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高考政治时事+新闻原创命题(背景材料+理论分析+跟踪试题)南方多地连续遭受暴雨袭击(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方多地连续遭受暴雨袭击

【背景材料】

2014年5月8日以来,我国南方多地连续出现强

降雨天气,广东、湖南等省约52.68万人受灾,倒塌

房屋1400间,紧急转移5.33万人,受灾农作物22.83

万亩。东江、西江和北江三大江河的水位同时呈上涨

态势,深圳更发生严重内涝。深圳将暴雨橙色预警升

级为红色,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深圳气象局发

布微博称,此次暴雨为深圳2008年以来最猛降雨,全市处于暴雨紧急防御状态。中央气象台预计,至13日白天,南方降雨将持续呈减弱趋势;13日夜间起,一轮新的强降雨又将袭来,江南北部、广东南部沿海等地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目前,国家防总在已派出4个工作组基础上,再加派4个工作组分赴灾区各地,加强对强降雨防范工作的指导。

【理论分析】

1. 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是按其本身固有的规律变化发展的,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南方多地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广东、湖南等省约5

2.68万人受灾,受灾农作物22.83万亩。这说明了自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性。

2.一切事物的运动都是有规律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深圳将暴雨橙色预警升级为红色,防汛应急响应提升为Ⅲ级。中央气象台预计,至13日白天,南方降雨将持续呈减弱趋势;13日夜间起,一轮新的强降雨又将袭来,这是人们认识规律的体现。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要受到惩罚。人在自然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客观规律,人们可以加强认识,防范灾害的发生。国家防总在已派出4个工作组基础上,再加派4个工作组分赴灾区各地,加强对强降雨防范工作的指导。这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创新演练】

5月8日以来,我国南方多地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广东、湖南等省约52.68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400间,紧急转移5.33万人,受灾农作物22.83万亩。据此回答1——2题。

1.材料告诉我们()

A.人与自然是难以和谐相处的

B.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的

D.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 专家指出,人类的活动破坏了地面的地质结构,这是洪涝灾害的破坏性加大的重要原因。这说明()

A.人类的活动要尊重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C.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3.灾害的发生往往不是人类所能预测和控制的,但通过人的努力,将灾害消弭在最小状态却是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鼓足勇气、坚定信心,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一定要未雨绸缪、有所作为。这表明()

A.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并能利用规律

B.人们一旦认识了规律就可以改造规律,为人类造福

C.规律是事物固有的、本质的联系

D.事物的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

4.5月8日以来,我国南方多地连续出现强降雨天气,广东、湖南等省约52.68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400间,紧急转移

5.33万人,受灾农作物22.83万亩。专家指出,暴雨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有关,也与季风活动有关。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落实责任到人,完善预案,强化措施,以人为本,科学防控,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努力减轻灾害损失。

(1)运用唯物论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暴雨灾害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结合洪涝灾害,分析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答案】1.C 2.A 3.A

(1)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人类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暴雨灾害的出现,是气候变暖和季风运动的结果,而气候变暖又与人类活动有关。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思想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人类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的不可持续发展理念,导致人类做出错误的行为,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从而导致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加。

(2)①人与自然关系是对立统一的。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自然界是按其本身固有的规律变化发展的,人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③人们应该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

认识自然灾害的本质和规律,做好气象预报,防灾抗灾,减少自然灾害的危害。④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退田还林、还草、还水、植树造林,保持生态平衡,改造自然、造福人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