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6 古对今 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识字6 《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读懂《古对今》这篇课文,掌握关键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能正确书写《古对今》中出现的关键字。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所学的关键字,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对比和归纳。

3.情感目标:–通过对《古对今》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够准确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发音和意义。

–能够正确书写《古对今》中出现的关键字。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对比古代和现代生活方式,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教学准备1.课件: 教材《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播放器,图片素材。

2.教具: 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挂图、课件PPT、生词卡片。

3.其他: 教师提前准备好教案、学生复印好课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呈现“古对今”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古代和现代的一些差异。

•播放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感受两者的不同之处。

2. 学习课文•讲解课文《古对今》内容,重点介绍生词和重点词语的意思和发音。

•带领学生跟读课文,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感受文化传承之美。

3. 认读生字词•布置学生认读《古对今》中出现的生字词任务,鼓励学生互助学习。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认读,帮助学生理解词义,掌握正确的发音。

4. 词语拼音与书写•练习《古对今》相关生字词的拼音和写字,巩固学生对重点词语的认知和书写能力。

•让学生相互检查书写的准确性,及时纠正错误,强化学生的书写习惯。

5. 拓展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对比古代和现代的生活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两者的不同点。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总结,促进学生互相交流与合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发现如下问题: 1. 部分学生对一些生字词的理解仍存在困难,需要加强词义的解释和示范。

2. 学生在书写时有些马虎,下次要加强细致性,严格要求学生书写规范。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一、教学目标
•能够掌握识字6《《古对今》中的生字词。

•能够理解古代与现代的对比。

•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古今生活差异。

二、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词:(这里列出具体生字词)。

•理解古今生活对比。

三、教学难点
•进一步理解古今生活对比并用语言表达。

四、教学准备
•课本《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
•粉笔、黑板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1.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差异。

第二部分:学习新知
1.逐个教授生字词,并组织学生练习书写。

2.请学生读课文《古对今》,并进行师生对话,引导学生理解文中古今对比之处。

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1.让学生将古代与现代的生活对比写成小段落,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各自对古今生活对比的理解。

第四部分:总结
1.整理学生的发言,总结古今生活对比的要点。

2.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完成课堂作业。

六、课后作业
1.完成课堂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思考古代与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并写一篇小短文。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学生对古代与现代生活的认识是否有提升?
•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如何,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手段?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的教学安排,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

识字6 古对今(教学设计)

识字6 古对今(教学设计)

识字6 古对今(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以“古对今”为主题,通过对比古今事物的不同,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培养观察力与想象力。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并书写“古、今、山、水”等十个基本汉字,理解字义,学会组词,以及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感知古今变迁。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古、今、山、水”等字词,理解字义,并能够简单组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学生能感受汉字的演变,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激发对历史与现实的好奇心。

教学难点1. 字形的识记与书写:特别是“古、今”两字的构造,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笔顺笔画。

2. 字义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建立古今对比的概念,理解字词在古今环境中的不同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1. 古今对比图片或实物。

2. 汉字卡片。

3. 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字词及句型。

4. 练习题本。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古代物品与现代物品的对比,引发学生对“古对今”主题的兴趣。

2. 新授:展示汉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跟读“古、今、山、水”等字,讲解字义,让学生尝试组词。

3. 练习: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所学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4. 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古今差异的看法,用所学字词表达。

5. 巩固:通过课件或黑板上的句型练习,加强学生对字词用法的理解。

6. 总结:回顾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古今对比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板书将清晰地展示“古对今”主题下的字词及其古今对比的含义,通过不同颜色或图表形式强化视觉效果。

作业设计1. 书写练习:学生回家后书写所学汉字,家长签字确认。

2. 家庭讨论:与家人讨论家中的古今变化,用所学字词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围绕学生上课的反应、练习完成情况以及家庭作业的反馈进行。

针对学生在理解古今概念和字词用法上的困难,将调整教学方法,如增加实物展示或情境模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此教学设计注重汉字文化的传承与学生兴趣的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既符合教育目标,又贴合学生实际,旨在培养具有良好语言基础和文化素养的新时代学生。

识字6 古对今 教案

识字6 古对今 教案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3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课件。

一 开门见山,直入主题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古对今》。

(板书:古对今)2.教师提示:“古”和“今”是一对反义词,“今”指现在,“古”指古代。

3.学生齐读题目。

二 初读课文,自主学习1.看图说话,认读词语。

(1)学生看图片,指名说说图中的景色。

(出示课件1~4)(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出示“读一读,记一记”中的词语,请学生认读。

(出示课件5) 和风细雨夕阳严寒鸟语花香朝霞古今酷暑2.反复朗读,读出节奏。

(1)学生自由读对韵歌,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2)指名读,教师适时正音。

(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让学生模仿着读。

(4)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2、4、6、8、10、12行的最后一个字“方、凉、霜、阳、杨、香”,说说它们的韵母分别是什么。

3.师生对读,同桌对读,学生拍手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借助图片认识词语,积累词语;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朗读兴趣。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1.识记生字。

(出示课件6)yuán yán hán kù shǔ liánɡ圆严寒酷暑凉chén xìzhāo xiá xī liǔ yánɡ晨细朝霞夕柳杨(1)学生认字,教师适时指导。

“暑、晨、朝”都是翘舌音,“圆、严、寒”都带有前鼻韵母an,“凉、杨”都带有后鼻韵母ang。

(2)识记生字。

①定位联想:“酷、暑、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整体识记,不作字形分析。

②加一加:员+囗=圆京+冫=凉田+纟=细③减一减:多-夕=夕④寻找字源:“寒、朝”均是会意字,可以让学生看看金文的字形,给学生讲讲字源,以帮助记忆。

⑤组词拓展。

《古对今》教案(精选10篇)

《古对今》教案(精选10篇)

《古对今》教案(精选10篇)《古对今》教案篇一【设计理念】对于识字写字的安排,依然遵循课程标准提出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这样一个原则。

本单元作为一个集中识字的识字单元,识字密度高,难度大。

因此,在教学中,我将采用丰富多样的形式引导学生集中识字,或了解汉字的字理字源,或者图文关照形象识字,或同类列举归类识字,努力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更高效、更快乐地识记生字。

同时,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在感受汉文字的结构魅力的同时,领略汉语言音韵节奏的和谐之美,从而激发孩子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由衷热爱。

【教材分析】《古对今》是“部编本”语文教材一年级下册识字单元中的一篇课文。

作为一篇新增加的课文,它既是一份密度较高的识字教学的材料,更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这首对韵歌由三个小节组成,内容丰富,意象宏大,包含了古今变迁、方圆结构以及气象更替等等等等,读起来又朗朗上口,非常适合学生有节奏地诵读,在诵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之美。

【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已学过《对韵歌》,对对韵这种中国文化独有的形式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本课识字密度大,有12个需要认识的生字,7个需要会写的生字。

在教学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识字,调动学生对韵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1.会认“圆、严、寒”等12个生字,正确、规范地书写“古、凉、细”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在朗读中感受汉语言的对仗美、音韵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如何在诵读韵文的过程中识字,感受对韵歌的韵律美的同时,更以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快乐识字,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所在。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对对碰”,引出新韵文。

玩一个对对碰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老师说一个词,请你说出和它相反或者相对的词。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全部都是这样对对碰的词语。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 古对今》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 古对今》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6 古对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异同之处,提高他们的识字能力和语文水平。

2.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字的兴趣,引导他们在课外了解更多有关古代文字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1.本节课主要教授《识字6 古对今》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对照。

2.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古代文字的特点和意义,引导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识字6 古对今》这篇课文的内容,理解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异同之处。

2.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中领悟古代文字的美感和历史意义,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1.课文《识字6 古对今》的教材和辅助资料。

2.教师准备好相关的课件或教具。

3.准备好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问题和引导材料。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简短的古代文字的介绍或故事,引起学生对古代文字的兴趣,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

2. 学生导入学生齐读《识字6 古对今》这篇课文,教师带领学生轮流读课文,呈现给全班学生。

3. 课文解读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古代文字和现代文字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字识字的重要性,并与现代识字方法进行比较。

4. 互动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探讨古代文字的特点、演变和意义,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观点。

5. 学生表演邀请学生自愿表演《识字6 古对今》的内容,让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古代文字的理解。

6. 总结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字对我们的影响和启示。

六、课后作业1.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对古代文字和现代文字进行进一步对比。

2.要求学生调查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撰写一份关于古代文字的介绍。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围绕《识字6 古对今》这篇课文展开,通过对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的对比,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文字的价值和意义,培养他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与理解。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五篇

小学语文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五篇6.古对今一、设计说明本课设计教学时,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四、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

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

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

(板书“对”) 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

(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3.汇报找到了哪些相对的词语。

(1)课件出示课文中相对的词语 (指名领读、开火车认读、男女生齐读等。

)(2)你能找到这些相对的词语中的生字宝宝吗?请你动手圈画,正确读出字音。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册《识字6古对今》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古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热爱;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增强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分析古对今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加强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激发学生对美的感知和创造能力。这些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综合素养,符合新教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对仗句式的结构和意义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现代语言表达来帮助学生理解古人对仗的精妙。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对仗句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写作中运用对仗。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对仗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创作对仗句式。
-语言表达的创造性:在理解对仗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对仗句式进行表达。
-情感的体验与传达:如何让学生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并将这种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举例解释:
-在生字词的记忆与应用方面,难点是让学生不仅仅停留在认字层面,而是能够将这些字词融入自己的词汇库,用于日常交流或写作中。
-在对仗句式的理解方面,难点是让学生明白对仗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上的对应,还包括意义、情感的对称,从而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在语言表达的创造性方面,难点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尝试用对仗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在情感的体验与传达方面,难点是帮助学生通过朗读,将诗中的情感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通过声音传达出来。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

新部编版一年级下语文《识字6 古对今》优质示范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识别古代与现代同名事物的异同。

2.能够在文言文鉴赏中形成初步自己的文化素养。

3.能够通过比较古今对比,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古今对比中的词语。

2.理解文言文中的精神内涵。

3.比较古今异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古今物品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古今之间的联系。

第二步:学习古今对比(15分钟)1.课本上展示古代物品的插图,辅助学生认识文言词汇。

2.解释古今对比中涉及的文学典故和历史背景。

3.分组讨论古今对比的异同点。

第三步:文言文阅读(20分钟)1.课堂朗读文言文,强调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2.学生分角色朗读,增强朗读氛围。

3.解读文言文中的精神内涵,引导学生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

第四步:情景描述和比较(15分钟)1.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描述,展示古今之间的差异,加深对比理解。

2.引导学生总结古今对比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变迁。

第五步:讨论交流(10分钟)1.整合各组的比较成果,展开全班讨论。

2.引导学生就古今对比中所反映的教育意义和思考展开探讨。

四、教学方式1.合作学习: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共同学习成果。

2.角色扮演:学生分角色朗读文言文,增强学习氛围。

3.提问引导:教师巧妙引导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五、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对古今对比的理解能力,考察学生的归纳总结和分析能力。

2.通过学生的讨论和表现,评价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文化素养。

六、作业布置1.撰写感想:要求学生写出对古今对比的感想和思考。

2.词语梳理:整理本课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加深记忆。

以上是本课的教案内容,通过本节课程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对古今对比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阅读和思辨能力,增强文化素养。

识字 6《古对今》教案

识字 6《古对今》教案

识字 6《古对今》教案识字 6《古对今》教案1教学目标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对子”这种语言艺术形式,依据课文内容了解对子中词语的组成特点。

过程与方法1.老师范读生字和课文,指导同学读准字音,正确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生字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同学的识字爱好。

3.引导同学结合图片和板书,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对子中词语的组成特点。

情感、立场与价值观引导同学通过学习,体味四季朝暮的`改变,感受大自然的丰富美好,培育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爱好。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组词。

2.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能仿照课文的形式自己编创对子。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对子,也叫对联,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

它与中国的语言、文字、修辞、思维以及社会观念有亲密关系。

这节课要学习的课文,将一些自然现象融入到对子中,不仅能让我们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化的无穷魅力,而且能让我们认识更多新的生字伙伴。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吧!(板书课题)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1.老师范读课文。

重点指导生字中的边音“凉、李”,翘舌音“暑、晨、朝”。

2.同学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状况,教同学字。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

学习“圆、李、杨”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学习“寒、暑”等字时,可以通过同学集体表演的方法;学习“香”字时,可以用猜谜语的方法;学习“夕、古”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

谜语例如:禾苗青青,长在上边,太阳红红,落下山头。

(谜底:香)形近字对比例如:古-舌(舌头)-吉(吉利)细-田(农田)-抽(抽查)夕-多(多少)-歹(好歹)凉-京(京剧)-谅(谅解)(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识字6古对今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统编版)

识字6古对今教案2023-2024学年一年级语文下册同步教学(统编版)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了识字6古对今的教学后,我进行了一些反思,并对教学过程进行了评估。我发现学生们在生字词的识记和书写方面还有待提高,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有待加深。此外,我发现学生们在时空观念的培养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这些问题,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1.生字词识记与书写: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更多的记忆技巧和方法,如卡片游戏、默写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生字词,并提高他们的书写能力。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难点:
1.生字词的识记与书写,如“古、今、时、分”等。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古”与“今”的对比关系。
3.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解决办法:
1.采用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词,如卡片游戏、默写等。
2.通过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时间的变化,培养时空观念。
拓展要求:
1.阅读材料:《中华上下五千年》: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这本书,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的社会发展。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阅读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内容。
2.视频资源:《时间的奥秘》:鼓励学生在课后观看这个视频,通过生动的方式了解时间的概念和重要性。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观后指导,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视频中的内容。
6.实验: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制作沙漏、观察植物生长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时间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7.游戏: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游戏,如时间记忆游戏、找不同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8.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利用PPT、视频、在线工具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识字6古对今(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识字6古对今(教案)-2023-2024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5.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汉字的综合运用能力,包括对汉字的理解和运用在写作中的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结果可以作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参考,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作为学生自我评估和反思的依据,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和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典型例题讲解
题目:请用“古”字组词,并解释词义。
1.语言理解与运用:通过学习生字的读音和书写,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表达方式,为后续的语言学习打下基础。同时,通过观察字形和图片,理解字义,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本节课通过联想教学法,启发学生进行观察、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本节课的生字来源于古文,通过学习这些生字,学生能够感受到汉字的优美和丰富,增强对汉字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教材应包括生字的读音、书写和字义等相关内容,以及与生字相关的例句、练习题等。此外,教材应具有图文并茂的特点,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字义。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图片和图表可以直观地展示生字的形状和字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视频资源可以提供生动有趣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准备一些实物模型或道具,以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一年级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学习兴趣浓厚。他们的学习能力较强,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更喜欢通过观察、实践和游戏的方式进行学习,注重互动和参与。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新字时,可能会遇到字形相似、读音相近的困扰,容易混淆。此外,由于他们年龄较小,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在课堂上保持高度的关注度。此外,由于汉字的复杂性,学生可能会对一些生字的书写感到困难,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来提高书写能力。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读字词:“古”、“对”、“今”。

2.理解词语“古对今”的意义。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联系的思考。

二、教学重难点1.“古”与“今”字词的认读。

2.体会“古对今”的意义和核心内容。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图片、玩具等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纸笔,或草稿本。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教具向学生展示“古”和“今”字,并询问学生是否认识这两个字。

2.解释“古对今”这个词语的意义。

第二步:学习识字1.通过书本或课件展示“古对今”字词,帮助学生认读字词。

2.操练“古”、“对”、“今”字词的写法。

第三步:巩固练习1.让学生在纸上或草稿本上写“古对今”,并能够朗读出来。

2.引导学生通过造句等方式巩固记忆。

第四步:拓展活动1.讨论“古对今”意味着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古代和现代的不同之处。

2.利用故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体会“古对今”这个概念。

第五步: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古对今”字词的意义。

2.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巩固词语记忆。

五、教学延伸1.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代与古代物品,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化对“古对今”概念的理解。

2.鼓励学生在日常交流中使用“古对今”这个词语,增强记忆。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学生是否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古对今”这个词语?七、教学评估1.课后布置相关练习作业,检查学生对“古对今”字词的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估和反馈。

八、教学反馈1.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和学生需求。

2.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教学调整,不断完善教学设计。

以上是针对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6《古对今》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识字6《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一些差异和联系。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3.培养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和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对今》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写。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课前准备:备课教师需要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相关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古对今》,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古代和现代有什么不同吗?”2.学习课文教师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古对今》,并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含义,让学生理解整个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词语学习教师呈现生字词,让学生读音、书写,并加深记忆。

4.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你觉得古代和现代有哪些相同之处?”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交流。

5.活动设计设计小组活动或绘本阅读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对《古对今》的理解和感受。

6.总结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体验、思考古今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五、课后作业1.默写生字词。

2.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一些不同点。

六、板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文《古对今》•词语学习•活动设计•课后作业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尝试多种教学方法,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同时,反复强调生字词的记忆和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以上就是本次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对今》的教学内容,希望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古代和现代生活的不同之处,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字6 古对今 教学教案(多篇)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字6 古对今 教学教案(多篇)

创新教案《古对今》创新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设想:兴趣是儿童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怎样让一节课充满趣味性又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相结合是关键,所以在设计本课的时候增添了许多有趣的游戏,同时也将生字教学,尤其是写字教学融入到了课堂教学当中,让一切知识都显得无痕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一个男孩一个女孩:今天有两个小朋友要带大家做个小游戏,这个小游戏的名字叫做对对子,同学们打开课本看一看,这个小游戏的名字叫什么呀?(古对今)教师板书课题。

古是什么意思呢?(古时候,很久很久以前)今呢?(今天或者现在的意思)“古”可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记呢?(加一加)所以我们就可以用“十加口变成古”的口诀来记它的字形。

仔细观察“古”在田字格中的占位,看看它该怎样写?(在将课题中,以旧知带入新字认读和写字教学。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过渡:除了“古对今”他们都对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到儿歌中去看一看。

1.课件出示初读要求:自由轻声读诗歌,圈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读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看。

2.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过渡语:生字宝宝们可真调皮,从课文中跳了出来,想和大家做游戏呢!(1)指名挂月亮(将带拼音的生字用认读的方式挂到夜空中)(2)开火车摘月亮(将挂到天空的月亮摘下来)(3)采蘑菇的小姑娘(将蘑菇中的生词摘到词语采摘篮当中)……3.记字形(用加一加、减一减或组词语的方式)三、整体朗读,寻找诗歌写作结构上的特点:诗歌共三小节,每小节前两行是单字相对,后两行是两字词相对。

四、指导朗读1.学生分组朗诵诗歌,教师适时指导。

2.教师示范朗读,提醒学生注意朗读儿歌时的节奏。

3.教师带着学生一起有节奏的朗读整首儿歌。

4.学生自己拍手读。

5.同桌互相拍手读。

五、分小节重点解读:(一)指名朗读第一小节:1.“古”和“今”、“圆”和“方”是什么关系?(反义词)2.像它们这样的单字反义词还有很多,我们也可以对一对,比如:左对右,前对后,你还能找出更多这样的组合吗?(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拓展)3.“严寒”和“酷暑”是什么关系?它们是用来描述什么的词语?(反义词、气温)4.从“春暖”和“秋凉”你能看出什么?(这是两个描述季节的词语,春天暖和,秋天凉爽)5.像它们这样两个字构成反义词的组合也有很多你能说出更多这样的组合吗?(晴天对阴雨,)6.游戏,男生读前面,老师说对,女生读后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优质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识字6 古对今》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认读教材中出现的生字词。

–能够理解《识字6 古对今》的故事内容。

–能够通过学习识字和古对今的方式,提升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学习和掌握一些生字词的拼音和意义。

–能够听、说、读、写一些生字词和句子,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增强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生字词的认读与书写。

2. 《识字6 古对今》的故事内容理解。

难点: 1. 结合古代与当下进行思考和讨论。

2. 启发学生思考古代对当代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投影仪。

3.辅助工具:生字词卡片、故事图片、故事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观看一幅古代与现代生活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有何不同?是否存在相似之处?”2. 学习和讨论1.引导学生认读新的生字词,并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2.以故事《识字6 古对今》为例,讲解古代与现代的差异,引导学生探讨古代的文化如何影响到现代生活。

3. 拓展活动让学生分组,自行寻找古代与现代对比的资料、图片或故事,并在班级分享交流。

4. 总结总结古代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新的生字词,学习了《识字6 古对今》的故事内容,培养了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了解。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化并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识字6《古对今》(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

识字6《古对今》(教案)-2022-2023学年语文一年级下册

6古对今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3个生字;会写“古、凉”等7个字。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朝霞、夕阳、严寒、酷暑”。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重点读准“圆、严、寒”的读音;正确书写“夕、语”;理解词语“严寒、酷暑”。

教学难点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教学策略认写字词1.识字。

重点指导本课生字中的翘舌音、带有前鼻韵母和带有后鼻韵母的字的读音。

可以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也可以让学生利用生字卡片互相检查认读,互相正音。

对于“暑、酷、晨、霞”等笔画多的字,可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采用定位联想的方式,让学生整体记忆,不作字形分析。

其他笔画少的合体字,可采用熟字加减的方法识记。

一些生字可以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让学生在新的语境中巩固识记。

2.写字。

教学本课生字时,可以归类书写。

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阅读理解本课新词较多,可以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

如,联系生活法,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在什么时候可以看到朝霞”“‘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等问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理解。

又如,找近义词法,让学生说说“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的哪个意思相近,从而理解“和风”是“微风”,是温和的;“细雨”也可以采用这个方法理解。

还可以利用图片,如,出示“莺歌燕舞”的画面,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让学生了解这个美好的画面就是“莺歌燕舞”。

在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时,引导学生积累对子歌中出现的词语,提醒学生注意,“古今、和风细雨、鸟语花香”在对子歌中是分开的,这里组合成一个词语了。

可以比较着读,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朗读指导首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正确。

可以出示早晨、朝霞、暮色、夕阳等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上的景色,随机出示“晨、暮、朝霞、夕阳”等,让学生认读。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6.古对今》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识字《6.古对今》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6.古对今》中的文字。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古对今”这一主题。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短的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古对今”主题。

•难点:理解“古对今”这一概念,进行简单的情境表达。

三、教学准备1.课文《6.古对今》的教材及课件。

2.单词卡片和图片卡片。

3.板书及彩色粉笔。

4.情景教学的小道具和模型。

5.MP3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古对今”是什么意思。

2. 学习新课•在师生互动中,一起读课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朗读。

3. 生字识记•教师精讲生词注解,学生课外拓展词语。

4. 课文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古对今”在生活中的体现。

5. 课文活动•进行小组活动或者情景模拟,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表演或绘画。

6. 归纳总结•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体会“古对今”。

五、课后拓展1.让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展示他们对“古对今”这一主题的理解。

2.带着问题去实践,观察生活中的古与今之间的对比。

六、教学反思•教师及时记录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亮点,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拓展活动的表现评价学生对“古对今”的理解和语文能力的提升。

八、家校联系•发放家长通知,让家长了解本次课程内容,鼓励家长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讨论“古对今”情景。

以上就是本次《6.古对今》识字教学设计的范例,希望能为您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如果需要进一步的教学指导,请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7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精选7篇)小学一年级语文《古对今》教案篇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

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一、游戏导入认识“古”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

我说左,你说右。

谁听清楚了?上——下左——右远——-近开——关男——女粗——细高——低安静——热闹勇敢——胆小寒冷——炎热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

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3、师生合作读。

(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

6、(1)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今(2)看这两个图形:圆方比较圆和园(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字6 古对今
一、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二、选字填空。

(填序号)
①园②圆
1.这是一个( )桌子。

2.春天,公( )里真热闹啊!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古对今》是一首对韵歌。

这首对韵歌以对子的形式描绘了自然之美。

课文共有三个小节组成,每小节四行,结构相同:每一小节的前两行是单音节词对单音节词,如“古对今”“晨对暮”“桃对李”:后两行是双音节词对双音节词,如“严寒对酷暑”“和风对细雨”“莺歌对燕舞”。

三段韵文,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生长的自然规律。

在识字中了解常识,获得知识,感受生活的美好。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怎样理解课文中的对子?
对子一般由平仄组成。

朗读时平仄相依,对仗工整,琅琅上口。

课文中的对子词把我们置身于美丽的大自然中,朗读时我们会发现,课文中的对子数字都相等,断句一致,音调和谐。

同类词:晨——暮雪——霜柳——杨桃——李
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和风)(细雨)(山清)(水秀)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分开:(朝霞)(夕阳)
【其他资料】
.《笠翁对韵》节选:
春对夏,喜对哀。

大手对长才。

风清对月朗,地阔对天开。

游阆苑,醉蓬莱。

七政对三台。

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

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

玉橘冰桃,王母几因求道降;莲舟藜杖,真人原为读书来。

朝对暮,去对来。

庶矣对康哉。

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

佳兴适,好怀开。

朔雪对春雷。

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

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

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古李香
口木日
二、写出下列各字的反义词。

古凉
圆臭
三、连线。

严寒对燕舞
春暖对花香
鸟语对酷暑
莺歌对秋凉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重点段落品析。

晨对暮,
雪对霜,
和风对细雨,
朝霞对夕阳。

1.在文中找出下列字的同音字。

木—()陈—()招—()
2.我会对对子。

对,对。

思维创新大拓展
五、对对子在过年的时候会用到,你能说出关于
新年的几个对子吗?
参考答案
一、略二、今暖方香三、严寒对酷暑春
暖对秋凉鸟语对花香莺歌对燕舞四、1.暮晨
朝 2.天对地,雨对风。

五、盛世千家乐新春百家兴横批:欢度佳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