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专题四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习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dc0e04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5.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及答案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B)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2 .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A)A.资本主义体系B.社会主义体系C.民主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3 .新中国初期(民主主义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4.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中规定对待富农的政策是(A)A.征收富农的多余土地财产B.消灭富农经济C.保存富农经济D.限制富农经济5.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6. 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C)A.《介绍一个合作社》B.《组织起来》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7 .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8.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A.加工订货的实行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C.统购包销的实行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D)A.加工定货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和平赎买10.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二、多项选择题1.建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有 (ABC DE)A.没收四大家族的官僚垄断资本B.对外国资本主义在华的企业采取管制、征用等做法,使之逐步归国家所有C.没收民族资本家的企业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E.把分散的个体经济引导向合作社经济方向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 ( DE)A.没收官僚垄断资本B.没收民族资本C.没收地主的土地D.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工业化E.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把社会主义社会划分为 (DE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B.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C.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D.社会主义低级阶段E.社会主义高级阶段4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 (BCDE )A.和平赎买B.委托加工C.计划订货D.统购包销E.委托经销代销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AB)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一五”计划C.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E.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辨析题1.没收官僚资本,就其性质来说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_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doc
![_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doc](https://img.taocdn.com/s3/m/000d43b1a8114431b90dd8a8.png)
共产主义资本主义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C.国家资本主义D.保护民族工商业 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2.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 党的^一届三中全会 3.1953年到1959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 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 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5. 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 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6. 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 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 7.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B.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D.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8.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社会主义现代化 C.农业合作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9.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C.兼有新民土主义革命和社会土义革命性质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10.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A.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B.己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11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A.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B.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12.20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1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22fe6e69dc5022abea00b3.png)
考研政治(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模拟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 )。
A.完整的社会形态B.独立的社会形态C.过渡的社会形态D.开放的社会形态正确答案:C解析: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是一个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故正确答案为C。
知识模块:社会主义改造理论2.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是( )。
A.是否进行了土地改革B.是否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C.是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是否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正确答案:D解析: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毛泽东在国家政权问题上作了长期探求。
在国民革命时期他提出建立“革命民众合作统治的国家”的目标。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有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政权。
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了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其他抗日阶层参加的工农民主共和国的国家政权。
在这一时期,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提出了建立“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目标。
到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明确提出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总而言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我们的目标都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土地革命时期不包括民族资产阶级)。
所以,是否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
因此,正确答案为D。
知识模块:社会主义改造理论3.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中国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正确答案:B解析:选项A是1949年到1953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4第四专题习题集
![4第四专题习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57d02531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05.png)
(一)单项选择题1.1955 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的是 ( A )A.毛泽东B.周恩来C.陈云D.邓小平2.1956 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B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3.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最重要的贡献是( A )A.对当时和其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条件的阶级状况、社会状况及国情的判断、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的分析是基本正确的B.提出了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思想C.提出了加强执政党建设的思想D.提出了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的方针4.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的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最早支持和提倡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中央领导人是( B )A.陈云B.邓子恢C.刘少奇D.邓小平5.在 1956 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D )A.小资产阶级B.民族资产阶级C.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己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D.大资产阶级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 ( 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B.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C.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7. “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没有完全结束”出自( D )A.《不要四面出击》B. 《论联合政府》C. 《论十大关系》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8.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的一个基本方针是( C )A.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B.正确处理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服务D.彻底消灭剥削制度,继续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9.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是( C )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C.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力量进行改革D.进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10.1956 年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D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的矛盾B.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C.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二)多项选择题1. 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CD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B. 《论人民民主专政》C. 《论十大关系》D.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经济体制和管理制度上提出的思想有( ABCD )A.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B.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C.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D.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重视价值规律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 CD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敌我矛盾D.人民内部矛盾4.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 ABCD )A.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C.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5.毛泽东指出,从建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需要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这是由于( ABCD )A.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特殊历史条件决定的B.我国的现实状况决定的C.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点决定的D.社会发展的自身规律决定的6.上个世纪 60 年代,党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并提出了要分两步走的发展战略,这两步走是指( AB )A.第一步,用 15 年的时间,即在 1980 年以前,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B.第二步,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D. 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7.下列关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BCD )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B.社会主义存在阶级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矛盾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阶级矛盾基本结束,但还没有完全结束D.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得到解决8.下列关于党在五六十年代探索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的说法中正确的( ABC )A.社会主义可以分成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B.中国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要比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C.我国当前人口多,底子薄,要建成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至少需要五十年至一百年的时间D.社会主义在中国将很快建成,共产主义很快就会实现9.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5ca085a453610661fd9f458.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建国初期属于()。
A. 新民主主义社会B. 社会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十一届三中全会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A. 国营经济B. 个体经济C.合作社经济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5、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
A.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B.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
A. 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辨证统一C. 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D. 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7、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8、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新民主主义性质9、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是()。
A.定息B.和平赎买C.公私合营D.四马分肥1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A.利用、团结、教育B.利用、团结、改造C.利用、限制、批评D.利用、限制、改造二、多项选择题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91e129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f.png)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练习题专题四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衡量一种社会制度先进与落后的根本标准是(A)。
A、能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能否建立和发展民主C、能否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D、能否提高综合国力2、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
A、生产力综合国力的增强B、综合国力的增强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整个社会的发展3、改革的重点是(A)。
A、经济体制改革B、政治体制改革C、科技体制改革D、文化体制改革4、中国应把对外开放的立足点放在(A)。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上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5、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实行特殊的(D)。
A、政治制度B社会制度C、文化制度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6、我国发展对外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
A、对外贸易B、对外资金交流C、对外技术交流D、对外劳务合作7、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A)。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B、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学说C、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8、我们要实施的对外开放战略是(D)。
A、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相结合B、国内资源和国外资源相结合C、国内技术和国外技术相结合D、“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9.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C)。
A.与时俱进B.开拓创新C.改革开放D.快速发展10.要坚持把(D)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
A.全面提高开放水平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大力发展生产力D.改善人民生活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辩证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DE)。
A、稳定是发展的基础,改革是发展的目的B、发展是稳定的基础,稳定是改革的前提C、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改革是发展的动力D、发展是改革的目的,稳定是改革的基础E、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2、衡量各方面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指(ABC)。
毛中特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毛中特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60ff01c20c22590103029d04.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将答案字母写在答题纸上。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经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C)A.资本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新民主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2.新中国建立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本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3.在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完成以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A.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B.客观上长期存在的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C.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D.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4.我国过渡时期是指(A)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从1953年提出“一化三改”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1953年提出“一化三改”到1958年“大跃进”运动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特点是(C)A.限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首先发展生产力C.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D.首先变革生产关系7.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D)A.完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总路线B.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总路线C.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的总路线D.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总路线8.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C)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创造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各种形式,其高级形式是(D)A.统购包销B.委托加工、计划订货C.经销、代销D.公私合营1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是 ( C )A.公私合营B.加工定货C.和平赎买D.统购包销11.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D)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12.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4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
![4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3af24c65fbfc77da269b146.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
A、实现农业合作化B、改变所有制C、建立国营经济D、恢复国民经济2、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选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3、我国建国初期属于()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二、多项选择题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表明()。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共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方针是()。
A、利用B、鼓动C、剥夺D、限制E改造3、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
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D、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E、采取从互肋组到初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是()。
A、个体经济B、合作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E、国营经济5、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正确的结论有()。
A、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B、是属于社会主久体系的过渡性社会C、是属于资本主义体系的过渡性社会D、是一个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社会E、是一个社会主义因素起决定作用,必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三、分析题(一)材料题材料1:根据我国的经验,农民这种在生产上逐步联合起来的具体道路,就是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业而有某些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就是集体农庄)。
这种由具有社会主义萌芽,到具有更多社会主义因素,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就是我们党所指出的对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毛概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多型题
![毛概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多型题](https://img.taocdn.com/s3/m/fd6ba463b84ae45c3b358c8d.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多型题一、单选题:1. 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原则是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2. 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是社会主义性质3.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形式是国家资本主义4. 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5.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剥削制度6. 土地革命完成后国内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7. 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 1952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过渡时期总路线9. 我国建国初期属于新民主主义社会10.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在我国,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属于人民内部矛盾11.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实现工业化是主体,两翼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12.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和中国封建军阀实行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是封建剥削制度13.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方针是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14.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改变生产资料的私有制15.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采取的方式和平赎买1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17. 新中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18. 我国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二步骤是手工业供销合作社19. 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观点二、多选题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有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是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积极引导、逐步过渡和平改造3. 我国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必须遵循的原则有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4. "三大改造指的是 "个体农业的改造个体手工业的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5.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6. 新民主主义时期,我国的主要阶级力量为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7.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 8.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将帝国主义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企业收归国有的主要形式有管制征用代管转让9.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四马分肥”是企业利润的分配方式,主要内容有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资方红利10. 在对民族资本主义改造的第一个阶段,国家对私营商业采取了统购包销经销代销加工订货委托加工11. 1951年底至1952年5月,在党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进行三反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三、判断题1.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22b17f0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62.png)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练习题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过渡】1.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 C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C、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时期是指( D )A、1949年10月到1952年12月B、1953年1月到1956年12月C、1957年1月到1966年4月D、1949年10月到1956年12月3.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 A )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过渡时期的结束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B.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C.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5.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6.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B )A、固定不变的社会B、过渡性的社会C、独立的社会形态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7.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B )A.“四清五反” B.“一化三改”C.“两个转变” D.“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8.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D )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社会主义改造】9.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 A )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10.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标志是( A )A、社会主义公有制成为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B、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C、广大劳动人民成为掌握生产资料的国家和社会的主人D、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成为党和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11.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 C )A、政治条件B、经济条件C、制度条件D、思想条件12.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D )A、赎买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合作化13. 社会主义改造的和平性,体现在( C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B、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D、对官僚垄断资本的改造中14.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 B )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D、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15、新中国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B)A.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财产16、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D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7、我国农业合作化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A )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18、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D )A.加工订货的实行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C.统购包销的实行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政策是(D )A.加工定货B.统购统销C.公私合营D.和平赎买20、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主要标志是(D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21、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根本保证是(B)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地位的确立B.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在全国范围的建立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D.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的壮大22、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A.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23、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巩固社会主义制度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2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生产和需求之间的矛盾C.敌我之间的矛盾、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25、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D)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26、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试题)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5c97aac1650e52ea541898b3.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试题)一、辨析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的是剥夺政策。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二、论述题1、为什么说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三、分析题1、材料:(1)那么我们对待小农的态度是怎样的呢?在我们夺取国家政权的那一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第一,法国纲领的原则是绝对正确的:我们预见到小农必然灭亡,但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以自己的干预去加速灭亡。
第二,同样明显的,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权利的时候,我们决不会用暴力去剥夺小农(不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象我们不得不如此对待大土地占有者那样。
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他们的私人生产和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但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帮助。
当然,到那时候,我们将有足够的手段使小农懂得他们本来现在就应该明白了的好处(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
材料:(2)我们的党一掌握了国家权利,就应该干脆地剥夺大土地占有者,就象剥夺工厂主一样。
这一剥夺是否要用赎买来实行,这大半不是取决于我们,而是取决于我们取得政权的情况,尤其是取决于土地者老爷们自己的行为。
我们决不认为,赎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容许的。
马克思曾向我们讲过他的意见:假如我们能够用赎买摆脱这整个匪帮,那对于我们是最便宜不过的事情了(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
材料:(3)在我国,既然国家政权操纵在工人阶级手中,既然全部生产资料又属于这个国家政权,我们要解决的任务的确就只有居民的合作化了。
……我们许多做实际工作的人估计不足的正是这一情况。
在我国人们还轻视合作社,还不了解:第一,在原则方面(生产资料所有权操纵在国家手中),第二,在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易便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这种合作社有重大的意义(列宁:《论合作社》)。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练习及答案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本质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aa54d676eeaeaad1f33059.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建国初期属于()。
A. 新民主主义社会B. 社会主义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十一届三中全会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A. 国营经济B. 个体经济C.合作社经济D.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E.私人资本主义经济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A.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B.没收官僚资本C.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D.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5、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说的过渡时期是指()。
A.从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过渡B.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C.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D.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最显著特点是()。
A. 实行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B.“一化三改”、“一体两翼”的辨证统一C. 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为最主要目标D. 符合当时的基本国情,反映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历史必然性7、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对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8、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
A.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半社会主义性质D.新民主主义性质9、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是()。
A.定息B.和平赎买C.公私合营D.四马分肥10、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A.利用、团结、教育B.利用、团结、改造C.利用、限制、批评D.利用、限制、改造二、多项选择题1、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7a3dbcb50e2524de5187ecb.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干后括号内)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B、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所指的过渡时期是()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国民经济恢复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D、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A、固定不变的社会B、过渡性的社会C、独立的社会形态D、从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社会4、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A、初级社、互助组、高级社B、高级社、初级社、互助组C、互助组、高级社、初级社D、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5、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是()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B、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合作化的最初表现形式D、合作化的最高表现形式6、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开始的标志是()A、新中国的成立B、土地改革的完成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D、过渡时期的结束7、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掌握了国家主要经济命脉的是()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个体经济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8、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物质基础是()A、相对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B、土改的完成和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建立C、以国家资本主义形式对工商业的调整D、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支持和援助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B、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C、把私营工商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10、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A、改变生产关系,建立公有制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C、实现工业化D、消灭资本家11、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初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C、高级农业合作社的建立D、人民公社的建立12、我国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家实行()A、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针B、斗争、限制、改造的方针C、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D、团结、教育、利用的方针13、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A、政治条件B、经济条件C、制度条件D、思想条件14、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发展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1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A、独立的社会形态B 、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C 、过渡性质的社会D 、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之一16、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A 、新民主主义时期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7、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是()A、照搬马克思主义的结论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C、与马克思主义无关D、背离了马克思主义18、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国营经济主要是()建立起来的A、通过没收官僚资本B、通过原来解放区的公有经济C、通过没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通过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19、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政治条件是()A、全国大陆解放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的建立C、土改运动D、“三反”“五反”运动20、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是()A、个体经济B、公有制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21、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2、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2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B、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24、我国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是()A 、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B 、完全社会主义性质C 、半社会主义性质D、新民主主义性质25、中国共产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定息B、国家资本主义C、公私合营D、“四马分肥”2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全面推开是从()年开始的。
_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
![_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3c531ec5da50e2524d7f6f.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A.新民主主义B.社会主义C.共产主义D.资本主义2.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C.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通过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1953年到1959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5.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B.排挤私营工商业C.国家资本主义D.保护民族工商业6.全国土地改革以后分配给农民的土地A.归农民所有B.归乡镇所有C.归集体所有D.归国家所有7.新中国成立之初的“过渡时期”是指A. 从建国到三大运动胜利B. 从建国到国民经济恢复C. 从建国到三大改造完成D. 从大陆统一到三大改造完成8.1953 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社会主义现代化C.农业合作化D.科学技术现代化9.建国以后,人民政府没收官僚资本,这一措施A.兼有旧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性质B.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C.兼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性质D.属于社会主义革命性质10.1956 年底,三大改造的实现标志着A.过渡时期总任务提前完成B.已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C.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国内主要矛盾发生变化11.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于 1949 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标志着A. 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B. 美国遏制中国政策的失败C.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开始12. 20 世纪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A. 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B.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13.中国在对资产阶级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14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f94d641f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f.png)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习题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单项选择题1、新中国建⽴后,中国社会的性质是()A、社会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具有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重因素的社会2、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A、封建主义体系B、资本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国情,是我们考虑⼀切问题出发点,这个基本国情是指()A、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是⼀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农业国C、中国是⼀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主义国家D、中国处在经济⽂化不够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处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是()A、个体经济B、私⼈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多项选择题1、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场伟⼤的社会变⾰,但是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些偏差,遗留了⼀些问题,具体表现在()A.所有制结构过于单⼀,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的条件下,没有有限度地保留⼀部分有益于国计民⽣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B.⾼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也随之扩⼤到整个社会经济⽣活C.在⼀定程度上排斥了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正常运⾏D.要求过急,发展过快,⼯作过粗,改造形式过于简单2、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特点是()A、是个过渡性质的社会B、政治上实⾏⼯⼈阶级领导的⼈民民主专政C、经济上实⾏国营经济领导下的五种经济并存D、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E、其前途是社会主义3、全⾏业公私合营前,国家对资本主义⼯商业采取的赎买政策是四马分肥,其中四马是指()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C.⼯⼈福利费D.资本家的利润(包括服务与红利)三、辨析题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个过渡性的社会[分析与提⽰] 该命题正确(l)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个独⽴的社会形态。
(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重。
习题四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思考题
![习题四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56fd14cc7931b765ce1530.png)
习题四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要点:(1)从社会经济成分看,新民主主义社会有五种经济成分,但主要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2)从阶级力量看,与三种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相联系的中国社会阶级结构有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工人阶级、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3)从社会主要矛盾看,以上两种矛盾集中表现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条道路、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两个阶级的矛盾上,而解决这个矛盾就必然要使中国社会向社会主义转变;(4)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因素已在经济、政治上都已居于领导地位,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但非社会主义因素的比重还很大,所以,它还不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因此必须在适当的时候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因而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要点: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概括为“一化三改。
”3.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政策和办法是什么?要点:(1)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2)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已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吸引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3)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指定正确的阶级政策;(4)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4.为什么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改造道路?要点:(1)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2)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实行三个步骤;(3)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5.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步骤是什么?要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
(1)办手工业供销小组;(2)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3)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初级社的性质是具有 ( C )
A. 个人所有制
B. 社会主义萌芽
C. 半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
8.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 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的性质是具有( C )
A. 个人所有制
B. 社会主义萌芽
的几个发展阶段是
( ABD)
A. 互助组
B. 初级社
C. 中级社
D. 高级社
10.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
的几个发展阶段是
( BCD )
A. 组织手工业者建立手工作坊 B. 办手工业供销小组 C. 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D.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1. 在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 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主要有
和政治协商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一国两制”
三、材料分析题1
材料1:在中国8个主要城市里拥有24个纺织、印染、 面粉和机械工厂的荣毅仁说:“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 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 会主义国家。”
材料2:“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 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 新的东西。” ——《列宁全集》第2卷
请 回
(1)如何理解荣毅仁讲的“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
答 (2)你如何评价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
35
(1)荣毅仁讲的“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是政治独立,经济 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等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
(2)如何评价我国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 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
8. 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 主义社会这一过渡历史时期之所以必要,并且需
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是由于 ( ABC)
A. 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 B. 我国有极其广大的个体农业和手工业 C. 国民经济中有占很大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D. 我们首先要巩固政权,不能急于求成
9.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大体上经历
A.在社会主义阶段,民族资产阶级仍然具有两面性
B.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强大的国营经济的建立
D.中国共产党长期与民族资产阶级保持统一战线关系
28
7. 如果把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比作一只
鸟,那么它的翅膀是
( BCD )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逐步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义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
级形式是
( ABCD )
A. 委托加工
B. 计划订货
C. 统购包销
D. 委托经销代销
25
4.我国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要在 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 ABCD )
A.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逐步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逐步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逐步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 国家资本主义性质
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 我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是 ( C )
A.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B. 广大民众与封建主义之间的矛盾 C.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D. 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有关民族 资产阶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同工人阶级既有合作又有对抗 B. 同工人阶级直接对抗 பைடு நூலகம். 同工人阶级完全合作 D. 直接被工人阶级消灭
材料2: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有些人,针对新时期农村实行联产承 包、城市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政策,认为是当年的三大改造都错了,老 百姓是“辛辛苦苦四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请 (1)新中国成立后,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为什 回 么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还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 答 (2)怎样评价“辛辛苦苦四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
5.在党的会议上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
国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
义国家”同时并举的思想是在
( B)
A. 中共七大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八大
6.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实现国家独
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是( A )
A.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 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
D. 开展全国性的“三反五反”运动
11
11.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制度基础是 ( D )
A. 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
12.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主体是( A )
16
15.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我国
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但它属于( B ) A. 资本主义范畴 B. 社会主义范畴 C. 共产主义范畴 D. 民主主义范畴
17
16.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在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
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是
(B )
A. 劳资两利
B. 四马分肥
C. 半社会主义
D. 社会主义
9.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 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B )
A. 利用、限制、改造
B. 国家资本主义
C. 保护民族工商业
D. “和平赎买”
10
10.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的主要
标志是
( A)
A.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 完成全国所有地区的土地改革
C. 新中国宣告建立
26
5.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要使 中国实现的转变是 ( CD ) A.由反对党转变为执政党 B.由军事斗争转变为经济建设 C.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D.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27
6. 根据马克思和列宁的设想,对资本
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赎买在我国能够得以
实现,是因为
( ABCD)
14
13. 在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采取的
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组织形式是
(D )
A. 手工业生产小组
B. 互助组
C.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5
14.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
造,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是(C ) A. 委托加工 B. 统购包销 C. 公私合营 D. 四马分肥
专题四
1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 采用和平方式变革所有制的设想,结合中国的具体
情况,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的方针是 ( D ) A. 利用
B. 限制
C. 改造
D. “和平赎买” 2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的合作社
经济的性质是
(B)
A. 社会主义性质
B. 半社会主义性质
C. 个体私营性质
20
19. 我国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D )
A. 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 个体手工业者互助合作 C. 对民族资产阶级的剥削加以限制 D.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1
20. 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高
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 D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 ABC )
A. 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 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 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 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 适用于世界其他国家的方针原则
12. 确立表明我国由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主要有( ABC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这种观点?
37
(1)为什么职工还要“忍受”资本家的剥削? 建国初期对民族工商业不能采取没收的政策,而是
采取利用、限制的政策。一是因为民族工商业者在民主 革命时期参加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新中国建立后又拥 护共产党的领导,承认《共同纲领》中规定的政策;二 是它的存在和发展对国计民生起有积极的作用。
(2)“辛辛苦苦四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观点错误
C. 全面统筹
D. 公私兼顾
18
17.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中,在整个
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的经济成分是( )C A.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形成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B. 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 农业和手工业为主体的个体经济
D. 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9
18.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我国
在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 D ) 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
这种质疑没有道理。 不能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改造”与“改革”二者性质是不同的。
“改造”与“改革”二者不是根本对立的。
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 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 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 济的发展;
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 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普 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36
三、材料分析题2
材料1: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 们还受资本家的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 不能够消灭”;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 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限度内的剥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