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大学微生物学教学大纲

第1章绪论

1. 本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为学生打开微生物学世界的大门,激发他们学习微生物学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

1. 引导学生走进微生物世界,了解微生物是什么?做什么?以及与人类的特殊关系(历史、现在与未来)。

2. 明确微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学习微生物学课程的重要性。

3. 展望微生物学的未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明确肩负的重任。

2. 授课主要内容:

1.1 微生物

一. 微生物与人类二. 微生物及其共性三. 微生物在自然界的位置

1.2 微生物学(微生物的发现和微生物学的建立与发展)

一. 微生物的发现二. 微生物学发生、发展和展望

3.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2章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

1. 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向学生介绍进行微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术,即无菌技术、纯种分离技术、培养技术和显微技术,使他们了解微生物学在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上与动植物学研究的不同,为后面介绍其他微生物学相关知识打下基础。

2. 授课主要内容:

2.1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

一、无菌技术:1. 微生物培养的常用器具及其灭菌; 2. 接种操作

二、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1.稀释倒平板; 2.涂布平板; 3.平板划线; 4.厌氧微生物的分离

三、用液体培养基分离纯培养

四、单细胞(孢子)分离

五、选择培养分离;1. 利用选择平板进行直接分离;2. 富集培养

六、微生物的保藏技术(调整到微生物生长控制讲授之后)

七、二元培养物

2.2 显微镜和显微技术

一、显微镜的种类及原理

1. 普通光学显微镜;

2. 暗视野显微镜;

3. 相差显微镜;

4. 荧光显微镜;

5. 透射电子显微镜;

6. 扫描电子显微镜;

7. 扫描隧道显微镜

8.原子力显微镜

二,显微观察样品的制备

1. 光镜制样(染色观察;活体观察);

2. 电镜样品制备(不讲,学生可自学)。

3.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3章~第4章微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 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第三章:微生物的类群及其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包括原核和真核微生物生物

为了授课的系统性,本部分汇总了课本上不同章节的的内容并按照类群-形态-结构-功能的脉络进行了系统化。教学内容来源包括:

第二章:第3节(显微镜下的微生物-主要为形态学内容)

第三章:第1-2节(原核和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第十三章:微生物的多样性部分内容

通过本章的教学,学生应了解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三菌和三体)、古生菌和真核微生物(主要为酵母和霉菌)的基本结构特点(群体/个体)、功能和生活特性,对细胞型微生物的多样性形成概念。

2. 授课主要内容:

3.1真细菌的类群、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

一、一般形态及细胞结构

二、放线菌

三、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

四、粘细菌

五、蛭弧菌

六、蓝细菌

重点:细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各种真细菌的基本特性

3.2古生菌

一、概念的提出

二、细胞形态

三、细胞结构

重点:古生菌的概念及其与真细菌、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4 真核微生物

一、霉菌

二、酵母菌

重点:霉菌、酵母菌的主要特性(细胞形态及生活史,并注意将霉菌-放线菌;酵母-细菌进行分析、比较)

3.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5章病毒

1. 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对病毒这个微生物世界中特殊成员有一个全面的基本了解,包括病毒的特点、概念的发展、定量的基本方法、病毒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点、生活规律等。

2. 授课主要内容:

微生物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病毒

5.1 病毒的一般性质:

一. 特点、定义及宿主范围;二. 定量测定(蚀斑测定);三. 群体特征(包涵体; 蚀斑)。

5.2 毒粒的性质:

一. 毒粒的形态结构:大小和形状;壳体结构;包膜结构; 结构类型

二. 化学组成: 核酸;蛋白质;脂质;糖及其他

5.3 病毒的复制-以噬菌体为例

一. 噬菌体的复制周期: 复制周期; 一步生长曲线.

二. 温和噬菌体的溶源化。

5.4 亚病毒因子:卫星病毒;卫星RNA;类病毒;朊病毒

3.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第6章微生物的营养

1. 本单元或章节的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微生物营养类型的特点及多样性,以及根据不同微生物各自的营养要求,配制相应的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培养的理论知识,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及其基本特点,为今后对微生物的研究与利用打下基础。

2. 授课主要内容:

6.1 微生物的营养要求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二、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6.2 培养基

一、选用和设计培养基的原则和方法;二、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

6.3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

一、扩散;二、促进扩散;三、主动运输;四、膜泡运输

3. 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掌握、熟悉、了解、自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