台、开放实验、改革考核方式等变革,以实现物理实验课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严谨求实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张璇;韩哲;黄洪云
【作者单位】唐山学院基础教学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高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精神——从《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2.基于科学精神培养的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与探索
3.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
4.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精神的培养策略分析
5.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圆轴扭转 (8课时)
理解圆轴扭转变形时受力特 点及变形特点,掌握扭转变 形时内力、应力求法,掌握 扭转强度计算。
扭矩和扭矩图 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 圆轴扭转的强度计算 圆轴扭转的刚度概述 平面弯曲的概述和实例 平面弯曲的内力—剪力和弯矩 平面弯曲时梁的内力图—剪力和 弯矩图 弯曲正应力
第六章 梁的弯曲 (16课时)
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 评价设计 作业 教学资源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1 2
3 4 3 5
4.教学方法
2 一、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 教学法 媒体 演示法
CEO
实物 体验法
问题 中心法 工程 案例法
4.教学方法
2 实物体验法
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还没有完成关于实践性课 程的学习,课程内容中会涉及到一些难以理解结构、 构造,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应列举一些比较熟悉的结 构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任务驱动教学法
注重课堂教学整体设计,通过引入实验现象、工程 CEO 现象、通过真实工程项目分析引出课题,激发学生的 学习动力和兴趣,掌握完成工程任务必要的知识。
媒体演示法
多媒体授课课件,向学生展示本课程的工程应用,扩 大信息量。通过典型的工程实例和科研成果,引导学生 从建立力学模型、综合独立分散的知识点到最终解决实 际问题。 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和不失时机的进行启发思 维,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交流、分享观点,并组织学 生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讨论,学生真正做到了积极参 与课堂学习。 结合工程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工程案例 的讲授中,采用启发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工程意识,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1 2
3 4 3 5
5.教学资源
一、实训实验室
电子实验室
语音室 填充效果
计算机房
建材实验室
5.教学资源
二、可选择的学习资源
参考教材:李舒瑶.赵云翔《工程力学》,黄河水利 出版社,全国水利水电高小木虫
2013年12月
课程难点: 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和平衡计算、静定 结构内力图的绘制。
3.教学设计
解决办法
1
教师讲授 注重知识点的衔 接,讲述由浅入 深简明透彻,淡 化难点,重在结 论的理解和应用。
2
1、充分利用现 代化教学手段, 图文并茂,引人 入胜,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2、鼓励学生充 分利用网络资源 自我学习。 实际运用 解决实际加工问 题。课堂教学、 实践教学有机结 合,互为补充。
3.教学设计
五、教学单元设计
轴向拉伸与压缩 教学内容名称 课时:6 轴向拉伸与压缩的概念,轴力与轴力图的概念,采用截面法绘制轴力图。 知识目标:(1)了解轴向拉伸与压缩变形的概念。(2)使学生理解如何采用截 面法来求解轴力与轴力图。 能力目标:通过课堂练习,利用所学的知识点,并加以拓展,提高学生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理解能力可 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讲授,引导,讨论 听讲,练习,讨论 课堂提问,作业 课后习题,网络中的自考题 教材,教案
掌握力、刚体的概念和静 力学公理,熟练掌握物体 的受力分析,会画物体的 受力图。
第三章 拉伸与压缩 (10课时)
材料的力学性能
许用应力和安全系数 拉伸或压缩的强度计算
2
2 2
3.教学设计
章节 第四章 剪切与挤压 (6课时) 教学要求 掌握构件发生剪切挤压时的 强度计算。 教学内容 剪切变形时的内力与应力 挤压的概念与实例 剪应变和剪切胡克定律 课时 2 2 2 2 2 2 2 2 2 4 2
培养学生抽 象、推理、 分析和综合 的逻辑思维 能力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1 2
3 4 3 5
2.学情分析
存在问题
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对数字类的计算、空 间的想象能力不足。 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 析的时候容易出错。 对课程不够重视,认为和就业联系不大。
课程性质
1.课程定位与目标
二、课程地位
前期 课程 后续 课程
工程 力学
高等数学、高 中物理
专业基础课程
建筑结构、建 筑工程施工
1.课程定位与目标
三、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基本的静力 平衡计算的能 力;杆件的强 度、刚度和压 杆的稳定性分 析计算的能力; 材料的力学实 验能力
素质目标
建立准确的 力学基本概 念,熟悉基 本原理和基 本方法
内容包括静力学和材料力学两大部分。依据 “必需、够用”为度,由简到难的原则,依据章 节编排,各知识点间的联系安排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
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
静力学
材料 力学
3.教学设计
2 三、教材内容的选取及组织安排
教材内容的选取 及组织安排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规律,以培养 学生的能力素质、工程力学基本素养和 工程应用为主线,着重基本概念和结论 的应用。将定义概念、理论知识、模型 试验、创新案例、工程应用案例、课程 训练、创新实践活动等融合为一体,真 正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教学做 练一体化。
解决措施
让学生了解课程的重要性。 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多结合实践。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1 2
3 4 3 5
3.教学设计
一、课程选用教材
教材
《工程力学》,黄河水利出版社,高职 高专水利水电类,全国水利行业规划教材。
5
3.教学设计
1 二、教材内容
理解梁弯曲时的受力特点、 平面弯曲概念。掌握弯曲时 内力求法,会画剪力和弯矩 图,掌握弯曲的强度计算。
弯曲强度的计算
提高弯曲强度的主要措施 弯曲刚度概述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2
3.教学设计
四、教学重难点
课程重点: 物体的受力分析, 平衡方程的应用, 零件支座反力的求解;变形固体力学的 基本概念,杆件变形下的内力图的绘制。
问题中心法
工程案例法
3.教学方法
二、考核方式
考核的方式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考试的成绩占总成 绩的60%,考勤、平时作业、测验占40%。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合作、集体
主义精神,增强职业意识、他人意识,提高学生的工作能
力、学习能力。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工程力学》
说课人:张璇 水利工程系
1
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教学资源
1 2
3 4 3 5
1.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性质
课程定位与目标
课程地位 课程目标
1.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 《工程力学》是高职院校水 利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 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的 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整个 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 核心地位。
3.教学设计
章节 第一章 静力学基础 (8课时) 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静力学基本概念 约束与约束反力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解析法) 第二章 平面力系 (14课时) 掌握力矩、力偶的基本概 念,掌握合力投影定理, 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平 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熟练 应用平衡方程处理物体受 力平衡问题。 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力对点之矩、合力矩定理 力偶 平面任意力系 物体系的平衡 掌握杆件轴向拉伸、压缩 时的受力特点、内力及应 力求法。掌握材料在拉伸 与压缩时的力学性能,掌 握拉压强度计算。 拉伸与压缩时横截面上的内力与 应力 拉伸变形与胡克定律 课时 2 2 4 2 2 2 2 4 2 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