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过程——艺术概论

合集下载

《艺术概论笔记1:艺术创作论》

《艺术概论笔记1:艺术创作论》

艺术创作论刘小土1.艺术创造活动/(过程)艺术创作活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以生活中得来的素材为材料,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并能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技巧,把它物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形象,简言之,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过程,一般可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三个重要阶段。

2.解衣般礴“解衣般礴”出自《庄子》的一段关于绘画活动的著名论述,其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艺术家创作时的自由情态。

借此说明,作为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艺术创作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性,它是要求创作者纯化自己的思维,摒除杂念和功利心,以全身心投入其中的一种创造劳动,“解衣般礴”论即强调艺术创作中主体精神的作用,主张人的情感在创作活动中无拘无束的抒发,这一理论对中国艺术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3.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喻指人的自由获得在于主观精神和客观规律相一致。

艺术创作活动须长期摸索客观规律,使“技”游刃有余,达到自由境界,方能与“道”相通,而且,此外提及的“技”是含规律与含目的的,艺术家只有经过长期的勤学苦练和艰苦的艺术实践,才能达到出神入化、随心所欲如“庖丁解牛”一样的艺术境界,这是中国古典美学理论的一大贡献。

4意在笔先意在笔先是指艺术家在下笔前须先有充分的审美思维活动和立意,意在笔先又称“意在笔前”、“意存笔前”。

传言王维所作《画学秘诀》:“凡画山水,意在笔先”,清代画家方熏将“意”与风格相联系,认为“意”具有奇、高、深、远等特点,因此作品应具有相应的风格。

5“隐含的读者”“隐含的读者”是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的概念,“隐含的读者”不是真实的读者,而是对读者接受能力和视野的潜在考虑,它贯穿于整个艺术创作过程之中,支配和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伊瑟尔指出: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并不仅仅通过阅读表现出来,而是贯穿艺术创作的全过程;文学是一种交流的过程,它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因此,不论作者是否意识到,他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都会预先设计到“接受模式”,这就是“隐含的读者”。

艺术概论章节知识点

艺术概论章节知识点

第一章艺术属性论第一节艺术主体论含义:“艺术主体”是指有思维、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并改造世界的人,是艺术的创作者与占有者。

凡人类活动所涉及的事物(包括思维,幻想,幻影等),都可以看作艺术客体。

一、情感论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的本质属性是对主体情感的传达代表人物:法国美学家“维隆”。

维隆认为情感是艺术的决定因素和主要表现内容。

在艺术作品中,情感借助线条,形状,色彩的结合或具有一定节奏的动作、音响或言语表现出来。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荷兰画家森特凡高法国画家高更二、表现论艺术的表现论认为,艺术就是心灵的表现。

代表人物: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

认为“美学只有一种,就是直觉(或表现的知识)的科学。

这种知识就是审美的或艺术的事实。

”柯林伍德继承发展了克罗齐的艺术直觉理论。

认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他把主观的表现看做是“真正艺术”的特征,是艺术的本质属性,否认技巧与目的,否认客观的再现。

他把再现的艺术分为三等级:1、无取舍。

2、有所取舍3。

有情感之表现。

三、无意识论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是主题本能欲望的表现。

代表人物是奥地利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和瑞士精神理学家荣格。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原欲的“升华”。

认为人格由“本我(原始本能)、自我(协调本能和现实之间不平衡的机能)、超我(内部道德机制)”三部分组成。

荣格认为艺术源于“集体无意识”。

伟大艺术家,听从集体无意识的驱使,借自己的作品传达出时代的心声。

四、游戏自娱论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是自我的娱乐。

代表人物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席勒加以系统。

英国唯心哲学家斯宾塞发展。

席勒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是“过剩精力”的消耗。

斯宾塞认为艺术和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游戏,游戏和艺术都是“过剩精力”的发泄。

第二节艺术主客体论一、理念论认为,艺术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是上帝的创造物。

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和希腊哲学家帕拉图。

理念:是西方先验哲学中一个重要的哲学概念。

“理念”:先于客观物质世界而存在,而客观物质世界即使这种先验的“理念”的影子。

艺术概论第五章艺术创作

艺术概论第五章艺术创作

艺术概论第五章艺术创作艺术创作第五章艺术创作,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

艺术创作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和时间活动。

它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技巧和艺术手法技巧,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

第五章艺术创作,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

一、艺术体验活动(审美表象) 艺术体验活动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

它是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把艺术家长期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形成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乃至萌发不可遏止的创作欲望。

第五章艺术创作,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

艺术体验不仅要作家仔细地观察生活,深切地感受生活,认真地思考生活,更需要艺术家以自己的全部身心去拥抱生活,饱含深情的切身体验生活,有时还需要调动艺术家的全部感觉。

第五章艺术创作,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

金山:“没有体验,无从体现。

没有体现,何必体验。

体验要真,体现要精。

体现在外,体验在内。

内外结合,互相依存。

”第五章艺术创作,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

深切的生活体验和丰富的感性积累,不仅为艺术创作奠定了雄厚坚实的基础,而且常常成为艺术家从事艺术创造内在的心理动力或诱因,成为一种重要的创作动机。

艺术家在观察生活、思考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当大量的所见、所闻、所知、所感,在脑海里积累并升华到不吐不快的程度时,艺术家的创作激情就会像开闸的洪水一样喷涌而出,一发而不可收。

第五章艺术创作,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

二、艺术构思活动(审美意象) 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深入观察、思考和体验生活的基础上,经过选择、加工、提炼、组合,融入想象、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形成主体与客体统一、现象与本质统一、感性与理性统一的审美意象的思维活动。

第五章艺术创作,供大家参考学习、交流。

艺术构思,首先要善于想象。

再造想象――是把自己记忆中或者别人描述过地形象在头脑中产生出来。

艺术概论艺术创作论

艺术概论艺术创作论

《艺术概论》艺术创作论第一节、创作主体:艺术家(-)艺术家与社会,艺术家的定义;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艺术家要有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的精神(社会责任);艺术家体验生活的特点。

名词解释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这一特殊精神生产的人。

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他在整个艺术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

在〃艺术四要素图式〃中〃世界——艺术家一作品——读者〃,以其核心要素〃艺术家〃为联结的纽带。

是艺术家将其所体验的世界通过各艺术种类的独特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段转化成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承载了艺术家对世界的感悟并将其呈现给读者;读者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又时时以伊瑟尔所说的〃隐含的读者〃的身份与艺术家对话,因为艺术创作者在创作之中常常会考虑读者的接受问题。

因此,离开了艺术家,就没有了艺术创作,也就没有了艺术作品、艺术鉴赏和整个艺术活动。

艺术四要素:艺术家——艺术创作主体;世界——艺术创作客体;作品——艺术创作本体;鉴赏者(读者)——艺术创作受体。

艺术四要素理论比较合理地解释了人类艺术活动的复杂性、体统性,并试图从分析艺术的内部结构来完整地理解人类的艺术活动。

人类的艺术活动是一个完美的系统,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是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无论艺术创作还是鉴赏,都是由现实世界、艺术家、艺术品、鉴赏者等要素组成的一个动态流程,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

简述艺术家和社会生活的关系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1)家庭环境、社会制度渗透下的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家庭、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一定的民族文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印记。

(2)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熏陶和影响。

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对艺术家的熏陶和影响使非常明显、深刻、普遍的。

因为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社会习俗以及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无不打上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烙印,世界各民族的文艺作品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特征(包括艺术心理和艺术形式诸特征)就说明了这一点。

艺术概论总概括

艺术概论总概括

艺术世界的构成篇
第九大课:[第八章 艺术家]
第八章 艺术家 一、艺术家的概念 (一)艺术家是具有丰富情感的
人 1、艺术家的必备条件——情感 2、艺术家情感活动的特点 (1)形象性; (2)审美性; (3)理性辅助 3、艺术家情感的制约性因素 (1)独立的人格 (2)先天的秉性、气质 (3)敏感的心灵 (4)社会环境 (5)自然环境 (6)民族心理 (7)个人修养: a、专业的; b、总体的; c、旁类的 (二)艺术家是具备艺术技能的
3、意态;
4、风神。
(四)书法艺术的类型划分
形态篇
第六大课:[艺术形态的审美特性]{三}
第六大课:艺术形态的审美特性[三] 七、语言艺术——文学 八、实用艺术——广告、环境装饰
艺术生发篇
第七大课:[第六章 艺术的生成]
第六章 艺术的生成 一、原始性“艺术” 1、发生地点; 2、发生时间; 3、发生形态 二、有关艺术起源的几种代表学说 1、“摹仿说”; 2、“游戏说”; 3、“巫术说”; 4、“表情说”; 5、“潜意识说”; 6、“生存说”; 7、“集体无意识说” 三、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因——劳动说
人 1、三个基本概念 (1)艺术技能 (2)专业技术 (3)艺术技巧
2、专业技能的目的 3、专业技能与全面修养的结合 ▲“匠气” 二、艺术家的生命在于创造 (一)艺术创造的概念 1、创造须不断超越 a、超越别人 b、超越自己 2、创造须创新艺术境界 3、创造须开创新的表达“语言
3、建筑的四要素:实用、经济、 3、基本情感符号是动作与道白
坚固、美观
(二)演员的“自我”与角色
(二)建筑类型划分
的“自我”的调和统一(体验
五、线条艺术——书法
派与表现派)

分析艺术创作过程

分析艺术创作过程

分析艺术创作过程关于艺术创作过程,在《艺术概论》中说道:“一般的说,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和意向物化三个重要阶段。

”下面我将结合书本与自身的经验来谈谈对于这三个阶段的理解。

首先是生活体验,我认为它涵盖了“发现”与“感悟”这两个概念。

艺术家创作一件艺术品的动机一定是想表达出某种感知上受到的刺激。

或者说是他们发现了某种事物,并试图将这样一种事物所带给他们的感觉表现出来。

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也许是偶遇的也许是有意寻找的,你最终会被它吸引,变成你的灵感来源。

在平常的艺术创作活动中,我大部分都是通过自然带给我的体验进行引申。

自然是美妙的,它包含了太多令人感动的细节和遐想的空间。

或许是青青草丛中的一朵雏菊,或许是山林水涧的一啼鸟鸣,都能给人以深入心灵的感悟。

当然,艺术家们也会从生活中寻找他们所需要的那一份灵感,这是带有目的性找寻。

这或许就有些像我们的作业,老师布置一个题目,然后大家带着一个范围去寻找我们需要的内容,在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某些东西并让它成为了我们的创作来源。

这应该就书中所提到的:“生活体验可分为自发体验和自觉体验两种。

”就是无意识和有意识地发现与感悟。

而生活体验这一大块,可以说是艺术构思的准备阶段,艺术家在这一阶段积累了大量素材。

关于素材的积累,书中明确指出:“积累素材及积累生活表象的途径不外乎有两种:一是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

”这让我想到让我考进美院的那纸试卷,那次创作的来源是来自我童年时期的美好记忆,这就属于直接经验了,它不需要你额外花费精力来记录,在你成长生活过程中日然而然就被烙印在你的记忆中。

而间接经验就不同了,可以说这两种经验的区别就在于直接是和你有关的,而间接是和你无关的,间接经验是你从人家那获得的经验,即将人家的直接经验转化成你的素材。

我认为间接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能够尝试,但当艺术创作需要而你又无法亲身经历时,前人的经验便是最好的指明灯。

所以这就需要我们多多观察周围事物,培养自己的观察、感知和认识能力,开拓眼界,扩大艺术修养,以获得更多的素材积累量。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170492课程名称:艺术概论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Art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30课时学分:2学分适用对象:艺术与设计学院各专业;全校各专业通识教育选修课考核方式:考试先修课程:美学概论二、课程简介:《艺术概论》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艺术总论,系统论述了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文化系统中的艺术;第二部分为艺术种类,把艺术分为5大部类(包括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语言艺术)16门艺术,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为艺术系统,对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进行了全面介绍。

本课注重从美学和文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力求探索和发掘艺术的人文精神,此外还借鉴了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体系和内容上都有新的拓展;在授课形式上配备了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的图音像资料、网络辅助教学课程和多媒体课件;讲授深入浅出、例证丰富,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升华,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Introduction to Art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Art as Part 1 talks about its nature, and characters, origins, functions and art in the culture system. Classifications of Art as Part 2 are divided into five categories (i.e. applied art, plastic art, countenance art, comprehensive art and linguistic art) and sixteen classes in term of aesthetics and culturology. Part 3 is a system of art, which gives an overall introduction to the artistic creation, works of art and art appreciation.This course studies the art from the angles of aesthetics and culturology in order to explore and develop the humanistic spirit. Besides, it also develops its systematic structure and content by using achievements in the latest research abroad. Slide show and multimedia are widely used in the course delivery that help to explain the profound in simple terms and examples, which i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learning pattern of students from perceptual knowledge to rational cognition.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艺术概论”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之一,也是广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各专业必修的学科基础课,同时还可以作为专业拓展课模块的全校通识教育课程。

艺术概论(全)

艺术概论(全)

艺术的本质:1.“客观精神说”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黑格尔美学思想核心“美就是理念的感性显现”2.“主观精神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

3.“模仿说”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现实的艺术真实性。

4.“再现说”车尔尼雪夫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是对客观现实的“再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基本论点是艺术反映现实,但他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且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使其更加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生活的特殊形式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

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2. 主体性,艺术要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但这种反映绝不是单纯的“模仿”或“再现”,而是融入了创作主体乃至欣赏主体的思想情感,体现出十分鲜明的创造性和创新性。

因而,主体性作为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体现在艺术生产活动的全过程①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③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

3. 审美性,从艺术生产的角度来看,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以下两个条件:其一,它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其二,它必须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

正是这两点,使艺术品和其它一切非艺术品区分开来。

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体现。

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

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

艺术概论教学课件-艺术创作

艺术概论教学课件-艺术创作
表现力。
文学创作技巧
情节构思
通过巧妙的情节安排和 构思,使故事更加引人
入胜。
人物塑造
通过细腻的人物描写和 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
鲜明、生动。
语言运用
掌握语言的运用技巧, 以丰富文学作品的表达
力和感染力。
意境营造
通过意境的营造表现作 品的情感和主题,使作 品更具艺术性和审美价
值。
04
艺术创作中的创新与表达
优秀的艺术作品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 想内涵和人文精神,能够启迪人们的 思考和智慧,引导人们追求更高的精 神境界。
情感表达之美
艺术创作能够深入挖掘和表达人类丰 富的情感世界,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 过程中感受到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升 华。
艺术创作的个人意义与自我实现
实现个人创造力与想象力
艺术创作是个人创造力与想象力的自由发挥,能够让创作者在创 作过程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会受到自身文化背景的 影响,从而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达方式。
同一艺术形式中的多样性
即使在同一艺术形式中,艺术家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来创造出多样化的作品 。例如,同为绘画作品,有的注重色彩的表现,有的则强调线条的运用。
文化和历史的变化,如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历史事件等,对艺术家的创作思维和主题选择产生影响 ,推动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03
艺术创作的技巧与方法
绘画技巧
01
02
03
04
线条描绘
通过不同的线条表现物体的形 态、质感、动态等,如粗细、 曲直、虚实等。
色彩运用
掌握色彩的明度、纯度、冷暖 等特性,以表达画面的氛围和 情感。

艺术概论第四讲下艺术创造论

艺术概论第四讲下艺术创造论
8
(三)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与艺术思维
• 1.艺术创造的心理要素 • (1)审美感知 • 感知包括感觉和知觉。感觉是指客观
事物在人的头脑中的主观映象,是对 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审美感觉是人 在审美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感觉。知觉, 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的、 整体性的把握,审美知觉的对象不是 事物的客观物理属性,而是事物的审 美属性。审美感觉和知觉通常是交织 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9
• (2)审美想象 • ①审美想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
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 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 审美想象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 以及获得审美经验过程中最重要 的因素之一。想象又分为再造性 想象(知觉想象)和创造性想象, 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创造性想 象;
10
• ②想象的特征:A. 审美想象离不 开表象记忆;B. 审美想象是积极 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C. 审美 想象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 逻辑;
25
• 3. 艺术意蕴 • 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
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 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 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 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 和模糊性。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 的最高境界。
26
• (三)典型和意境 • 1. 典型 • 典型是指艺术作品中具有一定社会本
质概括性的个性化的艺术形象或形象 体系,它包括典型人物、典型环境等。 • 2.意境 •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 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能够蕴涵和昭 示深刻的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 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有 机统一,在有限的艺术形象中体现出 无限的意蕴。
15
第四编.艺术作品论
• 【要求】理解艺术作品的主要构 成,掌握艺术作品三个层次的内 涵,深刻理解典型和意境的意义, 对于艺术风格、流派和艺术思潮 有基本的了解。

艺术概论9:艺术创作

艺术概论9:艺术创作
虚拟现实艺术
虚拟现实技术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新的创作平台,通过虚拟现实技术,艺 术家可以创作出沉浸式的艺术作品,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艺术的魅力。
03
人工智能艺术
人工智能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逐渐增多,例如利用人工智能算法生
成独特的画作、音乐和影像等。
跨学科的融合与创新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
艺术与科学在许多领域具有共同 点,将两者结合可以创造出独特 的艺术形式。例如,生物艺术、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总结词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是两个相互关联的艺术流派, 强调创新、实验和多元化,突破传统艺术的形式和观 念。
详细描述
现代主义艺术家致力于创新和实验,打破传统艺术的 形式和规则,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媒介。他们注重个 性表达和艺术创作的自由性,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 格和语言。后现代主义艺术家则进一步突破现代主义 的界限,对传统艺术观念进行反思和解构,强调多元 文化和跨学科的融合。他们从流行文化、社会问题和 历史事件中汲取灵感,以创造出具有批判性和反思性 的艺术作品。
02
艺术创作不仅包括绘画、雕塑、 音乐、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还 包括摄影、电影、设计等现代艺 术形式。
特点
01发挥创造 力,打破常规,探索新的表现
手法和形式。
情感表达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情感和思想 的表达,通过作品传递给观众

技术性
艺术创作需要艺术家掌握一定 的技巧和手法,才能将创意转
浪漫主义
总结词
浪漫主义强调情感、个性和自然,追求 自由、奔放和无拘无束的艺术表达。
VS
详细描述
浪漫主义艺术家倾向于表现强烈的情感和 个性的张扬,通过夸张、变形和自由的构 图来表达内心的感受。他们常常描绘自然 风光、异国情调和英雄主义题材,以激发 观众的情感共鸣。

艺术创作的过程

艺术创作的过程

艺术创作的过程这学期我们开始学习艺术概论这门课,对艺术的含义也有了一点点的了解。

下面我就来谈一下我自己对艺术创造的看法。

艺术创造既然是一种精神生产,作为生产它与其他一般的生产一样,要具有生产的材料。

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艺术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

那艺术创造的材料是什么,社会生活是文学创造的唯一源泉,如果作家没有生活积累,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古今中外许多艺术巨匠和艺术大师,都是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的,比如屈原、司马迁、杜甫、李白、曹雪芹等人都有不平凡的生活际遇,为其创作储存了丰富的素材。

艺术家对社会生活不可能事事都自己直接经历一番,何况一个人的一生是短暂的,而人类的发展史却是漫长的,其中人类文明史也有几千年,这就需要艺术家从间接的艺术创作及艺术作品中吸取经验和创作素材,扩大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艺术思路。

创作上越有成就,对前人和他人(包括古今中外)的间接经验的掌握愈加丰厚,并且化成了自己的营养、血液和独创的见解,就像将直接经验化成了自己的血液和独到的见解一样。

直接经验是深刻理解和把握间接经验的基础,有了一定的直接经验作为基础,就容易深刻而又独到地理解和把握间接经验。

两者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地丰富着艺术家头脑中的积累,就能提高作者的艺术理解力和艺术想像力。

此外,前人的艺术作品还潜移默化地在给作者起着提高创作构思想像力和表现力的超常有效的榜样的力量。

可见,不断丰富自己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创作主体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其实艺术创造也是一种转化的过程,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艺术地认识生活及再现和表现生活,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

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既要深入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掌握生活的内在本质和外在形象特征,又要按照一定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方法,对纷繁复杂的生活素材进行研究、分析、选择、加工、概括、提炼和改造,综合成为一个具有艺术感染力的艺术形象。

同时,还要将自身的思想、情感、意趣、理想巧妙而又自然地熔铸到艺术形象中去。

艺术概论(第3版)-第五章艺术创作与作品课件

艺术概论(第3版)-第五章艺术创作与作品课件

艺术积累是基础,艺术构思是核心,艺术表现是
关键。
3
▪ ▪ 一、艺术积累,获取 创作素材。 ▪ 观察、发现生活,感受、体验生活,积累丰厚
的创作素材,是艺术创作的基础,是第一个必经 的步骤。
4
艺术创作
李公麟《五马图》
5
艺术积累
▪ 从李公麟的名作《五马图》来看,他之所 以能达到“下笔生马”的艺术境界,是和他长 期认真观察研究马的生活形态分不开的。
7
艺术构思的方法:
▪ 1、典型化 ▪ 2、简约化 ▪ 3、变形化 ▪ 4、夸张化 ▪ 5、陌生化
8
▪ 三、艺术表现化成艺术形象 ▪ 艺术表现是艺术构思的定型和艺术创作的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得遵循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 。 ▪ 艺术构思是一种充满艰辛的心理运作过程,艺 术表现则是一种更为艰辛的实践操过程。
15
(三)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 ▪ 1、注重内向性 ▪ 2、张扬非理性 ▪ 3、善用隐喻性 ▪ 4、走向抽象性
16
(四)创作理论
▪ 创作理论是艺术家或理论家对古今中外大量的艺术创作现 象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取普遍创作现象的共同特征和规律, 形成概念和原理,并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构成严密的体 系而形成的有关创作的科学理论。
9
▪ 二、创作思维与心理 ▪ (一)、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 ▪ 1、现象思维始终伴随着生动具体的形象。 ▪ 2、形象思维始终结合着丰富活跃的想象。 ▪ 3、形象思维始终渗透着深沉强烈的情感。
10
▪ (二)想象的主要特点 ▪ 1、聚合时空 ▪ 2、集纳美质 ▪ 3、补充缺失 ▪ 4、灌注生命 ▪ 5、转换角色
17
▪ 四、创作风格与流派
▪ (一)创作风格 ▪ 创作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其一系列艺术作品中表现

艺术概论考试题库

艺术概论考试题库

一、选择题
1.艺术创作过程中,哪个环节是艺术家将内心体验转化为具体艺术形象的关键步骤?
A.艺术构思(题目答案)
B.艺术传达
C.艺术体验
D.艺术欣赏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艺术的社会功能?
A.审美教育
B.娱乐消遣
C.直接改变社会制度(题目答案)
D.认识价值
3.在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怎样的?
A.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题目答案)
B.形式决定内容,内容为形式服务
C.内容与形式完全独立
D.内容与形式在某些艺术作品中可以互换
4.下列哪位艺术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色彩的创新运用而闻名?
A.贝多芬
B.梵高(题目答案)
C.莎士比亚
D.达芬奇
5.艺术流派的形成通常基于哪些因素?
A.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B.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和共同的艺术追求(题目答案)
C.社会制度的变迁
D.观众的喜好变化
6.在艺术鉴赏过程中,观众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属于哪个层次?
A.审美体验层次(题目答案)
B.艺术创作层次
C.艺术批评层次
D.艺术史研究层次
7.下列哪一项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核心特征?
A.对超自然现象的描绘
B.对社会现实的客观再现和批判(题目答案)
C.对内心世界的抽象表达
D.对未来世界的幻想和构想
8.艺术作品中的“意境”通常指的是什么?
A.艺术家创作时的心理状态
B.作品所营造的超越具象的审美想象空间(题目答案)
C.观众对作品的直观感受
D.艺术作品的市场价值。

第6章艺术创作 艺术概论

第6章艺术创作 艺术概论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是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所采取的一种主要的思维方式,它以具体的形象作
为创作思维的主要来源,赋以艺术家的情感和想象作为思维的中介和动力,并体现强烈的创 造意图和艺术家对艺术形象的整体把握。
形象思维作为一种艺术的思维方式,是人类能动地认知和反映世界的基本形式之一, 是特殊地感悟世界的一种思维形式,也是艺术家审美感受力和艺术感受力的集中体现。形象 思维要以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作为创作思维的原材料。当艺术家真正置身于社会生活之中, 并真正体会到社会生活的实质的时候对其直接产生触动和刺激的是那些具体的、具有感性 特色的事物。正是大量具体可感的生活事物与创作主体的情感和心智的相互渗透、相互影 响,作为创作主体进行形象思维的基本依据,才能使其逐渐衍生出审美的艺术形象。
艺术创作的过程大体上分三个部分,分别是艺术体验、艺术构思以及 艺术表现。三者之间联系紧密、分工明确,却又缺一不可;三个过程往往也 是互相穿插,互相联系着进行的 。
艺术体验(社会生活素材和经验的积累) 艺术构思(提炼所积累的素材并产生主题与创作布局的设计 艺术表现(制作成作品) 这个过程也是艺术家们从感受积累到创作出优秀作品所必须具备的
第一节 艺术创作的基本过程
艺术创作过程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活动,伴随着强烈的心理活动和 情感活动。艺术创作的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可分,而是浑然一体的。因 此,艺术创作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在 具体创作中也是互相渗透、互相交叉的。艺术创作的过程要紧密联 系这三点,互相补充依靠,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
第二节 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是人类最普遍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运用抽象的概念进行判断、推理和
艺术创作的思维方式包括两种,一种是形象思维,另一种是抽象思维。艺 术的认识与创造活动不仅要依靠形象思维,也不能离开抽象思维的思考。承认 形象思维是艺术的主要的、基本的认知方式,但是并不否认抽象思维的必要性。 两者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也有着紧密的联系。艺术创作作为一项复杂和艰 苦的审美创造活动,有着与其他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艺术创 作过程中,艺术家需要综合地运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艺术概论重点

艺术概论重点

艺术概论重点1.艺术的本质第一种,“客观精神说”。

第二种,“主观精神说”。

第三种,“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生产"理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的。

艺术的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3.艺术的特征:1形象性①艺术形象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②艺术形象是内容与方式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2主体性①艺术创作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②艺术作品具有主体性的特点③艺术欣赏具有主体性的特点3、审美性①艺术的审美性是人类审美认识的会合体现②艺术的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③艺术的审美性是内容美和方式美的统一。

4.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1)艺术起源于“模仿”。

主要代表人是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XXX和XXX。

(2)艺术起源于“游戏”。

代表人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XXX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XXX,称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3)艺术起源于“表现”。

系统地以理论方式提出这种说法的应当首推意大利美学家XXX。

(4)艺术起源于“巫术”。

代表人物是英国著名人类学家XXX?XXX。

(5)艺术起源于“劳动”。

XXX在《没有地位的信》中,通过对原始音乐、原始歌舞、原始绘画的分析,以大量人种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民俗学的文献证明,系统地论述了艺术的起源及其发展问题,并且得出了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

什么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什么是艺术创作的过程

什么是艺术创作的过程艺术创作的过程是指艺术家通过一系列的思考、探索和实践,将自己的创意和想法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

这个过程不仅仅是技术的运用,更是一个心灵与灵感的相互碰撞和交融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家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尝试来寻找创作的方向,同时不断的进行反思和修正,从而达到最终的艺术创作目的。

艺术创作的过程通常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构思阶段、制作阶段和完成阶段。

在准备阶段,艺术家会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调研工作,通过观察、学习和积累知识,为创作奠定基础。

他们会深入了解和研究相关的主题和文化背景,了解社会和时代的脉络,同时还会研究其他艺术家的作品,以获取灵感和启发。

艺术家还会进行素材的收集和整理,为后续的构思和创作提供支持。

在构思阶段,艺术家会通过头脑中的想象和创造力,将准备阶段所积累的素材和知识进行整合和思考。

他们会尝试不同的创意和概念,进行脑力激荡,以找到最适合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

这个阶段可能会有很多的试错和尝试,艺术家会不断地进行修改和调整,直到找到最佳的创作方向。

进入制作阶段,艺术家会根据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开始实际的创作过程。

这个阶段艺术家需要运用各种艺术技巧和工具,例如绘画、雕塑、摄影等等,将构思转化为实际的艺术作品。

这个阶段需要艺术家具备专业的技术和工艺知识,并且要有耐心和毅力去面对创作过程中的挑战和难题。

最后是完成阶段,在艺术作品制作完成后,艺术家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和修正,确保作品达到自己的要求。

这个阶段还包括作品的呈现和展示的准备,例如选择合适的展览场地、制作展示品等。

通过展示和分享,艺术家可以与观众和其他艺术家进行交流和互动,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和艺术修养。

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惊喜的过程,它不仅仅是技术与材料的运用,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抒发和表达。

通过不断的思考、探索和实践,艺术家可以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让观众们感受到艺术的美与力量。

因此,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一个富有意义和价值的过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观众,都可以从中获得无穷的启示和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艺术创作活动
•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运用已经掌握的艺 术创造本领,将生活中得来的素材,围 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 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 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方法,把 它物化为供人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 作品的全部创作活动过程。
一 艺术创作过程
• 艺术创作过程,实际就是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对 审美认识的表现过程,是在生活体验的基础上, 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的过程。 • 沙画的创作过程.avi • 一般说来,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生活体验—艺 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阶段。当然,在具体的创 作过程中,这三个阶段又常常相互交织,融为一 体。
课外探究: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是如何运 用各种艺术语言的?
积累生活表象的途径: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金庸《论杯》
(二)艺术构思
• 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在既定的艺术心理定 势和创作目的的制导下,围绕着从生活的 暗示中初步形成的主题意向,运用与此有 关的生活素材进行艺术思维,进而在头脑 中孕育成一个全新的艺术胎儿,即完整的 艺术意象。简言之,艺术构思就是艺术家 将不系统的零散的生活素材,通过艺术思 维构想成独特而又理想的艺术意象的活动, 其实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审美 认识活动。
艺术构思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艺术意象的典型化
• 典型,又称典型形象,是指塑造得非常成 功的艺术形象。即个性鲜明独特又具有高 度概括性的艺术形象。
• 鲁迅曾说:“所写 的事迹,大抵有一 点见过或者听过的 缘由,但决不会用 这事实,只是采取 一端,加以改造, 或者生发开去,到 足以几乎完全发表 我的意见为止。人 物的模特儿也一样, 没有专用一个人, 往往嘴在浙江,脸 在北京,衣服在山 西,是一个拼凑起 来的角色。”
推荐阅读
典型化的三种类型:
1.选取生活中某一具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物 作为骨干材料,从而在此基础上加以虚构、 概括和理想化; 2.撷取各种人于一身,或撷取各种事于一 物; 3.在构思中运用幻想、虚构、夸张的方法 创造生活中没有的完全属于幻想、虚构的 艺术意象。
(三)意象物化
• 意象物化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 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 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其实质是一种审美表 现活动。 这是创作过程的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也 是艺术创作的最后完成阶段.没有艺术意象 的物化,不将头脑中已经构思出来的艺术意 象物化成艺术形象(作品),也就谈不上是真 正的艺术创作。梁祝.mp3
-艺Βιβλιοθήκη 构思的两个阶段及其特征艺术胚胎萌发和孕育阶段 特征:在创作欲望驱使下,产生出创作初 衷。
完整的艺术意象的成熟阶段 特征:艺术胚胎——艺术意象越来越成熟, 越来越清晰,最后仿佛“胸有成竹”。
郑 燮 墨 竹
-
郑燮-墨竹
郑板桥曾写下画竹的体会:
•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 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 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 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 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 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 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
• 构思艺术意象和意象物化都要运用一定艺 术语言,否则便难以进行艺术构思和意象 物化。
艺术语言符号的运用要遵循的规律
• • • • 1、特定艺术语言和特定艺术类别互制率。 2、艺术语言和艺术思维的互彰率。 3、内部艺术语言和外部艺术语言转化率。 4、自觉运用艺术语言与非自觉运用艺术语 言的同一律。 • 5、诸种艺术语言交替运用率。
题目:“竹锁桥边卖酒家”
• 众多考生 正面刻画酒家,使之占据画幅中心,借小 溪细流、野渡小桥、竹林清风等以为烘托。
• 李唐 画面上是一泓溪水,小桥横卧,桥边则 是一片枝叶疏落的竹林,唯有那郁郁葱葱 的翠竹中,挂着一幅迎风招展的“酒”帘。
齐 白 石 《 蛙 声 十 里 出 山 泉 》
这是齐老九十一岁高龄时, 作家老舍来拜访,引用清 人查初白的一句诗“蛙声 十里出山泉”作为画题, 请老人作画。
(一)生活体验
• 生活体验是指艺术家在观察或接触生活后,被生活所 感动,从而产生饱含感情的深刻的感受和难忘的记忆
与思考。
• 生活体验可分为自发体验和自觉体验两种。
父亲
• 观察和体验生活的阶段,实际上就是艺术 创作的准备阶段,即充分准备创作材料的 阶段。没有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就无法 进行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 • 艺术创作准备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创作 材料的准备;第二,创作精神的准备:由 生活引发的创作初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