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奥鹏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docx

奥鹏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docx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一、名解(每10 分,共 3 , 30 分)1.程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学的学科和及其程与安排。

程是教育的目、教学内容、教学活方式的划和,是教学划、教学大等多方面施程的和。

广的程是指学校培养目而的教育内容及其程的和,它包括学校老所教授的各学科和有目的、有划的教育活。

狭的程是指某一学科。

2.程准与教学大答:程准是定某一学科的程性、程目、内容目、施建的教学指性文件。

程准与教学大相比,在程的基本理念、程目、程施建等几部分述的、明确,特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基本要求。

3.“教教材”与“用教材教”从字面上理解:“教教材”,即(教)教教材(上的内容)(学生);“用教材教”,即(教)用教材(上的内容)教(学生)。

除了法上稍有化外,表达的意思上并无太大区。

从在流行的“理念” 次看,什么是“教教材” ,也就是“教死、死教、教死”的那种;什么又是“用教材教” ,也就是把教材当作素材,根据灵活理、整、重教材的那种。

在我看来,的理念粹是文字游,关看你怎么理解。

在我眼里,“教教材”有三种境界,教教材的思想、精神、灵魂,其最高境界;根据教材意教教材,其高境界,教教材上的知、方法、技能,其一般境界。

很明,“用教材教” 要体的理念早已包含在“教教材” 的最高境界之中了。

“用教材教”理念的提出、倡,无非是提醒老不要信奉教材,不要把教材当圣旨,不要于崇拜教材,要根据“教”和“学”的整教材,要⋯⋯,言之就是“活用教材”。

一个“新理念”“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个理念就是“活用教材” ,把教材用活,通“活用教材”使学生“学活” 。

的理念更明,更在,更容易使老理解、把握。

也,的法有点“ ” ,有点“老套”!教教材也好,用教材教也,首先要把握教材,是“活用教材”的前提。

所以,教研教材、理解教材是必不可少的工作,然而当前用教材教的:随意减教材、随意改教材,那是不可取的。

所以,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意,了解它在小学段所的地位,前后的系,所要达到的目⋯⋯是每个教教学前的必修。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考试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 期末考试

1.(10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

2.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首先,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育思想。

前者是“书本”思想的体现,后者是“人本”思想的反映。

教教材,信奉的是“教材中心论”和“知识本位论”,典型表征是:教材有什么,我们教什么;教材怎么说,我们怎么教;教材有多难,我们教多难……用教材教,却是对“人的本位”的回归,教的内容不囿于教材,而是基于人的发展的需要。

其次,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材观。

前者把教材当成“孤本”,是唯一的,后者把教材看作“范本”,是可选择的;不仅如此,前者还把教材当成“死本”,是封闭的、权威的、固化了的东西,后者则把教材看作“活本”,是开放的、和鲜活生活的相联系的、可以再开发的一种课程资源。

再次,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教学行为。

前者典型的行为特征是:把教材当成“东西”,把学生当成“容器”,教师则是“搬运工”,教学过程就是教师把教材这个“东西”搬进学生的“容器”里的过程,因而,“灌输”是教学的主打方式。

后者则不然,是把教材当成教学的资源,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是在教师参与下,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因而,“自主建构”是教学的主旋律。

再者,教教材和用教材教,反映了两种不同的理论依据。

行为主义教育理论是前者的主要依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是后者的重要“靠山”。

因此,在新课改实践中,教师要真正把“用教材教”落到实处,一项必须要做好的基础性工作,就是要深入学习建构主义等教育理论,牢固树立起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育观、课程观、教材观、知识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教学行为才能回归正确的教育轨道。

福建师范《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

福建师范《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课程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现在也叫新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

教学大纲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

其中包括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以及讲授和实习、实验、作业的时数分配等。

3. 学习方式: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

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

与个体的性格及学习习惯有关。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3. 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答:1、师生要相互尊重相互理解2、师生要平等相处3 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4 教师要注意教学的艺术性。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 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 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答:课程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答: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3. 学习方式答: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 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答:答: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基本内涵核心素养课题组历时三年集中攻关,并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审议,最终形成研究成果,确立了以下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一)文化基础文化是人存在的根和魂。

文化基础,重在强调能习得人文、科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发展成为有宽厚文化基础、有更高精神追求的人。

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 科学精神。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版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版

东北师范大学“小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A.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B.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C.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D.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个性的发展2.选择社会生活经验的根本问题在于澄清()。

A.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的关系B.学校课程的价值C.社会生活的价值D.学校课程与社会生活各自的价值3.过程取向的课程评价在本质上是受“实践理性”所支配的。

()A.错误B.正确4.赞科夫、布鲁纳、杜威的教学论思想被视为现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

()A.错误B.正确5.人种学研究又叫实地研究或者定性研究。

()A.错误B.正确6.教育家()提出“功用分析”课程目标的概念。

A.查特斯B.布鲁纳C.赫尔巴特D.根舍因7.16世纪,赫尔巴特提出了比较完整的学科课程的理论和方法。

()A.错误B.正确8.被誉为“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课程论专家是()。

A.泰勒B.博比特C.查特斯D.坦纳9.下面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的是()。

A.科学性B.教育性C.启发性D.正规性10.教学过程的规律有()。

A.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C.教与学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D.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规律11.不是古特莱德提出五种不同水平课程的有()。

A.理想课程B.校本课程C.国家课程D.理解课程12.通常导课的方法有哪些?()A.故事导课B.创设情境导课C.悬念导课D.解释题目导课13.教学大纲关注的是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要求,而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

()A.错误B.正确14.()观点认为“学校课程不断建构出新的社会生活经验”。

A.被动适应论B.主动适应论C.滞后论D.超越论15.以下哪一种教育研究普遍化的可能性不高?()A.问卷调查B.访问调查C.实验研究D.参与观察16.多元智能理论是由()提出的。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1[单选题,0.6分]提出课程开发的“工作分析”方法的教育家是( )A查特斯B.奥利沃C.博比特D.施瓦布参考答案:A2[单选题,0.6分]在教育史上第一个倡导教学论的教育家是( )A.拉特克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斯太克参考答案:A3[单选题,0.6分]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的“形式阶段”包括明了、联合、系统和( )•A.复习•B.呈现•C.拓展•D.方法参考答案:D4[单选题,0.6分]杜威在其1902年出版的著作中曾针对传统教学割裂儿童与学科而使儿童完整的经验被肢解的问题,提出在经验的基础上真正使儿童与学科统一起来。

这本不朽名著是( )•A.《儿童与课程》•B.《民主主义与教育》•C.《我的教育信条》•D.《明日之学校》参考答案:A5[单选题,0.6分]现代课程之父泰勒在20世纪初所创立的课程开发模式被看作是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

其课程开发模式被称为( )•A.目标模式•B.过程模式C.表现模式•D.普遍模式参考答案:A6[单选题,0.6分]斯藤豪斯认为,课程开发的任务就是要选择活动内容,建立关于学科的过程、概念与标准等知识形式的课程,并提供实施的( )•A.目标原则•B.过程原则•C.评价原则•D.组织原则•参考答案:B7[单选题,0.6分]奥苏贝尔学习理论最根本的特点是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真实的学习状况,提出了(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参考答案:C8[单选题,0.6分]“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指的是奥苏贝尔所说的( )•A.好奇心•B.认知驱力•C.附属驱力•D.自我驱力参考答案:B9[单选题,0.6分]维果茨基在其“文化—历史心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假设理论是( )•A.潜在发展区•B.实际发展区•C.最近发展区•D.现有发展区参考答案:C10[单选题,0.6分]奥苏贝尔讲解式教学的设计原则是( )•A.高速度原则•B.高难度原则•C.小步子原则•D.逐渐分化原则•参考答案:D11[单选题,0.6分]“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学生和教师关于经验和价值观生长的‘方向感’。

福建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

福建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小学课程与教学论》23秋期末试题库含答案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20题)1.价值观判断标准中的定量标准包括:()A.绝对参照标准B.相对参照标准C.价值引导(向导)D.个体内差异参照标准2.教育评价包含()方面。

A、客观描述B、价值判断C、增值探索D、成绩评价3.___________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设计4.对话的一般方式有:()A.信息交换B.经验共享C.深度会谈D.专题讨论5.下述表述中不是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_________。

A.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B.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C.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D.教师本位的价值取向6.“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_。

A.活动分析B.解放兴趣C.八年研究D.泰罗主义7.施瓦布主张,课程开发的基本方法应是___________。

A、工作分析B、课程审议C、活动分析D、职业分析8.“精神助产术”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__。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黑格尔9.从教育的角度讲,课程的价值在于:()A.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B.课程是学生的精神食粮C.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D.课程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10.因材施教是遵循身心发展的_________。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11.按照有没有固定的和限制性的答案,可将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和__________。

A、半封闭性试题B、开放性试题C、半开放性试题D、开放性与封闭性结合试题12.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__________。

A.整合性B.逻辑性C.个别性D.超体性13.15.16.“隐性课程”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杰克逊的一本著作中,这本著作是__________。

A、《老师,再见!》B、《爱的教育》C、《班级生活》D、《隐性课程论》17.新课程强调:()A、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B、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C、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D、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18.“非指导性教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学生_________。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答: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课程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之中。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指课程的教学纲要,包括这门课程在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教学法的基本要求等。

(1)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框架上的区别。

①课程标准有前言,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等。

教学大纲没有前言。

②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为:知识、能力、思想认识。

③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学习领域、学习目标及行为目标,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及要求。

④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教学大纲的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课时安排、教学中注意问题、考核与评价。

⑤课程标准有附录,包括术语解释、案例,教学大纲没有。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内容上的区别。

课程标准:规定的是目标、内容及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规定的是目的、内容及教师教学的最高要求,重点是教学工作的规定教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建议。

(3)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目标上的区别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提出要求,而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提出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

教学大纲:强调知识与技能,偏重认知发展水平,忽略学习过程和情感态度。

大纲强调的是教师的教,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忽略学习方式和策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全面素质的提高。

(4)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评价观上的区别课程标准:在评价上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成多元化启示,它将学生、教师和课程发展融为一体,强化过程性评价和评价的教育功能,课程标准规定的是教学的基本要求。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在学习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思维活动的作用,多方面展开()等思维活动,从而在有效思考和理解的基础下接受知识。

①分析②对比③归纳④概括⑤抽象⑥质疑⑦猜想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⑤⑥ D .①②③④⑤⑥⑦2.“现代教学论”是以()谁的教学论为代表的。

A.赫尔巴特 B.斯金纳 C.布鲁纳 D.杜威3.赫尔巴特教学理论体系完整,有鲜明的学科建设意图,影响巨大,学术界常把()作为教育学和教育学论学科发展成熟的基本标志。

A.《教育学》 B.《大教育学》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4.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的安排。

A.学科B.进程C.科目D.知识5.教学内容是课程的()组成部分。

A.基本B.主要C.重要D次要6.课程标准就是指()课程标准。

A.学科B.科目C.教学D.知识7.学科强调的是()。

A.分科的形式B.知识的内容C. 知识的分类D.分科的内容8.世界上最早的课程()A隐性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和能力课程 D.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9我国古代学校课程()A七艺 B.四经五书 C.三百千千 D.三千千千10、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需求和-----是确立课程目标的依据。

()A人的发展B学科的发展 C教材的编制D课程标准的要求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优化教学2.教学手段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2、优化教学的一般标准?3、教学模式的结构?4、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10 D D D B C A B D C B二、名词解释题1.优化教学是指通过改革创新而达到的教学的最佳状态。

2.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三、简答题1、答: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参观法2、答:(一)最优化不是片面的(二)最优化具体条件下的最优化(三)最优化是教师工作的一项特殊原则(四)最优化要实现最佳的结果3、答: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组合、操作程序等五个因素互相联系,构成完整的教学模式。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离线作业答案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A离线作业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成绩: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课程课程一般多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和进程,有时也专指教学科目。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教学大纲指学校每门学科的教学纲要。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3. 学习方式是指个体在进行学习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具有偏好性的行为方式与行为特征,反映个体学习活动中的个体差异。

与个体的性格及学习习惯有关。

二、简答(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2. 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有以下内容:1.人文底蕴。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2.科学精神。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价值标准、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

具体包括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基本要点。

3.学会学习。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方法选择、学习进程评。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答案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答案姓名:专业:学号:学习中心:成绩:一、名词解释1.课程(1)作为学科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作为目标或计划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3)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国家对特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则是由国家统一制定、颁发的国家课程标准,围绕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规定各课程门类所要达到的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

是各类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是课程的核心,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及评估的基本依据。

3. 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简答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①学习速度;②学习结果;③学习体验是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2. 简述对“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理解。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及六大学生核心素养。

3. 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答: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改变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师生应该是一种交往关系、和协关系,共同创造有价值的学习关系。

和协的师生关系,爱字当头,爱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灵魂。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怎样爱学生?尊重,首先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_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_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_江西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三个标准是()。

参考答案:连续性_序列性_整合性2.通常我们所说的备课,要“备”,除了要钻研教材之外,还包括()。

参考答案:设计教法_研究学生3.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参考答案:实验法4.《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参考答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5.启发式教学最早可见于()。

参考答案:孔子6.杜威提出实现课程与教学统一的具体途径是()。

参考答案:主动作业7.(多选题)现代教学论三大流派包括()。

参考答案:发展性教学_结构主义教学_范例教学8.(判断题)人本主义流派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的发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9.(多选题)下列有关必修课程属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它是面向所有学生开设的课程_其目的是确保普通教育的共同基础,以及学生的基础学力10.(多选题)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

参考答案:系统_方法11.(单选题)“体现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指的是()。

参考答案:教育目标12.(单选题)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使人为过完满生活做好准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知识”的教育家是()。

参考答案:斯宾塞13.(判断题)教育目的等于教育方针。

参考答案:错误14.(单选题)我国目前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国际上最通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参考答案:班级授课制15.(单选题)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学的心理学化”思想的教育家是()。

参考答案:裴斯泰洛齐16. 1.(单选题)根据古德莱德课程实施层次,在课堂上具体实施的课程是()。

参考答案:运作的课程17.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级里,由一位老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篇一: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卷参考答案 A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考试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卷)(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考试时量 120 分钟专业班级 2008级小学教育(本科)1-4班命题教师莫崇芬总分100 分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15分)1、口头语言;书面语言。

2、工具性;人文性。

3、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识字。

5、教师;文本。

6、60 ;100。

7、写话;习作。

8、互动;交际。

二、单选题(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括号内。

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

1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四、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8分,共 16分)。

1.答题要点:(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分)(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分)(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分)(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分)。

2.答题要点:(1)重在鼓励,调动和维护学生习作的兴趣。

(2分)(2)尊重学生的个性,不以教师的喜好和统一的模式来约束学生。

(2分)(3)讲评要有重点。

(2分)(4)习作讲评要和作前指导、习作批改紧密联系起来。

(2分)五、教学实践题(3小题,第一题10分,第二题18分,第三题6分,共34分)1.答题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恰当、具有可操作性,体现三维目标。

参考要点:(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挪移、蒸融、游丝、徘徊、赤裸裸”等词语。

(2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分)(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的优美和细致描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3分)(4)抓住重点句段,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时间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3分)2.答题要求:(1)教学过程清楚、有序,能说清楚主要的教学环节。

《课程与教学论》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

《课程与教学论》2024-2025期末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现代教学手段的网络化是指( )。

A. 教学媒体可以随时记录和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B.教学媒体所固定的信息符号是可以随时随地再现出来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任意组合使用D.国际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网络的快速发展2.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 )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3.( )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A.非指导性教学 B.自学C.个别教学 D.程序教学4.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 )。

A.民主化 B.多元化C.规范化 D.差异化5.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拟定计划——验证假设——总结提高。

( )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____,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

7.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因此要完善教师____体系,促进教师____成长。

8.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它注重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日常____,体现对____和能力的综合运用。

9.广义的课程管理,是包括部门和____.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____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10.现代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具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想象力和____,这就要求教学方法在横向价。

小学数学课程及教学论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

小学数学课程及教学论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

量:可以比较或测定的事物的性质都是量.⏹量的分类:按是否有方向分:标量(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例长度\质量\时间\面积向量(矢量) 有大小有有方向: 力\速度\电场强度\加速度\⏹量的计量: 所谓计量就是把一个未知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同类量进行比较的过程.⏹计量单位:用来作为计量的标准的量叫计量单位⏹进率:在同类的计量单位中,一个较大的计量单位是较小的计量单位的若干倍,这个数值叫做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量数:用计量单位计量某一个量,结果得到的这个量含有计量单位的若干倍,这个数值叫这个量的量数⏹名数:量数和计量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名数分成单名数与复名数⏹让学生认识一些常用的计量单位,形成计量单位的观念举例说明如何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的概念?▪表象特征:形象性(掂一掂、比一比)▪概括性(通过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料来感觉重量)▪找一找、估一估、称一称、比一比、拎一拎、猜一猜、填一填简易方程什么叫空间观念?如何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称、平移、旋转•通俗地讲“所谓平移就是将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

•所谓旋转就是将一个图形绕一个顶点转动一定的角度’•如果原图形任意一个点到新图形中相对应点连线,方向相同,长度相等,这的全等变换称为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也就是说平移的基本特征是:图形移动前后“每一点与它对应点之间的连线互相平行(或者重合),并且相等。

”•确定平移变换需要两个要素:一是方向,二是距离。

•如果新图形中的每个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一个点绕着一个固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相等角度得到的,这样的全等变换称为旋转变换,简称旋转。

也就是说“旋转的基本特征是图形旋转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并且各组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的夹角都等于旋转的角度。

”•确定旋转变换需要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与旋转角度。

•如果连接新图形与原图形中每一组对应点的线段都和同一条直线垂直且被该直线平分,这样的全等变换称为轴对称变换,每组对应点互为对称点,垂直平分对称点所连线段的直线叫做对称轴.十一类简单应用题简单应用题的教学要点⏹做好图画应用题、表格应用题的教学,学会三句话⏹通过日常语言和数学语言的转化⏹概括数量关系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根据解题步骤进行教学⏹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检验作答⏹创设情景--寻找信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应用拓展⏹多种形式训练(并题、扩题、缩题、开放题什么叫问题解决?新课标解决问题的教学目标?⏹什么是统计观念?如何在统计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统计观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到统计的作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决策⏹能对数据的来源、收集和描述的方法、分析的结论进行合理的质疑。

(完整版)答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doc

(完整版)答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doc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一、名词解释(每题10 分,共 3 题,计 30 分)1、课程: (1)作为学科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2) 作为目标或计划是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

(3) 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

2、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特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教学大纲则是由国家统一制定、颁发的国家课程标准,围绕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规定各课程门类所要达到的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具有统一性、普遍性和强制性。

是各类课程的性质、目标和内容框架,是课程的核心,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及评估的基本依据。

3、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二、简答(每题10 分,共 3 题,计 30 分)1、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①学习速度;②学习结果;③学习体验是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2、如何建立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关系?答:新课程的实施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也改变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师生应该是一种交往关系、和协关系,共同创造有价值的学习关系。

和协的师生关系,爱字当头,爱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灵魂。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怎样爱学生?尊重,首先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只有尊重,学生才感到师生平等。

其次尊重学生还应该包含赏识学生,我们不能仅仅以分数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它方面,如品格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甚至身体素质等。

尊重学生,树立平等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服务意识;影响学生,树立师表意识;相信学生,树立民主意识;欣赏学生,树立悦纳意识。

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应与学生一起合作与探究,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予学生更多思考的余地,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秋季《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试题分)题,计30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是指所有学科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

:1.课程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2.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基本要求。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材观。

:与3.“教教材”“用教材教”,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教教材”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是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

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前者是教书,后者是教人分)分,共二、简答(每题103题,计30 1. 简述有效教学的三个考量指标。

答:根据学生学习有效性的三个考量指标。

学习速度: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学习结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或取得的成绩;学习体验:所伴随或发生的心理感受。

主要是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2.
答: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创设教学情境也是教师的一项常规教学工作,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追求。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具备以、生活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生活性,其实质是要解决生活世界与科下几个特性:1学世界的关系,新课程呼唤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为此,创设教学情境,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
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
、形象性。

强调情境创设的形象性,其2的资源。

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

、学科性。

情实质是要解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

3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能够体现学科知识发现的、问题4过程、应用的条件以及学科知识在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的一个事物或场景。

性。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

情境、情感性。

情感性指教学情境具有激5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

发学生情感的功效。

3. 如何处理教学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答:(1)以预设为基础,提高生成的质量和水平。

(2)以生成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①以生成的主体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针对性;②以生成的随机性(不可预知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开放性;③以生成的动态性为导向,提高预设的可变性。

(3)让预设与生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的发展
三、材料分析(每题40分,共1题,计40分)
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谈谈什么样的教育是成功的教育,,阅读“第十名现象”
周武是杭州市天长小学多年的班主任。

在一次学生毕业20周年的聚会中,他惊异地发现,一些业绩较为突出的同学,在小学时期大都是学习成绩不够显眼的学生;相反,当年老师们很喜欢的几个尖子生却大都业绩平平。

这种反差让周武陷入了久久的深思:为什么尖子生没有按照当初的预想发展下去,而一些不起眼的学生长大后竟能脱颖而出呢?于是,他开始了一项关于该校小学毕业生成长经历的跟踪调查。

十年的调查中他发现了这样的规律:在实行百分制的情况下,在小学期间前几名的“尖子”在升入初
中、高中、大学(乃至工作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会“淡出”优秀行列,而许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学生在后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竟很出人意料地表现
出色。

周武将这一现象称为“第十名现象”。

这是为什么呢?
周武在充分跟踪调查的基础上,发现:在过去,学校的老师和家长往往很单纯地用语文、数学成绩给孩子们排名。

而家长们则督促、强迫孩子挤进前几,搞得他们压力很大。

这使他们在培养兴趣爱好、拓宽知识面、发展个性等方面受到了很大.
的约制,反而束缚了他们智力的发展。

又因为他们都是听话的“好孩子”,一些好的个性也会被束缚。

另外,老师们“抓两头,带中间”的教学方法,使这些尖子生在学习上很容易得到老师的“关照”,从而削弱了他们的学习上的独立性。

因此后来就不适应中学相对较为“松散”的教学方法,从而“淡出”优秀行列。

与此相反,第十名左右的学生虽然成绩不是最优秀的,但是较活泼,灵活性强,学得较为轻松,兴趣广泛,老师不大注意这些学生,因此其学习的独立能力较强,有很大的潜力。

另外,这些学生没有保住“前三名”的心理压力,使他们在健康的心态中学习。

这是他们有“后劲”,进步和成才概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
周武说:“这种尖子生与‘第十名'的差别,实际上就是用10分力气得了9分收获与用5分力气得了8分收获的差别。

相比之下,后者分数低,但论潜力和能力,自然要胜过前者……”
答:这种现象也说明了一个观点: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取决于学习成绩的高低。

在反思一下学校的教育,往往把分数、排名判断为学生好坏的标准。

故而教师、家长都在督促、强迫学生拼命的往前挤名次。

使得学生本身的兴趣爱好受到制约,从而影响了智力的发展,又因为他们是大家眼中的好孩子,在个性方面也会被束缚。

对于学习好的学生普遍得到老师的关照,从而也削弱了他们学习的独立性,以至于不太适应大学较为松散的教育模式,而淡出了优秀行列。

而第十名至二十名的学生,他们成绩不是很优秀,但相对比较活泼、灵活性强,学习比较轻松,兴趣比较广泛,由于没有前十名那样的学习压力,他们在兴趣爱好上得到很好的发挥。

这一类的学生不会引起老师太多的注意,因此有着较独立的学习能力和健康的学习态度,这也使得他们在之后的学习中后劲很足,而且有着很好的创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着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用成功智力来解释:他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包括:创造性能力、分析性能力、实践性能力。

成功智力在现实生活中不是凝固不变的,而是可以不断修正和发展的。

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要使孩子在学管理领导能力、要发展孩子的人际沟通能力、平衡,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上保持协调、.
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

具有成功智力的人会努力寻找一种不仅可以胜任的工作,而且还能干得与众不同的工作环境。

他们创造着自己的机会,而不是让机会受他们自身所处环境的制约。

如今好学生突然成绩下降的例子不少见了。

家长和教师在苦恼寻找原因时,是否会想过
这可能是学生对分数教育的不满和反抗。

我们总是一味地注重排名和分数
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的心理想法和兴趣爱好的发挥。

学前教育一直在提倡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从而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开发。

面对着应试教育,我们将孩子的智力束缚在了课本上。

对如今活泼好动的学生而言,沉重的分数压力以及呆板地课本学习让他们感到厌烦。

最终导致了他们厌学、弃学。

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是社会需要的人,还是教师喜欢的人?社会所要选择的人,是能做事的人,还是能背知识点的人?我们将孩子的兴趣收起,把他们束缚在课本上,最终做了应试教育的傀儡。

社会需要的是灵活而又富有创造力的头脑,兴趣是不断提高创造力的最好的老师。

家长和老师收起的不仅是孩子的玩物,还有创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分析能力。

最终孩子只有两种结果,要么厌学弃学、要么成了空有理论木讷的书呆子。

这是社会喜欢的人才吗?很明显,这不是!
所以,成功的教育应该是关注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培养每一个学生道德素质,锻炼他们的生活本领,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广泛的兴趣,而不是一味的读课本的书,追究成绩!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就是好学生。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