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研究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工作中的作用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工作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留学生教育是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扩大中国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招生宣传、教学、留学生管理与服务中的作用,进而促进海外学子对中国传统文化丰富性的真实认知,扩大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标签:传统文化留学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生选择到中国留学。
根据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要求到2020年,全年在内地高校及中小学校就读的外国留学人员达到50万人次,其中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达到15万人。
国家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
中国传统文化在留学生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是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總称。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
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国传统文化无论对东方还是对西方,也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产生过巨大影响,并在进一步产生巨大影响。
中传统文化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是世界文化系统中惟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中华民族并没有随着历史长河的流淌而消失,但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古埃及王国、古印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都消失了。
在中国民族不断繁衍壮大的工程在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一点一点汇集起来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来华留学生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一、中国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招生中的作用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争取到2020年全国当年外国留学生数量达到50万,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
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研究作者:杨鹏来源:《科教导刊》2017年第26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来华留学生中进行中国文化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缺乏“学贯中西”的优秀中国文化授课教师;中国文化纷繁复杂,教学内容选取困难;缺乏反映优秀传统文化且制作精良的作品;来华留学生的个人情感因素等问题。
同时,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对策:加强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明确中国文化传播内容;增加文化“外销”型产品;加强文化习得情感环境的构建等对策。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文化教育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9.004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CulturalEducation among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YANG Peng(Dali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34)Abstract This paper included in the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ese cultural education problems:lack of "well-versed in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eachers; Chinese culture is complex,difficult to choose teaching content; lack of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elaborate works;problems of the foreign students from the individual emotional factors etc.. At the same time, in view of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education; clear China culture; cultural export product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untermeasures of cultural acquisition affective environment.Keywords foreign students studying in China; Chinese culture; cultural education0 引言教育部的统计数据表明,2016年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校和其他教学机构中学习的各类外国留学人员已经超过44万名,创历史新高。
文化自信视域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策略研究
文化自信视域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策略研究
董东栋
【期刊名称】《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年(卷),期】2024(8)7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以增强文化自信为目标,对来华留学生开展中国文化的教育。
这一教育理念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需要对中国文化教育引起高度重视,通过相关的策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从而不断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作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
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并结合高校实际情况采取正确的策略。
基于此,文章以文化自
信的内涵与特征为切入点,围绕文化自信视域下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意义与原则,对具体的教育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来华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中国文化的
魅力,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总页数】5页(P127-131)
【作者】董东栋
【作者单位】海南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8.9
【相关文献】
1.来华留学生管理视域下的跨文化教育
2.文化自信视域下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传播策略探析
3.跨文化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教育策略研究——评《汉语国际教育视域下的跨文化传播》
4.文化自信视域下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的中华文化认同研究一、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的特点与现状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具有独特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
一方面,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充分考虑了留学生的文化背景和语言障碍,设置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介绍、中文语言学习等。
学校还为留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机会,包括参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实践活动、参观中国传统手工艺等。
尽管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在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上具有优势,但在中华文化认同的培养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一方面,部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同程度不高,存在一定的“文化隔阂”。
一些学校在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安排上并未合理安排中华文化认同培养,导致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程度有限。
1. 艺术教育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来华高校设计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艺术创造力为主要目标,其中包括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和实践。
设计教育通过教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来华高校设计教育中的中文教育也是培养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环节。
学校通过中文教育,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通过学习中国文化中的成语、俗语等语言表达方式,留学生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并逐渐形成对中国文化的认同观念。
为了更好地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完善来华高校留学生设计教育的中华文化认同培养机制至关重要。
1. 整合中华文化课程,增加中华文化元素学校应该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介绍、中国传统手工艺等课程,培养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
通过引导留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使其更好地了解和认同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2. 加强中文教育,提升语言熟练度学校应该加强中文教育,提高留学生的语言水平,让他们更好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并与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研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研究作者:孟玲张军民来源:《现代交际》2020年第18期摘要:近些年来,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步提高,特别是文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对外传播途径愈发广泛,这对国内高校教育教学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来华留学生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加强对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输入,成为高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针对来华留学生,高校必须基于文化自信,利用学校课程、地域特色文化、校园文化、社会活动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使来华留学生主动成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
关键词:文化自信中华传统文化来华留学生传播方法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18-0059-03文化自信宏观上关系到国家、民族能否准确看待自身文化,既能看到不足,又能满怀信心、弘扬出去。
微观上则体现为个体对国家民族文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身份认同。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视域中如何传承弘扬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使来华留学生能积极投身中国文化学习,并化身为传播桥梁,让更多外国人认识、认可中国文化,显然也是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中传播的意义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度,历经千百年的历史发展,留下了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
特别是在新时代发展下,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愈发重视,无论是电视节目,还是教育教学活动,都能看到优秀传统文化的身影,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的文化标杆,加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发展,不仅能加强国家间文化交流合作,更能将中国文化推向国际舞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不局限于本国人学习传播,来华留学生亦是很好的传播对象。
来华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不仅能开拓知识眼界,丰富学习体验,在与国内学子文化学习交流过程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会大大提升,且留学生还能作为一座文化传播桥梁,他日学成归国,能将自己亲身所学、感受到的中国文化传递给他人,以改变其对中国文化的“腐朽陈旧”“刻板”印象,加强国际文化交融。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汉语成为世界上最为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通用语言。
这使得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在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需求的重要方面。
一、文化教学在汉语专业教育中的作用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载体,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学习,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更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在沟通交流中更好地传递信息和意愿,增强汉语交际能力。
文化教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国际视野,使学生具备更深入、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
对于汉语专业学生来说,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加强文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推动汉语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具备更强的汉语运用能力,更好地适应语言环境。
作为来华留学生汉语专业的核心学科,文化教学在汉语专业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来华留学生汉语专业的文化教学与汉语教学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来华留学生汉语专业的文化教学意义在于:1、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汉语和文化有机融合,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和习俗,逐渐产生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情感价值观,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和文化。
2、提高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文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语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使其在交际中更准确、地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增加交流和交际的机会,更好地运用所学到的汉语知识,使交流更加顺畅。
3、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教育培养生活和工作中很重要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敏感度。
海外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也要学习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考方式,储备跨文化交流的经验,这对国际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实施文化教学的方法和策略1、多元化的教学资源目前,许多大学采取了多种形式组织文化课程,包括校内的认知类文化课程,校外的实地文化体验、实践课程,及线上文化交流等。
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探究
关键词:新文科;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传播;文化认同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想要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
然而,能有机会到中国来学习、参观、旅游的外国人毕竟是少数。
怎样消除外国人对中国人和中国文化的刻板印象,进而有效传播中华文化,进一步提升中国在世界中的大国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将文化大国变成文化强国,是目前阶段非常重要的研究内容。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特别是我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是实现中国梦的奠基石。
社会是在发展变化之中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中又诞生了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以及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从古至今,我们的中华文化之中体现着我们的文化自信,这样的自信从何而来?从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之中而来,更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发展而来。
近年来,我国高校提出“新文科建设”的部署,与“旧文科”所不同的是,新文科建设非常重视从分科走向科际融合,破除学科壁垒从而走向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协同共享。
在新文科的背景下,我们应当弱化学科,以问题研究为中心。
“新文科建设”的部署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即我们在传播其他学科知识的同时,把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完美巧妙地融入其中。
在本文中,我们想要探讨的,就是为什么要传播中华文化。
在新文科背景下,传播中华文化的哪些方面,以及怎样更加有效地转播中华文化。
一、新文科背景下传播中华文化的原因第一,我们的国家正在迅速而稳健地和平崛起,经济实力已经在飞速发展。
但是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却远远比不上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
我们现阶段在海外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在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如太极拳、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乐器、传统舞蹈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良好的作用。
然而,就目前阶段来看,在少数欧美等发达国家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化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这也要求我们进一步思考,如何调整战略,让中华文化在国内的留学生群体中得到积极广泛而有效地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在东盟华文教育中的传播及对策--以浙江省东盟华裔来华留学生为例
中国传统文化在东盟华文教育中的传播及对策——以浙江省东盟华裔来华留学生为例◎吴勇周芳萍摘要:华文教育是海外华人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载体。
因此,提升和改善海外华文教育的质量成为决定中华文化传播的关键因素之一。
结合跨文化传播理论5W传播因素,对东盟十国华文教育现在进行梳理。
通过对浙江省19所高校360名东盟国家华裔留学生问卷调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东盟国家华文教育中传播情况,以及东盟国家新生代华裔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情况。
依据调查结果,最后提出中国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东盟华文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海外传播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汉语热不断升温",海外华文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全球海外华文教育发展良好的地区之一。
东南亚华文教育历史最为悠久、华文学习者最多、华文教学形态最完备、样本最齐全,目前东盟国家学习汉语人数已经超过5000多万,华文教育已经成为东盟国家华人传承中华文化最重要的途径和方式之一。
东盟华文教育伴随所在国外语政策的变革以及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加强也日渐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也出现新变化、新特征、新需求。
一、东盟华文教育发展现状1967年8月7日一8日,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在泰国曼谷共同发表了《曼谷宣言》(《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
在东盟国家民族意识增加和单元化政策的主导下,不少东盟国家政府将华文教育视同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偏见,种种限制、摧残甚至取缔华文教育。
虽然东南亚各国社会环境,政治背景,教育政策不尽相同,但是东盟各国华文教育在这50多年期间却经历相类似的发展过程:艰辛创业、苦心经营、抗衡压迫、深耕建设、改革复兴、创新发展。
东盟各国华文教育,根据居住国政府政策的调整,开展不同模式的办学形式,有业余补习班、家庭式补习班、进修班、全日制教育等教学层次,如马来西亚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华文教育体系,学习人数众多。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力量
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力量作者:高金萍王纪澎来源:《对外传播》2017年第09期来华留学生是中国文化传播中的一类特殊人群,他们能够亲身感知“文化中国”,可能有意无意地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潜在传播者。
目前,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学界对身处中国的留学生群体关注度不够、实证研究较少。
本文以五所在京高校的来华留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北京地区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探讨来华留学生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优势作用。
一、研究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调研对象包括北京语言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五所高校,调查研究历时五个月。
中国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涉及中国的饮食、科技、产品、城市、历史古迹等;精神文化涵盖中国的文学、艺术、语言、历史、影像作品等。
本研究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出发,对五所高校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调查。
研究者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50份,回收率为100%。
在150份样本中,男性73人,女性77人,分别占总数的48.7%、51.3%。
34岁及以下者占总数的96%,来中国一年及以上者占总数的60%。
大多数调查对象为中青年,且对中国文化已有一定的了解。
深度访谈对象共19人,其中男性9人,女性10人,分别来自美国、英国、西班牙、德国、加拿大、哥伦比亚、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印度、埃及、尼泊尔、阿富汗、孟加拉国。
二、研究结论1.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普遍正面、积极。
对中国文化发展潜力与中国青年持正面评价的占多数。
123位被调查对象认为中国文化很发达或发展潜力很大,占总样本的82%;对中国青年的看法主要包括:代表中国未来的希望、友好的、热爱自己国家的、勤奋的。
调查显示,有66%的被调查者表示一定或可能留在中国。
2. 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较为准确、真实。
由于长期在中国学习生活,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各方面的认知较为准确、真实。
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探究
智库理论
智库时代
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与策略探究
赵娟
(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泰安 271018)
摘要:留学生是增进国际交流,促进国家交往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也是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近年来,高校的留学生数量正在呈现出逐
年递增的趋势。因此对于高校来说,如何才能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提高文化传播的整体水平,一直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分析的问题。
一、 高 校 留 学 生 教 育 文 化 传 播 的 价 值 分析
高校留学生到中国接受教育的过程本身 也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过程。无论留学生接受 哪个学科门类的教育,都能在日常的学习过 程中接受中国文化的熏陶。高校留学生接受 中国文化教育,无论是从个人角度还是从国 家层面来看,都是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的。
本文在当前的高校教育背景下,较为详细的分析了高校留学生教育的文化传播价值,并且对相关策略进行了阐述,希望对促进高校留学生
教育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外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外学生选择来华留学。
这些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及其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对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增进中外友谊具有重要意义。
对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行调查研究十分必要。
为了了解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本文选择了50名在华留学生为样本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中的问题涉及到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饮食、节日等不同方面的了解程度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与态度。
经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较为认知。
大约60%的受访者表示对中国的历史较为了解,知道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约有70%的受访者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如中国的诗歌、书法、绘画等。
这表明多数在华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定的兴趣,并作出了一定的学习和研究。
但也有部分留学生表示对此了解不多,这可能与他们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有关。
对于中国的饮食文化,大部分在华留学生非常喜欢中国的美食。
超过8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样,味道独特,受到了很大的吸引力。
他们对中国菜的喜爱主要集中在中餐,特别是川菜、粤菜和北京菜等。
这与中国的饮食文化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有关,同时也反应出中国饭菜的口感和美味。
留学生对中国的节日有一定的认知。
约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知道中国的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一些留学生还知道清明节、中秋节等中国的其他传统节日。
这表明留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有了解和兴趣。
对于中国的艺术和娱乐文化,留学生的兴趣和态度也较为积极。
超过6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对中国的京剧、民间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感兴趣。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也开始关注中国的现代文化娱乐,如中国电影、音乐、综艺节目等。
这反映出中国的艺术和娱乐文化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受到了留学生的喜爱和关注。
通过对在华留学生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持积极态度,对中国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传播中国形象在来华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探索
传播中国形象在来华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探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来华留学生人数不断增加。
作为学习汉语的国际学生,他们对中国文化、历史和传统的认知影响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
传播中国形象在来华留学生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三个方面探讨如何通过国际汉语教育课程,向来华留学生传播中国形象。
一、课程内容设计1.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融入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对中国的文化传统可能了解甚少,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课程可以包括中国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内容,通过这些课程,留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2. 汉语国际教育课程的实践性设计实践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实践,留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文化。
比如组织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手工艺制作、中国茶道和书法文化的体验等。
3. 中国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的学习中国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也是留学生们关心的话题。
通过学习中国的日常生活礼仪、传统节日、饮食文化等内容,留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二、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国际汉语教育课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向留学生介绍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内容,这样可以使留学生更生动地了解中国。
2. 语言交流的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语言交流实践,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汉语与中国人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
3. 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体验活动,如赏月、春节联欢晚会、中国戏曲表演等,让留学生深入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三、教师素质1. 教师的语言能力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中文水平,能够用流利的汉语进行教学,并且了解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
2. 教师的文化修养教师应当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教育素养,能够用生动的教学法向留学生传授中国语言和文化。
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方式与对策
文化传播第3卷第24期传统文化在来华留学生中的传播方式与对策陈宁(山东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山东淄博255000)摘要:新媒介环境下,留学生汉语水平、先见和跨文化差异会影响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新媒介技术所营造的视觉、听觉等体验,可以还原文化情境,比单纯的文化讲解更阽合留学生的感受。
因此,需要加强新媒介与课堂授课模式的 结合,利用现代传播工具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直观呈现和具象转化,以增强传统文化的可感性。
同时,加强对传统文化 的各种媒介传播的推荐,加大传统文化传播对留学生生活环境的渗透和覆盖,以及对当地文化的呈现和展示。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对策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 (2020 ) 24-0150-02在当前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 统文化的学习、感知和认同,是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方 式,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传播途径。
因此,在当下的媒体 环境下,了解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接受方式和接受 特点,以及传统文化对他们有效的传播方式,对传统文化的 国际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来华留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特点新媒介时代,来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接 受也变得多样化。
如果从传播途径区分,大致可分为线下类 和线上类。
以山东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为例,从线下层面 说,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作为必修课在中级以上的汉语班中设 置,书法、茶艺、太极拳、锦灰堆等课程也作为常年必选课程 在国际教育学院各级别留学生中设置。
同时,在辅助教学的 第二课堂活动中,传统文化也是受留学生欢迎的活动项目,如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教室装饰比赛、书法比赛、中华经典 故事传说讲评、中国古典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
另外,学院组 织参加的传统艺术展览、参观博物馆、包粽子、制作月饼、包 饺子等活动,也从生活层面中拓展了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 的体验层面;从线上层面上说,影像传播、网络直播和移动端 的普及,也给留学生体验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有效的平台。
跨文化适应视角下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
37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bei Energy College of Vocation and Technology第1期(总82期)2021年3月No.1(Sum.82)Mar.2021跨文化适应视角下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研究韩 玲(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摘 要:对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基于浙江省五所高校的来华留学生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目前高校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总体趋于积极正向,且汉语水平对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影响较显著。
针对来华留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现状,应在树立文化平等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加强语言与文化教学的融合、优化对外汉语教学策略、提升对外汉语教师的素养、丰富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导入特色地域文化、帮助留学生重构社会支持网等提升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度,帮助留学生更好地实现跨文化适应。
关键词:留学生;文化认同;中华文化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974(2021)01-0037-04A Study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of Overseas Stud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Han Ling(Zhejiang Business College, Hangzhou Zhejiang 310053, China)Abstract: The educ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for overseas studen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ways to enhance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China. Based on the data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of overseas students from five univers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by foreign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ends to be positive at present, and the level of Chinese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overseas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of overseas students,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cultural equality, strengthen the integration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teaching, optimize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TCFL (Teaching Chinese As Foreign Languag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CFL teachers, enrich various social practice activities, introduce characteristic regional culture, help overseas students to reconstruct social support network, etc. Only by these ways can we improve their recogni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help them better achieve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Key words: overseas students; cultural identity; Chinese culture《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到:我国应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地位、影响力和竞争力[1]。
海外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反思-最新教育文档
海外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反思、引言中国文化,亦叫中华文化、华夏文化或华夏文明,是中国56 个民族文化的总称。
她流传年代久远,地域甚广,是社会政 治和经济的反映。
本文所讨论的《中国文化》是指作为对外汉语 教学及华文教育的一门独立的课程, 区别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教学。
这是一门学生更进步接触与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的课程。
语教师资格考试科目。
其学习对于中国人尚且充满挑战, 外国人的中国文化教学, 则要以采取浅层即体验型的感性灌输为 主。
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从晦涩难懂的文化理论课中走出来, 更好地在感性上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二、教学探索一)汉语长期班《中国文化》必修课2011-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根据校华文教育专业部的安排, 笔者担任华文 D 班必修课《中国文化》的教学。
D 班学生是学习 过一年半汉语的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层次为中级下学期, 国文化》 可以说是他们进入中国社会、 加深对中国认识的一门必 修课。
总的来说, 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受到学生的欢迎。
华盛顿图书馆上有意大利教育家玛丽亚 ?蒙台梭利的格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文化》课程还单独被列入国际汉而对于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 这一格言道出了人们获取知识之途的真谛,许多事实充分告诉我们: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做。
针对生本教学原则,笔者进行如下教学设计动手做”:将中国文化这一意象转化为具体的活动性的教学,分专题教学:地理、历史、民俗、民族、书法、绘画、剪纸、文学、科技、音乐、中医中药、中华武术在进行“中国书法”、“中国画”、“中国剪纸”这些部分内容的学习时,笔者特地准备了毛笔、墨水、宣纸、颜料、剪刀等材料,把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
其中,写毛笔字用时为2 次课(4 节),比预计的时间长。
这一届学生汉语水平较高,可以深入讲解比如中国文学和科技部分的内容。
学期考试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但给予指导,考试内容与最后一课的“中国文化知识擂台赛”相承,难度适中偏易,目的是让学生能学有所获。
来华中亚留学生对中国文化需求分析研究
一
、
中亚留学生 中国文化需求 问卷调查
1 .调查 内容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形式 ,问卷 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一是学生 的基本信息 ,包括姓名、年龄、
班 级 、国籍 、学 习汉 语 时间 、学 习之前 的 汉语水 平 、了解 中国文 化 的主要 方式 和 了解程度 。二 是 学 生对 中国文化 的具 体 了解程 度 ,主要 通 过调查 学 生对 重要 历史 事件 和人 物 、体育 明星 、影视 明
政治、外交 、中医和中药、汉字语法、姓氏、称谓 、信仰和禁忌、饮食习俗、婚姻习俗、自然风 景 、文化遗址、传统民居、宗教建筑、园林 、绘画、书法、民间工艺、小说、戏曲、汉语知识一 语音、人际交往礼仪、孑 L 孟与儒家思想 、佛教 、历法、语言表达技巧等项 目。调查结果显示甲类 学生对传统 民居 、书法、汉语知识一语音、称谓 、民间工艺等方面的文化需求较大 ;乙类学生对 宗教建筑、汉语知识一语音 、中药、绘画、书法等文化需求较大 ;丙类学生对文化遗址、传统民 居、宗教建筑、汉语知识一语音等文化 内容的需求较大 ;而丙类学生对中医和 中药、信仰和禁
81 ・
・
新 疆社 会科 学
2 0 1 3年 第 5期
2 . 调查结 果 本 次问卷 调查 研究 ,共有 7 8位 中亚 留学 生 参 与 调查 ,其 中 男女 比例 为 4 3 :3 5 ,硕 士 生 2 5 人 ( 甲) 、本科 生 2 1人 ( 乙) 、非 学历 学 生 1 2人 ( 丙) 、零 起 点 的 留学 生 2 O人 ( 丁) ,学生 主 要来 自哈萨克 斯坦 、吉 尔吉斯 斯 坦 、塔 吉克 斯 坦 、乌兹 别 斯 坦 、土 库 曼斯 坦 。7 8位 被 调查 者 学 习汉语 时间半 年 以下 的 2 4人 ,半 年至 一 年 学 习 时 间 的 l 8人 ,1~2年 的 2 1 人 ,两年 以上 的 1 5 人 。被 调查 者对 中 国文化 了解程度 在 2 0 % 以下 的有 3 1人 ,2 0 %一 5 0 % 的有 1 5人 ,5 0 %~ 8 0 % 的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
这些留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也会因为个人背景、教育经历、国家文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对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了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水平、发现存在的认知偏差,为提高中国文化传播的效果提供依据。
本文结合在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关于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并提出如下结论。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了解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情况。
然后,分析调查结果,总结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存在的认知偏差,探讨其中的原因。
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提高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水平。
一、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情况通过对在华留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情况。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节日习俗等方面的了解情况。
深度访谈则主要针对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认知的细节和深度进行探讨,以揭示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深度。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可以大致了解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情况。
有些留学生可能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描述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以及一些风俗习惯。
而另一些留学生则可能对中国文化认知较浅,只了解中国的一些名胜古迹或者风俗习惯,对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不够全面或深入。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存在的认知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历史认知偏差:部分留学生对中国的历史了解不够全面,可能只知道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并对当代中国的历史发展了解不够。
2. 文化传统认知偏差:部分留学生对中国的文化传统了解不够深刻,可能只知道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习俗,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了解不够。
3. 风俗习惯认知偏差:部分留学生对中国的风俗习惯了解不够全面,可能只了解中国的一些饮食文化或者礼节习惯,对中国的其他风俗习惯了解不够。
《2024年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范文
《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教育交流愈发频繁,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和生活。
这一趋势在增进各国人民友好交流、传播中国文化、培养国际视野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在这一过程中,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也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期为提高留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提供参考。
二、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现状与挑战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语言沟通障碍是留学生适应新环境的主要难题。
除了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外,不同方言和口音也给留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困扰。
其次,文化差异带来的心理压力也是留学生需要面对的问题。
例如,中西方价值观、社交习惯、饮食习俗等方面的差异可能导致留学生感到困惑和孤独。
此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等也会对留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三、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留学生的基本信息、语言能力、跨文化适应状况等方面的数据。
其次,通过深度访谈和观察等方法,深入了解留学生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和需求。
(二)研究结果1. 语言沟通问题:调查发现,许多留学生在汉语水平和沟通技巧方面存在困难,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2. 文化差异问题:部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社交习惯不够了解,导致在人际交往中遇到障碍。
3. 心理压力问题: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等原因,部分留学生存在孤独感、焦虑等心理问题。
4. 学习和生活环境问题:留学生对学校和社区的融入程度不高,缺乏有效的支持系统。
四、解决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策略(一)加强语言培训和文化教育学校应提供专业的汉语培训课程,帮助留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和沟通技巧。
同时,开展文化教育活动,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和传统。
(二)建立心理支持系统学校应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留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调查研究引言:随着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与中国文化接触。
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程度如何,却很少被深入研究。
本文将通过对在华留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以期为提升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为在中国留学的外国学生,我们选取了来自不同国家和不同学科背景的留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方式,我们将在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二、调查内容1. 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情况: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整体了解程度如何,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有何认知。
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点和关注点。
3. 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认知程度:留学生对中国当代文化、社会现状、时尚风潮等方面的了解情况。
4. 对中国语言的学习情况:留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学习情况和态度。
三、调查结果分析通过对留学生的调查,我们得到了以下的一些主要结果和分析:1. 中国文化整体认知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主要集中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和习俗方面。
很多留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的传统节日、传统服饰、传统饮食等方面有一定了解,并且对于中国的历史和古代文化也有一定的兴趣。
2.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大部分留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和尊重,他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持有积极的态度。
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丰富多彩,值得学习和尊重,认同传统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3. 对中国现代文化的认知程度:关于中国的现代文化和社会现状,留学生的了解程度相对较低,他们对中国当代文化和社会风貌的认知主要来源于媒体报道,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误解。
有部分留学生对中国的现代文化和时尚潮流还存在一定的认知盲区。
4. 对中国语言的学习情况:大部分留学生对学习汉语持有积极的态度,他们认为学习汉语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并且对将来在中国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发展都有积极的作用。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
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选择来华学习汉语言文化。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学习汉语不仅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还可以为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多机会。
传统的汉语语言教学模式往往偏重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忽视了文化背景和语境的重要性。
加强汉语文化教学已成为提高留学生汉语水平,增进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的重要途径。
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历史背景、礼仪习俗等内容,可以帮助留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培养留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也是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留学生才能在与中国人沟通交流时更加得心应手,更好地融入到中国社会中去。
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专业的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国际教育交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1.2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汉语言文化教学是来华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中国文化,留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文化教学有助于加深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
培养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兴趣,有助于增进他们对中国的好感和友好情感,进一步促进中外友谊。
通过研究汉语言文化教学和培养需求,可以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留学生打下坚实基础。
2. 正文2.1 汉语言文化教学内容1. 汉字教学:汉字是中国语言和文化的核心,教授学生如何书写、认读和理解汉字是汉语言文化教学的重要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汉字的演变历史、结构特点和含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知识。
2. 语言交际能力培养:除了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外,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培养。
通过对话练习、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日常交流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华留学生的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研究
作者:刘丽
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09期
摘要: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中国的文化逐渐被世界关注,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我国学习,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是加强中外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关键词: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传播
现在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不断的提升,吸引了很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学习。
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文化交流是高校的重要职责,加强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我国的文化为基础,同时也要结合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进行相互融合,这样可以真正做到文化的传播和良好的交流。
1、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存在的问题
1.1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较大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环境导致人们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进而形成文化的冲突和差异[1]。
来华的留学生都有自己的民族文化习惯,和我国的文化具有很大的差异,同时也存在语言的障碍,这样就给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的教育带来一定困难。
1.2留学生的管理规范不够健全
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已经和国际接轨,来华的留学生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留学生的国家、数量、素养等越来越复杂,很多的高校没有形成规范的留学生管理制度,或者管理制度没有进行及时的完善和改进,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这样对提高留学生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很不利。
1.3各国教学周期不同造成阻碍
我国教育制度是每年两个学期,两个假期。
这样的教学方式比国外的教学周期长,一些留学生对这样的方式很不适应,在留学初期会出现各种问题。
西方的一些国家的教学一般都是实行季度教学,也有如阅读周或者实践周等短期假期,和他们相比,我国的一年两个学期教学制度给留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束缚和约束感。
2、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国文化教育和传播的改善意见
2.1完善课堂教学模式
课堂教育是进行来华留学生中国文化教育和文化传播的基本方式。
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可以应用多种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教学、创设场景教学、开展游戏教学等,这样可以提高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的效果。
2.2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高校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完善其管理机制,确保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效果和教育质量。
高校对留学生的管理要以教育教学为主,兼顾日常行政管理。
在进行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要结合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弹性处理问题,不能因为管理的死板和一刀切的解决问题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2.3完善课外教学活动
为了让留学生能够快速的适应和融入我国的文化环境,高校可以策划和组织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
例如组织各项文体活动,开展书法或演讲比赛,策划摄影或汉语知识竞赛等,让各国的留学生真正的体验到我国的优秀文化;鼓励留学生和我国学生一起参加植树节、国庆节、端午节等各种传统节日的多种活动,增加留学生对我国文化的深入了解;策划和组织留学生和我国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的平台,比如开设英语角、俄语角、一对一互帮学、座谈会或者经验交流会等各种活动,也可以在我国的居民家庭留住留学生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和留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增加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接触的范围,加深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接受其感染。
2.4发挥老师教育作用
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要依靠留学生,他们是进行中国文化传播的载体[2]。
留学生接受的文化教育不能只是听故事和听风俗,要对他们进行思想和行为方式的感染和培养,让他们可以从内心感知中国文化。
老师参与留学生的管理,和留学生接触的多,可以在教学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对留学生的文化教育,要结合思想道德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使留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特色,从而潜移默化熏陶和感染他们。
2.5加强留学生入学教育
各国的留学生刚到中国学校,对一切都是陌生和好奇。
对其加强入学的第一课教育,可以给今后的中国文化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新学生入学的时候,要做好迎接工作,可以保證今后的教学管理。
学校的老师要耐心和详细地对学校纪律、规定及各种条例等进行介绍,及时发放留学生手册,让留学生可以自觉规范其行为。
并且,必须对留学生进行安全文化教育,做好住宿和接站的工作,给留学生以亲切的感觉。
管理老师做好突发事件预案,防止发生一些问题。
合理安排时间进行心理咨询,保证留学生良好的心态。
留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和谐舒适,并渗透中国的传统文化。
3、结束语
世界政治的发展和文化的融合关系密切,相似文化的民族和国家会更好的合作发展,共性的文化增加其凝聚力。
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影响着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所以,文化的输出和传播是提升世界影响力的有力手段。
我国通过留学生教育,进行中国文化的传播和输出,增强世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丽莉,刘婧姝.中医院校来华留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途径研究[J].长江丛刊,2017(24):214-215.
[2]唐常春.经济全球化与国际交往的信息传播——面向来华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传播研究[J] 今日财富,2016(13):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