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教案-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

合集下载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社会生活讲道德设计说明引言首先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表明了第四课与单元主题之间的关联。

随后,点出此课的三个主题: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

此课在学生懂得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努力,共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文明的社会生活。

学习目标1.学生在理解尊重含义的同时,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懂得尊重的复杂性,进而学会在实际生活中尊重他人。

2.懂得参加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进而引导学生从态度、用语、仪表等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

3.使学生明白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层面的一个价值要求,在学生体会和认识到诚信对个人、对社会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不断增强诚信意识,积极参加诚信建设。

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尊重的价值和意义;文明有礼的重要性;诚信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践行尊重的要求;做文明有礼的人的要求;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自主学习法等。

资源与工具1.资源。

时政新闻、网络图片等。

2.工具。

(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和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框尊重他人一、学习情境教材首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场景开启这一框的学习,通过体育比赛中获胜者主动与失败者握手致意和一个学生在清洁工刚打扫完的道路上乱扔垃圾的情境对比,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尊重他人的意义和必要性,同时结合自己所受到的对待中,体会不尊重他人的消极影响,从而学会主动思考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为进一步学习打下认识和经验基础。

二、预习检查1.尊重他人的原因。

(1)对个人:①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②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③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④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2)对社会:①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1《尊重他人》精品教案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课时尊重他人1.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尊重;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道如何尊重他人;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知道怎样换位思考;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能力目标: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相互关系,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平等待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包容他人、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1.重点:(1)尊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2)人与人的平等首先是人格与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3)学会换位思考。

2.难点: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了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

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

”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臣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竭尽所能地尊重他人的人格,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设计意图:由晏子使楚的历史典故引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二、探究新课教学篇章一:尊重初体验材料一: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二: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以礼待人》优质课获奖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以礼待人》优质课获奖教案_0
难点
文明有礼的意义
学法
小组讨论
教法情境教学法,探Fra bibliotek法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
导入视频:礼仪之邦
同学们,看完视频之后大家猜到我们今天要讨论的是有关什么了吗?对了,礼。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
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我们应该怎样把这种文明礼仪传承发扬下去呢?
预习下一课
板书
4、出示一组图片(中国人在外国)
对人有礼是如此的重要,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作为一名礼仪之邦的公民,我们应感到自豪,可是看了下面一组照片,我们会引以为豪吗?
展示一组不文明照片,由学生发言,材料启示我们应该怎么做?
例题:2017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全域旅游,打造旅游新概念。全面提升旅游质量更需要每一个游客讲文明懂礼仪,因为()
例题.礼包含下列良好品质()
①尊重②宽容③谦让④与人为善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活动二:礼的重要性
1、插入没礼貌图片:这几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
提问:这样的人你喜欢么?
谁会喜欢与这种样的人相处?
2、材料分析:一名大学生刚刚毕业,到一家外企应聘。恰巧那天大学生感冒了,就顺手拿出一块手纸擦了一下鼻子,然后就把纸扔向了垃圾桶,偏偏来了一阵风,纸片掉在了外边,因为赶时间,大学生就没有在意,直接走了。结果这一幕被公司经理看到,结果各方面都表现很优秀的大学生,被拒绝了。
③在饭堂打饭,盛气凌人直接插队。
④在课堂上插嘴说话、坐姿懒散、吃零食。
⑤在课室内讲粗言滥语、打闹嬉戏。

尊重他人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尊重他人 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走进社会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一框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互夸的环节引导学生感悟被尊重和欣赏的感受,学生能够掌握尊重的意义。

2.通过播放社会实验的视频,学生能够明白如何尊重他人,且具备尊重他人的能力。

3.通过思考体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学生能够具有尊重他人的意识,懂得在社会生活中换位思考、平等待人。

教材分析: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尊重的意义。

难点:学生能够明白如何尊重他人,且具备尊重他人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引导学生感悟思考“我们是如何对待比赛的?”。

①强劲的对手or较弱的对手②认真对待全力以赴or轻视消极对待③给予对手鼓励、赞美or喝倒彩干扰对手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关键词——“尊重”。

二、新课讲授尊重是交往的起点1.通过导入环节,导出了本节课的关键词“尊重”,从而引出尊重的含义和表现。

知识点①尊重的含义和表现P322.学生首先讨论“尊重是否比帮助更重要”这一问题,紧接着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①主人公交换到城里,享受了优渥的生活条件,但他需要这样的“帮助”吗?②他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从而引出观点:他不需要高高在上短暂的施舍,他需要的是自尊、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3.通过“击鼓传花”的方式,被选中的学生说下一个学生让自己佩服的地方或做的让自己佩服的事,以此类推。

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被夸赞和欣赏的感受,从而引出尊重的作用/意义/重要性。

知识点②尊重的作用/意义/重要性。

尊重从我做起1.观看视频并感悟思考问题。

①将自己代入视频中的男孩,感受“我”是什么样的感觉?②“我”希望被怎样对待?2.视频中的男孩患有先天智力障碍,被路人歧视和辱骂,这体现了该路人的不尊重。

但有许多好心的路人关注到了母子俩,并不自觉地表现出愤怒不满的情绪。

①说明尊重他人我们要做到: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3.视频中的路人们为母子两热心发声,积极为他提供帮助,并且没有对他表现出歧视、蔑视等。

②说明尊重他人我们要做到:平等对待他人。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4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二框 以礼待人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4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二框 以礼待人

第二框 以礼待人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意义。

教学难点:文明有礼的做法。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视频《礼仪之邦》。

子曰:礼尚往来/举案齐眉至鬓白/吾老人幼皆亲爱/扫径迎客蓬门开 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江山错落人间星火/吐纳着千年壮阔教师导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我们希望得到尊重与友爱,首先自己就要以礼待人,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为什么要以礼待人、怎样做才是以礼待人,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懂礼、有礼的道德之人。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待人礼为先1.展示材料: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

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

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思考:年轻人哪个方面做得不好?他悟出了什么?提示:语言不文明。

他悟出了为人处世要讲文明,有礼貌。

教师总结: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2.学生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小岩的哪些行为体现了文明有礼?学生分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

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3.阅读教材P38“探究与分享”。

思考:你对文明小区的期望有哪些?提示:每个人都能做到文明有礼;邻里之间互帮互助,互谅互让,团结友好,敬老爱幼,亲如一家;小区车辆管理规范;居民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社区各项创建活动;小区秩序良好;人人做到讲究卫生,自觉将垃圾放在指定地点;人人具有环保意识,小区环境整洁优美;等等。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社会生活讲道德》教学设计(三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社会生活讲道德》教学设计(三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4、《社会生活讲道德》教学设计第1框尊重他人◆教材分析教材通过设置“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等四个“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做法,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拓展空间”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大自然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2、了解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3、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及案例分析,学会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尊重他人的典型事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思考: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随地吐痰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与对手握手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

不同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

下面我们来学习《尊重他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一)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含义活动一:讨论课——尊重(学生阅读教材P33的“探究与分享”)1.思考:你赞同哪位学生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讲述:1.我赞同第三位学生的观点。

例如:在超市里购物,你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遵守超市的购物规则,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

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超市里其他购物者和营业员对你的尊重。

人教部编(八上)道德与法治 第4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人教部编(八上)道德与法治  第4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课时尊重他人1.知识目标:懂得什么是尊重;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道如何尊重他人;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知道怎样换位思考;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

2.能力目标: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的相互关系,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平等待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包容他人、欣赏他人的良好品质,在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快乐。

1.重点:(1)尊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

(2)人与人的平等首先是人格与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3)学会换位思考。

2.难点: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晏子出使楚国。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的旁边开了一个五尺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

晏子不进去,说:“出使到狗国的人从狗洞进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国来,不应该从这个洞进去。

”迎接宾客的人带晏子改从大门进去。

晏子拜见楚王。

楚王说:“齐国没有人吗?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回答说:“齐国首都临淄有七千多户人家,展开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挥洒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样,人挨着人,肩并着肩,脚尖碰着脚跟,怎么能说齐国没有人呢?”楚王说:“既然这样,为什么派你这样一个人来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说:“齐国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对象,贤明的使臣被派遣出使贤明的君主那儿,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儿,我是最无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国了。

”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竭尽所能地尊重他人的人格,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设计意图:由晏子使楚的历史典故引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二、探究新课教学篇章一:尊重初体验材料一: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二:徐悲鸿说: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4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三框 诚实守信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第2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4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三框 诚实守信

第三框 诚实守信教学重点:诚信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

教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展示材料: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

一天,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真的要杀猪?我是哄他的。

”曾子认真地说:“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话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

”他果真把猪杀了。

思考:材料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过渡: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诚实守信》。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探究一诚信无价1.展示材料:暑假里,小童帮妈妈卖西瓜。

有个老板模样的人到小童的瓜摊前问:“你的西瓜甜不甜?”小童如实地说:“叔叔,这西瓜不太甜,今年夏天阴雨天多,日照少,导致本地西瓜都不太甜。

”听了小童的回答,周围的人都惊呆了。

有的人嘲笑说:“王婆卖瓜还自卖自夸呢,哪有说自家的瓜不甜的?真傻!”听了小童的回答,老板模样的人很感动,拍着小童的肩膀说:“真是个诚实的好孩子,你的瓜我全买了。

”思考:(1)“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给人什么感觉?(2)小童的实话实说体现了他具有哪一美德?你对这一美德了解多少?提示:(1)不诚信、不厚道、欺骗他人。

(2)美德:诚实守信。

了解:诚信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品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师总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

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现代社会注重信用体系和制度建设,民法意义上的诚信原则,更强调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讲信用、守诺言、诚实不欺。

2.阅读教材P42第一个“探究与分享”。

思考:(1)从上面的故事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2)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与同学分享。

提示:(1)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以礼待人》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4.2《以礼待人》精品教案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第2课时 以礼待人1.知识目标:明确以礼待人的重要性;知道如何从态度、仪表、语言、行为等方面做到讲礼貌。

2.能力目标:发展观察、感受、体验、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初步培养同他人交往与沟通的能力;通过学习讲礼貌中对态度、仪表、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学习讲礼貌中对态度、仪表、语言、行为等方面的要求,,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学会与人沟通的技巧,,提高交往的能力往的能力,,并在活动中加强口头及书面的表达能力。

并在活动中加强口头及书面的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意识到礼貌在交往中的好处意识到礼貌在交往中的好处,,从点滴做起从点滴做起,,做到态度诚恳、仪表大方、语言文明、行为得体地与人交往;主动发现自己不讲礼貌的行为举止并努力改正得体地与人交往;主动发现自己不讲礼貌的行为举止并努力改正,,做讲文明、懂礼貌的人。

1.重点:如何在语言、行为等方面做到讲礼貌。

如何在语言、行为等方面做到讲礼貌。

2.难点:如何将所学的礼貌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如何将所学的礼貌知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材料展示:大学生小明求职时材料展示:大学生小明求职时,,因他的条件不错因他的条件不错,,主管考虑录用他。

由于他一时兴奋主管考虑录用他。

由于他一时兴奋,,打了个响指表示道别。

就是这个响指打了个响指表示道别。

就是这个响指,,主管没有录用他。

主管没有录用他。

思考:这个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思考:这个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回答: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个人的素质是紧密相连的学生回答: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和个人的素质是紧密相连的,,我们应从日常的点滴做起我们应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做到讲礼貌。

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中做到讲礼貌。

【教师总结】可见可见,,在日常生活中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礼待人要做到以礼待人,,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注意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从而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社会生活讲道德》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社会生活讲道德》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社会生活讲道德》教案第1课时尊重他人【教学目标】1.知道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学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尊重他人,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习惯。

【学习重点】学会尊重他人。

【学习难点】养成尊重他人的习惯。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只有彼此尊重,生活才能快乐,社会才会和谐。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尊重他人》。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2.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3.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4.尊重他人要求我们做到: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②平等对待他人;③学会换位思考;④学会欣赏他人。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活动(一)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学生阅读教材P33四位学生的观点,探究下列问题:(1)你赞同哪位同学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他人的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相反,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与认可,往往会产生自卑感、挫败感。

活动(二) 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某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

对此,人们有不同看法。

读者甲:如果所有图书馆都这么做,图书馆的秩序就会无法保障。

读者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公民读书的权利,行乞者有权享受图书馆的资源。

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权利选择离开。

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小结:(1)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2)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以礼待人》公开课教案_3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以礼待人》公开课教案_3

2号题:“礼貌用语之美”,根据课本P39 页相关链接,设置左右对称的问答栏,让学生学习礼貌用语。

3号题:“经典国学之美”,让学生从国学中找出三句关于“礼”的名言。

4号题:“现代仪式之美”,请学生根据中学生文明礼仪规范,说出校园生活中的常用仪式。

教师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计分,并结合每组答题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归纳和简要点评,注意课堂生成问题。

教师归纳:一、“礼”是什么——含义及表现(ppt 展示)环节二:明礼——礼的重要性ppt 展示图片一:《开学第一课》中董卿采访许渊冲先生的跪膝之礼的图片。

ppt 展示图片二:结合身边实际,宣城市文明创建答,也可以向推荐本组成员答题,答题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对即可得分,答题过程中有一次向本组成员求助的机会。

生进一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魅力,深入了解“礼” 的文化渊源。

再通过古今礼仪仪式之对比,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现”的原则上感受礼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方式。

活动2:探究与分享1、为什么大家会对董卿的跪、二小学生的“鞠躬”纷纷点赞?2、二小学生对司机礼让行人的行为回以“鞠躬”温暖人心,说明了一是《开学第一课》节目主持人董卿的素材的选择,一方面培养学生关注媒体热点、焦点事件学习的意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观看国家举办的有教育性的节目,提升自己文化的品味。

同时也的影响,善于学习明星人物的优点。

二是“二小学生”的素材选择,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关心城市的发展动态,以实际行动展现文明的市民形象。

本环节旨在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动画方式,身临其境的体验自己可以在生活中哪些方面去践行文明有礼。

4.1 尊重他人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4.1 尊重他人 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今天来学习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第一框“尊重他人”。图片导入,呈现两组不同的图片(没有尊重他人和尊重他人),学生思考:你如何看待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尊重他人”的学习。
二、新课讲授
知识点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在生活中,我们都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
【思考问题】:为什么董卿的行为受到了大家的点赞?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并作答。
【教师讲解】:跪地采访的行为体现了董卿优雅谦恭的良好品质,这个品质是通过她跪地的动作来表现的,通过这个行为表达了董卿的内在修养。所以我们要尊重他人,因为这样的行为体现了我们每个人具有的优良品质,也就是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体现。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期,自尊心大多很强,都非常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有受人尊重的需求。学生们对尊重话题有一定基本的理解,基本懂得尊重对个人的重要意义,认同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他们大多要求他人尊重自己,但对于怎样尊重别人等话题,还存在着一些困惑,部分同学因在行为中难以做到尊重他人,而产生交往危机,影响自身身心及学习发展。尊重是一个很广泛的话题,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讲,他们要学会与人打交道,还需学会融入社会,本课的学习对他们有重大意义。
知识点二:尊重从我做起
案例一:张大爷80岁大寿,儿孙们欢聚一堂,可是令张大爷生气的是,聚餐时,年轻人都抱着电子产品,发信息、拍照、打电话,没几个好好吃饭,唠唠家常的。
【问题】:年轻人应该怎么做?为什么?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并发言。
【教师总结】:年轻人应该放下手机,倾听老人说话,考虑老人的感受,不因电子产品冷落老人,丧失来之不易的交流的机会。要给予老人关注,不应忽视他们。所以如果要尊重他人,第一点我们要做到积极关注、重视他人。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尊重他人》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尊重他人》

《尊重他人》◆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的第一框。

教材通过设置“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等四个“探究与分享”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做法,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通过“拓展空间”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大自然等,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懂得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2、了解尊重他人就应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3、培养关注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及案例分析,学会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待人,换位思考,欣赏他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搜集尊重他人的典型事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图片)思考:面对上述两种场景,你的感受有何不同?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随地吐痰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与对手握手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

不同的表现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我们喜欢与尊重他人的人交往。

下面我们来学习《尊重他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一)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含义活动一:讨论课——尊重(学生阅读教材P33的“探究与分享”)1.思考:你赞同哪位学生的观点?举例说明你支持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讲述:1.我赞同第三位学生的观点。

例如:在超市里购物,你要想获得他人的尊重,首先必须遵守超市的购物规则,态度要谦和,说话要有礼貌,选择商品应事先考虑好,以免耽误其他顾客购物,对营业员的优质服务应表示谢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1课时尊重他人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尊重的含义,懂得尊重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和意义;知道在社会生活中如何尊重他人能力目标能够列举尊重他人的实例,说明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意义;学会换位思考,欣赏他人,平等对待他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在生活中践行尊重理念;能感受尊重带来的良好心理体验,尊重每个人【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教学难点:尊重他人的做法。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鲁迅的故事)鲁迅先生在教育孩子方面,认为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尊重和理解孩子,“如果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更大碍于孩子发达。

”曾经有一次,先生在家中宴客,儿子海婴同席。

在吃鱼圆时,客人均说新鲜可口。

唯海婴说:“妈妈,鱼圆是酸的!”以为孩子胡说乱闹的妈妈便责备了几句,孩子老大不高兴。

鲁迅听后,便把海婴咬过的那只鱼圆尝了尝,果然不怎么新鲜,便颇有感慨地说:“孩子说不新鲜,我们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看来我们也得尊重孩子的说的话啊!”教师总结:尊重是人与人交往之间最重要的没美德。

尊重他人对自身来说,是素质的体现。

对他人来说,则是一定意义上的礼貌。

希望大家能从小故事中,获得启迪,尊重每一个身边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第1课时:尊重他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活动一:讨论关于尊重的几个观点设计意图:本活动给学生提供几个有争议的议题,引导学生在讨论、反思中逐步体会到受尊重是每个人的需要,获得他人的尊重能够增强个体的自尊、自行,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引导学生理解“尊重比帮助更重要”的观点。

1.学生阅读教材P33的“探究与分享”(1)小组讨论:确定议题,小组内部展开讨论并作记录。

(2)分享交流:各小组汇报结果,并提出小组交流存在的问题,全班讨论交流。

提示:可列举生活的事例论证自己的观点。

2.有人说:“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提示:认同。

理由:一般来说,所谓“帮助”,是指以出钱、出力或出主意的方式相助别人,即替别人解决实际性的、现实性的、具体的、实在的困难;所谓“尊重”,则是指敬重、重视。

如果说,帮助别人是出于怜悯或爱心,那么尊重别人则是源于更高的觉悟和境界。

帮助往往可以直接给予获助者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而尊重则更可以唤起获尊重者心底的潜力,激活奋发向上的活力。

因此,尊重比帮助更重要。

教师总结:通过对被他人尊重、相互尊重、自尊等议题的讨论和交流,让我们学会了如何面对复杂的尊重情境。

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感、成就感等。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活动二:乞丐可以进图书馆吗?(多媒体展示材料)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懂得,相互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尊重不分出身、家境、职业等,在尊重的氛围中,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2008年9月,杭州图书馆新馆对所有人免费开放,有些乞丐、拾荒者进门看书,对他们,图书馆唯一的要求是先把手洗干净。

为此,有读者找到馆长,说让乞丐和拾荒者进馆是对其他读者的“不尊重”。

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利选择离开。

”杭州市图书馆允许行乞者进馆读书。

对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读者甲:如果所有图书馆都这么做,图书馆的秩序就无法得到保障。

读者乙: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公民读书的权利,行乞者有权享受图书馆的资源。

馆长: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你有权利选择离开。

思考:你如何看待以上观点?提示:读者甲的观点是错误的,读者乙和馆长的观点是正确的。

图书馆是公共场所,每个人都有进去读书的权利。

不能因为乞丐的身份而拒绝乞丐享受公共资源。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权利。

尊重是相互的,我们尊重乞丐,乞丐也会尊重我们共同的公共资源,图书馆的秩序不会因为多了乞丐的进入而无法保障。

所以,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教师总结: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目标导学二:尊重从我做起活动一:情境讨论——他该怎么做?1.学生阅读教材P34的“探究与分享”2.从情境中双方的角度来看,如果你遇到类似情境,你会怎么做?请说明理由。

3.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结果:提示:情境一:站在小东的角度看,去美术馆的时间是自己定的,晚去一会儿没关系。

既然同学有困难需要自己的帮助,可以先给她讲了以后再去。

这是关注、重视他人的表现。

站在小萌的角度看,如果小东有事需要办,可以等别的时间请教他问题,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小东的头上。

情境二:站在小光的角度看,撰写演讲稿是集体的事,当自己的事与集体的事发生冲突时,可以选择将集体的事放在第一位。

这也是对同学们尊重的表现。

站在同学们的角度看,如果时间比较充裕,可以为小光考虑,允许他再看一会儿球赛。

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情境三:站在小明的角度看,可以耐下心来听一会儿舅舅的谈论,如果实在不感兴趣,可以委婉地告诉他。

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注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站在小明舅舅的角度看,可以不再跟小明谈论自己喜欢的电影内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把自己的兴趣强加给小明,是对小明的尊重。

教师总结:由此我们看出,做到尊重他人,就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活动二:你说我说——什么样的人值得尊重?1.学生阅读教材P35的“探究与分享”观点一:为社会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值得我尊重。

观点二:我尊重那些自立自强的人。

观点三:无论是陌生的人还是熟识的人,我都会尊重他。

观点四:我特别尊重言而有信的人。

2.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说说理由。

教师讲述: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

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社会生活中,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原因而轻视、歧视他人。

从这个角度看,观点三是正确的。

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自立自强的人、言而有信的人各有他们的闪光之处,向他们学习有利于我们进步,尊敬他们是值得的。

从这个角度看,发现并欣赏他人的优点是尊重他人的体现,观点一、二、四有道理。

教师总结:尊重他人,包含对他人内在精神的尊重和外在行为的尊重,我们要区别对待这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一个人内在精神是高尚的,他的行为也会是高尚的,但是,有时也会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的行为;一个人内在精神是低俗恶劣的,他的行为一般是大家反对的,但也不排除偶尔出现的“善举”。

由此我们看出,尊重他人就应该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欣赏他人。

3.发散思维:在生活中,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该尊重什么?提示:我们应该尊重与我们同住地球家园的朋友——动植物;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物质基础,我们还应尊重大自然;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根,我们应尊重我们的民族历史与文化……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为什么尊重他人和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从个人角度看,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从社会角度看,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这是尊重他人的原因。

我们应从自身做起,做到尊重他人: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

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社会、尊重自然。

3板书设计尊重他人尊重是交往的起点每个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会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从我做起积极关注、重视他人平等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欣赏他人4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设置四个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做法,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尊重他人,我们还应尊重什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感觉不足之处在于活动三的问题分析还不够浅显易懂,可以通过课后调查学生的反映进一步改进。

第2课时以礼待人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礼是什么,文明有礼的重要性和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能力目标懂得文明有礼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明白从语言、仪表、举止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能在实践中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文明有礼对个人的意义和对社会和谐的价值【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文明有礼的作用。

教学难点: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可他不认识去张村的路。

半路上遇见一位老人,年轻人喊道:“喂,老头儿,这里离张村有多远?”老人脱口而出:“无礼!”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也没有找到张村。

年轻人停下来想了又想,似乎悟出了什么。

请问他悟出了什么?教师明确:以礼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

做到言谈举止彬彬有礼,是我们赢得别人尊重的前提,也是成功交往的条件之一。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四课第2课时:以礼待人。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待人礼为先1.阅读教材——识礼2.礼是什么?教师明确: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社会生活中,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活动一:文明有礼使人安身立命设计意图:日常生活是检验人们文明素养的最好途径。

本活动以一个中学生在一顿普通晚餐上的不文明行为做素材,意在引导学生意识到文明有礼看似小事,实则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风貌,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素养。

1.学生阅读教材P37“运用你的经验”(1)你认为小岩哪些地方做得不妥?应如何改进?提示:到了就餐地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把脚放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说明他不注意坐姿优雅,而且不注意帮家长操心聚餐安排;朋友来了后,不主动打招呼,“眼睛没离开手机”,说明他不尊重客人;“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说明他不注意待客礼仪,请客人先吃菜;妈妈提醒他,他“很生气”,说明他不懂得以礼待人。

正确做法是:客人来之前查看饮食安排、注意坐姿端正,客人来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就餐时应先请客人动筷子。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提示:如果我是一起就餐的客人,我会觉得小岩缺乏道德修养和交际能力,而且觉得他根本就不尊重我;我可以找个借口早点离开,或者以后不参加这种有小岩参加的聚会。

(3)学生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它可以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2.相关链接:“不学礼,无以立”出自《论语·季氏篇》(多媒体展示材料)陈亢问孔子的儿子伯鱼,是否从孔子那里得到与众不同的教诲,伯鱼说,,他曾经问我学诗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怎么说话。

”我回去就学诗。

另一次他问我“学礼没有?”我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

”伯鱼说只听到这两件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