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技术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分析_龙佳佳
针刺触发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
针刺触发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一、内容概览本文旨在综述近年来针刺触发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PS)的临床研究进展。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疼痛疾病,其特点是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常导致疼痛、运动功能障碍等症状。
针刺触发点治疗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达到缓解疼痛、改善肌肉功能的目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机制,然后重点分析了针刺触发点治疗在MPS中的应用及其疗效。
针刺触发点治疗可以显著缓解MPS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肌肉功能和运动能力。
本文还探讨了针刺触发点治疗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
针刺触发点治疗为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临床实践支持。
由于MPS的病因和病理机制复杂多样,针刺触发点治疗仍需结合个体情况进行综合治疗。
有必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和完善针刺触发点治疗MPS的临床应用。
1.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定义和概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是一种常见的软组织疼痛疾病,主要表现为肌肉和筋膜的无菌性炎症,伴随疼痛、肌肉紧张、僵硬和活动受限等症状。
MPS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慢性劳损、外伤、炎症、免疫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疼痛性质:通常为慢性、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疼痛性质多样,可能为刺痛、酸痛、胀痛等。
疼痛范围:疼痛通常集中在肌肉或筋膜的起附点或应力集中区域,如颈肩、腰臀、背部等。
肌肉触诊:医生在检查时可能会发现受累区域的肌肉紧绷、压痛和结节。
活动受限: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如弯腰、转身、张口等动作困难。
并发症:长期MPS可能导致肌肉萎缩、功能障碍,甚至影响全身健康。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通常包括对症治疗、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等。
针刺触发点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已在临床上显示出一定的疗效。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
肌筋膜触发点(激痛点)疗法治疗慢性肌肉骨骼疼痛以下内容为本人原创,如需转载请标注出处一.95%的慢性疼痛来自肌筋膜触发点的活化现代人工作压力日益增大,加之生活习惯不良,经常保持固定姿势使用手机、电脑、电视,或因运动创伤、肌肉疲劳等致长期体态失衡,加重的慢性损伤会导致疼痛以及肌肉运动模式的重新分配,长时间后会导致动作控制模式的变化,短期来看很多患者不发生疼痛一般是其他肌肉保护性代偿的结果,但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动作障碍及各种急慢性疼痛。
因此很多人频繁出现头颈肩部的酸胀不适甚至疼痛,手麻,腰腿痛等,依据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可有如颈源性头痛,颈椎失稳,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肩袖损伤,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梨状肌综合征,腰肌劳损,足底筋膜炎等各种诊断。
这些疾病除了对症处理疼痛发生部位和修复压迫损伤之外,这一类患者还同时具有一个共同的疾病特点,即肌筋膜疼痛综合征;ICD-11诊断标准里又根据是否找得到原发因素分为“慢性原发性/继发性肌肉骨骼疼痛”。
其中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Trigger Points,MTrPs),又称激痛点,简单来讲就是肌肉里面出现的异常小结节或条索,是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标志性特点。
它最早是由美国临床教授Janet Travell 于1942 年提出,可分为隐性触发点和活化触发点。
该理念在国内于上海体育学院黄强民教授的带领下获得普及推广。
据流行病学调查统计,95%慢性疼痛病人与此有关。
当疲劳、抵抗力下降、反复感冒、营养物质缺乏等因素出现时,可促使隐性触发点发展为活化触发点,继而产生疼痛、关节功能受限等。
如图1 中显示的“x”便是常见的触发点部位,其活化后往往表现为远隔部位(红色部分)的疼痛,因此患者疼痛的部位往往不是真正出现问题的点,对着疼痛部位推拿按摩针刺效果往往不佳的原因也在于此。
二.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如何灭活既然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活化是大部分疼痛疾病产生的源头,那么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原则就是以各种方法灭活触发点。
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针对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进行观察研究。
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药物镇痛治疗,观察组采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的为77.5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治疗中,对其采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关键词: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引言: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患者常见的症状为疼痛,疾病主要是因为劳损或者风寒湿邪侵犯造成患者的胸背筋膜、肌肉损伤或者粘连等刺激神经引发疼痛[1]。
在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中,以患者的疼痛点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
文章针对肌筋膜触发点治疗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研究,具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胸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有26例,女性有14例,年龄在23~77岁,平均年龄为(51.23±2.13)岁。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有27例,女性有13例,患者的年龄在22~75岁,平均年龄为(051.21±2.11)岁。
1.2方法对照组:采用药物镇痛治疗。
本组的患者对其使用药物进行镇痛治疗,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连续服用1个月。
观察组:采用肌筋膜触发点治疗。
本组的患者采用的是肌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让患者俯卧在治疗床上,将胸背肌完全暴露,医生用手指触及患者相关的胸背肌,用大拇指指腹寻找紧、僵、硬、滑的肌带,触压有疼痛,用0.35*75mm 的刃针针刺产生局部抽搐或远处的牵涉痛,即对触发点进行松解,每周1次,根据患者情况连续治疗3-6次。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腰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腰肌损伤的临床研究徐永辉(大余县人民医院,江西大余341500)基金项目:江西省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科研课题(20188124)作者简介:徐永辉,男,本科,主治中医师。
【摘要】目的探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腰肌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腰肌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
对照组使用电针治疗,观察组使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电针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电针治疗慢性腰肌损伤可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腰肌损伤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电针联合治疗Clinical study on pain myofacial trigger points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lumbarmuscular injuryXu Yonghui.The People's Hospital of Dayu County ,Dayu ,Jiangxi 341500【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pain myofacial trigger points combined withelectro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lumbar muscular injury.Methods60patients with chronic lumbar muscularinjury who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to November 2019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cases in each group.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pain myofacial trigger points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The curative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 for 1month.ResultsThe curative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Pain myofacial trigger points combined with electro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chronic lumbar muscular injury can increase curative effect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Key Words 】Chronic lumbar muscular injury Myofacial pain trigger pointsAcusectorCombined treatmentDOI :10.19435/j.1672-1721.2020.17.005[7]王冰,田文,王美祺,等.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保护方法综述[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6,37(9):1017-1018.[8]郑子玲.甲状腺乳头状癌右侧喉返神经背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清扫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6,36(8):912-914.[9]刘溦薇,邓先兆,樊友本,等.甲状腺术中喉返神经的损伤和预防[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5,42(2):122-126.[10]邵渊,白艳霞,权芳,等.喉返神经显露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肿瘤医学,2014,22(2):301-303.[11]屈新才,肖勇,黄韬,等.甲状腺癌患者术中喉返神经的显露及损伤预防[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9):700-703.(收稿日期:2020-03-19)慢性腰肌损伤是基层劳动者常见的痛性损伤之一,患者出现骨骼肌疼痛、关节功能受限、肌筋膜炎、肌损伤或疲劳等现象,均与骨骼肌内有活化的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有关,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处可触摸到一条紧绷的肌带,是骨骼肌内结节处异常的大量高度敏感小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会使骨骼肌较易受到损伤,其产生与患者工作生活均有着较大的关系。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作者:舒永进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9年第35期【摘要】目的:评价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72例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
对照组采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觀察组治疗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治疗中应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方法,临床疗效显著,患者疼痛程度得到了有效缓解,可在临床上做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肌肉牵伸颈肩腰背疼痛程度[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cupuncture myofascial pain trigger point combined with muscle d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neck, shoulder, lumbar and back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ethod: From January 2017 to January 2018, 72 patients with neck, shoulder,lumbar and back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36)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36)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myofascial pain trigger poi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myofascial pain trigger point combined with muscle drafting.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pain degre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pain degree scor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treatment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cupuncture myofascial pain trigger point combined with muscle drafting method in the treatment of neck,shoulder, lumbar and back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has a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pain degree of patients has been effectively alleviated, which can be further promoted in clinical practice.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属于慢性软组织源性疼痛病症,以“激痛点”为标志性特点,肌肉、肌腱、筋膜等部位多发,临床症状为颈、肩、腰、背肌肉固定压痛、牵涉痛、抽搐反应等,是运动、自主神经等功能障碍诱因,对患者生活、工作质量等产生了严重影响[1-2]。
肌筋膜触发点在非特异性下背痛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肌筋膜触发点在非特异性下背痛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陈杰
【期刊名称】《按摩与康复医学》
【年(卷),期】2022(13)18
【摘要】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造成非特异性下背痛的常见原因,以肌筋膜中存在的触发点为主要特征。
下背痛患者的腰臀部肌群如腰方肌、臀中肌处触发点分布率较高。
目前,触诊是触发点的最高效的诊断方式,但其准确性难以保证,仪器诊断具有较高客观性,但存在成本昂贵、操作复杂等局限,今后的诊断策略应设法结合两种方式
的优势。
对于触发点的治疗,手法治疗、注射疗法、运动疗法和替代疗法等皆有一
定疗效。
侵入性疗法如注射与干刺,若结合超声等仪器的引导能获得更高的准确性、更低的治疗风险。
中国传统疗法如推拿、拔罐,对下背痛也有一定疗效,把治疗重点
集中在触发点区域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此外,部分多种疗法联合的方式有更佳疗效,如手法结合运动等。
【总页数】6页(P66-71)
【作者】陈杰
【作者单位】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93
【相关文献】
1.肌筋膜释放技术训练方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临床观察
2.肌筋膜释放技术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影响的临床研究
3.肌筋膜释放技术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影响的临床研究
4.肌筋膜释放技术训练方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背痛的临床观察
5.针刺肌筋膜触发点在疼痛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针灸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技术治疗顽固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针灸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技术治疗顽固性腰痛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医针灸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技术治疗顽固性腰痛效果。
方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期间于我科治疗的顽固性腰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中医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技术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中医症候积分。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腰痛、下肢痛以及下肢麻木的症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腰痛、下肢痛以及下肢麻木的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针灸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技术治疗可增强对腰痛患者的治疗效果,加强对患者疼痛程度、关节功能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效果,且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关键词:中医针灸;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技术;顽固性腰痛引言近年来,随着人们工作压力加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腰痛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且易反复发作,成为顽固性腰痛,给患者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近年来,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TrP)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研究采用中医针灸联合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技术治疗顽固性腰痛患者90例,获得了较令人满意的临床治疗疗效,现将该诊疗过程以及观察报告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2年1月-12月期间于我科治疗的顽固性腰痛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5例。
观察组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22~69岁,平均年龄(46.23±3.47)岁;病程2~10个月,平均病程(5.16±2.35)个月;病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9例,退行性脊柱炎14例,腰肌劳损8例,其他4例。
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5.76±3.51)岁;病程1~11个月,平均病程(5.21±2.42)个月;病因为腰椎间盘突出症19例,退行性脊柱炎15例,腰肌劳损9例,其他2例。
推拿手法治疗腰背臀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临床观察
推拿手法治疗腰背臀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临床观察目的研究分析对腰背臀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采用推拿手法治疗的效果,为其临床应用和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方法本次研究中共入选研究对象43例,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疗腰背臀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入选研究的时间为2012年6月~2014年2月,分成观察组(21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推拿手法进行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分别为100%、77.27%,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临床上针对腰背臀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采用推拿方式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重视与推广使用。
标签:推拿手法;腰背臀肌筋膜触发点;临床疗效腰背肌筋膜疼痛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主要是因慢性、急性劳损、潮湿、寒冷等导致的腰部或背部肌肉、筋膜出现缺血、水肿的病症类型,在中医中属于”痹症”的范畴,在中老年群体、长时间坐位工作以及体力劳动者中多见,临床治疗本病的方法较多,近年来本院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取得明显效果,本文以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自愿为原则,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鉴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显著性,现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开展的时间为2012年6月~2014年2月,共入选研究对象43例,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腰背臀肌筋膜疼痛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严格的检查和诊断,并与WHO中规定的相关诊断标准[1]相符合。
在43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在32~74岁,平均年龄为(38±6.10)岁,病程在2~10年,平均病程为(5±2.31)年。
通过观察发现,以上患者的病史均比较长,且在于本院治疗前大多数已经过多种西医治疗方案但无效。
患者主诉腰腿部疼痛、发冷、无力、酸胀,受冷时以上症状加重,休息、静止后则症状缓解,夜间因疼痛而失眠,长期服用安眠、止痛类药物,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激痛点针刺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应研究
激痛点针刺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应研究摘要:目的研究临床使用激痛点针刺的方式治疗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为提高患者的腰肌功能及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中选择80例观察,随意抽取40例为观察组,采取激痛点针刺治疗,其余40例为对照组,采取安慰性低频电刺激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症状的改善程度(VAS)、功能障碍的改善程度(RDQ)以及腰部活动范围的改变(ROM)。
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VAS指标及功能障碍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腰部活动范围等指标也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激痛点针刺可以有效的改善腰肌筋膜疼痛患者的腰肌功能,降低疼痛度并增强腰部活动的范围,是治疗此种病症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广泛使用并大力推广。
关键词:激痛点针刺;压力疼痛阈值;腰部活动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慢性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中选择80例,所有患者均大于18周岁。
从中随意抽取40例为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48.2±3.1)岁,其余40例为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平均(47.6±3.4)岁。
所有患者均经医院的必要检查确诊,排除影响研究的其他因素。
患者对本次研究的治疗方式以及目的等均知晓且自愿参与,患者无精神障碍并且对医护人员有良好的依从性,将两组患者的基资料指标进行分析比对,结果显示p>0.05无统计学意义,可对比。
1.2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每周1次连续4周的治疗,每次治疗的时间为半小时,均由临床操作经验丰富的医师给与治疗。
对照组采取安慰性低频电刺激的方式,将TENS仪器的2个电极放在患者腰臀疼痛的部位上,使用对称性双极波,频率调整为50 Hz,时相为50ms,根据患者的反应调整适当的电流,强度大小为最小感觉阈[1]。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症状。
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是一种常用的治疗方法,针对患者疼痛部位进行针刺和牵拉操作,以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这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我们来谈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的原理。
这种治疗方法主要是利用针刺和牵拉的方式,刺激肌肉和筋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疼痛和炎症。
针刺可以激活局部的肌肉和筋膜,调节神经末梢的兴奋性,减轻疼痛传导。
而牵伸则可以放松紧张的肌肉,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减少肌肉的疼痛和不适。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的症状。
我们来分析一下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的优势。
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快、操作简单、无副作用等优势。
通过对疼痛部位进行局部针刺和牵拉操作,可以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使患者感到舒适和放松。
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简单,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和设备,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最重要的是,这种治疗方法几乎没有副作用,可以有效地避免患者出现药物反应等问题,是一种非常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法。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的适应症。
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尤其是那些由于长时间坐姿不良、劳累过度、情绪紧张等导致的慢性疼痛症状。
这种治疗方法还适用于一些患有肌肉劳损、肌肉拉伤、肌肉肿胀等症状的患者。
只要是因为肌肉和筋膜引起的疼痛症状,都可以考虑采用这种治疗方法进行缓解和治疗。
我们来谈谈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的临床效果。
根据临床实践和研究资料的统计,这种治疗方法在缓解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症状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综合征是指身体多处肌肉和筋膜同时出现疼痛和敏感的症状,使人感到不适,影响生活质量。
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征,临床上多见于办公室人群和长期面对电脑的人群中。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疗法、药物治疗等,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人们开始寻求其他治疗方法。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是一种新的疗法,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旨在评价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在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效果。
在进行研究之前,我们先对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进行了一番了解。
针刺疗法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通,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
而肌肉牵伸治疗则是通过拉伸肌肉来放松紧张的肌肉,使其恢复正常的弹性。
将这两种疗法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缓解身体多处肌肉和筋膜的疼痛和敏感症状。
我们对这种联合治疗在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效果寄予了厚望。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一项针对该联合治疗的临床试验。
我们选取了一组患有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接受了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而对照组接受了传统的物理疗法。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我们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活动度、生活质量等指标进行了评价。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之后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活动度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疼痛程度减轻不显著,活动度和生活质量改善也不明显。
这表明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在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效果非常明显。
在长期随访中,治疗组的患者并未出现复发的情况,症状得到了长期的缓解。
而对照组的患者在停止治疗后很快出现了症状的复发。
这也进一步证实了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的长期疗效。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地缓解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肌肉刺激疗法治疗腰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效果观察
1 2. 分 组 及 治 疗 . 1
共 有 l 0例 患 者 人 组 , 有 病 人 均 2 所
签署 知情 同意 书 ,按数字表法 将患者分 成对 照组 和针刺组 各 6 0例 。对照组给予局部 注射消炎镇痛药 ,0 5 利多卡 .%
因与 得 宝松 混 合 液 治 疗 。针刺 组 患 者 取 俯 卧 位 , 薄 枕 置 于 用 病 人 腹 部 ,常 规 消 毒 ,采 用 一 次 性 使 用 针 灸 针 ( 佗 牌 , 华 0 3 mm × 4 m m) 确 认 肌 筋 膜 疼 痛 相 对 应 的 椎 旁 神 经 .0 0 , 所属 的棘 突 ,在 此 棘 突 及 上 下 2 ~3个 棘 突 间 隙 水 平 ,旁开 中 线 ( 5 m ,5 m 左 右 ) 2. c c ,采 用 直 剌 进 针 法 ,刺 入 相 对 应
( 8 2 ,P < 0 0 ) X .9 . 1 。患者再 接受情 况( 如有 类似疼痛 是否 愿意再接受 此方法 ) :对 照组 1 ( 6 7 ,针 刺组 6例 2 . %) 3 9例( 5 0 。前者再接 受率 明显 低于后者 ,差异有 统计 6 . %)
针 刺 外 斜 肌 、内斜 肌 、 阔肌 、腰 方 肌 的 附着 处 ,针 剌 方 向 背
一
针刺后局部 疼痛 、紧绷感 2例 ( . %) 3 3 ,次 日自行 缓解 ,未
见 其 他 明 显 不 良反 应 发 生 。
般 与 皮 肤 垂 直 , 针深 度 3~4 m ,当 针 剌 入 上 述 挛 缩 缩 进 c
中 国 乡 村 医 药 杂 志
肌 肉刺激 疗法治 疗腰肌 筋膜 疼痛综合征效果观察
杨 晓初 周 咏 梅 ( 新昌中医 浙江 院 5 50 1 0) 2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摘要】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在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效果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评价该治疗方法的疗效。
通过对研究背景和目的进行阐述,介绍了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原理以及肌肉牵伸治疗在此综合征中的应用。
详细描述了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结合讨论部分对结果进行分析探讨。
最终得出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在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显著疗效。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该治疗方法。
通过本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疼痛缓解和康复效果。
【关键词】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肌肉牵伸、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效果评价、研究、方法、结果、讨论、结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过去的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可以通过刺激肌肉内的神经末梢,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从而减轻肌肉痉挛和疼痛。
肌肉牵伸治疗则可以通过拉伸肌肉和筋膜,改善肌肉的柔韧性和血液循环,减轻肌肉的紧张和压力。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对于这种联合治疗方法的效果评价还存在一些争议和不确定性。
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评估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在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作用和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主要是评价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对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通过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肌肉功能、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来探讨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触发点与肌肉牵伸治疗在缓解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作用机制和优势。
也希望通过本研究的结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疼痛缓解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 正文2.1 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原理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原理主要是通过针刺的方式刺激肌肉内部的神经纤维和感受器,引起一系列生理反应,从而达到减轻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紧张的效果。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
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摘要】本文对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进行评价。
从针刺治疗原理、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特点和联合肌肉牵伸作用入手,论述了其在临床中所取得的疗效,并分析了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该治疗方法在缓解肌筋膜疼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最后总结了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的效果,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肌肉牵伸、综合征、疗效评价、影响因素、效果总结、未来研究方向、结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疼痛症状,其病因复杂,症状表现多样。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受到这种疼痛问题的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目前对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在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疗效评价还不够全面和系统。
本研究旨在探讨该治疗方法在该病症中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其疗效的因素,以期为进一步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在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评价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疼痛缓解、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提升的影响。
通过对患者的临床观察和症状评估,分析针刺治疗和肌肉牵伸联合应用对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治疗效果,揭示其治疗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评价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影响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效果的因素,为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龙佳佳;庄小强;谭树生;言丽燕【期刊名称】《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15)003【摘要】[目的]比较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疗效,为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探寻一种新的综合治疗模式。
[方法]将30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肌筋膜触发点组、经络穴位组及综合治疗组,每组100例,每组均临床常规用药,肌筋膜触发点组采用每周1次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经络穴位组采用每天1次经络取穴针灸治疗,综合治疗组每天1次经络取穴针灸治疗,并配合每周1次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进行治疗,6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
治疗8周后,进行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和组间疗效的比较。
[结果]三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各组疼痛指数、功能状态指数和硬结条索状物指数均降低(P〈0.05);有效率方面,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6%,肌筋膜触发点组总有效率85%,经络穴位组总有效率82%,肌筋膜触发点组与经络穴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
[结论]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相当,二者合用可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总页数】3页(P17-19)【作者】龙佳佳;庄小强;谭树生;言丽燕【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南宁5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3【相关文献】1.针刺肌筋膜触发点与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临床观察 [J], 龙佳佳;庄小强;谭树生;言丽燕2.疼痛护理对腰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影响 [J], 张红色;郑耀珍;覃华;谭树生;龙佳佳;黄金艳;3.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联合肌肉牵伸治疗颈肩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评价[J], 舒永进4.肌筋膜疼痛触发点配合经络穴位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J], 农洪升5.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埋线治疗与普通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比较研究 [J], 戴迎春;梁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触发点疗法:精准解决身体疼痛的肌筋膜按压疗法》笔记
《触发点疗法:精准解决身体疼痛的肌筋膜按压疗法》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肌筋膜疼痛的基本概念 (3)2. 触发点疗法的起源与发展 (4)二、肌筋膜疼痛的常见原因与症状 (5)1. 肌筋膜疼痛的常见原因 (7)2. 肌筋膜疼痛的主要症状 (8)三、触发点疗法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方法 (8)1. 触发点的定义与特点 (9)2. 触发点疗法的基本原理 (10)3. 触发点疗法的操作步骤与技巧 (11)四、肌筋膜疼痛的临床应用与案例分析 (13)1. 肌筋膜疼痛的临床应用 (14)2. 触发点疗法在特定人群中的应用 (15)3. 案例分析与讨论 (16)五、触发点疗法的注意事项与风险防范 (17)1. 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9)2. 治疗过程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20)六、触发点疗法的疗效评估与长期管理 (21)1. 治疗效果的评估标准 (23)2. 长期管理的策略与方法 (24)七、总结与展望 (25)1. 触发点疗法在疼痛管理领域的价值 (2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28)一、内容概述这本书主要介绍了一种专门解决身体疼痛的肌筋膜按压疗法——触发点疗法。
这是关于运动损伤修复和疼痛管理领域的重要知识,其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其内容的实用性和科学性,对于理解身体疼痛的原因和寻找解决方法具有极大的帮助。
书中首先介绍了触发点疗法的概念、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
触发点是指肌肉中紧张、疼痛的区域,这些区域可能引发全身性的疼痛。
通过按压这些触发点,可以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减轻疼痛。
书中详细解释了触发点的识别和定位方法,使读者能够初步掌握寻找触发点的技巧。
书中详细阐述了触发点疗法的具体实施方案和步骤,这些内容包括如何进行按压、按压的力度和频率、按压的时间和顺序等。
这些内容对于想要学习并实施触发点疗法的人来说,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
书中还介绍了与触发点疗法相关的其他疗法,如肌肉拉伸和热身运动等,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疼痛解决方案。
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
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摘要】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腰背部的一种慢性疼痛性病症,避免诱因,综合治疗是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腰背部的一种慢性疼痛性病症,最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主要病因是在寒冷、潮湿的气候环境中寒冷导致腰背部肌肉血管收缩,缺血,水肿引起局部纤维浆液渗出;其次是慢性劳损,腰背部肌肉、筋膜损伤后发生纤维化,压迫临近毛细血管和末梢神经而出现疼痛症状。
本研究自2013年9月至2013年11月共收治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16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7例,治疗前疼痛评分量表:平均为7.6分,治疗上给与红外光浴热敷理疗、针灸按摩治疗2周后,疼痛评分量表:平均为1.7分,p<0.05,疗效确切。
讨论: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腰背部弥漫性钝痛,以双侧髂腰肌为主,一般早晨疼痛明显,白天轻,晚上加重,病程较长,劳累及气候变化易诱发,有明确的疼痛部位,一般来说,按压该部位,疼痛可以向相临部位放射,有些病人甚至可以触及大小不等的硬结。
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较多,基本上以保守治疗为主,除非病情严重,病程很长,保守治疗无明显改善者,可以考虑行松解术,常见的腰背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措施如下:1.对症处理及药物治疗首先是解除病因,改善生活、工作环境,采取保暖、防潮等措施,同时加强户外活动和腰背部肌肉锻炼,避免腰肌劳损或劳累。
药物治疗方面:解热镇痛药及肌松剂可缓解肌肉痉挛、镇痛、消炎以减轻和缓解疼痛。
2.针灸针灸的关键在于找到正确的穴位,一般的方法是根据病变部位循经取穴,常用的穴位有阿是穴、肾俞穴、合谷穴等,对选定的学位进行针刺或艾灸,可以使临近组织松弛,疼痛相应减轻。
3.疼痛点局部阻滞法对患者疼痛最明显的激发点进行痛点肌筋膜下的阻滞,对于痛点的选择,没有数目上的硬性规定,一般来说,可以采用圆圈法,即广泛选取痛点后,可以对痛点进行分析,考虑到局麻药的作用范围,如果痛点相隔较近,则只选择距离稍远的痛点进行封闭,这可以依据阻滞后的病人主诉,如果范围不够,可以局部再加强。
激痛点推拿治疗腰背筋膜纤维织炎的临床研究
激痛点推拿治疗腰背筋膜纤维织炎的临床研究李建敏;唐宏亮;赵晓芳;龙佳佳;谢青;谭树生【期刊名称】《大众科技》【年(卷),期】2022(24)7【摘要】目的:观察激痛点推拿治疗腰背筋膜纤维织炎(low back fascia fibrositis,LBFF)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LBFF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
对照组予口服塞来昔布胶囊+外用消痛贴膏+核心稳定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激痛点推拿疗法。
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腰痛疗效评分系统(LBOS)的测评得分,以及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LB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6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口服塞来昔布+外用消痛贴膏+核心稳定训练基础上,联合激痛点推拿治疗LBFF,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从事家务劳动、体育锻炼和日常工作的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总页数】5页(P45-48)【作者】李建敏;唐宏亮;赵晓芳;龙佳佳;谢青;谭树生【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民族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防城港医院;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6;R244.1【相关文献】1.针灸结合激痛点刺络放血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作用2.激痛点动伸推拿治疗斜方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30例临床研究3.火针针刺肌筋膜激痛点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4.全身振动训练结合激痛点针刺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疗效观察5.针刺激痛点结合脏腑推拿治疗慢性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伴焦虑临床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 金 项 目 :广 西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合 同 编 号 :桂 科 自 0832200) 1 广西民族医院(南宁,530001) △ 通讯作者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广西民族医院门诊和康复科的住院
患者500例,男349例,女151例;年 龄 30~72 岁;病 程 0.17~ 10年;按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组 各 250 例。 治 疗 组 男 184例,女 66 例;年 龄 30~71(54±2.31)岁;病 程 0.17~9.6 (6.8±1.26)年。对照组男 165 例,女 85 例;年 龄 33~72(55± 1.98)岁;病程0.25~10(6.3±1.35)年。2 组 性 别、年 龄、病 程 等 资 料 比 较 差 异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P>0.05)。 1.2 纳 入 标 准
观察并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前 和 治 疗 后 的 疼 痛 指 数、功 能 受 限以及腰部硬结条索状物评 分 各 项 数 值。 将 疼 痛、功 能 受 限 及 有硬结条 索 状 物 的 不 同 情 况,给 予 相 应 分 级 与 评 分 指 数。 疼 痛 、功 能 受 限 及 有 硬 结 条 索 状 物 3 项 分 别 记 分 ,满 分9 分 。 疼 痛 指数:无疼痛0分,轻 度 疼 痛 1 分,中 度 疼 痛 2 分,重 度 疼 痛 3 分;功能状态指数:不受限 0 分,轻 度 受 限 1 分,中 度 受 限 2 分, 重度受限3 分;硬 结 条 索 状 物 指 数 :无 0 分,轻 度 (1~2cm 以 内)1分,中度(1~2cm 以上)2分,重度(2~3cm 以上)3分。 1.6 疗 效 标 准[2]
X 线、CT、实验室化验检查等发现其他原因 引 起 的 腰 背 痛, 如外伤、骨结核等;其他病症并发的腰肌损害;就诊前48h使 用 过其他方法进行治疗者;孕妇以 及 有 严 重 心、肺、肾 疾 患 或 有 其 他严重性疼痛患者。 1.4 方 法 1.4.1 治疗 组 采 用 针 刺 联 合 推 拿 治 疗 。 针 灸 取 穴,按 足 太 阳 膀胱经内、外经线、督脉经线和华 佗 夹 脊 穴 线 上,探 寻 腰 部 压 痛 点、条索状物、硬结处以及阿 是 穴,配 合 膀 胱 经 穴、督 脉 经 线、华 佗夹脊穴。穴 位 常 规 消 毒 后,采 取 一 次 性 针 灸 针 针 刺 所 取 穴 位,待得气同时该肌肉产生抽搐 颤 动,针 刺 强 度 中 等,使 抽 搐 颤 动消失为准,每天1次,6次为1个疗程。起针后1h,配 合 推 拿 疗法,具体操作:患 者 取 俯 卧 位,术 者 在 其 腰 背 部 施 以 按 揉 、 法,时间约10min;待患者 腰 部 发 红 有 热 感,再 点 按 脾 俞、胃 俞、 膈俞、肾俞、命门、委中 以 及 八 髎 穴、阿 是 穴 等 穴,时 间 约 5min; 然后在扪及的条索状物或结节处及阿是穴施以深透柔和的弹 拨法,时间约3min;随之 直 擦 督 脉 及 背 部 膀 耽 经,以 透 热 为 度; 最 后按拿、拍抹患处结束,时间约15min。每天1次,6次为1疗 程。针刺和推拿治疗,均疗程之间休息1d ,连治8个疗程。 1.4.2 对照组采用盐酸替扎尼定口服,盐酸替扎尼定 片(四 川 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H20050788,每片4mg)口 服吸收良好。患者初次使用宜 有 2~4 周 的 剂 量 调 整 期。 开 始
腰背肌筋膜 疼 痛 综 合 征 指 由 寒 冷、潮 湿、急 性 和 慢 性 劳 损 等原因引起腰背部筋膜、肌肉出 现 水 肿、缺 血、渗 出 及 纤 维 性 病 变的一类疾病,属 于 中 医 “痹 症”范 畴,为 临 床 常 见 多 发 的 难 治 疾病,以中老年、尤 其 是 体 力 劳 动 与 长 时 间 坐 位 工 作 的 人 群 居 多。因治疗不够彻底,遗留局 部 粘 连,进 而 形 成 激 痛 点,及 疼 痛 触发点。2007年7月-2011年 7 月 广 西 民 族 医 院 利 用 针 刺 和 推拿以及西药替扎 尼 定 (Tizanidine)治 疗 腰 背 肌 筋 膜 疼 痛 综 合 征 ,均 取 得 较 好 的 疗 效 ,现 报 告 如 下 。
Effect of Trigger Point of Myofascial Pain for Treatment of Low Back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LONG Jiajia1 ZHUANG Xiaoqiang1 TAN Shusheng1
1 Guangxi National Hospital,Guangxi 53000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superiority effect of trigger point of myofascial pain for treatment of low back myofas- cial pain syndrome.Methods:All 500patients met the diagnostic criteri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with 250cases in each group.The patients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igger point of myofascial pain technology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therapy),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izanidine,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every other day,for 7days was a course of treatment.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each other before and 8courses after treatment.Results:The index of pain,functional status,and induration cords were decreased after treat- ment in both groups(P<0.05).There were 100cases cured (accounting for 40.00%),78cases effective(accounting for 31.20%),61cases improved (accounting for 24.40%),and 11cases ineffective (accounting for 4.40%),with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95.60%in the treatment group.While,there were 80cases cured (accounting for 32.00%),92cases effec- tive(accounting for 36.80%),41cases improved (accounting for 16.40%),and 37cases ineffective (accounting for 14. 80% ),with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85.2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ects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It is effective for using trigger point of myofascial pain for treatment of low back myo- fascial pain syndrome,and which is superior to tizanidine therapeutic,so it is worthy for further research and extension. Key words Trigger point of myofascial pain;Low back myofascial pain syndrome;Acupuncture;Massage;Tizanidine
用量每次1~2mg,间隔6~8h服用 1 次。 单 剂 用 量 一 般 不 超 过8mg,而每天用量一般 不 超 过 12 mg。6d 为 1 个 疗 程,疗 程 之间休息1d ,连续观 察 8 个 疗 程。 服 药 期 间 嘱 患 者 每 隔 2~3 天观察1次血压,因 本 药 服 用 初 期 可 能 引 起 急 剧 的 血 压 下 降 , 出现问题随时就医,另嘱患者服 药 期 间 不 宜 从 事 驾 驶 或 操 纵 机 械等工作。 1.5 观 察 指 标 及 方 法[2]
36
Chinese J Trad Med Traum & Orthop,Dec 2011,Vol 19,No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临床研究·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技术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疗效分析
龙佳佳1 庄小强1△ 谭树生1
[摘要] 目的:评价利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腰背肌 筋 膜 疼 痛 综 合 征 临 床 疗 效 的 优 越 性 。 方 法:将 500 例 符 合 诊 断 标 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50例,治疗组采用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技术(针 刺 和 推 拿 疗 法)进 行 治 疗,对 照组采用替扎尼定进行治疗;2组治疗均隔日 1 次,7d为1个疗程;治疗8 个 疗 程 后,进 行 2 组 自 身 治 疗 前 后 对 照,以 及 2 组间疗效的比较。结果:2组自身治疗前后对照,各组疼痛指数、功能状态指数和硬 结 条 索 状 物 指 数 均 降 低 (P<0.05);治 疗组总有效率为95.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2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 意 义 (P<0.05)。 结 论:采 用 肌 筋 膜 疼 痛 触 发 点 治 疗 技 术 治 疗 腰 背 肌 筋 膜 疼 痛 综 合 征 疗 效 明 显 ,且 优 于 替 扎 尼 定 的 治 疗 效 果 ,值 得 临 床 进 一 步 研 究 和 推 广 。 [关键词] 肌筋膜疼痛触发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针刺;推拿;替扎尼定 [中 图 分 类 号 ] R686.3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2011-0205(2011)12-003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