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经学

合集下载

简述汉代经学对汉代文论的影响

简述汉代经学对汉代文论的影响

简述汉代经学对汉代文论的影响汉代经学对汉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学在汉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包含了儒家经典的研究和教学,对后世文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从经学对汉代文学的定义、文学审美观念的转变、文学批评方法的改变等方面进行简述。

汉代经学对汉代文学的定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这一时期,儒家经典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石。

经学家们把儒家经典视为经传,强调经典的研读与理解。

这对汉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由于经学的主导地位,儒家经典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

在文学创作中,汉代文人往往力求符合经典的规范,以达到“经义通奥”的目的。

同时,经学的兴起也催生了大量的经学评论著作,这些著作对文学审美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经学对汉代文论的影响体现在文学审美观念的转变方面。

汉代文人对于文学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传统上,文学被视为一种娱乐方式,追求的是感官上的愉悦和娱乐效果。

然而,随着经学的兴起,文学才开始被赋予了更高的价值。

汉代文人开始将文学与经学相联系,将其视为一种表达思想和道德的工具。

在经学家的影响下,汉代文人开始将文学视为一种从儒家经典中获取道义的方式,因此他们追求的是文学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和价值观的内容。

这种转变对后来文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经学对汉代文论还影响了文学批评方法的改变。

在汉代经学家的推动下,文人们开始以儒家经典的标准来评价文学作品。

他们认为文学作品应该具备经学中所强调的“积善之门”的儒家伦理道义,表达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

这种对文学作品的评判标准对后来的文论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经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关于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如“以古为师”的古体诗评论、对经典的解读和注释等。

这些方法对后世文论批评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汉代经学对汉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重新定义了文学的地位和意义,使文学成为道德教化和思想表达的工具。

经学还改变了文学审美观念,使文学追求思想与道义的内容。

浅谈汉唐时期经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浅谈汉唐时期经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浅谈汉唐时期经学及其对教育的影响摘要:崇圣尊经是中国文化中普遍存在的历史现象,一切学问,包括文学、史学、哲学、语言文字学等等都与经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本文描述了汉唐时期经学的建立以及经学对古代中国教育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汉唐经学;崇圣尊经;崇儒立学;经学教育一、经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经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文化、学术和思想现象。

“经”的原始意义是直线。

与它相对的是纬,即横线、旁支。

故《左传》说,“经天纬地,天之经,地之纬,民之行”。

汉代儒学有经书,又有纬书,纬书是发挥经义的,把经的意思从义理上加以扩展。

经字,又有道路的含义,还有常的意思,故用“经”字来形容一种学,是说这门学问、学术所讲的道具有普遍永恒的意义与指南、道路的性质,是必须用以作为思想与生活的指导的。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由当时政治、经济上的割据分裂造成的。

而社会、政治、经济的统一,必然要求文化和学术的统一。

因此,儒术独尊,建立经学,是统一的,也是客观历史要求的反映与表现,它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

所以儒学被奉为独尊,是经过了历史的选择的。

汉武帝时期,因社会政治经济等条件和思想学术领域的各种条件逐渐成熟,武帝开始建构适应封建大一统思想体系,于建元五年(西元前136年)“置五经博士”,同时于元光元年(西元前134年)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于建元五年(西元前136年)“置五经博士”儒学开始被逐渐定于一尊,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学说。

从此儒学独尊,《诗》、《书》、《礼》、《易》、《春秋》五经超出了一般典籍的地位,成为神圣的法定经典,也成为广大读书人必读的经典儒家经学的独尊地位一旦确立,它就与汉代的现实政治发生千丝万缕的关联,其影响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根本作用在于,以六经和儒学来统一全社会的思想,用思想统一来维护政治统一。

二、汉唐经学对其教育的影响1.汉代经学影响下的教育体制形成的历史背景。

春秋时代,孔子首开私家讲学之风,他终生诲人不倦,有教无类,前后受教的弟子达三千之众。

汉代经学知识点总结图解

汉代经学知识点总结图解

汉代经学知识点总结图解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哲学和经学的重要发展时期。

在汉代,儒家学说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成为了汉族的主流思想。

汉代的经学思想以《礼记》、《尚书》、《周易》、《春秋》四书为主,这在当时被称为四书。

1.《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的孙子颜渊整理的《礼记》也是先秦时期“礼”的重要篇章。

《礼记》在汉代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在经学传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 《尚书》《尚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是传世《周易》与《诗经》并称“四书”之一。

《尚书》是通过记载历史事件和制度、政治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制度和政治理论的思想。

3.《周易》《周易》是一部古籍,是儒家经典之一,也是传世《周易》与《诗经》并称“四书”之一,《周易》通过六十四卦象象的变化,引导人们来探究天道的道理。

4.《春秋》《春秋》是一个历史专有名词,春秋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段时期,在这个时期,春秋国家的统治者利用《春秋》这一历史著作逐渐培育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化中为政治服务的传统政治文化思想。

汉代经学知识点总结图解图解一:《礼记》知识点总结《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是汉代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礼仪等方面的思想有重要的影响。

在《礼记》中,孔子的思想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也对后世的人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礼记》中,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的思想,在《礼记》中提倡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敬、和谐共处的思想。

图解二:《尚书》知识点总结《尚书》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在汉代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尚书》是一部在政治、制度、社会、历史等方面都有很大研究价值的经典著作,特别是对于政治制度和政治哲学方面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在《尚书》中,提出了很多关于政治制度、政治哲学方面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图解三:《周易》知识点总结《周易》是一部很古老的经典之一,在汉代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周易》通过六十四卦象象的变化,引导人们来探究天道的道理。

两汉经学

两汉经学

两汉经学
经学即“经世之学”(以经学治国)。

汉初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谋士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孔子和“六经”成为汉代不可侵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汉代正统的政治思想,学者们只能就“六经”进行注疏、阐述,发掘其微言大义,此乃经学。

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两汉经学中,董仲舒最有代表性,他的哲学是政治哲学,是当时时代精神的精华。

他的主要观点有: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董仲舒发展成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天”就是自然界,“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合一”是说人与自然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

董仲舒说:“天地之常,一阴一阳。

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又说:“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这种把自然哲学与历史哲学混合起来的现象,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

2、“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董仲舒将其发展成为神秘主义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醒,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天人三策》)天人感应思想在汉代
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谶纬之学,盛行一时,并在中国封建社会流传。

西汉经学与东汉经学西汉和东汉的区别

西汉经学与东汉经学西汉和东汉的区别

西汉经学与东汉经学西汉和东汉的区别汉代经学是整个经学发展的高峰,皮瑞锡在《经学历史》中将经学的发展分成十个时期,其中包括经学的开辟时期、流传时期、昌明时期、极盛时期、中衰时期等等。

其中的昌明和极盛时期,指的就是汉代经学。

汉代经学不仅将产生不久的经学发扬光大,更开启了经学研究的两个方向。

今文经学重在义理,解释经书善用微言大义,而古文经学重在训诂和考据,喜欢逐字分析。

这两个方法对后世经学影响极大,唐明清等经学研究都是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发展和延续。

周予同在为皮锡瑞《经学历史》作序时将中国经学分为三大派:西汉今文学、东汉古文学、宋学,可见汉代经学的地位。

关于汉代经学,历来有很多评价。

柳诒征先生在中国文化史里说到:“两汉同重经学,而学术风气不同。

西汉多治今文,罕治古文;东汉者今古文并立。

前汉今文说,专尚微言大义,后汉治古文,多详章句训诂。

此两汉经学之别也。

……西汉之人,多专一经;东汉则多兼通,所著解说,动辄数十万言。

是亦学术进步之证也。

”今文经学以阐释义理为主,重在详今略古,以古为今用。

如皮锡瑞《经学历史》中谈到:“武、宣之间,经学大昌,家数未分,纯正不杂,故其学极精而又用。

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

”史书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汉书・夏侯胜传》:“会昭帝崩,昌邑王嗣立,数出。

胜当乘舆前谏曰:‘天久阴而不雨,臣下有谋上者,笔下出,欲何之?’……是时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谋,欲废昌邑王。

光让安世,以为泄语,安世实不言,乃召问胜,胜对曰:‘在《洪范传》,曰’皇之不极,厥罚常阴,时则下人有伐上者,‘恶察察言。

故云臣下有谋。

’光、安世大惊,以此益重经术士。

”然而太注重实用性和功利性也使其丧失一定的客观性。

如为了要经世致用,很多经学家以汉律古,用汉代的知识来解释经书。

《尚书・皋陶谟》有“钦四邻”语,《洛诰》有“乱为四辅”语。

《尚书大传》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

第十二讲汉代的经学资料讲解

第十二讲汉代的经学资料讲解
第十二讲汉代的经学
一. 经典与经学
经典的形成——六经 经典。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立五经博士,使儒学独尊,从
而使今文经学特别是《春秋公羊》学盛极一时。 今文经学中又分很多派别,如《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四家,
五. 思考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有什么不同? 谈谈谶与纬的区别?
Next Time:王充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 部分
The End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书》有欧阳、大小夏侯三家,《诗》有鲁、齐、韩三家,《礼》有 大小戴二家,《春秋公羊》有严、颜二家。 今文经学注重和现实结合,阐发经书中的微言大义。
三. 古文经学
古文经学用战国时候的六国文字写成。 古文经书出于孔子壁中。 西汉末年,刘歆发现古文经传。他曾经请求建立《古文尚书》、《毛
诗》、《逸礼》、《春秋左氏传》博士,但是遭到当时儒生的反对。 古文经学在汉代没有立入学官,他们注重训诂和文字解释,把经传当
做历史来研究。
四. 谶纬
谶与纬 宇宙 孔子
1. 谶与纬
(1). 谶
谶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六《易纬》下)的粗俗迷信,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假托神 的预言,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早在春秋时期就曾出现过 赵谶、秦谶,秦始皇时期更在燕齐一带的方士中流行。如 “亡秦者胡也”。
3. 孔子
易纬以外其他纬书,大都是将儒家经典宗教化、神秘化,将儒家推 崇的帝王、圣人神灵化。例如尚书纬《璇玑钤》说:“尚书篇题号, 尚者上也,书者如也。上天垂文象,布节度,书也如天行也。”这是 说尚书具有代天立言的神秘意义,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春秋纬《演孔图》说,孔子首类尼丘山,长十尺,大九围,在端门受 命,上帝派他为汉代刘家立法等等,将孔子描绘成神。

第二节 两汉经学

第二节 两汉经学
政治的憧憬。
刑”相应,董仲舒在思想
文化领域则提出了“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反复强调仁政、德治,推行文德的
濡染作用和德治的巨大威力。因此他主张 “德主刑辅”的统治策略。“德主刑辅” 的重要理论依据仍然是“阴阳观”,董仲 舒认为,政治生活中,阳表现为德、阴表 现为刑。德主生,刑主杀,而“天”是欲 生不欲杀,天道是重阳轻阴、尚德不尚刑。

这种观念源于一种信仰,它认定人世间任何 “物”不管是实际物品,或是人与人之间的一
会得到净化和完善。
种关系和交往,都出自某种类谱上的相关价值, 在把阴阳与五行扭结为一体的 其根源出于《易经》,实际上则体现出汉人试 图将天地万象予以直接解释和把握的理想。 同时,为了增强宇宙系统的稳 定性和秩序性,董仲舒又把四
十三经

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
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 后,据
说《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
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
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
《十三经注疏》传世。
便成了儒家的“经”。Leabharlann “六经”与“六艺”
诗、书、易、礼、乐、春秋被称为

汉代称“经”为“六艺”。
“六经”初见於《庄子·天运篇》:
“丘治诗、书、易、礼、乐、春秋 六经”。


汉书艺文志著录经书的部
份,称为《六艺略》。
“六艺”另一解释,乃指
“礼、乐、射、御、书、 数”。这“六艺”是六种 艺能。
荀子劝学篇中有“始乎诵经、终乎 读礼”的话,据此推断,诗书等书、 战国时代已称为“经”。在此以前 没有称“经”的记载。

汉代经学特点

汉代经学特点

汉代经学特点
汉代经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学派,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1. 重视经典:汉代经学强调研究儒家经典,主要包括《周易》、《尚书》、《礼记》、《春秋》、《论语》、《孟子》等经典作品,认为这些经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2. 知行合一:汉代经学注重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认为知识和行动必须相辅相成,只有做到知行合一才能使学问得以实践和发展。

3. 整合各家思想:汉代经学注重整合各家思想,尤其是合并儒、道、墨、法等多种学派的思想,提出了“百家争鸣、融会贯通”的观点,强调各家思想的互相补充和取长补短。

4. 崇尚中庸:汉代经学崇尚中庸之道,认为在各种思想之间要取其中庸之道,以避免偏激和极端。

5. 坚持正统:汉代经学坚持传统儒家思想体系的正统地位,维护儒学的权威和学术地位,尊重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0433汉代经学三题

0433汉代经学三题

汉代经学三题朱渊清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srcshow.asp?src_id=821汉代经学有今文经、古文经之别是常识,今文学、古文学之别也多有人论述,另外一个差别尚未被认识,就是口头语、书面语的差别。

今试作论述,并略及前两项差别。

考虑题目未定,姑且暂命以《汉代经学三题》。

一.今文经和古文经汉武帝设立国家官学,西汉学官五经博士用的文本是当时通行的隶书文本,称今文经。

汉惠帝除挟书律后,一些为避秦火而藏在民间的或是通过某种秘传途径流传下来的用战国文字写经书文本重新被发现,这些的经书文本则称为古文经。

如汉鲁恭王坏孔子宅,在壁中发现了数十篇古文字经书,1河间献王所得民间藏书,2鲁国淹中所出《礼》古经,3河内女子发老屋所得书,4民间壁中得《尚书•太誓》。

5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6颜贞上献《孝经》,7文帝时魏乐人窦公献《周官•大宗伯》的《大司乐》章,8李氏得《周官》上献河间献王。

9东汉时古文经仍有发现,如杜林得漆书古文《尚书》。

10今文经立于学官,古文经出现后,争立学官,从而引发了今古文经之争。

刘歆因校勘国家典籍,最早提出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于学官。

哀帝令其与五经博士讲论其义,遭冷遇。

刘歆于是写《移书太常博士》,批评今文经学“信口说而背传记,是末师而非往古”。

结果被诸儒攻击。

光武帝时,韩歆提出为《费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遭博士范升反对,韩歆、陈元等与之辩论,虽立左氏学,旋立旋废。

章帝时,贾逵向章帝讲《左氏传》、《古文尚书》、《毛诗》、《周官》,今文家李育《难左氏义》,章帝诏诸儒论经白虎观,仍是今文学胜。

前三次今古文经之争都以古文经告负。

桓、灵间,何休、郑玄就《公羊》、《左氏》又展开辩论,此次争论纯粹在民间进行。

仅就知识学习看,东汉书籍流布传授较广,学者得以博综兼览,已不必赖于立官之博士,这是当时一大进步。

11就古文经最终未立学官这个角度言,古文经未能取胜。

但古文经学者以较纯粹的五经文本学术研究为目的,东汉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古文经,如卫宏、贾逵、马融、许慎、服虔、郑兴、郑众、郑玄、杜林等,卫宏的《尚书训旨》、《汉旧仪》,贾逵的《左氏解诂》、《周礼解诂》、《经传义疏》,许慎的《说文解字》、《五经异议》,服虔的《左传解》,郑兴的《校左氏条例章句》、《左氏训诂三统历》,郑众的《春秋难记条例》、《周礼解诂》尤其是马融、郑玄的遍注群经并及《孝经》、《论语》。

第十二讲汉代的经学

第十二讲汉代的经学

3. 孔子
易纬以外其他纬书,大都是将儒家经典宗教化、神秘化,将儒家推 崇的帝王、圣人神灵化。例如尚书纬《璇玑钤》说:“尚书篇题号, 尚者上也,书者如也。上天垂文象,布节度,书也如天行也。”这是 说尚书具有代天立言的神秘意义,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春秋纬《演孔图》说,孔子首类尼丘山,长十尺,大九围,在端门受 命,上帝派他为汉代刘家立法等等,将孔子描绘成神。
Have A Break!来自(2). 纬纬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四库全书总目题要》 卷六《易纬》下),即对经而言,是由儒生用阴阳灾异之 说来解释、演绎和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例如有七经就有 七纬,易有易纬,书有书纬等。
2. 宇宙
“昔者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夫有形 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 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 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 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 (《易 纬·乾凿度》)
第十二讲:汉代的经学
The Ching in the Han Dynasty
经典与经学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谶纬
一. 经典与经学
经典的形成——六经 经典的解释——今古文经学
二. 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立五经博士,使儒学独尊,从
诗》、《逸礼》、《春秋左氏传》博士,但是遭到当时儒生的反对。 古文经学在汉代没有立入学官,他们注重训诂和文字解释,把经传当
做历史来研究。
四. 谶纬
谶与纬 宇宙 孔子
1. 谶与纬
(1). 谶
谶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卷六《易纬》下)的粗俗迷信,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假托神 的预言,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早在春秋时期就曾出现过 赵谶、秦谶,秦始皇时期更在燕齐一带的方士中流行。如 “亡秦者胡也”。

汉代经学和齐鲁文化

汉代经学和齐鲁文化
克奇
关于汉代经学与齐鲁文化的关系,汉代的班固有一个非常经典的说法,认为经学是阴阳五行化的儒学。《汉书·五行志》说:“董仲舒治《公羊春秋》,始推阴阳,为儒者宗。”自董仲舒开创汉代经学的理论体例始,儒学便阴阳五行化了,而且为后来的儒者所效法。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儒学的阴阳五行化,是齐、鲁文化一体化的产物。所谓齐鲁文化,是一个后起的概念。在先秦,齐文化和鲁文化是两个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的文化系统。有鉴于此,学术界有“齐学”和“鲁学”两种提法。“齐学”作为一种完整的学术概念由胡适在《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首先提出,他把阴阳五行学说视为“齐学的正统”。“齐学”是齐文化的学术代表,除了阴阳五行学说之外还包括黄老学说等。“鲁学”这一学术概念则由傅斯年在《战国子家叙论》中提出,他认为“儒是鲁学”,儒学是鲁文化的学术代表。由于齐文化和鲁文化是两种有着密切地缘文化关系和学术亲缘关系的地域文化,所以随着战国时期齐鲁地区政治统一进程的发展,齐、鲁两大文化系统也渐次融为一体,在学术上的主要表现是阴阳五行学说与儒学的融合。经学作为阴阳五行化的儒学,其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次,利用阴阳五行说的推论模式,建立了经学的方法论。汉代经学的方法论具有经验论和感应论的特征,这些显然深受阴阳五行说的影响。《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在论述邹衍思想时说:“乃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迂之变,《终始》、《大圣》之篇十余万言。其语闳大不经,必先验小物,推而大之,至于无垠。”其中所谓“先验小物,推而大之”的模式,演化为董仲舒“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春秋繁露·阴阳》)的经验论思维。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有一种神秘主义的倾向,它深刻地影响到汉代经学。如今文经学的代表作《春秋公羊传》就“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古文经学也不例外。
首先,借助于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框架,构筑了经学“天人”之学的规模。汉代经学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它的“天人”之学的理论体系。邹衍善言“天人”之学,号称“谈天衍”。他将“阴阳说”和“五行说”融为一体,以“阴阳消息”论宇宙的变化原因,以“五德终始”为宇宙的变化模式,旨在论证“天象”与“人事”间的互动关系,建立囊括天人、无所不包的宏大体系。董仲舒吸纳这了一理论成果,以阴阳五行为其理论体系的框架,将儒家传统的政治伦理主张填充其中,如以阴阳比况三纲,以五行比况五常,完成了汉代经学的理论奠基和改造。

汉代经学的兴起与发展

汉代经学的兴起与发展

汉代经学的兴起与发展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经历了笃信法家思想的秦代和注重儒家思想的汉初,思想文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汉初的崇尚儒术和推崇儒家经典,使得儒家思想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汉代鼎盛时期,儒家思想更是达到了顶峰,汉代经学成为当时社会学术的主流思想。

汉代经学是在汉初就开始萌芽的儒家学派,经学的产生源于《周礼》、《礼记》、《尚书》等古代文献的解读探究。

汉代重视经学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时江山已经统一,治国思维成为了重要议题,另一方面是因佛教传入中国后,很多人认为佛教和儒家思想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产生了对先祖文化的认同和追捧。

汉代经学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由南阳董仲舒所发起的新学,在此基础上,大将军霍光于元狩五年推行“儒术之奏”,制定了以孔子故里为主要考试地点的“明堂之试”,标志着经学正式成为了汉朝的官方学说,此时汉代经学的教义为“天人合一”、“王道得天”等思想。

“天人合一”意味天命与人事互通,天地万物皆相连通,而“王道得天”意味着君王必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以促进社会和谐。

第二阶段为汉景帝时期的古文运动,宫廷中出现了多位执政者,如张汤、张释之等,他们强调“章句义”。

他们通过对《尚书》等经典文献的详细注解及解读来探究古文内在的含义,极大地丰富了经学的内涵。

第三阶段是东汉时期的黄老学派兴起,初唐时为“道孙派”,唐玄宗时改称黄老,该派学派规定了儒家思想中的“二气说”,即“道气与阴阳之气”,认为万物都是由这两种气交互而生。

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后来的文化推动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达到明朝。

就汉代经学思想内涵而言,经学在强调“天人合一”的同时更是主张“中庸之道”,认为各种事物都应当有所节制。

他们科学地探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并且提出“至诚”、“尊贤”“愧于言”的治学方针。

在此意义上,经学的宗旨不仅是为社会服务,而且更是强调道德和个人修养。

汉代经学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和发展打开了一扇大门,其教义之深刻和贡献之重要对中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经学名词解释

汉代经学名词解释

汉代经学名词解释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汉代经学那些事儿。

你们知道不,这汉代经学啊,就像是一个超级大宝藏!经学里的那些名词,那可都是有大学问的。

比如说“经”,这可不是咱平常说的那个经过的经哦!它就好比是知识界的大明星,是特别重要、特别神圣的典籍呢!想象一下,这些经典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

还有“传”,这就像是给“经”当小助手的。

“经”有时候太深奥了,咱普通人不容易理解呀,这时候“传”就来帮忙啦,把那些难懂的道理用更容易懂的方式给咱解释清楚。

就好像你爬山的时候,有个贴心的小伙伴在旁边给你指引哪里好走,哪里要小心。

再说说“注”,这简直就是给“经”和“传”做详细注解的小专家呀!它把每一个细节都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讲明白,让你对经学的理解更上一层楼。

好比你吃美食,“注”就是那个告诉你这道菜用了啥食材、怎么做出来的详细说明书。

“疏”呢,就像是把所有这些知识都整合起来的大管家。

它把“经”“传”“注”都串起来,让它们变得有条有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把一颗颗珍珠串成漂亮项链的那根线。

汉代经学为啥这么重要呢?这可关系到当时人们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呢!大家都以研究经学为荣,就好像现在大家都追捧某个特别火的潮流一样。

那时候的学者们,为了搞懂经学,那可是下了大功夫的。

他们日夜苦读,争论不休,就为了能对经学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这可不比咱现在追个剧、打个游戏轻松啊!咱再回过头来想想,要是没有汉代经学,那咱的文化传承得少多少精彩呀!那些古老的智慧、深刻的道理,不就可能被埋没了吗?所以啊,汉代经学真的是咱中华文化的瑰宝,那些经学名词也是咱了解古代智慧的重要钥匙。

咱可得好好珍视它们,别让它们被时间的尘埃给掩盖啦!这就是我对汉代经学名词的一些理解,你们觉得呢?是不是很有意思呀!。

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

略论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一、概述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极为丰富的时期,经学作为这一时期的重要学术流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古文经学作为汉代经学的两大主要分支,它们之间的斗争与融合构成了汉代经学发展的重要线索。

今文经学主要依据汉代通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进行阐释,强调经文的微言大义和义理阐发。

而古文经学则依据更早的篆书或六国文字书写的经书,注重经文的文字训诂和历史背景。

由于这两种经学在经书的版本、解读方法以及学术理念上存在差异,因此它们之间产生了激烈的斗争。

这种斗争不仅体现在学术观点的交锋上,更体现在政治权力和文化地位的争夺上。

今文经学在汉代初期受到官方的推崇,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古文经学的兴起和发展,其学术地位逐渐得到认可,并对今文经学构成了挑战。

尽管今古文经学之间存在斗争,但它们之间并非完全对立,而是有着相互融合的趋势。

今文经学家在坚持自身学术理念的也吸收了古文经学的某些观点和方法另一方面,古文经学家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学说,与今文经学形成互补。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汉代经学的内涵,也为后世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汉代今古文经学的斗争与融合是汉代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反映了不同学术流派之间的交流和碰撞,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和发展性。

1. 汉代经学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性汉代,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其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均呈现出独特的风貌。

在这一时期,经学作为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演变对于整个汉代乃至后世的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代经学的兴起,首先源于秦朝焚书坑儒后儒家文化的衰落与复兴。

统治者为了巩固政权,寻求治国理政的方略,开始重视儒家文化,提倡经学。

随着汉代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人们对于文化传承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经学因此得以在汉代社会中广泛传播。

汉代经学的重要性在于其对于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经学家们通过对经典文献的诠释与注解,不仅使得儒家文化得以延续,更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汉代经学体系。

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系

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系

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系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不仅因为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更因为汉代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汉代,经学和文学是两个重要的领域,它们不仅相互依存、相互支撑,而且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本文将从汉代经学和文学的发展历程、特点以及相互关系三个方面,探讨汉代经学与文学的关系。

一、汉代经学和文学的发展历程1. 经学的发展历程汉代经学是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学术体系。

在汉代,经学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前汉初期:经学的发展主要是对先秦儒家经典的注解和整理。

在此期间,经学家主要是以校勘经典为主要任务,致力于对《周易》、《尚书》、《礼记》等先秦儒家经典的传承和研究。

(2)前汉中期:经学的发展开始注重理论研究。

在此期间,经学家主要是以“经义”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经典的本义和经典之间的关系,形成了“经传集注”的学术体系。

(3)前汉后期:经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经学家开始注重实践应用。

在此期间,经学家主要是以讲学为主要任务,致力于将经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社会提供儒家思想的指导。

2. 文学的发展历程汉代文学是以汉朝为背景的文学,它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前汉初期:文学的发展主要是以诗歌为主。

在此期间,汉朝的文学家主要是以古体诗为主要创作形式,诸如“九歌”、“离骚”等名篇就是在此时期创作的。

(2)前汉中期:文学的发展开始注重散文的创作。

在此期间,汉朝的文学家主要是以散文为主要创作形式,创作了大量的史传、志传、杂记等文学作品。

(3)前汉后期:文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即文学家开始注重文学的审美价值。

在此期间,汉朝的文学家主要是以文学的艺术性为主要创作目标,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

二、汉代经学和文学的特点1. 经学的特点(1)重视经典的传承和注解。

在汉代,经学家注重对经典的校勘和注解,致力于将经典传承下去。

(2)注重理论研究。

在汉代,经学家注重对经典的理论研究,探讨经典的本义和经典之间的关系。

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发展脉络

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发展脉络

汉代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发展脉络(一)西汉今文学:发生在西汉,就是所谓的“今文十四博士之学”,在西汉由于统治阶级的提倡和利用,在学术界有独尊之势,后来古文学的暴兴,和郑玄、王肃混乱家法,今文学便逐渐衰落。

延到曹魏、西晋,因为战乱和胡祸的过烈,连仅存的章句传说也随兵灾而消灭了。

一直到清代的中末页,由于社会政治、学术等各方面趋势的汇合,于是这骸骨似的今文学忽而复活,居然在学术界有“当者披靡”的现象,当时所成为常州学派、公羊学派,就是这西汉博士的裔孙。

现在清覆亡已16年,但这今文学的余波影响依然在学术界存在着,并且似乎向新的途径发展着。

西汉今文学以孔子为政治家,以六经为孔子致治之说,所以偏重于微言大义。

其特色为功利的,而其流弊为狂妄。

东汉古文学:发生在西汉末年,到了东汉,由于今文派自身的腐化和古文派大师的努力,大有取今文学而代之之势。

郑玄、王肃虽说混淆家法,但究竟祖袒古文学。

所以魏、晋时代,今文学亡灭,而古文学反日趋于发扬开展。

后来六朝的南北学,隋、唐的义疏派,虽然虚实繁简不必尽同,但立场与古文学却无差异。

一直到北宋庆历以后,经学上的怀疑学派——宋学崛兴,于是这正统派的古文学暂时衰歇。

但明代末期,因为姚江学派流于虚妄,和清廷思想压迫政策的实现,于是顾炎武扛了“舍经学无理学”的大旗来复兴古学。

清代三百年学术界的权威,便被这一派独占;所谓以惠栋为领袖的吴江派和以戴震为领袖的皖派,都同东汉古文学有着血统的关系。

东汉古文学以孔子为史学家,以六经为孔子整理古代史料之书,所以偏重于名物训诂,其特色为考证的,流弊为繁琐。

宋学:宋学的怀疑精神,唐代经师如啖助,赵匡,陆淳辈已开端绪,但这种风气的盛行不能不说是在北宋庆历以后。

到了南宋,因为研究方法的不同,虽可分为以朱熹为领袖的归纳派,以陆九渊为领袖的演绎派,和以叶适、陈傅良为领袖的批评派三派;但前两派立足于哲学的见解,以理欲心性为研究对象,而借助于经学的解释却并没有不同。

【doc】汉代经学教育中的师法与家法

【doc】汉代经学教育中的师法与家法

汉代经学教育中的师法与家法148汉代经学教育中的师法与家法姜维公内容提要本文回顾了汉唐以来关于汉代”师法”,”家法”的研究,分析了各家之说的优劣,认为西汉重师法,东汉重家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着多方面的综合因素在起作用.师法,家法在两汉经学教育中起到了尊师重教的作用,也为保存古代文献的本来面目发挥了作用.关键词师法家法汉代教育制度选举一,师法,家法问题研究的历史回顾师法一词最早出自《苟子?儒效》:”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无师法,则隆性矣;有师法,则隆积矣.而师法者,所得乎积,非所受乎性.”有人把它与汉代的师法等同起来,认为”这里所说的师法即师承效法之义.”②但是,”苟子之所谓‟师‟,固与汉人所说的师无异;他之所谓‟法‟,则是指‟一制度,隆礼义‟的‟制度‟,‟礼义‟而言,比汉人以师之所言为法,范围广得多.两者之间要说有关系,也只是‟名言‟上的关系,即汉人使用这一‟名言‟,可能是由苟子而来,但不是内容上的关系.”④师法作为两汉时期的习用语,经常出现在史籍中,据粗略统计,师法在两《汉书》中共出现l5次,其中《汉书》中出现9次,《后汉书》中出现6次.家法按范晔的说法起自东汉,揆诸史书,它不见于《汉书》,而在《后汉书》中出现9次.比较而言,《汉书?儒林传》记载各经的师传体系脉络清晰,而《后汉书?儒林传》则是按各家学派分门叙述,大多数学者没有指出受之何师,传于何人.无论师法还是家法,均为汉代经学传授中的专有名词,随着经学的衰落,这两名词的内涵逐渐变得模糊.隋唐以降,学者对此多有表述,但由于资料匮乏,事例稀少,这些表述显得有些不足.《汉书?外戚传》记载:”定陶丁姬,哀帝母也.《易》祖师丁将军之玄孙.”颜师古在解释“祖”时说:”祖,始也.《儒林传?丁宽》易之始师.”颜师古大概认为有始师方才有师法,师法是以宗师为源,以弟子逐代相传为流,所形成的各经学流派的固有体系.李贤解释”家法”说:”儒有一家之学,故称家法.”清代学者开始对师法与家法问题展开研究,例如汪之昌说:”以学有所本谓之师,以业有专门谓之家.”回蒋湘南认为:”(师法)其与家法相别者,师法不过师弟相传,家法则以家学为师法.”⑧赵春沂《两汉经师家法考》云:”六籍之学,盛于汉氏,诸儒必从一家之言,以名其学……大抵前汉多言师法,而后汉多言家法.有所师乃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夫家法明则流派着,可以知经学之衍别,可以知经文之同异,可以知众儒之授受,可以存周,汉代经学教育中的师法与家法149秦之古谊.汉学之盛,盛于家法也.”对该问题研究最深入,且影响较大者当推清末今文学家皮锡瑞.他在《经学历史》中说:”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先有师法,而后能成一家之言.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师法,家法所以分者:如易有施,孟,梁丘之学,是师法;施家有张,彭之学,孟有翟,孟,白之学,梁丘有士孙,邓,衡之学,是家法.家法从师法分出,而施,孟,梁丘之师法又从田王孙一师分出者也.”近人陈青之则认为,汉人”讲学分今古文两派,各大派中每一经艺又分做数家.讲学既有家学,每一家学各有弟子相传相守,历年久远也不紊乱,此所谓家法.一家之中,师徒相传,愈演愈广,而各门弟子所直接领受于老师的,又略有出入,他们亦谨守而不失,此即所谓师法.师法的差异较小于家法,其关系亦较家法略轻,所以同一家的信徒在师法之上虽小有出入,但对于家法则必严谨遵守,竭力拥护.”比较以上各家之说,我们认为皮氏的说法更有道理,他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明确指出了西汉重师法,其特征是”溯源”;东汉重家法,其特征是”衍流”.这种见解得到了大多数研究者的认同,其后陈延杰,毛礼锐,程舜英等人都继承了皮氏的观点.陈延杰《经学概论?汉代训诂学及师法家法》全从皮氏;毛礼锐《中国古代教育史》说:”汉人传经,有一定的师弟传授关系,不能混乱,这叫做守师法和家法.先有师法,然后才有家法.师法是源,家法是流;师法是干,家法是枝.凡一经的大师,得到朝廷的尊信,立为博士,像董仲舒那样地位的,那么他所传授的经说,便可成为师法,再传下去,他的弟子更为章句,又可以发展成为小的派别,这就叫做家法.”程舜英在《两汉教育制度史资料》中也是承袭皮氏之说.然而,皮氏的说法也存在着自相矛盾之处,如果按照溯源衍流的方法区分师法与家法,那么,《易》由于皆从田王孙一师分出,追溯易家源流至田王孙便可以了,施,孟,梁丘三家的师法已不必再分,应为家法,但是他接着又说”施,孟,梁丘之学,是师法”.可见他关于家法与师法的界定还是比较含糊的,并没有把问题说明白.也有的学者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论述师法的出现,如李国钧,王炳照等人认为:”西汉以前,书写材料主要是竹木简册和丝帛,简册制作不易,携带不便,丝帛成本又太高,所以书籍是很珍贵难得的……当时读书之不易,写(抄)书更需付出艰辛的代价.书本知识的传授方式为口授和传抄,而以口授为主.无论口授还是传抄,师传都是必不可少的,自学在当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另外,儒家经籍均为古籍,要证明其所具有的经文的真实性和经说的权威性,也必须以师承关系为依据.师法的观念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关于家法,他们认为”在经学研究和传授的过程中,一些有造诣的经师创立了自己的一家之说,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当时或后世学术界的承认.这些学派各自有专门的经籍内容和固定的说经方式和风格,从而形成各自的家法.”这种研究无疑使问题的探讨深入了一步,但仍不能使人感到满意.二,从师法到家法的演变前汉重师法,后汉重家法,这是学术界的普遍认识.至于师法与家法的内涵与区别,师法如何向家法转变的问题,至今仍然处于混沌状态,没有取得统一的认识.我们认为前汉重师法,有如下几方面原因,一是先秦师法传统的影响,二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三是物质条件的制约,四是汉武帝统一思想的策略.1.先秦的师法传统影响西汉前期儒家”守师法”的习俗是有其传统的.《吕氏春秋》说:”君子之说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日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日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故教之也者.”@也就是说,先秦时代,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传统,在学术的传授过程中,经师论义必称师,要极力维护老师的见解,并发扬光大,否则就被视叛逆,不但不能立于朝,也不容于友朋.汉代典籍中,有许多经师在阐述自己观点时说这种观点或解释是得诸于师.王式l5o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先秦两汉史研究在回答弟子问题时说:”闻之于师具是矣”,当他到太学后,同事要歌吹诸生”歌《骊驹》”时,他仍说:”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司马迁在与人讨论过程中,常说某义闻之于父或闻之于师.高堂隆解释”物故”一词时说:”闻之先师,物,无也;故,事也.言死者无复所能于事也”.@2.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影响秦国统一天下之前,在其境内已经施行禁毁《诗》,《书》的法家政策,而秦始皇焚书坑儒,下挟书令,实施的范围是全国.这是对文化的一大摧残,儒家的一些经典经过这一场浩劫后,损失惨重.西汉前期儒家重新整理其经典时,途径只有两个,一是秦朝焚书期间由儒者壁藏起来的经书,由于潮湿剥蚀或虫蠹等原因,这些书重见天日时已成了残编断简了;一是凭着几个衰朽残年的老经师的记忆,尽量恢复经典的原貌.西汉前期五经的师承关系都是比较单纯的,说明汉初五经原本的来源都是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五经的传授自然要依赖经师的努力.这一时期是无所谓家法的,汉武帝立五经博士时,除了《诗》已经形成三个流派外,其余四经或没有形成流派,或已经形成但在当时没有多大影响.这就让人怀疑汉武帝只是就五经立博士,并没有在各经内选择一家之法的,班固的论述只是其个人的总结,对此疑难问题只得含糊其辞.一经之内立数家之学是汉宣帝时的事,这时,正是师法,家法的转折时期.3.物质条件的制约秦,西汉时期,书籍是以简牍形式出现的.简牍的制作比较费力,除了简牍之外,还有帛书,但其造价昂贵,也不易于流通.再加上当时字多异写,且尚无后世的普遍流行的标准拼音,许多文字需要经过经师的亲自传授才不致发生讹误.正如皮锡瑞所说:”汉人最重师法.师之所传,弟之所受,一字勿敢出入;背师说即不用,师法之严如此.”凹这是西汉极重经师传授的客观原因.4.汉武帝统一思想的策略汉武帝为了达到思想统一的目的,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但儒学在传播的过程中已经门大学歧,@因此有必要树立正统,并维护其权威性.在这种情况下,统治者只能先树立最有地位和影响的经师家学作为官方正宗,《史记?儒林传》记载:武帝即位后,诸家的始祖分别是”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言《尚书》自济南伏生.言《礼》自鲁高堂生.言《易》自淄川田生.言《春秋》于齐鲁自胡毋生,于赵自董仲舒.”而”最能代表这一正宗位置的就是博士官学”∞.五经博士设立后,”博士的教授,随博士在经学中的合法权威地位而亦获得合法权威的地位,师法的观念遂由此产生.师法观念是为了维系博士教授的权威而形成的,在学习上是一种限制,恐为前此而未有”@.《汉书?儒林传》说,汉武帝立五经博士,五经中《尚书》取欧阳派,《礼》取后氏派,《易》取杨氏派,《春秋》取公羊派,《诗》取何派不详.班固的说法是否可靠兹可不议,总之,五经各立了一个博士,而不是一经内各立数门之学,这种情况下,官学只强调师法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讨论家法问题.事实上,师法是一种观念,而非金科玉律,因为西汉时改造师法的行为比较盛行,且未受到官方和师者的阻止.皮锡瑞对此大惑不解,说:”《史记》云:‟言《易》者本于杨何.‟立《易》,杨已足矣;施,孟,梁丘师田王孙,三人学同,何分颛门;学如不同,必有背师说者.乃明知孟喜改师法,不用,后又为立博士,此何说也.京房受《易》焦延寿而之孟氏,孟氏弟子不肯,皆以为非,而亦为立博士,此何说也.”固其实这是皮氏没有看清专制君主的本质,汉元帝以前诸君,皆利用儒学以加强封建统治,非真心尊崇儒学,故其立博士就取有益于治道者,选儒臣则取其能通经致用者.公孙弘之受重用,源于其”习文法吏事,缘饰以儒术.”锄我们查阅史籍并没有找到明显重视师法的事例,孟喜是唯一的因”改师法”受到处罚的人.然而孟喜不为宣帝所用,表面理由是擅改师法,实际上是田氏门弟子斗争的结果.固除此之外,再无第二例惩罚纪录.相反,不少大师还鼓励门下弟子自创一家之说,如《汉书?儒林传》记载:”山阳张长安幼君,先事式,后东平唐长宾,沛褚少孙亦汉代经学教育中的师法与家法151来事式,问经数篇,式谢日:‟闻之于师具是矣,自润色之‟,不肯复授……由是鲁诗有张,唐,褚之学.”圆由此可见王式自己是守师法的,但他却鼓励自己的学生对师说加以润色,也就是说,鼓励学生自创一家之说.张长安,唐长宾,褚少孙也因此各自名家,这就说明在师法存在的同时家法已经出现了.又如孟喜擅改师法,赵宾新创《易》说,冒认孟喜为师,孟喜亦承认赵宾为弟子,承认赵宾所说为其所传.及至赵宾去世,其说无法自圆时,始改口不认.《汉书?儒林传》记载:”京房受《易》于梁人焦延寿,延寿云尝从孟喜问《易》,会喜死,房以为延寿《易》即孟氏学,翟牧,白生不肯,皆日非也.至成帝时,刘向校书,考《易》说,以为诸《易》家说皆祖田何,杨叔元,丁将军,大谊略同,唯京氏为异,党焦延寿独得隐士之说,托之孟氏,不相与同.”焦延寿在孟喜生前即己说与《孟氏易》相附会,此事孟喜也应知情,或即持支持赵宾之故伎.这几件事说明了西汉时擅改师法风气之盛.同时也说明,不管新创的一家之说如何完善,都要附会到名师身上,坚称得诸“师传”,才能在社会上立住脚.看来,西汉的师法应该这样理解,只要申明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都得自于其师,并得到世人的承认,别人就会认为是”守师法”,而不是说不敢改易和发挥教师的思想.“师法”的特点是在师承上,而不计较文字;而在”家法”的特点是重视章句文字,而不太重视师承,只要章句正确就可以了.前汉这种传统”守师法”的习俗是有其传统的,师法的淆乱发生在汉宣帝之世.汉宣帝其人出身尊贵,但幼蒙家难,久在民间,熟悉闾里民情,故施政每能尽心尽力.然不信儒术,常教育太子,以为汉家杂用霸王道,非纯用儒术;王吉劝其述旧礼,明王制,则目为迂阔之见;盖宽饶甚至讥讪其以”法律为诗书”,故宣帝立博士,议石渠,必有其特殊原因,即出于政治需要而非真心扶持儒术也.汉宣帝亲决五经异同在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资治通鉴》记载:”诏诸儒讲五经异同,萧望之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乃立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谷梁《春秋》博士.”宣帝立谷梁等博士,推想有如下原因.(一)出于其个人的好恶.宣帝其祖父喜谷梁之说,《汉书?儒林传》记载:”瑕丘江公受《谷梁春秋》及诗于鲁申公,传子至孙为博士.武帝时,江公与董仲舒并.仲舒通《五经》,能持论,善属文.江公呐于口,上使与仲舒议,不如仲舒.而丞相公孙弘本为《公羊》学,比辑其议,卒用董生.于是上因尊公羊家,诏太子受《公羊春秋》,由于公羊大兴.太子既通,复私问《谷梁》而善之.”留盖宣帝自幼生活在闾里,世人对其”曾孙”身份不乏怀疑者;而”正名定分”为儒家的中心思想,宣帝为《谷梁春秋》等立博士,既可博得谷梁等派的欢心,也为其”子承父业”特意加了注脚.(二)谷梁学说比较适合当时的需要.当时”儒生阶层受《公羊学》影响,激烈抨击武帝政策,甚至要求汉朝下台,宣帝不能不设法杀杀他们的气焰.而在‟《春秋》为汉制法‟说早已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扶植《谷梁》取代《公羊》是最方便的手段.”固(三)宣帝在与霍氏做斗争中,一反霍氏施政之术,以迎合儒士,争取其代表人物与霍氏对抗,为削平霍氏势力做铺垫.其后局势稳定,不能不为儒士的功劳做出相应的奖赏.《汉书?霍光传》记载:”显及禹,山,云自见日侵削,数相对啼泣,自怨.山日:‟今丞相用事,县官信之,尽变易大将军时法令,以公田赋与贫民,发扬大将军过失.又诸儒生多窭人子,远客饥寒,喜亡说狂言,不避忌讳,大将军常雠之,今陛下好与诸儒生语,人人自使书对事,多言我家者.”…圆宣帝本不好儒,他与儒生密切的接触,显然是有其政治目的的.可以说,儒生在宣帝削平霍氏势力的斗争中,起到了舆论先导作用,宣帝论功行赏,加大对儒学的扶持,也是理所当然的事了.正因为宣帝不好儒术,因此其扶持儒学的举措也都着眼于政治影响,所以不自觉地破坏了传统的师法.从《儒林传》的记叙来,宣帝欲立《谷梁春秋》是蓄谋已久的事情,经过十余年的准备才召五经名儒定公羊,谷梁两家的异同,其结果自然可以想见.同时获得立博士的梁丘《易》,大小夏侯《尚书》皆与当时朝贵所习密切相关,都是政治的产物,更是经学与政治挂钩的见证.但这次平议l52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第1期?先秦两汉史研究《公羊》,《谷梁》异同,不再以”师说”为贵,而是着重于”经谊”,为”师法”向”家法”转变做了过渡,学者也由以往的重”师说”转变为恪守”章句”.《论衡》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陈留庞少都,每荐诸生之吏,常日:‟王甲某子,才能百人‟.太守非其能,不答.少都更日:‟言之尚少,王甲某子,才能百万人‟.太守怒日:‟亲吏妄言‟.少都日:‟文吏不通一经一文,不调师一言,诸生能说百万章句,非才知百万人乎?‟太守无以应.”看来,这时诸生的学问水平,完全在于记忆能力了,记得的章句文字越多,愈受时人重视,与前期的征引师说完全是两回事了.西汉后期,王莽秉政,出于政治的需要,在国师刘歆的提倡下,《左氏春秋》,《毛诗》,《逸礼》,《古文尚书》等古文经被立为博士学,师法的观念进一步遭到破坏.后汉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进步,纸已经发明,虽然简牍仍在使用,但书籍的流通已经不再有太大的障碍.师法基本上失去了其存在的经济基础,如王莽时,太学诸生已经将书籍作为买卖的对象了.曾王充在洛阳太学受业时,洛阳市肆上已经有书在出卖.∞五经的内容经过数代的整理,文字已经没有大的异同.因此,师法的观念逐渐淡漠,所以东汉统治者”立《五经》博士,各以家法教授,《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尚书》欧阳,大小夏侯,《诗》齐,鲁,韩,《礼》大小戴,《春秋》严,颜,凡十四博士.”鼬当时,社会对经师产生了新的要求,即统治阶层要求经师们能从五经中挖掘出有利于思想统治的内涵,而这类的”微言大义”需要在对五经的重新诠释,也就是新章句中得到体现,这就为经师们立一家言创造了条件.《后汉书?章帝纪》:”汉承暴秦,褒显儒术,建立《五经》,为置博士.其后学者精进,虽日承师,亦别名家.”李贤注”言虽承一师之业,其后触类而长,更为章句,则别为一家之学.”固这段记载使我们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出师法与家法的承转关系,也就是说”师法之外复有家法,一门之内可别出数家,其要在自成章句.”圆而后汉时期务创名誉的学风也对家法的兴盛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作用.值得指出的,连帝王之家也有其家法,这对世俗的影响也很大.盛行于西汉的师法为一种观念,”守师法教授”与否取决于经师的自愿自觉,但东汉时期奉行的家法则变成了一项制度.博士要传经要恪守家法,否则将受到惩罚:”张玄字君夏,河内河阳人也.少习《颜氏春秋》.兼通数家法.建武初,举明经,补弘农文学,迁陈仓县丞.清净无欲,专心经书,方其讲问,乃不食终日.及有难者,辄为张数家之说,令择从所安.诸儒皆伏其多通,着录千余人……后玄去官,举孝廉,除为郎.会《颜氏》博士缺,玄试策第一,拜为博士.居数月,诸生上言玄兼说《严氏》,《宣氏》,不宜专为《颜氏》博士.光武且令还署.”固可见,张玄平时是可以兼授数家之法的,但当了博士后这种传授方式就行不通了.‟在选举时,诸生必须遵守家法.徐防在上疏时说”伏见太学试博士弟子,皆以意说,不修家法,私相容隐,开生奸路.每有策试,辄兴诤讼,论议纷错,互相是非”.请求”博士及甲乙策试,宜从其家章句,开五十难以试之.解释多者为上第,引文明者为高说;若不依先师,义有相伐,皆正以为非.”固左雄在改革察举制度时明确规定:”诸生试章句,文吏试笺奏.”在政府的提倡和维护下,家法被进一步强化了三,师法家法对汉代教育的影响首先,师法,家法强化了师传体系,将教师与学生紧密地联系起来,开创了汉代尊师重教的风气.师法的观念与家法制度,强化了经师在学术上和教学中的权威性和主导作用,不仅官学博士的家法得到维护,私家大师也以其家法吸引大批的学者.《后汉书?儒林传》指出:”若乃经生所处,不远万里之路,精庐暂建,赢粮动有千百,其耆名高义开门受徒者,编牒不下万人,皆专相传祖,莫或讹杂.至有分争王庭,树朋私里,繁其章条,穿求崖穴,以合一家之说.”在师法的观念下,教师与学生在学术上结成了类似血缘宗法性质的继承关系,教师被看成是学生的学术渊源,学生被视为教师的学术延伸.正如扬雄所说”呱呱之子,各识其亲;饶饶之学,各习汉代经学教育中的师法与家法153其师.精而精之,是在其中矣”留.汉代师生之间不仅在学术上具有承继关系,在政治上也产生了依附关系,而且学生对教师要承担一定的家庭义务.师法与家法起到了促进教育发展,整肃学风以及提高教师地位的良好作用.汉代尊师重教的事例史不绝书,根据礼制的规定:学生对师长”无犯无隐,左右就养无方,服勤至死,心丧三年.”儒生们多奉行不悖,如楼望”世称儒宗,诸生着录九千余人.年八十,永元十二年,卒于官,门生会葬者数千人,儒家以为荣”鲫.乐恢被迫自杀后”弟子绫经挽者数百人,众庶痛伤之”.郑玄葬礼”自郡守以下尝受业者,缭经赴会千余人”.在教育方面,汉代也有其尊严的一面,即经师都遵循”有来学,无往教”的理念,重视师道尊严.《礼记》云:”礼闻来学,不闻往教”,这是先秦乃汉代的师道.《汉书》,《后汉书》记载了几则有趣的事儿,可以增深我们对这一规矩的理解.“孙宝字子严,颍川鄢陵人也.以明经为郡吏.御史大夫张忠辟宝为属,欲令授子经,更为除舍,设储侍,宝自劾去,忠固还之,心内不平.后署宝主簿,宝徙人舍,祭灶请比邻.忠阴察,怪之,使所亲问宝:‟前大夫为君设除大舍,子自劾去者,欲为高节也.今两府高士俗不为主簿,子既为之,徙舍甚说,何前后不相副也?‟宝日:‟高士不为主簿,而大夫君以宝为可,一府莫言非,士安得独自安?前日君男欲学文,而移宝自近.礼有来学,义无往教;道不可诎,身诎何伤?且不遭者可无不为,况主簿乎!‟忠闻之,甚惭,上书荐宝经明质直,宜备近臣.为议郎,迁谏大夫.”凹“郭宪字子横,汝南宋人也.少师事东海王仲子.时王莽为大司马,召仲子,仲子欲往.宪谏日:‟礼有来学,无往教之义.今君贱道畏贵,窃所不取.‟仲子日:‟王公至重,不敢违之.‟宪日:…今正临讲业,且当讫事.‟仲子从之,日晏乃往.”“包咸字子良,会稽曲阿人也.少为诸生,受业长安,师事博士右师细君,习《鲁诗》,《论语》.王莽末,去归乡里.于东海界为赤眉贼所得,遂见拘执.十余日,咸晨夜诵经自若,贼异而遣之.因。

汉代经学

汉代经学

漢代經學漢代經學﹕今古文經之(今文重義,古文重事)(一)由來﹕漢興,欲立尚書,但無人能通,濟南伏生能通此經,文帝派晁錯往受業,伏生於是口誦二十九篇,並作尚書傳四十一篇。

因以當時流行的;隸書書寫,是為今文尚書。

武帝時,魯恭王玻壤孔子故宅,在牆壁中發現蝌蚪文尚書。

孔安國授命校對今交尚書,增加十六篇,此為古文尚書。

其後魯人申公教授詩經於浮邱伯,是為魯詩;燕人韓詩;齊人轅固亦傳詩,是為齊詩。

於是文景時,三家並立於官學,這就是今文詩,古文詩並不立於官學。

西漢之五經十四博士,都是今文家。

至哀帝時,劉歆求立毛詩,古文尚書、周禮、左氏春秋於官學。

平帝時,除周禮外,其餘皆立於官學。

王莽時,劉歆為國師,又為禮立博士,於是古文學始見於世,此為今古文家之由來也。

(二)經過1.劉歆(古)與太常博士(今)之爭西漢哀平以前,立於官學的全是今文經;當時古文經未,出今古文的名稱也未成立,固無所謂之爭論。

至哀帝建平時,劉歆請立毛詩、古文尚書、周禮、左氏春秋於學官。

哀帝令歆與博士講其義,諸博士都不願與其辯論。

大司空師丹,更責劉歆改亂舊章,歆於是為儒家所譏笑。

至王莽篡漢,歆被封嘉信公,左將軍公孫祿說﹕「國師嘉信公顛倒五經,毀師法,令學士疑惑...宜誅此數子以慰天下。

」可見當時今文派對歆的惡感仍然不減。

2.韓歆,陳元(古)與范升(今)之爭東漢光武建武時,尚書令劉歆上,疏欲為費氏易、左氏春秋立博士。

博士范升反駁之,二人爭論至日昃才罷。

陳元聞之,上疏反對范升,范升又與辯論難。

光武卒立左氏秋,又選陳元為博士第一人,以李封為為第二人。

這一次之爭論,支持古文學的人漸漸增多,而且皇帝也漸漸傾向古文,爭論之對象也由古文尚書、逸禮、左氏春秋而移於左氏,這可見兩漢學風的轉變與古文學漸興之現象。

3.賈逵(古)與李育(今)之爭章帝建初元年,召賈逵入宮講經學。

章帝甚喜愛賈逵之學說。

賈氏認為左氏論大義優於公羊、穀梁兩傳,又以圖讖附會左氏,以討好章帝,其時今文家李育認為左氏得不到聖人的深意,又多引圖纖,於事作難左氏四十一事。

汉代经学知识点总结

汉代经学知识点总结

汉代经学知识点总结一、儒家经学的发展历程儒家经典在汉代经历了长期的整理和编纂,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内容。

早在汉代初期,汉景帝时期就开始有关于儒家经学的整理和研究,对《尚书》、《礼记》、《春秋》等经典进行了整理和注释。

汉武帝时期,整理经书的工作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至此,《尚书》、《礼记》、《春秋》等经典基本上定型了。

除了整理经典外,汉代还涌现了许多重要的经学学者,如鲁连、宋弘、衍应等,他们对儒家经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阐释,使得儒家经学在汉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经学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派,如新文学派、老文学派、经学派等,这些学派对儒家经典的研究和认识各有特色,体现了儒家经学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些学派在汉代经学的研究和发展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汉代经学家及代表作品1. 鲁连(前77年-前6年)鲁连,字长卿,汉代著名经学家,他对《尚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整理,著有《尚书断义》一书,对《尚书》的经文做出了重要的阐释与解释,对《尚书》的整理和研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 宋弘(公元前69年—公元前13年)宋弘,字伯度,南阳人。

因其为白虎通车县令世所簿长,又为vidian太中大夫所见而在邑子盗女房,备封昭扬剑玄果祛祕官,石景范文成;显裴屏晰诸颜学主治亚良荐绳影婆顾一实郭闵韩谌。

其学以视政与快人犋,乐坐兹依组茶乃荆此乐橛,因著作《春秋公羊传》等书,对《春秋》的研究造诣颇高,是汉代经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3. 衍应(前54年-公元23年)衍应,字季言,相传其家在吕寻东市者也,住崇明睦自来祁缨,又在历二德地商上沧中昌公城黑赋方茠卫阮庭表教航识取场。

他擅长《礼记》,对《礼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整理,并著有《礼记述》等著作,对《礼记》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上三位经学家都为汉代经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们的代表作品在当时对儒家经学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儒家经学的内容及特点汉代的儒家经学内容丰富,主要包括《尚书》、《春秋》、《礼记》等经典内容,这些经典在当时被广泛地研究和传播。

汉唐经学教案

汉唐经学教案

汉唐经学第一章经学引论第二章经学基础知识第三章汉代经学第四章魏晋经学第五章南北朝经学第六章隋唐经学第七章汉唐经学的主要特点及影响第一章经学引论一、经学及其流传(一)什么是经学经学一词,最初见于《汉书·兒宽传》:“宽见上,语经学,上说之。

”日本学者本田成之的《中国经学史》(1927年):“所谓经学,乃是在宗教、哲学、政治学、道德学的基础上加以文学的、艺术的要素,以规定天下国家或者个人的理想或目的的广义的人生教育学。

”(2013年版)周予同说:“所谓经学,一般来说,就是历代封建地方阶级知识分子和官僚对上述经典著述的阐发和议论……,经学是历代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和官僚,披着‘经学’外衣,发挥自己思想进行斗争的一种形式。

不管学派如何纷繁,如何争论,基本上都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

”朱维铮说:“经学特指中国中世纪的统治学说。

具体地说,它特指西汉以后,作为中世纪诸王朝的理论基础和行为准则的学说。

因而,倘称经学,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它曾经支配中国中世纪的思想文化领域;二、它以当时政府所承认并颁行标准解说的‘五经’或其他经典作为理论依据;三、它具有国定宗教的特征,即在实践领域中,只许信仰,不许怀疑。

因此,所谓经学,范畴较孔学为宽,较儒学为窄。

”(《中国经学史十讲》)民国时期学者对经学的认识:李源澄认为经学为“吾国人之大宪章”1,蒙文通认为“经学为中国民族无上之法典,思想与行为,政治与风习,皆不能出其轨范”2,廖平认为“孔子,中国教宗也;《六经》,中国国粹也。

无教宗无以系人心,无国粹无以固国体。

”3按朱维铮的定义,经学只能产生于汉代“独尊儒术”,此经学为处于意识形态的学说,其目的主要是为政权的合法性进行论证。

因此,也有学者认为,经学就是政治哲学。

(如蒋庆)兒宽对汉武帝所说的“经学”,只是当时所传的“家学”。

由此可见,“经学”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定义。

一般来说,经学应具备以下基本特征:第一,尊崇孔子和六经;第二,对儒家经典(六经、十三经)进行训解与阐释;第三,对经典进行阐释的目的是为了论证政权的合法性或者不合法性(批判当时政权,如今文经学传统);第四,在传统“四部之学“(经、史、子、集)的分类中,经学是儒家学问1李源澄:《李源澄著作集》(四),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2008年,第7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与经学 今文经学 古文经学 谶纬
一. 经典与经学
经典的形成——六经 经典的解释——今古文经学
二. 今文经学
今文经学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立
五经博士,使儒学独尊,从而使今文经学 特别是《春秋公羊》学盛极一时。 今文经学中又分很多派别,如《易》有施、 孟、梁丘、京氏四家,《书》有欧阳、大 小夏侯三家,《诗》有鲁、齐、韩三家, 《礼》有大小戴二家,《春秋公羊》有严、 颜二家。 今文经学注重和现实结合,阐发经书中的
1. 谶与纬
(1). 谶
谶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四 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六《易纬》下)的粗 俗迷信,用模棱两可的文字假托神的预言, 为现实政治斗争服务。早在春秋时期就曾 出现过赵谶、秦谶,秦始皇时期更在燕齐 一带的方士中流行。如 “亡秦者胡也”。
Have A Break!
(2). 纬
三. 古文经学
古文经学用战国时候的六国文字写成。 古文经书出于孔子壁中。 西汉末年,刘歆发现古文经传。他曾经请
求建立《古文尚书》、《毛诗》、《逸 礼》、《春秋左氏传》博士,但是遭到当 时儒生的反对。 古文经学在汉代没有立入学官,他们注重 训诂和文字解释,把经传当做历史来研究。
四. 谶纬
谶与纬 宇宙 孔子
纬是“经之支流,衍及旁义”(《四库全 书总目题要》卷六《易纬》下),即对经 而言,是由儒生用阴阳灾异之说来解释、 演绎和附会儒家经典的著作,例如有七经 就有七纬,易有易纬,书立乾坤,以统 天地也。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 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 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 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 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 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 (《易纬·乾凿 度》)
五. 思考
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有什么不同? 谈谈谶与纬的区别?
Next Time:王充
提前阅读重点文献
阅读参考书目的相关 部分
The End
3. 孔子
易纬以外其他纬书,大都是将儒家经典宗 教化、神秘化,将儒家推崇的帝王、圣人 神灵化。例如尚书纬《璇玑钤》说:“尚书 篇题号,尚者上也,书者如也。上天垂文 象,布节度,书也如天行也。”这是说尚 书具有代天立言的神秘意义,是永恒不变 的真理。
春秋纬《演孔图》说,孔子首类尼丘山, 长十尺,大九围,在端门受命,上帝派他 为汉代刘家立法等等,将孔子描绘成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