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目标

合集下载

21世纪德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综述

21世纪德国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综述
解, 其 任 务是“ 讨 论跨地 区 的具有 重要 意义 的文 化政 策
展 要求 。基础 教 育改 革从 原来 的学校 外部 的学 制 、结 构 转 向学 校 内部 的 课 程 与 教 学 改革 或 者 创 建 新 型 中 学 ,以便 实现 基础 教育 的 国家化或 欧盟 化 。 2 0世 纪 9 0 年 代后 ,国家主 义 、民主 主义和 国际主义 三个 方面 己 共 同成 为德 国制 定其基 础教 育 改革策 略 的依据 。
关键词德国基础教育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21世纪德国基础教育体系受政治体制影响德国各州之间以及各州与联邦之间的合作是通过各州文教部部长联席会议进行调解其任务是讨论跨地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政策事务旨在形成共同的意志和代表共同的愿望
电大 理 工 S t u d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t R T VU
国的基础教 育课 程 已逐渐 突破传统教 育的弊端 ,在原有 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与创新 ,适应 2 1 世 纪人 才发展 的国际标准 。 关键词 德 国,基础教育 改革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2 1 世 纪
1 德 国基础 教育 体系
受 政治体 制 影响 ,德 国各州 之 间 以及各 州 与联邦 之 间的 合 作 是 通 过 各 州 文教 部 部长 联 席 会 议 进 行 调
T I MS S) 和 国 际 学 生 评 价 项 目 ( P r o g r a m me f o r
实科 中学 ( R e a l s c h u l e ) 、 完 全 中学 ,又 称 文 理 高 中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S t u d e n t As s e s s me n t , 简称 P I S A)是 两项 大

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础——简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理念

夯实基础教育的基础——简论21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理念
� 简论 21 世纪中国基础教育的理念 ��
�朱永新
基 础教育是 国民教 育体 系的组 成部 分, 包括 学前 教育� 义务 教育和 高中教 育三个 阶段 �中国 有 中小 学校 � 幼儿 园 4 0 多 万 所, 在 校学 生 � 在园 幼儿 共 2 亿多 人� "强国 必先强 教" , 强教 必先强 基础 教育� 基础教 育是国民 教育的 基础 , 是 人才 培养 的基础 , 是 国家竞 争力的 基础, 因此 , 在 这次 出台 的 �国 家中长 期教育改 革与发 展规 划纲要� (以下简 称 �纲要� ) 中, 基础 教育具 有非常重 要的 地位 , 不 仅在 �纲要� 第二部 分用三章 专门的 篇幅 讨 论基 础教 育各 个阶 段的 目 标� 任 务� 重点 和难 点, 在 "体 制改 革和 保障 措施 " 部分 , 基础 教 育也 是重 中之重 �基础 教育在 �纲 要� 中的重 要地位 , 充 分反 映了 基础 教 育在 教育 工 作全 局中 的 重要 地位 � 我个 人认为 , �纲要� 比较充 分地 反映了 我国 21 世 纪基 础教 育改 革与 发展 的主 要理 念: 均衡 化� 优质化 和多样化� 第 一, 基 础 教育 的均 衡 化, 是 �纲要� 的 主旋 律� �纲要� 旗帜鲜 明地把 "促进公 平" 作 为国家基 本 教育 政策 , 这是 前所 未有 的 , 也在 一定 程 度上 宣告 了从 20 世纪 80 年 代开 始� 实际 上存在 的效 率优 先� 兼顾公 平的教 育政策 的终结 � �纲要� 明 确 提出 , 教育 公平 是社 会公 平 的重 要基 础 , 教育 公平 的关键 是机会 公平, 重点 是促进 义务教 育均 衡发 展和扶 持困难 群体, 根本 措施是 合理配 置教 育 资源 , 向农 村地 区� 边 远贫 困 地区 和民 族 地区 倾斜 , 加快 缩小教育差 距� 在 "战略目标 " 部分 , 还 特别 强调了 教育的 普惠性 , 要 求全面 建成覆 盖城 乡的 基本公 共教育 服务体 系, 实现基 本公共 教育 服务 均等化� 基础 教育的 均衡发 展, 有五个 主要 任务: 区 域 均衡 � 城乡 均衡 � 校际 均衡 � 人群 均衡 � 阶 段均 衡� 区域均 衡和城 乡均衡的 目标是 尽快 缩小东 � 西部 之间的 教育差 距和城 乡之间的 教育 差距; 校 际均 衡的目 标是努 力办好 每一所学 校, 尽快 提升 了政府 责任� 第 二, 基 础 教育 的优 质 化, 是 �纲 要� 的着力 点� 在处 理 教育 公平 与 效率 关系 的 问题 上, �纲 要� 在坚 持教育 均衡发 展的同时 , 也把 "提 供更 加 丰富 的优 质教育 "作 为到 2020 年实 现教 育现 代 化的 战略目 标之一, 希望通 过十 年左右 的努 力, 我国 的基础 教育质量 整体提 升, 教 育现代 化水 平 明显提 高� 基 础教育阶段 的优质教育 资源总量 不 断扩 大, 人民群 众接受 高质量 基础 教育的 需求 得 到更大 满足� 同 时, 中小学生的 思想道德素 质� 科 学文 化素质 和健康素 质明 显提高 �这 样, 就对 基 础教育 的质量标准 进行了全 面而明确的 界定� 为了实 现基础 教育 的优 质化, �纲 要� 提出 了 四项 基本要 求: 一是树 立以提 高质 量为核 心的 教 育发 展观 , 注 重教 育内 涵 发展 , 鼓 励学 校办 出 特 色� 办出 水平, 出名 师, 育英才 �二 是建立 以提 高 教育 质量为 导向的管 理制度 和工 作机制 , 把教 育 资源 配置和 学校工作 重点集 中到 强化教 学环 节� 提 高教 育质 量 上来 �三 是 制定 教育 质 量国 家 标 准, 建立 教育质 量保障 体系� 四是 加强教 师队 伍 建设, 提高教 师整体素 质� 这样 , 就从 根本上保 证 了基础 教育优质化 得以落实 � 第 三, 基 础 教育 的多 样 化, 是 �纲 要� 的新亮 点� �纲要� 不 仅把高中教 育的多样化 作为基本 发 展方 向, 提出要 大力促 进高中 办学 体制的 多样 化 和培 养模 式 的多 样化 , 鼓 励高 中办 出 特色 , 探索 发现 和培养 创新人才 的途径 ; 在学 前教育 和义 务 教育 阶段, 也明 确提出 了多样 化的 发展思 路� 如 在学 前教 育 阶段 建立 政 府主 导� 社会 参与 � 公办 民办 并举的 多样化办 园体制 ; 义务 教育阶 段在 保 证可 以就近 进入公办 学校的 前提 下, 发展 民办 教 育, 提供多样 化的选择 机会� 为了 实现基 础教 育的多 样化 , 需要进 一步 加 快教 育管 理 体制 改革 的 民主 化进 程 ,所 以, �纲 要� 明 确要 求改 革 教育 质 量评 价和 人 才评 价 制 度, 建立 "科 学� 多 样的 评 价标 准" , 开 展有 政 府� 学 校� 社会 各方 面 共同 参 与的 教育 质 量评 价 活 动; 推进 政校分 开� 管办分 离的教 育管理 方式 , 落 实和 扩大学 校的办学 自主 权,进 一步解 放教 育, 还权于 校长等� 总之, �纲要� 关于基 础教 育改 革与发 展的 思 路,符 合 21 世纪 世界基 础教 育改 革与发 展的 方 向与 基本理 念, 对于进 一步夯 实我 国基础 教育 的 基础 , 实 现教育 现代化 和建设 人力 资源强 国具 有 非常 重要的 作用�希 望能够 尽快 制定实 施细 则, 确保这 些理念能够 化为教育 政策和操作 方法��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发展和变化

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发展和变化

试论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和变化 -当今世纪正处在大和大调整的时期,英语已成为国际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最终确定了适合我国的英语教育体系。

这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英语教学目的的变化历程ﻭ新成立至21世纪英语教学目的的变化.自元代起我国就出现了英语教学的影子,但是英语教学的系统化、体系化是在新成立后才实现的。

新成立以来,我国共颁布了12个教学大纲和2个课程标准,历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的都有不同的要求。

在50年代的教学大纲中,外语教学目的是单纯的培养阅读能力;60年代大纲的一大进步是提出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70年代的大纲在强调听说读写译的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80年代的大纲删除了翻译能力的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书面运用能力以及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90年代首次提出了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90年代末随着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大纲上都明确提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主义教育。

2000年的两个大纲提到了有效的学习策略,把外语教学和学生的终生联系起来,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精神.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这样的英语课程总目标,既体现了英语学习的工具性,也体现了其人文性。

ﻭ二、以来英语课程的变化ﻭ1.课程教学更加灵活自由课程教学灵活性与自由性的问题是指结合具体情况对语言教学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法、教材的选取与安排和教学媒介等。

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和自由性实则是鼓励学校和老师根据不同的地方情况、不同学校类型和不同的学生对象适当的调整教学方法,选取教材的内容和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

2.课程实施设计更调以学生的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是注重全体学生全面和个性差异相统一的课程。

谈谈你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

谈谈你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了价值定位,认为它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变革。

在定位的基础上,本文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等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并从合理基础、教师教育、教学评价、新课程自身等方面进行了反思,提出其发展的走向,以图能更好地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顾反思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三年多的历史,也即将进入一个全面推广的阶段。

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与反思。

本文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等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践面临的问题与走向,以图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指出,如果从课程变革的复杂性来看,课程改革通常有五种类型:一是“替代”,即一种要素可能为另一种现成的要素所替代,比如用新的教科书代替旧的教科书便是替代;二是“交替”,即当变革被引进到现行的材料中,并有希望成为选修科目而容易被采纳时,交替就产生了。

这种方式常常表现为在现行课程内容活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对其进行充实、改进等;三是“紊乱”,这种变革是破坏性的,对课程改革往往起反作用;四是“重建性变革”,这种变革导致对体系本身的修改,即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结构的改造,而是要更新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学观,因为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分不开的;五是“价值观变革”,它强调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变革,是与课程有关的人的价值思想观念的变革。

综观上述五种课程变革类型,我们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变革。

我们不仅对课程在结构、内容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改革,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的整合(如艺术、科学课的设置)等等,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对人们所持有的一些价值观念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如对学校,不再认为学校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把学校视为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对课程,认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超文本的课程形式;对教材,认为教材是范例,是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是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等等。

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具体改革目标的认识——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

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具体改革目标的认识——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

164跨世纪2008年7月第16卷第7期c№s cen t ur y,J une2008,V ol16,N o.7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具体改革目标的认识——以中学语文教学为例张征(遵化市高级中学,河北,遵化,064200)【摘要】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许多发达国家往往都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人手,通过改革基础教育课程,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的基础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国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即:课程功能的改革目标,课程结构的改革目标,课程内容的改革目标,教学方式的改革目标,课程评价改革目标,课程管理改革目标。

这六项项标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语文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图分类号】c632.o【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1c r74(2008)07一0164一ol1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态度。

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目前,传统的以单纯的知识传授,追求升学取向和追求精英主义思想的狭窄的课程定位,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这样就从根本上打破传统的课程模式,为实现学生“全人”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如学习课文《死海不死》时我要求学生带着“死海”为什么“不死”这一问题去阅读课文,同学们带着好奇心理,自然要对课文问个究竟,通过阅读、讨论,同学们都能正确回答这个问题,可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必要性。

2调整课程结构。

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结构还不合理,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大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大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大纲一、引言基础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的关键阶段。

为了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需求,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教学大纲旨在规范基础教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获得全面而均衡的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语文语文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文言文、现代文学作品、修辞学和写作技巧等。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数学数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基础数学概念、代数与函数、几何与测量、数据与统计等。

学生将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3. 外语外语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和翻译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

通过外语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一种外语,并能够进行基本的交流和应用。

4. 科学科学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

课程内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和科学原理,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和实验能力。

5. 社会与生活社会与生活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社会科学、公民教育、职业教育和生活技能等。

通过社会与生活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社会发展、社会问题和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为了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和项目学习等。

通过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五、评价方式基础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

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班级:学号:姓名:[摘要]要以“素质教育”这一教育思想与观念为核心,营造“育人”的“绿色”环境,必须“以人为本”,将坚持教育的“三个面向”与继承、弘扬我国优秀的教育传统结合起来,必须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思维,如何掌握必要的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出有现代水平的本国本民族的学生。

[关键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所在自上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以来,我的思维方式也有所改变,现在我就本人在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这方面谈点个人看法。

一、理念和行动加在一起可以改变世界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教授在他的报告《现代教育:绿色〃人文〃科学》中谈到,现代教育应是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而形成一体的?绿色教育?。

什么是?绿色?教育,他讲道:在高等教育中存在的大量的问题实际上不仅仅是大学教育的问题,而是基础教育的问题,如学生到了大学阶段还是吐痰、不爱护公物的现象,这不应该是在大学解决的;许多大学生乃至研究生的毕业论文语句不通、词汇使用不当,这是不是基础教育的问题?学生上了大学,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学习英语、背英语单词,甚至现在的大学教师晋升教授要考英语,这是不是大学的问题?很多的中学,在高二就分文理班,过早地开始了专项的训练而缺乏文理的交融,学生几乎没有星期天,书桌上的书堆的厚厚如山,个性得不到张扬。

这一切可以说都不仅仅是大学的问题,而是中小学存在的问题,并且是很严重的问题。

中国的基础教育到底应该怎么办,他提出必须把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以?绿?育人。

人文教育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存亡。

英国一个大哲学家讲过,中国与其讲是政治为主体的国家,不如讲是一个能够幸存的最古老的文明国家。

事实也证明了,政治上的侵略和军事暴力是很难消灭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假如从文化上侵略,消灭一个民族就易如反掌,可见人文精神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存亡是多么重要。

人文精神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强大还是弱小。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除了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更重要的是民族凝聚力,一个没有民族凝聚力的国家是很难强大起来的。

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课改即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施新课改,使课堂更精彩新课改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我们应该从哪里改起呢?1.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

2.课程结构方面,强调不同功能和价值的课程要有一个比较均衡、合理的结构,符合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5.课程评价方面,以前的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现在强调评价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发展。

新课程倡导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其中,“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我们学校从解除包办教育开始,让每一个孩子当家作主,从被人管变成我自己管,从被迫学变成主动学,真正将这一核心理念转化成教师的行动,逐步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观、现代课程观。

二、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初中英语教材中基本上包括三个部门a、b、c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一个课题一个练习,让学生互相交流合作,自主探讨,老师的答案不再权威的,学生也即老师。

在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纬度的三维教育。

为此,我们初中要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老师说的就是对,老师信奉论,创建新型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新模式。

2. 不为教材为教材,整合课程资源。

新课标下,教材只是课标的一种呈现形式,因此不要把教材看死,要敢于打破其结构,穿插学习。

不同版本的教材对相同知识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因此要结合不同版本教材,选自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版本。

例如:学习”when is your birthday?”我们完全可以把月份的单词唱出来学,把句型“when is your birthday?”这个话题变成一个学生调查课,关心同班同学调查同学的生日,利用每个同学的出生日期来学习“I was born in…”。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课程目标

论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三维课程目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包括了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以及教师的培养和培训、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等八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的第一要素,确定合理、科学的课程目标是课程设置和实施的首要环节。

《纲要》在课程目标的具体表述里提出的六个“改变”中,第一个“改变”就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这里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提出了目标要求,构成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指向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学生在品德、才智、审美等方面的成长。

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还比较详细地对“三维目标”作了具体阐述,并提供了基本的操作方法。

尽管各学科对“三维目标”的分解和细化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始终围绕“三维目标”这个总的目标来展开。

原因很简单,“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为描述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所提出的下个功能性基本要求,也是国家新课程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

“知识与技能”目标长期以来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主要甚至是唯一的目标,它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

应该说,从17世纪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起到今天的21世纪,我们仍然注重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

“过程与方法”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

这一目标维度从现代课程观出发,认为课程不再是学科的总和,而是“体验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并形成新知识的过程。

学生是课程实施中的主体,他们在这一过程中的体验本身就是财富,将会对其未来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是建立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的,是对科学主义教育思想的反叛。

其逻辑起点是不仅专注于人的理性发展,更要致力于教育的终极目的即人格完善。

基础教育的目标

基础教育的目标

基础教育的目标在现代社会,基础教育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帮助他们成功地面对未来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的目标,并提供一些建议来促进这些目标的实现。

第一章:培养综合素养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这包括学生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提供广泛的学科,包括语言、数学、科学、社会科学、艺术和体育。

学生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学习方式和活动,培养批判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只有在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他们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第二章:培养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基础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

学校应该通过课程和活动,教育学生诚实、正直、守信、尊重他人和负责任的价值观。

学生应该理解并遵守道德规范,培养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这将有助于他们成为有品德、有道德的公民,并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第三章: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基础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创造力是未来成功所必需的一项能力,它使学生能够思考问题并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学校应该提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尝试和创新。

知识的传授只是创造力培养的一个方面,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第四章:培养社交和沟通技巧基础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社交和沟通技巧。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多种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包括小组合作、辩论和演讲等活动。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将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并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

良好的社交和沟通技巧将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第五章:培养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基础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环境,并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校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第一专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目标与理念

第一专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目标与理念

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 标
总体目标 具体要求
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1.学生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 2.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3.科学与人文素养并重 4.注重环境意识的培养 5.形成终身学习的基础 6.养成和谐的个性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 实践
4.使口耳相传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 彻底改变。这就要求学校职能由传授知 识逐渐转向组织学习、指导学习、服务 学习,并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个性 和针对性。
5.使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 济得以出现。这就要求教育加大改革力 度,加快改革步伐。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发 展的必然要求
新教育思潮: 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
三、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特征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关注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3.重视价值观、态度和道德修养
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如果以目标的概括程度为准则,可以 依次分为四种不同的目标: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四者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上一层次
(2)体验
体验是通过参观、考察、访问等 亲历亲为的活动来获得的。
(3)设计
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科 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 的实际操作。
(4)社会实践
要求学生参与到一般的社会实践 活动领域之中,成为某一社会活动中 的一员进行实际的社会活动。学生通 过一般性社会实践,获得对他人、对 社会的价值实现感。
新教育思潮影响下的新教育理念
(1)教育更关注生活 (2)教育更注重个性 (3)教育更强调民主

§3.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3.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第三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某种意义上说,理念和目标是一致的.但严格区分起来,理念是对本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理性的观念与构想,而目标则是更为具体的实施目的和标准,理念是要通过目标来体现.在上一节,我们谈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这一节就在上节的基础上,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做一个简短的归纳.目标的确定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它导引课程改革的方向,并在相当程度上决定课程改革的可接受程度和成败.“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包含着不同的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标.而作为一个系统或整体的改革活动则应具备一个总的方向性目标来统摄不同的阶段目标,以保持改革目标特别是阶段目标间的内在逻辑一致.否则便会导致阶段目标间的不协调,甚而导致目标的摇摆.纵观战后美国中等教育改革,恰恰缺乏一种主流的能统摄不同阶段改革的目标体系,从而形成不同的改革目标的摇摆现象,即所说的‘钟摆现象’.钟摆的一端是‘优异’,而另一端则是‘需要’.从60年代到80年代,美国中等教育改革遵循着质量——需要——质量的目标模式.这种改革目标的摇摆不仅存在于大的改革之间,即使在具体的改革活动中也有表现……无论从纵向还是从横向上看,质量与需要二者的摇摆一直贯穿于美国四十年的改革之中.”1这就是说,目标的不明确或不确定性导致20世纪60~80年代间美国中等教育数学改革的失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决定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分为宏观的培养目标与具体的课程目标两个层次:宏观的培养目标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说:“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根据这个培养目标,有学者认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目标必须体现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的统一,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基本要求和个性发展的统一,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统一,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统一,自主意识和责任意识的统一.当代世界课程改革的追求,正在更多地着眼于人类自身,关注人的发展.一方面,既要立足现实,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着眼未来,有效地影响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既要考虑人发展的共性,又要考虑人发展的个性.因此,《纲要》进一步明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为:3.3.1 课程功能方面的目标《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生存.尤为重要的是强调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可见,这是在继承我国传统课程注重“双基”优点的基础上的显著拓展,既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并已经被国际社会广为接受的“终身教育”与“学习化社会”观点,又充分强调了现代社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3.3.2 课程结构方面的目标《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说到底就是克服学科本位,实现理念一节所说的课程综合化.在知识爆炸时代,课程设置常常会针对社会对知识的需求,觉得什么都重要,什么都不可少,结果形成课程负担加重.在我国,课程负担过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外延性的,即从数量上看,学生课业门数过多,容量过大所造成的负担过重;另一种是内涵性的,即从难度上看,学生基础与新知识之间跨度太大、坡度太陡所造成的负担过重,它是“学科本位”理念的产物,即在课程设置上只考虑知识介绍的需求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造成课程太深、太抽象,学生缺少直接经验的支持,难于理解.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的“新数运动”就是这种情况.解决的出路就是从“内容选择”和“课程结构”入手.就“课程结构”方面看,一是学科门类上“综合”,即从整合的理念出发,把多学科内容按性质和主题加以归类,对性质相近、主题相关的学科按新的原则加以重新组织,从而达到减少课程门数、增加学科间横向联系、减轻课程负担的目的;二是“书本与生活”结构调整.书本知识是课程,生活经验也应该纳入课程,应两者兼顾并保持协调的比例.现代课程论认为,良好的学校课程应具有整体性,为了使受教育者全面和谐地发展,课程结构要体现显性与隐性的统一,静态和动态的统一,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这种目标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每个学生具有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又打破传统的各门科学“各自为政”的孤立学科本位,体现一种学科之间的文化关联.3.3.3 课程内容方面的目标《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程结构的优化最终要落实到课程内容上.从“内容选择”上减轻学生课程负担,首先可以从时间布局上“分散”,按终身教育理念,把知识内容按功能和性质进行科学的选择,对于那些具有“学会学习”性质和适合学生心智能力的部分,选作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把其他内容留在基础教育以后的时间去学习,即把集中于当前的内容分散到学生的整个一生;其次还应从新旧内容上“替换”,即以现代化观念为依据,对课程内容本身进行更新,删去不适应现代化的内容,换为符合要求的内容.新课程内容的选择非常注重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门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主干内容,特别强调反映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体现时代特色.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原“学科”间的道道鸿沟,最大限度地回归和体现知识的“整体”面目.基础知识与现代科学知识之间的关系是课程内容改革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础知识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新的先进的知识进入基础知识结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基础知识结构不断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过程.如何确定课程的基础知识,以及怎样严格筛选需要进入课程内容的新知识、切实把握其特性等问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研究课题.比如,中小学应设哪些基础课程,每门课程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学生应具备哪些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等,都需要从更深层次上去探究.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基础知识应该指学科中那些最具有迁移性、适应性、概括性和对了解与掌握一门学科所必需的知识.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应严格筛选需要进入学校教育内容的新知识.为迎接21世纪的挑战,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应突出三个方面:加强道德教育,重视人格培养;始终抓住基础,及时更新内容;发展智力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如何使课程内容现代化成为各国课程改革研究者所首要考虑的问题.从国外近30年来的课程改革来看,吸收科技新成果,使课程内容现代化是是普遍的做法.但将科技新成果纳入传统的课程内容时,是作局部性的改良,还是进行彻底的改造?国外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其一,压缩旧有的课程内容;其二,彻底改造旧有课程.从我国国情出发,课程内容现代化应该根据现代科学观点,通过充实基础学科或改组基础学科来实现.3.3.4 课程实施方面的目标《纲要》指出:“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即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当今世界,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形成所谓的“知识爆炸”,知识总量激增,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校教育阶段已经不是一个人一生唯一的学习期间,而只是 “终身教育”的一个阶段.但是,只具有知识的人和受过教育的人是不同的,学校教育本身是一种文化熏陶,学校教育阶段应该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授学生以“鱼”,使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今后才能不断地根据社会的发展和自己的需要获取新知识.同时,在学校教育阶段单纯传授“存量知识”的观念已经过时,应该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在信息社会收集和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简单说,就是要使学生学“活”.3.3.5 教育教学评价方面的目标《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课程评价作为教学效果的检测环节,应该有利于课程实施的改革,与课程实施的改革步调一致.因此,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进行改革,不能仅仅把评价作为筛选与甄别的工具.具体说来,《纲要》分别从学生、教师和考试制度三个方面着手:对学生的评价体系要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对教师的评价体系要能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对课程的评价体系要促进课程不断发展,要能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3.3.6 课程管理政策方面的目标《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其理念就是上节已经提出的“建设民主的课程管理文化”.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为了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将课程管理的权限根据各级不同的责任与需要作科学合理的划分,各地要在达到国家规定课程的基本要求下,规划、开发并管理好地方课程,发展学校课程.随着教师课程设计能力的提高,学校课程的发展将有更加多样和广阔的前景.具体划分为: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订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课程管理政策和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实施国家课程的计划,规划地方课程,报教育部备案并组织实施.经教育部批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单独制订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使用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课程的实施和开发进行指导和监督,学校有权力和责任反映在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总之,《纲要》树立当代课程改革观,促进课程内容现代化.尽可能处理好基础与层次、世界与民族、综合与分科、继承与创新等诸种关系,使得课程内容及其结构体现基础性、民族性、综合性、结构性、发展性的完整统一.描述[←1]王晓华:“美国中等教育改革的社会学反思”,《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8第2期, 122~127页.。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4)课堂教学过多依赖教材

多年来中国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是统一编写的,教材是教师 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来源。直到90年代初才开始采取一些 措施,如提倡“一纲多本”。但直到这次课程改革之前并 没有很好实现。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对教材产生很大的 依赖性。这样一种教学的传统延续多年,就在学校的教师 中形成一种常规和习惯。教学就是教课本上的知识,教师 的责任就是将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学会。教师很少对教材 上的内容和方法产生怀疑,或自行设计一些不同的内容和 方法。教科书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因此,“在许多 情形下,课程实际上就取决于教材。所以课本如何编写, 以及课堂上选用什么课本,在课程发展中有其非常重要的 意义”。

(1)课程发展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 为主

长期以来,中国的课程发展都是按集中统一的模式进行的。虽然从20世 纪90年代初以来出现一些变化,但主要的发展模式仍然是集中统一的。全国 大多数地区仍然用统一的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这种课程发展模式有 利于政府对课程的制订和实施的控制,有利于确定高一级学校选拔时所用的 标准。但这种模式的弊端也是明显的。统一的课程标准,很难顾及到不同地 区和不同发展水平学生的特点。导致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缺少弹性。中国地 域广阔,不同地区存在很大差别。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有差别,城市和农村 差别更大。这样统一的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一些学校 可能感到大纲和教材中规定的内容太浅,不能满足部分好学生的需要。另一 些学校可能会感到内容太难,许多学生跟不上,学不会。同时,由于规定得 过细过死,也限制了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和选择的余地。学校 和教师几乎没有自己选择教学内容的机会。虽然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行,在制 订课程标准时也不同程度地考虑具有一定的弹性,特别是中学的课程标准中 规定的必修和选修内容,使教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是这种弹性也只是在 一个课程标准范围内的弹性,是一个大的框框下的弹性,学校和教师的自主 权仍然很有限。

21世纪初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

21世纪初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

21世纪初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一、21世纪初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一)小学课程改革21世纪以来,英国小学课程始终在不断变革。

2009年4月,英国前教育标准局总督学JimRose爵士负责制定了《小学课程独立评估:总结报告》,就小学课程如何适应21世纪国际化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同时,报告表示,英国的国家课程应该予以保留。

在此报告的基础上,2010年2月,英国课程与资格局《小学新课程简介》,同时制定了《国家小学课程手册》。

2011年,英国小学新课程改革最突出的革新就是把之前依据学科制定的11门课程改为六大学习课程,基于小学阶段的六大学习领域的每个学习领域都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优越的学习资源和条件。

(二)中学课程改革英国政府先后进行多次重要的中学课程改革,以满足公众期望和社会进步的需求。

英国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在中学阶段开设计算机课程,2000年9月修订的国家课程中,将信心技术课程改名为信息交流技术课程。

经过长达7年的实践,英国于2007年重新公布了新的中学信息交流技术课程方案,并于2008年9月开始正式推行。

2003年的中学课程改革提出:14~19岁这一阶段需要加入更多的职业教育课程。

2005年,中学课程改革将新的专业证书纳入进来,新课程要求建立适当的专业证书新体系,实现学术性教育和职业教育更好的整合互补,进而实现社会各领域对学生的综合需求。

2007年的“14~19岁改革”提出,在英语、数学和信息通讯技术这三门课程中融入实用技能,设立新的实用技能标准和证书。

二、21世纪初英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一)课程内容———强调两大基本技能新课程内容着重强调两大基本技能,即读写能力和计算能力。

新课程对于学生的读写、计算和使用信息技术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新课程也为学生进行更多的读写、计算实践练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掌握这两大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去接触其他自身感兴趣的课程。

简述新课程改革确定的三维课程目标

简述新课程改革确定的三维课程目标

简述新课程改革确定的三维课程目标一、引言新课程改革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要事件,它的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课程改革确定了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能力和素养。

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这三维课程目标进行详细的阐述。

二、知识知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和事实。

在新课程改革中,知识不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目标,但它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要掌握基础知识,同时也要注重拓展知识面。

具体来说,新课程改革确定了以下四个方面的知识目标:1.基础知识: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等基本学科的基础知识。

2.科技与信息素养:包括计算机应用、网络安全、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科技与信息素养。

3.人文素养:包括历史、地理、文化等人文领域的素养。

4.自然科学素养: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素养。

三、能力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各种技能和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中,能力成为了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要具备多种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具体来说,新课程改革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目标:1.基本技能:包括阅读、写作、计算等基本技能。

2.思维技巧:包括推理、分析、判断等思维技巧。

3.创新意识:包括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等创新意识。

4.实践操作:包括实验、观察、调查等实践操作。

5.交际沟通: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等交际沟通技巧。

四、素养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品德和价值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中,素养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程目标。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要具备多种素养,包括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审美素养等。

具体来说,新课程改革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目标:1.道德素养:包括诚实、守信、尊重等道德素养。

2.文化素养:包括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等文化素养。

3.审美素养:包括欣赏艺术、欣赏自然等审美素养。

4.健康素养: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等健康素养。

五、结论新课程改革的三维课程目标是知识、能力和素养。

简要评议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简要评议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简要评议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立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课程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2. 建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增强了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3. 构建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更加注重课程的整体性、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以及课程的评价功能。

4.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意识。

5. 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和多元评价,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6. 加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推进了教育信息化进程。

7.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的亲身体验和感知,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8. 加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了民族精神,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9. 强化了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0. 加强了体育和美育,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总之,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了课程管理、评价体系、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方面的工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了基础。

21世纪教育科学系列教材:现代教学论基础

21世纪教育科学系列教材:现代教学论基础

21世纪教育科学系列教材:现代教学论基础《21世纪教育科学系列教材:现代教学论基础》是200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徐继存,赵昌木。

内容简介:要真正地把握和理解教学论,对教学论形成明确的观点并非易事。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学越来越复杂,人们对教学的理解的差异性就越大。

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性质各不相同的教学理论从来没有如此多样和丰富,人们关于教学论的彼此分歧与冲突的看法和观点从来没有如此众多。

在这些纷繁复杂、观点各异的教学论思想和观念中,我们可以相信谁的看法和观点?我们又应当依凭哪种教学论观念去认识和把握教学论,从而去理解和对待教学论?这些问题直接关涉我们对待教学论的立场、态度和方法,影响着我们教学论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犹如我们对“教学论是什么”这种追问方式的置疑,我们的确难以确切地回答“正确的教学论观念是什么”。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基于我们自身的感觉和认识,指出目前人们对教学论不可取的几种不同的理解、看法和评价。

概括起来,这些不同的认识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按照科学性学问(主要以经典的自然科学为范本)以及知识体系的标准衡量教学论,认为教学论的不确定性现象意味着教学论的不规范、不科学、不可信,从而试图改变教学论的内容和形式,使教学论向科学看齐,用科学的标准衡量和制定教学论的科学化体系;二是按照其他文化的样式和状态来看待教学论的可变性,认为教学论的学科不成熟、不正常、不可用,从而着眼于改变教学论的现状,使教学论向成熟、正常的文化发展;三是按照意识形态的意志和观点来看待教学论的多义性,认为教学论的各种流派和观点都是批判和否定的对象,都是不正确、不先进、不可取的,从而致力于维护某种在意识形态意义上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论,以此贬损和反对其他教学论。

要克服和消除对教学论的这些不可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论观念,我们首先应当把这些认识作为“真问题”来认真对待。

按照教学论的“科学化”、“常规化”和“政治化”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可能会从根本上否认这些认识的真实性及其危害,或不把这些_认识当做什么了不起的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修改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修改版]

第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当前,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都将课程功能的转变作为首要目标,力争使新一代的国民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本次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先确立了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即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

这一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具有重要意义。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减少了课程门类,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了调整,在保留传统学科课程的同时,加强了旨在养成学生科学素养和实用技能方面的课程,使科学、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比重呈上升趋势。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课程结构的这种转变,与课程功能的转变遥相呼应,折射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时期的培养目标,保证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地发展。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课程内容的这一转变,力争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使课程具有时代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目标
基础教育是为每个受教育者的发展打基础的教育,是人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

基础教育的改革核心是课程问题,而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课程目标的确立。

课程目标是指通过课程的实施所要达到的目标和标准,它是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的具体化,是课程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准则和指南。

课程目标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培养目标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

如果说课程教材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和核心,那么课程目标改革就是课程教材改革的重中之重。

因此,在21世纪,为了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实现教育目的,探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现状分析
一项以宿迁市四所中小学的200名教师为主要对象,就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问题进行调查的问卷,其结果显示,关于考虑课程目标内容时,调查意见基本上集中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基础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

同时有的教师也把劳动技能、个性特长和自我完善也列入到课程目标里去,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教育观念的逐步转变和成熟。

就本次问卷调查,虽然能反映出教师对课程目标问题的一些观念,但并不十分全面,在认识深度上也不够,我想这与我国长期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缺陷有一定的联系吧。

纵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体系,可以发现,经过50年的风雨,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完善,特别在我们现在使用的教学大纲上表现的尤为突出。

当然,现行的课程目标也存在不少的缺点,这正是我们继续改革的地方。

首先从课程目标的特点来看,我国基础教育具有连续性、层次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但在整体上又显得有点欠缺。

现行课程目标在实施过程中总体上来说仍然侧重于认知和技能两类。

尽管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情感目标和应用目标的重要性,但比起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还显得次之。

因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历来有编排上重视学科的科学性和系统性,文字上重视表达严谨、准确,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且要求比较严格,注意逻辑思维培养等优点,这是我们应保持和发扬的。

但是由于我们轻视了情感目标和应用目标的实施,致使学生实践能力差、知识面窄、无自已兴趣志向,缺乏创新意识、合作意识、名主意识和自信心等。

其次,从课程结构来看,我国的德育课程目标即保留了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又体现了新时代教育目标,然而智育、体育、美育等现行的课程目标或多或少的偏离了社会发展的轨道。

以语文为例,语文教材缺少时代感,古汉语保留相当大的篇幅,而反映人类和我国面临的一些重大问题却很少。

再看看数学,我国中小学课程仍然固守传统的数学知识体系,而随机事件、抽样、数据统计、数学建模等一些列现代社会所必需的知识在课堂上几乎没有。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不完善有直接的关系。

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对课程目标的制定完善也显得越来越迫切。

二、对课程目标的探讨
(一)、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在制定课程目标和设计课程时究竟应该以什么为依据,关于这个问题,在教育界长期争论,归结起来主要有社会中心论、学科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

他们都有其存在的合理面,同时,在实践中又有自已的缺陷,因此任何一个都不能单独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

因此,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应该把学科体系、社会需要和学生的发展三者辨证地结合起来。

根据我国现行课程的弊端和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去考虑。

(二)、制定课程目标的原则
制定课程目标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依据,还有遵循一定的原则。

就我个人认为,制定面向21世纪的课程目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1.现实性。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我们所制定的课程
标准是为适应升入高一节学校需要确定的。

很少考虑作为一个普通公民应具备的基础素质,因此造成学科内容偏深、偏难,只有少数“英才”才能达到的标准,而大多数学生则达不到标准,只有被陪读或淘汰。

因此我们在制定课程目标是,绝不能以培养高水平的人才的需要为出发点,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

2.全面性。

这里的全面性是指制定的课程目标应体现在德、智、体、美、劳五
育全面发展,即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

我们在制定面向21世纪的课程目标时,也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平衡性。

虽然我们提出的课程目标要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目标,强调素质教育
以受教育者全面发展为目的,但并不意味这平均发展,其间的平衡性也应该考虑。

4.针对性。

我们在制定课程目标时,既要借鉴外国成功的经验,考虑适应未来
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针对我国现行课程设置存在的严重弊端,提出适合我国
国情的课程目标
(三)、基础教育课程目标应具有的特点:
1.综合性。

21世纪所需的人才,是即要有科学文化素质,又要有人文素
质,还要有创新意识和不断进取精神的复合型人才。

作为基础教育,
给学生打下的基础不应仅是科学文化素质基础或人文素质基础,而应
是整体的、综合的素质基础,这既是社会历史的要求,同时也符合人
的发展特点和基础教育的性质,以及科学发展趋向综合的时代特征。

鉴于此,其课程目标也就必然地具有综合性特点。

这种综合式的课程
目标是科学性和人文性整合的目标,这种整合性不是简单的相加,而
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其目标指向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基础性。

基础教育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它的基础性,其其课程目标当然
也就具有基础性。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其一是针对全体学生未来的发
展的,其二基础教育也是针对全体学生接受的“可能”的,他要考虑
学生的信息负荷量,不能使学生负担过重。

因而,在中小学教育中,
其基础性则表现为对全体受教育者进行基本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
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以及社会生活的基础教育,其课程目标则是比较
低的、有限的、普遍都能达到的,它要使受教育者通过课程的全面学
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基本态度,形成一定的能力,它不
是精英教育、专业教育。

3.多元性。

新的基础教育课程目标既要适应社会时代的需要和学生发展
的客观实际,又要适应各地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要求,单一形式
的课程目标已不能做到这一点,从而使课程目标具有了多元化倾向。

课程结构也呈现为多元化:既有国家统一课程,也有地方课程;既有
分科课程,也有综合课程;既有核心课程,也有扩展性课程。

学科课
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综合课有活动课和社会实践课等。

4.全面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