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中的各种不配合性问题处理方法与实验

合集下载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孔庆芳输血前作交叉配血试验,是保证安全输血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防止给受血者输入不配合的红细胞及血型抗体。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交叉配血试验提出了很多方法,有盐水法、LISS 法、胶体法、酶法及抗人球蛋白法等,其中盐水法用于检查IgM血型抗体的配合性,其余方法用于检查IgG血型抗体的配合性[1,2]。

在这些交叉配血方法中,盐水法、LISS法及胶体法,操作简单,敏感性不高,易出现假阴性,有时也会因血浆蛋白的干扰而出现假阳性,酶法操作较复杂,敏感性较高,结果相对可信,有时也会因血浆蛋白的干扰而出现假阳性,另外,由于酶会破坏红细胞的MNSS、Duffy、Kell及Diego等血型系的抗原,故不能用于检测这些血型系的抗原或抗体[3],抗人球蛋白法,操作复杂,敏感性高,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不易出现,结果可信程度高,可见这些交叉配血方法各有利弊。

目前主张采用盐水法、酶法及抗人球蛋白法等三种方法同时作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这三种方法配血试验结果均无禁忌,输血是安全的。

影响交叉配血试验的因素很多,现将其分类综述,以供参考。

1 误定ABO血型红细胞血型已识别到19个血型系9个关联、一个高频率抗原组、一个低频率抗原组,约有400多种红细胞血型抗原[4]。

ABO血型系属于红细胞血型系中的一个血型系,由于ABO血型系对临床输血影响最大,故正确确定供血及受血者的ABO血型极为重要,要保证交叉配血试验无禁忌,首先要保证ABO血型定型的正确。

误定ABO血型,往往是在作ABO血型定型时,只作正定型而不作反定型的情况下造成的,常见于下列因素的影响:1.1定型抗血清的影响用的定型抗血清失效或效价太低或亲和力不强,不能与相应的红细胞抗原作用,致使红细胞未发生凝集,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2]。

1.2 被检血样的影响检血样陈旧,其中的红细胞抗原破坏,不能与相应的抗血清作用,致使红细胞未发生凝集,造成假阴性结果的出现,或其中的红细胞在细菌的作用下,形成了多凝集红细胞,这种红细胞与任何抗血清作用都发生凝集,造成假阳性结果的出现[2]。

交叉配血实验中遇到的44例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统计分析

交叉配血实验中遇到的44例疑难问题的处理及统计分析

a l o n e : R o l e o f HB s Ag mu t a n t s [ J ] . J Vi r a l He p a t , 2 0 1 1 ,
1 8: 7 21 - 7 29 .
[ 5 ] We s t mo r e l a n d D, P a r r A, Th o ma s A J . As s e s s me n t o f h e p —
[ 4 ] L a u n a y O, Ma s u r e l J , s e r v a n t - D e l ma s A, e t a 1 . Hi g h l e v e l s
o f s e r u m h e p a t i t i s B v i r u s DNA i n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n t i — HBc
测 结 果 准确 度 非 常 高 , 抗 HB c 真阳性率 1 0 0 , 抗 Hb e真 阳性
率9 9 . 2 , 只有 1 例 抗 HB e 经C MI A 确 证 为 阴性 , 这 一 结 果 具 有 重 要 的 临 床 价 值 。首 先 , 无 论 抗 HB c 和 抗 HB e 检 测 的 灵 敏 度 和特 异 度 的 高 低 , 抗 HB c阳 性 / 抗 HB e阳 性 结 果 都 基 本 可 以认 定 为 真 阳 性 ; 其 次尽管灰 区范 围内假 阴性率 、 假 阳性 率 较 高, 但 是 灰 区范 围 内 的 抗 HB c阳 性 / 抗 HB e阳 性 结 果 仍 然 具 有极好 的准确性[ 7 ] 。
发 生率 还 是 应 答 强 度 , 抗 Hb e阳性 者 均 高 于 抗 HB e阴 性 者 。
[ 6 ] T h i o C L . D i a g n o s i s , d i a g n o s t i c t e s t s a n d mo n i t o r i n g o f

凝聚胺法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凝聚胺法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凝聚胺法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目的为了解疑难配血类型,分析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来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血。

方法采用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11年里在我院共发现50例交叉配血不合的現象,现对这些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并结合病史进行相关讨论,找出相应的处理方法。

结果引起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较多,交叉配血不合的影响因素有标本、温度、疾病、输血史、妊娠史、大剂量抗菌药物史等,发现交叉配血不合,要分析原因找到处理办法,以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另外提倡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尽量减少异体输血,是减少配血不合的最佳方法。

标签:交叉配血;凝聚胺;输血目前,临床输血越来越受到重视,注重输血的安全性。

确保输血安全的重要环节就是交叉配血试验,主要是为了对供血者与受血者抗体抗原能否相容进行检查,避免给受血者输注不合的血型抗体以及红细胞。

为了能使临床输血水平得到提高,安全合理的输血,避免发生输血的不良反应。

本文主要对贵州省黔东南州人民医院从2009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55位交叉配血不合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具体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50例全部来自我院2009年4月到2013年4月住院输血患者,年龄20岁至80岁。

1.2 仪器与试剂1.2.1 仪器37℃水浴箱、低速台式自动平衡离心机、血库专用离心机、TD-3A 型血型血清学用离心机和FYQ 型免疫微柱孵育器、普通光学显微镜。

1.2.2 血型鉴定作ABO正定型,ABO反定型和Rh血型,按操作规程进行,血型鉴定特别困难的送贵州省血液中心鉴定。

BaSO 凝聚胺作交叉配血,生理盐水作交叉配血,交叉配血不合时进一步作相应试验,查找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并作出处理。

用谱细胞和抗球蛋白卡作不规则抗体试验,阳性作进一步鉴定。

1.3 方法交叉配血按《临床输血技术规范》操作:用盐水配血方法和凝聚胺配血方法进行。

两种配血方法配血相容,血液发出;有配血不合的,查找不合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做相关试验,如37℃孵育、自身凝集、不规则抗体检测、洗涤红细胞以及4℃凝集,吸收放散试验,询问年龄、病史、疾病以及用药等。

581例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输血对策

581例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输血对策

581例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输血对策发表时间:2010-10-29T13:13:27.0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28期供稿作者:蒋利星[导读] 临床各医院绝大部分交叉配血不合是由于疾病原因、不规则抗体、温自身抗体及冷抗体造成的。

蒋利星 (广西桂林市中心血站广西桂林 541001)【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082-04【摘要】目的探讨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方法2000年至2009年,桂林市各医院配血不合共计581例,送我站血型室检查确定:由不规则抗体引起(单一抗体及复合抗体)53例,占8.43%;自身抗体106例,占18.24%;冷抗体168例,占28.92%;新生儿溶血病71例,占12.22%;药物抗体5例,占0.86%;供血者原因6例,占1.03%;器皿污染3例,占0.52%;疾病原因109例,占18.8%;细菌污染12例,占2.07%;血型错误5例,占0.86%;方法学原因25例,占4.30%;不明原因27例,占4.65%。

结论临床各医院绝大部分交叉配血不合是由于疾病原因、不规则抗体、温自身抗体及冷抗体造成的。

【关键词】交叉配血抗体鉴定输血安全581 cases of incompatible blood cross matching and blood transfusion Strategy Analysis Jiang Lei Shing Blood Center of Guilin in Guangxi Guilin (541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ross matching Causes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to ensure safe clinical transfusion. Methods: from 2000 to 2009, Guilin substandard hospitals with a total of 581 cases of blood, gave me room inspection station to determine blood type: caused by the irregular antibodies (single antibody and compound antibody) in 53 cases, accounting for 8.43%; 106 cases of autoantibodies , 18.24%; cold antibody 168 cases, accounting for 28.92%; 71 cases of 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s, accounting for 12.22%; of drug antibody in 5 cases, accounting for 0.86%; blood donor causes in 6 cases, accounting for 1.03%; vessel pollution, 3 cases 0.52%; disease causes 109 cases, accounting for 18.8%; bacterial contamination in 12 cases, accounting for 2.07%; blood type error of 5 cases, accounting for 0.86%; methodological reasons for 25 cases, accounting for 4.30%; 27 cases of unknown cause, accounting for 4.65%. Conclusions: The hospital most of the cross matching sub is due to cause of disease, irregular antibodies, autoantibodies and cold temperature caused by antibodies. 【Key words】 cross matching antibodies Blood Transfusion Safety 输血是一种重要的急救措施,常用于抢救急性大出血病人。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及策略探讨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及策略探讨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及策略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 MGT)交叉配血次侧不合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抽取我院输注红细胞成分患者共568例,回顾性分析MGT交叉配血情况。

结果:568例输注红细胞成分受血者中有34例出现次侧不合,其中抗人球蛋白实验阳性30例,假凝集1例,献血者抗体筛查阳性2例,加样错误1例。

结论:因DAT阳性引起的次侧配血不合应确保不是自身免疫性溶贫后,可为受血者输入悬浮红细胞。

因假凝集、加样错误等原因引起的次侧配血不合,需要对其采取相关策略,以避免不合。

关键词: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次侧不合格;策略微柱凝胶法(MGT)交叉配血技术和传统试管将技术对比,该方法的优势明显,包含敏感性高、操作简便等,已经得到临床上广泛推广,并降低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风险。

但是也由于敏感性太强,会形成配血不合现象[1]。

基于此,本文对此展开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此次筛选的568例在我院输注红细胞成分受血者,截取的时间区间为2020年10月-2021年10月。

568例输注红细胞成分受血者中有侧凝集反应的共34例,平均年龄(36.02±5.81)岁,均属于同型输注。

1.2方法采集血液标本后,将其放置离心机离心,转速3000r/min,离心3min,将血浆和血细胞分离,受血者和供血者的红细胞各使用稀释液制取1%的红细胞悬液。

在主侧孔悬空加入供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受血者血浆25ul。

在次侧孔悬空加入受血者红细胞悬液50ul,供血者血浆25ul。

放在微住凝胶卡专用孵育器中,将温度调整为37℃,孵育15 min后,在微住凝胶卡专用离心机里990r/min,离心9min。

对配血次侧不合受血者应核对并检查其血液样本,并对于无异常患者,可进行抗人球蛋白实验(DAT),对供血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

DAT实验:选择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受血者红细胞,并配置1%的红细胞悬液,取50ul的红细胞悬液,将其放入标记检测卡中,在990r/min的转速下离心9min后对结果进行判断。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作者:毕永珺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第20期【摘要】目的研究归纳总结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方法进行过输血前交叉配血试验并且出现不合的患者50例。

总结出交叉配血不合的各种原因, 并且归纳出解决办法。

结果所有患者均为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

其中有28例患者是有过输血史或者是有过妊娠史, 其是由红细胞去除ABO的其他血型系统引起不合现象, 即凝集表现在主侧, 次侧没有;有14例患者自身患有免疫性疾病, 血液中含有特殊抗体导致配血不合, 即凝集在主侧次侧都有;还有8例患者是由于配血前服用的药物影响了相合, 即凝集在次侧。

结论在临床治疗中的输血, 最好是自身输血, 以免交叉配血不合引起受血者出现不良反应, 而自身输血也是目前解决交叉配血不合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交叉配血;抗原抗体;输血安全输血是在患者临床治疗时候常用的一种医疗手段, 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手段。

近些年来, 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提高, 使得临床用血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1]。

但是随之而来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像是安全便成为了首要的问题。

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 在人体之外进行检测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是否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也就是所说的血液相容性实验, 进而再进行交叉配血。

经过这样的步骤, 才能够保证安全性[2]。

但是并不是所有实验的血型都相合, 本文便通过研究近两年在本院进行交叉配血的患者, 归纳总结不合的原因及处理方式。

1资料与方法1. 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人员均为近两年在本院进行疾病治疗进行过交叉输血并且出现配血不合的患者, 一共50例。

年龄20~60岁, 平均年龄45.5岁。

其中男32例, 女18例。

其中女性患者中8例有过妊娠史。

所选患者无其他因素影响, 在年龄, 性别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1. 2. 1材料有鉴定能力的抗体细胞、由血液生物化学公司提供的抗人球蛋白试剂、由知名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抗体不规则筛选卡、具有筛选功能的抗体细胞、可以筛选鉴定抗体的不抗凝血、微柱凝胶卡、实验中经常用到的EDTA-Na抗凝血试剂以及单克隆抗体A和B。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对策

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快速处理对策

论著·临床辅助检查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 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4期输血是一种特殊的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手段。

输血前血型鉴定、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配血试验是安全输血的三道屏障,交叉配血是最后一关,也是安全输血的生命线。

选择灵敏、准确的配血方法并正确分析配血不合原因,对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和解决临床及时用血具有重大的意义。

2017年3月-2018年3月使用微柱凝胶试验(MGT)配血中发现的配血不合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采用微柱凝胶法进行交叉配血不合患者29例,男17例,女12例;年龄39~76岁,平均(52.6±9.1)岁;疾病类型:血液疾病13例,尿毒症6例,肿瘤疾病4例,自身免疫性疾病4例,肝脏疾病2例。

所有患者均有输血史或妊娠史。

血液样本采集及处理要求:配血标本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真空采血管抗凝。

在对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时,离心速度设定为4200r/min,离心时间设定为5min,避免发生溶血,且不要让血液标本受到污染。

供血者血液均来自长寿区中心血库。

试剂与仪器:ABO、Rh(D)血型定型检测卡为长春博讯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ABO 反定型、RhD(IgM)血型定型试剂、ABO 反定型试剂和抗体筛选红细胞试剂均来自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抗人球蛋白卡来自荷兰三昆。

用于配制红细胞悬液的生理盐水来自天圣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离心机来自北京蕾勃尔。

试剂卡孵育来自杭州奥盛。

ABO 血型卡离心机来自长春博研。

抗人球蛋白卡离心机为长沙英泰TXK4型。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x ±s )表示,进行t 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用百分数表示,进行χ2检验。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患者交叉配血不合类型情况:所有2911例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实验中,出现交叉配血不合29例,其中表现为主侧有强度不同的凝集6例,表现为次侧有强度不同的凝集21例,表现为主、次侧均有强度不同的凝集2例。

我院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院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对策

我院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对策发表时间:2013-05-14T08:42:48.40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艾家蓉[导读] 不规则抗体3例中,是由于病人反复输血后,体内产生不规则抗体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艾家蓉(宜昌市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 443007)【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371-02 【摘要】目的我院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

方法 ABO,RH(D) 血型鉴定采用试管法,交叉配血采用手工聚凝胺(MPT)。

结果 11例交叉配血不合中4例是由于血型鉴定错误,含不规则抗体3例,冷凝集2例,血清标本含纤维蛋白原2例。

结论输血科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责任心强,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操作,发现配血不合及时找原因,以免贻误病人【关键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对策输血是临床上作为治疗或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

但不适当血液制品输注将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输血前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对受血者和供血者的血液进行准确的输血前血型血清学检查,才能保证受血者的输血安全。

交叉配血试验是输血安全的必要保障,现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11例交叉配血不合原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措施,以免贻误病情,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

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交叉配血1008次,所有受血者标本均由临床护士抽取两管血液,一管EDTA抗凝,一管普管或促凝管。

血袋由宜昌市中心血站提供。

交叉配血由我院输血科操作。

1.2 方法ABO及RH(D)血型鉴定采用试管法,交叉配血及抗体筛查采用手工聚凝胺(MPT)法。

2 结果11例交叉配血不合中,4例因为血型鉴定错误;不规则抗体3例;冷凝集2例;血清标本含纤维蛋白原2例。

3 讨论仔细分析血型鉴定错误的原因,1例是住院护士抽错受血者血液,1例是由于临床医生在紧急情况下将输血科报告的病人血型报给血站时发生口误。

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刘弘(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中医医院,四川广元 628400)【摘要】目的 分析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和处理对策。

方法 本次的76例研究样本均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复查样本,对其进行再次血型、合血鉴定,筛查不规则抗体,找寻其不相合的原因,提出具体的改进方式。

结果 全部交叉配血不相合中,42例人为因素,27例自身抗体,3例献血员的原因,4例患者标本血型鉴定困难。

结论 交叉配血时采取适当的方式,尽可能保证临床输血有效和安全,患者在紧急状况下不能找到合适的血液,可将特殊输血模式启动。

【关键词】交叉配血;不相合;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01.6.02 Cause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compatibility of cross matchingLIU Hong(Cangxi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ichuan Guangyuan 628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ncompatibility of cross matching. Methods 76 samples of this study were selected from the reexamination samples which were not compatible with blood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January -2018 January 2016. Results There were 42 cases of human factors, 27 cases of autoantibodies, 3 cases of blood donors, and 4 cases of blood samples were difficult to identify. Conclusion The appropriate way is taken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the clinical transfusion, and the patient can not find the appropriate blood in the emergency condition, and can start the special transfusion mode.【Key words】Cross matching; Incompatibility; Reasons; Countermeasures.输血时临床治疗和抢救危重患者的一项关键治疗方式,为了确保输血可靠、安全,在输血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不相合试验[1],在这一过程中经常出现交叉配血不相合状况,加大了输血安全性问题的挑战和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这方面的解决技能,本文研究针对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和处理对策进行有关探讨和分析,为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性提供参考价值。

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栾自槐输血是临床抢救、治疗危重患者的一种不可替代的重要治疗手段。

为了保证输血安全,输血前还必须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但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偶尔会出现的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情况发生,使临床输血的安全性问题面临困难和挑战,为了不断提高这方面的处理能力,本研究就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遇到的交叉配血不相合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并提出处理对策,对减少或预防患者输血反应的发生,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需要进行输血治疗的患者共3128例次,其中交叉配血不相合25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5d至83岁,平均年龄为58岁。

所有供血者血液均来自文山州中心血站,患者血样标本均未抗凝。

1.2试剂:ABO血型试剂(抗-A/抗-B标准血清)、谱细胞、抗人球蛋白试剂(广谱)、单克隆抗IgG、单抗C3、筛选细胞及人ABO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Ac、Bc和Oc)均来自上海血液生物医药有限责任公司。

Rh(D)血型试剂、凝聚胺盒试剂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0.9%氯化钠注射液和IgG致敏细胞为本实验室自制。

所有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3方法:交叉配血试验方法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1]和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对供血者血样采用试管法ABO血型正反定型复查;对患者血样用试管法做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选。

采用盐水法+凝聚胺法进行交叉配血,配血相合,严格遵照《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进行输血。

配血不相合,则进行复查,如仍然配血不相合,复核患者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和不规则抗体筛选试验,加强与临床沟通,进一步查找原因。

2结果3128例患者中采用盐水法交叉配血不相合18例,凝聚胺法不相合25例。

其中冷凝集素所致非特异性凝集15例,缗钱状假凝集3例,红细胞被致敏(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引起的凝集4例,不规则抗体引起的凝集3例。

全自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浅析

全自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浅析

全自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浅析目的:探讨应用全自动配血系统交叉配血不合的凝集情况。

方法:使用强生全自动配血系统应用微柱凝集技术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全自动配血系统配血不合的标本,用试管法做间接抗人球蛋白配血试验验证,并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筛查和鉴定等血清学辅助检查。

结果:配血不合的种类主要有IgM、IgG类血型不规则抗体引起的特异性凝集(15/77,19.4%);自身抗体及冷凝集素等所致的非特异性凝集(62/77,80.5%)。

结论:熟练掌握血型血清学专业技术,正确分析配血不合的种类,能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

标签:交叉配血不合;自身抗体;不规则抗体;全自动配血系统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开始应用全自动配血系统微柱凝集技术(MGT)[1、2],由于其灵敏度高,因此在配血过程中常出现不同程度凝集的阳性结果,若不能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则会影响到临床输血的及时性和安全性,现将我们在使用全自动配血系统配血过程中遇到的阳性结果的情况分析和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1材料强生全自动配血系统,血型卡、配血卡、低离子液由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提供。

不规则抗体筛查谱细胞、抗人球蛋白血清由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1.1.2 检测对象2011年8月至2012年9月在本院需要输血的住院或急诊患者3326例。

1.1.3 标本处理常规EDTA抗凝血,标本试管贴上条码,离心后血浆与血细胞分离清楚,血浆高度至少1.5CM,不能溶血。

1.2.1 全自动配血系统反应原理微柱凝集试剂卡中含有IgG、C3d成分,若血清中有完全或不完全抗体,完全抗体直接与相对应的红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发生凝集,而不完全抗体则会致敏在供血员的红细胞上,再经微柱中的抗人球蛋白搭桥,便凝集成大的凝集颗粒或结成块状,这些颗粒或块状在离心时无法通过微柱凝胶而留在凝胶的上端,为阳性结果,根据微柱上面的凝集颗粒的多少、大小以及散布的程度来判定结果(4+、3+、2+、1+),不凝集的红细胞便完全沉到微柱的底部,为阴性结果。

微柱凝胶试验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

微柱凝胶试验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2年3月持续植物状态(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PVS)是指各种原因造成大脑半球严重损害后出现的一种没有感知的觉醒状态,目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

在法医学鉴定工作中比较少见,本文作者结合1案例资料对持续植物状态的法医学诊断标准及其鉴定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1.案例资料王某(男,36岁),于2011年7月25日发生交通事故,患者当时出现意识丧失,伴右颞部、左手出血,伴轻度肢体抽搐,并渐渐出现呼吸急促,无耳鼻出血及脑脊液鼻漏。

外科情况:意识处于昏迷状态,头颅五官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 mm,对光反射消失。

右眉弓外侧可见一长约3cm不规则裂口,深及皮下。

颈软无抵抗。

于2011年7月26日行左额颞部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于2011年9月16日行脑室腹腔分流术、颅骨成形术。

于2012年11月28日在其住处对被鉴定人进行活体检验,其家属自述:从出院后就躺在床上,不能活动,大小便失禁,不能说话,无法与其进行交流。

检查见:呼之不应,睁眼,但眼睛没有关注性视物,对光反射迟钝,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

气管切开并插管。

体质消瘦,四肢肌肉极度萎缩,四肢主动活动丧失,针刺肌肉有轻度反应,四肢肌力1级。

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2011年10月16日颅脑CT检查示:双侧脑室扩大,白质萎缩。

2.讨论PVS是由Jennett和Plum于1972年首先提出[1],患者缺乏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能力,有睡眠-觉醒周期,部分或全部保存下丘脑和脑干功能,缺乏任何适应性反应,缺乏任何接受和反映信息的功能性思维。

其病理机制至今尚未明确,MRI、CT等辅助检查没有明显的特异性,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对植物状态的诊断目前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美国Multi-Society Task Force of PVS在1994年提出的诊断标准为:(1)对自身及周围缺乏认识,不能与他人交流。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发表时间:2020-06-03T09:29:43.920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第24期作者:王敏[导读] 输血是在患者临床治疗时候常用的一种医疗手段摘要:输血是在患者临床治疗时候常用的一种医疗手段 , 同时也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手段。

近些年来 , 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在提高 , 使得临床用血的需求量也变得越来越大。

但是随之而来也会出现一些问题, 像是安全便成为了首要的问题。

在血型鉴定的基础上 , 在人体之外进行检测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液是否出现抗原抗体反应 , 也就是所说的血液相容性实验 , 进而再进行交叉配血。

经过这样的步骤 , 才能够保证安全性。

但是并不是所有实验的血型都相合 , 本文归纳总结不合的原因及处理方式。

关键词:输血;交叉配血;原因;处理方法0 引言在如今的临床治疗中 , 输血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

随着输血量的增加 , 其安全问题也暴漏出来。

而交叉配血实验的应用 , 便是为了解决输血的安全问题。

交叉配血试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 分别为主试验和副试验。

主试验又名直接配合 , 主要是将供血者的红细胞和受血者的血清组合以检测受血者的血清中有没有相应的抗体;副试验又名间接配合 , 主要是将受血者的红细胞和供血者的血清组合以检测供血者的血清中有没有相应抗体[1]。

1 主、次侧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1.1主侧配血不合交叉配血中主侧配血是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针对献血员红细胞的同种抗体,当主侧配血阳性时其有可能是因为患者体内存在针对献血员红细胞的不规则抗体、患者体内存在温抗体、高效价冷凝集素或献血员 DAT阳性以及血浆高白蛋白或高纤维蛋白等。

当患者存在输血史或妊娠史的情况下,其体内可能存在同种抗体,此时我们可以鉴别患者体内同种抗体具体类别后选择献血员相应抗原阴性的血液进行交叉配血。

如患者体内存在自身温抗体时可以选择通过用患者自身红细胞将血浆中的自身温抗体吸附后再进行交叉配血。

对交叉配血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分析

对交叉配血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 2015 年 第 13 卷 第 23 期 ·临床医学·239对交叉配血试验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的分析李娜(山东烟台龙矿中心医院检验科山东烟台265700)【摘要】目的:分析在交叉配血试验中出现的问题,总结相应的解决方法,以保障患者的输血安全。

方法:对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交叉配血试验的5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

我们对这500例患者在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导致这些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总结相应的解决方法。

结果:ABO血型鉴定错误问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问题的发生率,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因配血标本不合导致交叉配血试验出现问题的几率明显大于因其他原因所致问题的发生率,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配血标本不合、自身温抗体、自身冷抗体、药物因素、血型不规则抗体、蛋白紊乱、使用肝素、血型抗原性减弱以及血型抗体效价减弱都是导致临床上在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出现ABO血型鉴定错误、库存血差错、血液中存在不规则凝集素与其他血型抗体等问题的原因。

因此,临床上在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应通过保障配血标本的安全性,多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与既往病史,正确进行血型鉴定及进行抗球蛋白试验等,降低上述问题的发生率,进而保障患者的输血安全。

【关键词】交叉配血;问题;原因;输血安全;解决方法【中图分类号】R44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7629-(2015)23-0239-02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是临床上在为患者进行输血前,为确保其输血的安全性所采取的主要措施。

不过,在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时,由于患者存在血型差异、病史差异、病种差异及用药差异[1],加之操作护士的责任心与检验人员的检验水平也不相同,故易导致各种安全问题发生。

这些安全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输血质量,而且易导致其出现严重的后果[2]。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包括: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包括: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中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包括:一、血型相容性检测二、ABO血型正反定型型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及处理三、交叉配血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处理四、意外抗体筛选的意义和检测方法五、弱D检测的的意义和检测方法一、血型相容性检测1、受血者和供血者AB0血型是否相容。

2、受血者和供血者RhD血型是否相容。

3、主次侧交叉配血是否相容。

4、受血者血清中是否有临床有意义的意外抗体。

二、ABO正反定型不符的原因分析和处理(一)原因1.实验者操作技术的错误:导致假阴性的有:①未加入抗体或血清。

②未识别溶血。

③血清与红细胞比例不当④离心速度或时间不够。

⑤使用失效或错误试剂。

⑥实验结果记录或解释错误导致假阳性的有:①离心速度过大或时间过长、②使用了受到细菌污染的试剂、③试验器皿不干净、④实验结果记录或解释错误2、红细胞标本问题:①患者近期接受了大量ABO血型相容但不同型的红细胞,如骨髓移植患者,或非O型人接受O型红细胞②某些ABO基因变异的个体或ABO亚型红细胞,一些白血病或其他恶性疾病患者的红细胞ABO抗原太弱,应用抗-A、抗-B试剂未能出现预期的凝集反应③红细胞获得性或遗传性的异常,如获得性B抗原红细胞或Tn/T多凝集红细胞,人血清抗-A、抗-B试剂可能与这些异常的红细胞反应④使用未洗涤的红细胞标本,其表面黏附的血浆或血清中含针对抗-A、抗-B 试剂中染色剂或其他成分的抗体,出现假阳性反应⑤患者血清中高活性、高浓度冷自身抗体严重致敏(包被)自身红细胞,以至自发地发生凝集,而不是抗体试剂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所致⑥红细胞表面包被IgG类抗体3、血清标本的问题:①小的纤维蛋白凝集的红细胞凝块被误认为是血液凝集,如使用血浆标本或未完全去除纤维蛋白的血清标本时。

②免疫抑制疾病患者血清中ABO抗体减少或消失。

老年人ABO抗体减弱③4-6月龄内婴儿血清中ABO抗体阴性或很弱,一般只测正定型④血清中不正常浓度和比例的蛋白质成分或高分子蛋白增多可引起非特异凝集,如缗钱状红细胞的非特异凝集⑤血清中含抗-A、抗-B以外的其他红细胞抗体,如抗-M、抗-I等。

交叉配血中的各种不配合性问题处理方法与实验

交叉配血中的各种不配合性问题处理方法与实验

解决交叉配血中的不配合性问题(一)、红细胞缗钱状形成。

红细胞缗钱状形成是血清在室温和37摄氏度引起所有试验细胞出现凝集的一种性质。

因为洗涤去掉了所有的血清,所以缗线状形成不影响抗球蛋白试验。

当形成缗钱状时,可采用下述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分散: 1、在试管内加1--3滴生理盐水,缗线状可消散。

2、如果加了盐水而缗钱状继续存在,可将血清和细胞孵育的一,离心移出血清,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轻轻混合,离心,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由于蛋白已经稀释,所以缗钱状应消散,而凝集不会因此种处理而改变。

(二)、特异性同种抗体的存在。

交叉配血中抗体筛选试验阳性和自身对照阴性就表明有一种或数种同种抗体存在。

如果这种抗体是对抗一种稀有抗原的,则抗体筛选试验可以是阴性,在做单一的交驻配血时,可以出现不配合,当检出意外的同种抗体时: 1、如果可能,检写抗体的特异性。

2、如不符合,用缺乏相应A或B型细胞确定ABO血清的型别。

3、用特异性抗血清试剂检定供血者的型别,而且只选择缺少相应抗原的供血者的细胞做交叉配血。

4、如果抗体是高频率红细胞抗原的或有多种抗体存在,可选用病人的直系亲属作供血者。

(三)、自身抗体:自身抗体通常是抗I或抗IH,在室温条件下与所有试验的红细胞发生阳性反应,在检查病人细胞的ABO和Rh血型中,由于这种抗体吸附在自己的红细胞上,试验可以遇到困难。

1、用37摄氏度温盐水洗涤病人的红细胞,通常可以去除红细胞上的自身抗体。

2、用洗涤过的细胞来确定ABO和Rh血型。

3、自身吸收病人的血清,并用已吸收的血清确定ABO血清型。

4、用吸收过的血清做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

如果发现同种抗体也存在,鉴定此种抗体并挑选缺乏相应抗原的供血者的细胞作交叉配血。

(四)在抗球蛋白试验中反应的自身抗体:如果病人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他们的自身对照同时也出现阳性,这发生在自身免疫性贫血中,在多种药物致敏中以及在有同种抗体的受血者中,这种同种抗体已吸附在输注的供血者的细胞上。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1202HEILONGJIANG MEDICAL JOURNAL Vol.43 No.10 Oct.2019输血前交叉配血不合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陈旭升,曹绪梅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北京100016摘要:目的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常见交叉配血不合原因,总结处理方法优化检测方式,进一步提高交叉配血特异度,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方法回顾性分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一 2018年12月共5 398例输血患者输血前交叉配血资料,统计配血不合发生率及原因,总结处理方法。

结果经统计,5 398例患者中共发现73例交叉配血不合现象,发生率为1.4%■。

按主次侧分类:其中主侧配血不合16例,占21.9%■,次侧配血不合57例,占78.1%■。

按原因分类:献血员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 A T)阳性引发4例,占5.5%■,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引发10例,占13.7%■,献血员不规 则抗体阳性引发3例,占4.1%,冷凝集引发4例,占5.5%,患者纤维蛋白过高引发10例,占13.7%,患者自身温抗体引发2 例,占2.7%。

患者D A T阳性40例,占54.8%。

结论交叉配血中主侧不合主要是由于患者体内不规则抗体引起,次侧不合 主要由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阳性引起。

临床发血前要仔细分析,选择最适血液,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

关键词:输血安全;交叉配血;不规则抗体doi:10.3969/j.issn.1004-5775.2019.10.028学科分类代码:320.2430 中图分类号:R826.2+2 文献标识码:BAnalysis and Treatm ent of Cross Matching Incompatibility/CHEN Xu-sheng,CAO Xu-mei//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The First H ospital of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100016,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mmon cases of cross matching incompatibility in the hospital,summarize the treatment methods of optimizing the detection methods,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pecificity of cross matching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blood use.M ethod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made on5 398cases of pre-transfusion cross matching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2017 to Decem ber,2018. The incidence and causes of incompatibility were analyzed,and the treatment methods weresummarized. R esults According to statistics,73 cases ofcross matching incompatibility were found in5 398 patients,and the incidence was 1.4%.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id e,16 cases(21.9%) were incompatible with the main side,57 cases (78.1%) were incompatible with the secondary side.According to the reason,4 cases(5.5%) were caused by positive direct anti-hu­man er^^throcyte test in blood donors.Irregular antibodies caused 10 cases(13.7%) in patients,irregular antibodies caused 3 cases (4.1%) in blood donors,condensation induced 4 cases(5.5%) in patients with high fibrin induced 10 cases(13.7%) and auto-tem­perature antibodies induced 2 cases(2.7%). 40 patients(54.8%) were positive for autologous erythrocyte direct antiglobulin test.Con­clusion The main side incompatibility in cross matching is mainly caused by irregular antibodies in patients,while the secondary side incompatibility is mainly caused by false positive results of direct anti-human globulin positive erythrocyte.Before clinical bleeding,careful analysis should be made to select the best blood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blood transfusion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blood transfusion.Keywords:Transfusion safety;Cross matching;Irregular antibody临床输血治疗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尤 其是在急诊抢救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03例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103例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103例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摘要】目的:讨论导致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法。

方法:对我院2014年8月~2016年3月交叉配血不相合的103例患者标本进行复查标本,再次合血,血型鉴定,患者标本Rh血型分型,不规则抗体筛查,献血员标本不规则抗体检测,献血员标本Rh血型分型等,查找不相合原因,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交叉配血不相合,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并对各种交叉配血不相合的原因及同种抗体鉴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很多种原因可导致交叉配血不相合,其中患者标本检出同种抗体32例,人为因素29例,自身抗体21例,献血员的原因12例,患者标本血型鉴定困难9例。

其中在32例同种抗体的患者标本中,抗-E、抗-c在同种抗体中的比例为29/32。

排除有4例血型鉴定困难的患者,在实验过程中,自动放弃治疗出院。

其他95例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患者标本在经过相应的处理后都找到了相合的血液输注。

还有4例交叉配血不相合的患者进行了紧急情况特殊输血。

跟踪调查,均未发生输血反应。

结论:交叉配血不相合时应在保证消除人为因素的前提下综合分析原因,选取适合方法进行交叉配血,力求保障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

在患者紧急而又无法找到相合的血液时,可以启动紧急情况特殊输血,患者和主治医师充分了解危险情况下输血。

【关键词】交叉配血;抗体筛查;Rh血型分型;同种抗体【中图分类号】R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6-0216-02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103 cases incompatible cross matching Wang jing.Department of Blood Transfusion,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Sichuan Luzhou,6460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analyzing 103 cases of incompatible crossMatching explored reasons and measures for incompatible cross matching . Methods Samples with incompatible cross matching during August 2014 to March 2016 in our hospital were tested with cross matching ,ABO and Rh blood grouping,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irregular antibody screening and Rh blood grouping of blood donors. Tests of cross matching based causes of inconformity of cross matching were performed. Analysis 103 cases of incompatible cross matching. Results Several causes were found can induce inconformity of cross matching. The amount of causes of incompatible cross matching found among 103 cases were: alloantibody 32,artificial causation 29,auto-antibody 21,disqualification of store blood 12,unconformity of forward and reverse ABO blood grouping 9. The ratio of anti-E and anti-c is 29/32 among alloantibody cases. No 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mong 95 cases after compatible stored blood transfusion except that 4 cases give up treatment and leave hospital among unconformity of forward and reverse ABO blood grouping. There are four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mismatched special emergency blood transfusion. according to follow-up survey, no blood transfusion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Conclusion Analysis and management of causes for inconformity of cross matching can ensure compatibility of stored blood and transfusion safety. In patients with urgent but we can not find the cross matching blood, we can start a special emergency blood transfusion, and the patient and physician should understand the dangerous of situation fully.【Key words】Cross matching;Antibody screening;Rh blood grouping; Alloantibody输血治疗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抢救治疗措施,输血的目标是安全,有效,最根本目的是救治患者。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 宋颖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  宋颖

凝聚胺法交叉配血的干扰及排除方法宋颖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们在用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中,遇到由于临床药物的使用而直接影响凝聚胺法叉配血的正常进行。

对受干扰和影响患者血样本的因素进行实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剂 BASO-Polybrene试剂(低离子溶液LIM,凝聚胺溶液Polybrenereaget,悬浮液resuspending)为(台资)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

1.2 材料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住院受血者血样共26例,其中伤患者11例,消化道出血患者12例,肾病透析患者3例。

1.3 交叉配血方法在主侧管内加受血者血清2滴和献血员3%洗涤红细胸悬液1滴;次侧管加入献血员血清2滴和受血者3%洗涤红细胞悬液1滴。

各管加入LIM低离子溶液0.7ml,混匀,再各管各入凝聚胺溶液2滴,混匀,3400转/分离心10秒,弃去上清液,让管底残留约0.1ml液体,轻摇试管并观察管底红细胞是否凝集(若不凝需重新操作查找原因)。

最后各管加入Polybrene引起的非特异性聚集,配血结果相合;若凝集不散开,则为红细胞抗原抗体结合的特异性反应,配血结果不相合。

如结果可疑,可倒在玻片上用显微境观察。

2 结果1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时,加入凝聚胺试剂后,有7例未能引出红细胞非免疫性的可逆聚合。

3例肾病透析患者进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时,加入凝聚胺试剂后,均未能引出红细胞非免疫性的可逆聚合,当所凝聚胺试剂量加到6滴时,出现红细胞凝集。

11例外伤患者进行凝聚胺法交叉配血时,加入凝聚胺试剂后,能引出红细胞非免疫性的可逆聚合,但在显微镜下出现串线状凝集。

3 讨论1980年Palezari和Jiang首先将凝聚胺技术应用在血库作业上,随后Fisher于1983年对盐水介质法、木瓜酶法、低离子盐水法和凝聚胺法等4种方法检测异体抗体的能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凝聚胺法灵敏度高出其他方法2~250倍,而且具有方法简便、时间短、灵敏度高、结果明显等优点[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交叉配血中的不配合性问题
(一)、红细胞缗钱状形成。

红细胞缗钱状形成是血清在室温和37摄氏度引起所有试验细胞出现凝集的一种性质。

因为洗涤去掉了所有的血清,所以缗线状形成不影响抗球蛋白试验。

当形成缗钱状时,可采用下述两种方法对其进行分散: 1、在试管内加1--3滴生理盐水,缗线状可消散。

2、如果加了盐水而缗钱状继续存在,可将血清和细胞孵育的一,离心移出血清,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轻轻混合,离心,并在显微镜下观察。

由于蛋白已经稀释,所以缗钱状应消散,而凝集不会因此种处理而改变。

(二)、特异性同种抗体的存在。

交叉配血中抗体筛选试验阳性和自身对照阴性就表明有一种或数种同种抗体存在。

如果这种抗体是对抗一种稀有抗原的,则抗体筛选试验可以是阴性,在做单一的交驻配血时,可以出现不配合,当检出意外的同种抗体时: 1、如果可能,检写抗体的特异性。

2、如不符合,用缺乏相应A或B型细胞确定ABO血清的型别。

3、用特异性抗血清试剂检定供血者的型别,而且只选择缺少相应抗原的供血者的细胞做交叉配血。

4、如果抗体是高频率红细胞抗原的或有多种抗体存在,可选用病人的直系亲属作供血者。

(三)、自身抗体:
自身抗体通常是抗I或抗IH,在室温条件下与所有试验的红细胞发生阳性反应,在检查病人细胞的ABO和Rh血型中,由于这种抗体吸附在自己的红细胞上,试验可以遇到困难。

1、用37摄氏度温盐水洗涤病人的红细胞,通常可以去除红细胞上的自身抗体。

2、用洗涤过的细胞来确定ABO和Rh血型。

3、自身吸收病人的血清,并用已吸收的血清确定ABO血清型。

4、用吸收过的血清做抗体筛选和交叉配血。

如果发现同种抗体也存在,鉴定此种抗体并挑选缺乏相应抗原的供血者的细胞作交叉配血。

(四)在抗球蛋白试验中反应的自身抗体:
如果病人直接抗球蛋白试验阳性,他们的自身对照同时也出现阳性,这发生在自身免疫性贫血中,在多种药物致敏中以及在有同种抗体的受血者中,这种同种抗体已吸附在输注的供血者的细胞上。

当药物治疗引起的抗球蛋白试验阳性时,交叉配血很少发生困难,因为抗体不与筛选细胞上或供血者细胞上的抗原发生反应。

如果病人在3个月内输过血,可以产生同种抗体。

这种抗体可以吸附在供血者的红细胞上,如果这种抗体弱,在病人血清中可能显现不出,因为血液循环中的细胞完全把它吸收了,血清还可以含有与吸收过的抗体不同特异性的同种抗体。

当在新输血的病人中,用抗球蛋白血清的自身对照是阳性:
1、用IgG和C3单特异性抗球蛋白血清,以确定包被红细胞的蛋白质的性质。

2、如果证明它是IgG,从这些细胞上洗脱蛋白质,并检查洗脱物,以鉴定抗体的特异性。

如果补体是病人的细胞上唯一的蛋白质,则在洗脱物中查不出抗体的活性。

3、鉴定病人的血清内的抗体。

4、对已在洗脱物和血清中检出抗体的病人,选择缺乏此抗体的相应抗原的供血者血液。

5、如果在红细胞上和血清中是同样抗体,而血清抗体相当强,就用病人的血清与供血者细胞做交叉配血。

6、如果在血清中没有检出抗体活性,用洗脱物做交叉配血。

7、如果抗体具有不同的特异性,用洗脱物和病人的血清两者作交叉配血。

具有阳性直接球蛋白试验的红细胞不能用需要抗球蛋白技术的抗血清来检定血型,如果用高蛋白抗D,致敏的细胞可以产生假的Rh结果。

应当用在盐水稀释剂中的抗血甭或经
化学上改性的抗血清作抗原检查。

如果病人的Rh状况可疑而输血又是必须的,应当输Rh 阴性血液。

(五)假阴性反应:
应该出现凝集而未凝集,称假阴性反应。

1、标准血清效价太低,亲和力不强。

标准血清效价低,保存方法不当或贮存过久,使其凝集力减弱。

可将A2型误认为是O型,A2B型误认为是B型。

在这种情况下,除使用A、B血清外,坚持增加标准O型血清定型。

2、被检红细胞敏感度过低,如新称儿红细胞血型扩原形成不足,老年人红细胞敏感性下降,A2及A2B型红细胞中的A抗原较弱,需要用标准的A、B、O型红细胞检测血清中抗体来正确定型。

3、红细胞悬液过浓或过淡。

如果红细胞悬液过浓,标准血清中的抗体全部被吸收,而不凝集,红细胞悬液太淡,抗体浓度高,而不易凝集或凝集很弱,未被发现。

4、溶血反应:如果标准血清灭活不全,可以溶血。

由于溶血后红细胞减少,容易将溶血误认为不凝集,造成配血错误。

5、溶解抗原或血型物质的中和作用。

未经洗涤的红细胞悬液中带有血清或血浆中的血型物质。

特别是轻度溶血时,部分红细胞溶解,释出大量溶解抗原,可将血清中相对抗体中和,导致抗体不足,使红细胞不能凝集。

6、试验时间过短。

血型抗原抗体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时间不足,较弱的凝集就不能出现。

因此,玻片法不能少于10min,不完全抗体配血不得少于1小时。

7、温度不适当。

完全抗体作用最适温度多在20摄氏度,不完全抗体作用的最适温度是37摄氏度。

因此,ABO血型定型和盐水配血应室温,检查不完全抗体应在37摄氏度下进行。

8、轻度凝集误认为不凝集,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

9、不完全抗体遮断引直的假阴性。

新生儿溶血病时,细胞上的血型抗原被体内的不完全抗体致敏,从而遮断其与同一种特异性的完全抗体的反应,以致定型出现错误。

(六)假阳性反应:
在血型鉴定或配血中,凡没有相对应的特异性抗原抗休存在,本不应发生凝集,而出现了非特异性凝集或类凝集现象,称假阳性反应。

1、寒冷凝集:健康人血清中的冷凝集素效价一般不超过1:16,在0--5摄氏度时作用最强,在28摄氏度时通常不发生凝集。

鉴定时可以在37摄氏度下进行,报告时要注明有寒冷凝集现象。

2、H凝集:各型人红细胞都含有H抗原,如标准血清受到细菌污染,可以产生一种抗H 抗体,与红细胞上的H抗原对应,所以这种血清能凝集任何人的红细胞,称全凝集。

3、T凝集:细菌污染红细胞悬液,或病人有感染史,可使红细胞产生全凝集或多凝集现象。

因为人的血清中含有T抗体,红细胞含有不活动的T抗原,某些细菌污染细胞后,能使原来无活动性的T抗原,从而能被各型人的血清凝集。

4、类B抗原:某些受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的病人,红细胞获得类B抗原,A型病人可误定为AB型,O型误定为B型。

5、脐带华通氏胶引起的凝集:脐带中含有华通氏胶带,如脐血污染,此胶可以出现假凝集。

其特点是在混匀玻片时,随着玻片的侧动而出现凝集,放置后,凝集又可散开。

6、青霉素抗体引起凝集:注射青霉素后,有些人的血清中含有青霉素抗体,而青霉素可以吸附在红细胞的表面,当此红细胞与含有青霉素抗体血清相遇时便能发生凝集。

7、磺胺引起凝集。

8、自发性或继发性凝固不是抗原抗体反应,而是因为采血动作迟缓,血液自行凝固,或是红细胞未经洗涤,这种凝固往往可以看到白色的纤维蛋白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