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合集下载

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传统文化

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传统文化

外国人眼中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管是雅是俗,总能激起那些对中国文化有深刻感情的外国人深深的好奇心。

在中国文化气息浓厚得地方,经常能够看到外国游客的身影。

在京剧剧场,很多外国人像本地人一样,围着四方桌悠闲地泡杯龙井,合着鼓点轻轻地敲着桌沿,看到精彩之处时不时地叫声好。

“我知道中国有京剧、昆曲,甚至知道粤剧、河北梆子,还有脸上的油彩可以变来变去的川剧。

”,称“中国通”的丹尼斯滔滔不绝的说,“还喜欢中国的五粮液,口感比我自己家窖藏15年的威士忌还棒,我要带他回爱尔兰给我的老父亲尝尝。

”张艺谋的一部《千里走单骑》让我们看到了外国人多中国传统文化深深的眷恋和感动。

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国人,他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对中国的文化,中国人的衣食住行,有了自己独特的认知,并著书成册,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很能反映中国人的生活状态,它同时也是外国人和中国沟通的桥梁。

”在中国大学任教多年的美国人巴赛尔对中国文化如数家珍,“老子的道家思想很诗意;韩非的法家思想很革新,五行是中国人认识世界普遍的观点。

”闲暇的休息时巴赛尔也学会了众人的消遣方式:闲适地走在穿梭不息的人流中,偶尔又走进道旁的茶馆,细细品一口盖碗茶。

早在1911年,美国威士康星大学就有一位名为King的农业学家,来到中国调查中国人的饮食文化,King著有一本《五十个世纪的农民》。

他是从土地为基础描写中国文化。

他认为中国人像是整个生态平衡里的一环。

这个循环就是人和“土”的循环。

人从土里出生,食物取之于土,泻物还之于土,一生结束,又回到土地。

一代又一代,周而复始。

靠着这个自然循环,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五千年。

人成为这个循环的一部分。

中国的农业不是和土地对立的农业,而是和谐的农业。

介于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认识,他亲切的称这种文化为“五谷文化”。

“五谷文化”是中国饮食文化的缩影。

而“五谷”之说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论语??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一、中国人多,满世界都是奥运会开幕式很精彩,但老美看后说:中国好多人哦,上面的相片也充分说明他们的观点。

二、中国人喜欢开餐馆在美国无论大小城市,就算是最最边远的小镇,都会有中国人开的餐馆,据开玩笑说,上月球的太空船,都有中国外卖店的传单。

还有老外也知道中餐馆很多时候只收现金,这样在美国可以“合理避税”。

三、中国人什么东西都吃,还不长胖中国人很稀奇古怪,鸡爪,鸭爪,鸡头,鸭头,内脏,什么都吃,这些在美国被他们称为“PET FOOD”, 用来喂猫,喂狗的东西,都是中国人的最爱。

最让美国人受不了的是中国人吃狗肉,美国人认为狗就是宠物,而一个宠物在美国人心里就是家庭的一份子,中国人吃狗的肉,就好比吃自己家人的肉那样不可理解。

四、中国人比较沉默,遵纪守法,不惹是生非所以在任何好的区,都可以看到中国人,老美也比较愿意与中国人为邻居。

五、中国女人很多都是同性恋或者有同性恋倾向好多朋友问我中国女人是不是有同性恋倾向,他们总是不理解中国女性为什么逛街时会手牵着手,还经常睡在一张床上,在老美看来就是同性恋的表现。

六、中国人比较内向,含蓄,不谈性不喜欢把自己的感情外露,更不喜欢随时随地把“我爱你”挂在嘴边,不会在公共场所搂搂抱抱,也不谈性方面的事情,但中国人比较重行动,所以多人口那么多。

七、中文很难学老外经常开玩笑:如果比喻什么事情很困难,他们会说像学中文那么困难(不得不解释一下,教他们中文的很多都是台湾同胞,因为他们移民早,所以他们多半都是教老外繁体,不难才怪呢!)八、有美国人称中国人“杏仁眼”有个美国朋友的孩子在学校班上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有一次回家,很伤心地告诉父母“自从班上来了杏仁眼,我就再不是排在前面的人了。

”“杏仁眼”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

九、中国人个子矮小他们普遍认为中国人个子很矮,因为他们看到很多早期的移民,多半是中国南方过去的,我经常告诉他们,中国的北方有很多比较高大威猛的.还有上海的姚明,世界第一高也是中国人。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是怎样的
普通外国人眼中(在国外看到的旅游中的中国人),中国人就是
暴发户的形象。

有钱、粗鲁、大声喧哗、炫耀财富、随地吐痰、不讲卫生。

他们接触的中国学生就是勤奋、刻苦、数理化奇好。

他们眼中的中国商人就是勤劳、勇敢、小生意也做,但拼命与同胞相互倾轧、为自己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民族与同胞。

外国人看待整个中国就是赤色中国30多年来迅猛发展,好像什么危机都与中国无关。

中国
购买了世界上所有能买到的资源(原油、矿石。

),中国生产了世
界所有的低廉日用品,中国创新不足,仿制技术高超。

中国国力每年以10%速度增长,军队预算每年10%增长,武器更新换代速度异常迅速。

所以对中国有恐惧感,害怕有朝一日会占领全世界。

实际上中国没有对别国领土有任何的企图,但中国13.9亿人口,必须努力发展才有出路。

如果30之后中国人均GDP达到一万美元以上,中国确实应该是世界的第一强国。

应该看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既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中国,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中国。

它愿意看到的是一个分裂的、一盘散沙的中国,与分解后苏联一个样子。

现在世界上有哪一桩大事,身后没有美国人的影子?中东?海湾?阿富汗?印巴?越南?北朝鲜?南中国海?。

一句话,走中国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1。

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

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

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美国兰德公司作为世界第一智库,那么他们对中国人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范文,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篇一1.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的。

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祉,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2.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法制社会,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守法行为格格不入。

中国人老想走快捷方式。

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即成就来自于努力工作和牺牲。

中国人倾向于索取而不是给予。

他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生活的真谛不在于你索取多少而在于你能给予社会和你的人类同胞多少。

3.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

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祉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

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

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这样微不足道欲望感到满足。

“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去尝试富有意义的生活。

这个应受谴责的习性使得中国人生来就具有无情和自私的特点,它已成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4.中国人没有勇气去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首先,他们没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想被贪婪所占据。

再有,就算他们有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事情,他们也缺乏勇气去把真理化为实践。

5.中国人习惯接受廉价和免费的事物,他们总是梦想奇迹或者好运,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他们总想不劳而获。

很少有中国人明白一个事实:威望和成就是通过一步步努力的工作和牺牲实现的,不付出就没有所得。

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文档3篇

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文档3篇

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文档3篇The evaluation document of American Rand Company t o Chinese people编订:JinTai College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文档3篇小泰温馨提示: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

本文档根据自我评价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文档2、篇章2: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文档3、篇章3: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文档美国兰德公司作为世界第一智库,那么他们对中国人的评价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泰为大家带来范文,相信对你会有帮助的。

篇章1:美国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文档1.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

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的。

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祉,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2.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法制社会,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守法行为格格不入。

中国人老想走快捷方式。

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即成就来自于努力工作和牺牲。

中国人倾向于索取而不是给予。

他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生活的真谛不在于你索取多少而在于你能给予社会和你的人类同胞多少。

3.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

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祉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

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

中国人的忍耐力

中国人的忍耐力

也说中国人的“忍耐力”2004/9/12★周彪引发本人对国人忍耐力的思索,是因为看了一篇题为《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忍耐力》的文章。

还是先引部分原文吧:“中国人比白人有更大的生命力。

”一位叫罗斯的西方人这样说;另一个叫史密斯的西方人更证明说,中国人“活易死难”,容易活,指的是中国人活力充盈,生气勃勃。

虽在劫运重重、颠沛流离之中,照样可以维持生命。

美国第18任总统格兰特环游世界之后,有人问他什么是他此行最深刻的印象。

他不假思索地说,是一个中国的小贩和一个犹太人抢做买卖,竟然把犹太人赶跑了。

犹太人的忍耐力在西洋首屈一指,竟然不是中国人的对手,可见“中国人的忍耐力实在太大了”……生为中国人,我自然知道国人的善忍。

我是听着“张公百忍”的民间故事长大的。

上学了,老师教导我:忍是一种美德。

长大了,父母告诫我: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一个又一个伟人、名人的故事也有一个“忍”字横贯其中。

总之,“忍”是生存的方法,“忍”是成就大业的途径,“忍”是东山再起的本钱,“忍”是人生命的一部分。

基督教徒的被打了左脸再奉上右脸的忍,难道不够经典吗?但人们对其善忍的“欣赏”却在中国人之下。

在我的阅读记忆中,“忍”好像并非我们这个民族的天性。

三千多年前,我们的先民曾有过“时日曷丧,予及女偕亡!”的怒吼,也有过“彼君子兮,不素餐兮”的诅咒,更有“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强烈的渴望。

虽然这种反抗是那样地徒劳,那样地无奈,但也足以证明我们的祖先也有忍无可忍的时候。

在第一条横贯美国的铁路的修建工程中,绝大多数工人是来自中国的“猪仔”,他们的工资不及白人的一半,担负的却是最危险最艰苦的工作,而铁路修成后他们却成了受迫害的对象。

一位在排华浪潮中为中国“猪仔”作证的议员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要提请你们注意华工为开发我国西部所做的贡献。

我的父亲曾参加铺设穿越大西北第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最使他难以忘怀、经常颂扬的,是华工。

将近一万名华工向坚固的森林发起进攻。

中英对照:老外眼中的中国人

中英对照:老外眼中的中国人

爆笑没商量:看看老外是如何辨别中国人的以前对于老外来说,中国可能是红色的灯笼,可能是黑色的头发,黑色的眼睛,还有扑朔迷离的年龄。

那现在,在老外们眼里,中国人是怎样的呢??1.You look like you are 18. 你看起来好像才18岁(东方人普遍看起来年轻,呵呵)2.You like to eat chicken feet. 你喜欢吃鸡爪子~3.You suck on fish heads and fish fins.你吃鱼时会吸鱼头和鱼鳍(他们都是直接切掉的)4.You have a Chinese knick-knack hanging on your rear view mirror. 你的车子后视镜上会吊中国摆设5.You sing karaoke. 你唱KTV6.Your house is covered with tile.你的房子铺的是瓷砖(老外都是木板)7.Your kitchen is covered by a sticky film of grease.你的厨房覆盖着一层厚厚的油脂(爱炒东西的缘故)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人8.Your stove is covered with aluminum foil. 你的炉子上面有铝箔9.You leave the plastic covers on your remote control. 你的遥控器外面包着塑料(发现真的只有中国人才这样)10.You"ve never kissed your mom or dad. 你从没吻过你父母(中国人谁这样啊)11.You"ve never hugged your mom or dad. 你从没抱过你父母(幼儿园时算不算?)12.Your unassisted vision is worse than 20/500. 你的裸眼视力低于5.213.You wear contacts,to avoid wearing your "coke bottle glasses". 你戴隐形眼镜,这样才能避免戴你的"瓶底眼镜14.You"ve worn glasses since you were in fifth grade. 你五年级开始就戴眼镜了。

试论美国人的中国观及其影响因素

试论美国人的中国观及其影响因素
[4] 潘志高.中国在美国的形象:变与不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2)
[5]余建军.美国公众的中国观与美国对华政策(1900-2002)[J].美国研究,200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J],2003(6)
1
除了美国商人,美国传教士也是19世纪美国人了解中国的主要途径。传教士们于1830年后陆续来华传教,但是却受到了清政府严厉的禁教政策和中国人民对“福音”持冷漠态度的阻碍,这令他们非常愤怒。于是,他们发表许多有关中国负面消息的文章,这严重影响了美国国内公众对中国的印象。比如由美国第一位来华传教士裨治文(Elijah C. Bridgman)主编的《中国丛报》(The ChineseRepository)在1832年10月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人的主要特征是“虚骄”、“傲慢”、“绝对的自私”以及“偏爱貌似有理的谎言”。1.P189
二、影响美国人中国观的因素:
美国人对中国及中国人的看法和认识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第一,国际环境影响美国人的中国观,尤其是国际间的战争使国家阵营产生非友即敌的泾渭分明的界线,最易激起一个民族的爱憎情感。3.P19珍珠港事件使得中国在美形象到达了历史上最美好的时期,其原因是中美两国面临着共同的敌人——日本,并且结成战时联盟。两国政府战略上的合作有利于美国人正面中国观的形成。然而,朝鲜战争使中美双方成了事实上的敌人,中国在美形象跌入低谷,不仅成了苏联的“傀儡”,而且“侵略”、“好战”。
正如伊萨克斯所说:“19世纪的中国渐渐被西方人看作是劣等民族、牺牲品和臣民、可以获取利润的源泉、蔑视和可怜的对象,最后,被美国人看作是受监护的人。”1.P126
到了20世纪,1905年至1944年期间,中国被美国人视为是“有吸引力的民族”。具体表现在:1911年爆发的推翻清政府、创立共和制的辛亥革命,让美国人对中国产生好感,其中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开始“走美国之路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没落”这一疑虑出现,西方社会把目光重新投向了东方。到了30年代,宁静、纯朴的乡土田园的中国形象和勤劳、诚实、爱好和平的中国人形象开始出现在美国文艺作品和新闻报道中,这对美国公众的中国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1937年爆发的中国抗日战争使中国人获得了美国人的普遍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形象在美国人心中树立起来。1941年珍珠港事件后,在美国人眼里,中国是一个和平文明的国家,中国人不仅是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英雄,而且是与其共患难的的战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错误 是 , 总是 用一 个 集体 性 名 词 来 代替 自己。 ( 源 : 南方 周 末h p/ w w iz c /0 et5 52 来 t : / w .f 0 c t / O 7) t n m. m n n
2'/ 0 1 1 8 00 1- 1 4 i
“ 清 ” 。凡 此 种 种 现 象 , 不 但 使 这 些 政 府 网 站 形 同虚 设 ,而 澄 且 损 害政 府 形 象 。 .
贫 富差距 ,将是最 重要 的经济任务之一。
— —
国家和 父母对 中国 年轻 人取得成 功的要 求 ,
中 国人 确 实 更 愿 意 和 熟 人 打 交 道 。在 中 国通 过
远 超 美 国年 轻 人 的 。
— —
社 会 转 型 期 和 矛 盾 凸 显 期 ,各 级 政 府 都 应 广 开 门路 问 政 于 民 、 问 计 于 民 、 问 需 于 民 , 充 分 维 护 人 民 的 知 情 权 、参 与 权 、
表 达 权 、 监 督 权 。这 不 仅 是 维 护 社 会 稳 定 的 需 要 ,更 是 社 会 主
— —
公务人员服务 态度 、城市建 设、环境整治等 方面 。对 网民提出
的这 些 问 题 ,政 府 网 站 及 时 回复 并 限 时 通 报 处 理 结 果 ,本 来 是 政 府 分 内 之 事 。成 都 市 新 都 区政 府 网 站 的 做 法 之 所 以 引起 强 烈 反 响 ,恐 怕 与 近 年 来 一 些 地 方 政 府 网 站 有 名 无 实 的 背 景 有 密 切
出 现 重 大 争 议 时 , 中 国 各 个 年 龄 的 人 士 都 指
出 ,我们 应该 认识 到他们在 很短 时间 内取 得 了很 大成
就 ,哪 怕 他 们 的 前 进 道 路 并 没 有 完 全 勾 划 出 来 。 缩 小
与民众互动 ,而是把主要精 力用在 “ 捂盖 子”上 ,忙 于删帖 、
友 谊 建 立起 的 纽 带 ,肯 定会 带 来 生 意 和共 享 信 息 。团 【 评者说】 点 请 注意 :标 题 中 的 “ 个 ” 非 常 关键 ,这 意味 着 它 一
只 代 表 一 个 美 国人 对 中 国人 的认 识 , 不 代 表 美 国政 府 ,
义民主政 治建设的根本 要求 ,是 促进 社会和谐 的重要内容 。政 府 网站作为一种通达 民意 的新兴载 体 ,应当得到充分利用。 成都市新都区政府 网站的做 法引起的反响 证明 ,善用 网络
为 了取 悦 选 民 ,但 中 国 人 对 此 也 并 不 是 很 理 解 。
— —
些政 府 网站 流于 形式 ,恐 怕主 要 是 因为思 想上 未 能做
到 与 时 俱 进 , 认 为 “ 拟 世 界 ” 无 需 认 真 ,传 统 的 发 文 件 、开 虚 大 会 等 才 是 正 道 。 有 的 地 方 或 许 认 识 到 了 网 络 传 播 的 作 用 ,但 工 作 时 畏 首 畏 尾 ,担 心 网站 内 容 没 做 好 招 致 批 评 , 引 火 烧 身 , 因 此 敷 衍 了事 ,得 过 且 过 。 也 有 一 些 地 方 不 是 积 极 地 利 用 网 络
通 的 一 个好 方 式 。但 时 下 一 些 地 方 虽 也 开 办 了政 府 网 站 ,设 置 了 “ 众 留 言 ” “ 长 信 箱 ” 等 互 动 栏 目 ,但 真 正 起 作 用 的 寥 群 市 寥 ,有 的 网 站 页 面 几 个 月 都 不 更 新 , 有 的 则 把 其 他地 方 网 站 上 的 内 容 直 接 拷 贝 过 来 挂 上 去 ,连 官 员姓 名 职 务 等 都 懒 得 改 ,更 不用说回复网民留言和通报处理结果 了。
他 们 对我 们 的 了 解 ,甚 于 我 们 对他 们 的 了
解 。我们 的衣服 和科技 产品 是中 国制造的 ,但我 们了
解 中 国 的 渠 道 仅 限 于 新 闻 报 道 。他 们 看 我 们 的 电 影 ,
关系。可以说 “ 有个性官方 网站”像一面 镜子 ,照 出了网民 最 对政府办好 网站的期望 ,更照出了一些地方政府工作的差距 。 政 府 开办 官方 网站 ,本 来 是利 用现 代传 媒 与 民众进 行沟

追 随 NB ,在 肯 德 基 ( A KFC)和 星 巴 克 吃 喝 ,开 别 克
车 ,并 且在 商店里 张贴 美国 演员和运 动 员的 海报 。他
们 隆 重 地 过 圣 涎 节 ,只 是 不 履 行 其 中 的 宗 教 部 分 。不
过 ,很 难 说 这 就 是 美 国 和 美 国 人 的 真 实 再 现 。
与群 众 沟 通 ,首 先 要 以 正 确 的 观 念和 态 度 对 待 群 众 意 见 ,不 抵 触 、不 回 避 ,不 拿 群 众 当 “ 人 ” 。 只 有 这 样 , 才 能 切 实 推 动 外 政 府 网站 建 设 和 政 府 工 作 。 圜 ( 源 :新 华 网 ) 来
也 不 代 表 美 国人 民。 所 以 , 即 便 有认 识 不 深 刻 ,即 便 有 错 也 只 是 个人 观 点 。 中 国人 讲 话 、 说理 时 常犯 的 一 个
西部 大开 发
WE ST CHI E L P ENT NA D VE O M
最有个性官 方网站 ’ ’
是一 面 镜 子
◎ 文/ 陈健 肖林

个 美 国人

眼中的中国人
◎ 文/ 安德■ ・ 莱奇
成 都 市 新 都 区 政 府 网站 因 对 网 民留 言 有 帖 必 复 ,并 在 规 定 时 限 内 给 出处 理 结 果 ,被 网 民 称 为 “ 有 个 性 官 方 网 站 ” ,引 最 起社会广泛关注。 网民 在 该 网 站 提 交 的 留 言 主 要 涉 及 交 通 安 全 、社 会 治 安 、
— —
美 国 政 治 家 针 对 中 国 的 负 面 言 语 常 常 被 中 国
人 当真 , 中 国 人 很 难 理 解 ,这 些 话 就 好 像 是 美 国 体 育
教 练正 儿八 经地对 待竞争பைடு நூலகம்对手 留在更衣 室留 言板上的 挑 衅 。其实 ,很 多国会议 员蓄意 发表一 些措辞 其实是


很 多 中 国 人 觉 得 , 对 政 府 政 策 的 批 评 就 是 对
他们人格的批评 。虽然我们经常大声批 评自己的政府 ,
但 中国 人 认 为 , 中国 是 一 个 包 含 他 们 自身在 内 的统 一 整 体 。外 人 对 中国 的 批 评 ,意 味 着 对 中 国 人 民 、 中华 文 明 的 不 尊 重 。讨 论 冲 突 话 题 时 ,要 就 事 论 事 , 以理 服 人 。 其 实 不 管对 方 是 哪 个 国 家 ,这 样 做 部 没 有坏 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