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合集下载

免疫习题8-11章

免疫习题8-11章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一.选择题A型题1.MHC是指:A.染色体上编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B.染色体上编码移植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C.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D.染色体上编码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E.染色体上编码组织特异性抗原的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2.HLA基因复合体定位于:A.第2号染色体B.第6号染色体C.第9号染色体D.第15号染色体E.第17号染色体3.对人而言HLA分子属于:A.异嗜性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异种抗原D.组织特异性抗原E.隐蔽的自身抗原4.下列哪项不是MHC基因编码的产物?A.β2微球蛋白(β2m)B.HLA-Ⅰ类分子α链C.HLA-Ⅱ类分子α链D.HLA-Ⅱ类分子β链E.低分子量多肽(LMP)6.HLA-II类基因的表达产物主要分布于:A.所有白细胞胞表面B.专职性APC、胸腺上皮细胞和活化T细胞表面C.所有有核细胞和血小板表面D.淋巴细胞表面E.所有血细胞表面7.静止T细胞表达哪些MHC分子?A.MHC-I、II、III类分子B.MHC-I、II类分子C.MHC-I、III类分子D.MHC-I类分子E.MHC-II类分子8.不表达HLA-I类分子的细胞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非专职性APCD.中性粒细胞E.成熟红细胞9.构成HLA- I类分子抗原肽结合槽的部位是:A.α1结构域和β2mB.α1和α2结构域C.α2和α3结构域D.α3结构域和β2mE.β2m11.靶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的关键性分子是:A.MHC-I类分子B.MHC-II类分子C.MHC-III类分子D.CD1分子E.粘附分子12.下列哪种分子是非经典的HLA-I类基因产物:A.HLA-A B.HLA-B C.HLA-C D.HLA-DM E.HLA-E 13.HLA-I类分子分布于:A.专职性APC和活化T细胞表面B.所有有核细胞表面C.所有白细胞表面D.所有血细胞表面E.专职性和非专职性APC 表面14.关于HLA-I类分子的叙述,哪项是错的?A.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B.由α链和β2m组成,分别由第6号和15号染色体编码C.是提呈内源性抗原肽的关键性分子D.能与辅助受体CD8分子结合E.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15.HLA-II类基因的产物不包括:A.HLA-DP分子B.HLA-DM分子C.HLA-DQ分子D.HLA-G分子E.HLA- DR分子16.专职性APC提呈外原性抗原的关键性分子是:A.MHC-I类分子B..MHC-II类分子C.MHC-III类分子D.CD1分子E.粘附分子18.关于HLA-II类分子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主要分布于专职性APC和活化T细胞等表面B.是提呈外源性抗原的关键性分子C.由α.β两条肽链组成,分别由不同染色体编码D.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E.能与辅助受体CD4分子结合19.构成HLA-II类分子抗原肽结合槽的部位是:A.α1和α2结构域B.β1和β2结构域C.α1和β1结构域D.α1结构域和β2mE.α2和β2结构域21.下列哪种成分由HLA-III类基因编码:A.β2m B.TAP C.LMP D.Bf E.HLA-DM分子22.参与对内源性抗原肽转运的是:A.LMP B.HLA-II类分子C.TAP D.Bf E.HLA-DO分子24.HLA的单元型是指:A.同一条染色体上HLA复合体不同座位等位基因的特定组合B.两条染色体上HLA等位基因的组合C.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的组合D.两条染色体上基因的组合E.某一个体HLA分子的特异性型别25.与HLA表达异常无关的疾病是:A.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B.肿瘤C.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D.寻常天庖疮E.乳糜泻26.HLA分子的多态性部位是位于:A.抗原肽结合槽B.IgSF结构域C.跨膜区D.胞浆区E.β2m27.编码蛋白酶体相关成分的MHC基因是:A.HLA-DM基因B.HLA-DQ基因C.HLA-DR基因D.TAP基因E.LMP基因28.参与对外源性抗原加工处理的HLA分子是:A.LMP B.HLA-DM C.TAP D.HLA-E E.TAP相关蛋白31.关于HLA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分析亲代和子代的HLA表型可以获知该家庭成员的HLA基因型B.HLA-I类分子的结构不同于II类分子,前者含有β2mC.HLA纯合子细胞是非常罕见的,一般在近亲婚配的家庭中检出D.HLA-I类分子的α链和β链分别由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所编码E.血小板不表达HLA-I类分子34.MHC分子最重要的功能是:A.提呈抗原肽,激活T细胞,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B.诱导T细胞分化C.引起移植排斥反应D.限制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E.诱导免疫耐受35.肿瘤细胞HLA-I类分子的表达减弱或缺失时,不能有效地激活下列哪种细胞?A.CD4+Th细胞B.CD8+CTL细胞C.B细胞D.NK细胞E.MΦ细胞36.某些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是由于:A.组织细胞HLA-I类分子表达减弱或缺失B.组织细胞HLA-II类分子表达缺失C.组织细胞异常表达HLA-II类分子D.组织细胞异常表达HLA-III 类分子E.组织细胞LMP基因缺失37.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联的HLA分子是:A.HLA-A4 B.HLA-B27 C.HLA-B17 D.HLA-DR2 E.HLA-DR3 38.下列哪类基因不属于HLA复合体?A.编码Ig的基因B.编码C4.C2的基因C.编码TNF的基因D.编码TAP的基因E.编码HSP70的基因39.器官移植中的最佳供者是:A.受者父母B.受者同胞兄弟姐妹C.受者妻子D.受者单卵孪生同胞兄弟姐妹E.受者子女41.在同种移植排斥反应中,受者T细胞对供者MHC分子的识别:A.只受自身MHC-I类分子限制B.只受自身MHC-II类分子限制C.同时受自身MHC-I、II类分子限制D.只受自身经典的MHC-I、II类分子限制E.不受自身MHC 分子限制X型题1.经典的HLA-I类基因包括:A.HLA-A B.HLA-B C.HLA-C D.HLA-E E.HLA-F2.编码HLA-I类分子的基因位于:A.2号染色体B.6号染色体C.9号染色体D.15号染色体E.17号染色体3.HLA-I类分子的功能是:A.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为主B.识别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为主C.与辅助受体CD8结合D.对CTL识别和杀伤靶细胞起限制作用E.对Th识别抗原起限制作用4.经典的HLA-II类基因包括:A.HLA-DM B.HLA-DR C.HLA-DO D.HLA-DP E.HLA-DQ 5.同时表达HLA-I类和II类分子的细胞是:A.活化Th细胞B.活化CTL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E.MΦ7.HLA-II类分子的功能包括:A.识别和提呈外源性抗原肽B.与辅助受体CD4结合C.对CTL 的识别起限制作用D.与辅助受体CD8结合E.对Th的识别起限制作用8.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是A.单元型遗传B.高度多态性C.性连隐性遗传D.连锁不平衡E.可发生同源染色体交换9.经典的HLA-I、II类基因均具有:A.多态性B.多基因性C.稳定性D.共显性E.非对称性10.HLA分子具有高度多态性,其原因是:A.HLA基因以单元型遗传B.HLA基因是复等位基因C.HLA等位基因呈共显性D.HLA基因为连锁不平衡E.HLA分子间有共同抗原表位12.经典的HLA-I类分子表达在哪些细胞上?A.淋巴细胞B.专职性APC C.成熟滋养层细胞D.非专职性APC E.神经细胞13.HLA-II类分子分布于:A.活化T细胞B.专职性APC C.NK细胞D.胸腺上皮细胞E.中性粒细胞14.MHC的免疫功能相关基因包括:A.血清补体成份编码基因B.抗原加工提呈相关基因C.炎症相关基因D.a型I类基因E.b型I类基因15.参与对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处理.转运和提呈的MHC分子是:A.MHC-I类分子B.TAP C.HLA-DM分子D.Bf E.LMP 16.参与对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和提呈的HLA分子是:A.HLA-G分子B.HLA-DR,DP,DQ分子C.HLA-A.B.C分子D.HLA-DM分子E.HLA-E分子17.MHC-I、II类分子的共同作用是:A.参与同种移植排斥反应B.参与T细胞在胸腺内的发育C.参与APC提呈抗原D.限制APC-Th间的相互作用E.限制Tc对靶细胞的杀伤18.HLA与下列哪些疾病的发生有关?A.移植排斥反应B.肿瘤的发生与发展C.类风湿性关节炎D.血清病E.移植物抗宿主反应二.词解释1.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2.HLA复合体四.问答题1.简述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二)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二)

临床免疫学检验技术试题及答案第六章1、最常用的RIA标记物是?A.125I;B.131I;C.14C;D.3H;E.32P。

正确答案:2、与放射免疫分析相比,免疫放射分析最显著特点是:A.使用单克隆抗体B.采用固相分离法C.反应属于非竞争性结合D.可以测定大分子和小分子抗原E.灵敏度较高正确答案:3、RIA中,关于双抗体分离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结束时只需加入二抗B.反应结束时只需加入一抗C.反应结束时只需加入一抗同种动物的血清D.反应结束时只需加入一抗同种动物的IgGE.以上说法都不对正确答案:4、融合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B/F分离技术特点的方法是:A.活性炭吸附法B.双抗体法C.固相分离法D.PEG沉淀法E.双抗体-PEG法正确答案:5、关于IRMA双位点法说法正确的是A.首先加入固相抗原与待测标本B.然后加入标记抗原C.测定固相免疫复合物的放射量D.测定上清液的放射量E.待测抗原含一个表位就可以正确答案:第七章1、荧光显微技术常用于检验血清中各种自身抗体和多种病原体抗体的方法是?A.直接法;B.间接法;C.双抗体夹心法;D.补体法;E.双标记法。

正确答案:2、间接法荧光抗体染色与直接法相比,优点为.A.非特异性荧光染色少;B.操作更简便;C.可用于抗原的定位检测;D.可用于抗原定性检测;E.检测不同的抗原,只需制备一种荧光抗体。

正确答案:3、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荧光素为A.FITC;B.RB200;C.TRITC;D.PE;E.Eu3+。

正确答案:4、关于流式荧光免疫试验xMAP法的说法错误的是:A.流式荧光免疫试验使用了荧光微球技术;B.流式荧光免疫试验使用了双激光检测技术;C.红色激光信号可对微球进行定量;D.绿色激光信号可对微球进行定量;E.流式荧光免疫试验的优点在于可以进行高通量分析。

正确答案:5、FITC产生的荧光颜色为:A.橘红色;B.黄绿色;C.蓝紫色;D.天青色;E.褐黑色。

正确答案:第八章1、HRP催化的反应式为DH2+H2O2→D+2H2O,何者习惯上被称为底物:A.DH2;B.H2O2;C.D;D.H2O;E.AP。

免疫学

免疫学

细胞因子作用/IL2的功能INF-γ等激活补体分子的功能抗病毒的过程抗胞外菌的过程医学免疫学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不出大题)一.免疫: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身”和“非己”,对“自身”耐受,对“非己”排除的一种生理功能。

“自身”是指胚胎发育期(或免疫细胞未成熟期)与机体免疫细胞接触的物质。

“非己”是指胚胎发育期(或免疫细胞未成熟期)与机体免疫细胞未接触过的物质。

二.免疫系统的组成(表P1)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TCR BCR CD分子黏附分子MHC分子细胞因子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三.免疫功能(选择题)(1)免疫防御:其功能过低或缺失,可导致免疫缺陷病;但若免疫应答过强或持续时间过长,则在清除病原体的同时,也可导致机体的组织损伤或功能异常,如超敏反应等。

(2)免疫监视:其功能低下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3)免疫自稳:一旦免疫耐受被打破,免疫调节功能紊乱,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不会出大题)1:骨髓是B细胞和NK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是再次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场所,此抗体主要是IgG和IgA 2:造血细胞赖以生存,成长发育和成熟的环境,称为造血诱导微环境。

3: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T细胞在此进行阴性选择,建立自身免疫耐受4:淋巴结靠近被膜为浅皮质区是B细胞定居的场所。

深皮质区又称副皮质区,是T细胞定居的场所。

T细胞多于B细胞。

5:脾是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

(只有血液循环无淋巴循环)B细胞多于T细胞。

第三章:抗原一:抗原Ag(名解):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特异性抗原受体(TCR或BCR)识别及结合,激活T、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特异性淋巴细胞或抗体),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二:半抗原不具有免疫原性,具有免疫反应性。

三:抗原表位(名解):又称抗原决定基。

表位是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或B细胞抗原受体(TCR或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和功能单位。

8第八章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8第八章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四)炎症相关基因 1、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家族 2、转录调节基因或转录因子基因家族 3、MHCⅠ类相关基因家族 4、热休克蛋白家族
三、人类MHC的遗传特点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1、多态性 2、连锁不平衡 3、单元型遗传
1、多态性
多态性:是指在一随机婚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 一基因座位有两种以上基因型,即可能编码两种 以上的产物。(群体中各座位等位基因数量的变 化)
CD8分子结合
CD4分子结合
HLA Ⅰ类分子
α2
α1
α3
β2m
HLA Ⅱ类分子
α1
β1
α2
β2
HLA Ⅰ 类基因A、 B、C
15号染色体
HLA Ⅰ类分 子
HLA Ⅱ类分子
(DP、DQ、DR) HLA Ⅱ类基因
HLA Ⅱ类基因
6号染色体
α链
DP
DQ DR
BC
A
β链
HLA Ⅱ类
HLA Ⅲ
α链
HLAⅠ类
法国免疫学家Jean Dausset(1916-2009)
诺贝尔奖获得者Jean Dausset—HLA的发现 者
法国免疫学家让·多塞(Jean Dausset)于 1958年在担任临床医生时首先发现,肾移植后 出现排斥反应的患者,以及多次接受输血的患者 血清中含有能与供者白细胞发生反应的循环抗体。 这些抗体针对的靶分子即为人主要组织相容性抗 原,它们分布于人体所有有核细胞表面。让·多 塞最著名的成就是于1958年发现的细胞表面标 记,即后称为HLA。因在免疫学方面的突出贡献, 1980年他与另两位美国科学家分享了诺贝尔生 理学或医学奖。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2022年1月下午8时45分22.1.1420:45January 14, 2022

第八章 实验性研究

第八章 实验性研究

第八章实验性研究B.生态学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临床试验(7)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研究人群应是A.来自于同一总体的一组暴露人群和一组非暴露人群B.来自于同一总体的一组病例人群和一组对照人群C.来自于同一总体的一组干预人群和一组非干预人群D.来自于不同总体的一组干预人群和一组非干预人群E.来自于不同总体的同一组研究人群(8)临床试验中对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是为了A.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同B.使实验组和对照组都受益C.平衡实验组和对照组已知和未知的混杂因素D.避免研究者主观偏倚E.增加参与研究对象的依从性(9)流行病学实验中的盲法是指A.研究对象见不到实验者B.实验研究者见不到研究对象C.研究者和或研究对象不知道实验分组情况D.负责安排和控制实验的人不知道研究目的E.参与研究的人员全部为盲人(10)临床试验中常采用双盲法进行观察,以便尽量减少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奈曼偏倚E.入院率偏倚(11)关于临床试验的对照组,应选择的人群是A.身体健康的人群B.与病人同时入院的非研究疾病的患者人群C.患有研究疾病的有代表性人群D.患有研究疾病的症状较轻的病人E.临床医务人员(12)在临床试验研究中,选择研究对象时应注意A.选择预期发病率较低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B.选择研究疾病的典型症状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C.在药物临床试验中,为全面观察药物副作用,选择副作用发生率高的人群D.选择实验研究中可能受益的人群E.选择志愿者(13)随机选择5所幼儿园小班儿童进行某疫苗的预防效果观察,随访3年结果表明85%的免疫接种者未发生该病,由此研究者认为A.该疫苗预防效果欠佳,仍有15%儿童生病B.该疫苗预防有效,因可保护85%儿童不生病C.不能下结论,因为3年观察时间不够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E.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14)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15)在临床疗效评价中,同时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最终作出疗效结论,该项研究属于A.前后对照研究B.随机对照试验C.交叉对照试验D.平行对照试验E.序贯试验(16)在临床疗效的研究中,下列哪种试验方案最可靠并且最常用A.随机对照试验B.非随机对照试验C.交叉对照试验D.历史性对照试验E.序贯试验(17)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的最大缺点是A.需要样本量大B.试验组、对照组研究对象可比性差C.有伦理学问题D.纳入标准严格E.研究持续时间长(18)治疗性研究的评价原则不包括A.是否随机化分组B.是否设立对照组C.是否采用盲法D.是否采用金标准进行比较E.是否实现随机化隐藏(二)名词解释1.临床试验2.双盲3.随机对照试验(三)简答题1.临床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哪些?2.临床试验研究的基本要素是什么?3.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所应用的主要设计方案有哪些?(四)实践分析题1.某医生欲研究一种新的降压药是否比某种传统降压药的疗效好,将高血压患者按就诊时间分成两组,上午来就诊的患者采用新药,下午来就诊的患者用传统药,最后根据统一的疗效判定标准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有无差别。

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复习习题 第八章 荧光免疫技术

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 复习习题 第八章 荧光免疫技术

主管检验师资格考试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复习习题第八章荧光免疫技术(附答案解析)1、荧光效率的决定因素是()A、荧光素本身特性B、激发光波长C、激发光强度D、环境因素E、温度2、FITC的吸收波长为()A、495nmB、520nmC、570nmD、450nmE、360nm3、荧光素发射荧光属于()A、光照发光B、化学发光C、生物发光D、电化学发光E、偏振光4、纯化荧光素标记抗体时,去除游离荧光素可采用的方法是()A、盐析法B、离子交换层析C、亲和层析D、透析法E、活性炭吸附5、下列何种方法的灵敏度最高()A、荧光法B、磷光法C、分光光度法D、比浊法E、化学发光法6、下列哪项方法不属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A、直接法B、夹心法C、间接法D、补体法E、捕获法7、为了保证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的准确性,排除某些非特异性染色,必须在初次实验时进行对照试验。

下列选项中不必要的()A、替代对照B、吸收试验C、阴性对照D、阳性对照E、补体对照8、下列组成荧光显微镜的结构中,与普通光学显微镜相同的是()A、光源B、滤板C、聚光器D、目镜E、物镜9、荧光色素中呈现明亮黄绿色荧光的是()A、藻红蛋白B、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C、四乙基罗丹明D、异硫氰酸荧光素E、亮绿10、荧光效率是()=A、指荧光色素将吸收的光能转变为荧光的百分率B、指荧光色素产生荧光的强度C、指接受激发光后,荧光物质所产生的荧光的色调D、指特异性荧光和非特异性荧光的强度比E、指物质产生荧光的效率11、在荧光素标记抗体技术中,荧光素的抗体之间的结合是靠()A、范德华力B、氢键C、离子键D、共价键E、静电引力12、免疫荧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A、将特异性抗体标记上荧光检测抗原B、将特异性抗原标记上荧光检测抗体C、将特异性抗体标记上荧光检测抗原或抗体D、将特异性抗原标记上荧光检测抗原或抗体E、以上都不对13、荧光免疫技术中,间接法所使用的第二抗体可以是()A、抗种属特异性IgA荧光抗体B、抗种属特异性IgG荧光抗体C、抗种属特异性IgM荧光抗体D、以上都正确E、以上都不正14、免疫荧光技术的基本原理是()A、将特异性抗体标记上荧光检测抗原B、将特异性抗原标记上荧光检测抗体C、将特异性抗体标记上荧光检测抗原或抗体D、将特异性抗原标记上荧光检测抗原或抗体E、以上都不对15、下列哪项方法不属于免疫荧光细胞化学()A、直接法B、夹心法C、间接法D、补体法E、捕获法16、实验本身即可避免内源性非特异性荧光干扰的检测方法为()A、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B、荧光偏振免疫测定C、荧光酶免疫测定D、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E、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17、下述间接法描述不确切的是()A、第一抗体为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体.B、第二抗体为荧光标记抗体,是针对第一抗体的抗抗体C、可用于检测抗原,也可用于检测抗体D、操作简便,特异性高E、可以用于多种抗体的检测18、下列有关间接荧光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敏感性高于直接荧光法B、以荧光素标记针对抗原的特异性抗原C、既可检测抗原,也可检测抗体D、荧光素标记抗体是抗抗体E、一种标记物可对多种抗原进行检测19、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素应符合下列要求,除外()A、与蛋白质分子形成离子键B、荧光效率高,与蛋白结合后仍能保持较高的荧光效率C、荧光色泽与背景组织色泽对比鲜明D、与蛋白质结合后不影响蛋白质原有的生化与免疫学性质E、标记方法简单,安全无毒20、双标记法荧光素标记抗体技术的主要用途是()A、提高荧光强度B、提高荧光效率C、可同时检测同一标本中两种抗原D、使用一种标记物可检测多种抗原E、减少非特异性荧光21、下列不符合荧光素标记免疫技术直接法的描述是()A、荧光抗体直接加于标本上B、常用于抗核抗体的检测C、每检查一种抗原需制备特异的荧光素标记抗体D、灵敏度偏低E、特异性高,非特异荧光染色因素少22、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检测抗核抗体的方法()A、ELISAB、放射免疫技术C、直接荧光法D、间接荧光法E、补体法答案部分1、【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荧光效率的决定因素是荧光素本身特性。

[全]《儿科学》第八章,免疫性疾病-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全]《儿科学》第八章,免疫性疾病-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儿科学》第八章,免疫性疾病-模拟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1.全部免疫活性细胞均来源于:A.树突状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骨髓多能干细胞D.胚胎多能干细胞E.淋巴干细胞答案:C2.婴儿体内的母体IgG降至最低点的时间为出生后A.15~29天B.2个月C.3个月D.4个月E.5个月答案:C3.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A.IgMB.IgDC.IgGD.IgAE.IgE答案:C4.发病率最高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A.抗体缺陷病B.细胞免疫缺陷病C.联合免疫缺陷病D.补体缺陷病E.吞噬细胞缺陷病答案:A5.关于免疫缺陷病的治疗,错误的是A.抗菌药物以杀菌性为佳B.抗生素剂量应大,疗程应足C.选择性IgA缺陷禁忌输血D.严重细胞免疫缺陷的病人输血,最好用新鲜血E.细胞免疫缺陷者禁忌接种活疫苗答案:D6.风湿性心脏炎一般发生于风湿热起病的是:A.1周以内B.1~2周C.3~4周D.1~2个月E.3~6个月答案:B7.下列疾病中血清lgA明显增高的疾病是A.川崎病B.高IgM血症C.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过敏性紫癜E.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答案:B8.以下哪种疾病最容易发生肾脏疾患的临床表现A.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B.川崎病C.风湿热D.过敏性紫癜E.中毒性休克答案:B9.作为过敏性紫癜的特殊治疗药物,糖皮质激素的主要效应是:A.缓解腹痛和关节痛B.抗血小板聚集C.预防肾脏损害D.预防肠套叠和肠梗阻E.预防大出血答案:A1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川崎病,以预防冠状动脉损害的用药时间和剂量是:A.发病10天左右,l~2g/(kg·d),1次B.发病10天内,l~2g/(kg·d),1次C.发病10天内,l~2g/(kg·d),q.o.d.×2次D.发病14天左右,400mg/(kg·d)×5天E.发病12天内,400mg/(kg·d)×5天答案:B11.阿司匹林在川崎病恢复期的用量是:A.3~5mg/(kg·d),持续6~8周B.3~5mg/(kg·d),持续3~5周C.10mg/(kg·d),持续4~6周D.10mg/(kg·d),持续3~5周E.20mg/(kg·d),持续10周答案:A12.川崎病的冠状动脉损害最常发生于起病的第A.10天内B.10~14天C.14~28天D.1~2个月E.以上都不是答案:C13.大约有多少川崎病患者对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治疗效果不好A.<0.5%B.0.5%~1%C.1%~2%D.3%~5%E.>5%答案:C14.下列哪一项不是川崎病的常见症状A.眼结合膜充血,无脓性分泌物B.化脓性淋巴结炎C.口腔黏膜弥漫充血和草莓舌D.持续高热E.手足肿胀和脱皮答案:B15.诊断过敏性紫癜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A.双下肢对称的紫癜样皮疹B.胃肠道症状C.关节症状D.肾脏损害E.血管神经性水肿答案:A16.男,14岁,7年前确诊为风湿性心脏炎,未进行正规抗链球菌预防治疗,急性发作10次,确诊为慢性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第八章酶免疫技术

第八章酶免疫技术
cloned enzyme donor immunoassay
酶放大免疫分析技术 示意图
克隆酶供体免疫分析示意图
克隆β-D半乳糖苷酶的两种片段: 酶受体(EA)和酶供体(ED)
二、异相酶免疫测定
与均相不同 之处
需分离游离与结合的酶标记物
分类:液相酶免疫测定 固相酶免疫测定
Ag+Ab-E
AgAb-E+Ab-E
物、激素等)
1、已知抗体包 被于载体表面
1、已知抗体包 被于载体表面
+
竞争法测抗原
-
E
E
E
3、加酶作用 的底物不显色 或显色弱
E
E
E
2、加待检物 抗原与酶标抗 原竞争与抗体 结合
2、加待测物 和酶标抗原, 酶标抗原与抗 体结合
E
E
3、加酶作用 的底物显色
ELISA检测抗体的方法
间接法
方法
用已知抗原包被,加入待测血清,再加酶标的抗人IgG(抗 抗体或二抗)加底物显色。
底物显色
1、固相化抗人 IgM 2、加待测物 特异性IgM与 非特异性IgM 和抗人IgM结合
1、固相化抗人 IgM
2、加待测物 只有非特异性IgM 和抗人IgM结合
3、加特异性 抗原,与特异 性抗体结合
E E E
3、加特异性抗 原,不能与非 特异性IgM结合
+
E
E
4、加酶标抗体 与特异性抗原结 合,加底物显色
原理
酶标记物与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 标记酶的活性会发生改变,不用分离结合 和游离酶标记物,通过测定标记酶的活性 的改变,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含量。
均相酶免疫测定
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技术

8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_诊断学(十三五_第9版)

8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测_诊断学(十三五_第9版)
哮喘、过敏性鼻炎、间质性肺炎、荨麻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疱疹样皮炎、 寄生虫感染、支气管肺曲菌病等疾病。 ➢ 降低:见于先天性或获得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恶性肿瘤、长期用免疫抑制剂和共济失 调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诊断学(第9版)
一、免疫球蛋白
(五)M蛋白
M蛋白或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一种单克隆B细胞增殖产生的具有相同结构和电泳迁移 率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及其分子片段。 1.参考值 阴性 2.临床意义 检测到M蛋白,提示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值并,见于: ➢ 多发性骨髓瘤 ➢ 巨球蛋白血症 ➢ 重链病 ➢ 轻链病 ➢ 半分子病 ➢ 恶性淋巴瘤 ➢ 良性M蛋白血症
诊断学(第9版)
二、补 体 系 统
(六)补体结合试验(CFT)
补体结合试验(CFT)是用免疫溶血机制做指示系统,来检测另一反应系统抗原或抗体的 试验。早在1906年Wasermann就将其应用于梅毒的诊断,即著名的华氏反应。这一传统的 试验经不断改进,除了用于传染病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以外,在一些自身抗体、肿瘤相关抗 原以及HLA的检测和分析中也有应用。
诊断学(第9版)
二、补 体 系 统
(一)总补体溶血活性(C50)检测
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检测的是补体经典途径的溶血活性,主要反映经典途径补体的 综合水平。补体最主要的活性是溶细胞作用,溶血程度与补体量呈正相关,一般以50%溶血 作为检测终点(CH50)。 1.参考值 50-100kU/L(试管法) 2.临床意义 主要反映补体经典途径(C1-C9)的综合水平 ➢ CH50增高 见于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和某些恶性肿瘤。 ➢ CH50减低 见于各种免疫复合物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活动期、感染性心内膜炎、病
毒性肝炎、慢性肝病、肝硬化、重症营养不良和遗传性补体成分缺乏症等。

医学免疫学第八章MHC讲解PPT课件

医学免疫学第八章MHC讲解PPT课件
小鼠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称为H-2复合体。人的主要组织相容 性 复 合 体 则 称 为 人 类 白 细 胞 抗 原 复 合 体 ( 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
MHC的基因构成
一.小鼠H-2复合体 二.人类HLA复合体
第二节 MHC的基因构成
MHC通常代表基因,而MHC分子或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是 基因编码产物。但专指某一动物时,MHC可同时代表基因 和抗原,如小鼠MHC又称为H-2,既可代表鼠的MHC,也可 指其编码分子。
第四节 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
HLA是人类最丰富的多态性基因系统。
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群体中不
同个体HLA基因型(表型)存在差别。在随机婚 配的群体中,存在两种以上的等位基因,在群 体中可以编码多种抗原分子,因此群体中不同 个体在等位基因拥有状态上存在差别。群体中 HLA表型具多样性,在人群中HLA表型可达到107 数量级。在无关人群中,HLA表现型完全相同的 可能性极小。 HLA分子的多态性由其编码基因的遗传特点所决 定。
TAP是存在于内质网上的异源性二聚体,其功能是将胞 浆中LMP加工过的抗原片段转运至内质网,并在内质网 腔中组装免疫原性多肽—MHCⅠ类分子复合体。
LMP及TAP均具多态性,在不同个体中LMP蛋白结合催化 水解蛋白的部位不同,产生的肽段及抗原决定簇亦不 同。因此,不同个体的MHCⅠ类分子对同一抗原提呈的 抗原片段可不同,从而使不同机体对同一抗原的免疫 应答可表现出个体差异,或产生免疫应答,或产生免 疫耐受,或有自身免疫倾向,或表现出MHC相关疾病。
二.HLAⅡ类分子的分布、结构和功能
HLAⅡ类分子是由经典HLAⅡ类基因HLADR、DQ、DP位点编码的分子产物,也称 Ⅱ类抗原。

免疫学检测方法

免疫学检测方法
➢ 铁蛋白抗体法 ➢ 酶标记抗体法 ➢ 重金属标记抗体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 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结果 A D bar = 200 nm; B C bar = 100 nm
胶体金免疫技术
胶体金是氯金酸在还原剂如白磷、抗坏血酸 等作用下的水溶液,具有高电子密度,并能与 多种大分子发生物理吸附,因此,不但所有的 大分子物质都可被金标记,而且标记后大分 子物质活性不发生改变。
当抗原和金标抗体反应时,肉眼可见红色或 粉红色斑条 点 ,在显微镜下观察,抗原抗体 结合处为黑褐色的颗粒。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 DIGFA 的应用 与研究进展
是20世纪八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免疫学检 测方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目前在 医学检验中主要应用于检测 HBsAg、HCG 和 HIV等。
第八章 免疫学检测方法
免疫学技术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 的原理建立的各种检测与分析技术,以 及建立这些技术的各种制备方法。
检测技术种类
一、免疫学检测
免疫凝集试验 免疫沉淀试验 酶联免疫试验 荧光免疫技术 免疫电镜技术 免疫印迹试验
细菌凝集反应被广泛应用于细菌学的诊断。在凝集反应 中,将参与反应的抗原称为凝集原,抗体称为凝集素。
免疫金标层析法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免疫金层析法快速诊断试纸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单克隆抗体技术、胶 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体外诊断技术
医学:乙肝表面抗原、心肌肌钙蛋白T 、 HCG
兽医:猪瘟抗体 食品:克伦特罗 瘦肉精 、氯霉素 其他:饲料中的磺胺类药物残留物、转基因产品
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用吖啶酯直接标记抗体 抗原 ,与待测标本中相应的抗原 抗体 发生免疫反应后,形成固相包被抗体-待测抗原-吖啶酯 标记抗体复合物,这时只需加入氧化剂 H2O2 和NaOH使成 碱性环境,吖啶酯在不需要催化剂的情况下分解、发光 。

教案第八章免疫学应用

教案第八章免疫学应用

抗原抗体反应的类型
1、凝集反应 ⑴直接凝集反应 :颗粒性抗原与抗体直 接结合的反应。包括:玻片凝集反应、 试管凝集反应、微量凝集反应 抗原与抗体的含量用效价或滴度表示,抗原 抗体反应时, ⑵间接凝集反应 :可溶性抗原与抗体的 结合不出现凝集现象,可事先将抗原或 抗体吸附在颗粒性载体表面,再与相应 抗体或抗原结合,就可出现凝集现象。
淋巴母细胞显微镜
2、体内免疫测定
1、Ⅰ型超敏反应皮 肤试验。 2、迟发型超敏反应 皮肤试验 阳性:机体免疫细胞正 常。阴性:细胞免疫 功能低下。 诊断结核、麻风、恶性 肿瘤细胞免疫检测、 疗效观察、预后等
A.速发型(Ⅰ型)
B.迟发型(Ⅳ型)超敏反应皮肤表现
第二节
一、免疫预防
自动免疫
免疫学防治
自然自动免疫:感染后获得 人工自动免疫:接种疫苗 自然被动免疫:经胎盘
比较项目 人工主动免疫 输入物质 抗原 生效时间 慢,1-4周 人工被动免疫 抗体 快,立即获得
维持时间 长,数月至数年 短,2周至3周 用途 主要用于预防 紧急预防或治疗
用于人工免疫的生物制品
1、疫苗 活疫苗:用量小、效果好、免疫时间长; 不易保存,效期短 死疫苗:用量大、多次接种、免疫时间短; 安全易保存。 自身疫苗:患者自身死疫苗 新疫苗: 2、类毒素:
1、了解抗原抗体检测法。 2、了解细胞免疫功能检测法。 3、掌握人工免疫。 4、了解计划免疫与免疫调节剂。
【重点难点】: 人工免疫 【学法指导】
1、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本节课的内容,找出学习目标 中的答案。 2、合作探究 (1)人工免疫的原理、类型、用途。 (2)免疫学应用范围。
【自我检测】
一、填空题 1、抗原或抗体检测方法常见有——、——、—— 、——、——。 2、免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记检验技术常见的标记物有——、—— —--、——-。 3、鉴定细菌的抗原型别可采用————,诊断妊 娠的简易快速方法有————。 4、人工主动免疫常用的制剂有———和————。 5、人工被动免疫常用的制剂有———、———— 和————。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荧光免疫技术讲义

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荧光免疫技术讲义

第八章荧光免疫技术第一节概述荧光免疫技术是标记免疫技术中发展最早的一种。

一、荧光的基本知识1.荧光:荧光就是某些物质受到一定波长光的激发后,在极短时间内发射出的波长大于激发光波长的光。

2.发射光谱:发射光谱是指固定激发光波长,在不同波长下所记录到的样品所发射的荧光强度谱图。

激发态电子回到的能级不同,发出的荧光波长就不同。

荧光物质在吸收光能后,即刻发射荧光,一旦停止供能,荧光随即消失。

3.激发光谱:激发光谱是指固定检测发射光荧光波长,用不同波长的激发光照射样品所记录到的相应的荧光发射强度谱图。

4.荧光效率;在一定范围内,荧光强度与激发光强度呈正相关,即激发光越强,荧光越强,但过强的激发光会使荧光很快褪去。

5.荧光寿命:荧光物质被激发后产生的荧光衰减到一定程度时所用的时间称为荧光寿命。

6.荧光淬灭:荧光物质在某些理化因素(如紫外线照射、高温、苯胺、酚、1-、硝基苯等)作用下,发射荧光减弱甚至消退称为荧光淬灭。

7.荧光偏振。

二、荧光物质(一)荧光色素1.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为黄色或橙黄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或乙醇等溶剂。

分子量为389.4kD, 最大吸收光波长为490〜495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520〜530nm,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

其主要优点是:①人眼对黄绿色较为敏感;②通常切片标本中的绿色荧光少于红色荧光。

2.四乙基罗丹明(RB200):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丙酮。

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

最大吸收光波长为57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595〜600nm,呈橘红色荧光。

3.四甲基异硫氰酸罗丹明(TRITC):最大吸引光波长为550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620nm,呈橙红色荧光。

4.藻红蛋白(R-RE):最大吸引光波长为565nm,最大发射光波长为578nm,呈明亮的橙色荧光。

(二)其他荧光物质1.镧系螯合物:其中以致3+应用最广。

EU3+螯合物的激发光波长范围宽,发射光波长范围窄,荧光衰变时间长,最适合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测定。

第8章 体液蛋白质检验(4课时+2课时病例分析)

第8章 体液蛋白质检验(4课时+2课时病例分析)
(一)血浆蛋白质的组成 血浆蛋白质是血 浆固体成份中含量最多、组成复杂、功能广 泛的一类化合物。占血浆固体成份90%左右, 目前已经研究的血浆蛋白质有500多种,分离 出的纯品物200来种,除免疫球蛋白外,主要 由肝细胞合成。
血浆蛋白质功能
1.直接在血液中发挥作用
在血浆中运载弱水溶性物质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清蛋白) 组成血液pH缓冲系统
因在急性炎症病人血清中出现的可以结合 肺炎球菌细胞壁C-多糖的蛋白质而命名 是第一个被认定的急性时相蛋白 由肝细胞所合成,115kD 电泳分布在慢γ区带,有时可延伸到β区带
广泛存在于体液中,具有类似抗体的功能,能 激活补体,促进粒细胞、白细胞的运动和吞噬, 有免疫调理作用和吞噬作用,表现炎症反应
血浆蛋白质有多种功能,PA即TTR能转运甲状 腺激素,并结合携带视黄醇的RBP;ALB是最 重要的血浆营养蛋白和血浆载体蛋白;AAG是 主要的APP;AAT是最重要的蛋白酶抑制物; Hp结合Hb并防止Hb从肾脏丢失;血浆铜95% 存在于Cp中;TRF携带铁在血液中运输;α2MG也是主要的蛋白酶抑制剂;CRP能结合异 物并激活补体;CEA是非器官特异性肿瘤相关 抗原;AFP是用于诊断肝癌的肿瘤标志物。
C-反应蛋白首先升高 12小时内α1-酸性糖蛋白也升高 然后触珠蛋白 、α1抗胰蛋白酶升高 最后是铜蓝蛋白升,早期C反应蛋白、α1抗胰蛋白 酶、α1酸性糖蛋白、触珠蛋白上升很快,然后相 继在3周内逐步降低至正常。
组织损伤后24小时血中触珠蛋白和α1抗胰蛋 白酶开始升高,同时可有血中纤维蛋白原水平的 上升,使血栓形成的可能性升高。
对血小板凝集和血块收缩有抑制作用。
是炎症、感染及疗效的良好指标。
临床意义
急性时相反应的一个极灵敏的指标。 浓度升高:急性心肌梗死、创伤、感染、炎 症、外科手术、肿瘤浸润、风湿病时血浆CRP浓 度迅速显著升高,可达正常浓度的数千倍。 结合临床病史,有助于随访病程。

免疫习题8-11章

免疫习题8-11章

第八章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ﻫ一、选择题A型题ﻫ1.MHC就是指:A、染色体上编码组织相容性抗原得一组紧密连锁得基因群B、染色体上编码移植抗原得一组紧密连锁得基因群C、染色体上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得一组紧密连锁得基因群ﻫD.染色体上编码次要组织相容性抗原得一组紧密连锁得基因群ﻫE.染色体上编码组织特异性抗原得一组紧密连锁得基因群ﻫ2。

HLA基因复合体定位于:ﻫA。

第2号染色体B.第6号染色体C、第9号染色体D.第15号染色体E。

第17号染色体3、对人而言HLA分子属于:ﻫA。

异嗜性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

异种抗原D、组织特异性抗原E.隐蔽得自身抗原4.下列哪项不就是MHC基因编码得产物?ﻫA、β2微球蛋白(β2m)B、HLA—Ⅰ类分子α链C.HLA-Ⅱ类分子α链ﻫD。

HLA-Ⅱ类分子β链E.低分子量多肽(LMP)ﻫ6.HLA—II类基因得表达产物主要分布于:ﻫA。

所有白细胞胞表面B.专职性APC、胸腺上皮细胞与活化T 细胞表面C.所有有核细胞与血小板表面D.淋巴细胞表面E。

所有血细胞表面ﻫ7.静止T细胞表达哪些MHC分子?ﻫA。

MHC-I、II、III类分子B。

MHC-I、II类分子C.MHC—I、III类分子D。

MHC—I类分子E.MHC-II类分子ﻫ8。

不表达HLA—I类分子得细胞就是:A.T淋巴细胞B。

B淋巴细胞C。

非专职性APCD.中性粒细胞E.成熟红细胞ﻫ9.构成HLA- I类分子抗原肽结合槽得部位就是:A.α1结构域与β2mﻫB。

α1与α2结构域ﻫC.α2与α3结构域D。

α3结构域与β2mE.β2m11.靶细胞提呈内源性抗原得关键性分子就是:ﻫA.MHC-I类分子B.MHC—II类分子C.MHC—III类分子ﻫD.CD1分子E.粘附分子ﻫ12、下列哪种分子就是非经典得HLA-I类基因产物:A.HLA-A B.HLA—B C、HLA-C D、HLA—DM E.HLA-Eﻫ13.HLA-I类分子分布于:ﻫA.专职性APC与活化T细胞表面B、所有有核细胞表面ﻫC.所有白细胞表面D.所有血细胞表面 E.专职性与非专职性APC表面14。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immunity):是指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抗原,对自身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发生排斥作用的一种生理功能。

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2.固有免疫应答(innate immune response):也称非特异性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御机制。

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作用。

3.适应性免疫应答(adaptive immune response):也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在非特异性免疫基础上建立的,该种免疫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主动产生或接受免疫球蛋白分子后被动获得的。

4.免疫防御(immunologic defence):是机体排斥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保护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抵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的感染和损害,即抗感染免疫;异常情况下,反应过高会引起超敏反应,反应过低或缺失可发生免疫缺陷。

5.免疫自稳(immunologic homeostasis):是机体免疫系统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正常时,机体可及时清除体内损伤、衰老、变性的细胞和免疫复合物等异物,而对自身成分保持免疫耐受;该功能失调时,可发生生理功能紊乱或自身免疫性疾病。

6.免疫监视(immunologic surveillance):是机体免疫系统及时识别、清除体内突变、畸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一种生理功能。

该功能失调时,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或因病毒不能清除而出现持续感染。

第二章免疫器官和免疫组织1.免疫细胞(immune cells):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如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

2.淋巴细胞归巢(lymphocyte homing):成熟淋巴细胞的不同亚群从中枢免疫器官进入外周淋巴组织后,可分布在各自特定的区域,称为淋巴细胞归巢。

酶免疫检验

酶免疫检验
按检测对象的不同一般分为两类
1.酶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用于检测组织切片或细胞涂片中的抗原或抗体。 可指示待测反应物的存在和定位。
2.酶免疫测定技术
用于检测液体样本中可溶性抗原或抗体。 根据呈色物的有无和呈色深浅作定性或定量观察。
酶免疫技术的分类
根据抗原抗体反应后是否需要分离结合的和游离的 酶标记物,可分为:
活性高 有可结合的基团,不影响抗原抗体的免疫活性 反应产物易于判定或测量,方法简单,敏感,重
复性好 酶活性不受样品中其他成分的影响,在均相酶
免疫测定抗原抗体反应后酶活性可被抑制或激 活 本身及产物无危害,性质稳定,价廉易得
常用酶及酶的底物
DH2 + H2O2 → D + 2H2O
底物
受氢体 E 有色物质
② 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 抗原或抗体,且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 酶的活性。
③ 标本中的抗原或抗体、标记抗原或 抗体能按一定的次序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 体或抗原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 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 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 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
④加入酶底物,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 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 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对标本中 的抗原或抗体定性或定量分析。
常用酶
底物
加终止液前颜色 加终止液后颜色
辣根过氧化物酶 邻苯二胺(OPD) (HRP)
橙黄色
RZ>3.1
四甲基联苯胺 (TMB)
蓝色
碱性磷酸酶(AP) 对硝基苯磷酸酯 (p-NPP)
黄色
棕黄色 黄色 黄色
交联法
交联法是以一可同时与酶和抗体(抗原)结合的 交联剂作为“桥”,分别连接酶与抗体(抗原)的方 法,此类方法中目前最常用的是戊二醛交联法,形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8
抗原性的化学基础
抗原性与抗原的化学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它不仅与高特异性、高亲和性抗体的制备相关,而 且与免疫分析中标记抗原的设计有关,尤其是对与 半抗原相关的分析体系更是如此。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9
抗血清对半抗原及其类似物反应的特异性研究示意图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10
例如,兔子可以对人血清白蛋白产生免疫应答,但不 会对兔血清白蛋白产生免疫应答。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12
(2)抗原一般都是一个复杂的大分子,其分子量一般 大于5000,这里复杂不仅指要有比较大的分子量, 而且在组成及立体化学结构上也要具有复杂性,而 不是一个简单的聚合物,如尼龙、聚苯乙烯及聚丙 烯酰胺.它们的分子量虽然都很大,但不具有免疫 原性。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Porter,196126
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的一类蛋白质,目前被人们 所认识的免疫球蛋白可分为IgG、1gM、IgA、IgI)和IgE 五种类型,分别称作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 用免疫学方法研究表明,这五种类型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区 别在于重链序列的不同.但链的长度基本相同。轻链的变 化要相对小一些,只有和 两种类型的链。虽然所有的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但也有一些免疫球蛋白不具备抗体 的活性。五种免疫球蛋白的主要功能也各不相同。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20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单克隆抗体:因为抗体由B细胞所产生,设法将单个B细 胞分离出来加以大量的增殖形成群落,即克隆这些B细胞 将产生结构相同、功能均一的抗体,称之为单克隆抗体。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19
抗体产生的细胞学
免疫应答中最主要的细胞是B淋巴细胞,它是 抗体生成细胞,它在身体的各个部位均可以找到, 但它主要存在于骨髓、脾脏和淋巴腺等部位。与 免疫应答相关的另一类重要的细胞是T淋巴细胞, 它是依赖于胸腺的淋巴细胞。
抗血清与抗原及其类似物沉淀反应的情况(沉淀量)
注:符号“+”代表有沉淀,“-”代表未观察到沉淀,“±”代表有沉淀和没有 沉淀之间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11
Hale Waihona Puke 免疫原性的化学基础化合物免疫原性的化学基础并不像抗原性的化学基础那 样清楚,但发现它也与其结构紧密相关。抗原的一些特 征如下:
(1)抗原对免疫对象来说是外来物质,也就是说,抗原 的结构要新异,要使生物体能够识别它是非己的,这样 才能有效地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即具有免疫原 性。
将未反应的抗
竞争免原 析疫的( 通分对常析象是示) 被及意分标图
记抗原洗去;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检测标记抗原的量, 其浓度的大小与待 测抗原的量成反比。 根据标记物的不同 可分为放射免疫分 析和非放射免疫分 析两大类。
3
8.1. 抗原、抗体及其反应
抗原和抗体的性质及它们间的反应是建立免疫分 析的基础。虽然从表面上看它们之间的反应与一般 的化学反应很相似,但在实际应用时要比一般的试 剂分析复杂得多。只有对它们的性质有了很好的了 解,才能建立一种真正有效的分析方法。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17
五种免疫球蛋白的比较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18
抗体的制备
多克隆抗体:从特定的抗原免疫动物中提取的含有抗体的 血清称之为抗血清。在许多分析应用中并不需要把抗体从 血清中分离出来。这种抗血清会因不同动物,甚至是同种 动物的不同的个体由于遗传性的差异,而导致所得抗体并 非均一物质,特别是抗体的特异性及亲和力几乎每批产品 都不相同,通常称这类抗体为多克隆抗体。
第八章 免疫分析(一)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1
所谓免疫分析(Immunoassay)是指利用抗原 (Antigen) 与 抗 体 (Antibody) 之 间 高 特 异 性 的 反应(即免疫反应)实现对抗体、抗原或相关 物质进行检测的分析方法。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2
将 抗 体 (Ab) 固 定于一个固相 载体上,然后 抗 原 (Ag) 与 标 记抗原(Ag*)竞 争性地与固定 化的抗体反应;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14
8.1.2 抗体
抗体是一类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简写为Ig)的蛋白质。是机体免疫力的一类重要物 质基础,也是医学中用于疾病诊断、治疗、预防和 研究发病机理的极为重要的试剂及制剂。抗体的性 能对免疫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15
IgG 分子的基本结构
关于分子大小的要求这一点并不绝对,如人们已 发现砷酸、酪氨酸、赖氨酸取代的2,4-二硝基苯 及胰岛素(分子量约为1500)等小分子量的化合物也 具有免疫原性。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13
(3)抗原的免疫原性还与免疫原的分子表层基团有关, 对蛋白质抗原。它还与氨基酸的组成相关。例如, 多聚赖氨酸无免疫原性,在其外层接上一层丙氨酸 或甘氨酸,它仍无免疫原性,但若外层接的是酪氨 酸,则它会表现出免疫原性.由此可见,带芳香环 氨基酸,或者说结构较为复杂的氨基酸对免疫原性 有重要的贡献。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6
免疫原性是指引起免疫应答的性质,而抗原性 则是指与抗体反应的性质,两者并不一致。具有 免疫原性的物质必然有抗原性,反之则不一定成 立,如半抗原(Hapten),它具有抗原性,但不具 备免疫原性。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7
半抗原是指那些不能引起免疫应答,却能与抗 体反应的一类小分子,它们相当于抗原分子上的 一个抗原决定簇(Determinant),即抗原分子上与 抗体结合的一个区域。一般来说,抗原并没有明 显的结构特征使之与非抗原化学物质得以区别, 所以关键要看它是否能引发免疫应答。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4
8. 1.1 抗原
在免疫分析中抗原往往作为被分析的对象出现, 对它的了解包括与抗体制备相关的性质及抗原标 记两个方面。
第八章免疫分析(一)
5
基本概念
能引起动物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化学物质叫 抗原(Antigen, Ag),通过这种免疫应答所产生的, 能够与抗原发生特异性反应的蛋白质就是抗体 (Antibody, Ab) 。 抗 原 具 有 免 疫 原 性 (Immunogenicity)和抗原性(Antigenicity)两种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