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肌麻痹的诊断
眼外肌麻痹综合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附15例临床分析)
结
果
4 眼肌 麻 痹 性 偏 头 痛 : 有 反 复 发 作 的 偏 头 痛 病 史 , 以 . 可 但 眼 眶和 球 后 的 疼 痛 为 重 , 次 头 痛 后 数 分 钟 , 数 数 小 时 后 发 每 少
糖 尿病 性 眼 肌 麻 痹 9例 , 年性 眼 睑 下 垂 2例 , 性 眼 肌 老 痛
同侧 额颞 部 痛 , 被 诊 断 为 ” 叉 神 经 痛 ” ” 光 眼 ” 查 体 发 曾 三 、青 ;
现 : 睑下 垂 , 结 膜 充 血 , 眼 球 眼球 固 定 , 侧 瞳 孔 大 小 及 反 射 未 双 见 异 常 , 示 动 眼 、 车 、 展 神经 麻 痹 , 同侧 三 叉 神经 第 1 2 提 滑 外 伴 、
非 专 科 医 师 对 其 病 因诊 断 及 鉴 别 诊 断 认 识 不 足 , 将 2 0 — 现 03
20 0 7年所 遇 1 5例 眼 肌 麻痹 病 例 予 以 分 析 。
资 料 与 方 法
1 5例病 人 中 , 性 9 , 性 6例 ; 男 例 女 年龄 4 —7 6 8岁 , 均 5 平 9 岁 ; 往 有糖 尿 病 史 者 9 , 既 人 有偏 头 痛 病 史 者 1人 , 高 血 压 病 有 史 者 4 。主诉 复视 9 ; 物 模 糊 伴 头 痛 6例 , 恶 心 、 吐 例 例 视 伴 呕 2例 ; 眼裂 变 小 4例 ; 复缓 解 复 发 3例 。单 纯 动 眼 神 经麻 痹 者 反 6例 , 展 神 经 麻 痹 3例 , 车 神 经 麻 痹 2例 , 颅 神 经 麻 痹 4 外 滑 多 例 。均 为 单 眼发 病 , 眼 9例 , 眼 6例 。 右 左
下 垂 和 眼球 活 动 逐 渐 受 阻 , 分 患 者 甚 至 眼球 固 定 , 侧 瞳 孔 部 双
(完整版)痛性眼肌麻痹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
痛性眼肌麻痹诊断标准及治疗措施
1.疼痛为眼球后部持续性的针刺样或撕扯样疼痛并放射至前额部或颞部
2.眼肌麻痹除支配眼球运动的第ⅢⅣⅥ脑神经麻痹外可伴有第V脑神经第12支或第ⅡⅦ脑神经损害上述脑神经麻痹可出现于疼痛之前或之后数天
3.脑CT核磁共振成像可显示海绵窦两侧不对称或窦内密度不正常颈动脉造影可显示颈内动脉末端不规则狭窄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4.多发于中老年人症状持续数天或数周可自行消退或治愈但经过数月或数年可复发
5.对皮质类固醇治疗特别敏感如应用泼尼松60~80mg/d48h内应见效
球后剧痛和眼肌麻痹为其特点的综合征
物一般每天可给60~80mg症状消失后逐渐减量同时应用抗生素和维生素对疼痛明显者给予镇痛剂和镇静剂由于本病对皮质类固醇特别敏感用药后48h内症状缓解1周左右症状完全消失个别病例遗留眼外肌不全麻痹或视神经萎缩视力受到严重损害皮质类固醇的早期及彻底应用对促使炎症改善及减少后遗症有重要意义。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病理和诊断(附12例报道)
( 旦 大学 附 属 华 山 医 院眼 科 , 神 经 内科 上 海 复 ! 210 0  ̄ 4) 0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进 行性 眼外 肌 麻 痹 ( P 0) 临 床 、 理 特 点及 诊 断 。方 法 对我 院肌 肉活 检确 诊 的 1 C E 的 病 2例
[ sr c] Obet e Toiv siaet ecii l nfsain , ah lgc l h n e n in s f Abta t jci v n et t h l c g n a ma i tt s p t oo i a g sa d dg o i o e o ac s
m o e e t . l we e s m m e rc e c p n t e ry s a e Be i e p t a m o l g a 4 ha r i u a i vm ns A l r y t i x e t o e a a l t g . sd s o h h l p e i , d o b c l r s w e k e s 1 a i i b we k e s 3 a e d c i e d s un t n a n s , h d m l l d m a n s , h d n o rn y f c i .Ra g d r d fb r ( o g e —e i e RRF) p s tv o ii e m u c e fb r n y o h o e c i a e ( s l i e s a d c t c n m x d s COX ) d fc e t m u c e fb r r e ii n s l i e s we e muc o e t a h m r h n 2 i l n al
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诊断标准(3篇)
第1篇一、引言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Diabetic Ophthalmoplegia,简称DOC)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动眼神经麻痹引起的眼外肌运动障碍。
DOC的诊断对于早期治疗和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的诊断标准,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二、诊断依据1. 病史采集(1)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病程及血糖控制情况。
(2)询问患者是否有眼部不适、视力下降、复视等症状。
(3)了解患者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
2. 体格检查(1)全面检查神经系统,重点检查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运动功能。
(2)观察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应等。
(3)检查眼位、眼球运动、视野等。
3. 辅助检查(1)血糖检测: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
(2)眼电生理检查:包括眼电电图(EOG)、视网膜电图(ERG)、视野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眼病引起的神经麻痹。
(3)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
三、诊断标准1. 病史及临床表现(1)患者有糖尿病病史,血糖控制不佳。
(2)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症状,如眼球运动障碍、复视、视力下降等。
2. 体格检查(1)动眼神经支配的眼外肌运动障碍,如上睑下垂、眼球运动受限等。
(2)瞳孔大小、形状、对光反应异常。
3. 辅助检查(1)血糖控制不佳。
(2)眼电生理检查结果异常。
(3)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
四、诊断分级1. 临床疑似DOC:具备病史及临床表现,但辅助检查结果不明确。
2. DOC确诊:具备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可确诊为DOC。
3. DOC排除:具备病史及临床表现,但辅助检查排除DOC。
五、诊断注意事项1. 注意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如感染、肿瘤、外伤等。
2. 重视血糖控制,良好的血糖控制有助于DOC的恢复。
3. 及时进行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
眼肌麻痹的中医诊疗指南
丸剂
将中药制成丸剂,方便患 者服用,如六味地黄丸等 。
散剂
将中药研成粉末,外敷于 患处,如正骨散等。
针灸治疗
针刺
通过针刺穴位,刺激经络,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眼肌麻痹的 目的。
艾灸
通过艾灸的热力,温通经络,散寒止痛,治疗眼肌麻痹。
其他中医特色疗法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的方法,舒缓肌肉紧张和疼痛,促进气血流通。
01
02
03
04
眼球运动训练
通过眼球的上下左右运动,改 善眼肌功能,提高眼球运动协
调性。
视力训练
通过辨识不同距离和方向的细 小物体,提高视力敏锐度和空
间感知能力。
聚焦训练
通过调整眼镜焦距,训练眼球 调节功能,改善视力模糊问题
。
日常活动训练
鼓励患者进行日常活动,如穿 衣、洗漱、阅读等,提高生活
自理能力。
用于急性期治疗,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水肿,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营养神经药物
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有助于改善神经传导功能,促进神经修复。
手术治疗
手术指征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严重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
包括眼外肌后徙术、眼外肌缩短术等,以改善眼球运动功能,减轻复视症状。
04 康复与护理
康复训练
02 中医诊疗方法
辨证施治
辨病因
根据患者病情,判断眼 肌麻痹的病因,如风邪
、湿邪、热邪等。
辨病位
确定眼肌麻痹的病位, 如肝、脾、肾等脏腑。
辨病性
判断眼肌麻痹的性质, 如虚证、实证、寒证、
热证等。
辨病势
分析眼肌麻痹的发展趋 势,判断病情的轻重缓
பைடு நூலகம்急。
痛性眼肌麻痹病例汇报、定位定性分析、诊疗方法和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精品
痛性眼肌麻痹病例汇报、定位定性分析、诊疗方法和标准、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查房病例汇报患者 42 岁男性,因头痛、视物模糊伴左眼睑抬举乏力7天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7天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作性左侧眼眶周围牵扯样疼痛及额颞部胀痛,约每日发作 1-2 次,持续约 4-5 小时,症状持续加重,发作时间延长,伴有左上睑抬举无力,视物重影,经休息后症状无改善。
既往体健。
神经系统查体:左侧上睑下垂,睁眼困难,眼裂窄,左侧面部皮肤无红肿,皮温正常,双侧瞳孔直径约0.3cm,光反射灵敏,左侧眼球内收,上下视受限,外展活动不受限,无眼球震颤,右侧水平侧视有视物重影,有明显复视像,右侧眼裂大小正常,眼球各方向活动不受限,双眼视力正常,余查体阴性。
辅助检查:颅脑 MRI 平扫及增强、颈颅动脉 CTA:未见明显异常;肌电图重复神经电刺激无阳性发现,AchR 抗体在正常范围。
增强磁共振示冠状位及横断面海绵窦无明显异常定位、定性分析定位诊断:左侧动眼神经受累,左侧滑车神经可疑受累,视力及眼内肌正常,即动眼神经副交感纤维、交感纤维及视神经未受累,受损部位应在动眼神经眼外肌运动纤维与副交感纤维分叉后,考虑病变位置为眶上裂附近。
定性诊断:急性起病,呈逐渐进展病情,激素治疗有效,故考虑炎症可能性大。
辅助检查:颅脑 MRI、颈颅 CTA 未发现责任病灶,排除动脉瘤,海绵窦周围组织的占位。
根据患者入院症状、体征、相关免疫、生化、影像检查结果,初步考虑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
鉴别诊断可排除:海绵窦区肿瘤;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糖尿病痛性眼肌麻痹;重症肌无力眼肌型;颈动脉海绵窦瘘;眼肌麻痹型偏头痛;Foxi综合症。
诊疗经过初步治疗:使用地塞米松针剂10mg静滴QD治疗,同时予保护胃粘膜、补钙、补钾,甲钴胺针剂1000ug 静推QD营养神经治疗。
治疗9天后:头痛、眼睑下垂、视物重影有好转,仍有睁眼困难、视物模糊、头晕。
查体左眼眼球内收,上下视受限,水平侧视、下视有重影,无眼震,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
脑病科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脑病科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目偏视(眼肌麻痹)中医诊疗方案(试行)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眼位偏斜。
(2)眼球活动障碍。
(3)复视、双眼视一为二。
(4)头晕目眩,或有恶心呕吐。
2.西医诊断: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5版(王维治主编.神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眼位偏斜。
(2)眼球运动障碍。
(3)共同偏视或复视。
(二)临床分型1.核上性眼肌麻痹: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8区)病变引起的向病灶对侧(偏瘫侧)凝视麻痹,表现向病灶侧共同偏视。
2.核间性眼肌麻痹:是眼球协同运动中枢桥脑旁正中网状结构与其联系纤维内侧纵束病变所致,引起眼球协同运动障碍。
3.核性眼肌麻痹:眼运动神经核病变,使部分眼肌受累或眼外肌与缩瞳肌损害分离。
4.周围性眼肌麻痹(1)动眼神经麻痹:眼外肌麻痹表现上睑下垂、外斜视、眼球向上、向内及向下运动受限,出现复视;眼内肌麻痹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
(2)滑车神经麻痹:表现眼球向外下方运动受限,有复视。
(3)外展神经麻痹:眼球不能向外转动,呈内斜视,有复视。
(三)证候诊断:1.风阳上扰证:目偏斜,复视,头晕目眩,手足心热,口燥咽干,急躁易怒,舌质红苔黄,脉弦。
2.瘀血阻络证:目偏斜,眼疼,活动受限,视一为二,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细涩。
3.肝肾亏虚证:目偏斜,复视,手足心热,盗汗,口燥咽干,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二、治疗方案(一)针刺治疗1.推荐方法:(1)头穴丛刺【选穴】于氏头针顶前区、枕区、项区。
①顶前区:从前顶至囟会(或囟会至前顶)及其向左、右各1寸及2寸的平行线。
②枕区:从强间至脑户,及其向左右旁开各1寸的平行线。
③项区:风府、风池及其二穴之间,共5穴。
【操作】推荐采用长时间留针(6小时),配合电针。
眼肌麻痹鉴别
痛性眼肌麻痹其病因不十分明确,推测其发生机制与眶部特发性炎症(假肿瘤) 相似,如果眶部炎症部位更靠后方,则可累及海绵窦或眶上裂而导致痛性眼肌麻痹。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神经系统体征、影像学检查以及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
随着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痛性眼肌麻痹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其诊断标准也进行了多次修改。
1988 年国际头痛协会提出了痛性眼肌麻痹的诊断标准: ⑴单次发作或多次发作的单侧眼眶疼痛,未经治疗平均持续8 周; ⑵Ⅲ、Ⅳ、Ⅵ以及Ⅴ1 或Ⅴ2 脑神经受累,脑神经麻痹与疼痛同时或在疼痛发作2 周内出现;⑶糖皮质激素治疗后72 h 内疼痛缓解; ⑷神经影像学和颈动脉造影(并非必须) 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损害。
目前的研究仍认为痛性眼肌麻痹其病理学本质为非特异性炎症,临床症状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戏剧性反应。
虽然随着CT 和MRI 的问世,直接显影海绵窦成为可能,使得痛性眼肌麻痹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有所提高,但痛性眼肌麻痹仍必须在排除其他疾病之后才能诊断,因此鉴别诊断尤为重要。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绝大多数急性起病,通常为单一脑神经病变,以展神经受累最为常见,其次为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很少被累及,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常在3 个月内恢复;但也有可能同时出现多个眼球运动神经麻痹。
发作往往伴疼痛,常复发,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糖尿病神经病变与神经内膜微血管病变导致的神经营养障碍有关,多为神经细胞轴突和雪旺氏细胞内部代谢异常,以及血管病变造成供氧不足引起。
有关的学说有山梨醇通路学说、肌醇减少学说、组织蛋白糖基化学说和血管性缺血缺氧学说等,但其根源均是高血糖。
其主要为动眼神经中心受累,故瞳孔括约肌一般不受累,对光反射存在,这是和痛性眼肌麻痹重要的鉴别点眼肌麻痹型偏头痛是一种表现复杂的偏头痛类型,通常发生于儿童或青年人,表现为周期性一侧头部和眼眶区域的头痛,眼球运动神经麻痹发生在头痛高峰期或缓解期。
动眼神经最常受累,偶累及展神经,罕见滑车神经受累。
麻痹性斜视的检查【歪头-遮盖等】
7.歪头试验
歪头试验(head tilting test)又称头部倾斜试验,Bielschowsky歪头试验,是根据每眼旋转肌的两内转肌(上,下直肌)及两外转肌(上,下斜肌)均有相反的垂直运动原理而设计,用以鉴别斜肌和上,下直肌麻痹的一种简便检查方法,不需要任何设备和复杂技巧,只让患者左右歪头即可,在正常情况下,每眼的一条上转和一条下转肌的作用相反且相互平衡,当头向患侧肩部倾斜时,患眼上转为阳性,说明上斜肌麻痹;如上直肌麻痹时则眼不上转,或呈一定程度的下转,头向健侧倾斜时眼位无变化,由于每眼的两条垂直直肌和两条斜肌的上,下转及内,外转的作用相互抵消,只产生旋转作用,当斜肌麻痹头向患侧肩部倾斜时,患眼应为内旋,对侧眼外旋,具有内旋作用的上斜肌已麻痹,不能对抗上直肌上转作用,故呈上斜,如为下斜肌麻痹,以右下斜肌麻痹为例,左眼高位,当患者向左肩倾斜时,左眼内旋,右眼外旋,由于右眼的主要外旋肌下斜肌麻痹,则右眼的次要外旋肌下直肌功能增强,因而使右眼下转明显,眼位更低,所以,当向高位眼侧歪头时低位眼更低者,为下斜肌麻痹,对于上,下直肌麻痹来说,因不属于主要旋转肌,当进行歪头试验时,不致引起眼球旋转运动的明显障碍,也不会产生两眼垂直眼位分离明显加大。
(1)单眼运动检查:眼球运动是沿着3个固定轴(水平轴X轴,垂直轴Z轴和前后轴Y轴)进行的,沿X轴作水平转动,沿Z轴作上下转动,沿Y轴作内外旋转运动,前二者为随意运动,后者为不随意运动,正常眼球运动的范围是:外转最大限度为角膜外缘达到外眦角,内转最大限度为瞳孔内缘达上,下泪点连线,上转最大限度为角膜下缘与内,外眦连线在同一水平线,下转最大限度为角膜上缘与内,外眦连线在同一水平线,旋转运动时,角膜垂直子午线的上端偏向鼻侧为内旋,偏向颞侧为外旋,检查时,可用手指引导患者的两眼自第一眼位向左,右,上,下,颞上,颞下,鼻上和鼻下方运动,检查眼球运动是否达到上述位置,有无震颤样运动等。
外展神经麻痹的定位诊断及治疗进展
Localization diagnosises and the treatments ang Tian1 ,Li Junhong2 . 1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2 Strabismus and pediatric ophthalmology,Shanxi Eye Hospital,Taiyuan 030002,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Li Junhong,Email: lijh21c@ yahoo .com
【Abstract】 Abducens palsy,a common clinical type of paralytic strabismus,is a disease of abduction deficit,diplopia,compensatory head,dizziness and so on,which can be caused by a variety of reason,There are common causes of abducens palsy: head trauma,tumor,hypertensive encephalopathy,microvascular disease,etc.This paper aims at summarizing the anatomy,localization diagnosis,surgical treatment progres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uch patients.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 电子版) 2018 年 8 月 第 8 卷 第 4 期 Chin J Ophthalmol Med ( Electronic Edition) ,August 2018,Vol.8,No.4
45.风牵偏视(眼外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
风牵偏视(眼外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2018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眼外肌麻痹的住院患者。
一、风牵偏视(眼外肌麻痹)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风牵偏视(TCD编码:BYN02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眼外肌麻痹(ICD-10编码:H49.807)。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眼科学》(李凤鸣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风牵偏视(眼外肌麻痹)诊疗方案”。
风牵偏视(眼外肌麻痹)临床常见证候:风邪中络证风痰阻络证肝阳上亢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风牵偏视(眼外肌麻痹)协作组制定的风牵偏视(眼外肌麻痹)中医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风牵偏视(眼外肌麻痹)。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为≤3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风牵偏视(眼外肌麻痹)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风邪中络证多为视一为二,恶寒发热,头目眩晕,舌质淡,脉浮数的特点;风痰阻络证多为视一为二,胸闷呕恶,舌淡,苔白腻,脉弦滑;肝阳上亢证多为视一为二,烦躁易怒舌质红少津、苔黄,脉弦细或弦数。
收集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视力检查、验光(包括电脑验光和显然验光)、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角膜映光检查、三棱镜检查、复视像分析检查、歪头试验、同视机检查、牵拉试验、影像学检查:颅脑CT或MRI。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可选择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心电图、胸部X线片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风邪中络证:祛风散邪,活血通络。
眼外肌麻痹
眼外肌麻痹1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眼外肌麻痹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眼外肌麻痹的诊断和治疗。
眼外肌麻痹的中医诊疗可参考本指南。
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眼外肌麻痹(External ophthalmoplegia)眼外肌麻痹是指以眼球偏斜、转动受限、视一为二(复视)等为特征的疾病。
临床上主要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后者主要累及外展神经、滑车神经和动眼神经等。
本文所述主要为后天性眼外肌麻痹。
本病归属中医“风牵偏视”、“目偏视”范畴。
3诊断3.1诊断要点3.1.1病史[1]常伴有外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脑卒中或梗死、脑部占位性病变、外伤和炎症等病史。
3.1.2临床症状[1]猝然发病,水平复视或垂直复视,可伴有眩晕、恶心、呕吐、步态不稳、甚时遮盖住患眼才能行走。
眼球偏斜,转动受限。
3.1.3体征[1]眼球偏斜,患眼向麻痹肌作用的相反方向偏斜;转动受限,患眼向麻痹肌作用方向受限;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外直肌痹时眼位向鼻侧偏斜,产生同侧性复视;内直肌麻痹时,眼位向颞侧偏斜,产生交叉性复视。
垂直肌麻痹时除麻痹眼眼位或高于或低于对侧以外,多数有代偿头位,部分可伴有瞳孔散大。
3.1.4实验室及特殊检查[1]角膜映光检查;三棱镜检查;复视像分析检查;歪头试验、同视机检查;牵拉试验、影像学检查;颅脑CT或MRI;血生化等检查。
3.2鉴别诊断[1,2]3.2.1共同性斜视一眼的眼位向某一侧偏斜,但第一和第二斜视角基本相等;眼球运动正常;无复视及代偿头位。
3.2.2甲状腺相关疾病除眼外肌麻痹的症状外,部分病人还可伴有甲状腺相关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T3、T4的异常变化。
4辨证4.1风邪中络证[3,4]发病急骤,可见目偏斜,眼珠转动失灵,倾头瞻视,视物昏花,视一为二,兼见恶寒发热,头痛,头目眩晕,步态不稳;舌质淡,脉浮数。
4.2风痰阻络证[3-6]骤然视一为二,目珠偏斜,转动失灵,兼见胸闷呕恶、食欲不振、泛吐痰涎;舌淡,苔白腻,脉弦滑。
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类型及治疗效果分析
眼外肌麻痹的临床类型及治疗效果分析范运会(晋城大医院,山西晋城048006)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症状偶尔发作;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惊厥发生率明显降低,发作间隔延长;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未出现改善,甚至加重。
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
2结果2.1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反复发作次数52例患儿经急救治疗后,其平均退热时间为(20.22±4.15)h ,平均止惊时间为(2.81±1.33)d ,平均住院时间为(8.25±1.55)d ,反复发作次数(3.82±0.53)次。
2.2治疗效果52例患儿经急救治疗后,痊愈30例,占57.69%(30/52),显效12例,占23.08%(12/52),有效9例,占17.31%(9/52),无效1例,占1.92%(1/52),其治疗总有效率98.08%(51/52)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急救治疗过程中未有1例患儿出现并发症,无1例死亡。
3讨论小儿高热惊厥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发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这主要是因为婴幼儿大脑皮质发育尚未成熟,其脑部神经结构比较简单,且皮质分化不全,髓鞘形成尚不完全,受到高热的刺激易出现惊厥。
小儿高热惊厥具有极大的危险性,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显示,小儿高热惊厥若不及时加以治疗,可导致患儿脑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现象,引发暂时性脑功能障碍,影响智力发育,并危及生命[2]。
基于小儿高热惊厥的危险性,临床上必须开展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采取止惊、降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措施。
同时,还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促进患儿康复,其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患儿入院后,常表现为哭闹、拒绝治疗等,患儿家长也会出现焦虑等情绪,必须要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加强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以提高患儿家属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②病情观察: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进行密切检测,如:心率、呼吸、体温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中医眼科学如何诊断和治疗眼肌麻痹
中医眼科学如何诊断和治疗眼肌麻痹在中医眼科学的领域中,眼肌麻痹是一种较为常见但又颇具挑战性的病症。
眼肌麻痹是指一条或多条眼外肌完全或部分麻痹,从而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复视等症状。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中医眼科学中对眼肌麻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中医诊断眼肌麻痹,首先会进行详细的望、闻、问、切四诊。
望诊时,会观察患者的眼部外观,包括眼球的位置、运动情况、眼睑的开合等。
若眼球运动受限,出现斜视、复视,或者眼睑下垂,都可能是眼肌麻痹的表现。
同时,还会留意患者的面色、神态等整体情况。
闻诊方面,会倾听患者的声音,了解其语气、语速等,以判断其身体的虚实状态。
问诊则至关重要。
会询问患者发病的时间、诱因、症状的进展情况,是否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
还会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以及生活习惯、情志状态等。
切诊主要是通过触摸和按压来感受脉象和经络的情况。
脉象可以反映出人体内部的气血、脏腑功能状态。
例如,弦脉可能提示肝郁气滞,滑脉可能意味着痰湿内阻。
对于眼肌麻痹的患者,还会在眼部周围的经络穴位上进行按压,检查是否有疼痛、结节等异常反应。
在中医理论中,眼肌麻痹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气血不足:气血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
若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目,眼部肌肉失去濡养,就可能导致眼肌麻痹。
2、风邪侵袭:风邪为百病之长,具有善行数变的特点。
当风邪侵袭眼部经络时,可导致经络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眼肌麻痹。
3、肝肾阴虚:肝开窍于目,肾主藏精。
肝肾阴虚时,精血不足,目失所养,也容易出现眼肌麻痹的症状。
4、痰湿内阻:痰湿阻碍气血运行,使眼部经络不通,进而影响眼肌的正常功能。
针对眼肌麻痹的治疗,中医有着丰富多样的方法。
中药治疗是常用的手段之一。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进行辨证论治,开具相应的方剂。
比如,对于气血不足型的患者,常用的方剂有八珍汤,以益气养血;风邪侵袭型的,可用大秦艽汤祛风通络;肝肾阴虚型的,可选用杞菊地黄丸滋补肝肾;痰湿内阻型的,则用二陈汤合五苓散化痰祛湿。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应该做哪些检查?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应该做哪些检查?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如何诊断鉴别,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肌肉活检、肌电图、心肌酶、转头试验
*一、检查
1、在眼肌型眼病及眼咽肌病(oculopharyngeal myopathy)病人中血清CPK可增加。
2、病理检查可取四肢肌肉,如行眼肌手术可取眼外肌。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肌纤维大小不等,间质增大,肌肉内有残存神经纤维。
电子显微镜检查肌纤维内有异常线粒体聚集。
3、肌电图检查肌电图的表现与眼球运动受限不相对应,即令其向受累眼外肌作用方向运动时有与眼球运动受限成比例的强放电现象,眼球运动受限越大,放电越强。
4、强迫转动试验用固定镊于角膜缘固定眼球,将眼球向左、右及上、下牵拉,眼外肌伸展性丧失,有明显抵抗,转动较差。
*以上是对于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
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应该如何鉴别诊断,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易混淆疾病。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如何鉴别?:
*一、鉴别
与先天性眼肌麻痹相鉴别,可发现该病病变不进展,眼位呈下转位。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
痹应该做哪些检查,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有哪些症状?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有哪些症状?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症状,尤其是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的早期症状,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有什么表现?得了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会怎样?以及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有哪些并发病症,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还会引起哪些疾病等方面内容。
……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常见症状:
生长缓慢、眼球运动偏斜扭转、眼球运动障碍
*一、症状
1.上睑下垂为初发症状,多为两侧对称,少数也可不对称或无上睑下垂或仅单侧上睑下垂。
2.受累肌肉约1/4病例面肌受累,10%病例累及四肢肌肉和咽部肌肉。
3.试验性治疗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上睑下垂及眼球运动受限均无改善。
*二、诊断
本病因其发病缓慢,病程长,应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其发病情况和病程非常重要,再根据特殊的临床表现,EMG检查和用抗胆碱酯酶药物后的反应不难确诊。
*以上是对于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的症状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看下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并发症,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还会引起哪些疾病呢?
*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常见并发症:
言语障碍
*一、并发病症
病变累及面肌及咽肌等情况下可出现吞咽及言语障碍。
*温馨提示:以上就是对于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症状,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并发症方面内容的介绍,更多疾病相关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慢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可以了解更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