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性眼肌麻痹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附4例病例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痛性眼肌麻痹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附4例病例临床分析)痛性眼肌麻痹又称Tolosa-Hunt综合征(Tolosa-Huntsyndrome, THS),是一种伴有头痛和眼肌麻
痹的疾病,在临床上较少见。
我科自2009~2012年共收治4例患者,病情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病例1:
患者因“左眶周疼痛10天余,左眼睑下垂,视物成双4天”入院。
病例特点:1、老年女性,
68岁,急性起病;2、患者于入院前10天余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左眶周疼痛,为持续性胀痛,程度较重。
外院给予洛芬待因缓释片消炎止痛、银杏达莫改善循环治疗,症状未见缓解。
4
天前出现左眼睑下垂,视物成双。
3、既往史:高血压病史3年,血压控制平稳。
其余无特
殊。
4、入院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言语流利,查体合作。
左侧瞳孔圆形,直径约5mm,对光反射迟钝,左睑下垂,左眼球向上、下、内视麻痹。
其余未见阳性体征。
入院后给予完善以下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轻度升高。
血糖、血脂、
肿瘤标志物、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均未见明显异常。
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
头核磁共振平扫+脑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脑萎缩,其余未见异常。
新斯的明试验:阴性。
入院后即予以地塞米松20mg ivdrip, qd,每周激素减半,之后改泼尼松片30mg qd,每5天
减量5mg,逐步减量至5mg qd。
患者治疗5天后疼痛症状好转,18天后左眶周疼痛进一步好转,眼睑可部分上抬,遮瞳3/4,住院3周出院时疼痛基本缓解,上睑遮瞳2/3,眼球活动较前好转。
出院后第7周时随访疼
痛已经消失,眼球活动正常,无复视,无眼睑下垂,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
病例2:
患者因“头部、右眼疼痛8天,右侧眼睑抬起无力3天”入院。
病例特点:1、中年男性,46
岁,急性起病;2、患者于入院前8天感冒后开始出现右颞部胀痛,并右眼部钻顶样疼痛,
持续性,有阵发加重,程度尚可忍受,无明显影响其生活、工作及睡眠。
未行治疗。
3天前
出现右眼睑抬起费力,且视物重影,遂来诊。
3、既往病史无特殊。
4、入院神经系统查体:
神清语利,查体配合。
右眼睑遮瞳3/4,眼球向上、内、下、外下方向运动受限,瞳孔散大
至4~5 mm,对光反射明显迟钝,几乎引不出。
其余未见阳性体征。
入院后完善以下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轻度升高。
血糖、血脂、肿瘤
标志物、抗核抗体谱、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糖化血红蛋白三项、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均
未见明显异常。
脑脊液、脑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脑MRI平扫+增强提示:右侧海绵窦内
中等强度T1WI和T2WI稍混杂信号。
新斯的明试验:阴性。
入院后即予以地塞米松20mg ivdrip, qd×7天,效果不佳。
遂给予强化治疗,以甲强龙80mg ivdrip, qd×3天,之后减量为40mg ivdrip, qd×3天,随后改为泼尼松片30mg qd,每5天减量
5mg,逐步减量至5mg qd。
患者经甲强龙治疗2天后疼痛症状开始好转,眼肌麻痹于甲强龙治疗6天后开始缓解,眼睑
可少许上抬。
出院后随访第5周时所有症状基本消失,睑裂瞪大,双眼球活动自如,瞳孔等
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病例3:
患者因“头痛、视物重影13天”入院。
病例特点:1、中年女性,47岁,急性起病。
2、患者入院
前13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痛,同时伴有视物重影,头痛主要为右侧颞顶部胀痛,无恶心
呕吐,当日测血压180/110mmHg,当地医院查眼底未见异常,头颅CT及MRI平扫:未见异常,未给予明确诊断及治疗。
4天前头痛加重,遂就诊于我院。
3、既往史:发现高血压2年,血压最高达180/110mmHg,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及监测。
其余无特殊。
4、查体:双眼裂基
本等大,左眼各向运动充分,无眼震。
右眼内收位,外展不能,内收、上下视不受限。
双眼
上下视、右视时出现复视。
左侧瞳孔直径约2mm,对光反射灵敏,右侧直径3.5mm,光反射迟钝,余未见阳性体征。
入院当天诊断未明,给予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止痛治疗,患者头痛症状有所缓解,视物模糊
较前无变化。
入院第3天患者诉右侧头痛及右眼眶内疼痛,程度较前有所加重,服用止痛药
后可缓解。
查体:右眼内收、外展均不能,上下视受限,瞳孔直径约4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左眼正常。
双眼上下视、右视时出现复视,余大致同前。
入院后完善以下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轻度升高。
尿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检验:基本正常。
CRP:6.8 mg/L;ESR:28mm/h。
行腰穿,压力185 mmH20,脑脊液无色清亮,相关检查如下:1)常规:淡黄色透明液,细胞总数336×106/L,白细胞总数
38×106/L(单核为主,未见多核细胞)。
2)生化、TPPA:阴性。
3)细菌涂片及培养:阴性;4)抗酸染色+墨汁染色:阴性;5)脑脊液真菌涂片:阴性。
头颅核磁平扫:右侧海绵窦、
右侧额叶见片状异常信号,请结合增强扫描。
头颅核磁增强:右侧海绵窦、右侧额叶异常强化,相邻脑膜强化,考虑炎性病变。
头MRA未见异常。
眼底检查未见异常。
入院第4天即给予甲强龙500mg ivdrip Qd×3天,后改为地塞米松10mg ivdrip Qd×7天,随之
以波尼松60mg qd,逐渐减量。
患者经甲强龙冲击治疗3天后头痛较前缓解,眼肌麻痹亦较前有所好转。
地塞米松治疗7天
后症状进一步好转,仅有轻度头痛及眼痛,右眼上下视及内收有轻度受限,瞳孔直径约3mm,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减弱。
双眼右视时出现复视。
复查头颅增强核磁:右侧海绵窦异常强化信号,小脑幕增厚强化,较前未见明显变化。
脑膜异常强化较前未见明显变化。
出院后随访第
4周时症状基本完全恢复,睑裂瞪大,双眼球活动无受限,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病例4:
患者因“头痛伴右睑下垂半月余”入院。
病例特点:1、中老年女性,50岁,急性起病。
2、患者
于入院前半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疼痛部位为右枕至右额,靠中线条带状分布,为钻痛
或针刺样疼痛,偶尔疼痛放射至后颈。
呈阵发性,严重时伴有右眼后部发疼发胀感。
感恶心。
发病第2天出现视物模糊,感眼前似有云雾遮挡。
患者未就诊治疗。
发病后第4天出现视物
成双,各方向均有复视,外院住院7天,予“维生素B1,B12肌注,地塞米松静滴治疗2天
(用量不详),头痛、视物模糊有所改善。
头痛症状未再加重,右睑仍抬起费力。
3天前就
诊于我院。
3、既往史:诊断糖尿病1年余,血糖控制欠理想,否认其他病史。
4、查体:双
侧瞳孔等大等圆,右眼对光反射稍迟钝,右睑下垂、右眼内收、上下视困难,右额部皮肤针
刺痛觉减退。
其他未见阳性体征。
入院时考虑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给予加巴喷丁止痛、维生素B族营养神经、降糖及改善循环
等对症处理,头痛可稍有缓解,其他症状无改善。
入院后完善以下检查:ESR 34mm/h。
ENA抗体、抗核抗体及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未见异常。
行腰穿,压力为100mmH20,脑脊液清亮,压颈压腹试验通畅。
脑脊液相关检查无异常。
头MRI:头颅平扫+增强未见明显异常。
鼻窦CT:两侧上颌窦粘膜略增厚,鼻中隔凸向左侧。
行主动脉弓、双侧颈总动脉、左椎动脉造影:未见明显异常。
入院第7天患者头痛较前加重,查体基本如前,考虑为痛性眼肌麻痹(Tolosa -Hunt综合征)。
遂给予甲强龙 40mg ivdrip bid×3天,后改为地塞米松10mg ivdrip Qd×7天,随之以泼尼松
60mg qd,逐渐减量。
给予甲强龙治疗3天后头痛较前明显好转,眼部症状改善不多。
激素治疗5天后患者头痛基
本消失,右眼可略微睁开。
右睑裂1.0mm,右眼球上下活动较前略灵活、内收仍受限,外展、外下斜视可。
激素治疗第8天头痛基本缓解,仅有头昏沉感。
出院后随访6周,无头痛,双
侧瞳孔直径基本等大,右侧对光反应稍迟钝,右睑下垂、右眼内收、上下视困难,但较前好转。
二、讨论
痛性眼肌麻痹(Tolosa-Hunt综合征)由Tolosa[1]和 Hunt[2]等首先报道,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具有特殊临床表现的头痛类型,该临床综合征以头痛或眼眶周围痛伴同侧眼球运动神经
损害为主。
本病临床上少见,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加之老年人为动脉瘤、糖尿病、三叉
神经痛及恶性肿瘤高发人群,因而本病容易被误诊或漏诊[3]。
病因:本病病因未明,多认为是发生于海绵窦、眶上裂或眶尖部的非特异性炎症肉芽肿[4],
而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也支持其为免疫介导的非特异性炎症的说法。
临床表现:1、疼痛是本病的突出特点之一,多表现为持续性眼球后疼痛、头痛,一般出现于
眼肌麻痹前,少数疼痛出现于眼肌麻痹后。
2、眼肌麻痹:多在头痛天数后出现,为疼痛侧
第Ⅲ、Ⅳ、Ⅴ、Ⅵ对颅神经受损害,上述颅神经可单独受累或合并受累,其中第Ⅲ颅神经损
害最常见。
表现为上睑下垂、眼球运动障碍、有或无瞳孔对光反射改变,合并受累可导致全
眼外肌麻痹,眼球固定,同侧面部感觉异常等。
辅助检查:X线检查:由于发病位于海绵窦区及眶尖部,X线检查很难发现病变。
CT扫描:
海绵窦和眶尖部发现异常影像者多显示病变同侧海绵窦扩大,密度增高。
可合并眶上裂扩大
或眶尖部高密度影与海绵窦病变相延续。
眶尖部高密度影,边界不清,内密度不均匀,与海
绵窦高密度影延续。
MRI检查:当CT尚未发现海绵窦病变时,MRI可显示海绵窦内不正常软
组织影。
病变显示为T1WI和T2WI均为中等信号强度,海绵窦病变与眼眶异常信号相延续。
颅内病变信号与脑组织信号强度相同,眶内病变信号强度与眼外肌相同,因此采用脂肪抑制
和强化,显示病变更清晰,显示率更高。
MRI检查率明显高于CT检查,可能与MRI能更好
地显示颅厎及组织病变有关[5]。
临床诊断标准为[6]:(1)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一侧球后或眶部持续性剧烈疼痛,多发生于眼肌
麻痹前数日,也可发生在麻痹后。
(2)Ⅲ,Ⅳ,Ⅴ,Ⅵ颅神经中至少一个以上麻痹,可与疼痛
同时发作,也可在疼痛出现2wk 内发作,伴有或无瞳孔改变,偶尔累及视神经、眼交感神经,表现为视力下降、瞳孔缩小,但对光反射存在。
(3)症状持续数天或数周。
(4)症状可自发缓解,部分患者残留神经功能缺损。
(5)可间隔数月或数年复发,可发生在同侧、对侧、双侧。
(6)激
素治疗有效。
(7)通过神经影像诊断和颈动脉造影,排除其他疾病。
THS的诊断属排除性诊断,需结合病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激素治疗效果和临床影像学随诊才能诊断。
临床上需要注意排除可引起眼外肌麻痹的其他疾病如:颅底动脉环或颈内动脉的动脉瘤、眶
内或眶后的炎症、副鼻窦病变、眶上裂综合征与眶尖综合征、颅脑肿瘤、重症肌无力、糖尿
病性眼肌麻痹等等。
治疗:对于典型的痛性眼肌麻痹,无全身症状及海绵窦结构以外受侵害病变,皮质类固醇治
疗效果较好。
一旦确诊应尽快使用,定期诊治,以免复发。
其应用剂量和疗程无统一标准,
可根据病变程度不同,病情重、受累颅神经多的患者可给予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龙或地塞米松,激素治疗的时间宜长,量宜大[7]。
病情轻、受累颅神经少的患者可给予强的松口服治疗,并结合神经营养药物治疗,多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经治疗症状一般经数日或数周好转。
不过,痛性眼肌麻痹有人认为是海绵窦炎眼肌麻痹的一种形式,容易复发。
三、总结
在我院经治的上述4例病人,男1例,女3例,男:女=1:3,与报道不相符,考虑与病例数
少发生偏倚有关。
发病年龄46-68岁,皆中老年人,均为急性起病,与报道相符[3]。
全部病
例以疼痛为首发症状,表现同侧头痛或眼眶痛,1例出现后颈部疼痛,疼痛性质多样,为钻痛、针刺痛、胀痛样,全部病例为单侧颅神经受累,其中动眼神经在全部病例都受累及,2
例有外展神经受累,1例全部眼外肌支配神经受累,以上符合诊断标准的临床表现及体征;
其中第3例病人疼痛范围符合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因三叉神经脊束核较长,三叉神经分布
区与第一颈神经支配区有交叉,可以解释患者后颈枕部疼痛的体征。
3例脑脊液检查无异常,1例见细胞数及蛋白轻度升高,支持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病变。
2例头颅MRI影像学检查无异常,1例脑MRI平扫+增强提示:右侧海绵窦内中等强度T1WI和T2WI稍混杂信号,1例脑核磁平扫:右侧海绵窦、右侧额叶见片状异常信号,请结合增强扫描。
头颅核磁增强:右侧海
绵窦、右侧额叶异常强化,相邻脑膜强化,考虑炎性病变。
头MRA未见异常,与该病相关报道的影像学表现相符[4]。
本组4例患者在诊断痛性眼肌麻痹后,均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分别不同剂量范围,在激素治疗3-5天后,最先疼痛症状改善。
之后眼肌麻痹逐渐恢复,其
症状恢复时间在激素治疗后3-18天不等。
经治疗后全部患者头痛症状完全恢复,仅1例遗留眼肌麻痹症状,提示该症对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敏感。
皮质类固醇的早期及彻底应用对促使
炎症改善及减少后遗症有重要意义,一旦确诊应尽快使用。
本组以甲强龙冲击治疗者显效最快,随访过程中亦见疗效确切,一定程度上可指导该症的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TolosaE.Periarteritic lesions of the carotid siphon with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a carotid infraclinoidal aneurysm[J].JNeurochem,1954, 17(4):300-302.
[2].HuntWE,Meagher JN,LefeverHE,etal,Painfulopthalmopleguia.Itsrelation to indolent inflammation of the carvernous sinus[J]. Neurology1961,11(1):56 -62.
[3].傅毅,刘建荣,陈生弟.15例痛性眼肌麻痹的临床分析[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5;
12(4):236-8.
[4].Tessitore E,Tessitore A.Tolosa Hunt syndrome preceded by facial palsy〔J.Head- ache, 2000;
40(5):393-6.
[5].覃绍超.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J].四川医学,2006,12:1238-1239.
[6].周健,包玉倩,马晓静,等.2型糖尿病合并Tolosa-Hunt综合征1例.复旦学报( 医学版) 2009;36(3):377-378.
[7].Otha S,Nishizawa S. Bilateral cavernous sinus actinomycosis resulting in painful ophthalmoplegia: case report [J]. J Neursurg,2002,96(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