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语文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语文教学一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中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更是其中的重要目标。
本文将以语文教学计划为基础,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
一、细化语文教学目标在制定语文教学计划时,我们要明确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细化:1.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基础。
通过阅读课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增加阅读量,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是学生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之一。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对所阅读的文学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理解,进而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活动:学生在参与文学创作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发展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培养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文学创作、课堂上进行文学赏析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4. 开展文学赏析活动:通过开展文学赏析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读书分享会、文学作品讲解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5. 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说话是表达思想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对话训练、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他们在文学鉴赏和文学创作活动中的表达能力。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语文教学计划中,我们需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的目标。
1. 选择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教学计划中,我们要选择对学生具有积极意义的文学作品,如经典名著、优秀文学作品等。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水平。
2.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要通过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在教室中布置文学海报、设立文学角等形式,营造出浓厚的文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和欣赏文学作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论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
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品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妙用导语,感受愉悦美《鼎湖山听泉》是一篇游记。
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记叙了游览鼎湖山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重点介绍了鼎湖山奇妙的泉声和听泉时的美妙感受。
但鼎湖山对于学生来说甚是遥远,所以导入非常重要。
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我在执教时特别注意了导入的妙用,效果非常好。
上课一开始,我首先放映课前在网上下载的鼎湖山美景让学生去感受图画的美并能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表达,使他们在学习前首先从视觉感知鼎湖山美的境界,为进一步体验教材中文字描述的美即理性感知起到了一个铺垫作用,学生们被美景吸引了,对课上的学习内容也显得兴趣盎然了。
是啊,导入设计得妙,往往瞬间就可以勃发学生学习热情,引人入胜。
适当得体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集中学生的兴趣。
但我认为导语也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
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个小小的活动。
只要恰倒好处,就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让学生受到愉悦美。
二、放飞想象,品味意境美想象在语文教学中是重要环节,是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激发学生说话、写作的有效途径,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延伸的重要环节。
《鼎湖山听泉》一课,作者听到的鼎湖山泉声及听泉时的美妙感受部分是教学重点,写得很美,但让学生去感受,领悟,体验这种美,离不开意境的创设,让学生在意境中去领悟鼎湖山泉声的美,从而体会到作者感受的美。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审美体验的载体。
以下是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多元文本阅读: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让他们接触不同风
格和题材的作品,培养对不同文学形式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2.文学鉴赏课程:安排专门的文学鉴赏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运
用、意境表达等,让他们学会欣赏文学作品的内涵和艺术价值。
3.诗词赏析:通过教学经典诗词的赏析,让学生领略古人的情感表达和意境描绘,培养他
们对诗词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4.创意写作: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让他们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培养他们
对语言艺术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5.文学活动和比赛:组织文学朗诵、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学生通过表演和朗诵来感受
文学作品的魅力,增强他们的审美体验和表达能力。
6.艺术欣赏课程:开设艺术欣赏课程,介绍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让学生从多个
角度感受艺术的美感和情感表达方式。
7.古典文化传承: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和
艺术价值,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在欣赏文学作品、表达情感和思想时,能够更加深刻地体验语言艺术的魅力和美感。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会 使学生 产生极大 的学 习欲望 , 自己的情感融 于作 品当 将 中, 因而 受到 熏陶影 响。
1 .优 化课 堂语言 , 学生感 受美的 熏陶 。常 言道 : 让 有
方面面的知识,并且通过不同形式的文学手段展示 出来 。
因此 , 为语文 教师在教 学 中不但要让学 生把握 住文 章的 作 现美 、 知美 、 认 欣赏美 、 受美 , 而获 得独特 的审美 体验 , 感 从
培养 了他们 的审美情 趣 , 并能确 立正确 的审美 观。
一
主旨, 学会 写作 方法 , 更重 要 的是使 他们 在语 文学 习中发 什 么样的教 师 , 会带 出什么样 的学生 。语文教 师充满 智 就 慧的、 优雅 和谐 的 、 诙谐 风趣 的 、 洁精炼 而 有磁 性语 言 , 简 无论 是在课前 导入 , 还是课 文 朗读 , 无论 是课 文分析 , 是 还 与 同学讨论 , 都要 饱含感情 , 干净利落 , 时充满期 待和关 有 爱 , 借其 特有 的语 言抓 住学 生 的心 , 凭 使他 们感 知语 言文
热爱 , 或是对 人间 冷暖的 昭示 , 不乏对 尊老爱 幼 、 更 团结协
课 的讲 授 时 , 当多 媒体屏 幕展 示 春天 的画 面 , 轻轻 的音
” 以一种 急切 的 、 快的 、 欢 激动 的心里情 绪 , 盼望 着 、 呼
乐奏 起 的时候 , 我开 始背读 第一 段文 字 :盼 望着 , “ 盼望 着
评价美 。另外 , 我还指导 学生有 选择 的课 外择 真 、 择善 、 择 情操、 审美情趣理解和评价教学内容 , 因而表现出教师的 诗词 的朗读 ,因为古 诗词不 仅在韵 律上特别 适合 朗读 , 而 教 师时 , “ 便 亲其师 而安其学 ” 他们便 会 自主的投入 学习 , ,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指学生用审美感知力捕获语文中的各种美,基于个性化的理解,在情感的驱动下,进行审美想象,形成审美愉悦。
这种感受再不断积累,成为经验,产生观点,从而形成主观的审美趣味。
初中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学科中丰富的审美因素进行美育教育,不断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创造的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多带给学生审美感受、审美愉悦,审美情感呢?一、培养学生在诵读中感知美“审美感知力是将生理感知赋予特定的社会意义,包含朦胧理解的一种对自然形式的领悟能力。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就表现在学生对诉诸视觉的文字及诉诸听觉的声音所蕴含的深厚内涵美和抑扬顿挫的形式结构美的领悟和感知。
如《林中小溪》中溪水表现出来的冲决一切障碍非达到自由水域不可的顽强精神美;行文有张有弛的内在节奏美;《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空阔旷远的意境美等等。
在感知过程中,文字的视觉感受比较固定,更多的变数则存在于听觉的声音。
所以要想提高审美感知力应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的因素,进行各种方式的诵读,引起足够的审美注意。
如声情并茂的范读,优美的配乐朗读,气势恢宏的集体诵读,富有声音特质的男女声单读,鉴赏性的比较朗读等等。
根据所感知的美的种类特点,选取合适的诵读方式,突显这种美的审美特质,并加以强化形成经验,培养审美感知力。
再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文章抒写了有志男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豁达胸襟和宏伟抱负,展示了一种恢宏壮阔的阳刚之美。
所以教学中应该多采用男生齐读和集体诵读的方式,用响亮、雄浑而有气势的声音使学生感到一种精神的震撼与振奋,从中得到审美愉悦。
进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忧患意识,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二、培养学生审美逻辑理解能力审美理解是指在审美中,从理知上认识审美对象的情感性质和技术特征。
是渗透了感知、想象、情感诸因素并与它们融为一体的某种非确定性的主观认识。
对题材、人物、故事、情节以及技法、技巧的认知是构成审美的前提条件。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语文学科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仅是掌握语言表达的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其中,审美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探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文化意识和审美能力等多个方面。
其中,审美能力是指学生通过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评价和创作,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审美情趣的能力。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提升审美能力。
二、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1.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应该通过阅读名著、古诗词等文学作品,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欣赏其中的韵律美、意象美和情感美。
通过品味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审美鉴赏能力。
2. 开展多样化的文学创作活动学生参与文学创作活动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写稿、作文、诗歌创作等活动,引导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表达内心感受、塑造形象,提升自己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
3. 听取专业的文学讲座和演讲邀请专业的作家、学者进行文学讲座和演讲,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通过专家的讲解,学生可以了解作品的背景知识、艺术特点和创作技巧,从而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
4. 参观艺术展览和演出活动学生应该积极参观艺术展览、剧院、音乐厅等文化场馆,感受不同艺术形式的美。
通过观看精彩的舞台表演、艺术展览,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提升对不同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关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基础。
良好的语文素养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修养和文化素质,使他们更能欣赏、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
同时,学生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能够感受文字的魅力和美感,培养自己对美的敏感度和审美情趣。
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学生能够接触到大量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营养,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品味。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方法与途径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品味和审美情趣。
下面是一些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方法与途径,希望对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感体验。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选取精美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美与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欣赏活动,如朗诵、诗歌演绎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美的感受,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欣赏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学作品,如古代诗歌、经典小说等,让学生了解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文学风格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体裁的兴趣和喜好,从而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
三、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作品中的意象、形象、语言技巧等艺术手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还可以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形式进行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欣赏的能力。
四、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评价活动,如写作文、绘画、创作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表达和创作来展示对作品的理解和欣赏。
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从中获得反馈和启发。
五、建立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除了课堂上的阅读教学,建立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也是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推荐优秀的文学作品给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阅读,丰富自己的阅读经验和文化素养。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分享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如何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语文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除了传授知识和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外,语文教学还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指个体对美的感知、理解和鉴赏的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至关重要。
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通过语文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创造和想象。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写作、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存在。
同时,在阅读和讲解文学作品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联想和想象。
这样的创作和想象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思维,提高他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喜欢读书,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挑选优秀的文学作品,讲解其背后的艺术特点和意义,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同时,可以安排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从中体验美的乐趣,培养审美情趣。
3.注重语言表达的美感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美感。
教师可以通过课文解析、语言点讲解等形式,向学生传递语言的美、形式的美和文化的美。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度,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培养他们对语言的敏感性和表达的美感。
4.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除了文学作品,语文教学还应该涵盖其他艺术形式,如音乐、绘画、戏剧等,培养学生对多样艺术形式的鉴赏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观摩、欣赏活动,带领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演出,引导学生从音乐、视觉、表演等多个角度感受艺术的美。
通过这些艺术鉴赏活动,学生可以拓宽审美领域,培养对各种艺术形式的欣赏能力。
5.运用跨学科教学方法语文教学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运用跨学科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一年级语文教案
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一年级语文教案一年级语文教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引言:审美情趣的培养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年级语文学习中,通过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本教案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
一、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1. 理论知识:学习音乐基础知识,如乐理、音符等,了解音乐的基本构成要素。
2. 听音乐:周期性地听一些优美的音乐作品,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等,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欣赏能力。
3. 创作音乐: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表达个人情感。
二、培养学生的绘画审美情趣1. 学习基本技巧:教授学生一些绘画的基本技巧和方法,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2. 欣赏名画:学习欣赏一些名画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和绘画技法,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创作绘画作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三、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情趣1. 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用声音、语调等方式恰当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2. 欣赏文学作品:选取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或通过故事讲解、影视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3. 创作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创作简单的文学作品,展示个人的想法和情感。
结语:通过以上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绘画和文学审美情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的实践、鼓励学生的创新,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目标,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水平。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下是一些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策略:
1.鼓励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
等,让他们在阅读中领略文学的魅力,培养对文字的审美情感。
2.引导学生欣赏美的艺术作品:通过观赏名家书画、音乐、舞蹈等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
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让他们感受到美的力量。
3.组织课外文艺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文艺活动,如朗诵比赛、文艺表演等,让学生参
与其中,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4.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自然景色、人物风采等,让他们
学会用心去观察、用心去感受,从而培养审美能力。
5.鼓励学生进行创作:通过写作、绘画等方式,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见解,
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表达能力。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不仅能够掌握知识,更能够领略到文学艺术的魅力,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学生的审美情趣日益被忽视。
审美情趣是人们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是人文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是培养他们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学作品是人们对生活的反思和表达,是美的载体。
通过读取名著名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的美的语言、情感和形象,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教师还应该与学生互动,共同探讨文学作品中的美和真理,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审美情趣也是必不可少的。
艺术作品是人们对世界的感悟和表达,是美的陈述。
教师可以通过引领学生参观美术展览、观赏音乐会等活动,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
在学生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艺术作品中的线条、色彩、节奏等元素,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审美情趣也是非常重要的。
自然是天地之间最大的艺术家,自然界中蕴含着无穷的美。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组织学生到郊外野外踏青,或者进行户外写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的美妙。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和景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审美情趣也是教育的关键。
生活是最真实的艺术,每一个人都在生活中感受和创造美。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现身边的美,例如通过观察校园、社区等环境中的美景,欣赏同学们的优秀作品等。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美的理解。
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以对现实生活中的美有更加深入的感悟和理解。
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自然和现实生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美的存在。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和意识锻炼与培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审美情趣和意识的锻炼与培养小学语文教材十分注重各种素质的综合发展,需要教师吃透教材,发掘教材中的育人因素,注重审美情操、品格情操的熏陶与培养。
过程的实践责任在于教师:即采用何种方法去熏陶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此,我认为,教育中必须使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联结,注重“音乐美、图画美、意境美、品格美”的熏陶与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感受音乐美,增强语感和想像力乐艺术。
这种来自视、听高级感官而产生的美感对学生来说能获得一种精神愉悦和情感满足。
巧妙地运用音节艺术能激发学生的想像,使情感,思维及个性心理活跃起来,产生出一种既轻松自由又深沉博大的快乐体验。
语文教材中的诗歌、儿歌、散文、绕口令中的韵律美,节奏美让人余音绕梁,回味幽长。
1.1 把握语句的节奏,培养良好的语感握好语言的节奏与韵律所显示出来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调,轻重缓急的语速,字里行间的回环往复,体现出一种和谐的音乐美。
教师应抓住教学契机,点拨、启迪学生把握轻快、凝重、低沉、高亢、舒缓、紧张的节奏,把学生引入一个千姿百态的意境,富有节奏的朗读,使学生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获得情感和情性的熏陶。
如我在指导朗读《荷花》中的一段话:白荷花/在这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
有的/花瓣全都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第一句话总起句,句首的“白荷花”起提示作用,指导读重音,二至四句起始“有的”读时稍加停顿;第二句描述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语调轻松,语音稍低;第三句写有的花瓣全都开了,“全都”读重音,语调稍高,语速稍快,展现荷花怒放的气势;最后一句语音稍低,稍重,好似花骨朵积蓄力量,就要竞相开放。
通过这样的美读,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像,体味白荷花的美姿。
1.2 借助器乐创设情景,激发想像力美结合,就能创设出良好的情景。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更是其中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文学写作能力。
本文将探讨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艺术氛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艺术氛围,使学生接触到各种形式的优秀文学作品。
可以在教室中悬挂文学名人的画像,摆放一些与文学相关的艺术品。
在教学中,可以适当播放一些与文学相关的音乐,或者邀请一些有文学修养的人士进行讲座,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开展文学活动举办文学比赛、阅读分享会等形式多样的文学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比如开设诗歌朗诵比赛、作文比赛等,鼓励学生展示他们的才艺。
同时,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让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喜欢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分享中汲取灵感,拓宽自己的阅读领域。
三、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可以通过课堂作文、文学创作班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的主题或者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文学性的描写。
同时,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的创作成果,激励他们继续进行文学创作。
四、多样化的文学作品选读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等。
通过多样的作品选读,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不同的审美风格,培养他们对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作品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作品中的形象、情感、意境等,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提倡自主阅读在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读书交流会,分享自己喜欢的图书,同时也可以从其他同学的推荐中发现新的阅读方向。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上述措施,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生在接触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的同时,也会提升他们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案:通过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小学语文教案:通过诗词教学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一、培养学生对诗词的兴趣和理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创设情境:在授课之前,教师可以创设一个与诗词相关的情境,如画面、音乐或简单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当教师要教《静夜思》时,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安静的夜晚氛围,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
2. 背诵和朗读:让学生背诵和朗读经典的诗词作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感受语言的美感和韵律。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优美动人的诗词,让学生进行朗读,并在朗读时注意字音和声调的把握。
3.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活动,可以是模仿型的创作,也可以是自由创作。
通过模仿经典的诗词作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词的写作技巧,从而培养他们对诗词的欣赏和理解。
4. 组织课外诗词社团:学校可以组织课外诗词社团活动,提供学生交流和展示自己作品的机会。
这样做可以增加学生对诗词的接触和了解,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通过诗词教学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诗词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1. 深入解读经典诗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解读经典的诗词作品,让他们了解其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运用的意象以及表达的情感,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诗词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和对比不同的诗词作品,让他们发现其中的共同之处和差异之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表达,让他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创作出独特的诗词作品。
3. 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除了让学生理解和欣赏诗词作品,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词鉴赏。
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分析和评价,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观点和鉴赏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张洪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以美怡情、以美启真、以美导善”,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培养审美感受能力美学家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
”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课的审美教育也源于作品的语言,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语言的剖析,让学生感知语言的形象美、内涵美和思想美。
(一)欣赏自然美,陶冶学生爱美情操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描写大自然的散文,通过细致地描绘自然形象,展示无穷魅力。
如《草原》“一碧千里”的鲜明流畅,让学生领略草原的“畅旷美”和鲜明的“层次美”,使人心胸开阔,满目生辉;《可爱草塘》“清流图”的神秘恬静,让学生领受小河色调的“柔和美”和“对比美”,给人鲜明、振奋美的陶冶;《桂林山水》的秀丽多姿,让学生感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山水“清秀美”和“映衬美”,充满诗情画意,余味无穷。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文字的品析,结合图片的展示,把学生带进优美的境界里,使他们精神愉悦,产生一种美的享受。
以《火烧云》一文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开启学生形象思维,再造想象,使火烧云的景象在学生脑海中构成一副神奇瑰丽的图画:既有层次变化之美,又有神奇变幻之美;既有动态之美,又有形状变化之美。
使人陶醉,产生遐想,充满迷恋与向往,从而达到以美怡情,激发学生对美的探究,进一步深化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体会文章思想内容美,培养审美理想让学生学会生活,懂得生活,是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能有效地把“文道统一”起来。
那么,课文怎样通过美来揭示生活的“真”,让学生领会生活的美呢?如《养花》,老舍先生先写为什么养花,是因为花能给人一种自然情趣之美——只要开花,我就高兴;接着讲种什么花,好种易活的,会自己奋斗而不娇贵的花,体现作者一种朴实平淡生活的追求美,也是作者心境的体现,对人生不求过分雕琢的自然之法;再讲养花需要摸门道,需要辛勤劳动,领会劳动过程的苦乐美,体会一种价值的实现是艰辛劳动的付出;最后讲养花有成果时与人共享,有灾害时与人共悲,体现的是作者对劳动成果的赞赏、珍惜之美。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效途径
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 学生的审美体验
引入艺术元素,激发学 生的审美兴趣
开展审美教育活动,提 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创新评价方式,鼓励学 生创造性思维
提高教师审美素养
定期开展教师审美培训,提高教师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鼓励教师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和审美品位。 组织教师观摩优秀影视剧和艺术展览,拓宽教师的审美视野。 建立教师审美情趣评价机制,将审美教育纳入教师绩效考核。
举办文学创作比 赛,鼓励学生创 作自己的文学作 品,培养学生的 创造力和想象力 。
邀请文学专家进 行讲座和指导, 提高学生的文学 素养和审美情趣 。
举办写作比赛
目的:激发学生的 创作热情,提高他 们的审美情趣
实施方式:定期举 行写作比赛,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
效果:通过写作比 赛,学生可以锻炼 自己的写作能力, 提升对美的感知和 表达能力
高中语文教05学中审美情
趣培养的评估与反馈
制定评估标准
评估内容:学生对文学作品机制:及时向学生提供评估结果,指导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审美情 趣 动态调整: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确保学生审美情趣 的有效培养
进行过程性评估
评估方式:观察、 测试、问卷调查 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实施方式:定期举行朗诵比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选优秀 选手并给予奖励
注意事项:教师应给予学生适 当的指导和鼓励,确保比赛的 公平公正
开展文学社团活动
组织学生参与文 学社团,激发学 生对文学的兴趣 和热爱。
通过文学社团活 动,引导学生阅 读经典文学作品, 提高学生的阅读 能力和审美水平。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培 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有
浅谈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浅谈语文教学中小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宝坻师范附小殷晓玉李永凤语文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广阔舞台。
教育部颁发的《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品格。
语文教学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品格情操的熏陶,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
小学语文教材是精心选择的,每篇课文都是语言规范、思想内涵丰富的佳作。
在教学中,我根据美育的目的、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有选择的从四个方面把审美教育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根据遣词造句,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文章是思想和语言的统一体,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选择了许多我国优秀作家的作品,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诗情画意的文章,带有很强的音韵美。
教学时教师利用朗读,点词抓句,让学生细细品味富有激情和美感的语言,能深深敲击学生的心扉,使学生沉浸在其情其景之中,给予美的享受。
如在讲读《第一场雪》一文时,抓住“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等几个重点词的朗读,使学生领略到描写大雪景色的精美语言。
又如讲读《桂林山水》一文,利用朗读抓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感受所描绘的景色美。
抓住分别描写漓江水、桂林山特点的两个排比、比喻及句中“啊”字的变音,“真静啊(nga)”、“真清啊(nga)”、“真绿啊(ya)”、“真秀啊(wa)”等,进行品读指导;学习描写桂林山水时,抓住“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怪石嶙峋”、“危峰兀立”等词语,反复朗读,读出漓江水的清、静、绿,桂林山的奇、秀、险,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仿佛自己真正是荡舟绿波之上,行游画卷之中。
在感受景色美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染力,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通过创设情景,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提出“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
许多文章都是作者耳闻目睹、亲临其境的感受。
离开了具体情境,就难理解课文所表达的主旨和优美的意境。
探求课文的“美”,首先应入“境”,只有入“境”,才能探出作品中的美。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陕西绥德辛店中学马志远内容摘要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
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应从五个方面入手:巧用导语感受开始美,塑造形象追求美,把握诵读体会吟诵美,放飞想像品味意境美,板书设计体现和谐美。
教师要用自己全部的感情去指导学生体验课文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美、自然美、精神美,用发自灵魂的真情实感去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达到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和知识教育的目的。
关键字:语文审美教育审美情趣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写作、思考等智力方面的素质,更为重要的责任在于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
用美的方法组织教学内容,以艺术化的手段启发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结构。
在课文中,美无处不在,无论是说明文、议论文,还是诗歌、散文、小说都体现着深刻的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和艺术美的丰富内容,蕴含着大量的道德美、形象美、语言美、文化美、人文美等因素。
因此,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理解,就不仅仅是认识活动,而且是欣赏美、理解美、评价美、创造美的活动。
逐渐使学生受到美的感染,对自然、社会、人类现实生活中所呈现出来的种种美的现象和对事物产生震动、惊异、赞叹、仰慕、热爱、振奋等美好的情感,从而激发强烈的向往与探索的愿望和热情。
在智能教育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但能提高智能(知识与智能、动作技能和心理技能同时发展)的健康发展,而且促进非智力因素(即情感意志因素)的健康发展。
另外,情感的调动、意志的保证又能使想象丰富,思维活跃,灵感触发,成了推动智能发展的内在动力。
这样,智能、情感、意志三种心理结构相互依赖、互为因果、相辅相成地得到发展,有效地避免了把学生变成单纯的知识“储存器”的弊端。
那么该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巧用导语感受开始美“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
在语文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的语言 同步解说 : “ 8 0年 1 16 0月
而作 为文质兼美 的典范文章 ,通常 也能 激发 学 生获 得 愉悦 的心理 期 待。这种 审美 的心理期待正是教师
培养 学生 审美情趣 的最佳契机 。教 师应 抓住 这个 契 机 ,采 取 有效 方
缓紧凑等处理方法的指导 ,如学 习
《 西花厅的海棠花 又开 了》一文 , 能
使学生更 了解老一辈无产 阶级革命
明, 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 , 易于拨动
学生的心弦 ,把 学生带人课文 的情
境。
家的伟大情操 与高尚情怀 ,体会邓 颖超对周恩来 的深情 以及对他深深
的思念 , 因此 , 指导 朗读 时 , 提醒 应
学生审美情趣 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方 法 。俗话 说 :“ 读书百 遍 ,其义 自 见。 ”老师通过 指导学生 诵读 的训 练 ,从语言形式的变幻 、语音节奏 的强弱 、用词造句的色彩 、情调和
遇赦的欣 喜欢快之情 ;毛泽东 曾以
‘ 神女应无 恙 , 当惊世界殊 ’ 这样生 动的笔法赞美社会 主义建设 的巨大
1 充 满激 情 的语 言 渲 染 。课 .
堂 上 ,无 论 是 导入 课 文 还 是 分 析 课
文 ,教师 的语言 、音调 、表情都应
充 满审美魅力 。如教 《 三峡》 时 , 为创 设情境 ,可设计这样 的导 语 : “ 长江三峡是我 国著名 的风景胜地 , 古往今来 ,以其雄 伟壮丽的景色不
与课文 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 愤的 情 绪之中。然后 ,教师再适 时提 出 问题 :看到这段 录像 ,你们最想说 什么?问什 么?如果 我们来到 圆明 园前摄影 留念 ,我们 可否像平 时照 相 一 样 ,摆 个 造 型 ,伸 个 “ ” V 型。这些设 问 ,深入其境 ,意切情 真 ,有利 于激发学生铭记历史 、发 奋 图强 、热爱祖 国的思想感情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摘要: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
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
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情趣插图想象
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师集中的艺术体现,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美。
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地成长,而且还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培养高尚的人格。
教师要充分发现美的因素,及时引导学生去品赏,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于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使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是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基础教育的美育任务在新课程培养目标上的体现。
那么,基础教育语文课程在美育方面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用导语
心理学研究表明:愉悦的情绪对学习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它能引起和保持学习的兴趣,给大脑带来清晰的状态。
因此,适当得体
的导语不仅能消除学生的疲劳、集中学生的精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给学生一种和谐愉悦的心理体验,感受愉悦美。
人们都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一堂课的开头非常重要。
富有经验的教师很重视导语的设计,他们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投石激浪”,往往瞬间就可勃发学生的热情,引人入胜。
精妙的导语能够调节学生的心理,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五彩缤纷的语文课堂。
导语主要是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体来设计,它可以是一段风趣生动的语言,可以是一幅优美宜人的画面,可以是一段轻松明快的音乐,可以是一个蕴含哲理的问题,也可以是一次小小的活动。
如在教学《莫高窟》这一课时,用课件播放莫高窟的图像,让学生欣赏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
欣赏时有的学生睁大了眼睛,目不转睛;有的则不停地发出赞叹声,很显然,学生已经被莫高窟的灿烂辉煌和精妙绝伦深深地震撼了。
这时教师问:“欣赏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此时,学生表达的欲望已经被激活了。
有的学生说:“莫高窟真是宏伟瑰丽啊!”有的学生说:“我真是佩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这里的每一件东西都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进入文本:“那么课文向我们介绍了莫高窟的哪些艺术珍品呢?它们又有哪些特点呢?”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审美教学活动中来。
二、巧借插图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构思新颖、充满情趣的各种插图,这些插图富于美感,具有一定的审美趣味。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这些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是培养学生感知力和审美鉴赏力的一条重要途径。
插图的直观性、明晰性,更容易唤起学生心中的美感,所以运用插图渗透审美教育,学生更容易披情入境。
如教学《宿新市徐公店》这首古诗时,引导学生结合插图,体会由菜地、篱笆、小径和路边新叶不多的树木组成的幽深画卷,感受田园风光的幽静、安逸,呈现由黄蝶、菜花和儿童构成的画面及儿童急走、黄蝶乱飞的动态感,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乡间田园春色的美和诗人对乡间儿童的喜爱。
三、引导想象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悟美。
这种美不仅包括文本中所描写的意境美,还包括透过文中的人物所传达出来的心灵美。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其中之美呢?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
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擎起驰骋思维的天空。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感情,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经,以作者描绘的景物为纬,放飞想象的翅膀。
如教学《黄果树
瀑布》一课,课文的第2、3、4自然段描写了黄果树瀑布的声音和形态,课文意境优美,在学生学习了语言文字后,可以播放一段黄果树瀑布的录像,让学生置身于美的意境中,产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之感,从而扩展思维想象黄果树瀑布的美。
正是通过想象,让学生感受到了意境美,而在感受意境美的同时,学生也会回味欣赏意境美的过程,这就是想象美。
四、创设情境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注重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感悟其中之美,那么首先教师应该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古人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教学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才能体悟到文中之美。
在这里,教师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教学语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善于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美的形象。
如教学《黄果树瀑布》一课,指导学生学习“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这句话时,在理解相关词语后,适时播放课件,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真正感受到黄果树瀑布声音之美。
实施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是语文老师应尽的责任。
王国维先生在《论教育之宗旨》中告诫我们:“美育者一面使人感情发展,以达完美之城,一面又为德与智之手段。
”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应在对学生语文全面
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下一番功夫,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语言文学知识,使“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还要立足于培养、熏陶美好的情感、情操,塑造完美的个性品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发展可支持终身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