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组织A卷

合集下载

《信息组织学》自测题四

《信息组织学》自测题四

《信息组织学》自测题㈣一、填空题(共10题20个应填空,每个填空0.5分,共10分)1.信息组织的目的,是建立信息资源和,方便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2.DC一共设立了15个元素用于描述数字信息资源,其中关于信息资源内容方面的元素有7个,分别是:题名、、、来源、语种、关联、覆盖范围。

3.分类法的主表按其功能可分为术语(类名)系统、、与参照系统。

4.在具有从属关系的类目中,被区分的类称为,亦称母类;区分出来的类被称为,又称为子类。

5.汉语叙词表的词间等同关系采用字母“Y”和“”表示。

6.关键词语言的类型有:、题外关键词索引、、单纯关键词索引和词对式关键词索引。

MARC数据字段区中所用的内容标识符号是指以识别数据元素或提供有关数据元所附加信息的编码,包括字段标识符(Tag)、(Indicator)和 (Subfield identifier)。

8.复合主题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主题因素结合构成的主题,它的一个主题因素是事物因素,其他的一个或多个主题因素是事物的、、。

9.资源单元方式以信息资源为中心记录资源,组织。

10.检索语言词汇控制的方法主要有词量控制、、、、词间关系控制和专指度控制二、选择题(请在各题所给的4个答案中选择1个或多个正确的答案,将答案前面的代码填写在圆括号内相应的位置。

共20小题60个应选项,每个正确选项0.5分,共30分)1. 信息资源分类法按照其编制方式,通常可以区分为(、、)三种类型。

A 等级列举式分类法 B分面组配式分类法 C网络资源分类法 D 列举一组配式分类法。

2. 在使用《中图法》进行分类标引时,有直接标引和组配标引两种方式。

组配标引又包括:(、和)三种类型。

A 复分标引B 仿分标引C 类间组配标引D 上位标引3. 按构成原理分,常用检索语言的类型有(、、)。

A 分类检索语言B 主题检索语言 C自然语言 D 分类主题一体化语言4. 检索语言词汇一般主要选取(、、)。

A 名词B 名词性词组C 少量形容词D 动词5. 检索语言的句法控制手段主要有(、、)。

信息组织期末作业(试卷)

信息组织期末作业(试卷)

学年学期期末考试信息组织试卷(A卷)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2分)1.层累制答:层累制又称“等级制”、“小数制”。

分类号码编制制度之一。

分类法中根据类目的不同等级、分别配以相应的不同位数的号码,号码的级位与类目的等级完全一致,即一级类用1个符号,二级类用2个符号,三级类用3个符号,依此类推,并按小数的方法排列。

能较充分地揭示类目间的逻辑关系。

号码不仅可以反映类目次序,并可以根据标记的位数判断出类目的等级。

2.MARC格式答:机读编目格式(MARC格式)是根据文献特点和文献机构之间信息交换的需要建立的标准化的计算机可读形式。

是指以代码形式和特定结构在计算机载体上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和编辑输出书目信息的目录格式.它的使用提高了文献目录的质量和编目的速度,方便读者检索和利用文献3.CORC系统答:协作联机资源编目系统( CORC)系统是Cooperative Oline Resource Catalog 的缩写。

是OCLC建立的一个以网络资源为对象的编目平台,是一个将网络编目工具与图书馆协作编目方式结合的编目操作系统。

4.复分表答:为了增强分类体系的细分程度,缩小类表的篇幅,分类法一般将这些共性子目抽出,单独编列成表,供有关类目进一步区分时共同使用。

这种由共性子目构成,供主表有关类目共同使用的表,称为复分表。

它是分面组配的一种基本适应形式。

5.同位类答:在文献分类表中,按一定分类标准划分出来的若干类目。

它们之间具有相互排斥、不相从属、处于同等地位的关系。

一组同位类形成一个类列。

除了基本大类外,同位类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上位类。

同位类在分类表中的先后次序是因一定的原则排列的,不同类列由于本身特点不同,所用的原则也不同,但一般都须有利于读者对文献的检索。

6.标引答:通过对文献的分析,选用确切的检索标识(类号、标题词、叙词、关键词、人名、地名等),用以反映该文献的内容的过程。

主要指选用检索语言词或语言词反映文献主题内容,并以之作为检索标识的过程。

信息管理概论期末考试卷(A卷)

信息管理概论期末考试卷(A卷)

《信息管理概论》期末考试卷(A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目前在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在信息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主要职责是( b )A.向社会提供信息服务B.从政策上指导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C.直接从事信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D.研究制订信息资源开发的标准和规范2.研究与制订信息资源开发的标准与规范的责任承担者主要是( b )A.各级政府的有关部门B.民间团体和组织C.国家标准局D.各类信息服务机构3.信息对于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重要的( b )A.物质资源B.非物质资源C.可再生资源D.不可再生资源4.对于一个企业组织来说,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目标是( d )A.支持基层作业B.支持新产品开发C.支持生产计划安排D.支持高层决策5.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是对下列哪些阶段的开发过程进行管理?( d )A.系统分析、系统设计B.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测试C.系统设计、系统实施D.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6.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任务划分工作包括的内容不包含( A)A.组建管理小组B.任务设置C.资金划分D.任务计划时间表7.在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策略中,如果按照系统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的次序顺序开发,不需经过某些阶段的反复,即可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方法是( a )A.线性法B.线性迭代法C.原型法D. 复合法8.在信息系统实施过程中一般来说对于采用的技术难度高、结构化程度低、规模大的项目,估计出现风险的可能性( a )A.很高B.高C.中等D.低9.对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体制、政策、经济结构、科技水平、以及涉及到这些方面的标准化水平作出综合反映的是( a )A.标准体系B.产品标准C.技术标准D.经济标准10.由国际权威组织制定,并为大多数国家所承认和通用的标准,称为( c )A.国家标准B.企业标准C.国际标准D.区域标准11.制定信息资源管理标准的过程中,在充分考虑本国国情及相关政策的基础上,要注意并尽量与其接轨的标准是( b )A.国家标准B.国际标准C.区域标准D.行业标准12.技术是国际性的,国际标准代表了许多先进技术,采用和推广国际标准,是世界上一项重要的( a )A.技术转让B.技术交流C.情报活动D.标准化技术13.标准体系的纵向结构反映的是标准体系的( d )A.内在关系B.领域分布C.依存关系D.层次关系14.在软件生存期的维护扩充阶段,软件所要求的质量特性是( d )A.易使用性、可移植性B.安全性、重用性C.可扩充性、可靠性D.可维护性、可扩充性15.在信息系统中心机房的管理工作中,禁止( B )A.数据的备份B.玩电脑游戏C.数据的录入D.打印输出数据16.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的方法,除了简化方法之外,不可以运用的方法为( A)A.类比B.程序化C.统一D.综合17.网络安全技术中的存取控制主要通过下列方式来实现( a )A.数字签名、终端识别、口令控制和鉴别技术B.数字文档、终端识别、密码控制和鉴别技术C.数字签名、终端隔离、密码控制和鉴别技术D.数字文档、终端隔离、口令控制和加密技术18.与信息资源管理主要起源无关的是( D )A. 管理信息系统B.图书情报管理C.信息服务D.科学技术管理19.在Internet上进行电子商务的主要优点有( d )A.突破硬件的约束、突破软件的约束、改善管理机制和降低成本B.突破空间的约束、突破时间的约束、改善管理机制和提高速度C.突破硬件的约束、突破软件的约束、改善流通机制和提高速度D.突破空间的约束、突破时间的约束、改善流通机制和降低成本20.信息资源的度量通常基于( C )A. .所含信息量的复杂程度B.所含信息量的大小C.信息发生的概率D.所含信息量的重要程度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人类认识和利用信息的三个阶段为个体信息阶段、社会信息阶段和信息社会阶段2.信息滤波有语法滤波、语义滤波、语用滤波三层3.信息管理活动一般包括计划决策、组织指挥、控制监督三个环节4.信息资源的消费根据消费目的的不同可分为:中间消费和最终消费两种。

信息组织与知识管理考核试卷

信息组织与知识管理考核试卷
1.以下哪些是信息组织的主要方法?()
A.分类法
B.标签法
C.数据挖掘
D.数据分析
2.知识管理的目的包括以下哪些?()
A.提高工作效率
B.促进知识创新
C.降低运营成本
D.减少员工培训
3.以下哪些工具可以用于知识共享?()
A.企业内部论坛
B.社交媒体
C.即时通讯软件
D.传统的邮件系统
4.以下哪些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
2.隐性知识是难以明确表达的个人经验,显性知识是可以明确表达和共享的知识。通过实践社区、导师制度和经验交流会议等方式可以管理和共享这两种知识。
3.知识检索在信息爆炸时代至关重要,通过使用关键词优化、智能搜索算法和用户行为分析等方法可以提高检索效率。
4.知识共享计划可以包括定期的知识交流会、内部在线论坛和最佳实践文档共享。挑战可能包括文化阻力和技术限制,应对策略可以是培训和激励措施,以及投资于知识管理系统。
B.知识分析师
C.知识工程师
D.知识用户
16.以下哪些方法可以帮助组织管理隐性知识?()
A.故事分享
B.实践社区
C.专家系统
D.知识地图
17.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信息的组织和检索效率?()
A.信息量
B.信息质量
C.检索系统的复杂性
D.用户的信息素养
18.以下哪些是知识管理系统的关键功能?()
A.知识存储
B.知识检索
C.知识共享
D.知识评估
19.以下哪些技术可以帮助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
A.社交媒体
B.移动应用
C.电子邮件
D.传统邮政服务
20.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知识管理的成效?()
A.员工满意度调查

信息组织第1次作业

信息组织第1次作业
网络分类体系广泛地采用了()技术和()技术,可以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同时建立多个引用次序的类目体系,以满足广大网络用户不同的需要。
a、超文本
b、链接
c、搜索引擎
d、轮排
ab
题号:23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2
超文本技术在网络引擎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按加工目的,文摘可分为()
a、说明性文摘
b、报道性文摘
c、指示性文摘
d、报道/指示性文摘
bcd
题号:31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2
信息组织的专业目是实现无序信息向有序信息的转化。具体的说应包括()
a、减少社会信息流的混乱程度
b、提高信息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d、轻工业
d
题号:13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半分面分类法,所谓半分面分类法,是因为体系结构主要是列举式,而在同位类展开时需要进行相关的组配。
a、CLCபைடு நூலகம்
b、LCC
c、UDC
d、DDC
c
题号:14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 本题分数:2
d、通过类目索引提供从字顺角度查找类目的途径
abcd
题号:21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2
《中图法》的修订原则概括起来主要包括()
a、稳定性原则
b、与知识发展同步原则
c、文献保证原则
d、用户保证原则
abcd
题号:22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 本题分数:2

信息组织试题题目+答案

信息组织试题题目+答案

信息组织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情报检索语言2.信息揭示3.仿分4.倒排文档5.八分法6.信息描述7.层累制8.分类9. UDC10. 信息组织11. 信息标引12. XML13. 关键词法14. 词族索引15. 等级体系分类法16. 语法信息组织法17. 模糊检索18. 多元搜索引擎19. EI Village20. 超媒体存取21. 虚拟图书馆22. 文献分类23. MARC24. SGML25. 文献标引26. 主题词法27. ISBDs28. 顺排文档29. 引证关系组织法30. 双位制(百分法)31. 信息存储32. 双关索引33. 范畴索引34. 组配分类法35. 语义信息组织法36. 书次号37. 文献检索38. 超文本存取技术39. 信息检索工具40. 文献序号索引41. 引文索引42. 题内关键词索引43. DIALOG44. 基本索引字段45. KWOC Index46.PB报告47.分析标引48.类49.概念组配50.主题词款目51.部分标引52.词族53.族首词54.超级组配55.款目主题词56.词间相容关系57.基本部类58.类系59.标识60.专类附表61.情报检索62.二次文献63.报导性文摘64.图书分类65.题录66.PRECIS67.多向成族68.主题法69.标引70.类名71.类目72.类目表73.类列74.基本大类75.基本序列76.简表77.详表78.复分表79.通用附表80.上位类下位类81.同位类82.交替类目83.参见类目84.标记制度85.单纯号码86.混合号码87.顺序制88.分类法索引89.分析分类号90.分类索书号91.单元词法92.经典类符93.著者区分号94.分类互见标引95.相关索引96.叙词法97.小数制98.DDC99.国家档案全宗100.著录项目101.全宗卷102.归档103.档案保管期限表104.目录学105.目录工作106.提要107.分类编排法108.专题书目109.篇目索引110.图书馆111.公共图书馆112.图书馆管理二、选择题1. 以节点为基本单位,节点之间以链路相连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方式称为_B___。

《信息组织学》第05章在线测试

《信息组织学》第05章在线测试

《信息组织学》第05章在线测试《信息组织学》第05章在线测试剩余时间:56:34答题须知:1、本卷满分20分。

2、答完题后,请一定要单击下面的“交卷”按钮交卷,否则无法记录本试卷的成绩。

3、在交卷之前,不要刷新本网页,否则你的答题结果将会被清空。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1、分类法的类目纵向关系包括从属关系和(C )关系。

A、交替B、相关C、并列D、等级2、供整个分类表各大类中有关类目作进一步区分用的复分表是(A )。

A、通用复分表B、专类复分表C、类目仿分表D、主类号组配表3、分类法的标记符号种类除了基本标记符号外,还有(D )。

A、混合号码B、单纯号码C、单纯数字号码D、辅助标记符号4、《中图法》采用的的编号制度主要是(C )。

A、顺序标记制B、混合标记制C、层累标记制D、分面标记制5、一组同位类,又称为一个(B )。

A、同级类B、类列C、类连D、类序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1、信息资源的分类包括(CD )。

A、划分B、组合C、聚类D、归类2、分类法按其编制原理划分,类型有(BCD )。

A、单维或线性分类法B、等级体系分类法C、分面组配式分类法D、列举—组配式分类法3、分类法的结构按按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分划分,则包括( ABCD)。

A、类目体系B、标记符号C、说明与注释D、类目索引4、分类法的详表是分类法的(BCD )。

X ABCD X CD XA、主体B、正文C、分类的依据。

最新信息组织作业答案(新)

最新信息组织作业答案(新)

最新答案1.信息组织的含义及其与信息检索的关系。

答:A.信息组织指根据使用的需要,以文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进行分析,选择处理,序化并以适当方式加以提供的活动。

B.信息检索是根据检索需要,从检索系统中检出相应信息资源的过程。

C.信息组织的目的,是根据使用需要建立起信息资源收藏系统和检索工具,以便利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任何对信息检索系统的完整论述,一般必须包括信息组织和检索两个方面,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的关系密切联系:1.信息组织是信息检索的基础,只有进行信息资源处理和有序化组织,才可以利用它有效地进行检索查找,通常是根据检索的需要,以信息资源的一定单元为处理对象,对其特征加以记录,并根据需要进行必要的标引或处理,然后将这些信息资源记录或条目,按规定的方式输入系统,组成文献资源库或信息检索系统.2.信息检索是信息组织的目的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信息组织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信息组织的反向过程.在实施信息检索时,一般应首先依据该检索系统的特点,将检索提向转换成相应检索特征,再根据该系统提供的检索途径进行匹配查找,检出相应信息资源。

综上,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即有区别,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因此要使信息组织取得较好的效果,必须充分了解系统的检索需要,根据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用户的使用要求加以实施.反之,信息检索也必须在信息组织已有的基础上进行,离开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条件,就无法有铲的检索.2.信息检索的两种基本检索途径及其特点。

检索途径:一类以信息资源的外部特征为检索依据,提供从资源形式出发进行检索的途径;二类以表达信息资源主题内容的标识为依据,提供从内容角度进行检索的途径。

检索途径特点:第一类途径的特点是有利于迅速、确切地查找特定文献,缺点是必须预先掌握相应的数据。

第二类途径的特点是不必事先了解相应的数据,用户不仅可以根据使用需要直接检索特定主题内容的文献,而且还可以通过系统中主题内容之间的联系,扩大或缩小检索范围,进行相关资源的查找;3. 信息组织包括哪些类型?答:按组织对象分包括:信息资源、检索工具;按检索工具的类型分包括:目录、索引、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按检索对象分包括:图书检索系统、论文检索系统、新闻检索系统、会议文献检索工具、专利检索工具、标准检索系统、档案检索系统、博物馆藏品检索系统、网络资源检索系统、图像检索系统等;按检索途径分包括:题名检索工具、责任者检索工具、分类检索工具、主题检索工具,按照引文关系的检索工具等;按组配的方式包括:先组式检索工具、后组式检索工具;按是否控制包括:爱控检索工具、自然语言检索工具;按专业领域分包括:经济、法律、医学、教育等;按地区分包括:北京、天津等;按设备分包括:卡片式检索工具、书本式检索工具、缩微式检索工具、电子方式检索工具等;4.评价一个信息组织系统应考虑哪些基本因素?答:一、检全率:蛮称查全率、命中率,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量与检索系统中与该提问相关的实有信息资源总是之比,可以表示为:栓全率=检出相关信息资源量/系统相关信息资源总量*100%;二、检准率:亦称查准率、相关率,指系统实施检索时检出的与某一检索提问相关的信息资源量与检出的信息资源总量之比,可以表示为:检准率=检出相关信息资源量/检出信息资源总量*100%;三、检索速度和系统的及时性;四、系统的易用性;5.什么是句法控制?其主要形式包括哪些?答:句法控制是指根据信息资源标引和检索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组词造句的规则,对检索证词的组合方式作出规定;包括:一、引用交序:A:根据用户使用需要组织检索系统,提高检索系统的通用性;B:不会因组配次序不同造成同一主题文献资源的分散,保证复合主题处理的一致性;C:使标引结果含义明确,避免错误组关系的出现,提高标引的准确性;D:使用统一的引用次序还有助于促进检索系统的规律性和可预见性;二、辅助符号:A:关系符号;B:逻辑组配符号;C:联系符号;D:职能符号;三、关于名式转换:A:轮排转换;B:链式转换;C:分析转换。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最终完整版

信息组织期末复习整理资料 最终完整版

信息组织复习资料第一章信息组织引论1、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是对信息资源对象进行收集、加工、整合、存储使之有序化、系统化的过程。

组织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检索信息、利用信息。

2、信息组织的诞生与发展:(1)按职能划分信息组织发展阶段1)清册职能时期2)查检职能时期3)组织职能时期(2)按组织对象划分信息组织发展阶段1)文献组织阶段2)信息组织阶段3)知识组织阶段3、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P8)1)系统论a)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b)整体大于部分之和2)耗散结构理论a)一种自组织结构b)系统内各组成部分有强烈的相互作用c)相互影响、制约,与环境发生交互d)使自身保持稳定,动态有序的活结构3)协同论a)海尔曼·哈克4、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P9)1)语言学a)一种符号系统(形式和内容)b)词(词组)词形、发音、语义、语用2)逻辑学a)形式逻辑b)数理逻辑c)辩证逻辑3)知识分类学a)信息资源的知识分类b)知识分类体系(图书馆图书分类)5、自动分类标引(P15):是指由计算机代替人工对文献信息进行分类,赋予其分类标识,以描述文献主题内容的活动。

分为:1)自动归类自动归类是指先分析待分类对象中的特征,将其与各种类别中对象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比较,再将待分类对象归入特征最近的一类并赋予其相应的分类号。

自动归类根据使用的技术通常分为基于词的自动分类(词典法)和基于专家系统的自动分类(知识法)。

2)自动聚类自动聚类是指从待分类对象中提取特征,再将提取的全部特征进行比较并按一定原则将具有相同或相近特征的对象定为一类,设法使各类中包含的对象大体相等。

一般是在语词共现的基础上,通过词频统计和相似性比较加以聚类的。

6、自动主题标引技术(P16):自动主题标引是指由计算机自动确定语词标识来表达信息资源主题的过程,包括1)自动抽词标引:是指直接从原文中抽取词或者短语作为标引词来描述信息资源的主题内容。

信息安全体系考试试卷(A)附答案

信息安全体系考试试卷(A)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1、Cp是理想过程能力指数,Cpk是实际过程能力指数,以下()是正确的。

A、Cp>CpkB、Cp<CpkC、Cp≤CpkD、Cp≥Cpk2、信息安全是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

A、充分性B、适宜性C、可用性D、有效性3、应为远程工作活动制定:开发和实施策略、()和规程。

A、制定目标B、,明确职责C、编制作业指导书D、操作计划4、一个信息安全事件由单个的或一系列的有害或一系列()信息安全事态组成,它们具有损害业务运行和威胁信息安全的极大可能性。

A、已经发生B、可能发生C、意外D、A+B+C5、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实行()。

A、国家经营B、地方经营C、许可制度D、备案制度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应考虑组织架构与业务目标的变化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再评审B、应考虑以往未充分识别的威胁对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再评估C、制造部增加的生产场所对信息安全风险无影响D、安全计划应适时更新7、组织在建立和评审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时,应考虑()A、风险评估的结果B、管理方案C、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D、A+C8、管理体系是指()。

A、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B、相互关联的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C、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D、以上都对9、风险评价是指()A、系统地使用信息来识别风险来源和评估风险B、将估算的风险与给定的风险准则加以比较以确定风险严重性的过程C、指导和控制一个组织相关风险的协调活动D、以上都对10、以下属于计算机病毒感染事件的纠正预防措施的是()A、对计算机病毒事件进行相应调查和处理B、将感染病毒的计算机从网络隔离C、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D、以上都不对11、监督、检查、指导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是()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履行法定职责之一A、电信管理机构B、公安机关C、国家安全机关D、国家保密局12、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A、绝密B、机密C、秘密D、以上都对1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规定,应加强涉密信息系统运行中的保密监督检查。

信息组织题

信息组织题

1.为什么说“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不再是一种资源”?2.简述信息组织的含义。

信息组织,即信息序化或信息整序,也就是利用一定的科学规则和方法,通过对信息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的描述和序化,实现无序信息流向有序信息流的转换,从而保证用户对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利用及信息的有效流通和组合。

3.信息组织与信息检索有哪些区别和联系?4.信息组织的发展基础是什么?5.信息组织的活动包括哪些环节?优化选择,确定标识,组织排序改编重组6.信息组织包括哪些类型?从宏观上,按照信息组织的对象把信息组织分为信息资源组织和检索工具。

1.我国信息组织发展经历了哪些过程?2.如何理解信息和知识的关系?3.什么叫知识组织?狭义的知识组织是指文献的分类、标引、编目、文摘、索引等一系列整序,广义的知识组织是针对知识的要素进行的,是知识因子(结点)的有序化和组织关联(结点间的联系)的网络化4.试比较分析信息组织和知识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1.什么叫信息资源分类?信息资源分类是指根据信息资源内容的学科属性与相关的其他特征,对各种类型的资源予以系统地组织揭示、区分,并进行组织的一种方法2.从编制结构角度分类法可以分成哪些类型?各自具有什么特点?3.掌握分类号的种类及其各种配号技术。

4.类目划分含义是什么?5.简述同位类与同级类的区别。

6.分类法的类目之间具有哪些关系?具体的表现形式是什么?7.熟练掌握并使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22个基本大类A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哲学C 社会科学总论D 政治、法律E 军事F 经济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 语言、文字I 文学J 艺术K 历史、地理N 自然科学总论O 数理科学和化学P 天文学、地球科学Q 生物科学R 医药、卫生S 农业科学T 工业技术U 交通运输V 航空、航天X 环境科学Z 综合性图书标记符号中图法采用汉语拼音字母与阿拉伯数字相结合的混合制号码。

用一个字母标志一个大类,以字母的顺序反映大类的序列。

2019年04月自学考试02117《信息组织》试题

2019年04月自学考试02117《信息组织》试题

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组织》试题课程代码:02117一、单项选择题1 .的基本大类有22个。

A.《中图法》B.《科图法》C.《人大法》D.《国际十进分类法》2 .将主表和附表中的全部按所属学科或同义范畴排列起来的辅助分类表称为 A.词族索引B.关键词索引C.列举索引 D.范畴分类索引3 .超文本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 A.次序性组织 B.无序性组织C.线性组织D.非线性组织 4 .是将主表和附表中具有属分等级语义关系的叙词首先按照等级形式分别集合成词族,然后按照族首词字顺排列而成的辅助表。

A.范畴分类索引B.词族索引C.主题词索引D.分别索引5 .英文搜索引擎YahoO !将网上信息划分为A.18大类B.16大类C.14大类D.12大类6.“汉表”的附表收入、自然地理区划名称、组织机构和人物等四个范畴中常用的专有名词。

8 .按交叉组配,“环境微生物学”可以标引为A.“环境一微生物学”B.“环境:微生物学”C.“环境,微生物学”D.“微生物学:环境”9 .Nuc1earphysics (核物理学)属于类型。

A.单词标题B.连词短语标题C.介词短语标题D.形容词短语标题10 .叙词表的维护通常包括A.增补新词B.删除旧词C.修改调整D.ABC 都对二、填空题11 .信息组织的目的是建立起信息资源收藏系统和之间的关系,方便信息资源 的开发利用。

12 .从内容角度进行检索的方法主要有分类法和两种。

A.团体名称C.世界各国政区名称7 .De 是的简称。

A.都柏林核心集 C.可视资源核心范畴8 .平原、岛屿名称 D.政治派别名称B.文本编码倡议 D.国际标准书目著录总则13 .按照检索工具的对象和特点,可以分为、索引、机读数据库和四种类型。

14 .信息资源分类法按其编制方式,通常分为、、列举组配式等三种类型。

15 .一种良好的分类标记一般应当符合简明性、、、助记性的要求。

16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1CC.和号称世界三大分类法。

信息组织复习题参考答案

信息组织复习题参考答案

信息组织复习题参考答案分类编⽬复习题(2014-6)参考答案1、什么是信息组织?信息组织有哪两种基本⽅式?各具有何含义?信息组织亦称为信息资源组织,它是根据信息检索的需要,以⽂本及各种类型的信息源为对象,通过对其内容特征等的分析,选择,标引,处理(⽅法),使其成为有序化集合(⽬的或结果)的活动。

信息组织有两种⽅式:⼀是主要针对信息或⽂献的内容,主要依内容属性进⾏组织的⽅式,即信息(⽂献)标引;⼆是针对信息或⽂献外表属性进⾏的组织⽅式,即信息(⽂献)描述。

所谓信息标引,原先都称⽂献标引,是指分析信息的内容属性及相关的外表属性,并⽤某种检索语⾔表达分析出的属性或特征,从⽽赋予信息或⽂献检索标识的过程。

信息描述,亦称信息源描述,是指根据信息组织和检索的需要,对信息源的主题内容,形式特征。

物质形态进⾏分析、选择、记录的活动。

在传统⽂献检索系统的编制中,信息描述⼜称为⽂献著录。

2、试⽐较分类法与主题法的异同。

分类法是通过学科知识的分类体系来揭⽰信息或⽂献内容并加以组织的⽅法;主题法则是通过主题名称来揭⽰信息或⽂献内容并加以组织的⽅法。

两者相同之处:两者都是为揭⽰信息(⽂献)内容,都需要对信息⽂献进⾏主题分析;⼀般都使⽤预先编制的专门语⾔⼯具(分类表或词表):赋予的检索标识都是对信息⽂献主题概念的表达。

两者之间的差异:⾸先,表达主题概念的标识形式及特点不同。

分类法采⽤⼈为规定的号码(分类号)作标识,简明通⽤性强,但不直观;主题法采⽤规范化(受控制)的⾃然语⾔做标识,其含义直观易懂,但不易通⽤。

如公共图书馆这⼀主题概念,⽤《中图法》给出的分类标识是“G258.2”,⽤《汉表》给出的主题标识是:“公共图书馆”。

其次,标识揭⽰、组织信息,⽂献的⾓度不同。

分类标引着重从学科的⾓度揭⽰组织信息⽂献。

通过分类号的排序实现按学科集中和组织信息;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主题标引着重从事物⾓度揭⽰、组织⽂献信息。

通过规范化的语词直接命名信息⽂献的主题概念。

数字内容检索技术与信息组织考核试卷

数字内容检索技术与信息组织考核试卷
A.关键词检索
B.分类检索
C.索引检索
D.全文检索
13.以下哪个不是元数据标准?()
A. Dublin Core
B. MARC
C. ONIX
D. HTML
14.在进行图像内容检索时,以下哪种技术最为常用?()
A.模式识别
B.文本挖掘
C.语音识别
D.数据挖掘
15.以下哪种方式不是对音频内容进行检索的方法?()
( )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在信息检索中,查准率和查全率总是成正比关系。()
( )
2. Dublin Core元数据标准包括至少15个核心元素。()
( )
3.机器学习技术在信息检索中主要用于优化检索算法。()
( )
4.在全文检索中,索引技术可以提高检索的速度和效率。()
数字内容检索技术与信息组织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答题日期:得分:判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字内容检索技术中,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检索方法?()
A.语义检索
B.索引检索
C.机器学习检索
D.人工检索
2.在信息组织中,以下哪种方式不是按照内容属性进行分类?()
A.关键词检索
B.语音识别
C.模式识别
D.数据挖掘
16.在信息组织过程中,以下哪种方式不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方法?()
A.字符编码
B.二进制编码
C.归一化编码
D.色彩编码
17.以下哪个不是数字内容检索系统的评价指标?()
A.查准率

信息组织与检索试卷及答案

信息组织与检索试卷及答案

信息组织与检索试题答案一、单选题 15分1、根据国家相关标准,文献的定义是指“记录有(C )的一切载体”。

A.情报B.信息C.知识D.数据2.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 B )A 检索与利用B 存储与检索C 存储与利用D 检索与报道3、从文献的( C )角度区分,可将文献分为印刷型、缩微型等。

A.内容的公开次数B.载体类型C.出版类型D.公开程度4、具有固定名称、统一出版形式和一定出版规律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称为( D )A.图书B.会议文献C.学位论文D.期刊5、按照顺序表述文献检索常用的五个步骤是( D )A.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B. 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C. 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选择检索系统,获取原文,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D. 明确要求和分析课题,选择检索系统,确定检索途径和检索策略,实施检索以及调整检索策略,获取原文6、如果希望查找“玻璃复合薄膜的研究”这个课题相关的文献,较好的检索词应该是( D)A.玻璃,复合,薄膜,研究B.玻璃,复合,薄膜C.复合,薄膜,研究D.玻璃,薄膜,研究7、逻辑“或”运算符是用来组配( B )A.不同检索概念,用于扩大检索范围B.相近检索概念,扩大检索范围C.不同检索概念,用于缩小检索范围D.相近检索概念,缩小检索范围8、《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提供的文献外表特征的途径有( B )A.关键词,篇名B.机构,中文刊名C.作者,篇名D.文摘,中文刊名9、《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全文检索结果( D )A.直接在屏幕浏览无需全文浏览器,但下载存盘再阅读需全文浏览器B.直接在屏幕浏览无需全文浏览器,下载存盘再阅读也无需全文浏览器C.直接在屏幕浏览需全文浏览器,但下载存盘再阅读无需全文浏览器D.直接在屏幕浏览需全文浏览器,下载存盘再再阅读也无需全文浏览器10.关于政府出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2021年整理)信息组织(编目)模拟试题

(2021年整理)信息组织(编目)模拟试题

信息组织(编目)模拟试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信息组织(编目)模拟试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信息组织(编目)模拟试题的全部内容。

《文献分类与编目》试题一、填空题:1、文献分类是以________为工具,根据文献的________及________属性特征,分门别类地、系统地揭示和组织文献的一种方法。

2、分类法索引根据其编制的特点,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轮排索引等.3、目前,在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书次号有两种,即________和________。

4、按揭示文献的特征划分,图书馆目录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主题目录四种。

5、文献著录的基本方法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分析著录.二、选择题:1、下列分类法中,属于组配分类法的是:A、《中图法》B、《科图法》C、《国际十进分类法》D、《冒号分类法》2、《中图法》分类号著录于机读目录数据中的________字段。

A、690B、686C、692D、6003、文献分类标引工作属于________。

A、描述性编目B、主题编目C、书目描述D、标目工作4、中国机读目录格式(CNMARC)的数据字段区共设置了10个功能块,其中1—-字段是________.A、标识块B、编码信息块C、连接款目块D、国际使用块5、文献编目中,用于书描述的工具是________。

A、分类法B、主题法C、目录组织规则D、文献编目规则三、判断题:1、《中图法》是一部体系——组配分类法. ( )2、电子分类法是专门用来类分电子文献的分类法。

信息组织第二次作业2016060502

信息组织第二次作业2016060502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23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受控主题法指依据特定主题词表揭示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如标题法、关键词法等均属于这一类型。
1、错
2、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3
题号:24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以对信息资源处理的方式为划分标准,信息描述工作可以分为原始编目、集中编目、手工编目等。
所谓元数据的互操作性,就是用户可以利用一个检索式在不同数据库之间同时检索,如同在同一个数据库中进行检索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20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主题法”是指直接以表达主题内容的语词作检索标识,以字顺为主要检索途径的标引和检索信息资源的方法。
1、错
2、对
学员答案:2
本题得分:3
题号:21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对叙词表中未收的专有名词,如机构名称、人名、地理名称、会议名称、产品名称等不可以使用自由词标引。
1、错
2、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3
题号:22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从目前对数字化信息指针的研究与实践来看,主要有两种基本方法标识数字化信息:URNs和PURL。
1、错
2、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3
题号:27 题型:判断题 本题分数:3
内容:
《中国分类主题词表》包括《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和《主题词-分类号对应表》
1、错
2、对

自考试卷信息组织02117-1810

自考试卷信息组织02117-1810

C064㊃02117(通卡)绝密 启用前2018年10月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组织(课程代码0211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㊂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㊂3.涂写部分㊁画图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㊂第一部分选择题一㊁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㊂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㊂1. 电子计算机 ㊁ 电脑 之间的关系类型是A.并列关系B.包含关系C.同一关系D.交叉关系2.下列信息资源描述项目中不属于∙∙∙‘都柏林核心集“的是A.主题B.关系C.版本D.权限管理3.‘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 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 是A.正题名B.副题名C.并列题名D.合订题名4.分类法中 生物科学 和 植物学 两个类目之间的关系是A.从属关系B.相关关系C.并列关系D.交替关系5.D D C的全称是A.‘杜威十进分类法“B.‘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C.‘国际十进分类法“D.‘中国图书馆分类法“6.‘中图法“中, 军事 的大类类号是 E , 名词㊁词典㊁百科全书 在总论复分表的代号是61 ,则 ‘军事大百科“ 的类号是A.E-61B.E:61C.E(61)D.E=617.叙词表系统中将词表中的叙词按照词素的字顺排列,使含有同一词素的叙词集中显示于一处的词汇表是A.字顺表B.轮排索引C.词族索引D.范畴索引8.关于‘都柏林核心集“,描述错误∙∙的是A.‘都柏林核心集“将描述项目分为15个大项B.‘都柏林核心集“具有灵活性C.‘都柏林核心集“是根据传统文献描述与识别需要设置的D.‘都柏林核心集“的描述项目具有可扩展性C064㊃02117信息组织试题第1页(共4页)9.双主题文献‘计算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中两个主题之间的关系是A.应用关系B.比较关系C.因果关系D.影响关系10.文献 21世纪美国智能汽车设计 这一主题可以分析为 21世纪 ㊁ 美国 ㊁ 智能汽车 ㊁ 设计 四个主题因素,按照主题分面公式,其标引结果应为A.21世纪-美国-智能汽车-设计B.美国-智能汽车-设计-21世纪C.智能汽车-设计-21世纪-美国D.智能汽车-设计-美国-21世纪11.在分类标引工作程序中,第一步应该完成的工作是A.主题分析B.查重C.给号D.归类12.在主题标引中,使用含义相近的叙词标引是A.组配标引B.自由词标引C.靠词标引D.增词标引13.‘中图法“的类目按照五大部类划分展开,其中 法律 类属于A.哲学部类B.社会科学部类C.自然科学部类D.综合性图书14.关于‘中分表“,表述错误∙∙的是A.‘中分表“全称‘中国分类主题词表“B.‘中分表“将分类法与主题法㊁先组与后组融入一体C.‘中分表“是一种文献标引和检索工具D.‘中分表“包括‘分类号-主题词对应表“和‘分类号-关键词对应表“两部分15.‘文献著录总则“将著录项目规定为两种,分别是主要项目和A.基本项目B.选择项目C.简单项目D.次要项目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㊁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㊂16.一般而言,检索系统的检全率和 һ 之间是一种互逆关系㊂17.检索系统中所采用的参照法按照其作用,可以分为单纯参照㊁ һ 和一般参照三种基本类型㊂18.从同一个上位类区分出来的一组处于同等地位的子类称为 һ ㊂19.为了保证分类的质量,分类标引工作须遵循准确㊁充分㊁ һ 和适用的要求㊂20.叙词表中叙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等同关系㊁ һ 和相关关系㊂21.机读编目MA R C的英文全称是 һ ㊂22.‘汉表“是我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叙词表,其全名为‘ һ “㊂23.题外关键词索引的英文缩写是 һ ㊂24.信息描述工作中,按照编目采用的组织形式,目前占主流的方式是 һ 和共享编目㊂25.直接使用计算机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确定其检索标识的活动称为 һ ,也称为计算机标引㊁机标㊂C064㊃02117信息组织试题第2页(共4页)三㊁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㊂26.检索点27.知识组织系统28.组配标引29.叙词30.主题分析四㊁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㊂31.简述规范控制的作用㊂32.图示或者简述文献自动归类的基本步骤㊂33.简述信息资源分类法的主要编制方式,并列举每种编制方式的典型代表㊂34.简述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的关系㊂35.简述叙词表的作用和特点㊂五㊁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㊂36.著录项目识别题:以下是‘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一书目录卡片,请根据图书著录格式说明标号①~⑩各项的含义㊂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蔡淑琴著①.-北京:②高等教育出版社③,2016.④437页;⑤25c m.有书目(第436-437页).⑥I S B N978-7-04-044024-9⑦:C N Y43.00⑧本书内容:绪论㊁基本概念㊁企业信息与数据建模㊁企业流程及其建模㊁系统的开发基础与开发规划㊁结构化系统分析与结构化系统设计方法等⑨Ⅰ.管 Ⅱ.蔡 Ⅲ.管理信息系统-高等学校-教材Ⅳ.C931.6⑩37.概念关系题:请为下列20个概念建立10组关系并用D㊁S㊁C符号标识关系类型㊂‘中国图书馆分类法“㊁A I D S㊁出口㊁初级中学㊁初中(非正式词)㊁分类标引㊁分类法㊁海口㊁海南㊁化学㊁获得性免疫缺乏症(正式叙词)㊁集中㊁教育㊁进口㊁军事㊁民主㊁有机化学㊁职业教育㊁中国军事㊁主题标引㊂38.索引编制题:请为下列文献记录编制主题倒排档㊂登录号标引词3001舞蹈访问演出俄罗斯3002科技情报信息技术中国美国3003会计工作人员培养上海3004商业道德对比研究中国俄罗斯3005商业工作人员商业道德C064㊃02117信息组织试题第3页(共4页)3006信息技术电子战俄罗斯3007科技情报工作对比研究美国俄罗斯3008科技情报工作情报服务上海3009电子侦察应用信息技术3010舞蹈高等教育艺术教育C064㊃02117信息组织试题第4页(共4页)。

北大14秋季《信息组织》作业答案

北大14秋季《信息组织》作业答案

作业ID: 27821.一数据库中共有40篇相关文献,所实施的检索检出其中的30篇,实际检索出的信息资源总量为45篇,则其检全率为()(对应于课本第二章,课件01)A. A. 75%B. B. 25%C. C. 66.7%D. D. 33.3%2.下列_________属于相容关系中的一种。

(对应于课本第二章,课件01)A. A. 矛盾关系B. B. 交叉关系C. C. 并列关系D. D. 反对关系3.网络中大量使用的超文本标识语言是()(对应于课本第三章,课件20-22)A. A. SGMLB. B. HTMLC. C. XMLD. D. RDF4.目前占主流的编目方式是(c)(对应于课本第四章,课件20-22)A. A. 原始编目和复制编目B. B. 集中编目和共享编目C. C. 文献编目和档案编目D. D. 手工编目和机读编目5.目前使用最普遍的分类法是_______。

(对应于课本第五章,课件02-07)A. A. 等级列举式B. B. 分面组配式C. C. 列举组配式6.依据分析兼综合原则编制的分类法是___________。

(对应于课本第五章,课件02-07)A. A. 等级列举式B. B. 分面组配式C. C. 列举组配式7.下面哪个不是采用的等级列举式分类法(对应于课本第五章,课件02-07)A. A. 美国《杜威十进分类法》B. B.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C. C.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D. D. 阮冈纳赞创制的《冒号分类法》8.________是分类法整体框架的体现。

(对应于课本第五章,课件02-07)A. A. 基本大类B. B. 基本部类C. C. 类目D. D. 序列9.____的类表是根据文献保证原则建立的。

(对应于课本第六章)A. A. DDCB. B. UDCC. C. LCCD. D. CC10.《中图法》的标记制度为______________。

(对应于课本第六章)A. A. 层累制B. B. 顺序―层累混合制C. C. 层累-顺序混合制11.将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集中在一起的号码是_________。

信息组织第1次作业

信息组织第1次作业
1、 错
2、 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
题号:32??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
内容:
层累标记制的优点之一是如同位类数量较多,超过号码的基数,仍然可以严格按等级编号。
1、 错
2、 对
学员答案:1
本题得分:
题号:33??题型:判断题??本题分数:
内容:
主表一般在基本大类的基础上,由基本部类、简表和详表等构成。
内容:
信息资源分类法的标记符号具有容纳性、()等性能
A、单纯性
B、表达性
C、简明性
D、助记性
学员答案:BCD
本题得分:
题号:20??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
内容:
《中图法》的修订原则概括起来主要包括()
A、稳定性原则
B、与知识发展同步原则
内容:
常用的信息组织与排序方法除了号码组织法、超文本组织法外还包括()
A、分类组织法
B、主题组织法
C、字顺组织法
D、时空组织法
学员答案:ABCD
本题得分:
题号:28??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
内容:
按加工目的,文摘可分为()
A、说明性文摘
内容:
杜威编制DDC时接受了美国()编制的图书分类法。
A、哈利斯
B、克特
C、奥特勒
D、拉封丹
学员答案:A
本题得分:
题号:17??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
内容:
DDC采用的标记符号,是通俗易懂的()。
A、拉丁字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信息组织与管理》期末试卷(A 卷)
考试班级:620510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 分,共40 分)
1、信息组织的基本对象和管理依据是____________。

A) 外在特征 B) 内容特征 C) 主题特征 D) 外在特征和内容特征
2、信息组织的方法基础是____________。

A) 语言学 B) 语言学、逻辑学和知识分类 C) 逻辑学 D) 语言学和逻辑学
3、根据信息资源的三级组织方法,Dublin Core 被划分在_________。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4、由于单元词法实行____________组配,因此容易产生含义不清的概念。

A )概念限定 B )概念相交 C )字面形式
5、以节点为基本单位,节点之间以链路相连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方式称为________。

A )主页方式 B )超文本方式 C )数据库方式
6、当前对大量的结构化网络信息资源进行规范话组织与管理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

A )文件方式 B )数据库方式 C )主题树方式
7、主题组织法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揭示主题词间的关系。

A )类目体系 B )参照系统 C )词族索引
8、搜索引擎Yahoo 主要提供__________________检索方式。

A )菜单检索
B )数据库检索
C )主题树检索
9、下面哪个不是标引语言的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

A) 分类语言 B) 主题语言
C) 自然语言 D) 代码语言
10、在叙词法索采用的多种情报检索语言原理和方法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
____________,这是决定叙词法性能与特点的基本原理。

A )字顺排列
B )参照系统
C )概念组配
系部: 班级: 学号: 姓名:
11、关键词法是采用____________词语直接标识与检索文献的方法。

A)文献标题中的B)标题表中经过规范化的C)文献正文中最单义的
12、标引语言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和文献需求主题概念的简明性、单义性和_________的概念标识系统。

A) 规范性B) 关联性
C) 受控性D) 新颖性
13、《中图法》采用_________做基本标记符号。

A) 单纯的阿拉伯数字B)单纯的拉丁字母
C) 拉丁字母和阿拉伯数字D)汉字
14、以节点为基本单位,节点之间以链路相连组织网络信息资源的方式称为_________。

A)主页方式B)超文本方式C)数据库方式
15、文献分类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

A)事务特征B)文献的本质属性C)文献的形式特征
16、标准通用标记语言_________是一种从结构和内容的层次来描述文献格式的计算机语言。

A)MARC B)SGML C)Metadata
17、_________的主要功能是描述internet数据内容和本质特征,存储相应的检索路径。

A)XML B)metadata C)UDC
18、用于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自编分类系统大多选用_________形式。

A)学科分类B)事物分类C)概念分类
19、超文本是对网络信息资源的_________。

A)线性组织B)非线性组织
20、用于对大量规范化与结构化数据进行组织的方法称为_________。

A)主页组织B)文件组织C)数据库组织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15分)
1、分类描述语言是信息组织的有力工具,我国常用的分类描述语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新华网的信息组织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MARC21中, 856字段的作用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资源的定位和存取进行
了规范。

4、主题组织法语言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关键词法四种类型。

5、目前Internet采用两种分类方式组织网络信息资源,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
1、标题词法、单元词法、关键词法和叙词法都设有描述标题词词间关系的主题词表。

()
2、叙词法对于同一概念的各种表述形式有的可以作为正式主题词,而有的不可以。

()
3、一个搜索引擎一般由搜索器、索引器、索引数据库、检索器和用户接口五个部分组成。

()
4、百度和google是全文搜索引擎,而yahoo是目录式搜索引擎。

()
5、dc元数据集由15个基本元素组成,而dc-lib共由18个元素组成。

()
6、在体系分类法中,所有类目名称都能直接表达事物概念,其涵义都可以从类目名称上一目了然。

()
7、分类语言通过建立层层划分的体系达到较高的专指度。

()
8、体系分类法主要特点是按事物主题集中信息。

()
9、除体系分类法外,任何情报检索语言都可用来组织检索工具和组织文献资料排架。

()
10、标题语言是最早产生的一种主题语言。

()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 分)
1、简述信息组织的原理。

2、简述XML与SGML、HTML的关系。

3、简述元数据的功能.
4、简述搜索引擎的构成及其工作原理。

5、比较字面组配和概念组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