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公开课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荷花》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出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感受荷花的美丽。
难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教学准备:识字卡片、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课件、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轻声读这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你觉得作者的心情怎么样?从哪里看出?(提示:心情是急切的、迫切的。
从“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可以看出。
)为什么他要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未见荷花先闻其香!)(板书:闻清香)师:我们在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怎样才能把叶爷爷急于看到荷花的迫切心情读出来呢?先自己试试。
(指名学生读,评议,全班齐读。
)2相机引入学习后面的自然段。
师:这么美的荷花,这么浓郁的清香,把人都给深深陶醉了!怪不得,叶爷爷说:“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课件出示句子,学生初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出示句子)“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教师:这个“冒”字写得特别美。
到底美在哪儿?请大家想一想,“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长、钻、伸、露、探、冲)师: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一下,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使劲地、急切地、笔直地、高高地、争先恐后地、生机勃勃地、精神抖擞地……要求学生分别把这些词填到原句中去,再来读读悟悟。
)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仿佛想干些什么?组织学生想象写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
”写后组织全班交流。
例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想看看外面这个精彩的世界。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

《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公开课】《荷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XXXXXX教学目标:1、研究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词语的意思。
2、研究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4、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培养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训练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难点:1、研究作者观察荷花的方法和怎样把看到的、想到的写清楚。
2、了解荷花、荷叶的样子和颜色,培养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训练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教学过程一、回忆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一篇课文,它的题目叫?(齐读课题)2、荷花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同学们也一定非常喜欢它,那今天,XXX就带大家一起到公园去看荷花。
(齐读第一自然段)3、是的,正是闻到这股怡人的清香,使我迫不及待地想早一点见到荷花了,那末就让我们一道去看荷花吧!(相机板书:闻香)二、精读感悟。
(一)研究第二自然段1、同学们,请看视频。
(播放荷花欣赏视频)你看到了什么?(荷花、荷叶)。
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和荷叶?2、是的,我们看到了满池美丽的荷花和荷叶。
(相机板书:看叶花)书上的第二自然段就给我们介绍了美丽的荷花和荷叶,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看看哪些句子是在写荷叶?哪些句子是在写荷花?3、哪些句子是在写荷叶?指名交流。
(出示描写荷叶的句子)4、读到这句话时,荷叶给你怎样的感觉?你觉得荷叶长得怎么样?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讲授(1)荷叶长得多、茂盛。
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挨挨挤挤)你在生活中见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指名读,读出茂盛的感觉。
(2)荷叶长得绿。
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碧绿)是的,绿的非常好看。
指名读,轻轻读,读出美丽。
(3)荷叶长得大又圆。
从哪个词中看出来的?(大圆盘)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伎俩呢?(相机板书:比喻)你觉得如许写有什么好处?(活泼形象地写出荷叶大而圆的特点)5、让我们将这三句连起来读一读。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_1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设计——《荷花》[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
2.通过配乐、视频,感受荷花的美丽,感受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3.观看荷花图片和视频,欣赏荷花的美丽,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借助图片、音乐、视频来感悟理解和欣赏满池荷花的静态美和动态美。
[教学难点]对描写荷花动态美的有关语句的理解。
(如“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句话。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贯穿课堂始终的音乐素材、视频。
教学过程:一、听荷花(音乐导入,激发兴趣)课前播放乐曲《出水莲》,学生闭上眼睛欣赏,想象音乐带给你画面!师:请你用最简洁的语言告诉我,音乐带给你什么样的画面?生:我好象看见有一大池荷花在随风飘舞!生:我仿佛就在荷花池里采荷花!师:荷花的确极美,文人赞美荷花的诗篇数不胜数。
人们喜爱荷花是因为荷花不但美,而且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
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一篇有关荷花的文章。
这篇文章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写的。
(板书课题)二、观荷花(观看视频,众说感想)师:想看看荷花吗?生:(齐答)想!师:那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到荷花池边去看一看,听一听吧!不过,看之前我有个小小的建议,那就是,待会儿你们在看荷花时,可以指指点点,可以和你身边的伙伴交流、议论。
(播放荷花录像,播放背景音乐《采莲》,学生在观看时指指点点,交流议论,当不同的荷花出现在屏幕上时,学生惊喜地叫起来,都急着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与老师,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师:你们看得都入迷了,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你刚才看到的荷花吗?生:千姿百态的荷花!生:洁白无暇的荷花!生:冰清玉洁的荷花!生:含苞欲放的荷花!生:翩翩起舞的荷花!生:争奇斗妍的荷花!师:同学们,我觉得你们就是最伟大的诗人,把荷花形容得这么美!三、赏荷花(深入课文,欣赏姿态)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老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吧!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
3《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3《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下册《荷花》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会认“蓬、胀"等生字,会写“瓣、蓬”等生字,正确读写“荷花、莲蓬"等词语。
2. 过程与方法:- 练习朗读课文,正确、流畅地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重点词句,感受荷花的美丽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难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启发: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见过荷花吗?荷花是什么样子的?"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对荷花产生兴趣。
2. 图片展示:展示几张荷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内容,增加他们的实际体验。
3. 对比讨论: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我们的生活中没有荷花会是什么样子,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荷花的重要性,通过对比来加深学生对荷花的认识。
二、作者简介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1988年2月16日逝世。
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以下是他的生平与成就:- 教育贡献:叶圣陶的教育思想具有独创性和系统性,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曾在1921年与沈雁冰、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文学观,并与朱自清等人创办了我国新文坛上第一个诗刊《诗》。
- 文学成就:在文学创作方面,叶圣陶发表了许多反映人民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作品,出版了我国童话集《稻草人》以及小说集《隔膜》、《火灾》等。
此外,他还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和大量短篇小说。
三、初读课文师:叶圣陶先生笔下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这一池的荷花?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生字词。
三年级荷花教案设计(公开课)

《荷花》教案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同学们猜一猜。
(多媒体出示)(荷花)同学们,有谁见过荷花,请举手。
那你心中的荷花是什么样子的?是啊,正是因为荷花的这些特点,所以一直被许多作家和诗人所称赞。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荷花的世界,跟随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去欣赏那美丽的荷花。
(板书:12、荷花)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作者描写的荷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检查预习请同学们拿出预习纸,四人小组讨论讨论你们认为最容易出错的读音和生字。
老师也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个字的读音。
(出示:骨)。
蓬字是上下结构的字,草字头就像一片大大的荷叶,盖住下面的“逢”字要盖住下面的逢字。
翩是左右结构的字,仔细观察这个字,怎样写才会更美观?(扁大哥最高,中间的习小弟最矮,后面的习小弟稍高一些,还要写紧凑)三、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生字我们都解决了,那读完课文,作者描写的荷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美)1、师:说的真棒!书上哪些地方写出了荷花的美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把你们觉得荷花美的词句画下来。
四人小组交流交流。
2、组织学生交流。
A重点理解“挨挨挤挤”。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说认为用得好的原因。
(师板书:荷叶数量多)师:你能从挨挨挤挤这个词中体会到荷叶长得多,长得茂盛,真了不起!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挨挨挤挤的现象吗?师:同学们挨挨挤挤这个词在这里是形容荷叶长得生机勃勃!谁能把荷叶的多而茂盛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B、重点理解“冒”。
指名再说好词句。
根据回答出示“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出示: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白荷花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长出来。
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哪句?为什么?师:是啊,荷叶挨挨挤挤,一个连着一个,密密麻麻,白荷花冲破了重重阻碍从挨挨挤挤的荷叶里冒了出来,这是多么让人敬佩的勇气和力量啊。
小学语文《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语文《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小学语文《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荷花》一课是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八单元的第二课。
本文先从正面(1至3自然)对荷花的香味、形状和姿态等作了生动的描写,随后用侧笔(第4至5)自然段)通过作者自己的感受、想象进一步表现了荷花的动态美和我对荷花的赞美,虚实结合,写出了白荷花美的极致。
本文的训练重点是学会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课文第3、4自然段段意的概括有一定的难度,课后题4以把句子补充完整的方式进行训练,较适合学生现有的水平,的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现有水平和已有的能力,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
本文第2自然段中围绕哪一句话来写新老教材有一定的出入。
我认为新教材中的教材分析有一定的说服力。
第2自然段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一般的按总分结构来写的,而要从分析4、5、6三句话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进行分析,指导学生理解是围绕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来写的,写出了三种不同形状的荷花。
再进行荷叶的分析。
教学目标:1、了解荷花的美丽,感受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8个新词的意思。
3、能按要求把句子补充完整,能按提示分析指定的句子。
4、能按提示概括第3、4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5、能背诵课文第2、4自然段。
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概括自然段段意的方法。
2、在朗读中体会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第4自然段意的概括。
教学准备:1、课前请美术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荷花的图画。
2、投影仪、小黑板等。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初步感受荷花的美丽。
2、学习生字新词,练习概括1——3自然段的段意。
3、在课文的学习中结合绘画,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概括自然段的段意。
2、在朗读中体会荷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在朗读中体会花荷花的美丽。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我们学过的古诗很多,谁能背背已学过的古诗。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荷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3个字,会写6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荷花美丽、生动的景象,体会作者描写花叶美丽情态时的语言特色。
二、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感悟荷花美丽、生动的景象,积累语言。
三、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如何通过想象来表达眼前看到的景象。
四、教学准备教师:课件或图片、生字卡片学生:观察一幅荷花图,准备素材五、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猜谜语:一个小姑娘,立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袍,阵阵送芳香。
(荷花)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荷花的文章《荷花》。
2. 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特别是“菏"字,注意读正确。
3. 课文写了荷花的哪些特点?用笔在书上划下来。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 自由读课文,标上小节号,并完成:读准字音,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打上问号。
2. 检查初读情况:课件出示词语(或词语卡片)(1)指名认读词语,重点理解“绽开”、“展开"、“饱胀”等词语的意思。
并用“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词语口头造句练习。
(2)结合句子理解“藕"、“荷花”等词语。
用词不离句的原则进行理解,再次出现文中句子。
结合“碧绿"和“鲜嫩”两个词再回到课文中找找描写荷叶的句子并用课件展示“荷叶的'样子及色彩",让想像有时具体感知,进一步加深对荷花及荷叶特点的了解。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荷花知识——荷花的姿态。
由画入手让学进一步体会比喻的妙用。
(特别句群的理解)板书:千姿百态的荷花叶子及青蛙的小河3. 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条理再交流讨论:每段分别讲了些什么?给课文分段。
(共三段)第一段(1~3自然段)写作者清晨游荷塘时看到荷花开放的美景;第二段(4自然段)写作者被荷花的美景陶醉了;第三段(5自然段)写作者被此情此景幻想化作飞到了神话中的情景。
三、学习第一段(1-3自然段)感受荷花的美1. 指名读第一段。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荷花》公开课教学设计11

3、荷花【教材分析】本文描绘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及作者欣赏荷花时的美好感受。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清早去公园,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第二、二自然段描写了荷花的形状和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写作者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课文先后记叙了作者“闻到清香一观察形状一欣赏姿势一展开想象一回到现实”这一过程,思路非常清晰:作者对语言的运用纯熟自然,用看似普通的词语为读者描绘出美丽的画面。
首先,作者使用了很多富有动感的词语。
比如,“挨挨挤挤”不仅写出了荷叶多而密的特点,还赋予了荷叶人的特征,仿佛一群顽皮的孩子挤在一起;“冒”展现了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蓬勃生长的样子;“饱胀”“破裂”等词语略带夸张,让静止的画面活了起来,给人一种呼之欲岀的感觉。
其次,善于使用描摹事物色彩和形状的词语。
比如,“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嫩黄.色的小莲蓬”“雪白的衣裳”,这些词语把事物的样子展现在读者面前,具体而鲜活。
在第四自然段,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巧用荷花的视角将一池荷花在风中摇曳起舞的姿态写得活灵活现。
“我”“穿着雪白的衣裳”随着微风“翩翩起舞”,“靖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我”与花儿共舞,与蜻蜓、小鱼谈话,使得文章带上了童话的色彩。
这择一来,满池荷花真的就“活”了。
课文配有插图,荷叶挨挨挤挤,荷花各具姿态,随风摇曳。
插图既能帮助学生了解荷花的美丽姿态,又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引发美好的感受和体验。
【学情分析】本课继续围绕单元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展开教学。
可以先让学生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厘清作者的思路再结合课后练习第二题,聚焦描写荷花姿态和想象化身荷花这两个部分,引导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生活经验、换词比较等多种方法,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体会课文优美生动的语句,进而读岀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最后,结合课后小练笔,指导学生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3《荷花》公开课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 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 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什么?
2.这三种形态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你能用“有的„„有的„„有的„„” 造一个句子吗?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 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 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1.“有的„„有的„„有的„„”说明什么? 荷花多、形态各异。 微展开 全展开 花骨朵
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 挨挨挤挤 碧绿 大圆盘
比喻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冒:
1、向外透,往上升 2、不顾(危险、恶劣环境) 3、冒失;冒昧
4、冒充
5、姓
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中, 白色的荷花突现出来的样子, 形象地表现了荷花的艳丽夺目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冒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 之间冒出来,想看看这美 妙的世界。
荷花刚开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荷花全开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 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荷花未开
花骨朵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 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发挥想象: 我们还可以怎样描写 荷花的不同样子?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
有的昂着头,挺着胸,好像……
有的躲在荷叶背后,好像……
有的低着头,弯着腰,好像……
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 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画家”指的是谁? 大自然
2.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呢?跟同桌说说你的理解。
• 第一层是作者对荷花的赞美。赞美了荷花千姿百 态,并充满了生机; • 第二层是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因为只有大自然 才能赋于各种植物以顽强的生命力,才能创造出如 此美妙神奇的“一大幅活的画” 。
荷花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

荷花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荷花语文公开课教案设计《荷花》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在观察想象的同时,师生互动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教师主导解难与点拨,学生在教学设计中提炼实践活动。
是师生互相参与,评价,探讨与交流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新时期小学教学指南》中指出:注重教法转化为研究学法,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各类学生的积极性,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到达“无需要教”和“无师自通”的效果。
设计特色:以“读”、“看”、“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以抽象思维和语言表达训练为思想主线。
以引导和更改为教学主导思想。
让学生自由、自主、自强、自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气氛中有所创新与评价。
教学范文实例:《荷花》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扣住“荷花”的独特之处。
1.设疑。
师问: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它们一般生长在哪儿?生长在水中的花儿可否见过?2.揭题。
激趣,荷花的叶子叫什么?荷叶,又叫“莲叶”。
(板书:莲叶)荷花还会结果呢,它的果实就是“莲蓬”。
(板书“莲蓬”)好!在这孟夏之季,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迷人的画卷,一起欣赏给你这水中芙蓉吧!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被花的神采、清香、高洁所倾慕,所陶醉!3.学生互相说一说,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说多少。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深层阅读,激发阅读欲望,让他们自主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这样进展个性化阅读,有助于构建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会阅读的能力。
〕二、略读课文,感悟类容。
1.精读课文,(出示一幅彩色的荷花图,并且向学生提出看图学文的要求。
)师问:作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看到了什么?怎样的情况下去看的?(学生置身于情境,快速阅读第一自然段。
)2.交流与反应。
玩的同时,闻到了清香才跑出去看的。
学生A:时间?(清晨),地点:(公园),看到了:(荷花),起因:(玩得同时,闻到了清香才跑出去看的。
)老师:板书。
闻——清香——看(荷花)3.自学讨论,理清层次。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荷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挨挨挤挤"、“冒”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
3.欣赏荷花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作者有序观察,抓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学习难点:体会文章中想象部分出现的景象及其对动态美的叙述。
教法:1.以读代讲法:展示一个以读为主线的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引导学生感受荷花美和语言美。
2.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展示图片,播放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法:以“美"字为纽带,通过创设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让学生自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设计“走进美”、“积蓄美"、“感悟美”、“深化美"和“我写美”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走进美:谜语导入,由此引出课题。
通过多媒体播放直观形象的荷花图片,把学生一下子带入到荷花的世界中。
游戏识字,积蓄美: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本科生字、词语。
品味荷花,感悟美:由我配乐朗诵课文,使学生进入作者营造的情境,让学生初步体验荷花的美。
4.自读课文,寻找美: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后,我引导学生找出自己觉得美的句子,说说美在哪里,能讲出理由更好。
通过自主学习,学生们从第一段中的“清香”,到第二段中的荷叶的美、荷花的色彩美、姿态美,再到第三段中的“一大幅活的画”,这样既充分找出了课文中美的句子、词语,又帮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
5.品读课文,感知美: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读得最美?"激发读的兴趣,通过学生练读、点名读、评读、同桌互读,让学生真正读出、感受、体会荷花的美。
在读到写荷叶的句子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写荷叶特点的词语“挨挨挤挤”,通过看图想象一池荷叶茂盛美。
读到“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中冒出来"时,我紧紧抓住“冒”字进行引导。
部编版三年级下语文3《荷花》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3 荷花【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生动的语言描绘的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
语言运用:能仿照课文段落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仿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植物。
思维能力:体会作者描写荷花的角度,展开想象,感受荷花姿态。
审美创造:想象画面,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课文语言朴实简洁,想象丰富,富有感染力。
比如,“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展现了荷花在挨挨挤挤的荷叶之间蓬勃生长的样子;善于使用描摹事物色彩的词语,比如“白荷花、嫩黄色、大圆盘”使荷花变得具体而有生命力;想象自己变成荷花随风摇曳的情景描写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关注教材: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关注结构:课文思路非常清晰。
按照看荷花的顺序,先后记叙了作者“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展开想象—回到现实”这一过程。
◇第一自然段:清早去公园,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
◇第二、三自然段:描写了荷花的形状和姿态。
◇第四、五自然段:写作者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教学目标】1.认识“蓬、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会写“荷花、清香”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读好“花瓣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裳”等轻声词。
背诵第二至四自然段。
3.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4.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点】1.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体会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
2.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荷花荷花几月开体育教案

荷花荷花几月开体育教案荷花荷花几月开体育教案篇一:《荷花》公开课教案《荷花》教学设计倪中华教学目的: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用词的精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
3、观赏荷花的秀丽,培育审美情趣和喜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1、感受荷花、荷叶各种秀丽的姿态,想象画面,培育对大自然美的体验。
2、理解“假如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得〞等语句。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名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
请大家齐读课题。
2、想去看看荷花吗?那就跟着老师到荷花池边去观赏一下吧。
〔出示课件〕3、你们看得都陶醉了吧?来说说,你们都看到了怎样的荷花?〔引导:从颜色、样子,还有荷叶等方面说。
〕评:这个词用得真好!这个词语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来,生活到处是学习啊!二、课文赏析1、你们看到的荷花是这样的,那叶圣陶爷爷看到的荷花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读完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假如用一个字概括,那就是美!〔板书:美〕2、是呀,荷花真美呀,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呢?〔第2段〕3、请同学们拿出笔,轻读第2小节,把你喜爱的句子划下来,多读几遍。
谁来读读你喜爱的句子?〔指名读〕“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①你“挨挨挤挤〞这个词读得真好!挨是一个多音字,还读作??“挨挨挤挤〞是什么意思?②谁能上XX来表演一下?〔师:人少够吗?那请你们小组来表演下。
〕③哦,这就是挨挨挤挤。
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怎么样?还有哪个词也能看出荷叶许多?让我们一起感受荷叶的多吧。
〔指定1-2大排齐读〕④这是一个比方句,这里把荷叶比作什么?“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又让你知道了什么?生:荷叶很绿,很圆,很大〔板书:叶〕⑤是啊,荷叶也很美呢!谁能读出荷叶的美?〔指名读、再指定3-4大排齐读〕归纳: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共两课时)三下3荷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荷花》是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
本单元以“可爱的生灵"为主题,多角度展现了大自然中生灵的可爱与美丽。
《荷花》一文,使用了许多富有动感的词语,具体而鲜活,语言优美生动,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本单元的训练要素是“边读边想象画面”,指向了图像化能力的培养,要在二年级学习想象画面的基础上继续学习边读边想象。
还要在三年级上册学习写观察所得基础上,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学习试着把观察到的事物写清楚,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
因此,在两课时中分别设计“畅想荷花——仿写关"和“观察关”,为本单元的习作——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做铺垫。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图像帮助理解。
同时,三年级的学生想象力极其丰富,只需老师稍加引导就能将荷花的各种姿态美想象出来,并能用拟人、比喻的形式表达出来。
教学目标1.认识“蓬、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会写“荷花、清香”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至4自然段。
3.能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点1.创设情境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2.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难点学生习惯叙述,不善描写,因此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尝试练笔。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蓬、胀"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会写“瓣、蓬"等11个字,会写“荷花、清香”等14个词语。
(教学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读好“花瓣儿、花骨朵儿"等儿化词和“莲蓬、衣裳”等轻声词语。
《荷花》课件 优质公开课 精品PPT

花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头 。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树 阴 照 水 爱 晴 柔 。
泉 小 眼 池 无 南 宋 声 惜 杨 万 细 里 流 ,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南宋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天 然 去 雕 饰 。
清 水 出 芙 蓉 ,
荷花 破裂 蜻蜓
莲( 连(
) 蓬( ) 逢(
) 胀( ) 张(
) 仿( ) 防(
) )
蹈( 稻(
) 蜻( ) 青(
) 蜓( ) 挺(
) 裳( ) 赏(
) )
清香 仿佛
碧绿 衣裳
莲蓬 舞蹈 翩翩起舞
挨挨挤挤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仿佛 衣裳 莲蓬 饱胀 翩翩起舞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 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 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 似的。 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 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lù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 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 出来。
我站在荷花池边看,看到 ( )的荷叶,看到( )的 荷花,看到( )的花骨朵儿。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 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 真了不起。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 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 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 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 好梦……
过了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 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3《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反思

3《荷花》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反思《荷花》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由荷花引发的独特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课文写景细致,景色具体,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在写景的同时,又通过对“我”由景及物,由物及人,由人及己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荷花、对生活的热爱。
在课文中既展现了“我"的成长足迹,也展现出了一位育人的园丁所拥有的宽广情怀。
是一篇非常适合培养学生语感的文章,也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的心境。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 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教学难点: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的心境。
四、教学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欣赏荷花美图教师首先向学生展示一幅幅美丽的荷塘图片,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感受荷花的美丽,并简要谈谈自己对荷花的印象和了解。
让学生在感官上对荷花有初步的感受,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
(二)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喜欢什么样的花?今天,咱们师生一起学习一篇关于花儿的文章。
(板书课题)再让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初读课文。
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 检查读书情况。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内容及本文的生字词语。
(相机正音、指导书写。
)教师及时总结、表扬学生的读书方法、学习态度。
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课文写了夏日公园的一池荷花以及“我”由此产生的想象。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教案(通用8篇)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荷花公开课一等奖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荷花公开课一等奖教案(通用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荷花公开课一等奖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挨”,读好儿化词和轻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3、通过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感受荷花的美丽。
4、能仿照文中描写荷花不同样子的句子,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重难点]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荷花的美丽。
2、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并仿照着写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1、请同学们边看边想,你看到了什么?(课件呈现多幅荷花图片,播放背景音乐。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荷花)2、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自古有很多文人墨客都赞美它,今天,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一起去荷塘,去看看他笔下的那一池白荷花。
(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2)标注自然段,把句子读通顺。
(3)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检查预习。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指导学习多音字“挨”——[āi][ái])(2)汇报对词语的理解,教师评议,相机正误、补充并小结。
①翩翩起舞;②挨挨挤挤;③清香;④饱胀;⑤破裂;⑥姿势。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探究交流。
课文围绕荷花讲了哪些内容?(讲了荷花的样子、姿态及作者的想象和感受)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的事)(板书:荷花的样子和姿态作者的想象和感受)2、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思考:“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这句中的“一……就……”这个关联词语说明了什么?(荷花散发出来的清香传得很远,从荷花池一直飘到公园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