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基因组学

合集下载

体质食养学与营养基因组学

体质食养学与营养基因组学

学术探讨体质食养学与营养基因组学李 军 孙晓东3 陕西中医学院医学生物教研室(712016) 摘 要 体质食养学是病理体质类型学与传统中医食疗学相结合而成,不同体质类型的人应该吃不同性味的食物,对于身体有利,并可治疗疾病和调整体质。

营养基因组学主要研究营养素和食物化学物质对人体基因的转录、翻译以及代谢机制的作用。

体质食养学强调的因人制宜,辨证施食,适应气候、兼顾地域,体质食养是建立在营养基因组学基础上的宏观调控。

 主题词 体质 中医营 养学 营养基因组学 @基因调控 1 体质食养学起源与发展 体质食养学是传统中医药学在中国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前后形成的一门新学科。

1977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匡调元教授根据临床所见将人类的体质分成六个主要类型,其中除一型为“正常质”外,其他五型为病理体质即:燥红质、迟冷质、倦质、腻滞质及晦涩质。

其理论根据是两纲(阴、阳)和八要(气血、寒热、虚实和燥湿)[1]。

体质病理学上承体质生理学,下启体质治疗学,针对各型病理体质用特定性味的食物进行调理则称为体质食养。

体质食养理论与中医的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精液、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基础理论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中医药的一大特色。

以二纲八要辨体质为指导理论将体质食养法则归纳成“热则寒之,寒则热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燥则润之,湿则祛之”二十四字诀,强调“人食同气”,兼顾年龄、性别、四季、五域,五种病理体质都可按各种食物之性味调养而获效,体质食养学认为食与药没有根本的区别,西药、中药与家常菜仅是来源与制作上的不同,但都是分解成化学物质后被吸收人体内参与人体新陈代谢或信号传导,而起治病养生的功能[2]。

2 营养基因组学:关注饮食与基因的交流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告知:人身体每个细胞中都存在着全部的遗传信息,但只有部分信息在表达,在某个特定时间,一部分基因是表达的,另外一部分基因是关闭的。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基因,但能通过营养、食物、生活方式和环境状况的改变来影响基因的表达。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

《动物营养学》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动物营养学发展1. 动物营养学起源动物营养学起源于人们对动物饲养实践中的观察和思考。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系统地研究动物的营养需求与饲料的营养价值。

(1)早期研究: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料的化学组成和动物对饲料的消化能力上。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ntoine Lavoisier)提出了“呼吸是燃烧的一种形式”,为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李比希的贡献:德国农业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是动物营养学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动物营养的有机体理论,即动物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源于饲料中的有机物质。

2. 动物营养学的发展阶段(1)初创阶段(18世纪末-19世纪末):在这一阶段,动物营养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饲料的化学分析和动物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上。

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不同营养物质对动物生长和健康的重要性。

(2)发展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这一时期,动物营养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包括营养物质的分类、营养生理学、营养代谢等。

同时,饲料工业的发展和饲养标准的建立为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

(3)成熟阶段(20世纪中叶至今):随着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动物营养学研究进入了分子水平,开始探讨营养与基因表达的调控、营养与免疫系统的关系等深层次问题。

3. 我国动物营养学发展(1)起步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40年代):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依赖于引进和消化国外的研究成果。

(2)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80年代):在这一阶段,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如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饲养标准的制定和推广等。

(3)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动物营养学研究取得了世界领先水平,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包括营养与基因调控、营养与环境友好型畜牧业、饲料添加剂研究等。

营养基因组学及其对食品产业的影响

营养基因组学及其对食品产业的影响

众多密码蛋白质 的相互作用决定 了营养代谢的过程 。营 养素影响基 因的表达的作用方式可以是通过控制基 因构
型或通过代谢产物或代谢状态 ,继而导致mR 水平和 NA
( 或)蛋 白质水平甚至其功能的改变。营养 素在m N R A
翻译水平中的作用才开始被人们认识 ,主要集 中在特殊
氨基酸的功能上。但是 ,激酶 、磷酸化酶、核糖体蛋白 等一系列的蛋 白质都与转录产物 的翻译相 关。更为重要
白质组学 等技术来阐明营养素与基 因的相互作用 】 。当
前的研究热点主要有 :研究不同的食物怎样通过影响特
在全球 有多 个营养基 因组学 据 点 ,其 中包括 B n e Va n Omme 组织 的全欧 洲研究 机构和 大学都 加入 的 n
N G (h uo enN t gn mis raia o )和 u O T e rp a ur eo c g nzt n E i O i
的是 ,这 些蛋白质中的任何一个或者转录产物非翻译区
营养基因组学应用的前提是膳食对人类健康 的影响 取决于人类个体特异性 的遗传结构。从基因水平研究营 养对人体的作用 ,不仅需要考虑单个基 因的作用 ,而且
尉亚辉使用营养组学一词来定义具有生物活性的食物成分如何确定表型在全球有多个营养基因组学据点其中包括benvanommen组织的全欧洲研究机构和大学都加入的nugotheeuropeannutrigenomicsorganization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成立的centerofexcellencefornutritionalgenomics其核心机构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davis分校见表1chinano720082008年第7期dnarna蛋白质代谢表型生物活性食物成分营养基因组学营养表观遗传学营养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营养素作为环境因子与激素信号发生交互作用控制编码参与能量代谢细胞分化细胞生长基因的蛋白质表达

营养基因组学

营养基因组学

营养基因组学将促成一种有据可依的膳食干涉策略 营养基因组学将促成一种有据可依的膳食干涉策略 膳食干涉 这种策略对于恢复健康 预防膳食相关疾病均有益处 恢复健康及 这种策略对于恢复健康及预防膳食相关疾病均有益处
Chanllenge
营养基因组学的期望值很 高,但是研究进程却是缓 慢的。营养基因组学领域 面临着这样一个挑战—— 在克服大量技术障碍的同 时建立一个稳固的研究基 础。
代谢物
身体功能
基因它们可以用来指示病理生理学改变,这种改 蛋白质组 代谢物组 转录组 变最终因个人性状的不同而形成慢性疾病
Methods
转录组学研究生物细胞中转录组的 蛋白质组 蛋白 代谢组 发生和变化规律 质组 即从RNA水平研究基因表达的情况 代谢组学 指由一个基 阐明生物体基 主要研究细胞、组织或体液中内 因组或一个 因组在细胞中 源性及外源性代谢物的总和 细胞、组织 表达的全部蛋 灵敏 极具创新性 转录组即一个活细胞所能转录出来的所有mRNA 正在开发当中 表达的所有 白质的表达模 在同一个研究 蛋白质 式及功能模式 中同时测定成 精确 蛋白质组学 转录组
营养素传感器群 转录因子 细胞核受体
转录因子 营养素传感器 激活
通过改变特殊基因的DNA转录水平 对营养素改变进行响应
Methods
研究方法
生物标记物 biomarker
DNA芯片 microarrays
Methods
生 物 标 记 物
生 物 标 记 物 的 测 定
蛋白质
一类与细胞生长增殖有关的标志物
营养基因组学:
从分子营养学到疾病的预防
Nutrigenomics: From Molecular Nutrition to Prevention of Disease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Progression of the regulation of Nutrients on Genes
四、基因多态性与营养相互作用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Progress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Genetic Polymorphism and Nutrition on Health
1917年 半乳糖-1-磷酸尿苷转移酶(GALT)隐形缺乏 半乳糖血症
1934年 苯丙氨酸羟化酶 (PKU)缺陷
1952年 葡萄糖-6-磷酸酶 (G-6-P) 缺乏 1970年 …… 木糖醇脱氢酶 (XD) 缺乏
苯丙酮尿酸症
冯奇尔克症 戊糖尿症
先天性代谢缺陷的本质就是某些营养素代谢酶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代谢酶
Pregnant
I κ bα Methylation offspring
TNF-α
胰岛素抵抗
Insulin Resistance
雌鼠
Diabetologia. 2014;57(10):2165-72.
2. 生命早期营养对成年疾病发生的影响(父系)
Early Life Nutrition on adult diseases
2007年11月成立了Society of Nutrigenetics/Nutrigenomics ,并在希腊雅典召开成立大 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
Artemis P. Simopoulos教授
营养基因组学鼎盛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三、营养素对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研究进展
Progression of the regulation of Nutrients on Genes
Obesity-induced Inflamma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细胞脂肪堆积,脂肪组织缺氧 缺氧诱导因子-1alpha 信号通路 (Hif-1alpha)

营养基因组学

营养基因组学
唢呐 成 了 陕北 人与 天 对 话 、
陕北 人 与 唢呐 之 间 ,早 已你
I 法, 有铜器 驱邪 的说法 。传 统唢 呐 与 地 对话 、与 人对 话 、与 自 己对 中有 我 我 中有你 了 。成 了陕 北人 叶 D : 队 中 的物 件 除鼓 以外 ,都 与 铜有 话 的物 件 和钟 情 的图腾 了 。正是 与世 界对话 理 , 人 们 请 唢 人 爱体 面 的心 理 有 关 。请 唢 呐艺 闹 。也 正是 因 为这样 ,在 陕北 ,
n 内队 的表 演 是 为 了助兴 ,但 也暗 人 表演 ,尤其 是请 数 家唢 呐 队表 有 太 多 的唢 呐发 烧 迷 的举 动 让人 合 这种 民俗 心 理 。祈 吉祥 、求平 演 ,可 以彰 显 主人 生活 的 殷 实 、 肃 然 起敬 ,他们 经 常 义务 跟 随唢 安 在 陕北 这 块 曾经 多 灾 多难 的土 富 足 ,彰 显 主人 待 客 的厚 道 、大 呐名 家 ,将 录下 的吹 奏视 频 上传 地 上 是 一种 共 同 的心 理 ,这 种心 气 ,彰 显 主 人 对 所 办 事 情 的 重 到 网 络 上 、 微 信 上 , 供 世 人 欣 理 一 直延 续 到现 在 ,渗透 到 生活 视 。 赏。 l 的 方方 面 面 。 民 I ' a J 有动 响器 的说
和 基 因之 间 的互 动 关系 为基础 。
变异 。如 一些人 的身体可 能潜伏心
每 一个人 的 基 因组 和 后天 影 响都 脏病 和炎症等疾病 的基 因,若 能预 有 所 不 同 ,所 以也 会对 基 因产生 先得知这 些讯息 ,在病 发之前 ,制 不 同的影 响 ,刺 激 基 因变 异 。一 定方案,比如应 该多吃或 少吃哪些 个 人 所 吃的 食物 ,会 开启 或 关 闭 食物 ,有 助于维 持身体 的最佳健康

营养、营养基因组学和营养蛋白质组学

营养、营养基因组学和营养蛋白质组学

万方数据
第3 期
李幼生, 营养、 等 营养基因组学和营养蛋自质组学
1 1 3
状态能影响血液氨基酸浓度; 相反, 哺育细胞亦可通
过调节不同基因的表达而改变氨基酸的获取, 继而 调节氨基酸众多生理功能。已有的研究表明, 氨基
名。 P R。主要表达于肝, P R, PA - 而PA -则主要表达 于脂肪细胞。大鼠PA - P Ra激活会导致过氧化物酶 体增生和脂肪 R氧化增加,PRy激活会导致脂 PA -
从本质上讲, 营养代谢过程取决于细胞或器官 众多m N 分子表达和众多密码蛋白质的相互作 RA 用。 R A m N 水平的改变, 可导致蛋白 质的相应变化, 但有时二者的改变并不平行。营养成分如氨基酸、 脂肪酸和糖等, 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其作用方式可 以 是通过控制基因 构型或通过代谢产物或代谢状态 ( 如激素状况、 细胞氧化还原状况等等) 继而导致 , mN R A水平和( 蛋白质水平甚至其功能的改变。 或) 因 在营养研究中, 组学和蛋白 此, 基因 质组学利用细 胞培养、 动物和人类寻找和鉴定对某些营养素、 药物
养蛋白质组研究技术。 营养基因组学和营养蛋白 质组学有助于我们正
确理解代谢途径和最佳的营养和 健康状况。现有的 研究已明确, 有些营养素( 如维生素 A D 锌和脂 ,、 肪) 能够直接影响基因的表达, 而另一些营养素( 如 膳食纤维) 可以通过改变激素信号、 机械刺激或肠 道细菌代谢产物而发挥其间接作用i。利用强有 7 ] 力的生物学技术, 科学家能够测定单一营养素对细 胞或组织基因谱表达的影响。 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 作用已成为当 前营养支持 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研究内容, 特别是氨基酸参与基 因表达的研究内容更为深人, 氨基酸作为蛋白质合 成的前体物质, 不仅影响蛋白质代谢, 而且氨基酸还 参与整个机体的内 稳态平衡。某些营养状况和应激

现代营养学的概况及其进展

现代营养学的概况及其进展

营养基因组学
营养基因组学定义
营养基因组学是研究营养素如何影响基因表达和蛋白质合成 的学科。
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
该学科主要研究不同基因型的人对不同营养素的反应和代谢 特点,为个性化营养提供理论依据。
营养流行病学
营养流行病学定义
营养流行病学是研究食物摄入与慢性病关系的学科。
营养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通过大规模的调查和数据分析,研究不同饮食习惯对健 康的影响,为制定合理的膳食建议提供依据。
微量营养素指的是维生素、矿物质和必需的脂肪酸。
微量营养素的功能
这些营养素在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维生素和矿物质参与新陈代谢,维持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等。
功能性食品
功能性食品定义
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特定健康功能或预防某种疾病的食品,除了基本的营养供给外,还能调节人体的 生理功能。
功能性食品的分类
功能性食品主要包括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改善记忆等类别。
营养教育与健康促进
增强营养意识
通过开展营养教育,提高公众对营养的重视程度,增强人们的 营养意识。
传播正确知识
向公众传播正确的营养知识,纠正错误的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 ,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
促进生活方式改变
通过营养教育,促进人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与饮食相 关的慢性病的发生。
营养不良的预防与治疗
要点二
meta分析
对多个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得出综合结论和建 议。
04
现代营养学的发展趋势
营养基因组学的发展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将营养与基因组学相结合,探讨营养素对基因表达和个体 差异的影响,为个性化营养提供依据。
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方向

利用营养基因组学实现个性化营养推荐

利用营养基因组学实现个性化营养推荐

利用营养基因组学实现个性化营养推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与营养。

然而,同样的食物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基因组和代谢方式都不同。

利用营养基因组学分析个体差异,为个性化营养推荐提供科学依据,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一、营养基因组学的概念以及作用营养基因组学是将基因的信息与营养相结合,研究食物与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通过系统分析个体基因组和代谢方式,寻找与营养有关的基因变异,并将其与人的营养状态联系起来。

在此基础上,针对个体基因差异提供个性化的营养方案,以达到预防疾病和改善健康的目的。

二、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1.基因芯片技术。

芯片上固定着基因片段,可以同时检测上千个基因。

通过对基因芯片的分析,可以快速鉴定出大量相关基因的变异信息,从而找到与营养代谢相关的基因变异。

2.基因测序技术。

该方法可直接测定DNA序列,可以获得个体的基因组信息。

通过比较不同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找到与营养代谢相关的基因片段。

三、营养基因组学的应用营养基因组学应用广泛,可以帮助人们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促进健康,预防疾病。

具体应用如下:1.个体化饮食推荐。

根据基因型分析,为个体提供合理的营养配方和饮食建议。

例如,在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方面,个体化营养方案将比通用方案更有效。

2.预防基因突变相关疾病。

有些疾病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例如色素痣易变性病、儿童白血病等。

通过分析基因突变类型,设计相应的营养方案,可能会延缓病情发展。

3.分析不良反应。

不良食品反应是一种广泛的问题,很多时候是由食物来源或个人气质影响。

通过基因分析,可以找到对某种食品过敏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营养基因组学的限制随着营养基因组学的应用推广,还存在一些限制:1.样本数量不够大。

由于基因测序较昂贵,因此在临床应用中往往需要一个大规模的样本集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2.不同基因可能互相干扰。

营养基因组学在个性化营养中的应用

营养基因组学在个性化营养中的应用

营养基因组学在个性化营养中的应用一、营养基因组学概述营养基因组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结合了营养学、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旨在研究基因如何影响个体对食物成分的反应,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优化健康。

这一领域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个体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需求差异,还能为个性化营养提供科学依据。

1.1 营养基因组学的核心概念营养基因组学的核心在于探究基因与营养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的基因组都是独一无二的,这决定了他们对某些营养物质的代谢能力和需求。

通过研究这些基因,科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不同的人对相同食物的反应会有所不同。

1.2 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基因组测序、基因表达分析、代谢组学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识别与营养相关的基因变异,并分析它们如何影响营养物质的代谢和健康。

二、营养基因组学在个性化营养中的应用个性化营养是指根据个体的遗传背景和生活方式,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建议,以优化健康和预防疾病。

营养基因组学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2.1 基因型与营养需求的关系每个人的基因型决定了他们对某些营养物质的代谢能力。

例如,某些基因变异会影响个体对维生素B12的吸收和代谢。

通过识别这些基因变异,可以为个体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营养建议。

2.2 基因型与疾病风险的关系基因型不仅影响营养需求,还与某些疾病的发生风险有关。

例如,某些基因变异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通过了解这些基因变异,可以为个体提供预防性的营养建议,降低疾病风险。

2.3 基因型与药物反应的关系基因型还可能影响个体对某些药物的反应。

例如,某些基因变异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速率,从而影响药物的效果。

了解这些基因变异,可以帮助医生为患者制定更安全、更有效的用药方案。

三、营养基因组学在个性化营养中的挑战与前景尽管营养基因组学在个性化营养中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其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

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展现出广阔的前景。

基因营养学与营养基因组学研究在动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因营养学与营养基因组学研究在动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学, 以分 子生 物 学技 术 为基 础 , 应用 D A芯片 、 T N R—
31 研 究 内容 . 311影 响基 因表达 的营 养 因素 。 响基 因表 达 的营 .. 影
养因素包括营养物质 的种类 、 组成 、 浓度 、 质量和平 衡状况等方面。 适宜的营养物质摄入量对于维持染 色体和 D A结构的稳定 , N 从而保证遗传信息正确 、 有效地传递起着重要 的作用。相反 , 过高或过低的
基 因营养学 是指研究营养物质与基 因之间的 相互作用及其对动物生产 与机体健康影 响的规律 和机制 , 从而提 出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 障动物机 保
体健康和防治与营养相关异 , 通过基因组 成 以及代谢型的鉴定 ,确定个体 的营养需要量 , 即 根据动物的遗传潜力进行个体饲养 , 这就是 “ 因 基
理 地 确定 动 物 在 各 种 不 同 条 件 下 的营 养 物 质 需 要
对营养物质 的需求量 。在实际生产中, 动物体 内的
许多有益功能基 因还没有得到充分表达 , 其主要原 因是 因为饲料 中供给 的营养物质未能在质 和量上 充分满足这类基 因的有效表达需求。 目 , 前 人们对 动物营养学的研究已从传统 的剂量一 功能效应研究 模式 向在基 因水平上研究营养物质对基 因结构和
《 江西畜牧兽 医杂  ̄}0 1 2 1 年第 2 期
文章编号:0 4 2 4 (0 0 - 0 1 3 10 — 3 2 2 1 )2 0 0 - 3 1 4
中图分类号 : 8 8 S1. 9 文献标识码 : B
・ 专论与综述 ・
基 因营养学与营养基因组学研究在动物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
营 养 物质 摄 入 量 均 可 对 基 因组 结 构 和 稳 定 性 产 生

营养基因组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营养基因组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营养基因组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人体健康和营养密切相关,而营养基因组学研究则是通过分析个体的基因组信息及其与营养物质的相互作用,促进人体健康和营养的提高。

本文将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简述营养基因组学的相关研究。

理论营养基因组学主要涉及两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方面是营养物质与基因表达的相互作用,即人体对不同营养素的需求量和对营养素摄入后的代谢途径,是否与个体基因型有关;另一方面是营养素的代谢途径影响人体健康的相关基因表达。

营养物质与基因表达的相互作用人体对于不同营养素的需求量和对营养素摄入后的代谢途径,是否与个体基因型有关呢?比如,人类体内有一种叫做钙调蛋白的蛋白质,它能够增强肌肉收缩,分别由三个基因CYP27B1、VDR、GC编码。

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这三个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求量和摄入后的代谢途径。

又比如,大蒜素就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物质,它含有的成分有机硫化合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

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在人体代谢大蒜素的过程中,某些基因SNP(单核苷酸多态性)变异可能影响大蒜素的代谢效率,从而达到保持人体健康的作用。

营养素的代谢途径影响人体健康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也发现,营养素的代谢途径与人体健康之间也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比如,近年来流行的“高粱海藻糖”就是由一个sle-gene基因控制的,它可以通过影响肠道内菌群的代谢产物而保持人体健康。

又比如,当前流行的卡路里限制减肥法与代谢形态的研究则发现,不同基因型的人对于卡路里的敏感度是不同的。

其中,一种名为FTO基因,能够影响人体食欲的调节和脂肪的形成,在人体营养健康的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应用随着营养基因组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其在临床和健康保健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营养基因组学已经在科研、食品、药品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

科研领域的应用营养基因组学的应用已经逐渐在科研领域中得到应用。

在疾病相关基因的筛查分析中,营养基因组学作为一种涉及复杂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新型方法,能够为医学疾病以及个体早期预防提供更为全面精准的数据基础。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深入,营养基因组学这门新兴学科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研究食物与基因相互作用的学科,营养基因组学已经开始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健康习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科学知识帮助人们改善健康状况。

一、营养基因组学的定义营养基因组学是研究食物和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包括食物对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及基因对营养素需要的影响等方面。

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集合了营养、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代谢疾病,营养基因组学的应用目前已经覆盖到人类健康和营养领域。

二、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营养基因组学是一项科技复杂的研究领域,它的发展与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营养基因组学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进展,包括基因芯片技术、高通量测序技术等。

基因芯片技术在研究大规模基因表达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同时测量成千上万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揭示基因与营养的相互作用。

高通量测序技术则可以用来研究基因的遗传变异和表达水平等信息,为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精细和全面的数据。

营养基因组学的研究现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生育期妇女营养状况对下一代健康影响研究这项研究主要关注孕期妇女在饮食中营养素的摄入情况,以及胎儿在母体内的营养状况对下一代的影响。

营养基因组学技术可以用来研究妊娠期间母亲的饮食摄入和胎儿的基因表达的关系,从而指导孕期饮食调控和健康管理。

2. 营养基因组学与代谢疾病研究代谢疾病是一种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多因素性疾病,它通常与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等代谢异常状态有关。

营养基因组学技术可以用来分析这些代谢异常与基因表达的关系,并为代谢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3. 营养基因组学在老年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随着我国不断加速老龄化进程,营养基因组学在老年人营养状况管理和康复保健上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营养学》第十九章 分子营养学专(Molecular Nutrition)

《营养学》第十九章  分子营养学专(Molecular Nutrition)
家族性卵磷脂:胆固 醇转移酶缺陷
HDL的产生缺陷,HDLCh和apo A1水平降低。
营养素在短时间内不能改变这种遗传学命运,但可通过营养素 修饰这些基因的表达,从而改变这些遗传学命运出现的时间进程。 (一)基因表达的概念和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理论 1.基因表达的概念:所谓基因表达,是指按基因组中特定的结构基 因上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指导合成特定 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而发挥特定生物功能的过程。
第十九章 分子营养学
Molecular Nutrition
一、分子营养学概述
(一)分子营养学定义
分子营养学(molecular nutrition)主要是研究营养素与基 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和机制。一方面研 究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对基因结构与稳定性的影响和 对机体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研究遗传因素对营养素消化、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的决定作用。在此基础上,探讨二者相互作用 对生物体表型特征(如营养充足、营养缺乏、营养相关疾病、先 天代谢性缺陷)影响的规律,从而针对不同基因型及其变异、营 养素对基因表达的特异调节,制订出营养素需要量、供给量标准
3.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途径:营养素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可作为 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或直接作用于细胞内受体,从而激活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并与转录因子相互作用激活基因表达,或直接激 活基因表达。
2.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理论:真核基因表达的调控也是在多阶段水平 来实现的,即大致可分为转录前、转录、转录后、翻译和翻译后等5 个水平。 ⑴转录前调控:是指发生在基因组水平上基因结构的改变。这种调 控方式较稳定持久,甚至有些是不可逆的,主要由机体发育过程中的 体细胞分化来决定。其调控方式主要包括:基因丢失、基因扩增、基 因重排、甲基化修饰及染色体结构改变等。

从营养基因组学看膳食与健康

从营养基因组学看膳食与健康

2008年第6期中国食物与营养FoodandNutritioninChinaNo.6,2008从营养基因组学看膳食与健康谌小立,赵国华(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重庆400716)摘要:本文从营养基因组学的角度综述了膳食与健康的关系。

许多生物活性膳食成分能通过影响基因表达来脱毒,预防炎症、慢性疾病和癌症等,极大地促进人类健康。

当然,营养基因组学的发展还不成熟,需要大力研究来最终实现基于个体基因型的营养策略,从而用膳食调整来促进居民健康。

关键词:膳食;健康;营养基因组学;癌症;基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病理学发展早期,营养对健康具有重要作用,而在疾病病理学发展中后期则主要靠药物治疗来恢复健康…。

所以膳食对人类健康的作用更值得关注。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生物活性膳食成分对健康的影响研究也深入到基因水平,进入了营养基因组学阶段,这有利于科学揭示膳食与健康的关系。

营养基因组学是研究营养素和植物化学成分对人体基因的转录、翻译表达的影响以及代谢机制的科学。

它主要从分子水平和人群水平研究膳食营养与基因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通过研究最终将建立基于个体基因组结构特征的膳食干预方法和营养保健手段,提出更具个体化的营养策略[21,进而从营养学的角度而不是从药物学的角度,有效地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

1膳食与健康膳食对人类健康非常重要,膳食的质和量是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3】。

膳食中存在大量生物活性成分,它们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健康。

如表1所示,大量生物活性膳食成分(尤其是蔬菜和水果中)都能预防癌症和其它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

如叶酸有助于预防肝癌和心血管疾病(CVD)等,白藜芦醇有助于防止乳腺癌,吲哚.3.甲醇能预防结肠癌[31,番茄红素能预防前列腺癌和乳腺癌等。

表1膳食中大量存在的生物活性成分H作者简介:谌小立(1983--).男,重庆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食品科学.通讯作者:赵国华谌小立等:从营养基因组学看膳食与健康572营养与基因组研究2.1营养素对基因组稳定性的影响许多生物活性成分(如硒、锌、砷、VA、VB。

营养基因组学:个性化饮食指导的新方向

营养基因组学:个性化饮食指导的新方向

营养基因组学:个性化饮食指导的新方向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也在不断变化。

然而,尽管我们拥有了更多的选择,但许多人仍然面临着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往往与我们的饮食有关,而营养基因组学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决方案。

营养基因组学是一门研究基因如何影响我们对食物的反应的科学。

它通过分析我们的基因,了解我们对不同食物成分的吸收、代谢和利用情况,从而为我们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指导。

这就像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做一套饮食方案,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身体需求。

首先,营养基因组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基因对某些食物成分的敏感性。

例如,有些人可能对乳制品中的乳糖不耐受,而有些人则可能对某些蔬菜中的草酸过敏。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信息,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饮食。

其次,营养基因组学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基因对某些营养素的需求。

例如,有些人可能需要更多的维生素C来维持免疫系统的健康,而有些人则需要更多的钙来保持骨骼强壮。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信息,并相应地增加或减少某些营养素的摄入。

此外,营养基因组学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基因对某些食物成分的代谢能力。

例如,有些人可能更容易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而有些人则更容易将蛋白质转化为肌肉。

通过基因检测,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些信息,并相应地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

当然,营养基因组学并不是万能的。

它只能告诉我们关于我们自己的一些基本信息,而不能替代医生的建议和专业的营养指导。

但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需求,并做出更明智的饮食选择。

总之,营养基因组学是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它为我们提供了个性化的饮食指导。

通过了解自己的基因对食物的反应,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自己的身体需求,并做出更明智的饮食选择。

让我们一起迎接这个新时代的到来,享受科技带来的便利和健康!。

基因组学遗传作图物理图

基因组学遗传作图物理图
中英联合实验室
2.2.2 DNA(分子)标记
?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
? 简单序列长度多态性(simple sequenece length
polymorphisrns,SSLPs) ? 小卫星序列:(Minisatellite DN)A ? 微卫星序列:(Microsatellite DNA, )MS
? 功能蛋白质组 (Functional Proteome) :在特定时 间、特定环境和实验条件下基因组活跃表达的蛋白 质。功能蛋白质组是总蛋白质组的一部分。蛋白质 组和功能蛋白质组是生命科学的新的研究内容。
中英联合实验室
基因组计划
? 模式微生物基因组计划 ? 模式植物基因组计划 ? 模式动物基因组计划 ? 人类基因组计划
中英联合实验室
什么是基因组?
一个物种中所有基因的整体组成。 人类基因组的两层意义:遗传信息和 遗传物质。 揭开生命的奥秘,需要从整体水平研 究基因的存在、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
中英联合实验室
基因组研究内容
?基因表达研究,即比较不同组 织和不同发育阶段、正常状态与 疾病状态,以及体外培养的细胞 中基因表达模式的差异。 ?基因产物 -蛋白质功能研究,包 括单个基因的蛋白质体外表达方 法。
中英联合实验室
2.2.2 DNA(分子)标记
? 基因标记:有用、有效,并非理想。
? 高等生物,可用作标记的基因十分有限 ? 许多性状都涉及多基因。 ? 高等生物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基因间隔区,用基因
标记将在遗传图中留下大片的 无标记区段。 ? 并非所有等位基因可以通过常规实验予以区分,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同时, Jim和Rodriguez认为, 在进行营养基因组学研究时, 应注 意以下5个方面:产生适当的代谢反应需要多少营养素, 特别是需要 多少宏量营养素; 对于遗传背景不同的人, 在复杂的膳食成分下如何 获得适量的营养素; 如何将膳食成分同机体代谢的精细和长期调控 联系起来; 在现有的分子和基因组技术条件下, 如何获得不同人自出 生到死亡期间的营养需要的变化量; 如何确保以一种对社会负责的 态度正确利用基因组学信息, 特别是当它与健康状况不同的人群, 如 不同种族、贫富不一和未投保的人。
营养基因组学:人类健康的 新“钥匙”
人类基因与食物营养作用 今后可 看基因定食谱
• 个性营养成为可能。目前的营养需要量均系针对群体而言, 而未能考虑个体之间的基因差异。如人的基因上约有 140~200万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其中6万多个 存在于外显子中,这可能是人体对营养素需求及产生反应 差异的重要分子基础。因此,未来将有可能应用基因组学 技术阐明与营养有关的SNPs,并用来研究动物对营养素 需求的个体差异,通过基因组成以及代谢型的鉴定,确定 个体的营养需要量,使个体营养成为可能,即根据动物的 遗传潜力进行个体饲养,这就是“基因饲养”。此外,应 用基因组技术也将有助于开发出针对一些针对性强、功效 明显的动物源性功能食品。 • 某种特定的食物不见得对每个人都“有好处”或“有坏 处”,自身的DNA也并非一定就能决定你的健康,关键是 看它们二者如何相互作用
为了确定这些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科学家 决定针对许多被认为有益身体健康的营养素进行基因 方面的研究。首先名列美国联邦政府研究名单首要目 标的就是硒元素。之前已经有研究指出每天吃200毫克 的硒,大约是国际标准的2倍,可以降低罹患前列腺癌、 肺癌、结肠直肠癌的机率。茄红素也是另一个研究目 标,曾经有研究指出它可以降低罹患前列腺癌的机率 达35%,因此NCI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小型临 床研究,试着找出它的安全剂量以及观察它是否能帮 助前列腺癌患者对抗癌细胞。此外被认为能奖励女性 罹患乳癌机率的大豆也是该研究的重点项目之一, Milner博士预测:“在未来5年内,我们将会得到许多 关于基因如何影响个人对不同食物所产生的反应的资 料。”不过这项研究可能会耗费数年之久,因此美国 癌症协会的建议是多吃各类的食物,包括每天至少5份 的蔬果并且减肥。
• 此外,基因组技术的应用将促进食物中具有保健作用的生 物活性成份的筛选。目前已有多个利用功能性基因组学技 术对食物中活性组分进行筛选,从而应用于疾病预防的项 目在不同的国家启动。其中的一个例子是欧共体资助的筛 选针对结直肠肿瘤的功能性食品项目。在这项研究中,采 用了多种功能性基因组技术用于检测与结直肠肿瘤发生有 关的基因,例如可以测定几乎所有蛋白质表达的蛋白组技 术。高效的基因组技术使研究者能有效地发现那些既能受 食物中生物活性组分调控的,又在疾病病理过程扮演重要 角色的新的生物学标志物。这些分子水平的生物学标志物 比传统上使用的生化学标志物具有更灵敏、更特异的优点。 这一特点对于保健食品的研究尤为重要。因为保健食品不 同于药物,食物中生物活性物质对机体的影响往往较微弱。 因而采用传统的生化指标可能不能反映出这种微弱的改变。
但是,目前国际上对营养基因组学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有 些专家认为营养基因组学不应被视为营养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边 缘学科。这个词涵盖着营养学的全部,是增添了新的内涵的未来的 营养学。营养基因组学将触及营养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其与传统意 义上的营养学的区别在于,其研究将充分结合和利用日益扩增的基 因学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营养基因组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一系列能 够监测极大数目的分子表达、基因变异等的基因组技术和生物信息 学在营养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 可以说,没有这些功能强大的“全局性(global)”的生物检测 技术以及结合了最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的生物统计、大规模的数据 处理等信息学方法的支持,营养基因组学就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成 为一门学科。 • • 营养基因组学研究将关注整个机体、整个系统或整个生物功 能分子水平上的通路的轮廓(profile)变化,而非单个或几个孤 立生物学标志物的改变。简单地讲,营养基因组学将主要研究在 分子水平上及人群水平上膳食营养与基因的交互作用及其对人类 健康的影响;并将致力于建立基于个体基因组结构特征上的膳食 干预方法和营养保健手段,提出更具个性化的营养政策,从而使 得营养学研究的成果能够更有效的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达到促进 人类健康的目的。
重要地位
• •
营养学是研究人体营养规律及其改善措施的科学。人们在很 早以前就开始了营养学的研究, 如我国的医学古籍《黄帝内经· 素 问》中就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等朴素的合理营养概念。而西方的医学始祖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 400年前也提出了食品中的特殊成分对于维持生命是必不可少的。 但真正意义上的营养学诞生却是在发现了构成人体重要物质的18 世纪后期, 从1900年至今, 营养学研究不断深入, 已经历了3个阶 段。二战后, 营养学进入了基于实验科学技术的鼎盛时期。
20世纪后半叶, 人类进入了细胞时代, 主要研究营养素在体内代 谢、生理功能及其对组织细胞的影响。而分子生物学划时代的到来, 为营养学向微观世界发展、探索生命奥秘提供了理论基础。特别是 人类及模式生物的基因组草图、基因组序列图相继绘制完成, 为人 类阐明基因组及所有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揭开生命奥秘奠定了基础。 营养科学也由营养素对单个基因表达及其作用的分析, 开始朝着基 因组及其表达产物在代谢调节中的作用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 营 养基因组学(Nutritional genomics, 有时也称为Nutrigenomics)应运 而生, 并迅速成为营养学研究的新前沿。2002年2月和2003年11月, 在荷兰先后召开了第一届和第二届国际营养基因组会议, 凸现了营 养基因组学研究的重要性。

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某种营养素是否真的能预防癌症? 美国政府将招募32000名中年人进行一项研究探讨硒元素 或维他命E是否真的预防前列腺癌。由于有些基因学研究 指出某些营养素可能对某个人有益,但是对别人可能就不 是那么回事。因此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的John Milner博 士表示:“未来将是针对个人营养量身定做的时代,这个 营养基因组学将会是令人相当兴奋的新科学。”Milner博 士表示有35%的癌症跟饮食习惯有关,不过这并不代表偶 尔吃个汉堡或油炸圈饼就会下场凄惨。但是也确实有许多 研究指出多吃植物性食物、蔬菜、水果得到癌症的机率会 比较低。

据《新闻周刊》近期封面文章报道,在展望未来的 医学发展状况时,美国塔夫茨大学营养学与基因组学实验 室主任琼斯·欧德沃斯的观点,对那些只能花4美元买杯 石榴汁的人而言或许不失为一个好消息。在欧德沃斯看来, 那种常常被称作“时尚”的、大范围向所有人提供同一饮 食建议的时代可能即将结束。由于基因的差异,每个人对 某种食物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这就会造成人们吃同一种食 物但出现的后果却可能有很大差别。基于此,对于那些只 能买石榴汁喝的人来说,只要其基因能充分利用这一饮料 中的营养物质,就可能使他们足以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
研究内容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了解食物活性成分如何直接或间 接地影响人体内基因组结构的变化; 探讨膳食因子可营养素对人体 基因组产生的影响; 探讨哪些慢性或遗传性疾病容易受到膳食因子 的影响; 依据人体基因多态性的差异, 探讨健康人体和疾病患者对不 同膳食因子敏感性的差异; 根据不同人对营养需求、状态及其自身 基因多态性的差异来设计个性化膳食, 藉此达到预防慢性疾病的发 生。
为健康食品验明正身的基因学研究
• 揭示营养素的作用机制或毒性作用。通过基因表达的变 化可以研究能量限制、微量营养素缺乏、糖代谢等问题; 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能够测定单一营养素对某种细胞或 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采用基因组学技术,可以检测营 养素对整个细胞、组织或系统及作用通路上所有已知和未 知分子的影响。因此,这种高通量、大规模的检测无疑将 使学者能够真正了解营养素的作用机制。此外,基因组学 技术也将为饲料安全性评价、病原菌检测、掺杂及使伪甄 别提供强有力的手段。
营养基因组学
• 学科简介
• 营养基因组学是研究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质对机体基因的转录、 翻译表达及代谢机理的科学。它以分子生物学技术为基础,应用 DNA芯片、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来阐明营养素与基因的相互作用。 目前主要是研究营养素和食物化学物质在人体中的分子生物学过 程以及产生的效应, 对人体基因的转录、翻译表达以及代谢机制, 其可能的应用范围包括营养素作用的分子机制、营养素的人体需 要量、个体食谱的制定以及食品安全等, 它强调对个体的作用。 是继药物之后源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个体化治疗的第二次浪潮。 营养基因组学所涉及的学科有营养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 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等, 从这个层面上看, 营养基因组学是基于 多学科的边缘学科。
许多营养素通过转录系统选择性的改变基因表达, 调节 不同组织、不同环境条件下特定基因组的活性。营养成分 如氨基酸、脂肪酸和糖等, 都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其作用方 式可以是通过控制基因构型或通过代谢产物或代谢状态(如 激素状况、细胞氧化还原状况等等), 继而导致mRNA水平和 (或)蛋白质水平甚至其功能的改变。因此, 在营养研究中, 基 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利用细胞培养、动物和人类寻找和鉴 定对某些营养素、药物或食物有良好反应的特殊标志物。
发展概念和过程
1953年, Watson和Crick发现了被称为“生命奥秘”的DNA结构, DNA结构解释了遗传物质是如何复制和传递信息的。DNA这种优雅 神秘的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引发的革命震动了生物学界和医学界, 标 志着分子生物学的开始。1961年, DNA中碱基对序列转录基因密码 的破译成功, 标志着基因时代的到来。以人类基因组 “工作框架图” 完成为标志, 生命科学已进入了后基因组时代。 美国科学家 Thomas Roderick(1986)提出了基因组学(Genomics), 主要内容包括 以全基因组测序为目标的结构基因组学(Structural genomics)和以基 因功能鉴定为目标的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