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古代常用虚词解释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一、语法:(一)词法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1.虚词:(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继续了)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出嫁了)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 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这样的)云梯之.械(这样的)。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其相当于“之+的" 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代物:问其.主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其"字本意:箕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天下皆是.也(这样的)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者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所者代词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语气词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不算是国家呢?)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读者(所读的书)所.仰望而终身也吾先子所.畏也欲以所.事孔子,事之“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或、莫都是不定代词或或.曰……(有人说……)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都有副词用法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都是合音词“于之”,“于是”诸“之于",“之乎”焉“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善莫大焉.(于之)语气词用法: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在句首:焉.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诸“之于”:投诸.渤海之尾“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孰:指事,指人何:何事。
11古代汉语重要虚词
(2)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
性,不译。 ①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
传·齐桓公伐楚) 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僖
公十四年) ③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3)凑足音节,不译。
①公将鼓之。(左传·曹刿论战) ②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 垄上,怅恨久之。(史记·陈涉世家)
(一)于(於、乎) 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如: 郑武公娶于申。(郑伯克段于鄢)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
(郑伯克段于鄢) 亟请于武公,公弗许。(郑伯克段于鄢)
3、引入行为动作比较的对象。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论语·八佾)
五、“焉”
(1)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 “于彼”。例: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②不复出焉。(焉:从这里。)
五、“焉”
(2)疑问代词,哪里,怎么。例: ①且焉置土石? ②非再至,焉知其若此? ③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
五、“焉”
(3)作语气助词,用于句末。例: ①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②今其室十无一焉。
以上例句中的“所……者”仍然指代的是行 为的受事者,等于“所”字结构,不等于“者” 字结构。
(五)“所以”的用法
①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韩愈《师说》) ③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 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所以”是由“所”与介词“以”组成的 凝固格式,据其意义分析,主要有两种用法:
(1)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 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 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 益。
文言文虚词解释
文言文虚词解释之综述文言文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使用的、表示语法关系的虚词。
这些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用法和意义。
下面将对常见的文言文虚词进行介绍:1. 之之是一个常用的虚词,用来表示音节的结束,有时也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
在文言文中,之通常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表示它们具有相同的属性或关系。
例如:“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2. 而而是一个常用的连词,用来表示前后两个词语之间的并列关系。
在文言文中,而通常用来连接并列的词语,表示它们具有相同的属性或关系。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3. 则则是一个常用的虚词,用来表示法则、准则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则通常用来表示一定的准则或规定。
例如:“君为臣纲,父为子纲。
”4. 乎乎是一个常用的虚词,用来表示疑问、感叹或反问的语气。
在文言文中,乎通常用来表示疑问或感叹的语气。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 之之是一个常用的虚词,用来表示音节的结束,有时也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
在文言文中,之通常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词语,表示它们具有相同的属性或关系。
例如:“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以上就是常见的文言文虚词之一——之的用法和意义。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虚词,如而、则、乎等。
这些虚词在文言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阅读、理解和翻译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言文虚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现代汉语中缺失的一环。
了解文言文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对于阅读、理解和翻译古代文学作品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文言文虚词进行综述,并简要介绍其用法和意义。
语文古文言文实虚词翻译
一、实词1. 山(shān):名词,指自然界的山脉。
例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翻译:我将登上那高耸的山峰,俯瞰群山,发现它们都显得很小。
2. 水(shuǐ):名词,指自然界的水流。
例句:水自源头来,山自云外来。
(王之涣《登鹳雀楼》)翻译:水是从源头来的,山是从云中来。
3. 月(yuè):名词,指自然界的月亮。
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水调歌头》)翻译:明亮的月亮何时会出现?我举起酒杯向天空询问。
4. 花(huā):名词,指自然界中的花卉。
例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翻译:春天睡觉不知不觉天就亮了,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昨晚风雨交加,不知道有多少花朵被吹落。
5. 雨(yǔ):名词,指自然界的降雨。
例句: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翻译:这场好雨知道下雨的时节,正逢春天便滋润万物。
二、虚词1. 而(ér):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论语》)翻译:学习了之后,及时复习,难道不是很愉快吗?2. 于(yú):介词,表示在某个时间、地点或范围内。
例句:古之学者必有师。
(孟子《离娄上》)翻译:古代的学者一定有老师。
3. 以(yǐ):连词,表示原因、目的或方式。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左丘明《左传》)翻译:因为他对待晋国不礼貌,并且背叛了楚国。
4. 之(zhī):代词,表示所指的事物或人。
例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论语》)翻译:学习了之后,及时复习,难道不是很愉快吗?5. 于(yú):介词,表示时间、地点或范围。
例句:孔子于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论语》)翻译: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日夜不停。
”通过以上对古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翻译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语言表达,领略古文的风采。
在学习和阅读古文时,我们要注重实词和虚词的积累,以便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内涵。
古代汉语的虚词
古汉语虚词介词介词的作用是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面,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或形容词的状语或补语,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原因、方式、对象等。
介词一般由动词虚化而来,因此意义上带有动词的性质。
区别在于动词可以独立做谓语,而介词需要和名词一起构成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1、于(於,乎)“于”和“於”原来都是动词。
两字上古读音不同,但作为介词用法相同,其差别主要在于不同历史时期和作者用字不同:甲骨文中只用“于”不用“於”,先秦一些古籍如《左传》、《荀子》等“于”、“於”并用,战国以后古书则多写作“於”。
汉字简化后,“於”又简化为“于”。
“乎”字的上古音与“于”相近,除常作为语气词外,还常作介词用,用法基本和“于”一致。
“于”的用法主要有五种。
(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
可译为:在、从、到等。
如: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宋公及楚人战于泓。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泳而归(《论语•先进》)(曾点)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
(《韩非子•五蠹》)成败之机在于今日(《赤壁之战》)这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介词“在”、“到”、“从”等。
除“乎”字外,现代汉语书面语还一直沿用,如“写于北京”、“成立于一九四九年”。
但在古代汉语里,表示处所的“于”字有时可以不出现,该处所名词直接用在谓语动词或动宾词组之后作补语,这体现了古今汉语的差别。
例如:吾闻秦军围趙王钜鹿。
《史记•项羽本纪》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史记•西门豹治邺》两句应为“于钜鹿”“于河中”。
(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
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
例如:利泽施乎万世。
(《庄子•大宗师》)先民有言:“询于刍荛。
”言博问也。
《荀子•大略》(刍荛(打柴的人)是询问的对象。
)不拘于时,学于余(韩愈《师说》)这种用法除“乎”字外,也常见于现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如“献身于革命事业”、“有利于各国人民”。
古代汉语32个虚词详细解释
32个虚词安/而/尔/夫/盖/故/何/乎/或/即/既/莫/乃/其/且/然/若/虽/所/为/惟/焉/也/以/矣/已/因/于/哉/则/者/之安⑪怎么,哪里。
例:①尔安敢轻吾射!②安求其能千里也?③又安敢毒邪?④燕雀安知鸿鹄这志哉?⑤安能复为之下乎!⑥安能抗此难乎?⑦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⑧君安与项伯有故?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域?⑩安得使余多暇日。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12)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⑫安全,安定。
例:①谢庄遂安。
②可以为富安天下。
③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
⑬安逸。
例: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⑭安生,有“养”的意思。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所安:这里指养生的东西。
)⑮哪里,什么。
例:①君谓计将安出?②欲安所归乎?③沛公安在?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⑤洞庭君安在哉!⑥夫当今生民之患果安在哉?⑯安抚。
例: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
⑰平静。
例:①始而惭焉,久而安焉。
(安:这里是心安理得的意思。
)②恬然自安。
(安:这里指内心平静。
)③孔明恰才心安。
④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安:这里有心安理得的意思。
)而⑪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却”。
例:①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②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③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⑫表示偏正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着”、“地”等,或不译。
例:①一丝而累,以至于寸。
②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③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④朝而往,暮而归。
⑤掩口胡卢而笑。
⑬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相当于“如果”、“假使”。
例:①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②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⑭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
例: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②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③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④秦师轻而无礼。
⑮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
古代文言文的常用虚词与词性分析
古代文言文的常用虚词与词性分析古代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多方面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其中,虚词作为古代文言文中的一类常用词汇,具有重要的语法和修辞作用。
本文将对古代文言文常用虚词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词性和用法。
一、助词1. "之":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助词之一,多用于名词或代词后,起连接或修饰作用。
如:“百步穿杨之箭”,其中的“之”起到连接“百步穿杨”和“箭”的作用,使两者形成修饰关系。
2. "乎":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疑问助词,用于句末,用于构成疑问句或表示反问、感叹等语气。
如:“夫人何足贵乎?”中的“乎”表示反问。
3. "者":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助词,表示动作的行为者或事物的性质、状态等。
如:“吾闻君子之言,其言也信。
”中的“者”表示行为者。
4. "所":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助词,用于名词或代词前,用来引导宾语从句。
如:“有所作为”中的“所”引导宾语从句。
5. "乃":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连词,用于句首,表示因果关系、转折等。
如:“乃知天下之善人不敢言也。
”中的“乃”表示因果关系。
二、副词1. "其":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副词,用于名词或代词前,表示所指代事物的属性或特征。
如:“其德如此”中的“其”表示指代前面提到的事物。
2. "尚":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副词,表示程度较轻,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稍稍、略微的意思。
如:“尚能堪之”。
表示能够勉强应付。
3. "甚":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副词,表示程度较高,用于动词、形容词前,表示非常、十分的意思。
如:“甚是美好”中的“甚”表示非常。
4. "皆":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副词,表示全部、所有。
如:“皆大欢喜”中的“皆”表示全部人都欢喜。
5. "若":古代文言文中常见的副词,表示条件、假设或比拟。
古代汉语虚词总结
古代汉语一、语法:(一)词法「虚词:古代汉语中一个字形代表几个不同的虚词。
实词1.虚词:(1)以代词用法为主的虚词:之「代词:「人称代词「相当于“他”:爱公孙段,欲立之.Y相当于“你”: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那么你之后就没有人再< | 继续了)I相当于“我”:幸来告语之.\ I指事代词“这”:之二虫,又何如。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出嫁了)助词「介词,连词:“的”:民之主也;以君之力,不能毁魁父之.丘。
(这样的)Y 云梯之械(这样的)。
I l 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虽我之 .死,有子存焉。
寡人之于国也。
“之”字本意:到(某地)去其「相当于“之+的”「代人,作定语:其.妻归,告其.妄弋代物:问其.主] [代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I主谓结构的主语:而观其.辟人也-作语气词C表示委婉的语气:吾其.还也(我还是走吧)表示推测的语气:民其无知也(百姓大概无知吧)・增加反问的语气:如之何其.废之「表反问“难道”: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其”字本意:箕是「代词,代前边出现的人,事:闻君行圣人之道,是.亦圣人也(这)W (译作:这、这个、这样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和这个相反)天下皆是也(这样的)■作指事代词:是.岁大旱(这);居是邦也(这个)现代汉语中,“之”、“其”、“是”作为代词已不用了。
者1特殊代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所J 者「代词 「名词+者(复指代词),就是指代名词本人:陈涉者.,羊城人也* I 动词+者,指示发出动作的主体,者字词组语气词 -表示假设语气“…的话”:不然者- 表示疑问语气“呢”:何以得擅许秦者.? -放在句尾和“也”连用:……而非邦者也(哪里见过五六十平方里的小国 不算是国家呢?)所C 所只能+动词或动词性词组,表示动作所涉及的对象:所I “所以”(所凭借的原因):故今具道所以未见所以敬王也(没有见到你所用来尊敬王的表现都是不定代词〔 或J 或曰 (有人说 )w I 如或知尔(如果有人了解你)• 莫「否定性不定代词:天下莫.不闻 “莫不中音(没有哪一个声音不符合节拍)善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都有副词用法 •或(作状语,表不肯定):或者不可乎(也许不行吧)<今者或是之亡矣(大概)一莫(表否定):民莫有斗心(老百姓没有抗争的决心)焉 f “于之”,“于是”: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让子路在这儿问路) 不复出焉(于之)(不再从这儿出去了) 善莫大焉.(于之)在句尾:于我心有戚戚焉.则就木焉(就和死差不多了)在句首:焉 有仁人在立,罔民而可为也?L "之于”:投诸渤海之尾“之乎”:有诸?(有这件事吗?)读者(所读的书) 所仰望而终身也 吾先子所畏也 欲以所事孔子,事之焉 L都是合音词 诸丿于疋 语气词用法:“ —亠 ” a 于之 ,“之乎孰、何、安、胡、曷――代词,“什么”孰:指事,指人何:何事。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
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整理初中文言文虚词主要包括:之、乎、者、也、矣、焉、哉、邪、耳等。
这些虚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需要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理解。
一、之1、用作代词:表示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它们”、“这种情况”等。
例如:《论语》中“之子知之矣”,意思是“他知道了”。
2、用作连词:表示修饰或解释,相当于“的”、“而且”、“于是”、“因为”等。
例如:《荀子》中“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意思是“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因此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二、乎1、用作语气助词:表示疑问、反问、推测、命令、感叹等语气,相当于“吗”、“呢”、“吧”、“呀”等。
例如:《诗经》中“悠悠苍天,此何人哉?”,意思是“长远的天啊,这究竟是什么人呢?”2、用作介词:表示比较、比例、等同、被动等意义,相当于“比”、“像”、“在……上”、“被”等。
例如:《庄子》中“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我的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限”。
三、者1、用作助词:表示提顿、解释、命令等语气,相当于“的”、“……的话”、“……的事情”、“……的人”、“……的地方”等。
例如:《论语》中“论百家中以儒者为本”,意思是“论百家中以儒家最为重要”。
2、用作代词:表示人、事、物,相当于“他”、“她”、“它”、“他们”、“它们”等。
例如:《荀子》中“天地者,生之本也”,意思是“天地是生命的本源”。
四、也1、用作助词:表示解释、判断、疑问、命令、提顿等语气,相当于“了”、“呢”、“吗”、“啊”等。
例如:《诗经》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意思是“青色的衣领,悠扬的心。
纵然我不曾去找你,你难道就不回音吗?”2、用作代词:表示强调,相当于“如此”、“这样”等。
例如:《左传》中“晋侯谓伯瑕曰:吾不如也”,意思是“晋侯对伯瑕说:我不如你啊”。
五、矣1、用作助词:表示完成时态,相当于“了”、“呢”等。
虚词全解析,包含古汉语常用18个虚词
虚词全解析(含古今常见虚词例析)虚词: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
1虚词的共同特点读音1释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118个文言文虚词11、而12、何13、乎14、乃15、其16、且17、若18、所19、为110、焉111、也112、以113、因114、于115、与116、则117、者118、之虚词的共同特点一是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示语法意义;二是不能单独成名,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三是不能重叠。
这些与虚词无词汇意义有关。
音义读音xūcí释义基本解释1. [function word,empty word;form word] 没有完整的词汇意义,但有语法意义或功能意义的词。
汉语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象声词。
2. [boastful words]∶虚夸不实的言辞这都是狗儿一片虚词,老爷千万莫信。
——《三侠五义》详细解释1. 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但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
参见“虚字”。
“副词,这一术语译自英语的adverb,即附于动词、形容词及其他副词的词类。
马建忠仿效西洋语法所写的《马氏文通》,立‘状字’一类,‘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曰‘状字’,相当于英语的adverb。
《马氏文通》以后的语法著作里,改状字为副词,一直沿用到现在。
”(张静《论现代汉语副词的范围》商务1983,第10页) 词在汉语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古往今来,人们都非常重视副词的运用。
2. 空话;假话。
《商君书·慎法》:“彼言说之势,愚智同学之;士学於言说之人,则民释实事而诵虚词,民释实事而诵虚词,则力少而非多。
”唐蒋防《霍小玉传》:“玉自生逾期,数访音信。
虚词诡说,日日不同。
”《红楼梦》第六八回:“那察院深知原委,收了赃银,次日回堂,只说张华无赖,因拖欠了贾府银两,妄捏虚词,诬赖良人。
”孙犁《秀露集·读<蒲柳人家>》:“历史最正直公平,不需要虚词,更厌弃伪词。
高中文言文实词虚词归纳整理
高中文言文学习中,实词和虚词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实词指的是有实际意义的词,可以单独充当句子成分,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虚词则是指没有实际意义,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需要依附于实词来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如介词、连词、助词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归纳整理:
一、实词
1. 爱:喜爱、珍惜、吝啬
2. 安:安定、安全、舒适
3. 被:覆盖、遭受、穿着
4. 倍:加倍、背向、违背
5. 本:根基、原本、本原
6. 鄙:低微、轻视、边疆
7. 兵:军队、武器、战争
8. 病:疾病、困苦、弊病
9. 察:观察、考察、审查
10. 朝:朝廷、朝代、早晨
二、虚词
1. 之:代词,代替名词,如“之子于归”
2. 而:连词,表并列、转折、递进,如“人而不知”
3. 以:介词,表示手段、原因、标准等,如“以诗会友”
4. 也: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判断、肯定、停顿,如“孔子者也”
5. 其:代词,代替名词,如“其人虽已没”
6. 者:助词,用于名词后,表示……的人或事物,如“学者”
7. 于:介词,表示在、比、从、向,如“于归”
8. 与:连词,表并列、参与,如“与民同乐”
9. 所:助词,构成所字结构,表示被动、位置、范围,如“所见”
10. 则:连词,表条件、假设、推论,如“一则以喜”
这些实词和虚词是文言文中的基础词汇,掌握它们对于理解和翻译文言文至关重要。
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每个词的具体用法和语境,以及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功能。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大全
古代虚词总结知识点大全一、虚词的定义与作用虚词是指在句中不表示实际意义,而是用来连接、修饰、补充或表达情感等作用的词语。
虚词不具备明确的实际含义,但在句子中起着重要的语法和逻辑作用,是构成句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词可以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感叹词等。
二、介词介词是一种连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于句子中的语法成分,表示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与其他部分的关系。
介词一般放在名词或代词前面,表示时间、地点、方向、原因、方式等概念。
介词在句子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常常决定了句子的语法结构和逻辑关系。
1. 关于时间的介词:at(在……之前)、in(在……之内)、on(在……之上)、before(在……之前)、after (在……之后)、since(自从……以来)、for(以……之久)、during(在……期间)、until(直到……为止)、from(从……起)、to(……至)等。
2. 关于地点的介词:in(在……之内)、on(在……之上)、at(在……之处)、under(在……之下)、over (在……之上)、between(在……之间)、among(在……之中)、beside(在……之旁)、near(在……附近)、next to(在……附近)、opposite to(在……对面)等。
3. 其他介词:of(……的)、from(从……起)、to(……至)、for(为了)、with(带有)、without(没有)、by(通过)、about (关于)、before(在……之前)、but(除了)、except (除……之外)、like(像……一样)、as(作为)、because of(由于)、due to(由于)、owing to(由于)等。
三、连词连词是连接两个或者多个词、短语、句子等成分的一种词类,起着连接、衔接、对比、递进、转折等作用。
连词在句子中起到了重要的语法和逻辑作用,帮助句子结构的衔接和段落内容的连贯。
认识常用的文言虚词与助词
认识常用的文言虚词与助词文言虚词和助词在古代文言文中起到连接句子成分和调节句子结构的作用。
了解和掌握这些虚词和助词对于学习和理解古代文言文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文言虚词与助词。
一、文言虚词1. 乃:表示“就是”、“于是”,在句中常用作连词。
例如:“时而用兵,乃大者胜”。
2. 而:表示递进关系,用于连接并列的成分。
例如:“蓝天白云,花草低吟而舞”。
3. 何:表示疑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
例如:“人心何在,天地可问”。
4. 其:表示指代,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它的”。
例如:“其言谨慎,深得老师赞赏”。
5. 以:表示手段、目的或原因。
例如:“以智慧解决问题”、“以天下为己任”。
6. 如:表示比喻或举例。
例如:“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7. 曰:表示说话的动作,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
例如:“水曰:无心者不成其事”。
二、文言助词1. 之: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
例如:“才子之家”。
2. 乎:表示疑问或感叹。
例如:“天地之间,何其广乎”。
3. 者:表示处于某种状态或身份的人。
例如:“学者之道,求实务实”。
4. 也:表示肯定的语气。
例如:“年年岁岁,花开花落,人事如梦也”。
5. 与:表示主动或被动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和”或“与”。
例如:“师者,传道授业与人”。
6. 乃:表示判断或推测,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就是”。
例如:“人无完人,乃能够进步”。
7. 以:表示手段、方式或原因。
例如:“以文会友,以诗抒怀”。
以上所列举的文言虚词与助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学习与积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并能准确翻译和运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让你对文言虚词与助词有更深入的认识。
给你一个例子,你可以参考一下。
例:古人常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其中,“不思”与“则罔”中的“则”就是文言虚词,起到连接前后两个句子的作用;“不学”与“则殆”中的“则”同样也是文言虚词,起到连接句子并表示因果关系的作用。
十八个虚词及解释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而】(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螃蟹有六只脚,两只大爪子,(但是)如果没有蛇、蟮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剑门关崎岖又险要,一人守关万人攻不开。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到北边去救赵国,西边击退强秦,这是五霸一般的功业啊。
2.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②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回首观望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紫红、淡白,各种深浅不同的颜色,而且都象弯腰曲背的样子。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所以才丢下你跑到京城求官做,企图挣几斗禄粮。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把它击碎。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4.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却比蓝草的颜色还要青。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这是真的啊!我哥哥的美好品德反而使得他的儿子夭亡了啊!5.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各位如果有这种意思的话,就听我的指挥好了。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死后如果有知觉,那我们的分离还能有多久?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
初中文言文虚词总汇在古代汉语中,虚词是一类没有实际意义但对语言结构和语法有很大影响的词语。
虚词大多数起到连接句子成分的作用,用以标明关系或修饰性质,使句子更加严谨、完整、一致、流畅。
虚词在汉语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其中有很多常用词汇,但也有些较为生僻或容易混淆。
下面我们将会一一介绍虚词的分类和用法。
一、连词类1.和:表示并列、且、一致、加入等意思。
例如:百度和谷歌都是网络搜索引擎。
2.与:主要用于文言文,表示并列、串连、转折等意思。
例如:如今臣与君俱老,老以重忆之,欣以相劝之。
3.以:表示手段、条件、方式、动作等,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以目送别,哀不自禁。
4.虽:表示转折,意为“尽管”的意思。
例如:虽然我不想去,但是我还是答应了他。
5.然: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的意思。
例如:我很想帮你,然我真的没有时间。
6.若:表示条件,意为“如果”的意思。
例如:若不是你帮我,我一定做不到。
7.既:表示同时、二者都、已经等意思。
常与“而且”连用,表示双重含义。
例如:我既喜欢运动,而且也喜欢看电影。
8.亦:表示也、同样等意思。
例如:你喜欢看书,我亦是如此。
二、助词类1.的:表示所有、修饰意义和他关系密切。
例如:这是我的书,不是你的。
2.地:表示方式、方法等。
常在副词后面使用。
例如:慢慢地走,不要着急。
3.得:表示结果、程度等意思。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他跑得非常快。
4.了:表示完成、变化等。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你已经考过了,不用再担心了。
5.过: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经历。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昨天我去过了你家。
6.吗:表示疑问。
例如:你是不是喜欢他?7.呢:表示提问、询问、强调等意思。
例如:你那天在哪里呢?8.罢:表示责备、劝止等。
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别玩了,都快放学了,都该回家了罢。
三、介词类1.在:表示位置、场所、状态等。
例如:他在教室里学习。
2.中:表示处在两个、幾个当中、在一段时间里、在行为或活动中等。
例如:他站在人群中心。
文言虚词辨析
文言虚词辨析文言虚词在古代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了连接词句、表达语气、修辞等功能。
文言虚词的正确运用对于理解和阅读古代文献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文言虚词中的一些常见词汇进行辨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用法。
一、兮与矣兮(xī)和矣(yǐ)是文言虚词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词语。
兮多用于句末,表示感叹、感慨或补充说明,用于修辞加强。
例如:“明月兮,照沟渠。
”矣则常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断定或陈述的语气。
例如:“居民矣,口多。
”二、乎与哉乎(hū)和哉(zāi)也是常用的文言虚词。
乎多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疑问、疑惑或加强语气。
例如:“何乎哉,我之贵乎?”。
哉则多用于句末,表示感叹、疑问或加强语气。
例如:“人生何哉?富贵荣华,皆为一梦。
”三、而已与耳而已(ér yǐ)和耳(ěr)都表示“已经到此为止”,意思相近。
而已多用于句末,表示事情的结束或达到的限度,也可以表示“只是”、“不过”。
例如:“吾曰志于道,而已矣。
”耳则多用于句末,含有“就这样”、“已经够了”等语气。
例如:“亦可赏耳。
”四、乃与即乃(nǎi)和即(jí)都表示时间或逻辑上的紧接。
乃多用于句首,表示承接上文,表示因果关系,也可以表示转折。
例如:“明德乃厚”,“是乃求祺。
”即则多用于句中或句末,表示时间上的紧接或就是、就在的含义。
例如:“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
”五、所以与以所以和以都是用于引出原因、目的或手段的虚词。
所以多用于句末,表示“因为……所以……”,引导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例如:“贞观之治,所以千载一时也。
”以则多用于句中,引导原因、目的或手段,并常与动词连用。
例如:“以治国安邦之道。
”六、庶几与惟庶几(shù jī)和惟(wéi)都表示希望或假设的语气。
庶几多用于句末,表示希望或期望的语气,表示非常希望达到某种结果。
例如:“庶几民得安宁。
”惟则多用于句中,表示假设、设想或思索的语气,表示推测或思考。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
12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例句一、文言虚词的概念文言虚词是指在古代汉语中具有虚化、功能隐蔽的词语,常用来表示语气、态度等,起到连接上下文和修辞表达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12个常见的文言虚词,包括“乃”、“则”、“耳”、“焉”、“也”、“矣”、“尔/而”、“何”、“其”、“亦”、“若”和“故”,并给出相应使用例句。
二、乃1.含义:表示递进关系、结果推论或重要性。
2.例句:吾闻明主之道,则臣不自从乃迷。
三、则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附加说明或结果。
2.例句:士可杀不可辱,则礼为法。
四、耳1.含义:表示转折关系或引起后续解释。
2.例句:天下者,岂非一人之仓廪哉!上则有官府之粟帛,下则有农夫之劳耳。
五、焉1.含义:表示疑问、选择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吾欲遨游于山川之间焉。
六、也1.含义:用于肯定或否定的陈述中。
2.例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其味可人也。
七、矣1.含义:表示动作完成或陈述事实。
2.例句:君子喻于义,而施不必待于言;计正而不先矣。
八、尔/而1.含义:代词“你”或副词“还”。
2.例句: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九、何1.含义:引导疑问词组或感叹语气。
2.例句:余闻汝乃天下公敌,果然何事?十、其1.含义:表示所指或关系归属。
2.例句:欲速则不达者其所均也。
十一、亦1.含义:表示相似关系或转折意思。
2.例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亦知今夕是何年?十二、若1.含义:表示假设条件或比喻。
2.例句:昔日龙舸已渡黄河矣,今朝羊车复至若。
以上是12个文言虚词及其用法的介绍。
这些虚词具有丰富多样的功能,在文言文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理解和运用这些虚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言文的意思,并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希望本文能为读者对这些虚词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一些帮助。
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
古代汉语32个重点文言虚词古代汉语中有许多重要的文言虚词,这些虚词在句子中起着连接、修饰、表示态度等作用。
以下是32个古代汉语中的重要文言虚词及其用法:1. 於: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或地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于”。
例如:“於是乎,天下大治。
”(《孟子·告子下》)2. 乃:表示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就”、“便”。
例如:“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乃矣。
”(《论语·子罕》)3. 皆:表示全体,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都”、“全都”。
例如:“皆大欢喜。
”(《西游记》)4. 故:表示原因,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因此”、“所以”。
例如:“故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5. 而: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和”、“与”。
例如:“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而失之。
”(《左传·宣公十四年》)6. 亦:表示转折,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也”、“却”。
例如:“孟子曰:‘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亦虑人之莫得其私也。
”(《孟子·尽心上》)7. 乎:表示疑问或加强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啊”、“呢”。
例如:“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乎!”(《中庸》)8. 如:表示类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像”、“如同”。
例如:“犹是前番相见时,醉眼看诗如听琴。
”(李清照《如梦令》)9. 忽:表示突然,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突然”、“忽然”。
例如:“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但忆经年事,几番欢笑声。
”(李清照《如梦令》)10. 何:表示问询,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为何”。
例如:“何为而可为,何不为而可不为。
”(《孟子·尽心上》)11. 其:表示所属关系,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他的”、“其余的”。
例如:“剪径蹇驴,其毛骨鲠文。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12. 焉:表示动作发生的地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在哪里”。
古代汉语虚词
一、之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他”(他们)、“它”(它们)。
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②指示代词,表近指。
可译为“这”,通常作复指性定语。
2.用作助词,也分几种情况:①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
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②结构助词,补语的标志。
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可译为“得”。
③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④结构助词。
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译时也可省去。
⑤音节助词。
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
二、而1、用作连词。
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关系。
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②表示递进关系。
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③表示承接关系。
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表示转折关系。
可译为“但是”“却”。
⑤表示假设关系。
可译为“如果”“假如”。
⑥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
可不译。
2、用作代词。
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而况石乎!6、【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其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①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
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
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
文言文实词虚词总结一、引言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的经典文学语言之一,其实词虚词的使用是学习文言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实词虚词的正确运用对于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意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文言文中常见的实词虚词进行总结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二、实词实词是文言文中表达具体意义的词语,包括名词、形容词、副词和动词等。
实词常常用来描述事物的性质、状态、动作等,起到明确意义的作用。
1. 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名词的使用较为丰富,常常用来指代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
例如:•天:指天空或上帝•人:指人类•书:指书籍•道:指道路或哲理2. 形容词形容词用来描述名词的性质、状态等特征。
在文言文中,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前面修饰名词,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
例如:•美:表示美丽的意思•大:表示大小的意思•高:表示高度的意思•久:表示时间久的意思3. 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其他副词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副词通常用来修饰动词,表示动作的方式、程度、时间等。
例如:•徐徐:表示缓慢的样子•疾疾:表示快速的样子•常:表示经常发生的意思4. 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或行为的词语。
在文言文中,动词的运用较为复杂,通常需要根据语境进行理解。
动词在句子中通常充当谓语,表达主语的动作、状态等。
例如:•行:表示走路的动作•作:表示创作的动作•言:表示说话的动作•有:表示具有的状态三、虚词虚词是文言文中比较抽象、模糊的词汇,常常用来表示语法关系或起到连接作用。
虚词与实词相对应,虚词的功能更加细微,其正确理解和运用对于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非常重要。
1. 介词介词用来表示名词与其他词之间的关系。
在文言文中,介词常常用来表示时间、地点、方向等关系。
例如:•于:表示在…之中•以:表示用…的方式•自:表示从…开始•对:表示在…的方向2. 连词连词用来连接词、短语、句子等,起到连接作用。
在文言文中,连词的运用较为灵活,可以连接多个词语或句子,起到衔接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古代常用虚词解释(很重要)骈赋常用虚词积累常用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之zhī ㄓˉ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
不速~客。
莫逆~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
等闲视~。
5.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7. 往,到:“吾欲~南海”而ér ㄦˊ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杂”。
b.表相承,如“取~代之”。
c.表递进,如“~且”。
d.表转折,如“似是~非”。
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不烈”。
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谈”。
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下。
乎hū ㄏㄨˉ1. 文言助词,表示疑问:汝识之~(吗)?2. 文言叹词:陛下与谁取天下~(呀)!3. 文言介词,相当“于”(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在~。
无须~。
异~寻常。
4. 古形容词或副词后缀:巍巍~。
郁郁~。
5. 古同“呼”,呜呼。
乃nǎi ㄋㄞˇ1. 才:今~得之。
“断其喉,尽其肉,~去”。
2. 是,为:~大丈夫也。
3. 竟:~至如此。
4. 于是,就:“因山势高峻,~在山腰休息片时”。
5. 你,你的:~父。
~兄。
“家祭无忘告~翁”。
其ㄑㄧˊ1. 第三人物代词,相当于“他(她)”、“他们(她们)”、“它(它们)”;“他(她)的”、“他们(她们)的”、“它(们)的”:各得~所。
莫名~妙。
三缄~口。
独行~是。
自食~果。
2.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他。
~余。
~次。
文如~人。
名副~实。
言过~实。
3. 那里面的:~中。
只知~一,不知~二。
4. 连词,相当于“如果”、“假使”:“~如是,熟能御之?”5. 助词,表示揣测、反诘、命令、劝勉:“~如土石何?”6. 词尾,在副词后:极~快乐。
大概~。
且qiě ㄑㄧㄝˇ1. 尚,还,表示进一层:既高~大。
尚~。
况~。
2. 表示暂时:苟~偷安。
姑~。
3. 表示将要、将近:城~拔矣。
年~九十。
4. 一面这样,一面那样:~走~说。
5. 表示经久:这双鞋~穿呢!6. 文言发语词,用在句首,与“夫”相似:~说若ruòㄖㄨㄛˋ1. 如果,假如:~果。
倘~。
假~。
天~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
安之~素。
旁~无人。
置~罔闻。
门庭~市。
3. 你,汝:~辈。
“更~役,复~赋,则何如?”4. 约计:~干(gān )。
~许。
5. 此,如此:“以~所为,求~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芳”。
~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
所suǒ ㄙㄨㄛˇ1. 处,地方:住~。
哨~。
场~。
处~。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
派出~。
3. 量词,指房屋: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部(所率领的部队)。
~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
无~谓(不关紧要,不关心)。
~有。
各尽~能。
~向无敌。
有~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敬。
为(爲)wéi ㄨㄟˊ1. 做,行,做事:~人。
~时。
~难。
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
认~。
习以~常。
3. 变成:成~。
4. 是:十两~一斤。
5. 治理,处理:~政。
6. 被:~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9. 姓。
焉ㄧㄢˉ1. 与介词“于”加代词“是”相当:心不在~。
不复出~。
2. 乃,才:必知乱之所自起,~能治之。
3. 文言疑问词,怎么,哪儿:且~置土石?4. 文言助词:又何戚~。
也yě ㄧㄝˇ1. 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你去,我~去。
2. 在否定句里表示语气的加强:一点儿~不错。
3. 在复句中表转折意:虽然你不说,我~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4. 文言语气助词(❶表判断;❷表疑问;❸表停顿;❹形容词尾)。
5. 表示容忍或承认某种情况:~罢。
以yǐ ㄧˇ1. 用,拿,把,将:~一当十。
~苦为乐。
~身作则。
~邻为壑。
~讹传讹。
~往鉴来。
2. 依然,顺,按照:~时启闭。
物~类聚。
3. 因为:~人废言。
勿~善小而不为。
不~物喜,不~己悲。
4. 在,于(指时日):“子厚~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
5. 目的在于:~待时机。
~儆效尤。
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梦寐~求。
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前。
~内。
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可~。
得~。
9. 古同“已”,已经。
10. 太,甚:不~急乎?11. 及,连及:富~其邻。
因yīn ㄧㄣˉ1. 原故,原由,事物发生前已具备的条件:原~。
~素。
~果。
病~。
2. 理由:~为(wéi )。
~而。
3. 依,顺着,沿袭:~此。
~之。
~循(a.沿袭;b.迟延拖拉)。
~噎废食。
陈陈相~。
与(與)yǔ ㄩˇ1. 和,跟:正确~错误。
~虎谋皮。
生死~共。
2. 给:赠~。
~人方便。
3. 交往,友好:相~。
~国(相互交好的国家)。
4. 〔~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
5. 赞助,赞许:~人为善。
于yúㄩˊ1. 介词(a.在,如“生~北京”;b.到,如“荣誉归~老师”;c.对,如“勤~学习”;d.向,如“出~自愿”;e.给,如“问道~盲”;f.自,从,如“取之~民”;g.表比较,如“重~泰山”;h.表被动,如“限~水平”)。
2. 后缀(a.在形容词后,如“疏~防范”;b.在动词后,如“属~未来)。
则(則)zéㄗㄜˊ1. 模范:以身作~。
2. 规程,制度:规~。
总~。
原~。
细~。
3. 效法:~先烈之言行。
4. 表示因果关系,就,便:闻过~喜。
5. 表示转折,却:今~不然。
6. 表示肯定判断,乃,是:此~余之罪也。
7. 用在一、二、三……等数字后,列举原因或理由:一~房子太小,二~参加的人数多。
8. 与“做”相近(中国宋、元、明代小说、戏剧里常用):~甚(做什么)。
9. 量词,指成文的条数:新闻两~。
者ㄓㄜˇ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
作~。
二~必居其一。
来~。
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
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
~回。
~番。
~边走。
者zhě ㄓㄜˇ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读~。
作~。
二~必居其一。
来~。
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陈胜~,阳城人也。
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个。
~回。
~番。
~边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