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第四折
一波三折余势未了_浅析_窦娥冤_第四折
不公平 的 , 《窦 娥 冤 》 的 批 判 意 义 其 实 正 体 现 在 窦娥的鬼魂形象的设计上。作者通过放任鬼魂按 人之常情登堂入室, 终于促成了冤狱的平反, 借 以说明这一冤案的症结所在本不难发现, 抓住主 要人证, 自然可以水落石出。但是, 就是这样一 件很容易判明的案子, 竟铸成了千古奇冤, 就更 突出了 “衙 门 自 古 向 南 开 , 就 中 无 个 不 冤 哉 ” 这 一批判的主题, 而这一深刻的批判意义却正是与 作者维护统治者权威的主观愿望相矛盾的。看似 美满的大团圆结局下蕴涵着更深刻的矛盾冲突, 正是这种矛盾的交织与相互渗透, 进一步壮大了 批判的力量, 从而深化了主题, 客观结果超越了 作者的 主 观 愿 望 , 正 是 《窦 娥 冤 》 带 给 黑 暗 社 会 现实的更沉重的一击。
【收稿日期】2008- 07- 21 【作者简介】黄艳燕 (1978- ), 女, 广西柳州人, 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文化与传播系讲师, 从事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
第8卷 第3期Βιβλιοθήκη 黄艳燕: 一波三折 余势未了
119
即使是在抗争者靠智慧和获得胜利以后, 也总还 是 要 有 “清 官 ” 去 确 认 这 种 胜 利 。 如 《救 风 尘 》 中赵盼儿挫败周舍以后, 还要有郑州守李公弼断 案了结 ; 《望 江 亭 》 中 的 谭 记 儿 虽 然 骗 取 了 势 剑 金牌和捕人文书, 仍然要靠李秉忠 “奉上司台旨” 惩治杨 衙 内 ; 《窦 娥 冤 》 中 窦 娥 的 誓 愿 虽 然 一 一 实现了, 但窦娥的冤案, 最终却是由她的已任" 两 淮提刑肃政廉访使" 的父亲出来平反……
以关汉卿来说, 他的全部作品表明: 他虽然 猛烈批判了社会现实, 赞扬了人民反抗现实的斗 争精神, 但他终究没能忘怀传统知识分子的追求, 儒家思想中要求维护统治阶级的观念常常不可避 免的带入他对现实生活的描写中, 从而制造了他 的那种对清官、对士人的幻想。而当一个儒生的 眼光与以文学创作的思想这两种观念交织在一起 成为他审时度势的准绳时, 居于主导地位的恐怕 还是他儒生的眼界。因此, 关汉卿在他的作品中 虽然肯定了抗争者为争取现实中可能达到的合理 生活所做的努力的同时, 却并不认为他们有力量 支配和决定自己的命运。在他的那些优秀作品中,
窦娥冤四折内容概括
窦娥冤四折内容概括《窦娥冤》是一部明代杂剧,由郑光祖创作。
该剧以历史故事为蓝本,揭示了封建社会不公和人性的黑暗面,并通过讲述窦娥忍受冤屈的遭遇,展现了她坚强的意志和对正义的追求。
本文将以四个方面对《窦娥冤》的内容进行概括。
第一部分:窦娥的婚姻悲剧在戏剧开始的前折,窦氏和马氏两家通过两位子女的婚姻达成联姻。
然而,窦娥结婚后并未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
她遭受了丈夫冯文翰的冷漠和对她嫂子马春香的迫害。
此外,马氏家族还利用冯文翰的心理软弱,阻挠窦娥与冯文翰的夫妻生活。
这部分内容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家族势力斗争的典型情况。
第二部分:窦娥的被陷害与流放在第一折至第三折,窦娥成为了马氏家族利益斗争的牺牲品。
马春香陷害窦娥,在她枕边放置了一个偷窥器,使得窦娥被冤枉为奸夫,并被以死罪判决。
此后,她被流放到远离家乡的地方。
女性的无辜遭受冤屈和冤案的不公成为该剧的重要主题。
第三部分:窦娥的艰难求情与追求正义在远离家乡的地方,窦娥并没有放弃追求正义和洗刷冤屈的决心。
她积极请愿上书,寻找救援的机会,甚至选择了暗杀,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宽恕和正义。
尽管她的所有努力都未能改变结局,但这一系列行动展示了她不屈的精神和对正义的追求。
第四部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窦娥冤》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剧情,呈现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滥用和人性扭曲的现象。
马春香、冯文翰等角色的行为体现了人的自私和欺骗,而官员们的冷漠和漠视则展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
通过这些形象的塑造,剧目对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示和批判。
总结:《窦娥冤》以窦娥的不幸遭遇和对冤况的追究,探讨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通过窦娥坚毅不屈的形象塑造和她不懈追求正义的行动,该剧为人们呈现了一个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真实写照。
通过展现这个故事,剧目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不公和对正义追求的思考,并持续引起观众对封建制度的思考和反思。
窦娥冤四折内容概括
窦娥冤四折内容概括【原创实用版】目录1.窦娥冤四折概述2.四折内容详细描述2.1 折一:窦娥诉冤2.2 折二:窦娥伸冤2.3 折三:窦娥辩冤2.4 折四:窦娥雪冤正文【窦娥冤四折概述】《窦娥冤》是元曲杂剧大师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北宋年间,忠良之后窦娥被奸臣陷害致死,冤屈得到昭雪的故事。
全剧共分为四折,每一折都围绕窦娥的冤屈展开,展现了窦娥的悲惨命运和她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四折内容详细描述】【2.1 折一:窦娥诉冤】这一折主要描绘了窦娥身陷囹圄,遭受严刑拷打的情景。
窦娥被贪官陷害,成为了杀人凶手。
在严刑逼供下,窦娥始终坚称自己无罪,并向天地诉冤。
这一折展示了窦娥的坚强和正义。
【2.2 折二:窦娥伸冤】这一折讲述了窦娥在刑场上伸冤的过程。
窦娥临刑前,向天地、鬼神发出了愤怒的质问,表达了她对社会黑暗的强烈不满。
这一折通过窦娥的伸冤,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的不公和黑暗。
【2.3 折三:窦娥辩冤】这一折描绘了窦娥的魂魄到地府向阎王辩冤的过程。
窦娥在地府与阎王辩论,以事实为依据,为自己辩护。
阎王被窦娥的冤屈所感动,决定让她还阳,为她昭雪冤屈。
这一折展示了窦娥的智慧和勇敢。
【2.4 折四:窦娥雪冤】这一折讲述了窦娥冤屈得到昭雪的过程。
在窦娥的魂魄还阳后,她的冤屈得到了皇帝的关注。
最终,皇帝为窦娥平反昭雪,惩治了陷害她的贪官。
这一折展示了窦娥冤屈得到昭雪的喜悦,同时批判了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
总之,《窦娥冤》四折内容概括了窦娥从诉冤到伸冤,再到辩冤和雪冤的全过程,展现了她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对社会黑暗的强烈反抗。
窦娥冤剧情
4
第二折:十三年后,窦娥的丈夫突然病死。蔡婆要窦娥守寡,但窦娥不肯,想让婆婆另寻良配。这时蔡 驴想要娶窦娥为妻,但窦娥不从。蔡驴怀恨在心
5
第三折:蔡驴多次用言语挑逗窦娥,但窦娥不为所动。蔡驴心生毒计,决定在窦娥给蔡婆做的药汤里下 毒。他对窦娥说:"你趁早把家里所有的药借我一用",又假意说:"老人家吃了这药好放心"
《窦娥冤》剧情
xxxxxxxxxxxxx
汇报人名称
《窦娥冤》剧情
目录
《窦娥冤》剧情
1
《窦娥冤》是一部感天动地的人间悲剧,是元朝关汉卿的代表作。故事发 生在楚州,贫儒窦天章因无钱进京赶考,无奈之下将幼女窦娥卖给蔡婆家
为童养媳。窦娥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丈夫死后,婆媳相依为命
某年大旱,当地痞子蔡驴为了夺取窦娥,多次想霸占窦娥,欲毒死蔡婆。 一日蔡婆外出,蔡驴将毒药交给窦娥,要她给蔡婆喝下,没想到窦娥将药
-
THANKS!
xxxxxxxxx 汇报人:XXX 汇报时间:XX年xx月xx日
第六折:几年后,窦天章科举高中,做了官。他在审理案件时发现了女 儿的冤情,于是重审此案。经过仔细查问和证人证词,最终查明了真凶 是蔡驴。于是他下令捉拿蔡驴,为女儿平反昭雪。最终真相大白于天下, 为窦娥伸张了正义
第七折:剧终谢幕时全体演员向观众致谢并表示感谢观众的观看和支 持。《窦娥冤》这部戏以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感人的剧情展现了人性的 光辉和黑暗面,深刻地反映了元朝社会的现实问题
6
第四折:蔡婆外出后,蔡驴将毒药交给窦娥。但窦娥察觉到蔡驴的险恶用心,她打翻了药碗。这时蔡驴 恼羞成怒,威胁要毒死蔡婆。窦娥为了保护婆婆,只能先喝下那碗有毒的药
《窦娥冤》剧情
窦娥冤关汉卿第四则读后感
窦娥冤关汉卿第四则读后感先说这大快人心的部分吧。
窦娥的冤屈那可真是比窦娥还冤(好像有点绕),前三折里被各种冤枉,被那些个昏官和坏人欺负得死死的。
但是到了第四折,终于有个包青天似的人物出来主持公道了。
看到窦娥的冤屈被昭雪,那些个坏蛋一个一个得到应有的惩罚,就感觉像是憋了很久的一口气,一下子吐出来了。
像那个赛卢医,之前做了那么多坏事,现在被绳之以法,还有张驴儿父子,以为能逍遥法外,最后也是被狠狠地收拾了。
这种善恶终有报的情节,真的让人看得特别解气,就好像是自己心中那杆代表正义的秤砣终于稳稳地落了地。
不过这感慨的部分也不少。
你看窦娥,多好的一个女子啊,就是因为那些黑暗的世道、那些坏心眼的人,被折磨成那样。
她在临死前许下的三桩誓愿,那可都是对这黑暗社会最强烈的控诉。
到了第四折虽然昭雪了,但是这过程是多么的艰难啊。
这让我想到,在那个时候,得有多少像窦娥一样的人,含冤受屈却没办法得到公正的对待呢?这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腐败和混乱,官官相护,老百姓的命就像草芥一样。
窦娥只是无数个被压迫者的一个代表,她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古代社会底层人民的悲哀。
还有这关汉卿也真是个厉害的主儿。
他把这个故事写得这么生动,这么能引起人的共鸣。
我感觉他就像是拿着一把手术刀,把当时社会的毒瘤一个一个地解剖给我们看。
让我们看到这其中的丑恶、黑暗,还有那些被压迫者的无奈和挣扎。
他的文字就像有魔力一样,让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看着窦娥的遭遇,气得直跺脚,又为最后的昭雪欢呼雀跃。
读完这第四折,就像是坐了一趟情绪的过山车,不过也让我对那个遥远的时代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珍惜现在这个相对公平正义的社会了。
窦娥冤第四折解析
《窦娥冤》第四折分析《窦娥冤》是一个悲剧。
可在第四折中,窦娥的冤案被昭雪,张驴儿等人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于是,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出现了:“第四折”这种近乎喜剧的收尾是否合理?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
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一部分人认为,第三折中原本被毁灭的东西在第四折中复原了回来。
在第三折中,窦娥的反抗是失败的,虽然“感天动地”,但并没有使正义得到伸张,邪恶得到惩戒。
造成了“恶有恶报,善有善报”这一美好价值观毁灭的效果。
如果以此为结局,那么《窦娥冤》的悲剧性和讽刺性无疑是极成功的。
但是第四折中,窦天章重判此案,平冤昭雪,让“死去”的美好“活”了回来,大减了悲剧色彩和讽刺意味,所以我认为第四折是失败的。
进一步讲,第四折不仅是《窦娥冤》的失败,更是中国悲剧的“失败”。
如果了解一下中国几大经典悲剧,可以发现喜剧性结尾是它们的共性。
《汉宫秋》结尾处,“汉元帝夜间梦见昭君而惊醒,又听到孤雁哀鸣,伤痛不已,后将毛延寿斩首以祭奠昭君。
”《琵琶女》结尾处,“在牛小姐的安排下,五娘与伯喈相见,彼此细说别后的情况,伯喈痛感“文章误我,我误爹娘;文章误我,我误妻房”。
牛丞相也回心转意,同意伯喈偕牛氏、五娘回陈留守墓。
张广才也知道伯喈事出无奈,原谅了他。
全剧结尾是:牛丞相奉诏书到陈留,旌表蔡氏一门”。
大与西方悲剧不同。
中国悲剧和西方悲剧的差异,实质上是思想文化上的差异。
通俗一点讲,中国的思想更加保守,西方的思想更加开放。
用《乡土中国》的话来讲,就是差序格局文化和团体格局文化的区别。
这里不得不谈一谈统治中国思想界的“三大家”了:儒家、道家、佛家。
儒家不断强调道德和自我修养,奠定了古人内在的保守性:严格遵循“三钢五常”和“礼”,遇到事情是总是从“自我”的角度思考问题。
道家强调“顺其自然”,奠定了古人内在的软弱性:面临冲突,总是不由自主的退让,一顺再顺,最后退无可退之时才开始反抗。
古时为什么会有大量贪官酷吏,就是因为他们看准了老百姓的软弱。
高中窦娥冤文言文翻译
[第一折](窦娥做,正旦上,云)哎哟,苦杀我也!天那,害我倒地,要则割心如割肉,要则刺心似剜心。
天也,你错勘贤愚,错勘贤愚!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胡乱顷刻褒贬?欲要昭雪存忠,怎肯便消释包冤?喏,这百姓每,散在一边,则被这官人每一言半语,泼天价怒,将我窦娥屈杀了!(做哭科,云)天哪,天哪!有谁救我!救我!救我!……(下)[第二折](官人上,云)哎呀,这窦娥!这一腔热血,竟散于九原。
可怜,可怜!但愿我阎王殿上,不得好死,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做哭科,云)窦娥,窦娥,你屈死我,我恨你不得!我恨你不得!……(下)[第三折](阎王上,云)窦娥,你本是忠良之后,何故被屈?你若有冤,可说与我知。
(窦娥做哭科,云)阎王老爷,我有何冤?我窦娥是忠良之后,却被贪官污吏陷害,屈打成招,惨遭斩首。
我死不甘心,愿求阎王老爷为我昭雪。
(阎王云)窦娥,你放心,我必为你昭雪。
如今我已将那贪官污吏打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
你若有冤,我为你昭雪。
(窦娥云)谢阎王老爷!我窦娥死得冤屈,如今已得昭雪,我愿化为厉鬼,追杀那贪官污吏,以泄我心头之恨。
(阎王云)窦娥,你既有此志,我助你一臂之力。
你化为厉鬼,追杀那贪官污吏,我为你保佑。
(窦娥做哭科,云)阎王老爷,我去了!愿阎王老爷保佑我,让我追杀那贪官污吏,以泄我心头之恨。
(下)[第四折](窦娥鬼魂上,云)哎呀,我窦娥化为厉鬼,追杀那贪官污吏,以泄我心头之恨。
如今我已追杀完毕,特来告知阎王老爷。
(阎王云)窦娥,你辛苦了!你追杀那贪官污吏,为民除害,功不可没。
我已将你升为仙女,永世享受荣华富贵。
(窦娥云)多谢阎王老爷!我窦娥虽化为厉鬼,但终究为民除害,死得其所。
愿阎王老爷保佑我,让我永远为百姓造福。
(下)《窦娥冤》翻译:[第一折](窦娥做,正旦上,云)哎哟,苦死我了!天啊,你为何错怪了贤愚?有日月朝暮悬挂,有鬼神掌管着生死权利。
天地啊,你应该分辨出清浊,为何胡乱地评判是非?我想昭雪存忠,却怎么也消不了这冤屈。
“窦娥冤”第四折析疑
。
五 国维指 出
:
“
舒闪 人 之 精
:
神
,
世 间的也
乐 天 的也
故代 表 其 精 神 之 戏 曲 小说
,
,
无 往 而 不 答此 乐 天 之 色 彩
”
始
于 悲 者 终 厂欢
始 于 离 者 终 于合
I 者终 于 亨 1 始
、
民族 特
征上
,
把 东 方和 西方 的悲剧 结局 风 别开 来
;
而 常 常是 给 坏 人 以 惩 罚
,
。
,
给 遭 致不 幸 的 悲 剧 人 物 一 个符 合 人 民 和 作 家 理 想
。
愿望
的 结局
并 借此 获 得心 理和 精神 上 的 满 足
它 既 是 作 家 美 学理 想 的 表 现
,
可以 说
,
这 就是 我 国 悲 剧 独 具 的 民 族 风 格
。
和 民族 特 征
应 底
”
,
窦 剧 的 第 四 折 就属 于 这 种 悲 剧 结局 而 且 表 现 在她 的 死 后继 续 抗争
。
这里
,
炙娥 的 悲
,
剧不 仅 强 烈 地 表 现 在 她 的 抗 争 至 死 死不 艇 目
,
。
,
即所 谓理 不 明
“
其二
”
,
“
窦
”
剧结 局
,
反 映 了 古 代 人 民 惩 恶 扬 善 的 审美 情 趣
,
善 有善 报
”
,
恶有
。
本 为 佛家 劝善 戒 恶 时常 用 的一 句套 话
。
元代-关汉卿《窦娥冤(节选)》原文、译文及注释
元代-关汉卿《窦娥冤(节选)》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窦娥冤(节选)元代-关汉卿第三折(外扮监斩官上,云)下官监斩官是也,今日处决犯人,着做公的把住巷口,休放往来人闲走,(净扮公人,鼓三通、锣三下科)(刽子磨旗、提刀,押正旦带枷上)(刽子云)行动些,行动些,监斩官去法场上多时了。
(正旦唱)[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
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刽子云)行动些,误了时辰也。
(正旦唱)[倘秀才]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人拥的我前合后偃,我窦娥向哥哥行有句言。
(刽子云)你有甚么话说?(正旦唱)前街里去心怀恨,后街里去死无冤,休推辞路远。
(刽子云)你如今到法场上面,有甚么亲眷要见的,可教他过来,见你一面也好。
(正旦唱)[叨叨令]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得吞声忍气空嗟怨。
(刽子云)难道你爷娘家也没的?(正旦云)止有个爹爹,十三年前上朝取应去了,至今杳无音信。
(唱)早已是十年多不睹爹爹面。
(刽子云)你适才要我往后街里去,是什么主意?(正旦唱)怕则怕前街里被我婆婆见。
(刽子云)你的性命也顾不得,怕他见怎的?(正旦云)俺婆婆若见我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去呵,(唱)枉将他气杀也么哥,枉将他气杀也么哥。
告哥哥,临危好与人行方便!(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兀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
(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付几句话咱。
(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付你话哩。
(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
窦娥冤第四折原文翻译
窦娥冤第四折原文翻译窦娥冤原文:楔子女主角窦端云自小因为父亲窦天章为了考官名而无钱还债,被送到蔡家当儿媳妇(即童养媳),并改名窦娥。
第一折婚后不到两年,窦娥丈夫去世;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
蔡婆向赛卢医讨债,不成功之余反而更差点被勒死,恰好获张驴儿父子俩所救。
不料张驴儿是个流氓,趁机搬进蔡家后,威迫婆媳与他们父子成亲,窦娥严辞拒绝。
第二折蔡婆想吃羊肚汤,张驴儿想藉毒死窦娥婆婆而霸占窦娥(张驴儿以告发企图勒死蔡婆之事威胁,向赛卢医讨来毒药),不料反而被父亲误吃、毒死了父亲。
张驴儿于是诬告窦娥杀人之罪。
太守桃杌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心婆婆连同受罪,便含冤招认药死公公,被判斩刑。
第三折窦娥被押赴刑场。
临刑前,窦娥为表明自己冤屈,指天立誓,死后将血溅白练而血不沾地、六月飞霜(降雪)三尺掩其尸、楚州亢旱(大旱)三年,结果全部应验。
第四折三年后,窦娥的冤魂向已经担任廉访使的父亲控诉;案情重审,将赛卢医发配充军、昏官桃杌革职永不叙用,张驴儿斩首,窦娥冤情得以昭彰。
最后窦娥的冤魂希望父亲窦天章能够将亲家蔡婆婆接到住所,代替窦娥尽孝道,窦父应允,全剧结束。
3《窦娥冤》原文编辑楔子〔卜儿蔡婆上,诗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
不须长富贵,安乐是神仙。
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氏,嫡亲三口儿家属。
不幸夫主亡逝已过,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家中颇有些钱财。
这里一个窦秀才,从去年问我借了二十两银子,如今本利该银四十两。
我数次索取,那窦秀才只说贫难,没得还我。
他有一个女儿,今年七岁,生得可喜,长得可爱,我有心看上他,与我家做个媳妇,就准了这四十两银子,岂不两得其便。
他说今日好日辰,亲送女儿到我家来,老身且不索钱去,专在家中等候,这早晚窦秀才敢待来也。
〔冲末扮窦天章引正旦扮端云上,诗云〕读尽缥缃万卷书,可怜贫杀马相如,汉庭一日承恩召,不说当垆说子虚。
小生姓窦名天章,祖贯长安京兆人也。
幼习儒业,饱有文章;争奈时运不通,功名未遂。
教学旁逸,自成一趣——关于《窦娥冤》第四折存废的辩论课手记
522021.2•高中教学旁逸,自成一趣◆教学札记《窦娥冤》在中学课本里最早仅选一折,就是被认为的该剧高潮部分的第三折。
选编者看中的是它里面浓浓的反抗意识,符合当时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形势。
人教版必修教材里它再度入选并有所扩展,增加了楔子和第一、二折,算是为主选的第三折加上了前因。
但遗憾的是,第四折仍然遭到否定,没能入选。
大约在编选课本的专家看来,第四折有“鬼魂”这个敏感因素在,算是一种糟粕;也许第四折有类似“大团圆”的结局,也有损悲剧美学原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陷;当然,可能还有其他考虑。
但不论是从政治正确角度还是艺术正确角度考虑,它都是弊大于利,这样一来,《窦娥冤》第四折的删除就变成了事实。
那么,第四折到底该不该删呢?这是一个言人人殊的话题。
如果辩论的环境足够自由,那必然会出现两方各执一端、谁也说服不了谁的结果。
不过将这种辩论引入教学,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这也是笔者设计本课教学的初衷。
教学确实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事后反思,觉得这节课起码实现了三个目标。
首先,通过自然生成的辩题,学生不会为辩而辩,而是紧扣阅读《窦娥冤》第四折的感受,抓住第四折该不该删除这个问题展开争论。
这种利用课文而自然生成的辩论,比循规蹈矩讲课本让学生更有参与积极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就这一课而言,能更深刻地帮助学生把握悲剧美学的实质。
其次,学生在每一个回合的争辩中,对中国古典戏剧的主流思路都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对“大团圆(类大团圆)”在民族心理需求和戏剧圆满性追求方面的巨大影响,都会了解得更加透彻。
而这也正是讲授《窦娥冤》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其三,学生们通过辩论,对戏剧中所反映的人生图景、社会状况以及作家的创作意图、独特风格都会有一个比以往更为深刻的了解和思考。
出于辩论严谨性的考虑,作品的阅读会更加细致,以往的泛泛一看变成深深一研,其效果之好无可置疑。
教师对编者取舍原则的反弹琵琶,貌似是和教材设计唱对台戏,其实却是对因删除而形成的留白部分的顺势使用。
从《窦娥冤》第四折谈中国古典戏曲悲剧的结局模式
作者: 钟一文
出版物刊名: 社科纵横
页码: 60-62页
主题词: 《窦娥冤》 中国古典戏曲 中国古典悲剧 关汉卿 否定者 窦娥 反抗斗争 审美特征公案剧 调风月
摘要: 在对元代现实主义戏曲大师关汉卿的著名悲剧《窦娥冤》的研究和评论中,对其第四折,即鬼魂出场,清官伸冤的描写,历来存在着比较激烈的争论。
肯定者认为这一折戏通过运用浪漫主义艺术手法,较好地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和理想,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全剧的思想性;否定者则认为,这一折戏主要通过鬼魂出场,清官伸冤的描写,使全剧获得大团圆的结局,因此,实际上是削弱了全剧的思想性。
这一争论直接涉及到中国古典悲剧一个重要审美特征,即“大团圆”的结局模式,这是很值得探讨的,本文拟从对《窦娥冤》这一著名悲剧第四析的分折中就中国古典悲剧的结局模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就教于专家。
《窦娥冤》第四折及全剧悲剧内涵分析
在《 窦娥冤》 开场的楔子 中, 通过窦娥之父窦天 章之 口, 交代了窦娥三岁丧母 的命运 。这是命运 的 偶然 , 但正是这一偶然事件成为窦娥悲剧性命运 的 开始。
第一折 中, 关汉卿借蔡婆婆之 口交代 了窦娥被 卖后 的经历 : 跟随蔡婆婆搬家 , 改名 , 成亲 , 随后守 寡 。窦娥 守寡 , 是一 个绝 对 的偶然 事件 。俗话 说 , 寡 妇门前是非多, 尤其是婆媳双双守寡 的家庭。也正 因为此 , 为窦 娥招来 了 日后 的 巨大悲剧 。 以上情节为窦娥个 人性命运。从 中可 以看 出, 窦娥命运多舛。对于这种坎坷悲惨 的命运 , 窦娥 自 己是有 意 识 的: “ 窦娥也, 你这命好苦也呵! ” ¨
将其 父子 带 回家 , 这 无 异 于 引狼 入 室 。 回家 后 的蔡 婆 婆将 实情告 知 窦娥 , 马上 遭 到 窦 娥 的 嘲讽 和 严 词 拒 绝 。窦娥 拒婚 看似 一 件 必 然 事 件 , 实 际情 况 也 许 并 不如 此简 单 。元 代 妇女虽 免不 了受 到贞 节观 的影
第2 4卷
第 7期
长
春大Βιβλιοθήκη 学学报 Vo 1 . 2 4 No. 7
2 0 1 4年 7月
J OUR NAL 0F C HAN GC HUN UNI VE RS I T Y
J u l y 2 0 1 4
《 窦娥冤 》 第 四折及全剧 悲剧 内涵分析
卢 晶晶
( 延 安大学 文学 院 , 陕西 延安 7 1 6 0 0 0 ) 摘 要: 通过 对《 窦娥 冤》 情节安排之偶 然率与必 然率 的分析 , 揭示其第四折对元代官僚队伍 昏庸混乱、 司法制度瘫
关汉卿《窦娥冤》内容举要
《窦娥冤》内容举要《窦娥冤》全名《感天动地窦娥冤》,一本四折,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中悲剧的典范。
写楚州秀才窦天章借了蔡婆二十两银子,无力偿还高利贷。
为了进京赶考,将三岁就亡母的女儿端云抵押给蔡婆做童养媳。
端云七岁离父,来到蔡家,改名窦娥,十七岁结婚,婚后不久丈夫病死,窦娥与蔡婆相依为命。
赛卢医因借了蔡婆十两银子,企图勒死蔡婆,蔡婆被张驴儿父子所救。
张驴儿父子趁机想霸占蔡婆和窦娥,遭到窦娥的反对。
张驴儿想毒死蔡婆,不料误毒其父,于是诬告窦娥下毒,并贿赂官府。
在严刑拷打之下,窦娥替婆婆认了杀人罪,被判处死刑。
在法场上,窦娥发下三桩无头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亢旱三年。
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誓言一一应验。
三年后,提刑肃政廉访使窦天章奉命查核楚州案件,窦娥的鬼魂向父亲申诉冤屈。
窦天章捕获真凶,冤情得以昭雪。
窦娥是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陶冶出来的被压迫妇女的典型,她承受了现实社会强加给她的一切苦难。
窦娥既善良,又倔强、正直、敢于斗争。
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
她逆来顺受嫁给生病的丈夫,年轻守寡之后,还怀念亡夫;她耐心侍候生病的婆婆,在公堂上主动替罪,法场上为婆婆担忧,临终劝慰婆婆;乃至于屈死后鬼魂还嘱托父亲照顾婆婆。
这些表现了她的善良美德。
她挖苦婆婆的嫁人是“女大不中留”;她坚持要官休,反击张驴儿;她骂官府,骂天地;她抗婚、拒供、发誓、复仇、谴责父亲,则表现了她的倔强、正直、敢于斗争。
难能可贵的是窦娥的性格有发展,从起初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到后来的敢于抗争,骂官府、骂天地,性格有了飞跃发展。
她性格的主导方面是刚烈,其性格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刚正不阿;第二阶段,强烈反抗;第三阶段,矢志复仇。
窦娥本来没有抗争精神。
她三岁丧母,七岁离父当童养媳,十七岁守寡。
这期间窦娥只是消极地责怪命运、服从命运,逆来顺受。
随着矛盾的加剧,她的性格逐渐有了发展,敢于到公堂去说理,但她还是相信清官,把希望寄托在清官身上。
后来,贪官的严刑拷打打破了她的幻想,也打出了她的觉悟,窦娥终于敢于把斗争矛头对准贪官污吏。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鉴赏
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鉴赏这罪是前升任桃州守问成的,现有文卷。
[窦天章云]这等糊突的官,也着他升去!你是继他任的,三年之中,可曾祭这冤妇么?[州官云]此犯系十恶大罪,元不曾有祠,所以不曾祭得。
[窦天章云]昔日汉朝有一孝妇守寡,其姑自缢身sǐ,其姑女告孝妇shā姑。
东海太守将孝妇斩了。
只为一妇含冤,致令三年不雨。
后于公治狱,仿佛见孝妇抱卷哭于厅前,于公将文卷改正,亲祭孝妇之墓,天乃大雨。
今日你楚州大旱,岂不正与此事相类?张千,分付该房佥牌下山阳县,着拘张驴儿、赛卢医、蔡婆婆一起人犯,火速解审,毋得违(忄吴)片刻者。
[张千云]理会的。
[下][丑扮解子押张驴儿、蔡婆婆,同张千上,禀云]山阳县解到审犯听点。
[窦天章云]张驴儿。
[张驴儿云]有。
[窦天章云]蔡婆婆。
[蔡婆婆云]有。
[窦天章云]怎么赛卢医是紧要人犯不到?[解子云]赛卢医三年前在逃,一面着广捕批缉拿去了,待获日解审。
[窦天章云]张驴儿,那蔡婆婆是你的后母么?[张驴儿云]母亲好冒认的?委实是。
[窦天章云]这药死你父亲的毒药,卷上不见有合药的人,是那个的毒药?[张驴儿云]是窦娥自合就的毒药。
[窦天章云]这毒药必有一个卖药的医铺,想窦娥是个少年寡妇,那里讨这药来?张驴儿,敢是你合的毒药么?[张驴儿云]若是小人合的毒药,不药别人,倒药死自家老子?[窦天章云]我那屈sǐ的儿(口乐),这一节是紧要公案,你不自来折辩,怎得一个明白,你如今冤魂却在那里?[魂旦上,云]张驴儿,这药不是你合的,是那个合的?[张驴儿做怕科,云]有鬼有鬼,撮盐入水,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魂旦云]张驴儿,你当日下毒药在羊肚儿汤里,本意药sǐ俺婆婆,要逼勒我做浑家,不想俺婆婆不吃,让与你父亲吃,被药sǐ了,你今日还敢赖哩![唱]【川拨(木卓)】猛见了你这吃敲材,我只问你这毒药从何处来?你本意待暗里栽排,要逼勒我和谐,倒把你亲爷毒害,怎教咱替你耽罪责?[魂旦做打张驴儿科][张驴儿做避科,云]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
《窦娥冤》第四折
《窦娥冤》第四折xx[xx冠带引丑xx从上,诗云]独立空堂思黯然,高峰月出满林烟,非关有事人难睡,自是惊魂夜不眠。
老夫窦天章是也。
自离了我那端云孩儿,可早十六年光景。
老夫自到京师,一举及第,官拜参知政事。
只因老夫廉能清正,节操坚刚,谢圣恩可怜,加老夫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容老夫先斩后奏。
老夫一喜一悲,喜呵,老夫身居台省,职掌刑名,势剑金牌,威权万里;悲呵,有端云孩儿,七岁上与了蔡婆婆为儿媳妇,老夫自得官之后,使人往楚州问蔡婆婆家,他邻里街坊道,自当年蔡婆婆不知搬在那里去了,至今音信皆无。
老夫为端云孩儿,啼哭的眼目昏花,忧愁得须发斑白。
今日来到这淮南地面,不知这楚州为何三年不雨?老夫今在这州厅安歇。
张千,说与那州中大小属官,今日免参,明日早见。
[张千向xxxx]一应大小属官,今日免参,明日早见。
[xxxx]张千,说与那六房吏典,但有合刷照文卷,都将来,待老夫灯下看几宗波。
[张千送文卷科,xxxx]张千,你与我掌上灯,你每都辛苦了,自去歇息罢。
我唤你便来,不唤你休来。
[xx点灯,同祗从下。
xxxx]我将这文卷看几宗咱。
一起犯人窦娥,将毒药致死公公。
我才看头一宗文卷,就与老夫同姓,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俺同姓之人,也有不畏法度的。
这是问结了的文书,不看他罢。
我将这文卷压在底下,别看一宗咱。
[做打呵欠科,xx]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待我搭伏定书案,歇息些儿咱。
[做睡科,魂旦上,唱]【双调·新水令】我每日哭啼啼守住望乡台,急煎煎把仇人等待,慢腾腾昏地里走,足律律旋风中来,则被这雾锁云埋,撺掇的鬼魂快。
[魂旦望科,xx]门神户尉不放我进去。
我是廉访使窦天章女孩儿,因我屈死,父亲不知,特来托一梦与他咱。
[唱]【沉醉东风】我是那提刑的女孩,须不比现世的妖怪。
怎不容我到灯影前,却拦截在门(木呈)外?[做叫科,xx]我那爷爷呵,[唱]枉自有势剑金牌,把俺这屈死三年的腐骨骸,怎脱离无边苦海![做入见哭科,xx亦哭科,xx]xx孩儿,你在那里来?[魂旦虚下][xx做醒科,xx]好是奇怪也,老夫才合眼去,梦见端云孩儿恰便似来我跟前一般,如今在那里?我且再看这文卷咱。
窦娥冤四折内容概括
窦娥冤四折内容概括(实用版)目录1.窦娥冤四折概述2.四折内容详细解读3.四折内容的主题思想和艺术价值正文一、窦娥冤四折概述《窦娥冤》是我国古代著名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部脍炙人口的悲剧,全剧共分为四折,分别是《卖油郎独占花魁》、《救风尘屈指怪状》、《阴阳调和新婚告吹》和《感天动地窦娥冤》。
四折剧情跌宕起伏,人物性格鲜明,展现了一幅社会黑暗、人民疾苦的历史画卷。
二、四折内容详细解读1.第一折《卖油郎独占花魁》这一折主要描绘了窦娥的身世。
窦娥原是一个贫苦人家的女儿,因家道中落,被迫嫁给了贫穷的读书人蔡文俊。
然而,蔡文俊在婚后不久便去世,窦娥变成了寡妇。
为了生活,她只能靠卖油为生,独自承担起家庭重担。
2.第二折《救风尘屈指怪状》此折讲述了窦娥因为一次误会,被官府误认为是盗贼,关进了监狱。
在狱中,窦娥受到了严刑逼供,但她始终坚贞不屈,拒不承认罪行。
3.第三折《阴阳调和新婚告吹》这一折描述了窦娥在狱中遇到了曾与她有过节的张驴儿,张驴儿为了霸占窦娥,便设计陷害她。
窦娥在生死关头,被迫答应与张驴儿成婚。
然而,在婚礼当天,窦娥用毒药毒死了张驴儿,为自己报了仇。
4.第四折《感天动地窦娥冤》最后一折描绘了窦娥被执行死刑的情景。
在刑场上,窦娥冤屈感天动地,突然风雨大作,吓得监斩官赶紧暂停行刑。
后来,经过一番周折,窦娥的冤屈得以昭雪,她的英勇事迹也得到了世人的传颂。
三、四折内容的主题思想和艺术价值《窦娥冤》四折内容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官场的腐败,展现了人民在苦难中的顽强抗争精神。
关汉卿通过生动的人物描绘和曲折的情节设置,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英勇、善良、坚贞的窦娥形象,使其成为古代戏剧史上的一位杰出女性角色。
《窦娥冤》第四折
《窦娥冤》第四折xx[xx冠带引丑xx从上,诗云]独立空堂思黯然,高峰月出满林烟,非关有事人难睡,自是惊魂夜不眠。
老夫窦天章是也。
自离了我那端云孩儿,可早十六年光景。
老夫自到京师,一举及第,官拜参知政事。
只因老夫廉能清正,节操坚刚,谢圣恩可怜,加老夫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之职,随处审囚刷卷,体察滥官污吏,容老夫先斩后奏。
老夫一喜一悲,喜呵,老夫身居台省,职掌刑名,势剑金牌,威权万里;悲呵,有端云孩儿,七岁上与了蔡婆婆为儿媳妇,老夫自得官之后,使人往楚州问蔡婆婆家,他邻里街坊道,自当年蔡婆婆不知搬在那里去了,至今音信皆无。
老夫为端云孩儿,啼哭的眼目昏花,忧愁得须发斑白。
今日来到这淮南地面,不知这楚州为何三年不雨?老夫今在这州厅安歇。
张千,说与那州中大小属官,今日免参,明日早见。
[张千向xxxx]一应大小属官,今日免参,明日早见。
[xxxx]张千,说与那六房吏典,但有合刷照文卷,都将来,待老夫灯下看几宗波。
[张千送文卷科,xxxx]张千,你与我掌上灯,你每都辛苦了,自去歇息罢。
我唤你便来,不唤你休来。
[xx点灯,同祗从下。
xxxx]我将这文卷看几宗咱。
一起犯人窦娥,将毒药致死公公。
我才看头一宗文卷,就与老夫同姓,这药死公公的罪名,犯在十恶不赦,俺同姓之人,也有不畏法度的。
这是问结了的文书,不看他罢。
我将这文卷压在底下,别看一宗咱。
[做打呵欠科,xx]不觉的一阵昏沉上来,皆因老夫年纪高大,鞍马劳困之故,待我搭伏定书案,歇息些儿咱。
[做睡科,魂旦上,唱]【双调·新水令】我每日哭啼啼守住望乡台,急煎煎把仇人等待,慢腾腾昏地里走,足律律旋风中来,则被这雾锁云埋,撺掇的鬼魂快。
[魂旦望科,xx]门神户尉不放我进去。
我是廉访使窦天章女孩儿,因我屈死,父亲不知,特来托一梦与他咱。
[唱]【沉醉东风】我是那提刑的女孩,须不比现世的妖怪。
怎不容我到灯影前,却拦截在门(木呈)外?[做叫科,xx]我那爷爷呵,[唱]枉自有势剑金牌,把俺这屈死三年的腐骨骸,怎脱离无边苦海![做入见哭科,xx亦哭科,xx]xx孩儿,你在那里来?[魂旦虚下][xx做醒科,xx]好是奇怪也,老夫才合眼去,梦见端云孩儿恰便似来我跟前一般,如今在那里?我且再看这文卷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窦娥冤》第四折的赏析
班级:11涉秘1班姓名:郑辉学号:37
摘要:作为中国古典悲剧的代表作之一,关汉卿的《窦娥冤》在中国以至世界悲剧史上都堪称经典,而剧本第四折,在学术界存在着许多的争议。
我以为,第四折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
“鬼魂诉冤”、窦天章为窦娥平冤昭雪构成了剧本的和美圆满的整体结构。
从艺术构思来说,也充分的反映了窦娥顽强不屈的反抗意志和斗争精神。
因此,不论是剧本结构、中国审美传统乃至观看戏剧的观众,第四折的存在都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字:第四折存在必然性鬼魂诉冤
《窦娥冤》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根据“东海孝妇”的故事改编的一部著名的悲剧。
全剧由四折和一个楔子组成。
楔子交代了窦娥的身世,也预示了她充满血与泪的生活和命运。
全剧的前三折是矛盾的开始、发展和高潮。
从窦娥到蔡婆婆家做童养媳开始,十七岁结婚,三年后守寡,和婆婆相依为命。
原本以为一生会就这样和婆婆到老,没想到悲惨的命运还在后头。
婆婆去索债,差点被债主勒死,被张驴儿父子所就,他们却因此住进了蔡婆婆家,想逼蔡婆婆和窦娥委身于他们父子,窦娥宁死不从。
因给婆婆熬汤意外毒死了张驴儿的父亲。
张以次为借口逼窦娥嫁给他,窦娥不从,被告到了官府,张驴儿和官府勾结,窦娥为不使婆婆受苦,招认了罪行。
当窦娥被押赴刑场问斩的时候,她为证明自己的清白,发下了三桩誓愿。
临死的三桩誓愿对天地提出了控诉,渲染出了浓郁的悲剧氛围。
全剧发展到高潮。
因此许多学者也认为剧情发展到这里,剧本也就应该结束了,所以有人认为关汉卿所做第四折鬼魂诉冤、窦天章为其平冤昭雪是可有可无的,最终以大团圆结局反而影响了全剧的悲剧性。
但从中国人民的心理结构和剧本的完整性来说,我以为第四折的存在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增强了全剧的悲剧性。
和美圆满的整体结构是一种深植于我们民族心理素质的文艺思想和具有“传习”力量的审美传统。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就在和残酷的阶级统治者和恶劣的自然环境做斗争,而且始终怀着必胜的信念,执着追求美好理想。
他们的这种精神意志和乐观的理想情操,深刻的影响着从民间发展起来又回到民间的戏曲艺术。
要求戏曲不仅要反映现实的生活,而且要反映理想的生活。
观众是是戏剧的最大制约。
中国戏剧的观众和西方不同,西方看戏的主要是宫廷贵族。
而中国戏剧的观众大多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平民百姓。
他们是社会的劳动者,生活平淡而且充满愁苦、悲惨与艰辛。
看戏往往可以使他们寻求安慰与乐趣,获得享受和休息,通过艺术的享受暂时忘却现实的痛苦和烦恼,在精神上得到一种满足。
所以面对本来就不幸福的生活,人们都希望戏剧中的贫苦人物能有一个好的结局。
所以就要求艺术的完满。
而作者写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观众。
所以第四折的圆满结局是必须的!
从整个剧本的艺术构思来说,文章表达的是冤屈者本人顽强不屈的反抗意志和斗争精神。
而第四折写“鬼魂诉冤”、窦天章为其女儿平冤昭雪是矛盾冲突的最后解决,是整个故事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从表面上看,是窦天章公正执法为窦娥平反。
而实际上我们从剧本的描写可以看出,窦娥的冤屈只所以能够得以昭雪,乃是其死后冤魂不屈,进行顽强斗争的结果。
如魂旦出场时的唱词“我每日哭哭啼啼守住望乡台,急煎煎把仇人等待”[双调新水令]表现了压迫者人虽死,但反抗之心不死和那种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一定要昭雪沉冤、报仇雪恨的顽强意志。
如她一而再,再而三的翻开文卷,向其父诉说冤情、鬼魂上堂作证等等,都表现了她坚定执着、不屈不饶、自诉冤苦、自苦折辩、顽强反抗的精神。
作者写窦娥三桩誓愿的实现,以及在第四折中写窦娥鬼魂的出场,使冤狱得以昭雪这个理想的结局,都是作者大胆而奇妙的创造,使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借助于浓郁的悲剧气氛的创造,使主题得到深化,表现了作者的强烈爱憎,也表现了人民群众的伸冤复仇愿望和真理力量的不可战胜。
借用鬼魂诉冤,其用意并非在于引导观众在假想的伸冤中获得一点自慰,而是从这样突破命运和现实环境的行动里树立起一个不屈于环境、不服从命运的被压迫者的形象。
对于窦娥的冤屈是又其父亲来平反的,我以为这只是一个必然中的偶然,和他们之间特殊的关系没多大关系。
因为窦天章的形象,实际上是作者“不使民冤”的希望的一个寄托者。
也为了我们一贯所说的文章的前后呼应和完整性。
在文章的开篇出现了窦天章去考科举,后面就得给他一条出路,也为给看系的观众一个交代,排除他们心理的困惑,使文章的结构达到完整和严谨,因此安排了他来为窦娥平反!
窦娥不仅是封建屠刀下的屈死者,而且是封建黑暗的控诉者、抗争者,她的悲剧是一个抗争者被毁灭的悲剧,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剧。
这达到了悲剧艺术的较高境界。
在封建时代,她的平冤昭雪会激励在被压迫者的新中播下火种,激励他们去抗击沉重的黑暗!
参考文献:
[1]吴同瑞、王文宝、段宝林编《中国俗文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年1月
[2]《中国文学十五讲》周先慎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9月
[3]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4月
[4]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编《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