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消费心理
世界各地的人都是怎么看我们的

世界各地的人都是怎么看我们的
中国人在各国眼中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节选了一个纪录片的部分镜头,听听世界各国的年轻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和感受。
英国人:中国人让我想起中式外卖、食物、筷子、烤鸭。
法国人:我觉得中国人总是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总是不断地笑。
美国人:我首先想到的是姚明。
韩国人:我想到的是穿在棍子上的昆虫(是指某类烧烤吧)。
土耳其人:厨艺很好。
立陶宛人:很大方和友善。
希腊人:很难和中国人一起工作(是指不团结吗)。
意大利人:要学懂跟中国人做生意。
德国人:上海的夜店都很正。
墨西哥人:中国人都很奇怪。
波兰人:他们都很聪明。
摩洛哥人:中国人喜欢搞小圈子。
移民、留学咨询:400-633-3343 Array
官方网站:。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什么样

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什么样随着中美各方面交流的加深,在美国的中国人也越来越多,那么在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呢?跟一起来看看吧。
1、中国人喜欢谈论买房、更喜欢买豪宅的确,中国人无论是到美国,还是北美、欧洲,都非常喜欢买卖房地产,几次转手便可以赚来一套不错的住房。
甚至更多中国人在买豪宅时不需要申请任何贷款,妥妥地一次性付清,这种豪爽与靠谱无疑让老外目瞪口呆!2、中国人喜欢买豪车和奢侈品在美国,豪车和奢侈品的大部分销售人员要么会用中文与客人交流,要么干脆就是中国人……如此重视中国市场,可见中国人对豪车、奢侈品的需求程度!3、中国人喜欢随身携带大量现金在美国,连小偷都知道中国人工作勤奋、生活节约、有大量存款,而且出门喜欢随身携带大量现金,所以容易成为被偷被抢的对象;当中国人在美国购物时钱包里的是满满的现金,一掏出来必须亮瞎老外的眼!4、中国人喜欢挑选数字很多美国人表示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有挑选电话号码、车牌号、门牌号等等等等的习惯?这些数字到底有什么不一样?!5、中国人喜欢声大说话中国人在公共场合习惯大声说话;如果是打电话,那更是完完全全地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如果身处那些不容易被留意的必须安静的地方,比如美国火车的“静音车厢”(QuietCarriage),中国人的大嗓门将非常尴尬!6、中国女人很多都是同性恋或者有同性恋倾向好多美国人会问中国女人是不是有同性恋倾向,他们总是不理解中国女性为什么逛街时会手牵着手,还经常睡在一张床上,在老美看来就是同性恋的表现。
7、中国人喜欢蹲着上厕所中国人总是喜欢蹲着上公共厕所,即使那是让你坐着的厕所……美国人对于厕所上出现脚印这件事情,总是非常愤怒!8、中国人喜欢自拍+修图说到“自拍”,其实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老外也喜欢自拍,而且自拍的英文说法“Selfie”还是源于美国呢!不过不同的是,美国人是拍啥用啥,毫不介意照片的质量;但到中国人在网上晒图时,照片(特别是自己的形象)不被修改到完美时,觉不上传!9、中国人喜欢玩微信今天的中国人离了手机无法生活、离了手机上的微信更加毫无安全感!中国人喜欢玩微信是毋庸置疑的,而且玩出的花样是越来越多,以至于已经引领了手机APP的国际潮流……现在就连美国人都要好奇地加入微信体验一番!10、中国人喜欢喝热水、热牛奶中国人根本不会直接喝水管中的自来水,即使在像美国这样自来水可以安全饮用的国家,中国人总要先把水煮开、再开始饮用;此外,中国人还很少接受凉牛奶,这让美国人非常不解!11、中国人喜欢什么都吃,而且还吃不胖美国人认为中国人什么都吃,越是稀奇古怪的东西越是中国人的最爱,比如脑子、内脏、猪脚、鸡爪、鸭掌、牛蛙什么的……最让老外抓狂的是,虽然中国人都是吃货,却怎么吃都不胖;一般身形的中国女孩在美国人身边,瘦得简直就像一道闪电!美国人听说,中国人爱吃狗肉,也好吃鱼翅、燕窝、熊掌……在美国人看来,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你们怎能忍心吃它们?!而且吃鱼翅、熊掌之类的东西还是一种虐待动物的行为,这怎能值得夸耀?!12、中国人吃自助餐时,不喜欢遵照西餐顺序美国人在吃自助餐时,面对各色美食,同样能淡定自若地按照前菜、主菜、甜品的顺序进行品尝,但中国人便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同一盘子上出现海鲜和甜品等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
中国人在美国人眼中是什么形象

中国人在美国人眼中是什么形象美国人认为,美国比中国人更现代、更世故、更诚实、更进取、更忍让、更慷慨,但中国人不像美国人那么贪婪、那么傲慢、那么自私、那么粗鲁、那么暴力。
在某些方面,美国人认为中美两国人民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勤奋、有创造力、有竞争力、爱国心较强等,这些在美国人看来都是有助于建设强大国家的公民好品质,而且美国人给中国人打上含蓄、谦逊、低调的标签。
但在慷慨度方面,78%的美国人自认为慷慨,只有28%的人认为中国人慷慨,这可能说明美国人觉得中国人比较小气。
但这与62%的美国人自认为自私,只有31%的美国人认为中国人自私,看上去又有所矛盾。
美国中文网9月24日刊登了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民调,描绘了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形象的大致轮廓。
民调结果显示,93%的美国人认为中国人勤奋,89%认为中国人有竞争力,73%认为中国人有创造力,63%认为中国人民族主义情绪较强。
这个调查让1004名美国成年人对美国人自己和中国人的特征做逐一判断。
比较美国人心目中美国人与中国人的特点可以看出,美国人认为中国人比他们自己更勤奋,但在创造性上稍逊一筹,在竞争力和民族主义方面相差无几。
报道称,应当说这基本上是符合事实的。
总体而言,在美国人眼中,中国人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基本上符合中国人自我定义的勤劳善良的形象,也符合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人谦逊忍让、埋头苦干、内敛沉闷的刻板印象。
报道解释称,这些看似自相矛盾的现象,一方面是因为民调在某种程度上只是反映一定范围民众的大致感觉,具体到每个人,有可能因为经历不同,感觉完全不一样,难免各说各话、见仁见智。
另一方面,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既来自历史,也来自现实,世事变迁,时空交错,作为个体来观察中国人的民族性,受外界的影响很大,有时候也难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老外不解中国的八大现象

老外不解中国的八大现象The Eigh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nese PeoplePuzzled to Foreigners不解一:中国人为何喜欢喝热水?中国人喜欢喝热水、喝茶,而老外直接就是冷饮,生鱼片还有烤得半生不熟的牛排,让国人望而生畏。
我们国人到国外考察、游览,尤其是地方领导的出访,总是带着烧热水的电壶,以便在国外能够有热水泡茶喝。
我们古人认为寒生邪气,会致病,所以要避免生冷的食物。
老人也告诫我们要多喝热水,不能喝生水。
许是我们的饮用水源不像是日本、韩国、欧洲那些岛国上的水源,清澈甘甜,可以直接饮用。
我们需煮成沸水,把水中的细菌杀死,才可以饮用。
我曾陪同一位韩国人来区里考察一古泉群,那里泉水潺潺,清澈见底。
老外甚是喜悦,捧起泉水便喝。
他认为这与韩国的泉水是一样的。
可不想没有过半小时,他就让停车,拉了一路的肚子。
我们露天的那些水源,一般都是大肠杆菌超标的。
不解二:中国人为何都看起来那么有钱?国人超强的购买力让老外咂舌,你看那日本、韩国免税店里人头攒动,大部分都是中国人。
在法国的酒店里,一大杯一大杯地喝着高档葡萄酒的中国人让法国人感到惊讶。
月工资只有1000元的中国年轻人敢买3000元的手机,工资只有3000元的,敢买7000-8000元,甚至上万元的手机,老外们不解?哪里来的钱?为何中国人都那么有钱?首先是来自父母的钱,儿子吃老子在中国天经地义,“啃老族”这个词在中国独具特色。
再者是超前消费,银行还有一些借贷平台想着法会借给你钱,只要你有能力偿还。
今朝有酒今朝醉,图一时之快,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及时行乐,也不枉来人间走此一遭。
三是灰色收入,钱来的容易,花起来也不心疼,来的快去的也快。
暴发户、土财主、贪官污吏,腰缠万贯,内心膨胀得很,国外释放一下,疯抢一些国际大牌,体验一下那种大款被人尊重的心态。
四是虚荣心作怪,外国的月亮比较圆,为了名牌,为了不被别人“瞧不起”,价格再高也会照单全收。
外国名人对中国线上订餐的评价

外国名人对中国线上订餐的评价
一般来说,外国名人对中国线上订餐大多是持乐观态度的,他们认
为线上订餐服务能够更方便、更快捷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英
国著名演员和歌手比尔·唐纳森表示,对于他来说,用线上订餐在中国
有很多方便。
据他介绍,他可以从网上查看菜单,选择他想要的菜肴,并且线上订餐还可以更容易地安排配送时间,把困难降到最低。
此外,美国歌手芭芭拉·史翠珊也表示,线上订餐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服务,同
时也具有经济实惠的优势。
因此,外国名人对中国线上订餐服务持乐
观态度。
看完真捉急,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人竟然会是这样!

看完真捉急,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人竟然会是这样!近些年来,去欧洲l旅游、探亲、求学或定居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欧洲人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国人。
那么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人到底是些什么鬼?1、首先,最直观的当然是外貌啦中国人有黄黄的皮肤中国人的眼睛有蒙古褶蒙古褶也叫内眦褶,就是上眼睑顺着眼角向下延伸,把内眼角覆盖住,所谓的丹凤眼就是典型。
举个栗子,刘亦菲就是蒙古褶的典型。
中国人身材娇小中国人有黑黑的头发中国人,韩国人,越南人,欧洲人傻傻分不清楚2、他们对中国人的印象大多还是来自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甚至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人喜欢戴尖尖的帽子这种形状的帽子被认为是最典型的中式帽子,在欧洲很多地方直接就被命名为“中国帽子”。
中国人爱骑自行车1995年,中国的自行车产量达到高峰,这一年共造出大约3000万辆自行车。
骑自行车的人遍布中国的大街小巷,在上下班的高峰期,经常可以看到10辆自行车并排前行。
欧洲很多媒体都报道过中国自行车在大街上的盛况,直到今天欧洲人都觉得中国人很喜欢骑自行车。
3、欧洲人觉得中国人有非常特别的饮食文化中国人爱喝茶中国人会用筷子吃饭中国人会喝米(粥)中国人吃狗肉4、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让欧洲人非常钟情中国人有漂亮的衣服欧洲人非常喜欢中国的唐装。
不过对于他们来说,唐装并不是专指中国传统服饰,而是泛指所有有中国元素的服装。
欧洲人觉得中式的图案非常好看。
中国人有非常多的发明中国人用毛笔写字中国人能看懂竖着写的字5、所以,不要轻易惹中国人中国人很会打架,因为他们会中国功夫中国人擅长建造,他们建造了万里长城中国经济增长飞快以上就是小编接触到的欧洲人对中国人的印象,有些点可能有些以偏概全,但都是小编真实接触过的说法哦。
最后,小编也做个调查,你眼中的欧洲人又是怎样的呢?。
知乎 外国人评价中国人

知乎外国人评价中国人
正面评价:
许多外国人赞赏中国人刻苦耐劳的工作精神,尤其是对教育和职业发展的投入,认为中国人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事业心。
外国人常称赞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和礼貌待人,认为中国人民普遍友善,愿意助人。
外国人对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艺术遗产表示敬仰,对中国美食、中医、武术等传统文化有很高的兴趣和认可。
许多外国人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认为中国人在商业上有敏锐的眼光和务实的态度。
负面评价:
部分外国人可能觉得中国人在社交场合有时过于保守或拘谨,不太善于表达个人情感。
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可能导致沟通上的误会,部分外国人可能感觉难以深入理解和融入中国文化。
一些外国人可能会批评中国部分地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公共场所的行为规范,比如排队意识、垃圾分类等方面的习惯。
部分外国人可能对中国教育体制的高强度竞争和过度专注于学业成绩持有不同意见,同时,也有一些对中国人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看法。
美国人眼里中国人的十大特点

美国人眼里中国人的十大特点
钱是上帝美国人,尔虞诈勾心斗角;性方面非常开放,无家庭观念冷漠。
以下述十个特点,美人眼里的中国:省吃俭用穿土气,人人争想当劳模。
这是华人老一辈,如今个个把钱夺。
裸官家属谋私利,花钱犹似雪花落。
在美喜欢房地产,顺手就赚一楼廓;掏出现金使人跳,大肆铺张与挥霍。
人人是烹调能手,餐馆当厨不会饿;人参必用高丽产,酱油要买日本货。
官员是国家干部,千里挑一当主角;千元与总统照相,吹虚己为宾上座。
扎堆来美国混居,爱钱胜过爱老婆;多挣美金寄回家,劳苦打工养老婆。
爱穿同样的衣服,穿戴与权力结合;新人爱日本款式,气质尤是学韩国。
讲关系不信法律,宪法经常修改作;样样关系通党政,钱色把官员贿赂。
美人咽不下这气,党派官员无人磨。
华人读书为利禄,儒家千年熏陶着;原当律师与医生,勤苦奋斗拿位学。
讲情义也讲信誉,美人讲法无信用;华人借钱有借还,美人借钱还不着。
夫妻关系效牢靠,搁浅有名无实壳;穷人取亲不容易,夫妻关系情义合。
家庭是精神动力,过苦日子也凑合;感情支持根所在,山盟海誓唱主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消费心理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消费心理
在衰退阴影笼罩着全球大部份经济体之际,中国的经济一枝独秀,保持可观的增长,成为全球的一个亮点。
尽管“硬着陆”的警报不绝于耳,中国那看似源源不绝的新生消费群体对许多外资公司仍然具有无穷的诱惑力。
然而,中国消费者到底想要什么呢?
这正是国际广告代理公司智威汤逊(JWT)北亚区董事兼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唐锐涛(Tom Doctoroff)的新著作《中国人要什么(What Chinese Want)》立意要解答的主要问题。
唐锐涛这位美国人已经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14年。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网站Think Business最近主办的一个研讨会上,唐锐涛指出,外界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公司对中国存在的一个常见和
最大的误解是:中国经济在过去二十年的高速增长已推动它走上“西化"的道路。
不错,在中国的大街小巷,可能随处可以见到人们一边喝星巴克咖啡,一边拿着iPhone手机高谈阔论欧洲的最新潮玩意;但就此论断这是一种“西化”形式,未免有点肤浅和想当然了。
唐锐涛指出,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但称之为“西化”,那完全是忽视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和历史。
“中国拥有源远流长的文明和永恒的文化价值观,其围绕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世界观是那样的独特。
”
他又指出,外界许多人把中国境内涉及不同政见者的重大事件、反文化传统的艺术家、蓬勃发展的在线社区和粗俗的摇滚音乐会等等也看作是西方自由主义在中国日益成长的迹象。
他断然表示,这又搞错了,不错,中国正在蜕变,但预言中国的文化传统将出现根本性的改变那是不着边际的。
改变不等于革命
唐锐涛指出,推动中国社会蜕变的一个因素是互联网的应用日益普及,这为中国消费者开启了新的天地。
中国人拥抱网络世界的速度和热忱无疑是令人惊叹的。
但唐锐涛说:“变化不等于革命。
”此外,与其它事物一样,互联网的影响不应该被误认为是一个西化的现象。
唐锐涛有关中国的解说主要是针对缺乏中国经验的西方营销人员和品牌经营者。
但是,他的核心观点适用于想开发中国消费市场的任何人。
唐锐涛的核心论点是:中国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那就是彰显个性总是与适应融入相冲突,雄心勃勃与墨守陈规相矛盾。
他解释说,中国人的心态是个人主义并不可取,除非它产生的结果得到他人的认同。
在消费文化层面,这体现在炫富心态和守财心态之间的恒常冲突上。
“炫富心态体现在购物行为上便是炫耀性消费,着眼于当下,着眼于突出自己的身份地位。
”
与之相反的是自我克制的心态,也就是渴求稳定、居安思危的心态。
因此,中国的平均储蓄率达到年收入的35%至40%。
三个黄金守则
唐锐涛基于上述论点制定了他所称的“在中国市场营销的三个黄金守则”。
当中首要及最重要的守则是必须设法尽量让顾客在公共场所消费,这样才能为产品谋取最大的利润率和溢价。
这正是许多突显使用者身份地位的品牌比其它品牌更受欢迎的原因。
更确切地说,这解释了为什么过去二十年奢侈品在中国市场能够保持双位数的销售增长。
但他指出,营销人员要做的远远不只是要迎合炫耀消费的心态,他们还得调整商业模式以适应中国消费者的其它需要。
他特别列举了星巴克这一耳熟能详的例子。
这家优质的咖啡零售商已成功扎根在中国这个拥有久远的喝茶文化和历史的国度。
他指出,星巴克特意为中国市场改变其整个零售策略、产品系列和店铺设计,强调顾客的优异身份,使其店铺与品味和成功概念联系起来,让人们乐意光顾。
此举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星巴克在2000年开设其第一家中国门店后,业务发展得非常快,预计到2015年时在全国各地共开设1500间门店,使中国成为其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市场。
更重要的是星巴克在重庆卖咖啡的价钱比在芝加哥还要高。
唐锐涛指出,哈根达斯冰淇淋(Haagen-Dazs)也采用了大致相同的经营模式,中国的消费者不会躲在家里享用售价比外国价格还要高的优质冰淇淋。
在中国,人们更刻意要在公共场所消费,让别人看得见,以突出自己的身份地位,获得社会认同。
外在化效益
唐锐涛的第二个黄金守则是必须把产品的效益外在化:产品被看成是达致某种目的的工具,它们必须要有助于你的人生向前迈进。
唐锐涛解释说,西方的营销策略往往只强调产品的内在效益,强调产品使消费者自己感觉良好的特色,这不能引起中国消费者的共鸣。
在中国,人们从不着重于产品的内在效益,他们把支付品牌溢价视为对未来发展的一项投资。
“在中国,人们一般不会为了享受的目的而支付高溢价;产品需要肩负某种任务,它们是在人生战场上争取胜利的武器。
”
照唐锐涛的说法,这一黄金守则适用于营销所有产品,上至豪华轿车,下至普通洗衣粉,运用得宜无往不胜。
例如,婴儿配方食品必须要强调有助于促进智力,而不只是喂养出快乐的孩子;美容产品必须强调能够帮助女性取得成功,推进她们的职业生涯。
即使是啤酒也必须强调不只是使人们放松心情。
他说,最成功的啤酒品牌源于其它因素,例如产品有助于加强人们的凝聚力,增强互信,促进相互的经济收益,这仍然离不开一个目的。
争取信任
第三个黄金法则是:在中国,产品的最基本功用是要让顾客用得安心和免受损害。
唐锐涛指出:“(著名)品牌无论是在功用方面还是在社会认同方面都能提供保障。
"
引发安全恐慌的多宗食品污染事件,例如婴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的丑闻,加强了这一点。
供食用或在身体上使用的产品必须要获得认可的机构的品质认证。
在西方和其它市场,消费者通常假设产品是安全的;但在中国,消费者的信任是需要积极争取的。
另外,公司投射出宏大规模的形象,也被看作是品质的保障。
品牌也必须在社会认同层面提供保障,也即消费者不会因为选错牌子而“丢面子”。
唐锐涛总结说,中国消费者在作出购买决定时,暨关注产品投射出的身份地位或面子,也关注对财富的保护和保存。
他指出,在中国的文化里,“面子”是个很普遍的概念,远远超过尊严的含义。
面子是一种“社交货币”,是一种需要花时间累积的商品,可以在日常商业交往中大派用场,可以被出售、交易和赚取。
“在零售过程中的每一个阶段,面子都是很重要的,”他说。
唐锐涛解释道,从市场营销角度看,供人们在公共场合消费的产品可以获得高溢价;但对于只在家里使用的产品,中国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就高得多。
因此之故,在家用电器市场,价格低廉的中国品牌如TCL、长虹和小天鹅等成为领先的品牌;而在手机市场,尽管国际品牌的售价比国产品牌贵250%,仍然占据支配地位。
身份象征
他列举索尼的Handycam摄影机为例子指出,该产品获取了54%的市场份额,而其Bravia电视系列只获得3%的市场份额。
两者的差异在于:摄影机很多时是在公共场合使用,而电视一般都是放在家里,不在公众的视线范围。
同样的道理适用于汽车销售。
唐锐涛指出,轿车被看成是中产阶层地位的象征,本质上也是一件移动和有形的资产;而在购车过程中,购车者很多时会出现在展示台上,或者要在公共场所选购。
因此,汽车经销商都把门店装扮得像宫殿般豪华美观,“顾客和他们的家人受到像皇室成员般的礼遇。
”
他说,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在不断地转变,消费者变得越来越挑剔,由于城乡之间、东部沿海与西部内陆之间都存在财富和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各地消费习惯转变的步伐会有所不同。
随着国际品牌在中国的城市里日益受到青睐,许多营销人员误认为中国消费者天生偏好外国品牌。
唐锐涛说,“国际品牌”与“外国品牌”这两个名称常常被混淆。
他说,中国消费者喜爱的是来自国际品牌的高速缓存器而不是外国品牌。
“而凭借国际品牌的身份,一件产品可以成为中国文化和人们愿望的载体。
”
唐锐涛认为,整体而言,中国的消费文化并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中国无疑在不断地转变,但它仍然并且将继续保存其中国特色。
他表示,品牌营销者与其期望中国消费者适应西方市场衍生的营销方式,还不如学习如何去迎合和适应中国人独特的世界观。
明了这一点是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第一步。