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章旋转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手拉手”模型》优质课教案_16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手拉手”模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了解并熟悉“手拉手”模型,掌握基本特征。

2.借助“手拉手”模型,利用旋转有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中体验到学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1.能熟练的找出“手拉手”模型,并能解决问题。

2.掌握“手拉手”模型的方法。

教学方法:探究发现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

教学过程:

本节课贯穿四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对本节内容的梳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一.“为什么”

模型可以让学生更快的进入到几何之中,产生兴趣,也是学习初中几何不可或缺的一种重

要方法。

其中一种经典的几何模型---“手拉手”模型,这也是历年数学中考常考的几何压轴题

型之一。

【设计意图】研究近几年中考题,发现“手拉手”模型是一个重要的考点,通过本节课的

设计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解题思路,克服做题时的恐惧和盲目心理。

二.“是什么”

“手拉手”模型的概念

1.“手”的判别

判断左右:将等腰三角形顶角顶点朝上,正对读者,读者左边为左手顶点,右边为右手顶点。

2、手拉手模型的定义:定义: 两个顶角相等且有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形成的图形。(左手拉左手,右手拉右手)

【设计意图】通过“手拉手”模型的概念,能让学生认识基本图型。

三.“怎么做”

(一)知识应用(直击中考)

如图1,在

R t A B C 中,90A ,AB AC ,点D ,E 分别在边AB ,AC 上,AD AE ,连接DC ,点M ,P ,N 分别为DE ,DC ,BC 的中点.

(1)观察猜想

图1中,线段

PM 与PN 的数量关系是,位置关系是;(2)探究证明

把ADE 绕点A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图2的位置,连接MN ,BD ,CE ,判断PMN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拓展延伸

把ADE 绕点A 在平面内自由旋转,若4AD ,10AB ,请直接写出PMN 面积的最大值.

(二).巩固提升

在矩形ABCD 中,AB=6,AD=8.E ,F 分别为AB ,AD 边的中点,四边形

AEGF 为矩形,

连接CG (1)

请直接写出CG 的长是(2)

如图2,当矩形AEGF 绕点A 旋转(比如顺时针旋转)至点G 落在边AB 上时,请计算DF 与CG 的长,通过计算试猜想

DF 与CG 之间的数量关系。(3)当矩形AEGF 绕点A 旋转至如图(3)的位置时,(2)中DF 与CG 之间的数量关系

是否还成立?请说明理由【设计意图】本题相对第一个题来说难度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学生通过此题深入探究分析“手拉手”模型的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分析已知和转化求证的能力,加强并巩固“手拉手”模型

的方法。

(三)变式训练(小组合作)

(1)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60°,AB=6,AD=8 ,E,F分别是AB,AD边

的中点,四边形AEGF为平行四边形,连接CG,判断DF与CG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

(2)当平行四边形AEGF绕着点A旋转(如顺时针旋转)其他条件不变时,

仍发现CG与DF存在着特定数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它们的数量关系。

【设计意图】从矩形到平行四边形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习惯,题目由简到难,让学生逐步感受到压轴题由浅入深的架构过程,也让学生体会到图像变换题型中的内在联系和方法的嫁接

过程。

四.“注意什么”

旋转过程中不变的量与变化的量

方法:“变”中找“不变”

【设计意图】解决压轴题我们要①火眼金睛识出基本图形②有了新条件,不忘老结论。

五.课后作业

两张矩形纸片ABCD和CEFG完全相同,且AB=CE,AD>AB.

操作发现:

(1)如图1,点D在GC上,连接AC、CF、CG、AG,则AC和CF有何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实践探究:

(2)如图2,将图1中的纸片CEFG以点C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当点D落在GE上时停止旋转,则AG和GF在同一条直线上吗?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练习,及时反馈,了解学生学情,以便促进教学。

六.课堂小结

你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畅谈收获,感悟反思。

七.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手拉手”模型

一、为什么“变”

二、是什么

三、怎么做

四、注意什么“不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便于理解性掌握。

八.教后反思(实际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以四个问题引入,能很快切入主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怎样做”环节,设计了三类题型(等腰直角三角形,矩形,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掌握“手拉手”模型的特征

及解决的方法。通过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中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在训练反馈中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又能及时找出不足,调整学习目标,促进自身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