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歌
边塞征战诗歌
![边塞征战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442a7ce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5.png)
边塞征战诗歌1. 哎呀呀,那塞外的风沙,就像疯狂的小怪兽,“呼呼”地刮着。
你想想,战士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征战,得多艰难啊!就像在风暴中前行的船只。
王昌龄的《从军行》不就写出了那种豪情与艰辛嘛!2. 嘿,边塞的战争啊,那真的是残酷得很呢!一场场战斗就如同暴风雨般猛烈,战士们随时都可能倒下。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说得太对啦!3. 哇塞,你看看那些守卫边塞的战士,他们多勇敢啊!简直就是钢铁巨人。
他们面对敌人,毫不退缩,这不就像那高山一样坚定嘛。
岑参的诗里不就有很多这样的描写嘛!4. 边塞征战诗歌里的热血啊,那可真是滚烫滚烫的!就好像燃烧的火焰。
战士们为了国家,不惜一切地拼搏,“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多让人敬佩呀!5. 哎呀,那战场上的喊杀声,是不是仿佛在你耳边回响?那激烈的程度,就跟火山爆发似的。
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也让人感受到了边塞的独特氛围嘛!6. 边塞的夜晚啊,安静得可怕,只有那冷月陪着战士们。
这场景像不像一个孤独的人在黑暗中徘徊?李颀的诗就很好地展现了这种感觉呀!7. 你说,征战边塞的战士们想家的时候该多难受啊!那心情就跟被小猫抓一样。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这写得多真实啊!8. 边塞的风光,有时壮丽,有时又很凄凉。
这不是跟人的心情一样多变嘛。
王之涣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不就把这种感觉写出来了嘛!9. 哇,想想那些在边塞浴血奋战的英雄们,他们真的好伟大啊!简直就是天空中最亮的星。
卢纶的“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多么有气势呀!10. 边塞征战诗歌,那就是一部部震撼人心的大片呀!每一首都让人热血沸腾。
战士们的故事,就像那无尽的宝藏,等着我们去挖掘呢!我觉得边塞征战诗歌真的非常有魅力,它们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的热血与豪情,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边塞诗句
![边塞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8536a53925c52cc58bd6be9e.png)
边塞诗句导读:边塞诗句精选(一):1、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2、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马戴《出塞》3、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六》4、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李颀《古从军行》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赛》6、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8、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9、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10、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其七》11、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张籍《凉州词》12、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李颀《古从军行》13、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三》14、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王翰《凉州词》15、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高适《塞上听吹笛》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出塞》1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1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19、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范仲淹《渔家傲》20、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21、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2、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边塞诗大全]边塞的诗
![[边塞诗大全]边塞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7a7d92ec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35.png)
[边塞诗大全]边塞的诗边塞的诗篇1:关于王之涣的边塞诗1、《凉州词·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
”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
边塞诗歌10篇集锦
![边塞诗歌10篇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249b4678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df.png)
边塞诗歌10篇集锦边塞诗一般出自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文官之手。
通过对古战场的艰辛生活和自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
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唐朝的类型。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边塞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塞上曲·其一唐代: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唐代: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雪片阔一作:云片阔)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军城早秋唐代: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饮马长城窟行魏晋:陈琳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代出自蓟北门行南北朝:鲍照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征师一作:征骑)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营州歌唐代:高适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陇头吟唐代:王维长安少年游侠客,夜上戍楼看太白。
陇头明月迥临关,陇上行人夜吹笛。
边塞诗歌10首
![边塞诗歌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8ca65751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5.png)
边塞诗歌10首边塞诗歌10首(精选篇1)清代:纳兰性德别绪如丝梦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封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边塞诗歌10首(精选篇2)唐代:常建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
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边塞诗歌10首(精选篇3)唐代:卢照邻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
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
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
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边塞诗歌10首(精选篇4)宋代:张孝祥霜日明霄水蘸空。
鸣鞘声里绣旗红。
淡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
酒阑挥泪向悲风。
边塞诗歌10首(精选篇5)清代:纳兰性德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
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
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
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
边塞诗歌10首(精选篇6)唐代: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度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边塞诗歌10首(精选篇7)唐代:王昌龄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边塞诗歌10首(精选篇8)唐代:卢纶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边塞诗歌10首(精选篇9)唐代: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边塞诗歌10首(精选篇10)唐代:岑参黑姓蕃王貂鼠裘,葡萄宫锦醉缠头。
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建功立业的边塞诗
![建功立业的边塞诗](https://img.taocdn.com/s3/m/6b6ec06e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e2.png)
建功立业的边塞诗30篇1. 霍去病《出塞二首·其一》辞家万里逐征鞍,今夜初闻陇笛哀。
纵死犹闻侠骨香,何当痛饮黄龙府。
2. 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3.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王维《使至塞上》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5.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6. 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7.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胡儿解围夜潜踪,手携五色神旗。
单于不敢下阴山,沙口尽付三军。
8. 杜甫《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9. 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要当发。
白发亲老家贫孤,少士应募将弗还。
边声四合悲风切,夹城连壁惨阴结。
冷门的边塞诗
![冷门的边塞诗](https://img.taocdn.com/s3/m/e1eb6c3e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68.png)
冷门的边塞诗在边塞之地,古老的辽阔草原上,盛开着诗的花朵。
这些边塞诗如同一朵朵傲立于草原上的野花,虽不为世人所熟知,却散发着一股真挚而深沉的魅力。
以下是一些冷门的边塞诗,希望能唤起你对边塞诗的兴趣。
《边塞诗》天苍苍,野茫茫边塞风波意难忘。
张弓射日矢如虹守边千年为家园。
步兵骑兵征战胸驰马骁勇护边陲。
长城雄伟抗风沙犹如长虹挂天际。
风吹雪纷飞漠漠戈壁长寂寞。
烽火连天照天地诗人曾泪洒边山。
洪荒岁月轮回动边塞之地花依旧。
青山绿水韵流转边塞人民永不逝。
《边塞故人》边塞故人归不还旌旗卷卷战三年。
披坚执锐铁甲寒马蹄踏破大漠沙。
壮士血染战袍红驱敌冲杀心永刚。
谁知关外苦寒地草木凋零泪盈箱。
雄风荡疆千里域青春岁月化为黄土。
回首往昔涕满襟壮志凌云犹未逝。
海内图强复燃看人民安居乐故园。
故人边塞永铭心边塞诗篇亦永存。
《夕阳边塞》夕阳斜影照边塞骏马飞驰踏黄埃。
辛劳付出守家园帷幕垂落满河山。
我曾驻足江山外思绪如云随马飞。
望去长城辽阔长岁月沧桑眼眸辉。
夕阳边塞诗人悲嗜血战火未曾辞。
策马狂奔射天际烽火连天泪尽干。
边塞诗篇传月明吹散沙尘唤英雄。
边塞风景唱草原诗意悠远放心间。
这些冷门的边塞诗跳出了常见的框架,展示了边塞文化的独特风貌。
它们以朴素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边塞士兵的忠诚与守护,以及他们对家园的热爱与眷恋。
在这些诗歌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边塞风光的辽阔与壮丽,以及边塞人民的坚韧与勇敢。
这些冷门的边塞诗或许鲜为人知,但它们继承着边塞文化的血脉,是对这片土地上辛勤劳动和奉献的一种赞美,也是对边塞诗人以及无数边塞战士的敬意和追忆。
描写边塞的古诗词-边塞诗歌
![描写边塞的古诗词-边塞诗歌](https://img.taocdn.com/s3/m/3fc501b4be23482fb5da4c09.png)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徐锡麟《出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陇西行四首》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五首·其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二首》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有名的边塞诗
![有名的边塞诗](https://img.taocdn.com/s3/m/05f3a71f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ad.png)
边塞1、《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盛唐优秀的边塞诗有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本篇就是一个显例。
可以说,三、四两句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是因为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
2、凉州词唐代: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是一个欢乐的盛宴,那场面和意境决不是一两个人在那儿浅斟低酌,借酒浇愁。
它那明快的语言、跳动跌宕的节奏所反映出来的情绪是奔放的,狂热的;它展现出的是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盛唐边塞诗的特色。
3、塞上曲二首·其二唐代: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这首诗的的大意是我巍巍大唐的猎猎旌旗在阴山飘扬,突厥胡人胆敢来犯定叫他有来无还。
作为子民我愿以此身终生报效国家,大丈夫建功立业何须活着返回家园。
4、塞下曲唐代: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本诗虽区区二十个字,却写出了当时的实情:单于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率军溃逃,将军在“大雪满弓刀”的奇寒天气情况下准备率军出击。
一逃一追把紧张的气氛全部渲染了出来。
诗句虽然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营造了诗歌意蕴悠长的氛围。
5、塞下曲唐代:李益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这首诗通过东汉马援、班超和唐初薛仁贵三个名将的故事,讴歌了将士们激昂慷慨、视死如归、坚决消灭来犯之敌的英雄气概和勇于牺牲的精神,反映了当时人民要安边定远的心愿。
全诗情调激昂,音节嘹亮,是一首激励人们舍身报国的豪迈诗篇。
写边塞战争的古诗
![写边塞战争的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cb8b1576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4.png)
写边塞战争的古诗《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衍生注释:“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
“孤城”:边塞中的一座孤城。
“玉门关”: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
“穿金甲”:磨穿了金属的铠甲,形容战争的频繁和艰苦。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表现了边疆战事的紧张和戍边战士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情感真挚而强烈,前两句通过描绘西北边陲的壮阔又阴沉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环境的严峻。
“黄沙百战穿金甲”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戍边时间之长、战事之频繁以及战斗之艰苦。
而“不破楼兰终不还”则是将士们坚定的誓言,将情感推向了高潮,表现出他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善用环境描写来烘托气氛。
如“青海长云暗雪山”,以凝重压抑的环境暗示战争形势的紧张,同时将这种环境与将士们坚定的报国决心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出战士们的伟大。
作者介绍:王昌龄,唐代著名边塞诗人。
他的诗歌以七绝见长,尤其擅写边塞、闺怨等题材。
他的诗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
因为他早年曾多次赴西北边塞游历,所以对边塞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有深切的感受,写出了许多经典的边塞诗,赢得了“七绝圣手”“诗家夫子王江宁”等美誉。
运用片段:例子一:历史课上,老师讲到古代边疆的战争。
小李站起来说:“您看古代那些戍边将士,就像王昌龄诗里写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一样,他们不畏艰险,面对频繁的战事,怀着坚定的信念保卫国家,这种精神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例子二:小明和爸爸一起看一部关于古代边塞战争的电影,看到电影里战士们在恶劣的环境下坚守阵地,小明不禁感叹:“真像王昌龄诗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描写的那样严酷,然而他们还能坚持战斗,所以这首诗表达的那种战士们坚定的意志太准确了。
边塞诗大全100首 边塞诗有哪些
![边塞诗大全100首 边塞诗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69df23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d.png)
边塞诗大全100首边塞诗有哪些边塞诗有哪些 20xx年01月12日诗歌大全1、《从军行》隋▪卢思道朔方烽火照甘泉,长安飞将出祁连。
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
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鱼丽逐左贤。
谷中石虎经衔箭,山上金人曾祭天。
天涯一去无穷已,蓟门迢递三千里。
朝见马岭黄沙合,夕望龙城阵云起。
庭中奇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
白云初下天山外,浮云直向五原间。
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
流水本自断人肠,坚冰旧来伤马骨。
边庭节物与华异,冬霰秋霜春不歇。
长风萧萧渡水来,归雁连连映天没。
从军行,军行万里出龙庭,单于渭桥今已拜,将军何处觅功名。
2、《从军行二首▪其一》唐▪王昌龄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
3、《凉州词》唐▪孟浩然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4、《塞下曲》唐代▪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5、《采桑子▪九日》清代▪纳兰性德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南雁归时更寂寥。
6、《征人怨/征怨》唐▪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7、《出塞》清▪徐锡麟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8、《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唐▪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9、《塞上》宋▪柳开鸣骹直上一千尺,天静无风声更干。
碧眼胡儿三百骑,尽提金勒向云看。
10、《塞上曲二首▪其二》唐▪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11、《陇西行》唐▪王维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火断无烟。
12、《军城早秋》唐▪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3、《塞下曲六首》唐▪李白其一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边塞的诗歌10首经典(精选10篇)
![边塞的诗歌10首经典(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ac1d5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e.png)
边塞的诗歌10首经典精选篇1唐代: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边塞的诗歌10首经典精选篇2唐代: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向日一作:向月)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塞上一作:塞土)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边塞的诗歌10首经典精选篇3唐代: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难着一作: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边塞的诗歌10首经典精选篇4唐代: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望边邑一作:望边色)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边塞的诗歌10首经典精选篇5唐代: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的诗歌10首经典精选篇6宋代: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边塞的诗歌10首经典精选篇7唐代: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边塞的诗歌10首经典精选篇8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边秋一作:秋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边塞的诗歌10首经典精选篇9唐代: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边塞的诗歌10首经典精选篇10唐代: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边塞诗] 边塞诗大全100首
![[边塞诗] 边塞诗大全1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3b363d0d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75.png)
[边塞诗] 边塞诗大全100首边塞诗 20xx年01月12日诗歌大全1、《塞下曲》唐▪戎昱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
高蹄战马三千匹,落日平原秋草中。
2、《出塞作》唐▪王维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
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3、《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宋▪欧阳修其一胡人以鞍马为家,射猎为俗。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貌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其二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飘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东风当自嗟。
4、《上京即事》元▪萨都剌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
卷地朔风沙似雪,家家行帐下毡帘。
5、《边思》唐▪李益腰垂锦带佩吴钩,走马曾防玉塞秋。
莫笑关西将家子,只将诗思入凉州。
6、《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南北朝▪庾信萧条亭障远,凄惨风尘多。
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
秋风别苏武,寒水送荆轲。
谁言气盖世,晨起帐中歌。
7、《度破讷沙二首▪其二》唐▪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8、《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唐▪卢汝弼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9、《塞下曲▪其六》唐▪戎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烟尘飞至今。
10、《塞上曲》宋▪王镃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
霜冷髑髅哭,天寒甲胄闲。
马嘶经战地,雕认打围山。
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
9首最经典的边塞七绝诗,3首有问鼎第一的实力,你最喜欢哪首
![9首最经典的边塞七绝诗,3首有问鼎第一的实力,你最喜欢哪首](https://img.taocdn.com/s3/m/20b355c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1f.png)
9首最经典的边塞七绝诗,3首有问鼎第一的实力,你最喜欢哪首唐朝时期有两大主要诗派: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
其中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其中有些宏伟的篇章不但是华夏文学的宝贵财富,而且极具历史意义。
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边塞诗,诗中大多表现了盛唐时期将士们功名万里外壮志报国志向,歌颂了将士们一往无前的豪情,赞美了他们报效祖国的献身精神。
今天我们就一起看看唐朝那些著名的边塞诗七绝。
排名不分先后,因为前三首写得太好了,都有成为七绝压卷的实力,谁是压卷,至今仍争论不止。
01《塞上曲二首·其二》戴叔伦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后汉书·班超传》中,有一句表现班超的心愿是“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作者就是用到了这个典故,来表达汉家将士们强烈的报国志向,为了祖国的统一,扬名塞外,杀尽敌寇。
只要能保卫祖国,即使自己不能活着返回玉门关,也在所不惜。
02《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浓浓乡情的诗作。
诗的前两句是景物描写,在大漠的夜晚,举目远望,入眼的是一副月夜边塞图。
沙漠在月光的映照下如同茫茫积雪,城墙下月光如霜,铺满整个城外。
夜晚本就多思,何况在这万籁俱寂的静夜里,突然夜风送来了凄凉幽怨的芦笛声,更加唤起了将士思家之情,家在万里之遥,只能看着家的方向发呆。
03《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这首诗读来真的让人潸然泪下。
保家卫国是军人该做的事,所以当遭受到入侵时,唐军誓死杀敌,奋不顾身。
战争是残酷的,敌人是残酷的,五千大好男儿牺牲在战场。
谁都是有家有妻儿老小,五千男儿背后是五千个家庭,战争带来的伤害,对他们同样很残酷,军人战死的悲壮,家里人的命运就也值得同情。
04《碛中作》岑参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小学边塞诗歌10篇
![小学边塞诗歌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58f76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01.png)
小学边塞诗歌10篇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下面就是本店铺给大家带来的小学边塞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从军行朝代:唐朝|作者:王昌龄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凉州词朝代:唐朝|作者:王之涣其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其二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使至塞上朝代:唐朝|作者: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燕歌行朝代:唐朝|作者:高适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渔家傲·秋思词牌名:渔家傲|朝代:宋朝|作者: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描写边塞的诗歌10首
![描写边塞的诗歌10首](https://img.taocdn.com/s3/m/8a8da4abf7ec4afe05a1df35.png)
描写边塞的诗歌10首(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总结计划、党团报告、活动方案、制度手册、名言警句、祝福语、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summary plans, party reports, activity plans, system manuals, famous sayings, blessing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描写边塞的诗歌10首边塞诗是唐代汉族诗歌的主要题材,是唐诗当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一些有切身边塞生活经历和军旅生活体验的作家,以亲历的见闻来写作;另一些诗人用乐府旧题来进行翻新的创作。
边塞诗大全
![边塞诗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8095204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18.png)
边塞诗大全边塞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种独特体裁,它以描写边塞地区的景色、人物与壮丽场景为主题,抒发边塞守护者的忠诚、英勇和离别之情。
边塞诗体现了古代中国士人的爱国情怀和对边塞壮美的赞美之情,具有独特的韵味和历史意义。
本文将为读者推荐几首经典边塞诗,让我们一起感受古代边塞的风情。
1. 《马诗》 - 王之涣马上少年儿女穷,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在燕然独善其身,号之为美玉无瑕的骢。
这是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
通过描绘马匹在边塞上奔驰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赞美之情。
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少年儿女战士的辛苦与艰难,以及将军的无奈和忍耐。
整首诗充满了激情和豪情,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与英勇。
2. 《塞下曲》 - 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是卢纶创作的一首短小精悍的边塞诗。
诗中描绘了将军夜行边塞的情景,通过寻找白羽的过程表达了他对将军的崇敬和景仰之情。
整首诗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边塞的风景和将军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3. 《蒲洼亭》 - 王维蒲洼亭边春草绿,江南渡口夕阳红。
朝来百里目,暮去千重峰。
王维是唐代文学家中众多边塞诗人中的代表人物。
他创作了许多描写边塞景色的诗歌作品,其中《蒲洼亭》是其中之一。
诗中通过描绘蒲洼亭边春草的颜色和江南渡口夕阳的颜色来传达边塞地区的美丽景色。
整首诗既展现了边塞景色的壮丽,又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4. 《塞下曲·其一》 - 无名氏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这是一首流传较广的古边塞诗歌,作者已经无法考证。
诗歌以饮马渡秋水为开头,描绘了士兵在边塞上跋涉的艰辛情景。
通过描写水寒和风似刀,诗中表达了边塞地区的恶劣环境和艰苦生活。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叹。
5. 《凉州词》 - 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王之涣的另一首边塞诗作品。
诗中描绘了位于黄河边塞的凉州,以及孤城和陡峭的山峰。
边塞诗大全_诗歌.doc
![边塞诗大全_诗歌.doc](https://img.taocdn.com/s3/m/060c8a112af90242a895e53a.png)
边塞诗大全_诗歌边塞诗大全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从军行李颀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望蓟门祖咏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前出塞九首(选一)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军城早秋严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塞下曲(二首)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己亥岁曹松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张籍横吹曲辞·出塞秋塞雪初下,将军远出师。
分营长记火,放马不收旗。
王昌龄最著名的十首边塞诗
![王昌龄最著名的十首边塞诗](https://img.taocdn.com/s3/m/4dcaea6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68.png)
王昌龄最著名的十首边塞诗 1、《从军行·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起羌笛关山月,并无那金闺万里恨。
2、《从军行·其二》琵琶舞动换新声,总是关山旧有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3、《从军行·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张公铎回师掩尘骨,莫教兵士哭龙荒。
4、《从军行·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眺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从军行·其五》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日报斩杀吐谷浑。
6、《从军行·其六》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
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7、《从军行·其七》玉门山嶂几千重,山北山南总是烽。
人依远戍须看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影踪。
8、《塞下曲·其一》凉风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旧。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9、《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有,黯黯见到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肢今古,白骨乱蓬蒿。
10、《塞下曲·其三》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回去者并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11、《塞下曲·其四》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大哭塞云。
12、《出塞》其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1龙城飘将在,不教导胡马度阴山。
其二骝马崭新横跨白玉鞍,弱旅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赏析薛仁贵其一:[作者简介]王昌龄,唐代诗人。
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 ()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
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来王昌龄之岭南》)。
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当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汜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边塞诗歌四首(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本课编选了四首描写边塞风情的唐诗。
《凉州词》中,诗人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
描写边塞的酷寒,体现出戍守边防的征人难回故乡的哀怨,但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悲壮苍凉。
《从军行》既表现了戍边战士的愁苦,也抒写出戍边将士决心为国戍边、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
《使至塞上》通过作者叙述出使边塞的艰苦情况,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心情和对戍边将士报效朝廷的慰问之意,也抒发了诗人对边塞壮丽风光的赞叹。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写了西北边塞风雪的壮丽和奇寒,表现了戍边将士生活的艰苦,抒发了雪中送别时对友人的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教学目标】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丰富语文积累。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2.诵读与积累。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凉州词(第1课时)【教学建议】1.简介《凉州词》“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
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
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2.分析这首诗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杨柳”是双关语,既是音乐的曲调,又是现实的杨柳。
“怨”和“杨柳”联系在一起,既是《折杨柳》的曲子中有哀怨(本来是离别的哀怨,引申为思乡的哀怨),又是埋怨杨柳不发青。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是对大自然的无可奈何,又是对自己征戍命运的无可奈何。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最后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显然不是客观的事实,玉门关外,也有春夏秋冬,但是在戍边的战士感觉中,这个荒寒的地方是没有春天的。
3.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教师活动设计①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②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③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2)学生活动设计①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②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从军行(第2课时)【教学建议】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
王昌龄的《从军行》一共有七首。
均是表现戍边战士的愁苦。
诗歌显得悲中有壮,而且是相当悲壮,相当雄浑,为何我们单单挑第四首呢?请大家仔细揣摩。
2.细细咀嚼,体味意境。
第一、二句写出了形势的危急。
“青海”地区,是唐代经常与吐蕃作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一方面,背景是昏暗的。
长云,指横在天际的云,把雪山都遮蔽,因而天色就比较昏暗了。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战士所在的地方,又是孤城,又是被围困的,不但远离中原,而且远离玉门关,可见其形势是如何凶险了。
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
“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
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
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
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纵观全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两句形成鲜明对照。
第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觉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本诗在抒写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使得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这首诗歌最突出之处。
3.反复诵读,背诵这首诗歌。
使至塞上(第3课时)【教学建议】1.整体感知,仔细品味。
(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
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征蓬,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长河,黄河;候骑,骑马的侦察兵;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抵,值,相当;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
(2)教师出示辅助资料,帮助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
王维《使至塞上》,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本诗是出塞途中所作。
2.理解诗的意境、内容。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
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
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
“直”和“圆”构造出的画面,有一种无限开阔的空间,一种苍凉宏大的视野。
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3.小结。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4课时)【教学建议】1.简介作者、作品。
(1)作者:岑参(715~770),南阳(今河南南阳)人。
他是唐代“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
他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岑参早年的诗以风华绮丽见长。
由于后来历参戎幕,往来边陲,风格为之大变。
其诗洋溢着积极乐观的思想。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的代表作之一,他用歌行体写出了西北风雪的奇寒,抒发了雪中送客的深挚友情及因友返京而产生的怅惘之情。
2.听录音,或听教师范读全诗。
3.边读边分析。
诗起首四句写野外雪景。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写边塞风狂雪早。
“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
“即”写出惊奇之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此为千古传诵的咏雪佳句。
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颖,想象奇丽,描写别致,形象优美。
用“梨花开”喻雪,传神地表现了雪的皎洁、鲜润、明丽和飞动。
形象鲜明,极富动态感和立体感。
着以“千树万树”四字,更使风雪奇寒呈现出无边的春意。
读之眼前立刻浮现一幅春风送暖,梨花盛开的美景。
接下来四句写室内苦寒。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由帐外转入帐内,点点雪花飘落进来,浸湿罗幕;穿着狐裘盖着锦衾也不觉暖,奇寒难忍。
而将军都护这样的勇猛边将,也是“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铁甲也冷得穿不上。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两句转写野外雪景。
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
“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
以上描绘了“瀚海雪景图”,热爱边塞风光,颂扬将士意志的感情融于其中。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描写饯别的情景。
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酒宴散,送客出辕门。
茫茫雪原中一杆红旗,奇异而美丽的画面。
天气奇寒,劲吹的北风翻不动坠有厚重冰凌的红旗,更显出一个“寒”字来。
最后四句写分手的情景。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依依不舍。
路遥远,风雪猛,难行走,惜别、担忧之意交织于胸。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望不见远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足迹。
结尾两句,寓情于景,言尽而意无穷,耐人寻味。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的是“风雪送客图”。
4.小结。
这首咏雪送别诗,前十句从不同侧面写雪,后八句写送别。
雪景衬托送别,送别中又描写雪景。
诗从描绘边塞风雪严寒中的奇丽风光着笔,通过独特的环境描写衬托出深厚的离别之情。
雪是贯穿全诗的线索。
写送别既表现出真挚的情谊,又显得豪放磊落,毫无悲愁惨淡之感。
(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1.草原、大漠、古烽火台等图片。
课件使用目的:感知课文所写地域的风光,激发学习兴趣。
2.古诗朗读声像材料。
课件使用目的:以声像材料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