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经学

合集下载

两汉经学PDF.pdf

两汉经学PDF.pdf

2004年11月22日第十章两汉经学第一节汉代思想流变概况一、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鞅变法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行,中国传统社会已经开始了从井田封制到封建制的结构性转变。

秦的统一完成了这一历史过程。

秦王朝用郡县制代替了封邦建国的分封制,用小农经济取代了井田制,车同轨、书同文,实现了政治、经济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

秦王朝也知道文化统一的重要性,但没有认识到取天下与守天下的时势之异,而是采取了“以法为师,以吏为教”的高压政策,“焚书坑儒”;又在政权尚未完全稳定、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恢复的情况下,留然发动对外战争。

结果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秦王朝很快丧失了政权,未能实现传至万世的梦想。

然而秦的灭亡,只是一个政权的灭亡,并不是它所建立的封建制度的灭亡。

继秦而兴的汉王朝,基本上继承了秦的政治、经济制度,继续推进着建立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大业。

二、两汉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一)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为独尊儒术的局面所代替:中国古代哲学由春秋战国(经秦)至汉代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转折时期——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为独尊儒术的局面所代替,地主阶级专制主义首次取得了统一的理论形态。

这是和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转折相适应的:社会制度——汉承秦制,继续了秦王朝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这种制度,使奴隶社会和列国纷争的局面成为过去。

社会矛盾——奴隶主残余势力虽未完全消除,但主要矛盾已转变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了。

社会任务——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实质上是如何对付农民、处理好地主和农民的矛盾的问题。

意识形态任务——汉初因为国家经历了长期的战乱,统治者采取了“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

黄老之学适应历史形势的需要,为这一政策提供了哲学基础,因而在汉初六十多年间得到了推行。

经过文景之治后,汉王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又通过剪灭同、异姓诸侯王的军事活动和汉武帝对于匈奴的军事反击,获得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内外环境;借助于平淮、酒榷、盐铁专营等经济龚断措施,汉王朝也消除了由于民间经济力量过于强大而产生的对于王朝的威胁。

两汉经学概述:汉代经学为什么衰落?

两汉经学概述:汉代经学为什么衰落?

两汉经学概述:汉代经学为什么衰落?秦统一之后,法家思想一度占了上风,百家争鸣的局面宣告结束。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使儒学的发展进入低潮。

汉代秦而立,刘氏王朝鉴于秦二世而亡的历史教训,重新调整意识形态,使儒学又获得抬头的机会。

小吏出身的刘邦本来不喜欢儒生,但他即位之后,由于秦博士叔孙通帮他制定礼义,使他感到儒学有助于维护自己的尊严和统治,遂改变对儒学的态度。

在他死的前一年,曾用太牢祭祀孔子。

汉惠帝废除“挟书律”,允许儒学在民间传授。

到文、景之世,朝廷有意识地搜寻经典,开献书之路。

文帝派晁错向伏生授《尚书》,设《诗》博士。

景帝时又立《春秋》博士。

经过汉初几任皇帝的扶植,儒学终于被立于学官。

汉代的儒学是以注释《诗》《书》《礼》《易》《春秋》等先秦儒家经书的形式出现的,故称为经学。

在汉代搜集到的儒家经典中,有一部分是儒生口授、用当时流行的文字记录下来的,叫作“今文经”。

由申培公所出的鲁《诗》、辕固生所出的齐《诗》,韩婴所出的韩《诗》,伏胜所出的《书经》,高堂生所出的《礼经》,田何所出的《易经》,胡毋生和董仲舒所出的《春秋公羊传》,鲁申公所出的《春秋谷梁传》,皆属于今文经。

另一部分是散在民间、藏在墙壁中偶然被发现的经书。

这些经书用汉以前的文字即古籀文字成,故称为“古文经”。

据《汉书·艺文志》载:“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欲以广其宫,而得《古文尚书》。

”属于古文经的还有《毛诗》《逸礼》《周官》《费氏易》《春秋左传》等。

因依据的经书不同,汉代儒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大派。

这两派不仅仅所依据的经书有文字上的不同,而且学术见解、学术风格也不同。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两派的争论与消长构成了两汉儒学的基本内容。

汉初的几个皇帝虽然采取了一些扶植儒学的措施,但在政治思想上主要还是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术,儒学和儒生的地位并不高。

直到武帝,国力强盛,要求加强政治和思想上的统一,儒学才真正受到重视。

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即位,“诏举贤良方正极董仲舒像敢谏之士,上亲策问以古今治道,对者百余人。

国学 两汉经学介绍

国学 两汉经学介绍

国学两汉经学介绍经学是训解、阐发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起初,六经是孔子删定的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战国以降,又成为儒家学派授受的教本,并经师徒相传,形成众多的传记。

及至汉代,正式出现“经学”一词,《汉书》中有邹阳说“邹鲁守经学”。

汉武帝罢黜诸子传记博士,只立《五经》博士,《五经》遂成为治国的法典,孔学遂成为官学,儒学便一步步从包含革命性的原始儒学摇身一变,成为僵化的制度化儒学,匮乏创新却饱浸陈腐。

其后,南朝的“七经”,唐朝的“九经”,直至宋朝扩充为“十三经”。

由汉初至清末的2100年中,经部书籍不断增加,在《四库全书总目》达1773部20427卷,经学成为烦琐哲学。

正如经学专家周予同先生所说的那样,随着儒学的经学化和制度化,“就表面上看,孔子的思想,到这时期,似乎大发展了。

其实完全不然;因为汉朝所尊奉的孔子,只是为政治的便利而捧出来的一位假的孔子,至少是一位半真半假的孔子,决不是真的孔子。

”孔子的真相若何?他是一位实际的教育家;“他是一位不得意的政治思想家;他是一位专研道德问题的伦理专家。

”第一今文经学历经秦始皇焚书和项羽火烧咸阳后,刘邦入关,萧何努力收集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却未顾及《六经》典籍,当时的中国文化出现了断层。

汉初欲复兴儒家文化,只得求诸故秦博士记忆口颂和民间匿藏。

秦博士或官吏,如伏生、叔孙通、张苍、浮丘伯等口授,由汉初时人按通行的文字(隶书)记录下来的典籍,便是“今文经”,训释、研究今文经的学问,称为“今文经学”。

因其时《乐经》已无人传授,也不见古文秘籍,汉初只有《五经》流传于世。

其一为《诗》,诗分三家,《鲁诗》传人为荀况弟子浮丘伯,《齐诗》传人为齐人博士辕固,《韩诗》传人为燕人博士韩婴。

其二为《书》,传人为济南博士伏生。

其三为《易》,传人为齐人田何。

其四为《礼》,传人为叔孙通、高堂伯。

其五为《春秋》,战国时即有“三传”,《左氏》无今文,《公羊》、《榖梁》创于战国而写定于汉初,属今文。

两汉经学

两汉经学

两汉经学
经学即“经世之学”(以经学治国)。

汉初汉武帝刘彻采纳了谋士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孔子和“六经”成为汉代不可侵犯的圣人和经典,儒家思想成为汉代正统的政治思想,学者们只能就“六经”进行注疏、阐述,发掘其微言大义,此乃经学。

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是儒家学说的核心组成部分。

在两汉经学中,董仲舒最有代表性,他的哲学是政治哲学,是当时时代精神的精华。

他的主要观点有:
1、“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董仲舒发展成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

“天”就是自然界,“人”就是我们人类,“天人合一”是说人与自然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

董仲舒说:“天地之常,一阴一阳。

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

”又说:“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春秋繁露》)这种把自然哲学与历史哲学混合起来的现象,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

2、“天人感应”。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董仲舒将其发展成为神秘主义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醒,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天人三策》)天人感应思想在汉代
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谶纬之学,盛行一时,并在中国封建社会流传。

两汉经学的主要内容

两汉经学的主要内容

两汉经学的主要内容两汉经学指的是中国两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的经学思想和学术体系。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经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经学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两汉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左传》等古代经典的研究与解释。

首先,《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学诗集,被视为经学的基础。

两汉经学家通过对《诗经》的研究,探究其中的诗歌哲学和文化内涵,以及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审美观念。

他们关注《诗经》中的音律、节奏和意象,通过对诗歌的赏析和解释,来揭示诗歌背后的道德和伦理教育意义。

其次,《尚书》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记录了周朝的政治制度和历史事件。

两汉经学家对《尚书》进行了深入研究,试图从中探寻古代政治制度的理想模式,以及君主与臣民之间的道德、礼仪和忠诚关系。

他们认为,通过研究《尚书》可以获得对古代政治治理和社会秩序的深入理解,为当时的政治实践提供参考。

第三,《礼记》是一部论述礼仪制度的经典著作,也是两汉经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两汉经学家在研究《礼记》时,主要关注礼仪的原则、规范和意义。

他们认为,礼仪是维系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通过研究《礼记》可以揭示古代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君臣、父子、夫妻等关系的基本原则。

此外,《周易》和《春秋左传》也是两汉经学的重要内容。

《周易》是一部古代卜筮经典,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和宇宙观的重要来源。

两汉经学家通过研究《周易》,试图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规律,以及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春秋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事件和思想的文献,两汉经学家通过研究《春秋左传》,试图从中寻找古代政治家和大臣的道德风范和政治智慧。

总的来说,两汉经学的主要内容是对古代经典著作的研究和解释,旨在揭示古代社会的文化、伦理和政治思想。

这一时期的经学思想奠定了中国古代经典文化传统的基础,对后世的哲学、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 两汉经学

第二节 两汉经学
政治的憧憬。
刑”相应,董仲舒在思想
文化领域则提出了“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董仲舒反复强调仁政、德治,推行文德的
濡染作用和德治的巨大威力。因此他主张 “德主刑辅”的统治策略。“德主刑辅” 的重要理论依据仍然是“阴阳观”,董仲 舒认为,政治生活中,阳表现为德、阴表 现为刑。德主生,刑主杀,而“天”是欲 生不欲杀,天道是重阳轻阴、尚德不尚刑。

这种观念源于一种信仰,它认定人世间任何 “物”不管是实际物品,或是人与人之间的一
会得到净化和完善。
种关系和交往,都出自某种类谱上的相关价值, 在把阴阳与五行扭结为一体的 其根源出于《易经》,实际上则体现出汉人试 图将天地万象予以直接解释和把握的理想。 同时,为了增强宇宙系统的稳 定性和秩序性,董仲舒又把四
十三经

儒家本有六经,《诗经》、《尚书》、《仪礼》、《乐
经》、《周易》、《春秋》。秦始皇“焚书坑儒” 后,据
说《乐经》从此失传。

东汉在此基础上加上《论语》、《孝经》,共七经;唐时
加上《周礼》、《礼记》、《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
传》、《尔雅》,共十二经;宋时加《孟子》,后有宋刻
《十三经注疏》传世。
便成了儒家的“经”。Leabharlann “六经”与“六艺”
诗、书、易、礼、乐、春秋被称为

汉代称“经”为“六艺”。
“六经”初见於《庄子·天运篇》:
“丘治诗、书、易、礼、乐、春秋 六经”。


汉书艺文志著录经书的部
份,称为《六艺略》。
“六艺”另一解释,乃指
“礼、乐、射、御、书、 数”。这“六艺”是六种 艺能。
荀子劝学篇中有“始乎诵经、终乎 读礼”的话,据此推断,诗书等书、 战国时代已称为“经”。在此以前 没有称“经”的记载。

中国哲学史教案第2章两汉经学.

中国哲学史教案第2章两汉经学.


成儒学的新形态——经学。儒家经典被尊奉、表彰,在儒学经学化过程 中,不同学派为获得正统地位,相互论争,形成了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之争。董仲舒作为西汉一大儒,他将先秦儒家天命论与阴阳术数理论相
杂糅,提出君主之道与上天意志相感通的天人感应论,使儒学经学化神

学化。西汉中期以后,谶纬神学流行,东汉王充对虚妄的谶纬神学给以 批判,也是对董仲舒以来的儒家经学神学化的一大折拨。
章节
二、两汉经学
课时
6

了解汉初黄老之学兴盛的原因和目的,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 尊儒术”形成的过程及起因。把握儒学在汉代地位的转变,即由

先秦时期与诸子平等的学术地位转变为独尊的官方学术和统治思 想。明晰随着儒学的独尊,儒家六经的被表彰,有了儒学经学化

的过程,由此也就产生了两汉时期的主要哲学形态——经学。清 楚经学内部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及这两种经学学派的各自
相关 教材:《中国哲学史》,第 125—170 页。 内容 参考教材:《中国古代哲学史论》,第 113—127 页。 素材 《中国哲学智慧》,第 61—73 页。

教师授课思路、设问及讲解要点
授课思路:在经历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大社会历史变革后,中国哲学进
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两汉时期。儒与道的相争中,儒学独尊,形
教 学 后 记

特点。掌握西汉今文经学家董仲舒的政治哲学及东汉时期王充的 理性哲学思想。
教学 重点
及 突出 方法
教学 难点
及 突破 方法
教学重点:明确汉初的黄老之治及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 儒术”的政治目的及理论自身的支撑因素。了解儒学由先秦至汉 代地位的显著变化,及儒学形态的逐渐转变,把握经学内部今文 经学和古文经学的论争要点及各自的优劣之处。掌握汉代经学大 儒董仲舒的哲学观念及东汉王充的理性哲学。 突出方法:历史演进中的分析法。如从分析历史背景着眼,追溯 理论产生的历史根源,探析由汉初的黄老之学到后来儒学独尊的 原因,阐述儒学由先秦时的子学上升为经学的历史演变。分析儒 学经学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经学内部的纷争;以及东汉时期王 充理性哲学形成的理论背景等。

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简体

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简体

两汉经学今古文评议简体中国古代经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两汉时期是经学发展的重要阶段,留下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遗产。

今古文评议,旨在探讨两汉经学在今日的价值与影响。

一、两汉经学的历史地位两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阶段,孔子学说、法家学说、道家学说等不同学派在这一时期相互碰撞、融合。

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等深刻影响了后来的儒学发展,而道家、法家的思想也在这一时期迅速传播。

二、儒家经学的今古评议儒家经学在两汉时期达到了巅峰,其核心思想主张仁爱、礼乐、忠恕等道德观念,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今日,儒家经学以其强调人伦关系、弘扬中庸之道的理念,仍然对中国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儒学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社会稳定和谐的思想基石。

三、道家经学的今古评议道家强调“道”和“无为而治”,主张追求超越尘世的境界,倡导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今日社会仍然有启示。

在现代社会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道家的宁静、淡泊、随遇而安的理念有助于指导人们更好地面对挑战,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四、法家经学的今古评议法家学说在两汉时期崭露头角,主张法治思想,注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

今日,法家学说的法治理念仍然对建设法治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强调法制和治理的法家思想,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

五、经学的传承与创新今日,两汉经学在现代社会得到了传承与创新。

不仅有学者通过研究经典文献继承传统,更有一系列现代注解和解读使得经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使古代智慧在今日焕发出新的光彩。

六、结语两汉经学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承载了丰富的哲学智慧,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今日,我们在传承经学的同时,更要在现代语境中理解、借鉴,并通过创新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

两汉经学不仅是历史的遗产,更是当代社会的宝贵财富。

思想史两汉经学问题总结

思想史两汉经学问题总结

思想史两汉经学问题总结思想史是研究人类思想发展过程的学科,它涵盖了政治、哲学、宗教、艺术等多个方面。

而中国的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其中两汉经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经学是汉代文人士人所学习和研究的一门学问,对于两汉以及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于两汉经学问题的总结。

首先,经学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分别是西汉时期和东汉时期。

西汉时期的经学以孔子的儒学为主体,强调学习经典书籍,尤其是《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

西汉时期的学者主要是通过理解和诠释这些经典来理解儒家思想,并且致力于将儒家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融入到社会生活中。

而东汉时期的经学则更加注重实践和应用,对于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更为深入。

东汉时期的学者主要是通过注释经典来阐发儒家思想,并且根据当前的社会环境提出具体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建议。

其次,两汉经学的核心问题之一是经义学。

经义指的是对经典的解释和理解,它是经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在两汉时期,经义学成为了儒家学者争论的焦点,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例如,东汉末年的王充提出了"自然"的观点,主张从自然中寻找道德和价值的根源,与传统儒家的观点产生了明显的分歧。

而另一位东汉学者郭象则主张对经典进行字词的考证和研究,以求真正还原原始的经典意义。

这些不同的观点和解释提供了思想交锋的舞台,丰富了儒家思想的内涵。

第三,经学与其他学派的交流和影响也是两汉经学的重要问题。

两汉时期,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等不同的思想流派在中国发展兴起并与儒家经学产生了交汇和对话。

这种交流和对话不仅丰富了儒家经学的内涵,也为其他学派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例如,东汉时期的儒家经学对于道家思想的接纳和融合,加深了两个学派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儒家经学对于法家和墨家等学派的批判和反思,也促进了不同学派之间的辩论和争议。

最后,两汉经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当时的范围。

经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是主流学问和思想流派,直到近现代才逐渐受到儒家以外的思想观念和学术方法的挑战。

先秦儒家、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是否有传承关系,革新和区别体现在什么地方?

先秦儒家、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是否有传承关系,革新和区别体现在什么地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一直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流派。

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儒家思想也经历了不同的变革和发展。

先秦儒家、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是儒家思想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它们之间是否有传承关系,革新和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先秦儒家是儒家思想的最早阶段,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等。

先秦儒家主张“仁”、“礼”、“义”、“智”等道德观念,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先秦儒家的思想基础是《尚书》、《周易》、《诗经》等经典,这些经典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根源。

先秦儒家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两汉经学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第二个阶段,其代表人物有郑玄、严复、何晏等。

两汉经学强调对经典的注解和解释,以及对经典的研究和传承。

两汉经学的核心是《五经》的注解和解释,这些注解和解释成为了后世儒家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

两汉经学的发展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第三个阶段,其代表人物有朱熹、程颐、张载等。

宋明理学强调“理”、“气”、“心”等概念,提出了“心学”、“理学”等重要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

宋明理学的核心是《四书》、《五经》的注解和解释,以及对经典的研究和传承。

宋明理学的发展对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先秦儒家、两汉经学、宋明理学之间有着明显的传承关系。

两汉经学是在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对经典的注解和解释,为宋明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明理学则是在两汉经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强调“理”、“气”、“心”等概念,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

尽管先秦儒家、两汉经学、宋明理学之间有着传承关系,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革新和区别。

先秦儒家注重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建立,两汉经学注重对经典的注解和解释,宋明理学注重“理”、“气”、“心”的探讨和研究。

三个阶段的儒家思想在强调的内容和思想方法上都有所不同,这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需求。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二两汉经学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二两汉经学

国学学术发展简史之二两汉经学两汉经学是中国国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该时期的经学对后世的国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经学的起源、两汉时期经学的特点和代表人物等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经学的起源经学起源于古代的文献学。

在古代,文献保存和传承主要通过口头传授,随着文字的出现,文献逐渐被记录下来,从而形成了古代文献学。

而经学正是在古代文献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两汉时期经学的特点两汉时期的经学主要以儒家经典的研究为主要内容。

尤其是《五经》是当时经学研究的核心。

其中《尚书》、《礼记》、《周易》、《诗经》、《春秋》被看作是儒家经典中最为重要的五部经书。

同时,两汉时期的经学家注重对经典的解释和阐释,推崇儒家传统的解经方法,注重经文的通读、分析和解释。

两汉时期的经学家注重学术研究而非仅仅注重仪式礼节等方面。

一方面,两汉时期经学家提倡通过学术研究来弘扬儒家思想,推广儒家经典,同时也倡导通过学术研究来改变社会风气,提倡道德伦理。

另一方面,两汉时期的经学家以经学为职业,严肃认真地对待经学研究,追求学术的卓越和创新。

尤其是刘向、杨雄等经学家的学术研究具有很高的专业性和学问性。

两汉时期经学的代表人物在两汉时期,有许多杰出的经学家,他们对经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下是两汉时期几位著名的经学家及其贡献:1.董仲舒(179BC-104BC):董仲舒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经学家,他将儒家经典与道家思想相结合,主张以天道为依据来治理国家。

他对经学的研究极其深入,提出了“格物致知”的学说,强调通过实践经验来增长知识。

2.扬雄(53BC-18AD):扬雄是东汉时期的经学家,他注重对经典的研究和阐释。

他在《法言》中提出了“才子论”和“状元论”,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个人的修养和国家的和平。

3.刘向(AD4-AD23):刘向是东汉时期的著名经学家,他在经学研究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经经的研究进行了精确的分析和解释,并在《说苑》一书中对古代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对后世的学术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哲学史12-两汉经学

中国哲学史12-两汉经学
前中国思想状态
夏商周三代,到春秋诸子以前,中国基本 是一个宗教时代或者巫史时代。那时候的 意识形态文化系统,是混合了朴素的科学 经验、归纳性的概念、历史的记述、前人 的经验教训以及关于图腾、祖先、天地崇 拜许多内容所形成的一个整体。这个整体 并不是孔子所认为那样美好幸福,但是她 却孕育着中国思想发展的一切基因。
人性论(2) 性善论
他认为人性虽包含了善的素质,但不经过教化 还不能成为善, “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 谓善也。” (《实性》)
要达到性善,必须经过圣王的教育
“卵待覆而为雏,茧待缫(sāo )而为丝,性待教而 为善。”
而担当教育者的责任的就是封建统治者,
“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一. 元气
提出“元气”为天地万物的原始的物质基础。气 是和云烟 相似的物质,是没有意志的。” “天地,含气之自然 也。”
“谓自然无为者何?气也,恬澹无欲无为 无事者也。”(
没有意志,没有偏见的东西)
“天复于上,地偃于下,下气蒸上,上气 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矣。”(万物是因天气
与地气上下相互交感而产生)
经学之含义
广义经学:是指中国文化史上一门以儒家 经典为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的学问,它可 追溯于孔子修订六经的学术活动,至战国 初具规模,到两汉而大兴,两汉经学成为 汉代学术文化的重心, 狭义经学:指经典注疏之学的发展变化。 大致有三个阶段:汉学、宋学、新汉学。
大转变
从先秦到两汉,中国的学术和思想所发生 的巨大变化,就是子学到经学的更替。在 学术环境方面,由百家争鸣、学术自由到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大统一的学 术文化专制主义的转变。在思想方式上, 由崇尚个人理性到崇拜经典、权威,也就 是尚失了思想和理性的自由。 先秦子学的生动活泼荡然无存,代之以僵 化的教条。

第2章 两汉经学

第2章 两汉经学

仲舒对曰: 陛下发德音,下明诏,求天命与情性,皆非愚臣之所能及也。臣谨案《春秋》之中 ,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 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 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事在强 勉而已矣。强勉学习,则闻见博而知益明;强勉行道,则德日起而大有功:此皆可 使还至而有效者也。《诗》曰“夙夜匪解”,《书》云“茂哉茂哉!”皆强勉之谓 也。 董仲舒的对策说: 陛下发出有德的声音和英明的韶书,寻求天命和情性的解答,这两个问题都不是愚 臣所能答覆的。我谨慎地按照《春秋》中的记载,考察前代已经做过的事情,来研 究天和人相互作用的关系,情况是很可怕的呀!国家将要发生违背道德的败坏事情 ,那么天就降下灾害来谴责和提醒它;如果不知道醒悟,天又生出一些怪异的事来 警告和恐吓它;还不知道悔改,那么伤害和败亡就会降临。由此可以看出,天对人 君是仁爱的,希望帮助人君消弥祸乱。如果不是非常无道的世代,天总是都想扶持 和保全他,事情在于君主发奋努力罢了。发奋努力钻研学问,就会见闻广博使才智 更加聪明;奋发努力行道,德行就会曰见崇高,而且越发成功,这些都是可以很快 得到,并且是可以很快就有成效的。《诗经》上说:“从早到晚,不敢懈怠。”《 尚书》中说:“努力呀!努力呀!”都是奋勉努力的意思。
三.董仲舒的崇天神学思想
董仲舒的大一统理念是通过其崇天宗教哲学来支持的。 在董仲舒的“公羊学”里,“天”成为一个最高的概念: 1.“天者,百神之大君也,王者之所最尊也。”(《春秋繁露· 郊 义》)
制曰:“朕获承至尊休德,传之亡穷,而施之罔极,任大而守 重,是以夙夜不皇康宁,永惟万事之统,犹惧有阙。故广延四 方之豪俊,郡国诸侯公选贤良修洁博习之士,欲闻大道之要, 至论之极。今子大夫褎(you4)然为举首,朕甚嘉之。子大夫其 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

两汉经学名词解释

两汉经学名词解释

两汉经学名词解释一、经学概述经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儒家经典《五经》的内容和意义,以及相关的注释、解释和研究方法。

它在两汉时期达到了鼎盛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

二、两汉经学的特点1.注疏体系的建立:两汉时期,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注疏作品,如《毛诗正义》、《论语集解》等。

这些注疏作品通过对经典文字的解释和注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2.经学与政治的紧密联系:两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与政治相结合。

经学成为官员选拔和考试制度中的重要内容,举子们必须通过考试掌握经典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念。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汉时期,经学不仅停留在对经典文字的解读上,还强调将儒家思想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礼记》中提倡“礼”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这一理论在两汉时期得到了实践。

三、两汉经学名词解释1. 五经五经是指儒家经典的总称,包括《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和《春秋》。

这些经典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影响深远。

•《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哲学著作。

主要讲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通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变换来预测未来和解读现象。

•《书经》:又称《尚书》,是一部记载了周朝早期历史和政治制度的文献。

它以简洁明了的文字描述了当时的治理原则和政治思想。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集合,包括了民歌、宫廷歌曲等多种形式。

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礼记》:是一部关于礼仪制度的著作,主要讲述了古代社会的礼仪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春秋》:是一部记载了春秋时期历史事件和政治斗争的编年体史书。

它通过对当时国家的兴衰和政治变迁的描述,展示了儒家思想中“仁义”等核心价值观念。

2. 注疏注疏是对经典文献进行解释和注释的著作,可以帮助读者理解经典中的内容和思想。

两汉时期出现了许多重要的注疏作品,对后世经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两汉经学

两汉经学

谶纬充斥着浓重的神学迷信色彩,注定不能 谶纬充斥着浓重的神学迷信色彩, 与儒家经典长期并行, 与儒家经典长期并行,很快就从经学中被 剥离了出去。 剥离了出去。但谶纬中并非全是荒诞的东 其中还含有许多天文、历数、 西,其中还含有许多天文、历数、地理等 方面的古代自然科学知识。此外, 方面的古代自然科学知识。此外,像“君 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作为两千 年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最高伦理规范, 年中国君主专制社会的最高伦理规范,其 最初的确切表达即是《白虎通义》 最初的确切表达即是《白虎通义》从礼纬 含文嘉》中引来的。 《含文嘉》中引来的。
谶纬
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主要以 流行于中国两汉时期的一种学说。 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 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阴阳五行学说及 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 西汉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为理论依据,将 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 自然界的偶然现象神秘化,并视为社会安 定的决定因素。 定的决定因素。它适应了当时封建统治者 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 的需要,故流行一时,在东汉被称为内学, 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落, 尊为秘经。魏晋后日渐衰落,刘宋后谶纬 之书亦受到历朝查禁。 之书亦受到历朝查禁。谶纬之书除其中包 含的迷信成分外, 含的迷信成分外,还含有某些古代自急剧变化中成为国家的意识 形态,并取得在其他学派之上独尊的地位。 形态,并取得在其他学派之上独尊的地位。 则要建立一个拥有天然合理的终极依据, 则要建立一个拥有天然合理的终极依据, 涵盖一切的理论框架, 涵盖一切的理论框架,解释现象的知识体 以及切合实用的可以操作的策略, 系,以及切合实用的可以操作的策略,这 样一个庞大的体系, 样一个庞大的体系,以规范和清理世界的 秩序,确定和指引历史的路向。 秩序,确定和指引历史的路向。

两汉经学

两汉经学

2004年11月22日第十章两汉经学第一节汉代思想流变概况一、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鞅变法和鲁国初税亩的实行,中国传统社会已经开始了从井田封制到封建制的结构性转变。

秦的统一完成了这一历史过程。

秦王朝用郡县制代替了封邦建国的分封制,用小农经济取代了井田制,车同轨、书同文,实现了政治、经济的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

秦王朝也知道文化统一的重要性,但没有认识到取天下与守天下的时势之异,而是采取了“以法为师,以吏为教”的高压政策,“焚书坑儒”;又在政权尚未完全稳定、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恢复的情况下,留然发动对外战争。

结果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天下云集响应,秦王朝很快丧失了政权,未能实现传至万世的梦想。

然而秦的灭亡,只是一个政权的灭亡,并不是它所建立的封建制度的灭亡。

继秦而兴的汉王朝,基本上继承了秦的政治、经济制度,继续推进着建立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大业。

二、两汉哲学争论的基本问题(一)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为独尊儒术的局面所代替:中国古代哲学由春秋战国(经秦)至汉代的发展,经历了一个转折时期——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为独尊儒术的局面所代替,地主阶级专制主义首次取得了统一的理论形态。

这是和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转折相适应的:社会制度——汉承秦制,继续了秦王朝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这种制度,使奴隶社会和列国纷争的局面成为过去。

社会矛盾——奴隶主残余势力虽未完全消除,但主要矛盾已转变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了。

社会任务——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实质上是如何对付农民、处理好地主和农民的矛盾的问题。

意识形态任务——汉初因为国家经历了长期的战乱,统治者采取了“清静无为,与民休息”的政策。

黄老之学适应历史形势的需要,为这一政策提供了哲学基础,因而在汉初六十多年间得到了推行。

经过文景之治后,汉王朝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又通过剪灭同、异姓诸侯王的军事活动和汉武帝对于匈奴的军事反击,获得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内外环境;借助于平淮、酒榷、盐铁专营等经济龚断措施,汉王朝也消除了由于民间经济力量过于强大而产生的对于王朝的威胁。

两汉经学现代文阅读答案

两汉经学现代文阅读答案

两汉经学现代文阅读答案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收博士弟子五十人。

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东汉时多达三万人。

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这就形成了经学。

所谓经学,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

从中国文化史看,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于是,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

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

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

秦始皇焚书,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

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被称为今文经。

汉景帝以后,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被称为古文经。

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如孔府旧宅壁中友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如《周官》《左传》等。

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一时没有实现,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

西汉时期,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

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注重思想的阐发,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

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学术贡献良多,弊病是流于繁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

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借以维护主流思想,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

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两汉经学

两汉经学

每简多数一行,三十字左右。亦有二行书写,或正反面书写。体积大,故多单篇流行。
制作:竹筒破成竹条,把简面刮平(竹黄一面),用火烤干,杀青。杀青简、汗简。文天祥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竹简上下用绳编连起来。一般二道绳,亦有三道四道。完成,称编,篇。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读易,韦编三绝。”韦是皮条。《太平御览》六百六:刘向《别录》:《孙子》,书以杀青简,编以缥(piao3青白色)丝绳。现代西北出土的木简,基本上是麻绳编连。
上古文献:诗、书、礼、乐、易、春秋,乐无文本,实际只有五种。(《荀子·非相》传曰:“唯君子为能贵其所贵。”诸家无释,似不在六经《韩非子》记曰/《论衡》短书 )
五种文献产生在诸子之前。金文、帛书引述。诸子对包括五种文献在内的古代知识遗产,态度各不相同。儒者特别重视文献的学习、传承,于是,五经遂为儒家经典。朝廷指定
(12)《尔雅》:晋郭璞注,宋邢昺疏;
(13)《孟子》:汉赵岐注,宋邢昺疏;
制造了过多的文本,牵扯过多的精力。
四库总目200卷/3461种/79309卷/经部44类
清阮元《皇清经解》1829年183种/1400卷增补:180种/1408卷(一说2720卷)
王先谦《皇清经解续编》1888年209种/1430卷
孔门弟子显赫,儒,显学
叔孙通,鲁薛人/儒服见汉王,憎,短衣/(斯诺、明末利马窦)从儒生弟子百馀人,专言群盗壮士/汉王为皇帝,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共起朝仪。两生不行,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朝,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知当世之要务
(3)口耳到书写
书写超过口耳

两汉经学的特点

两汉经学的特点

两汉经学的特点
两汉经学是中国经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宗经思想:两汉经学以宗经为核心,强调对儒家经典的尊重和传承。

经学家们认为,儒家经典是圣贤智慧的结晶,是指导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准则。

因此,他们主张以经为纲,以传注为辅,对经典进行阐释和解读。

2.注疏传统:两汉经学注重对经典的注疏,即对经典进行解释和说明。

经学家们通过对经典的注疏,不仅阐发了经典的内涵,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体系。

这一传统为后来的经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3.义理探究:两汉经学不仅关注对经典的注疏,也注重对经典中蕴含的义理进行深入探究。

经学家们通过对经典的解读,发掘出其中的义理,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思想观点。

这种探究方式对后来的宋明理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4.政治实践:两汉经学与当时的政治实践密切相关。

经学家们认为,儒家经典是指导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的准则。

因此,他们主张通过学习经典、研究经典、实践经典,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

这种思想观念在当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5.学术交流:两汉经学在学术交流方面也表现出了一定的特点。

经学家们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学术交流和讨论,如著书立说、讲学授徒、参加学术会议等。

这种学术交流不仅促进了经学的繁荣发展,也推动了不同学派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总之,两汉经学作为中国经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具有宗经思想、注疏传统、义理探究、政治实践和学术交流等特点。

这些特点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也对后世的经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书· 制不定》
• ‚移风易俗,使天下移心而问道。‛ • ‚令主主臣臣,上下有差,父子六亲各 得其宜,奸人无所冀幸,群众信上而不 疑惑。‛
——《新书·俗激》
《吕氏春秋》与《淮南子》
《吕氏春秋》共分为十 二纪、八览、六论,共二 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 十余万字。内容驳杂,有 儒、道、墨、法、兵、农 、纵横、阴阳家等各家思 想。《吕氏春秋》的编著 目的是为了集各家之精华 ,成一家之思想,那就是 以道家思想为主干,融合 各家学说。
五经性质
•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 彭。‛ ——《论语· 述而· 第一》
• 诗——上古诗歌总集 • 书——上古文献总集 • 礼——周代官制与礼仪概论 • 易——周代卜筮及哲学书籍 • 春秋——鲁国史书
汉初叔孙通制朝仪
汉五年,已并天下……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 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 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 可与守成。臣愿徵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高 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 礼者,因时 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 知者,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 之。‛…… 於是叔孙通使徵鲁诸生三十馀人…… 及 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馀人为绵蕞野外。习之月馀, 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 ‚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 会十月。
《汉书•景十三王传》
主观因素
• 战国末秦汉之际,诸子百家逐步走向 融通 • 儒家学说自身特质及优势适应时代的 需要
轴心时代:人类文明精神重大突破时期
公元前800至前200年,人类各 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 —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以色列犹太教先知,古印 度释迦牟尼,中国孔子、老子…… 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 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 活。 轴心时代的文化有很多相通的 地方。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 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 了‚终极关怀的觉醒‛ ,人们开始 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 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 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
宫人姬八子有过者,辄令裸立击鼓, 或置树上,久者三十日乃得衣……或纵狼 令啮杀之,建观而大笑;或闭不食,令饿 死。凡杀不辜三十五人。建欲令人与禽兽 交而生子,强令宫人裸而四据,与羝羊及 狗交。 《汉书•景十三王传》
广川王刘去疑其幸姬陶望卿有奸。‚去 即与昭信从诸姬至望卿所,裸其身,更击 之。令诸姬各持烧铁共灼望卿。望卿走, 自投井死。昭信(去王后)出之,椓杙其 阴中,割其鼻唇,断其舌。……与去共支 (肢)解,置大镬中,取桃灰毒药并煮之, 召诸姬皆临观,连日夜靡尽。复共杀其女 弟都。‛
汉初诸侯王乱伦残暴事
燕王刘定国 ‚与父康王姬奸,生子男 一人。夺弟妻为姬,与子女三人奸……诏 下公卿,皆议曰:‘定国禽兽行,乱人伦, 逆天,当诛。’上许之。定国自杀,国除 为郡。 ‛ ——《史记•荆燕世 家》 齐厉王,其母曰纪太后。太后取其弟纪 氏女为厉王后。王不爱纪氏女。太后欲其 家重宠,令其长女纪翁主入王宫,正其后 宫,毋令得近王,欲令爱纪氏女。王因与 其姊翁主奸。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 仪:……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 礼毕,复置法酒。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 以尊卑次起上寿。……御史执法,举不如 仪者辄引去。竟朝置酒,无敢讙哗失礼者。 於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 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
曲礼三千
• 《礼记· 礼器》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 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长者问,不辞 让以对,非礼也。 • 凡为人子之礼,冬暖而夏凉,昏定而晨省。 • 见父之执,不谓之进不敢进,不谓之退不敢 退,不问不敢对。 • 夫为人子者,出必告,返必面,所游必有常, 所习必有业。
“今文”与“古文”
今文:汉隶
古文:大篆及先秦 六国文字
焚书坑儒
今文经学出处
今文经指汉初 由儒生口传,并 用当时流行的隶 书记录下来的经 籍。
伏生,济南人也。故为秦 博士。孝文帝时,欲求能治 《尚书》者,天下亡有,闻伏 生治之,欲召。时伏生年九十 馀,老不能行,于是诏太常使 掌故朝错往受之。秦时焚 《书》,伏生壁藏之。其后大 兵起,流亡。汉定,伏生求其 《书》,亡数十篇,独得二十 九篇,即以教于齐、鲁之间。 齐学者由此颇能言《尚书》。
江都王刘建‚游章台宫,令四女子乘小 船,建以足蹈覆其船,四人皆溺,二人死。 后游雷波(陂),天大风,建使郎二人乘小 船入波中。船覆,两郎溺,攀船,乍见乍 没。建临观大笑,令皆死。‛ 易王薨未葬,建居服舍,召易王所爱美 人淖姬等几十人与奸。建女弟徽臣为盖侯 子妇,以易王丧来归,建复与奸。 ——《汉书•景十三王传》 建又尽与其姊弟奸 。 ——《史记•五宗世家》
经学博士增益
宣、元时代经学博士: • 《易》四家:施、孟、梁丘、京房 • 《书》三家:欧阳、大小夏侯 • 《诗》三家:齐、鲁、韩 • 《礼记》二家:大小戴 • 《公羊春秋》二家:严、颜 • 《榖梁春秋》
石渠阁会议
• 甘露三年三月,诏诸儒讲论五经同异,太子 太傅萧望之等平奏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 书议奏四十二篇,礼议奏三十八篇,春秋议 奏三十九篇,论语议奏十八篇,五经杂议十 八篇。汉太子太傅杜陵萧望之等奏。(汉书 艺文志) • 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太子太傅萧望之等平奏 其议,上亲称制临决焉。乃立梁丘易、大小 夏侯尚书、谷梁春秋博士。(汉书宣帝本纪)
两汉经学流变
• • • • 两汉思想与学术特点 何谓经学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 谶纬
两汉思想与学术特点
• • • • 从百家争鸣到儒术独尊 ‚我注六经‛的经学治学方法 法天的思维方式 以阴阳五行数术为基本模型的形而上宇宙 体系 • 谶纬迷信的流行与泛滥
何谓经学?
孔子所定谓之经,弟子所释谓之 传,或谓之纪,弟子辗转相授谓之说。 惟《诗》《书》《礼》《乐》《易》 《春秋》六艺乃孔子手定,得谓之经。 ——清· 皮锡瑞《经学历史》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 • • • 文化、文明与思想的渐进积累引发飞跃 思想文化向平民与大众扩散 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急剧变化 政治的分裂与多元化
战国末秦汉之际百家的融合趋势
荀子: • 儒家? • 法家? • 道家?
黄老道术
• ‚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 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 ——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 • 黄老之学特点: • 治术——君人南面之术 • 无为而治 • 刑德相养
汉武帝
收拾人心的需要
尔其中周之时, 王纲解纽,国柄失 持。幽、厉伤政, 王令不行。春秋迭 代,兵钤无常。群 雄并起……礼崩乐 坏,周室衰微。天 下不宁……
Hale Waihona Puke 《资治通鉴· 周纪》孟 子
此民 庖 率有 有 兽饥 肥 而色 肉 食, , 人野 厩 也有 有 。饿 肥 殍马 ,,
——
至文帝时,贾谊 以为‚汉承秦之败俗, 废礼义,捐廉耻,今 其甚者杀父兄,盗者 取庙器,而大臣特以 簿书不报期会为故, 至于风俗流溢,恬而 不怪,以为是适然耳。 《汉书•礼乐志》
儒家君臣之道与民本主义
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 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 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从道不从君。 ——《荀子•臣道》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原因
• 《汉书· 儒林传赞》:‚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 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百有余 年,传业者寝盛,支叶藩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 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 •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本意在于以儒术统 一思想,进而达到纲纪的统一和法度的统一。然 由于五经立为官学和博士弟子员的设置,拓宽了 ‚学而优则仕‛的途径,研习儒经的人趋之若鹜, 各以师说相授受,经外有传,传外有注,遂致传 注参差,异说纷呈。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 鉴于当时诸经分派分支太多,对经义的解释也各 有差异的状况,宣帝乃‚诏诸儒讲五经同异,史 称石渠阁(未央殿北藏秘书的地方)奏议 。
客观因素 • 社会政治需要——国家统一的实现与巩固 • 伦理道德需要——收拾糜烂的人心 主观因素 • 百家的融通 • 儒家学说自身的优势
客观因素
• 国家统一的实现与巩固的需要 • 礼崩乐丧,人心糜烂,亟需收拾
周代封建
天子
诸侯 (侯) 诸侯 (公) 诸侯 (伯) 诸侯 (子) 天下

卿大夫 (子)
经学
• ‚经学是我国历史上训解和阐述儒家经典 的学问。‛《经学通论· 出版说明》 • 经学的研究对象是儒家经典,具体包括的 内容随时代而有不同,有‚五经‛、‚九 经‛、‚十三经‛之说 • 经学的研究方法是对儒家经典进行文字的 训诂解说以及对其意旨的阐述发挥。
五经到十三经
• 汉代五经:《诗》、《书》、《礼》、 《易》、《春秋》 • 隋唐九经:‚三礼‛(《周礼》、《仪礼》、 《礼记》)、《春秋》三传(《左传》、 《公羊传》、《谷梁传》),连同《易》、 《书》、《诗》 • 宋代十三经:《周易》、《尚书》、《诗 经》、《周礼》、《仪礼》、《礼记》、 《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 梁传》、《论语》、《孝经》、《尔雅》、 《孟子》。
《淮南子》
《淮南子》著录内 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 内篇论道,外篇杂说。 今存内二十一篇。以道 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 法阴阳等家。实际上, 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 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 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 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 系的代表作。
儒家学说自身优势
• 继承了古典正统文化和上古数千年智慧精华 • 具有礼乐制度知识上的优势 • 细致入微、无所不备的伦理道德行为指导规 范 • 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精华,完善了自身理论 • 理论主张中庸性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君民 之间利益与权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