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
——家庭社会工作的示范
张莉萍
2012-10-22 16:01:45 来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沪)2006年01期第16~
19页
【作者简介】张莉萍(1967-),女,壮族,广东商学院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教研室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工作。(广州510320)
【内容提要】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利用团体辅导技术,专业的社会工作在微观层面帮助改善家庭亲子关系,帮助父母提高与孩子沟通技巧,实现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宗旨和目的。在校园社会内部,教职工也面临家庭亲子关系这一家庭与社会问题。本文以一个校园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案例,解释亲子工作坊实务工作的理论依据与相关研究,表明了社会工作专业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价值和潜力。
【关键词】和谐社会/亲子工作坊/亲子关系/家庭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实务
家庭是社会基本细胞和单位,只要和谐小家庭健康存在,和谐民主的大家庭的建设就非常有利了。和谐家庭是构建和谐校园工作不可忽略的重要组成。在校园家庭关系中,如何处理和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同样是令身为父母亲的教师们非常头疼的话题。虽然大多数教职工身为教师,但师生关系毕竟与亲子关系有着本质的区别,为人师表者也常面临亲子关系问题。据一项调查研究报告反映,即使是教育系统的优秀女性群体,尽管她们整体上婚姻家庭生活状况良好,但“作为
母亲其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常常产生情绪上的困扰”[1]。
近年来,在港台地区社工界、心理辅导界流行的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正是针对家庭亲子系统运转不良而广泛开展的服务形式,较有效地提升亲子沟通能力。本着社工实务精神,针对高校教职工这一独特的服务对象,笔者策划了一场的亲子关系促进工作坊,其目的和宗旨意在实践“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主题,进一步探讨建设和谐校园的具体途径、方法和手段,尝试验证社会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潜力和作用。
一、亲子工作坊理论与研究
(一)理论依据
1.萨提亚治疗模式
众所周知,社会工作学的科学化进程是与心理学的发展紧密相连的。1950年代以后,由美国心理治疗界兴起的家庭治疗运动在欧美蓬勃发展,各种家庭治疗理论模式风起云涌。相对于传统的个人治疗模式,把人的问题归因于人的内在需要或成长发展的冲突矛盾,家庭治疗模式借助于家庭系统理论的研究成果,把人的问题归因于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内产生的不平衡状态,从而使传统的心理治疗手法把问题的焦点由个人的内心转移到家庭系统的模式、规律、动态以及平衡之上。比如,从系统理论来看,儿女出现问题,很大程度反映夫妇二人关系出现了问题[2](P93)。直到1990年代受后现代建构主义的认识论冲击以前,在近五十年的一段时期内,相继出现了梅利·鲍恩的家庭治疗法、萨提亚的联合家庭治疗法、米纽秦的结构家庭治疗法、迈克·怀特(Michael White)与大卫·艾普斯顿
(David Epston)的叙事治疗法。
萨提亚的沟通理论是亲子工作坊的直接依据。“当涉及解决家庭问题或团体关系时,运用家庭系统理论、沟通与互动沟通理论的许多具体概念是最恰当的;这些概念的引用是处理亲子关系的最佳工具。”[3](P251)萨提亚的治疗模式认识到家庭在人的自我观念与行为模式形成中的重要性,并且希望通过对家庭历史的追溯与家庭沟通方式的理解,找出家庭成员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家庭互动方式改变,达到个人成长目的。许多父母没有意识到家庭中不良的沟通方式对孩子“自我价值感”的打击,因此萨提亚认为,通过改善沟通的技巧,可能达到提升家人自我形象的效果。联合家庭治疗的特点就是进行直接沟通的示范,并让案主模仿,从而学会良好的沟通方式[4](P202)。萨提亚本人在上个世纪60
年代创立了理论模式后,她在世界各地也开办工作坊,传授联合家庭治疗理论与操作技巧[4](P199)。1974年,在美国家庭治疗运动的“武林争霸战”中,萨提亚被男性倾向的当权主流思想所排斥,转辗东南亚。1983年,她到香港讲学及主持训练工作坊,以其热诚的魅力、超卓技巧和感染力极强的亲身示范吸引了大批香港本地的追随者。直至近期,笔者在港见习社会服务,仍能强烈感受到萨提亚治疗模式在个案或小组社会工作方法上的应用。
2.游戏治疗
艾莲娜·吉儿(Eliana Gil)曾经总结,不管是在个人辅导、家庭治疗还是在团体治疗中,都有运用游戏作为收集资料、评估问题和介入问题的手段。尤其是团体工作一直重视团体游戏治疗,把它作为团体成员加强沟通、理解、成长改变的媒介。[4](P227)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作为一种技术是从分析成人开始的,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犹太裔英国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克莱因发展创立了儿童精神分析学,形成了独特的儿童分析技术一游戏治疗。克莱因主张,游戏容许儿童带出潜意识的冲突,并以一种安全的方式面对他们的情感,借此可以整合其偏差行为。Garry也认为,玩具是儿童的词汇,游戏是儿童的语言;儿童在游戏中学习语言,学会运动,产生联想与幻想,而他们的问题也随之在游戏中得到解决。Landreth则强调,在儿童玩出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的过程中,已经潜在地发生着自我治疗的功效。
[5]
团体游戏治疗的机制是:提供儿童最接近家庭的结构与接纳性,使其获得一个自我成长和学习他人的社会心理过程,并能够从有效的治疗关系中和精心设计的互动游戏情境中获得自我学习与自我改变。[5]团体游戏主要有三种治疗模式:儿童中心式团体游戏治疗、阿德勒式团体游戏治疗和格式塔式团体游戏治疗模式。
本文介绍的工作坊案例采用的是格式塔式团体游戏治疗模式。格式塔疗法融合了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格式塔心理学、现象学、身体治疗和行为主义理论,强调采用实验行为主义方法学来处理当事人主观知觉世界和此时此地的体验,是一种过程取向的治疗模式。其基本目标是协助儿童借助于各种治疗性的体验来获得自我觉察能力,从环境支持转为自我支持。在游戏治疗现场,治疗师注重与儿童建立平等、尊重的“你—我”对话关系,这种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为了强化儿童对现实的认知,治疗师要协助其关注自我经验,使其意识到这些体验是什么以及如何体验[5]。比如在亲子工作坊现场,导师会提出一些促成现时中心式的问题:“你现在正在体验着什么?”“你现在感觉怎样?”“你指挥爸妈捡玩具时,感受到了什么?”“你牵着妈妈的手穿越障碍12分钟觉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